語文教學工作反思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1
再過一個星期之后就要考試了,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也是總結整個學期五年級組教學工作情況。
回顧這一學期以來,學生的點滴進步讓我無比欣慰,但還存在這問題,今后還需努力解決,現對自己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于本屆學生基礎較差,為了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范,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并努力克服錯別字。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二、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最重要的學習莫過于方法的學習。提高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好處的。有的同學為什么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為什么呢?首先,我們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后還要及時復習。有人說,聰明與否,在于是否思考。這是很關鍵的,我們要著重知道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方法多,但要適用,易行,便于操作,還要督促學生堅持。
三、做好轉差工作
針對我們班差生較多的情況,我很抓差生,要求生字詞語過關。既嚴格督促,又給與他們及時的鼓勵,使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
四、突出章節過關。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分為七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之后,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細致的個別教育,使之掌握,并能運用。由于抓好了章節過關,本期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有了提高。
五、拓展知識視野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之后才能運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活動。
1、優秀文段朗讀。通過學生自主搜尋優秀文段,使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獲了許多東西。
2、好詞佳句的收集。在不斷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詞積累有了明顯的增多。
3、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辯論、演講、出手抄報等等。學生的活動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在這個學期中,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和經常開展語文活動是分不開的。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學生的語文興趣得到了激發,語文基礎知識得到了提高,語文活動得到了增強,為下學期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2
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一新時期的教育形勢下,小語專家們及時抓住機遇,對小學生語文教材進行了全面修改。我做為一名剛剛踏上教育崗位的新教師,這學期拿到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時,感到尤為新奇,教材內容的多樣化,使我為之振奮。然而,我又擔心起來,自己應怎樣吃透新大綱精神,把握新教材內容,充分發揮新教材的精湛之處呢?
翻閱新教材,通過整體感知,我感覺它在教材的編排上有這四大“重”:
1、重良好習慣的培養。2、練習形式多樣,重學生知識的積累。3、重思想教育的滲透。4、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為了使新教材真正發揮作用,我對具體實施新教材有了初步的構想: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大綱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于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一周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后的描紅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致、精心地指導,并嚴格反復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獲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說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說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說”和“演”的訓練。如,我在教第九課《亡羊補牢》時,根據書上的插圖,實地模擬進行表演,這樣使學生的形象感知變得直觀化。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相互之間對起話來頭頭是道,不但“說”得到了鍛煉,也使學生感悟了許多道理。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能力去培養,才干只有*才干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系。如:我在教《讓我們蕩起雙槳》這課時,有位學生提出:老師你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北海公園嗎?當時,我真為自己慶幸,幸虧課前看了參考書,豐富了園林知識。由北海公園的位置講到北海公園的每處景觀,使學生聽得身臨其境,給學生學習課文也帶來了方便。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總之,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新教材的真正價值。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3
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累,但也伴隨著收獲的快樂。這學期以來,我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互相聽課,認真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及語文學習興趣,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為了提高語文成績,我特制定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的行為習慣是逐步完善,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我先在思想方面進行教育,通過平時講故事等方式培養、強化訓練學生的學習常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還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前預習的習慣,通過預習,讓他們明白,學生是靠自己去學才能得到更多知識,才能記得更牢,而且學習語文要養成一個好習慣。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效果。
二.教學工作及成績
1.培養學生朗讀
我很喜歡朗讀有感情的學生,所以我希望我的學生在朗讀方面有所收獲。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讀書的指導。因此,調動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指名讀、教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通過努力大多數同學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讀每一篇課文。
2.重視寫字教學,打好寫字基本功
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期中進行了一次全班書法比賽,學生寫字越來越好,我由衷地感到高興。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
3.扎實地抓好背誦
對于古詩、兒歌及童謠的背誦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本學期中每天早晨背誦一首童謠或古詩,從而積累語言。背誦內容確定之后,我每天抄在黑板上。領著學生一遍又一遍運用不同方式反反復復地讀。為了讓學生記得牢并在將來能夠學以致用,每個環節我都抓得特別實。為了讓學生理解童謠、兒歌、古詩的意思,我下了很多工夫。背誦能幫助小學生積累語文基礎、豐富知識,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見,背誦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這就是后積薄發。
4.課外閱讀的培養
在教學中一直都是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來補充語文課堂上存在的缺陷。雖然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看書比較花費時間和精力,但通過學生看課外書,再開展一些講故事等活動,我明顯發現,班級里有一部分學生在口語表達進步明顯。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4
20xx—20xx學年度,我擔任高一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其中一個是成績優秀的班級,一個是普通班級。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認為自己積極主動,認真負責,較為圓滿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所做的努力:
(一)保持、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做好初、高中的銜接工作。
1、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一部分來自他的語文老師,因此,我努力上好每一節語文課,力圖用充沛的感情,豐富的語言、知識,深刻的思想,靈活的教法來吸引學生,引發學生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各種語文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有利于我全面了解學生實際。
2、復背課文
利用早自習時間,對初中所學詩歌、文言文進行復背檢查,讓學生在復背的過程中增強文言語感,有利于高中文言文教學。
3、堅持每周寫隨筆,不限制內容、體裁,只要求必須表達真情實感。同學們在隨筆中暢所欲言,喜怒哀樂任意表達。我堅持全批閱,每篇隨筆后面都有我或多或少的批語,這些話給學生們鼓勵,讓他們樂于表達。我還在其中把握了學生的思想動態,有利于我的班主任工作,也能為其他老師提供有效的教育建議。
(二)夯實基礎知識,培養語文能力
面對兩個基礎、水~平相差甚遠的班級,我該如何實施教學呢?首先,我把語文知識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記憶、背誦、積累的基礎知識。一類是需要學生掌握技能、方法,進而形成能力的。比如:閱讀、寫作。
對于第一部分內容,主要發揮了各班語文科代表的作用,請他們按照要求布置、檢查、督促學生復習,利用早自習做過關練習。后來我覺得這樣做還不夠,就在第二學期改變做法,對1000個字音練習逐一過關,每個學生每星期過關100個字音,并且是老師逐一檢查每個學生過關。這項工作很煩瑣且歷時長,但師生都堅持得很好,學生興趣高漲。
對于第二部分內容,就需要精講多練。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傾筐倒豆莢容易,畫龍點睛難”,“精講”講什么?怎么講?我想還是從學生實際出發比較好,為此,我努力從學生練習中發現問題,精講一些可操作性較強的方法,并輔之以練習加強訓練。這學年主要強化的是學生寫作訓練。訓練學生審題、擬綱,訓練學生發散思維,訓練學生辨證思考。
(三)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效地進行個別輔導,認真分析他們在平常學習和練習中的不足,分析原因,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督促改正。
二、存在的不足
1、作文訓練有些操之過急,且沒有做到分類施教。
2、面批作文量大,堅持的不好。
3、平行班學生情況把握不準,在語文課上的思想教育內容偏多,今后想辦法改正。
三、揚長補短,努力完善自我。
在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深感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才不會被淘汰。我參加了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堅持每天讀書,充實自我,尋找一切可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機會,不斷汲取新知識、獲得新養料。
總之,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我深知,路還很長,我會繼續努力的。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5
教學的工程,首先是一個引導的過程,其次是一個教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教學過程應當是一個學生學的過程。
一、注重知識引導
在語文教學中,我始終把引導培智生思考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備課、上課、輔導,我努力取思考怎樣與引導、啟發培智生思維,把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針對培智生的思維特殊性,即形象思維占主導,抽象思維嚴重缺乏,我在語文教學中真正做到圖文結合,引導培智生思維,讓他們回答相應的問題,以此來不斷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強化重點知識精講精練
不論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現代的研究性學校模式,“講授”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重點知識必須通過教師的精講,才能讓學生接受。因此,我在對培智生進行語文教學時相應注重重點知識的講解,采用知識的概括---知識的運用---知識的總結---習題演練---知識的遷移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在講解的時候,我從培智生的思維特點出發,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推進,讓他們逐步理解知識的內涵。
練習是促進學生知識升華的有效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對練習題目的設置。布置作業時,我注重對知識的總結和難易的梯度性,讓培智生在練習中深化知識,在練習中活化知識。
三、教學組織上主動出擊
管理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我在語文教學中主動去管理培智生,讓培智生在我的教學管理上有序、有節地學習。首先,不但要布置作業,更要檢查作業,以這種“任務性”的措施幫助培智生形成主動尋找作業、完成作業的習慣。其次,不但要教書,更要引導學生讀書。在引導培智生讀書中進行習慣教育、興趣培養,讓他們逐步養成主動學習,有效閱讀的良好習慣。我在教學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始終做到嚴而有度,一切以培養培智生的學習自主性為歸宿。
多年的培智生語文教學實踐,讓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就必須勇于開拓,大膽實踐,在實踐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
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將以研究教學為基礎,在不斷的教學實踐和不斷的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獨特教學方式,努力使自己成為讓每一個培智生滿意的教師。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6
我在講解古典詩歌的藝術創作手法時,《詩經》里“賦“與“興“手法的運用往往成為學生理解的難點。朱熹關于“賦““比““興“的定義雖然準確簡潔,但老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會感到既難以理解,又枯燥無味。怎樣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我在講“賦“和“興“時引入了同學們喜歡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講“賦“時,在解釋了“賦“的含義實際上就是直接進行敘述或描寫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詞:“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指明這種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古代所說的“賦“。講“興“時,我引了《纖夫的愛》的歌詞:“天不刮風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陽,妹不開口妹不說話妹心怎么想“,講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含義。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這節課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也較好。
這個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的意識與能力,善于把握和調控課堂氣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誘人的情境。從而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愛好和興趣以及生活經驗在學習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學實踐中,雖然我不善于創設誘人的情境,但我感到應該朝這方面努力。因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我想,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真的能化“壓力“為“魅力“,讓“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學生學習語文的消極心理就可逐漸消除,而走向積極。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生活場景與生活體驗,才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材料,從而為語文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時,我認為語文學習既是一種學生個性化的活動,也是一種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離開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效果當然不會很理想。作為教師不僅要珍惜學生的感悟、體驗,更要保護他們的智慧火花。這樣更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認真備課,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固然很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把語文教“活“、讓學生“活“好,讓學生學得聰明一點、靈氣一點,讓學生課堂所獲得的各項語文能力、語文知識,在綜合實踐中整合起來,并加以積淀,成為一種綜合素養。這才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如果教師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會成為束縛教學的桎梏。活生生的學生也會變成課本的奴隸。課堂靈活地放開一些,反而更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能活躍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來思考的問題,或許在正確理解新課標之后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不可否認,這也正是解決問題的源泉所在,源活則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課標精神,才能解決好語文教學中教師教無成就、學生學無興趣的問題。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7
半學期來,通過此次的期中教學質量普查,我發現半學期來的一些收獲和不足。
一、 學生掌握較好的知識
1、“讀拼音,寫詞語”大部分學生能準確填寫,書寫工整。
2、大部分學生能把成語補充完整,再選擇其中一個正確造句。
3、課內背誦學生能熟練積累、正確填空,并靈活運用。
4、“課內閱讀”部分學生完成得較理想。
二、存在主要問題分析:
1、知識積累不夠。閱讀量不夠,詞匯匱乏,缺乏語感。
2、對于錯亂的詞語排列成通順的句子很多學生幾乎全軍覆滅。
3、不會學以致用。稍微靈活一點的題目,他們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4、作文有偏題現象,不會審題,事情寫得不具體,缺乏真情實感,泛泛而談之作很多。
三。應對措施:
1、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掌握學習能力。
A、“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掌握“活”的讀與寫有機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習作的效能,有助于學生認知結構的發展和完善。學生提出問題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學生學習不深入時,要求細細閱讀,留心每句話,從字里行間捕捉信息。學習過程中,恰當地點撥和小結,處處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B、語文教學要走重綜合感知的路子。學習語文的提高,并不是主要依賴掌握語文知識多少,而是依賴多次的語文實踐和大量的感性語言材料積累。學生聽、說、讀、寫語言實踐越多,感性語言材料積累越豐富,語文水平提高得也就越快。
2、探索“開放性”問題,培養創新精神。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注重傳授方法,多教怎么學,少教怎么做。不一味灌輸知識,要使學生在掌握方法的情況下,面對題目游刃有余地去應付,應鼓勵學生在教材外的延伸(網上信息、電視內容、課外書籍)中,多多吸取營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
3、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提高寫作水平。要學好語文,光在課堂上學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語文水平和閱讀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閱讀中長進。因此要樹立大語文觀,立足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注重課外知識點的滲入,融會貫通。學生若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讀各種文章,不僅能自己讀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積淀,能夠提出真正屬于自己的見解,然后以此為“基點”,向寫作遷移,向課外延伸,向生活拓展……要選擇適合學生知識結構特點的閱讀材料,讀的量不少于所學課本內容的五倍,這樣有利于學生很好地豐富和積累語言,增加對語言的悟性,提高遣詞造句、駕馭文字的能力,提升語文的綜合素質。
總之,語文的教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今后,還應該加強自身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8
自從參加了遠程培訓后,作為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想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有興致,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結構,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許多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今后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9
反思一:朗讀指導不到位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本人缺乏朗讀指導,加上學生朗讀基礎差,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后朗讀水平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朗讀指導的設計較少。通過考試后才認識到這一點,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節。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師 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語文課的朗讀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運用的問題,比如說邏輯重音的處理等。學生對重音的處理也是五花八門。而老師忽視了對學生的指導,默認了學生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這樣,學生的朗讀水平勢必得不到提高。
反思二:寫作指導不夠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也是發展學生智力、創造力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用新方式表達新思想。它要求老師通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去中文來就難免空泛。細致的觀察帶來了學生具體的描寫,不同角度的觀察產生了不同的形象創造。想象是由當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過程。它是探索和創造的一把重要鑰匙,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聯想開始的。聯想對排除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聯想能力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中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干癟。與他們的聯想能力薄弱有一定關系。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內容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山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當然,本人教學也有閃光點:
一、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我在教學時或課的設計盡量體現了這種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內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讓集體來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
二、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
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差,比如說常寫錯別字,寫文章病句多,表達不清晰等等。本學期我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在教學活動盡量突出這方面的訓練,訓練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再如對生字的教學方法多樣,有比較法,有重點突破法,有歸類法等等。總之是想辦法讓學生記住守成規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聯想能力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干癟。與他們的聯想能力薄弱有一定關系。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內容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山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10
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十幾載年來,頗感語文老師之為難。語文課似乎人人能聽,人人能評,人人都有想法的課。語文教學也是為許多教育家、專業或非專業人士詬病最多的。于是從上第一天課起,腦子里就混沌模糊,既怕誤人子弟,耽誤學生前程,又怕辜負學校厚望,于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此十幾載年,甚為辛苦。然在與前輩、同行與學生的共同研討與交流中似發現兩點略有點價值的東西,一是語文課必須是基于語言文字的,二是語文課必須要達到師生共鳴的目的。
猶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之時,我抱著極其虔誠的心態去聽各種各樣的課(特別是公開課),突然發現大多數語文課聽不懂了。有在課堂上翩翩起舞者,有在課堂上離題萬里者,有整節課道德者教化者,不一而足。由此深感自我見識之淺陋,于是在課堂上依樣畫瓢,結果有一天一位前輩聽完我課后醍醐灌頂式地問了我一句:“你在上語文課嗎?”我猛然間全身震顫了一下,是啊,我在上語文課嗎?由此發現,其實當語文課離開語文本質的時候已經異化了。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無論上怎樣的課,上哪一篇課文,我都時刻牢記:一定要把這節課上成語文課。語文者,語言文字也。當然這里特指漢語言文字,語文課不能離開漢語言文字,不能離開文本,否則就是離水之魚,斷翅之鳥。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11
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本班一共有45多人,平均年齡比較小,所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弱。一年級第一個學期主要是漢語拼音和短篇課文的教學,這也是我第一次教人教版課本的漢語拼音,剛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沒什么難度,后來實際教學后才發現困難重重。學生的遺忘率高,而且年齡小,遇到困難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常用字詞掌握不準確。對于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有部分學生總是不能及時完成,平時上課的時候學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面對這些問題我常常反思。
一年級的漢語拼音的教學已經一個多月了,總結這一個多月以來的教學。首先的感覺就是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學習順口溜——認識新的拼音字母——復習總結。在這四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訓練了孩子某種習慣和素養。看圖是為了引出新的知識,也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細心的觀察,有序的觀察。看完圖之后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鍛煉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今后的寫作也有幫助。學習順口溜是對現在知識的一個總的概括??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義。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過多,有時候一節課的內容沒有完成。
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
本學期,我又擔任了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工作。一年級共有50名學生,普遍好動、學習習慣差,學習不夠專注,加上這學期時間緊,教學任務重,這些都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較大的難度。為了搞好教學工作,我作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努力,主要抓住了以下幾點:
一、 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我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反復訓練、反復訓練。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大部分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 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
很好地掌握,我就經常與有經驗的老師交流,并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
(二)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因為寫一首漂亮的字非常重要。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上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抓好讀書訓練。
我感到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
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三、課前認真備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
為了讓學生樂學、學好,我在課前努力鉆研教材,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具備學生,又備教材,并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扎實地上好每一節課,有時還根據實際情況,對課件資源進行了修改、整合,爭取讓學生學好、記牢。另外,我在課余時間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課學藝術,向40分鐘要質量。
經過我的不斷努力,學生的學習習慣變好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下學期,我將加倍努力,爭取更好的工作業績。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12
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又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就是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面對這一趨勢,我推出了“六步”教學法,即:情境導入-----出示目標------引導自學------合作探究------反思拓展-----當堂檢測,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哪怕是基礎薄弱的班級,也進行了嘗試,也許是我的教學能力有限,也許是我的思考不夠深刻,也許是我的反思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實踐中有收獲更有困惑。
一、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
《雨巷》是一首現代詩,因為這是一篇詩歌欣賞,對朗讀的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讀”中落實“悟”,這是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之一。在課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精心準備了課件和音樂,在課堂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去理解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帶著自己的體會去讀相關的句子,一次不行來兩次,一個不行第二個接著示范,全班同學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讀抒發情感。這個環節是其他環節的基礎,是教學重點,需要25分鐘。接著用5分鐘讓他們去寫一兩句詩,當他們的情緒掀到高潮的時候,配著優美動聽的曲子緩緩地、緩緩地全班配樂朗誦。美文欣賞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為了把欣賞課的教學效果繼續延續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鐘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讓學生的感情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也對文中的好詞好句進行了積累,為寫作奠基。在那節課中,學生的“獲得”時間恰到好處,剩余10分鐘“作業”也能當堂完成。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的效果。
二、學生課堂獲得的內容深淺度如何把握?
還記得在上《裝在套子里的人》的時候,自己感覺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堅持“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原則,課前重點要求學生找出主人公別里科夫的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他的心理變化,深層感悟“別出什么亂子”一語,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為文化層面、精神層面的理解。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卡在了心理活動的理解與感悟上(,結果在這一個環節花了大量的時間帶著學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再引導學生體會,但還是有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沒有消化。反思這個環節,由于沒有正確看待學生現有的學習能力,對學情估價過高,“合作探究”環節沒有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最后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我對他們進行了強硬的灌輸,盡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專家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學生的主動“獲得”沒有落到實處。
三、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目標只是教學“理想”?
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我都努力去嘗試讓學生都不同程度達到(部分學生只是接近)教學目標,也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感覺還是收獲甚微,總有那么一部分學生課堂上的簡單知識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討。文言文教學對于我這個班級來說是很困難的,于是我降低難度,改變教學策略,以“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力爭讀出語氣”為底線目標,以積累重點文言文實詞和背誦名句為主要目標,以文章內容的理解為提升目標,只點到為止。如《陳情表》是要求背誦的名篇,課文很長,基礎差的學生基本上望書興嘆,我于是分三層要求:能力強的全文背誦,中間層背誦重點段落,學困生要求朗讀全文再背誦名句。在“課堂檢測”環節,我就他們重點抽查,長期堅持我想還是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但并不能保證每一節課讓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教目標,只能是盡可能地接近教學目標,這也是我多年來在一線教學中的困惑。
當然,我也會在在今后的教學中,認真落實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認真編寫導學案,課前下足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13
ai、ei、ui是復韻母教學的開始,在導入環節我用aoeiuü是六個兄妹的設計為后面的教學鋪設了很好的理解基礎。尤其在復韻母聲調的標調位置上,故事性的姐姐把小黃帽讓給弟弟戴比枯燥的講解和傳授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并且富搞笑味性。第一課時我采用“發現”的方法,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學習中去。如在介紹完ai的標調方法后,我讓學生自我去發現ei、ui的標調方法,學生參與的用心性十分高,在老師的用心鼓勵下,他們都在體驗著“發現”的樂趣。“我發現了……,我發現了……,我發現了……”在學生一句句發現中我感覺每個智慧的腦袋都在思索,每雙閃亮的眼睛都在探究。“拼音花”的拼讀策略讓學生對拼讀充滿了興趣,很想讓花開得更大更美。為了引入栽樹、培土、提水等音節,我告訴學生這些帶音節的花瓣都被風吹落下來了,讓我們趕快讀會它們,這樣才能把花瓣找回來。學生認真拼讀的樣貌,在練習了aieiui音節拼讀的同時也把善良完美的品質展露無遺。
《四季》
《四季》的教案是在網上一篇教案的基礎上根據我們班的實際狀況修改的。原教案我最欣賞的是注重情感目標的設計和達成,體現了人文情懷,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四季之美,表達四季之美,理解四季之美。
課文比較簡單,透過四季中典型事物為代表來體現四季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我又讓孩子尋找其他能代表四季不一樣特點的事物,運用到兒歌中自我編一編兒歌。學生表現地比較用心,并且也有佳句出現。如“大樹綠綠,它對樹下乘涼的人們說:‘我是夏天。’”,“秋葉飄飄,它對秋游的小朋友說:‘我是秋天。’”。孩子都能把自我的四季的切身感受編到兒歌中去。在表演四季時,更是加上了自我的動作,尤其是“雪人大肚子一挺”,孩子都把自我的小肚子挺起來,把“頑皮”展現地淋漓盡致。
《四季》教學完成后還進行了識字一的語文考試。這次的考試雖然成績還能夠,但我總體感覺是比較不滿意的。很多孩子因為粗心而出現題目的錯誤。還是有幾個孩子因為“左右”不分而被扣分,包括幾個平時個性認真的孩子。在辯音題中,強調過“沙”和“送”的平翹舌,但還是有人會失分。總結了一下,最近感覺上課學生注意力比較不集中。而自我好象又過于強調讓孩子遵守課堂規范,往往停下課去強調,打亂原先的上課節奏。還是要把獎勵機制運用到課堂上來,光靠老師的強調,想孩子們自我構成自覺性,在短時光內,在無任何獎勵的狀況下,看來還是行不通的。
aoouiu的教學是我感覺比較滿意的。總體上來說,在教學aoouiu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沒有太強調課堂組織紀律,學生都融入課堂中來,氣氛比較活躍,效果也比較好。
因為安排了前面聲母一塊的測試,所以aoouiu的兩部分即字母教學和情境圖生字教學被測試分割開來,所以這天才做總結。
先反思一下測試。為了學生重視測試,讓他們明白測試的好處,我提前也為他們安排了一節課來復習。主要把一些容易遺忘的地方又強調了一下,比如整體認讀音節,比如ü見jqxy,要去掉兩點,比如i在標調時要去掉“蝴蝶結”。孩子們考試的結果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23個小朋友前面部分得了滿分,還有幾個得九星的比較可惜,都是格式上有一點粗心的錯誤。后面的附加題是讓學生看著水果寫出音節,比較難。全對的有5個學生,大部分能寫出一兩個。相較全段來是說,考試的成績也是比較理想。大體總結一下,被扣分的學生主要還是粗心的居多,寫了音節忘了標聲調;聲母格式寫不對;連線題遺漏等問題。還有個別學生可能掌握起來有點困難,甚至連簡單的認字也出現問題。以后在教學中對這些學困生更要多多關注。盡量在課堂上發現他們的問題,查漏補缺。
aoouiu的教學之所以比較滿意,是我覺得我的設置貼近了學生的興趣,并且激發起了他們探求的欲望。在發音中,我強調了帶手勢讀四聲,這樣把偶爾開小差的同學精神能夠集中起來,學生讀得也津津有味。并且我給四聲都組了詞,找了朋友。這樣對學生掌握發音也起了用心作用,在讀詞中鞏固字母的發音,尤其把一些學生姓名有所教音節的讓學生讀,學生興致高漲。在第一課時后,我布置了一個讓學生回家找家里有哪些東西發aoouiu的作業。在下一次課的反饋中,我欣喜地看到,學生找出了很多。有的學生甚至把找到的東西都畫了下來,滿滿一大張,比如剪刀,電腦,水杯……我甚至欣喜地看到平常不太發言的學生也高高舉起雙手來和大家分享他自我的發現。我原本以為可能花兩三分鐘就能夠把學生昨日的作業狀況反饋完,沒有想到班級里是小手林立。而在每個小朋友的反饋中,其他小朋友又多了一次接觸aoouiu的機會。在第二課時的安排上,根據教學資料我又設置了去動物園玩的情境。然后經過動物園叔叔的做導游,引出書中的三句話。讓學生自我先拼讀,去解密導游叔叔要告訴我們什么,學生興趣很高。整堂課就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氣氛中進行。我看到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我想這就是貼近孩子的心去設計教學資料的快樂吧。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14
一、精講少練,降低難度,把時間還給學生
九年級,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時期。期間,大劑量高難度的訓練名正言順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學,一舉多得;可以檢查水平,可以看出問題,可以推進復習,但這種給師生加負的舉措常常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果,得不償失。偏多的訓練,取締的是學生必要的消化吸收、補充鞏固;偏難的訓練,消耗的是師生的熱情和信念,給人以教師勞而無功,學生學無所成的錯覺。最忌在中考前夕還四處抓各地模擬題或重點中學的試題,然后照單全收,當珍寶似的發放給學生,反復叮囑學生去做,其實這只能向學生顯示老師的底氣不足,人云亦云,反而造成學生的集體恐慌。另外,學生水平不同,重點中學的試題也不一定適合我們的學生。很長一段時間望著一撂的沖刺、押題試卷,我們就是在這種勞而無功的失敗情緒中度過。因為我們弱化了學生自學的能力,消磨了本該可以運籌帷幄的寶貴時間。所以我常常在這三個問題上自省:為什么中考語文知識和考點越來越細、越來越少,但學生還學不出色,教師還教得不滿意?師生最需要的結果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我們在追求結果的路子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霧中?中考語文試題總體難度不高,而我們的學生為什么總是做得不盡如人意?
必須盡快降低語文訓練的難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學習的成效,而難度恰當的訓練同樣能讓人發現問題。在這樣的語文測試與訓練中,我們才有條件大膽地承認:學生的學習,成績是主流,問題是枝葉,這不僅能激發學生激情、興趣,鞏固他們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問題的發現、思索、解決,有助于富有針對性地展開新的復習。
與此同時還要盡快降低考查或訓練的頻率,使師生均有反思過去、修正現實、規劃未來的時間地帶,使教師擁有指導學生的機會,使學生擁有知識儲備的條件。把時間交給學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師手上進行無價值的、不厭其煩的考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養”,談何“用”?沒有儲備,怎能應戰?這不是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嗎?
我們把知識嚼得稀巴爛了才喂到學生的嘴里,這些精神食糧對年輕的學生來說是食而無味,脆生生的食物會更具有誘惑力、新鮮感和挑戰性。比如,筆者曾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文言文實、虛詞的整理和句段翻譯上,并布置了大量的練習題,但因把學生所有的語文課堂都剝奪在練習、講評上,而課后學生又不可能在語文的復習中再花費時間,所以學生自主消化知識的時間喪失了,結果一個月消耗戰下來,雖然老師用心良苦,但學生在文言文上似乎沒有一點長進。指導方向對了,但教學手段卻錯了,而這樣的錯誤依然在繼續。
二、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
教學重在引導。漢語言內蘊深廣,語文課堂上我們傳授給學生的只是九牛一毛,筆者認為語文教學管理的生命在于“導”,在于“啟”,即引導學生投放精力,安排時間,催生主體欲望,激活學習激情。讓學生獲得成績,主動學習,這才是成功的九年級語文教學。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但是到了九年級后,由于要進行專題性的復習,難免有些枯燥乏味,學生常悶著不說,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另外大部分學生,常常有重理輕文、重英輕文的思想。課下用在語文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這就要求老師向課堂要效果,使學生在課堂上樂學語文,并把學習語文的時間延伸到課外。
1、必須讓學生在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教師居高臨下地兜售知識,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體現。其實大部分教師優于學生的無非是在經驗上,真正進入知識的操作階段,在思維的拓展度、靈敏度、準確率等方面很多老師都不及學生。因此,筆者認為應該把學生當作朋友,當作學習的合作者,在課上、課下允許學生發表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唱對臺戲,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無所謂“師道尊嚴”。若能在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間的激烈辯論、師生間的良性辯論,筆者想,此時收獲的就不僅僅是課堂氣氛活躍的表面效果了。當然這需要教師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更需要教師具有不怕“丟面子”的勇氣。
2、靈活運用教法,激發學生去學。我們需要的結果是學生獲取優良的成績,但偏多、偏難、偏怪的訓練正是學生獲取優良成績道路上的攔路虎。學生語文成績較差,從表面的邏輯推理得出的結論將簡單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學生“雙基”確實太差;其實,追根究底,語文學習不能令人滿意,是語文教學模式的落伍和誤導的必然惡果。長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動力,增長的是失敗的情緒,弱化的是學生自學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學的質量,浪費的是寶貴的時間。因此,要用靈活的教法去激勵自主學習的興趣。
3、教師要在管理和指導上大做文章,大顯身手。教師的作用并不主要體現在知識講述和組織考查上。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①學生情緒的控制與誘導;②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的點撥;③幫助學生構筑能力體系;④幫助學生制定語文學習的短、中、長期目標;⑤對學生當前語文學習狀況進行評估并提出指導意見和建議。教師職責的根本就是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有效地學習和復習,把學生由“學習”變為“求知”,以此實現語文成績的提高。在這樣的任務定位的條件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出擊者,教師則是學生的導游和服務員。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15
扎實了,才有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孩子連走路都不會,就要讓他學習跑步,這是不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語文教學亦然。
語文教學的腳踏實地還體現在日積月累的堅持性上。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憑小聰明就能學好的科目,必須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有一本積累本,堅持積累,爭取做到厚積薄發。積累還體現在課外閱讀上,爭取做到每天閱讀一篇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過于解答試題時能展現出一種從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應試傾向最不明顯,并不是講什么考什么,試題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直接聯系表現得最不明顯,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對本學科整體素質的考查。題海戰術不適合語文學科,大量做題難以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中學語文不在深,而在廣。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范圍決定了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而現在高中生學習緊張,課下學習的時間主要用于數理化、英語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讀一些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學生根本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更不會靜下心來去品味欣賞文學作品,而現在社會讀書風氣也不樂觀,學生接觸的東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缺少也是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鑒于此種情況,對于語文的學習,我認為關鍵要課堂教學,而語文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設計上。
當然,語文教學的精華全在課堂上。一節課僅有40分鐘,如何調控和把握這個時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開闔有度,尋找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行為,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使教學行為上升到理論高度。而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教師要把課堂40分鐘用足用好,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老師的本分,老師要對學生負責。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試題的人文特征越來越突出,對學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相應的做出改變。我發現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中,存在一下兩個問題:
1.重分析,輕感悟。“語文”姓“語”,“語”就是語言,學好語言,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品味和感悟。對課文中的精妙的語言,如果教師分析過多,勢必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學《自別康橋》這首現代詩時,我將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對這首詩主題的分析講解上,結果整堂課上得索然無味,如果下次再教此課,我會將重點放在學生的頻度感悟上,把時間留給學生。
2.重應用,輕精神。語文是鑒賞的,也是人文的:語文課堂教學也應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為宗旨,以奠定學生的正確價值取向為根本。適量地進行專題訓練與輔導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僅僅以考試為標準,以分數為圭臬來圈囿語文教學,更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比如在教學《侍坐》篇時,我在完成了文言文教學的字、詞、句的重點教學后,然后又進行了精神板塊的拓展,給學生補充了世界文明史上另外三堂偉大大的課,以及發動學生用現代觀念來審視本課的內容。
【語文教學工作反思】相關文章:
高一語文教學工作反思05-17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工作反思06-06
反思書寫題語文教學反思07-14
前進需要反思語文教學反思07-14
反思助我成長語文教學反思06-08
語文輔導教學反思07-15
語文gkh教學反思07-05
語文《趕海》教學反思06-26
語文課反思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