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蘊含著的道理”做為主要教學目標。圍繞著這個教學目標,我展開了教學,其中最令我滿意的環節是第四個環節:拓展延伸,升華情感。我們都知道適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升華情感。當學生走進文本后,我設計了多元解讀教材的環節:故事講完了,同學們心中充滿了感慨,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想對村里的人們說些什么?學生們對于我的問題做出了各種回答:有的同學對村民們的行為表示譴責,有的學生則對村民們以后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還有的學生對村莊的毀滅表示可惜。(通過這一回答可以看出同學們掌握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在這基礎上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我收集破壞環境圖讓學生選出自己想說的圖暢所欲言。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同時自如走出文本,有效地落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一新課標理念。
整節課我和孩子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因為美麗的村莊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為了讓孩子們從陰霾中走出來,看到蔚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若干年以后人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當學生看到這一題目時,他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紛紛舉起了小手,看到這一現象,我知道我的目的達到了。結果可想而知,若干好的小村莊變得更加美麗了。
教學的驚喜有時候是在課內,但也還有課外的延伸。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倡議孩子們為我們周圍的環境做點小事。沒有想到周末的時候,有幾個孩子設計并制作了有關環保的廣告語和廣告牌,分別放在了人們破壞環境嚴重的地方。我的心里泛起了喜悅的漣漪。
是啊,什么是語文,我想孩子們把我們學習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讓語文的精粹浸染他們的靈魂,讓他們快樂生活,健康學習,我想那么我的語文的目的就達到了。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對學生的朗讀評價語不夠豐富,這也是我今后教學的努力方向。二是如果學生再回顧一下整個故事,安排這樣一個環節:“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誰來說說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前后呼應,加強了整體,感覺會完美點。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只有在挫折與困頓中不斷反思才能成長,但我是個唯美的人,當好一名教師,擁有一節無撼的課是我永遠的追求。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著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做成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于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揭示了小村莊人們的錯誤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的嚴重后果。從語言表達上看,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從寫作技巧、寫作手法上看,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了小村莊由美麗到毀滅的過程。在描述小村莊的環境時運用了大量的四字詞語形容小村莊的美麗,運用排比的句式寫出了樹木的變化,用標點符號省略號表現小村莊的環境日益惡化,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雨下得連綿不斷等等。這些寫作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更加的形象、生動。
因為是借班授課,沒有辦法更多的了解學情,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對三年級學段的了解,學生通過預習能夠大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基本能夠讀通讀順課文,并能讀出一定的語氣,但在有感情地朗讀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引導。學生不易理解的可能有以下幾處,一是城市孩子對農村的農具了解不夠,需要做適當地補充。二是學生對文字背后的含義難以理解到位,如“鋒利的斧頭”代表什么,需要教師點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主要采用三步教學法,即“預學---共學----延學”,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統領性問題讓學生自讀自悟,輔以多媒體輔助法層層推進教學。依據學段特點和文本特點,把“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作為主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讀讀、劃劃、品析詞句、讀思結合等方法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中我從題目入手。在板書課題之后,我以“第一次讀課文題目時,你有什么疑問?”引導學生讀題質疑,一下子把學生帶入文本。俗話說“好題半文”,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學會讀題目,從讀題目開始思考,養成主動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習慣,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閱讀期待。三年級上學期是低段到中段的轉折期,字詞教學還應扎實,同時課前預習是中年段學生所要學習并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我把檢查預習放在初讀階段,這既是是對預習成果的鞏固和加深,也同時通過檢查對學生的學情有所了解,為后面的精讀打好基礎。在實際授課中,我發現學生預習特別深入,對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沒有預想的那么難,于是我及時調整教學,把學習聚焦在關鍵句的感悟和讀出感情上。對學生來說這樣的學習是“跳一跳摘桃子”,所以學生學習興趣高,表現的比較主動。
“精讀文本,感受語言魅力”是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調彩墨,以贊美之情,用“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等四字詞語描繪了一幅山谷里一個小村莊的美麗畫面。引導學生享受審美樂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第一段的學習我主要是品析字詞、悟情美讀,從文字的感悟到體會詞語的妙處,然后再到情感的升華,這樣的設計基于新課標中從內容到形式,又從形式到內容的教學策略。課文的最后兩段,作者以無限惋惜的情感,講述了小村莊的一切被洪水卷走的悲劇。我由第一段直接跨到最后兩段,從美麗到毀滅,強烈沖擊讓學生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從而調動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真正的深入文本,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感受語言的能力。文中“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這一句子訓練中抓住兩個“不斷”,讓孩子體會鋒利的斧頭破壞之大,此處作者省略號的運用意味深長,我利用文章的補白設計了句式訓練。訓練效果非常明顯,既進一步體現了人文性,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通過對文字的充分理解,學生對村莊的消失的原因的已全然了解,此時積蓄的情感急需釋放,為最后一段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最后一自然段語言意味深長,含義深刻。由于前文讓學生通過品析詞句,朗讀感悟,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亂砍濫伐的嚴重危害,最后一段抓住“一切”、“鋒利的斧頭”等重點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已是水到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語文作業不能偏離語文的學科特性。基于以上考慮,我布置了三項作業,既有積累運用,又能通過續寫和調查形成正確的、積極的環保意識。
整堂課結束,很多學生都戀戀不舍,有的干脆大聲喊:“怎么這么快就下課了?還沒上夠呢!還想繼續上這樣的課呢!”有的跑到我面前問我什么時候還可以再次給他們上課,說實話,這樣的課堂有種教學相長的感覺。當然,也有不少的遺憾,比如有的問題已經明確,我卻再次讓學生交流,看到那么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忍不住多找了些同學發言,這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自我感覺這是我最大的失誤。
作為參賽者,我深知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反思提高的機會,雖然還不知道比賽結果如何,但我欣賞學習到了其它老師精彩的講課,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改進反方向,我想這是這次比賽的意義所在。經過這次活動,我強烈地體會到學習、積累與反思地重要性。作為一名老師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怎樣才能做的以學定教,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還需要多學習。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反思12-24
人教版三年級《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12-10
一個小行囊的故事01-21
人教版五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說課設計12-10
一個下雨天的小故事04-13
教育教學的勵志小故事06-07
《天鵝的故事》教學實錄+教學反思?05-05
語文大樹的故事教學反思09-18
《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范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