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通用11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1
《楓樹上的喜鵲》是部編本第四單元課文。本文講了小作者喜歡站在楓樹下看喜鵲一家,由喜鵲一家的叫聲中,想象到的喜鵲媽媽和喜鵲寶寶們的日常生活。充滿了兒童的奇思妙想。
在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中,有一個主要的語文能力的培養——運用學到的詞語,把想到的畫面寫出來。二年級第一次關于想象的能力訓練,要求是: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第二次關于想象的能力訓練,要求是:讀句子,想畫面。這三次要求,由易到難,螺旋上升。意識到這一點,真慶幸自己成為第一批教新教材的老師,每一個能力訓練點,都符合著學生的發展,為我提供了教的方向。
拿到這篇文章的第一感覺,真的很好玩,孩子們一定會喜歡讀這個故事。再細品下,文中可講的點很多。詞語“蔥郁、遮蔽、渡口”是什么意思?文中的作者喜歡的是什么?課文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從哪里可以看出“我”的.快樂?同樣是喜鵲的語言,為什么有的地方用到的是感嘆號,有的地方用到的是逗號?作者看到、聽到、想到的分別是什么?生字詞的教學也不能放手吧?……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出現后,課文最應該體現的教學目標不見了。我迷茫了——文章中的字、詞、句、段、篇個個要講,又要突出主題,怎么辦?——舍!有舍才有得。語文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地方在于,語文課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能力,語文課必須要有語文味!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2
一、應該抓住“喜歡”這個核心詞語,多讀多體會。
因為本課是一篇簡單易懂的童話故事,生詞和難懂的詞語,句子很少,所以教師應該少講解,而是應該以學生多閱讀,多體會為主,而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喜歡”的程度不夠,讀的量不夠。
二、課文的主線要明確,課要重點突出,簡單明了。
主線:因為喜歡,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快樂。
因為“喜歡極了”,所以“我”才會想象出喜鵲們的一連串的有趣的故事:唱歌,做游戲,學拼音,看日出……也是因為“喜歡極了”,所以喜鵲們快樂,我也就高興,它們的一舉一動我都“懂得”,我們心心相印,互為知音。課文滲透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
主線明確了,就應該抓住核心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情地體會和有感情的朗讀。而我卻抓的點太多,比如講比喻句,擬人句,相似詞語替換,恰恰反映出課的重點不突出,把簡單的課上復雜了。對于二年級的孩子,多讀多體會就好,少講解。否則,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通過高啟山主任現場示范教學,我看到了我與名師的差距有多大。
課后,我意識到我沒有講出童話應該有的美感,自己在引導孩子體驗“喜歡極了”方面做得不到位,于是我向高主任表達了想讓他親自上一會兒課,我想看看高主任是如何引導孩子讀書和進行情感體驗的,高主任欣然答應。高主任抓住“喜歡”和“喜歡極了”讓孩子反復讀,對比讀,問問題時采用請教孩子們的語氣“是嗎?”“真的是這么回事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呀?”……激發孩子們認真思考的熱情,孩子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頓時高漲。后來,高主任又利用身邊的情境進行拓展教學,他讓孩子們來到窗邊,觀察窗外的丁香樹,問:“春天來了,誰來說說丁香花有了什么樣的變化?”“你們喜歡它嗎?”“它會和你說什么?”“你在心里叫它什么?”“你有什么話要對它說?請大聲說出來。”孩子們在他的引導下,深深的體會到了“喜歡極了”這種感情,我想雖然高主任只給他們示范了十五分鐘,可是比我的四十分鐘他們更享受這個課堂。
我想,這才是開心的課堂,享受輕松快樂的課堂,學生輕松,老師也輕松。而我的課堂恰恰是我累,學生也疲勞。
“把課上簡單”一直是高主任在平時培訓中對我們老師的期待,不論低,中,高年級都適用,而我們老師愛犯的毛病恰恰是抓的.點太多,無效問題太多。
通過今天的教學,我深深的體會到真的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我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于如何將書上的文字活化成打動學生心靈的律動的音符,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獨有的魅力。我想,有朝一日,當學生說:“聽韓老師講課真是一種享受”的時候,我離優秀教師就不遠了……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3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能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一年級學生重在訓練“口頭表達能力”,而二年級開始學生的訓練重點側從口頭表達提升為“寫話”和創編“繪本式小童話”。學生創作“童話”的階梯是什么?從何而來?針對性的訓練如何落實?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聚焦文本內容,感受“童真童趣”
本單元涉及的四篇童話故事,雖然人物和情節各不相同,但是運用的表達方式如出一轍,都是采用了“想象”的方式。無論是住在楓樹上的“喜鵲一家”還是“沙灘上打魔王救公主”的故事,每一篇文本都是學生極其喜愛的,學生徜徉在“美麗的彩色夢境”中,沉醉在“有趣的蟲子世界”里。這些脫離現實,充滿驚奇色彩的文字極具想象的趣味,學生讀著這些富有童趣的文字如同打開了一扇扇童話王國的大門。
二、關注教學資源,搭好“想象平臺”
有趣的文本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文中的插圖、泡泡語和課后練習同樣不可忽視,往往這其中暗藏著編者想要提示我們注意的本課甚至本單元中學生需要了解或掌握的閱讀技巧和寫話策略。本單元的重點在于童話的閱讀教學,在每一課的課后練習中幾乎都出現了語言和想象的訓練。例如《楓樹上的喜鵲》的.課后練習:看到下面的情景,你會想到什么?試著寫下來。還有《沙灘上的童話》的練習:從以下的情境中選擇一個展開想象,將故事補充完整。這些都是需要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充分運用想象進行語言訓練。從這些練習中,我們不難發現編者的意圖:通過童話的文本,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落實單元目標,推進“想寫整合”
新課標指出,對于低年段的閱讀教學來說,除了識字寫字,強化語言的運用和表達同樣重要。那么從單元目標來看,本單元的每一課都突出了寫話要求,《楓樹上的喜鵲》即需要學生通過想象將情景補充完整,是從想象畫面到想象故事的過渡。這樣的編排,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容易鞏固本單元的知識,也能在無形的訓練中由“讀”到“想”再到“寫”。部編本教材希望學生在童話的學習中感受到整個單元之間的聯動和互關,在童話文本這一載體中實現從“想”到“寫”的跨越。
結合整個單元的寫話目標,我們可以在每一課中進行目標的分解,從而更好地達成“寫”的最終目標。例如在《楓樹上的喜鵲》一課,我針對后面創作整個故事的目標,鼓勵學生脫離教師提供的情境,自己創設情境,大膽想象,編織屬于自己的童話片段,從而推動學生從“想”到“寫”的逐步提升,真正地將閱讀教學和寫話訓練有機結合。
四、展示寫話成果,碰撞“產生火花”
課標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展示學生們寫話的成果時,教師應當充分鼓勵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積極展示自己寫話的成果。《楓樹上的喜鵲》一課的課后練習完成后,我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選擇小組內“最有趣最合理”的童話片段進行展示。這一活動不僅使學生在交流中充分感受想象和魅力,更加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寫話的思路,并且在無形中灌輸給學生想象也有“合理、新穎”等評優的標準,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五、小結
結合部編版教材的特點,教師需放眼關注整個單元,了解單元的目標,整合資源,為教學指明方向、鋪好基石。童話是學生想象能力提升的載體,在學習童話的時候,也正是學生“童真童趣”表達最旺盛的時候,因此,我們要牢牢抓住這個契機,引導學生在童話中想象,在想象中握住手中的“筆桿”,將自身的語文要素通過“寫”有序地表達出來,在提升語文素養的同時,實現童話的價值。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4
本節課首先在導入環節出示喜鵲的圖片,請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鳥嗎?同學們回答:鳥兒,喜鵲……接下來,請同學們來聽喜鵲的叫聲。熟悉喜鵲,美麗動聽的聲音。出示課題,本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楓樹上的喜鵲》,同學們齊讀課題。
出示學習目標: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一、復習本課生字、詞語;二、文中反復提到“我”喜歡,“我”都喜歡什么呢?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三、學習完本課后,你有什么收獲,跟同學們說一說。
首先出示生字和詞語,請同學們以開火車讀的形式,和男、女生分開讀,最后一起讀的形式來進行。強調個別字的寫法,如:“游”、“戲”這些字的寫法。“游”字下半部分,可以形象的記憶成一個孩“子”,不能寫成反文旁或者折文旁,戲字是有撇有點,也是要注意左半部分的“又”,捺變成點。“便”、“教”兩個多音字也需要格外注意。
接下來聽課文范讀。學生們可以圈記下來,不理解的字詞。聽完之后,請同學們自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文中出現了比喻句,引導同學們來仿寫比喻句。另外還有一句,“它的綠蔭遮蔽了村里的渡口。”這句話改為“把”字句和“被”句,這時請同桌兩個互相說出自己改的句子,判斷對錯,之后請同學們來發言。課文中說,“我”稱喜鵲為喜鵲阿姨,這里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來說一下,同學們說是“我”對喜鵲充滿了喜愛之情,非常喜歡小動物,也說明了我非常的懂禮貌。這里出現了一句:“我一有空,便來到渡口邊,站在楓樹下,看望我的喜鵲弟弟。”這里有一個表示條件的關聯詞,“一……便……”這時,請同學們來說一說,用這個關聯詞來造句。貫穿課文的修辭手法是擬人手法,擬人手法就是把本來不具備人的動作和感情的事物當做人來寫,這樣寫出來的`句子更富有人情味兒,表現了“我”對喜鵲一家的喜歡。課文在第五段出現了“我”看見喜鵲阿姨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唱歌,一會兒叫他們做游戲,一會兒教他們學自己發明的拼音字母……這句話中出現了排比句式,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課件上出示課間同學們在做課外活動的場面,請同學們來造句。這里結合平時的看圖寫話來教學,可以讓學生們圍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心情來寫。同學們回答問題,激情、高漲,學以致用,同學們在逐漸學會寫更加優美的看圖寫話。作者真的能聽懂喜鵲阿姨與喜鵲弟弟的對話嗎?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留心觀察,大膽想象,就一樣能夠懂得鳥言獸語,作者大膽的想象,才聽懂了喜鵲阿姨和弟弟的對話。我們細心觀察,也能發現世界上更多的美。最后總結,文中“我”喜歡的有哪些?“我”喜歡的有渡口的楓樹,喜鵲的窩,喜鵲阿姨以及喜鵲弟弟……課文表現了作者喜愛喜鵲一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中讀是非常重要的在讀上,我帶領學生反復地讀,希望能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讀出我對喜鵲一家的喜愛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課后習題中說,看到下面的場景,你會想到什么?試著寫下來。這里引導學生大膽去想象,喜鵲阿姨與喜鵲弟弟之間的對話。
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下結束了本節課,明白了要細心觀察周圍的世界,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同時也要熱愛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5
《楓樹上的喜鵲》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本文介紹了楓樹上喜鵲一家的故事。通過“我”的創造性想象,把喜鵲一家的生活描寫得其樂融融、有聲有色,讓我們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表達了作者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故事情節簡單,語調活潑,富有兒童詩意,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閱讀接受能力。
上課前,我認真專研教材,吃透教材內容,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用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并盡心盡力上好這一課。一節課下來,可喜的`收獲如下:
一、課前妙招,激發學習興趣,能更好的組織課堂教學。
我知道,要讓低年級的孩子好學,有求知欲,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也知道低年級孩子好動,沒有好的辦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是不會認認真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的。因此為了達到讓孩子在課堂中能自覺守紀,能積極與老師互動,參與課堂學習。我就課前剪好一些孩子們最喜歡的大紅花,把這大紅花取了富有創意的名字,如“紀律花”、“勇敢花”“智慧花”等,并在課前三分鐘亮出大紅花,對孩子們說出獲取這個大紅花的要求,孩子對這節課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教學過程中,我都能及時的把“勇氣花”、“智慧花”整節課堂,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高,氣氛很濃。
二、實施目標教學,有的放矢,順利完成教學要求。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它決定著課堂教學內容的,也決定這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教學活動過程,為了讓學生知道這課到底學什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采用目標教學作為導向,在教學活動前讓學生讀教學目標,理解教學目標,并在課前、課中、課后,教師都要引導孩子圍繞教學目進行標思考和行動,通過這次的教學實踐,的確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孩子豐富的想象力。
這是一篇的童話故事,作者采用了擬人、比喻等手法敘述的,字字句句都充滿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愛因斯坦有這樣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的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這讓我明白在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這節課,我借助這樣教學內容,精心創設教學方法,讓孩子發現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并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6
1.關注朗讀,注重方法。
課堂中從題目的導入到文本的感悟,能夠關注學生朗讀,特別注意孩子的個性化的朗讀體驗,通過激發想象,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樂趣。整個讀書過程,孩子們都處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在對喜鵲阿姨和喜鵲弟弟角色的真切體驗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孩子們的朗讀猶如一股清泉在課堂上流淌。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在“放”中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
2.以生為本,關注想象。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充滿著想象和童趣。課堂上,多處讓學生發揮想象,并讓學生戴頭飾表演、讀句子想象情景等,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課文中盡情地遨游,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表達,做到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生活經驗,在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中,培養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事物的獨特感受,讓他們用稚嫩純真的童心自由地去體驗角色,體驗自然,體驗生活。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7
今日,我講完《楓樹上的喜鵲》之后,感覺特別開心。因為久違了學生的學習節奏與我的教學節奏如此和諧的時刻,回來了。
首先以猜謎語,引入本課主題,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問題的環節,也是在之前學習新課的時候,加以引導,今天學生發言很精彩。
在檢查字詞環節,將“加一加認字法”,“減一減認字法”,“形聲字認字法”加以應用,在開火車檢查字詞環節,學生沒有一個出現錯誤,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高。教生字“姨”、“母”這兩個字,對聽講不用心的請到講臺寫生字,學生沒有一個正確。第二個字“母”,學生直接全部寫對。學生直接吸取經驗,自我調整,是個好方法。
學生帶主問題“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歡楓樹上的喜鵲?也恰恰圍繞這個主問題,學生學習的`別有一番趣味。結合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適時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板書。圍繞四處“我喜歡”進行板書。為什么喜歡楓樹上的喜鵲,進一步追根究底,繼續適時板書。
另一個學生比較喜歡的環節,是學生學習單一的“鵲”聲,卻有不同的感情。這個環節,我現在黑板上寫了這兩句話“我喜歡櫻桃。”“我喜歡櫻桃、草莓.......”讓學生發現不同,感受標點的作用。然后結合意思,讓學生多次練習對話。這樣的練習,還是集體的效果好,單個學生讀,多少會對自己的感情有點收斂。
對話講完了之后,這是說的,所表達的意思是學生想的,出示山岡圖,讓學生理解山岡,引出這是看到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我真高興啊!”結合板書:我真高興.......結合思維導圖,進行創作小詩。
高效而快樂的一堂課!
備課的過程,相比于之前少了很多。一看教參,二邊看邊寫教案,三結合課件進行整理。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8
《楓樹上的喜鵲》是部編二下語文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想象豐富、充滿童趣的散文。全文線索清晰,情節簡單。謝老師今天上的是第一課時,核心任務是識字和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反復的手法。整個教學流程中有一下幾點亮點
一、字詞教學巧妙、扎實、有趣
在識字教學中,“渡口”、“渡口邊”等詞語脫離我們這邊的學生生活實際認知,是難點。而謝老師巧妙地運用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詞。理解了這些詞之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就容易多了。還有巧妙的是“傘”的字形教學,謝老師也非常巧妙地用傘的構造來幫助學生巧記字形。
一、 教學主線明確
教學中按照主線來開展,從主線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整節課,謝教師緊扣這一線索,抓住“喜歡”和“喜歡極了”讓孩子反復讀,對比讀,問問題時采用請教孩子們的語氣“是嗎?”“真的是這么回事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呀?”
二、 發現寫法,聯讀有效
聯讀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輔助課堂的學習,這堂課聯讀的內容短小適合二年級,另外也是繼續鞏固遞進的寫作方法。
總之,謝老師的這節課上得扎實有效,識字方法巧妙,朗讀訓練到位,課堂遵循一課一得,值得我們學習。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9
今天中午通過對新來老師的聽課,學習到很多,感受也頗深,受益匪淺。接下來我就這位老師所講的《楓樹上的喜鵲》談一談我的感受:
《楓樹上的喜鵲》是人教版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本文介紹了楓樹上喜鵲一家的故事。通過“我”的創造性想象,把喜鵲一家的`生活描寫得其樂融融、有聲有色,讓我們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表達了作者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故事情節簡單,語調 活潑,富有詩意,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和閱讀接受能力。
本節課的亮點如下:
一、課文主線明確。主線:因為喜歡,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快樂。因為喜歡,所以主人公“我”才會想象出一連串的故事:唱歌,做游戲,學拼音,看日出......也是因為喜歡,所以喜鵲們快樂,我也就高興,他們的一舉一動,我都“懂得”。“我”通過喜歡兩個字眼,由喜歡楓樹,喜歡站在楓樹下,再到小喜鵲,層層遞進,道出了主人公“我”對大自然的喜愛。
二、整體課文結構較到位。喜鵲媽媽主要教小喜鵲兩件事:學漢語拼音,看日出。通過從主人公視覺,聽覺述說,充分展開想象。
三、注重對課文語言的品讀,賦予喜鵲靈性和情感,營造出一個純真、美好的童話世界。注重對細節的刻畫。對修辭手法講解引導學生進入童話世界。
接下來再來說說這節課有待加強之處:
1、由于面對臺下一大幫子人聽課,授課人可能有點點緊張,內容講解時銜接有一絲絲不自然,講課時低頭看書沒有面對學生。
2、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應該通過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想象并進行想象訓練。回顧這節課,課堂雖然簡短,但從中可以看出這位老師語言功底、閱讀理解功底較深。通過今天的聽課,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還得多讀書,豐富自己。多向更多的同行前輩們學習,更要總結實踐經驗,學會反思自己。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獨有的魅力,讓每個孩子愛上語文課,做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10
《楓樹上的喜鵲》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課文敘述的線條簡潔、明快,情節簡單、干凈,語調較為活潑,符合兒童的心理特 點和閱讀接受能力。但是這篇童話又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 的童話大都采用第三人稱敘述,講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這篇童 話采用的是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穿插敘述的方式,把一個帶著童 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圍事物的孩童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童話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可以創造童話。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
苗曉英老師以《小鳥和我》為課前誦讀通過多種方式朗讀感受和小動物之間相處的樂趣。誦讀小詩,積累語言。接著閱讀教材中的《楓樹上的喜鵲》,有滋有地朗讀,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語言,創設情境,啟發想象。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讀,體會“?” 、 “! ” 、 “??” 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創設故事情境,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借助“?” 、 “! ” 、 “??”來表達。
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話故事的真諦。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 11
《楓樹上的喜鵲》 是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 本文介紹了楓樹上喜鵲一家的故事。通過“我”的創造性想象,把喜鵲一家的生活描寫得其樂融融、有聲有色,讓我們感受到了童真童趣, 表達了作者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表達了“我”對喜鵲一家的喜愛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
謝老師上的'這堂課環環相扣,非常精彩,亮點不少。
1、隨文識字教學巧妙。整堂課沒有集中識字環節,但整堂課都有識字滲透。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后,提出問題:楓樹在哪里?學生回答后出示:我們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楓樹,我很喜歡它。然后出示圖片,依次認識什么是“渡口”,什么是“渡口邊”,什么是“渡船”,什么是“渡口對岸。隨著老師邊講解邊出示詞語,接著學生認讀生字詞“渡口、渡口邊、渡船、渡口對岸”。在學習“楓樹長什么樣子”時,因為句子較長,謝老師便巧妙地化長為短,采用一步步擴句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并反復練讀,從易到難,循序漸進。
2、“喜歡”二字,是作者、教者、學者的主要情感基調,也是本節課的中心詞和關鍵詞。整節課,謝教師緊扣這一線索,抓住“喜歡”和“喜歡極了”讓孩子反復讀,對比讀,問問題時采用請教孩子們的語氣“是嗎?”“真的是這么回事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呀?”……激發孩子們認真思考的熱情,孩子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頓時高漲。最后謝老師引導學生發現文章寫作特點拓展文本,出示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讓學生合作學習,發現兩篇文章的異曲同工之處。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了“人的發展”的閱讀整合。
總之,謝老師的這節課上得扎實有效,識字方法多樣,朗讀訓練到位,在閱讀中識字,在識字中理解了課文。
【二年級下冊語文《楓樹上的喜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楓樹上的喜鵲說課稿06-29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一年級語文下冊樹和喜鵲教學反思通用05-09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教學反思10-14
二年級下冊語文反思教學反思01-30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3-05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反思03-23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