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精選8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1
“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一課伊始,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入設計,調動學生,創造出與課堂教學目標相對的情景,那就為一堂好課奠定堅實的基調。可以說,好的導入是打開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等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使學生全身心的融入情景,體會美、感受美。通過多媒體播放《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的動畫錄像,隨著優美的音樂,在聲情并茂的朗誦中,小興安嶺四季美景一幅幅戰線在孩子們面前。在優美的情境之中,孩子們感受著美,并有層次地感知了課文,真切地感受著生機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實累累的秋,雪景壯麗的冬。帶著美好的體驗,孩子們熱情的描述著他們最喜歡的季節,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
有人曾說:“語文是美神維納斯斷臂的浮想聯翩……”《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我們的語文課堂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美麗的小興安嶺》詞藻華麗、意境優美,字里行間透露著小興安嶺的魅力和對祖國的熱愛。要讓學生體會到,必須創設美的課堂。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激發起他們對小興安嶺美的向往。春天的小興安嶺,充滿了生機,充滿著生命的氣息。
(1)初看。看小興安嶺春天的錄象,初步有點印象。
(2)初讀。讓學生讀這一段,說說你喜歡春天的什么?學生淺談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并接著進行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美。
(3)精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深入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請學生真正走進小興安嶺觀賞。學生在說西黃的句子的時候,讓學生不僅僅只是從文字面上理解,更能從圖片、肢體動作中感知作者的用詞的準確。配合著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再次讀這一段,情感升華到極點。字字如情,句句含意。學生內心的情感被激發,被感染,生與生,生與師,生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語文課堂充滿了美的旋律。學生在讀中融真情,放飛情感,情中誦讀,讀中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縱觀全局,主動、活動、互動是這節課學生呈現的基本狀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教師熱愛、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我對學生真誠的愛和正確的情感示范,使學生生情入境,使他們在學習中融進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真正地投入了學習。整節課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優勢,提供給學生更多樣化地參與機會,使學生始終處于聽說讀寫的實踐活動當中。貫穿于整個教學中的感情朗讀,使學生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了語言之精妙,領悟了語境之燦爛,陶冶了美的情趣,“言有盡而意未盡”,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們總是以自己的知識儲存,生活經驗,認識能力和審美情趣,豐富著課文的意蘊。在課文曳然而止時學生的情思仍意猶未盡。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美中不足,我將在今后的教學總努力做到:
1、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盡量給學生提供直觀性強的素材,使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結合得更緊密。
2、課堂上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用心品味語言文字的美。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2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記得我小時候也學過,現在的教材依然編排在內,所以我跟孩子們說,可見這篇課文有著無窮的魅力,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而它與《富饒的西沙群島》有著非常明顯的相似之處,就是文章都是以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但是,這兩篇課文在分述部分各段落的寫法又是不同的。因此,我在教學中,《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較多的關注了寫法的引導和指導,尤其是并列、總分、總分總的構段方式,而《美麗的小興安嶺》則更多的關注了語言,特別是在用詞準確性方面的引導和感悟。
一、比喻、比擬的寫法使文章更顯形象、生動
整篇課文較多的使用了比喻、比擬的寫法,如課文第一自然段就寫到“小興安嶺有數不清的紅松、白樺、櫟樹……幾百里連成一片,就像綠色的海洋。”把“小興安嶺的樹林”比作了“綠色的海洋”,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在腦海中繪成畫面,樹多,無邊無際的感覺便漸漸地在孩子們的腦海中形成。中午我還通過視頻讓孩子們直觀地欣賞這“幾百里連成一片的綠色海洋”,驚嘆聲此起彼伏,真的是一眼望不到邊,這樹林確實很像“海洋”。
又如“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孩子們一讀句子就知道文中用了擬人的寫法,因為只有人才會欣賞自己在“鏡子”中的樣子。于是,我便引導學生想象,小鹿在欣賞什么呢?有的說:“它在欣賞自己有沒有長大了一些。”有的說:“它在欣賞自己美麗的鹿角和身上的斑點。”有的說:“它在欣賞自己身上的皮毛有沒有變化,自己有沒有長胖。”……非常符合孩子的思維,這樣一想象,小鹿可愛的樣子(神態)便躍然紙上。
而像這樣的比喻、比擬的寫法,在文中還有多處體現,像“落葉在林間飛舞”、“森林向人們獻出了……”、“有時候還到枝頭散散步”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更顯生動、形象。
二、品析、想象的方法使文本更顯厚度、深度
在課后的習題中有這樣一個練習:“樹木抽出新的枝條”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們一起來找找這樣的詞語,體會體會。我就以這個練習作為一個教學的契機,讓學生通過詞句來品析,從中也發現我們的孩子真很會學習。
1、“抽出”用得真好。
句子: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
有的孩子已經逐漸學會自主學習,在預習時已經關注到課后的練習,所以在交流中馬上講到了“抽出”用得好,于是我追問學生,那么你覺得這個“抽出”好在哪呢?孩子講到:“抽出”說明枝條長得很快,假如用上“長出”的話說明是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長出來的,而抽出說明是一下子的。“是啊,‘抽出’寫出了枝條長得非常快。還有別的想法嗎?”我又讓學生聯系生活,什么東西是“抽出”來的呢?“劍、寶劍,我們玩的劍!”孩子們喊著。“抽出”還寫出了長出來的枝條很直,筆直筆直的。
抓住重點詞理解,同時還可以用換詞的方法來理解(“抽出”與“長出”),讓學生明白課文中用詞的準確性,而這些詞語的使用使文章更形象。
2、“封”“浸”用得真妙。
句1: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句2: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有了“抽出”的學習鋪墊,在“夏天”部分的學習中,孩子們自然而然想到了類似詞語的學習。“封”字不僅寫出了枝葉的茂盛,長得蔥蔥蘢蘢的,而且還寫出了枝葉很厚很厚,長得密密層層的。這個“封”還讓我們感覺到:假如人在樹林中的話,就好像待在一個封閉起來的綠色的木箱子里。多么形象的比喻啊,看得出來孩子們已經理解了“封”,知道了枝葉的遮天蔽日。
“浸”的理解學生就更到位了。當讀到這一句時,學生馬上想到了這霧實在是太大了,因為只有媽媽洗衣服的時候,衣服會浸在水里,衣服被水包圍著,現在“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說明整個森林全都浸在霧里,霧就好比水一樣,把整個森林包圍住了。從生活到文本,學生的學習可謂深入淺出了。當然,我并沒有滿足,再讓學生讀讀句子,還讀出了什么?學生從“乳白色”還讀出了霧海很濃,就像牛奶一樣。前后一聯系,森林被牛奶一樣的大霧包圍著(浸在其中),畫面中便呈現出一種朦朧美,非常生動。
在這兩個字的感悟、理解中,學生們一致認為這兩個字用得真妙,明白在我們表達時不僅要關注正確,最好還能做到生動,由字傳情。
3、“獻出”用得真絕。
句子:這時候,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當學生交流到這句話的時候,一開始大家僅僅關注了小興安嶺的物產,對于“獻出”并沒有深究,我引導學生再讀句子,想想這個“獻出”能不能換個詞?學生想到“長出”、“結出”,把這兩個詞用到句子中讀讀,可以嗎?一讀,學生認為只要把“向人們”省略,句子也是通順的,意思表達也是正確的。那么,課文中為什么要用“獻出”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認為用上“獻出”是一種擬人的寫法,因為只有人會向別人獻出什么;有的認為用上“獻出”感覺好一些,但至于到底好在哪里并不清楚。于是我又問學生:“我們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用上‘獻出’呢?”有學生說:當我們向災區的小朋友捐錢的時候可以用獻出。“嗯,這叫獻愛心。”我說。還有學生說:有的人會去獻血。“是的,這也是一種無私奉獻。”我接口說,“那么,現在你再結合課文,覺得這個‘獻出’寫出了什么呢?”
生1:“‘獻出’是森林對我們的一種感謝。”
生2:森林其實是我們人把小樹苗種到山坡上,才能長出高大的樹木來,“森林向人們獻出”就是它要回報我們。
生3:“獻出”感覺就是我們創造了森林,森林好像懂得感恩一樣要回報我們。
生4:用上了“獻出”感覺這些果實不是就這樣長出來,而是為了感謝人們的辛勤勞動一樣。
孩子們充滿童稚的語言使課堂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一個“獻出”讓他們浮想聯翩,同時也表達了同一種思想:有了付出,便有收獲,我們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將回饋我們。
三、欣賞、積累的方式使學習更顯有效、高效
這篇課文中語文特別優美,特別是“()的()”的短語形式、“又()又()”的詞語和AABB式的詞語很多,如:“綠色的海洋、嫩綠的葉子、酸甜可口的山葡萄、鮮嫩的蘑菇、巨大的寶庫”等,“又香又脆、又肥又厚、又松又軟”,“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我在引領學生學文的同時提醒學生注意積累,并在一樣的語境中加以運用,做到學練結合、學以致用。
小興安嶺的景色一年四季有著不同的美麗之處,我想通過這樣的品詞、析句、理解、感悟、想像,使學生對文本的學習更加深入,學習更為有效。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3
重視積累,提升素養。語文,顧名思義,就是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在理解課文后我及時指導學生積累美言佳句,如:在美麗的語言熏陶下及時出示背誦提示,在學生感情投入的狀況下是很容易背下來的,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不需要多少時間,學生都能在提示下流利的背誦出文字。這篇課文還是一篇很好的習作示范,所以在總結了作者的寫作特點、方法后我出示了“習作小竅門”,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課下“作業超市”中也設置了“寫家鄉的一處景物”。無論是從語言的“納”還是“吐”我都注意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真正做到了“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語文教學。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預設的教學要求,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正因為有課前的周密預設才獲得了課堂上可貴的動態生成,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的主動、練得積極,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與文本的對話交流中。盡管如此,課堂中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模式化的方式沒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會繼續在探索研究語文教學的道路上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祝愿語文教學的路越走越寬,越走越亮堂!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4
授之以漁、自主探究。“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這是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以此為本,在上課前我認真研究了教材、學生,反復揣摩后決定采用變序式的教學方式,從整體出發,結尾段切入,抓住統領全文的中心問題“為什么小興安嶺既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展開教學,從而使學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去領悟。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本節課有得有失,擷取點滴如下: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小學生對圖像、聲音很感興趣,我恰當的運用電教手段以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觀、生動地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一課盛滿了美的因素,裝載了美的語言。電教媒體不僅可以把課文教材中的各種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等)直觀地再現出來,而且比課文的描述更鮮明更強烈更集中,加上課件中特有的構圖美、色彩美、音樂美等因素,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美的事物產生學習、領會、把握的興趣,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審美情操。如多姿多彩的景色畫面展示時,我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聆聽孩子的心聲,從他們的語氣和豐富的表情中我感覺到他們已經融入了課文,從入情入境的感受美、品悟美到發自內心的熱愛美,進而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使情感目標落到了實處;結課時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視頻演示伴著柔和美妙的音樂,加上教師及學生動情的旁白真實的再現了課文內容,既在整體感知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再次用美景感染了學生,使他們感情得到了升化。總之在教師適時適度地點撥下,教學始終抓住了學生的心靈,使他們處于情緒愉悅的狀態之中,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活動,愉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2、先教后放,循序漸進。
這節課雖然課堂容量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寫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尊重大多數學生的意見選取其中一個季節細致地分析學習,如教師指導學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寫了那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讀出感受、積累語言等環節,學完本段后及時與學生共同總結出學習的方法步驟;接著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剩余三個季節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剛才的學習步驟合作學習,教師適時地深入學生群體中進行指導,之后小組匯報學習結果,教師用課件輔助學生理解,并對重點詞句加以指導點撥;然后放手學生自學其余段落,在學生匯報交流時師生共同賞析;最后教師來個總結。先教后放環節清晰,學生學習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突出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循序漸進實現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和評價,實現了學生張揚個性的自我超越,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培養。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5
1.簡簡單單學語文,講求教學的實效,給學生實惠
本節課突出體現了“簡簡單單學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理念。教學環節簡化,教學方法手段簡便。教學目標高度集中,學生學有所得清晰可見,
2.教學目標三維整合,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整節課緊緊圍繞寫字、背誦和段的訓練三個要點展開,每個要點都體現了三個維度的整合,即不僅獲得知識、語言積累和語言認識,同時注重方法的習得。
如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感受左右結構字寬窄布局的特點,指導學生學習寫好“三點水”旁(偏旁三點水,結在弧線上),指導學生寫好“立刀旁”(要又長又直)。這些都是給學生以方法規律的指導,有利于學生寫好本課生字的同時,掌握一般的寫字方法。再如,背誦,教師指導學生采用立樁記憶的方法,提高了背誦的速度。在立樁記憶法中,學生還學會了理清層次,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象等多個記憶要點。在指導學生感悟課文構段規律時,教師也不是停留在理清段落層次的水平上,而是讓學生探究課文為什么,每段都是先寫“樹木”,再寫“其它景物”,從而領悟,樹木是小興安嶺的主體,而有了其它景物,則使小興安嶺更加豐富,更加富于變化,也更加體現了小興安嶺是一個巨大的寶庫的主題。這樣,對于段落結構的認識,最終與文章的主題理解緊密結合在一起,體現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這一目標。
3.重視識字寫字教學,并使之與閱讀教學緊密融合
在教學中極為重視寫字教學,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從從容容地寫字。寫字教學不是做秀,不擺樣子,在教學“匯”字時,采用課件的方式,引導學生既記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匯”字的意思,還通過想象,感受了“匯”的圖畫,感受了春水的變化所帶來的生機與活力;最后老師引導學生思考“還有什么匯進了春天的圖畫”“讓我們一起匯成春天的畫卷”等處,是引導學生在適宜的語言情境中運用“匯”。這樣,“匯”字達到了讀準字音、記住字型、理解意思、體會在情境中表情達意的作用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6
這篇課文根據季節變換的先后順序,依次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突出了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課文以清晰的段落層次來展開,抓住了小興安嶺四季不同的景物特點,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打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畫面。
在教學時,我抓住四季的景物特點重點指導,讓學生先根據喜歡的圖片找出文中與之對應的句子,再說出喜歡的理由。說理由的時候,品析句子中用的好的字,說出它們的妙處。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很快就能評析出好詞好句,并能準確地說出它們的作用。
春天這部分主要是我引導學生說,夏天這一節就由學生分小組來合作學習,依照學習上一節的方法來說,學生基本能夠按照我的思路走,句子分析的比較到位。秋冬兩個季節內容比較簡單,我以讀為主,欣賞作者優美的語言。
最后以小練筆來結束文章,但是由于時間關系,沒有來得及交流。時間比較緊,有很多地方上的也不盡如人意,如節奏比較快,沒能給學生充分準備的時間,就讓學生來說,學生不知怎么說。課堂上讀的不夠,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因此,讓學生用概括的語言來總結每一小節的內容時,學生總也說不到我想要答案。在備課時,沒能做一個相應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填空,另外,學生對于文章的學法不甚明晰,雖然要求他們按照“讀、找、問、思”的環節來分析文章,課缺乏學法的歸納,學生學起來不得要領。如果能將這些歸納起來,可能效果會更好。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7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在文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擬人句,使文章顯得更加生動形象。而且,通過描寫小興安嶺的美表現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無限的熱愛之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兼顧了欣賞美和理解情這兩個方面。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在教學之初我就把孩子帶入到情境中。“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去游玩好嗎?請同學們,系好安全帶小火車馬上就要開動了。(師演示課件)轉眼之間,我們就已經到了小興安嶺了,你覺得小興安嶺怎么樣?”(生紛紛發言:小興安嶺非常美!景色優美!………)這樣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更快的進入課文,與文章融為一體,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打好了基礎。
2、然后,我讓學生畫出在小興安嶺中,你覺得最美的地方,同位之間說說為什么覺得美?并讀一讀。
3、學生說到哪個地方,我就抓住著重講這一部分。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認為這一部分美?并隨時指導朗讀。而且我還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為什么作者能寫得這么美呢?逐漸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效果很好。
4、在教學完課文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問題:“作者為什么會把小興安嶺寫得這么美呢?他是帶著什么樣的感情去寫的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生都積極思考并互相討論。這時我適時引導他們,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就要有證據,從課文中找到證據這才是最棒的!
5、最后,同學們都認為作者是非常喜愛小興安嶺的。并從課文中找到了表現作者感情語句,并感情朗讀了一下。
在現在的教學中,人們更多的注重了對學生知識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學生的美感教育。我認為語文這門課的作用不僅要教給學生如何用漢語,更應該讓學生從課文優美的語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賞美。以上是我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幾點淺薄的看法,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當多吸取經驗教訓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8
我在教學時,注重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讓學生在學習、感悟時感受小興安嶺的美。
(1)在閱讀中理解。在教學“夏季”這一段時,我問學生:“你能把描寫小興安嶺夏天樹木的句子讀出來嗎?誰能大膽讀讀?”學生讀完后,我又問學生:“你讀了這句話,你想告訴大家小興安嶺的樹木長得怎么樣?”學生說:“小興安嶺的樹木長得很茂盛。”我問:“從哪些詞語中告訴了你?”學生說:“從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擋、遮中感受到的。”我緊接著說:“請你再讀讀這句話好嗎?”于是,學生們在反反復復的閱讀中盡情享受著小興安嶺夏天非同別處的美。
(2)在理解中比較。課文描寫小興安嶺的春天時有這樣一句話:“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學習這句話時,我問學生:“抽出是什么意思?”學生說:“是長出的意思。”我馬上說:“那能不能用長出換成抽出呢?為什么?”有學生說:“抽出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有的學生說:“抽出要好,如果一個句子中用兩個長出,讀起來就比較單調。”我又問學生:“如果用一個詞替換抽出,你會用哪一個詞?”學生說:“長出。”我馬上問:“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用長出呢?”學生說:“在這里用抽出比較恰當,它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另外還給我們一種動感。”通過詞語的比較,讓學生體會文章中用詞的精確性和重要性,感受小興安嶺勃勃生機的春景。
(3)、知識延伸創造“美”: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小興安嶺的喜愛”。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頓時課堂活躍起來,朗誦詩的、寫小文章的、唱歌的、畫畫的、……將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學生的朗讀水平還不高,對朗讀的指導還需加強,以情動人的“品讀”還不夠,大膽放手的“自讀”,讀寫結合的“創讀”等還不夠,教師的范讀對學生朗讀的啟示不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邊教邊學,經常總結自己的得失,在摸索中不斷前進。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精選8篇)】相關文章:
《美麗的小興安嶺》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6-12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09-11
人教版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12-09
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01-31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課件09-06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設計12-23
《美麗的小興安嶺》的教學設計12-23
語文《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范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