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6篇
語文園地的教學因為少了課文的情境,往往會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學起來會覺得味同嚼蠟。下面是小編準備的《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篇1
語文園地的教學因為少了課文的情境,往往會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學起來會覺得味同嚼蠟。為了解決孩子們學習興趣這個問題,在教學設計上,我們采用了游戲闖關的方法,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基本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讓一個一年級的孩子干巴巴地坐著聽老師上課,一節課下來,能有十分鐘集中精力聽課已經不錯了,特別是語文園地這種沒有情節而往往又要孩子記很多東西的教學素材,他們更容易分神。因此,在教學第一課時《我的發現》時,我們結合了本單元的一個主題猜謎語,采用了猜謎導入,并在接下來的環節中,利用了孩子們那種好強爭勝的心理,設計了闖關游戲:第一關:我發現;第二關:我會認;第三關:我會讀。這樣的設計,旨在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更好地投入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最后還設計了玩轉樂園這個環節,旨在讓孩子享受“闖關成功”的樂趣,同時巧妙地讓孩子們復習鞏固了整節課的知識點。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跟第三課時《口語交際》在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方面都跟第一課時大同小異。在實際的教學操作過程中,孩子們對游戲也的確情有獨衷,不但表現出了他們強烈的學習愿望,而且還展示了他們天真、活潑的一面,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們的教學設計是非常符合孩子們的性格特點的,比較成功地落實了我們所倡導的“學中玩,玩中學”的理念。比如在口語交際《猜謎游戲》這節課上,我們設計了一個環節“謎語王國”,這是個學習的環節,這是一個展示自我的環節,這也是一個盡情玩樂的環節。通過前面的闖關游戲,同學們都大致了解了猜謎的基本技巧,這個時候,孩子需要表現和展示自我,而“謎語王國”就為孩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在孩子們自己動手創建的謎語王國中,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說自己想說的話,他們快樂著自己的快樂,幸福著自己的幸福,我們做為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像這樣的教學環節,在我們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說比比皆是,在此我也不多例舉。
縱觀整個園地五的教學,能夠寓學與樂當然是可喜的。但是,這個“樂”字我們拿捏地準不準確,到不到位其實很多地方還是需要商榷的。當然,我們以后會更多地加以研究,拋出這樣的一些課例,目的在于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以后會有更多更好的辦法來上好我們的語文園地課,會有更多精彩的語文課堂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篇2
《該怎么辦》是第一冊的口語交際課。教學時,必需掌握好三點:
1、激發同學的交際欲望;
2、培養初步的交際技能;
3、求異不求同,培養發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4、引導生活中交際。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觸發交際
教師出示形象生動的圖畫:小明求助,小明正摸著腦袋喜笑顏開地說:“我該怎么辦呢?”教師抓住低年級小朋友純潔、樂于助人的心理,激發學習興趣,把同學們帶入協助小明想方法出點子的情境中,激起交際的欲望。
二、圍繞主題,學習交際
把同學帶到協助小明的情境中以后,緊接著先讓同學看圖說說、議議弄清小明遇到什么為難事;再組織同桌討論、四人小組交流、選擇好友交流,小明該怎么辦?然后在全班面前交流,最后評評誰的方法最好?在這四個交際過程中,引導同學用上“請、謝謝、好嗎”等表示禮貌和尊重的詞語。一人發表意見時,引導“請大家仔細聽,你的想法是否和他一樣?”“請你專心聽,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聽完后,我們要評,看誰的方法最好?”引導交際時要尊重他人,學會傾聽,聽時要專注,兩眼看著對方。圍繞小明《該怎么辦》這個主題,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際,學會了一些交際中的禮貌、尊重他人等初步的交際技能。同時,培養了一種一個問題多種解決方法的思維。引導同學在交際中不要固執己見,要多聽取他人的意見。
三、選擇案例,練習交際
新課程指出:口語交際課不同于“看圖說話、聽說訓練”,其布置的內容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教師要做課程的開發者,聯系生活實際,把口語交際課教活。故提供四個同學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形象的圖畫式案例,把同學們從課本引入生活中,并且尊重同學的選擇,可以自主選擇一個案例交際。圖一:調皮的丁丁老是不帶橡皮,今天又向我借,我該怎么辦?圖二:媽媽為鼓勵我做家務,做一件家務給一塊錢,我該怎么辦?圖三:樓上王阿姨家澆花時,老是把我家的衣服滴濕,我該怎么辦?圖四:今天輪到東東擦黑板,可他第一節下課就好像把這事給忘了,跟好朋友出去拍皮球,眼看第二節課就要上課了,我該怎么辦?通過自身說、同桌交際、四人小組排演小品等形式,讓同學在濃濃的交際情境中大膽交際,教師巡視,發現典型的交際事例,不論是正面還是反面,都請上來演給全班同學看,并引導好在哪里,缺乏在哪里。
四、課后延伸,生活交際
培養同學的口語交際能力僅僅依靠課內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需引導同學運用課內學到的口語交際知識,積極主動地在平時的社會生活中進行實踐。我先把同學引導到自身的生活中,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憶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也曾經讓你為難的事。假如當時自身解決了,請介紹一下,是怎么做的;假如到現在還沒有解決,那么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來幫你出點子,想方法,好嗎?同學們肯定會躍躍欲試。假如前面幫小明想方法和四個案例是拋出的“磚”,那么這一步就是“引玉”了。最后在課即將結束時,帶領全班同學在鞭炮聲中成立了“點子公司”,假如同學們遇到生活中解決不了的事,可以把他寫在紙上,投進“點子公司”信箱,老師將利用晨談時間或班隊課時間定期組織大家開展討論。看哪些同學在生活中最會交際,我們將評他為“點子公司”總經理。“點子公司”的成立,為同學們交流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把課文與生活緊密結合。在班中創設了一個交際的大情境,促使同學們去大膽交際。旨在真正培養交際能力。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篇3
小學三年級第五單元的習作課,重點是指導學生寫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次習作內容的范圍非常廣泛,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選擇到各自最感興趣和最熟悉的方面。
放下最后一本作文本,我的內心很沉重,第五單元的作文主題是寫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是我們都認為很好寫的主題。但正是這樣好的主題,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卻不盡如人意,寫出了新意的更是鳳毛麟角。
初次看到這個主題,我的直覺就是很好寫,首先學生對于過節都很感興趣,其次,這樣的主題我們可以收集到許多關于節日的資料,再次,關于每一個節日,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都經歷過,感受最深。
于是,我安排孩子們做了課前的資料收集,了解傳統節日的來歷,剪紙折紙,喜歡的神話故事等等。課堂上,孩子們都拿著自己準備的資料,把每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都說得頭頭是道,而且興致盎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隨后,我根據孩子們所講的,列出了寫作提綱:
1、你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什么,你為什么喜歡這個節日?
2、這個傳統節日是怎么來的,或有什么傳說?
3、你們家是怎樣過這個節日的?你過這個節日有怎樣的感受?
列完提綱后,孩子們都刷刷地寫了起來。
這是我所期待的,心底也不禁暗自高興:相信孩子們這次的作文能夠寫得生動有趣。
然而最終看到他們的作文,我知道我的預料錯了。
仔細回想教學過程,我被這個主題所涉及到的繁華、熱鬧的節日景象所迷惑了,那些動人的傳說、故事似乎比節日本身更能吸引孩子。于是在他們的作文里,大量出現的是孩子們所收集到的傳說、神話故事,而關于自己如何過節卻是潦草地一筆帶過,沒有自家過節的場面渲染,更沒有自家過節的細節,由此而來,又能有什么感受呢?
再來品讀孩子的作文,我發現了幾個問題:
1、每一個節日孩子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寫“吃東西”這個主題,而且是囫圇吞棗式地“吃”,而沒有“品”;
2、孩子們對于節日的認知大部分局限于“吃”,而對于這個傳統節日的其他風俗,如端午節賽龍舟、插菖蒲,端午節賞月、春節掃塵、元宵節點燈……卻知之甚少。
3、傳統節日中的傳統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流失。
究其原因,我覺得是多方面的:
首先,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強,國際化意識的逐步加深,讓人們對于民族的傳統不再那么重視,導致了孩子們對于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非常局限,甚至僅僅是因為“吃”到了什么東西,才知道這是過什么節日;
其次,對于這次作文的指導,我之前被那么多的神話、故事以及有關節日的種種所迷惑,這次作文的目的不單單在于讓孩子們了解我們的傳統節日,更重要的是要將提綱中的第三部分——“你們家是如何過這個節日”進行詳細描寫,把傳統節日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更進一步地感受這個節日中的傳統習俗是如何體現在你的生活中的。正是因為我沒有將這個主題領悟透徹,才導致了孩子們在寫作時也受到了誤導。
我的心情很沉重,如果當時我能更冷靜地看待這個主題,不被那些“亂花”所迷惑,如果我的指導能夠再細致一點,讓孩子們仔仔細細地回想自己家過節的場景,有哪些準備工作?正式過節時一家人都干什么,怎么干?最有節日特色的是什么?……寫出來的作文是不是會更有血有肉一些呢?
老師的教學責任是何其重大!我想,今后在教學中我該多讀文本,讀通文本,讀透文本,千萬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篇4
我所教學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二冊第五單元《語文園地五》中兩個板塊,一個是“我會讀”——《人有兩件寶》,另一個是“展示臺”——識字擂臺。
“我會讀”是閱讀兒歌《人有兩件寶》。這首兒歌告訴我們,勞動和創造都離不開雙手和大腦,少一樣都不能進行。只有動腦又動手,思考又實踐,才能做好一切事情。我在引入兒歌的時候運用了猜謎語的方式,因為猜謎語是班上孩子最喜歡的內容,這樣的引入可以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猜謎語的過程也是啟發他們理解兒歌內容的一個過程,通過猜謎語的方式理解兒歌更自然更有效果。
由于在不久前曾跟孩子們學會了很有趣的“生肖太極拳”,于是在課堂中通過讓孩子們展示可以適時地調整課堂氣氛,同時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雙手和大腦缺一不可,引導孩子靈動地運用雙手和大腦。
為了幫助孩子讀準生字字音,我采用開“小列車過拼讀關”的方式,這樣,既能保持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及時給孩子正音,為讀準兒歌打好了基礎。
在朗讀兒歌的時候,我運用了自由讀、男女分組讀、六人接龍讀、師生合作讀、齊讀、拍手讀、閉眼讀等方式,多種方式的運用,使學生越讀越有趣,同時,個讀與齊讀的交替進行,既可了解到學生讀的情況又能給孩子適時的讀的機會和時間,保證了朗讀的效果。
“識字擂臺”主要是引導學生留心其他教科書,邊學習邊識字,可以一舉兩得,學了知識,又認識了生字。在引入課題的時候,我結合低年級孩子的特點以鼓勵肯定的語言引入,這讓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讓他們有自信積極地參加后面的一系列比賽中。
在第一場比賽中,我分別在數學、音樂、美術三本書中各選了一段話開展分組賽,當生字組成了句子后,在語境中孩子能較容易地讀準字音,這一環節可讓孩子比較容易地嘗到成功,為后面的內容打下基礎。同時,我設計了讓孩子自由選擇朗讀內容的方式,讓孩子有“我是學習小主人”的體驗,能鼓勵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接下來的第二場比賽,我以識字開花能進級的方式進行,可以鼓勵孩子大膽地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
在最后的兩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同桌合作方式,合作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教同桌識字,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也能促進學生思考概括自己的認字方式,同時通過“你教我學”的方式也可以促進同桌之間的互動交流,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建議
《我會讀》
1、“我會讀”中的“我”既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教師,在師與生的互動交流中,教師要起到一個示范與引領的作用,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地朗讀,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最終達到“師生共生”,傳遞出一種自信的信息。
2、有效地調整激勵機制,讓學生挺起腰板,自信地朗讀。
《展示臺》——識字擂臺
1、結合低年級孩子的個性特點以鼓勵肯定的方式和語言引入各個環節,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讓他們有自信地積極地參與到一系列的比賽中。
2、合作是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給學生合作學習提供機會和時間,既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進同桌之間的互動交流,為以后的合作學習過渡到自學打下基礎。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篇5
盡管“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在教材中都有自己的“專屬板快”,但是非常明顯的,人教版教材安排的綜合性學習,無論是“識字寫字、閱讀”還是“口語交際”、“習作”都與綜合性學習緊密結合,充分利用綜合性學習的體驗性成果、實踐性成果。
正是由于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了、觀察了、感受了、經歷了、體驗了、交流了……學生“閱讀”文本時,理解得更快更深了,“口語交際”時有話可說,有情可抒了,“寫作”時有內容可寫了,聽說讀寫能力自然提高了。
為了更加清楚地說明問題,現結合“感悟親情”這一單元的“口語交際”──“談談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來進一步闡釋。孩子們一定了解到很多感人的事情。這次口語交際請用具體事例,說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還可以說說自己應該怎樣愛他們。先在小組里交流,再推舉代表在全班交流。也可以請來父母一起交流。
大凡親情非常自然地無處不在地分布在生活細節中,這種“頻繁”降低了學生感受她的敏感,以至于學生經常熟視無睹。老師讓學生說說父母對自己的愛,我們都嘗試過,作文也寫過,但是我們發現學生的感受是概念化的,所舉事例是類型化的,粗略以及缺少細節的,總是讓人覺得少了一份真純、細膩、敏感、心心相印,學生的說與寫雷同、空洞、虛假……課堂上的“說”,課堂上的“口語交際”成了一種技巧訓練,說到底,學生缺少生活感受。為了讓“口語交際”有血有肉,人教版教材通過綜合性學習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感受這份愛,“說”時自然情意飽滿。
更為重要的是,在綜合性學習中,還隱含著“聽說讀寫”的實戰歷練,調查訪問時,諸如向親人和父母了解父母的愛,肯定要“聽”和“說”,而且比課堂上的模擬演練更有效;收集相關資料時,諸如搜尋描寫親情的文章,肯定要讀,而且試讀的范圍比課堂上更為廣泛,默讀、瀏覽、屏幕讀……創作表達時,諸如給父母寫一封信,寫一首獻給媽媽的詩,肯定要寫,而且比課堂上的寫更有指向性、交際性。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篇6
一、我的發現
在這環節,教師出示“我的發現”的兩組句子,學生讀,然后通過文中提示語去引導他們發現一字多義的規律。然后出示每個句子,分別指導學生去理解,理解完句子中的意思后,教師進行拓展,對“光”“抽”的其他意思進行講解,最后出示“花”的一組句子,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老師作小結,加深學生印象。教師要求學生課下進行積累,豐富學生的詞匯庫。
二、日積月累
這一環節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讀讀認認、讀讀背背。
讀讀認認部分先是由別說讀兒歌,然后發現這些字的特點,然后同學上去寫其他的帶木字旁的字,進行拓展。生字掌握環節,采用學生讀詞語,讀單獨生字,同學互相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朗讀方式,有效完成教學目標。
讀讀背背,學生讀,教師對“臨”、“暉”等比較難讀字進行指導,有利于學生朗讀與背誦。然后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指導朗讀,進行背誦。學生對于這一部分的掌握也達到很好效果。
三、展示臺
這環節學生去說說母親節是哪天,想要給母親準備什么樣的禮物,教師進行引導,禮物可以是手工藝品,如賀卡。做好后可以拿到班上進行全班交流與分享。在交流分享過程,不僅增強學生表達能力,還能對其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
總的來說,這節課完成的預設的教學效果,但是還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A。在講我的發現環節,教師PPT出示過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讀讀背背部分,詩歌意思理解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答案不能確定是否算正確,沒有做到很好評析。這是教師在寫教案時預設學生的反映預設得不夠全,以至于不夠自信回應學生的答案。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6篇】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06-09
《語文園地三》教學反思06-09
語文園地六教學反思04-29
《語文園地一》語文教學反思06-07
《語文園地一》的教學反思06-08
語文的園地三教學反思06-28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5篇)04-20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5篇04-20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熱門】02-27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精】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