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1
人教版第十冊中的《將相和》,故事人物性格鮮明。
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語文實踐活動──編撰對聯,評述人物。學生興趣高漲,課堂上不僅有精彩的對聯,更有精彩的對話。
片斷一:交流描寫藺相如的對聯。
片斷二:交流描寫廉頗的對聯。
片斷三:評議描寫藺相如,廉頗兩人的對聯。
讀著一副副精彩絕妙的對聯,看著一張張因成功而興奮的笑臉,我不禁思索著這堂課的亮點:
首先是實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個實踐活動將理解,積累,運用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要想編好對聯必須深入地讀課文,揣摩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感悟人物的個性特征。其間,咬文嚼字,思辯推敲,學生大大錘煉了遣詞造句的能力。“唇槍舌劍”,“寬容大度”,“負荊請罪”等詞語推敲選用的`背后往往是復雜的思維活動,這不僅積累了語言,積淀了語感,更培育了智慧,使學生感受了對聯的魅力,提高了文化品位。
其次是實現了個性化的學習。學習內容,自主選擇,詳讀什么,略讀什么,選讀什么,品讀什么,個體決定。默讀,朗讀,瀏覽等讀書方式,不加限制。思維方式,開放自由:多角度評述藺相如,廉頗,可以總體概括,可以細節描繪,可褒揚可貶抑。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交互主體關系,誰都有可以認同,誰都可以提出異議,自由評定,思緒飛揚,呈現出價值的多元化。這一切造就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濃濃氛圍。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2
《將相和》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的題材是寫人物的,詳細具體地敘述了戰國時期趙國的廉頗與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突出地表現了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全大局,注意團結的品質,也贊揚了廉頗知錯認錯的精神,說明遇事要從國家利益出發,顧大局識大體和加強團結。
在這一課教學中,我著重完成兩個任務,首先一條就是了解“將”和“相”從“和”到“不和”的發展過程和內在的原因。在教學時讓學生抓住“藺相如靠的是否就是一張嘴”這樣一個問題,按照故事的發展,讓學生一步步體會到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的品質。而最后之所以“將”“相”和是因為廉頗、藺相如都愛國的關系,所以最后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第二個就是理解三個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結果以及這三個故事之間的相互因果聯系,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是很有特點的,課文按順序寫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對獨立。但組合在一起,它們又有著密切聯系的,與整篇也是密切相關的。所以從特點考慮,教給學生“抓聯系”也是相當重要的。
最后進行總結評價的時候,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原則,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在充分交流、探究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匯報自己的`體會和收獲。在匯報時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作為教師的我既遵循學生的思路但不脫離教學重、難點,注意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使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使廉頗、藺相如的光輝形象都已深深地印入學生的心里。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3
《將相和》是一篇歷史故事,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而成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記敘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轉變。根據課文的特點,我讓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畫出能體現人物精神品質的語言和行動的句子進行體會,然后再采用讀讀、說說、演演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學習這三個小故事。
由于課文篇幅較長,學生讀一遍課文就需要六七分鐘,所以課堂上我讓學生分小組畫出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句子后,給小組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對學生品味句子指導的也較少。這一方面是課文篇幅較長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備課時考慮的疏忽。鑒于課文的故事性很強,讓學生排演課本劇,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值得一提的是,學生排演課本劇時雖然要發揮主動性,教師也要加強指導。課堂結束前,布置學生課下自學歷史故事“刎頸之交”,進一步了解將相團結一致治理國家的事,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師要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本課最大的收獲是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當然,有得必有失,由于對學生的能力估計不準,又缺乏一定的指導,因而課堂環節的安排還要再稍稍調整一下,盡快提高課堂效率。
又是一篇講歷史的故事,又是一個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篇章,有些不太愛講,因為學生如果覺得老師總用一種方法讓他們體會人物的形象,他們肯定也不愛學,借助優秀教師的方法試一試,果然很有效。
一、學文初始,填官銜
將--(廉頗)--(大將軍)--(元帥)〔武將〕
相--(藺相如)--(宰相)--(總理)〔文臣〕
二、在學文時,成語開花
——藺相如——“廉頗”同樣的方法
想想你在學過的成語中,有哪些成語可以形容這兩個人,這樣既復習了成語,又結合課文了解了人形象。
三、了解人物性格,再辨事情緣由
借助關聯詞說清楚:澠池之會、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三件事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又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內在聯系。
這樣在一篇文章中運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學得有勁兒,老師教得有信心,在輕松愉快之中將教學進行到底。
《將相和》是一篇講讀課文,講述了“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這三個歷史小故事,突出地表現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注意團結的品質,也贊揚了廉頗知錯就改的精神。
課前我在網上觀看了名師徐善俊老師的教學視頻,覺得徐老的課上得生動、踏實,善于抓重點詞句品分析人物形象、知曉人物性格。教學手段簡單,內涵卻很豐富。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理解故事內容不是重點,更不算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領會和學習通過典型事件和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特點這一寫作方法,難點為理解三個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結果以及三個故事之間的因果關系。
于是我借鑒徐老師的教法,在班上“演練”了一番。名師的課果然不同凡響設計的問題之巧,強烈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積極地思考,高舉著小手,恨不得個個要說到,這讓我的心里充滿無數的喜悅與激動。
學完課文后,我開了一個小小的“人物評價會”。這次提問,竟然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孩子們說得有板有眼,有理有據,小小的腦袋里裝滿著智慧之光。如文中的趙王給人的印象是懦弱,但李謙誠站起來講:趙王啟用藺相如,藺相如多次立功,可見趙王是一個知人善用的君王。多么創意的發現,看來他們并不是表達能力差,而是我沒找到觸發點而已。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深深地領悟到,只有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空間的教學,只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4
自從多媒體走進我們的課堂,不僅給老師帶來了許多方便,更重要的是給山村的孩子帶來了一個全新而豐富的世界。通過多媒體,孩子們縱覽課文涉及的祖國河山,目睹了千百年來偉人的容顏,感受了“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總之,在這個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世界里,孩子們的眼界開闊了,了解的知識豐富了,對語文的興趣提高了。所以老師喜歡用,學生也樂意上。但《將相和》的課堂效果和課后反思,讓我認為:多媒體課上,同樣要給孩子多留下點想象空間。
《將相和》是一篇經典課文,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習人物知錯就改、顧全大局的氣度和精神境界。用多媒體上課再好不過,其中關于《完璧歸趙》、《澠池相會》和《負荊請罪》三個場面的flash動畫、課文朗讀,讓整節課精彩豐呈。針對第三則故事,在精彩鏡頭之后,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請兩位同學小試身手:表演“負荊請罪”,并發揮豐富的想象,想象當時人物的語言,想象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
(2)假如趙王看見這個場面,趙王可能會怎樣說?
(3)假如廉頗的手下人看到這個場面,他又會怎樣說?
(4)假如趙國的老百姓知道這件事,又可能怎樣說?
問題展示后,要求小組合作探討,五分鐘后各小組派代表表演匯報。五分鐘后,匯報成果令我興奮,更讓我驚訝:孩子們的想象力之豐富,真讓我這個做老師的自愧不如!
孩子們那些奇特絕妙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表演,讓我真切的認識到:多媒體課上,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對他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豐富的想象,是孩子們走向天堂的階梯;豐富的想象,是孩子們心靈飛翔的翅膀,無論教學條件多么優越,教學手段多么先進,定不能剝奪孩子們想象的空間。尤其多媒體課上,教師應多留點這樣的空間,這樣,既能激發學生超越知識之上的智慧和靈感,又讓學生體驗到了突破課文知識束縛的快樂和滿足,從而讓學生煥發出了一種生命的靈性與才情。而且這樣做,在無形之中又回歸了新課標理念下素質教育的要求與目的,何樂而不為?
《將相和》一文是十冊語文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重點是借助重點句來理解課文。因此在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的以下幾點教學方法:
一、借助過渡句,理清三個故事之間的基本關系。
1.學習單元提示,學生通讀課文找到文章過渡句,結合上面對“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個故事?
和 不和 和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發展 原因
(這一環節側重讀的訓練,以讀懂為基礎,向讀深、讀透發展。把學會讀書作為一個訓練訓點來抓:因為讀書能力是語文素養基本內容之一。)
2、細讀三個故事,自學討論,理清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學生參與板書。
3、在找到三個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指導學生朗讀,領會每個故事之間的因果聯系。
二、讓學生在開放作業中學會合作。
開放式作業要打破作業內容和形式的封閉性,要突破單純注重知識和智力的局限,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應根據教材拓展延伸,內容要豐富多彩,形式要靈活多樣,特別要重視小組的集體學習。
1、展開想象,補充課文的空白內容。
出于表達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敘述比較簡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師可以抓住這些簡略進行補充練習。教學《將相和》時,我讓學生補寫廉頗負荊請罪時的神態、言行以及藺相如的態度。這些練習處在特定的情境中,內容又與課文緊密相連,故學生很樂于展開自己的想象,也易于學生接受。
2、課內外結合,開展辯論。
學習了《將相和》之后,我精心設計一道辯論題:究竟藺相如的職位應該不應該比廉頗的職位高?要求學生課后準備,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我欣喜地看到,學生都在積極地為辯論賽做準備,他們翻閱圖書雜志,上網查找
資料,合作擬定發言提綱,分組討論交流,推薦參賽選手,樂此不疲。辯論賽進行得很激烈,通過辯論,同學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將相和,國則安;將相不和,國則危。大敵當前,將相以國家利益為重,共同抗秦,實乃千古流傳的佳話。更有學生能聯系班級實際、社會現實談齊心協力、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積極性很高,在準備與研討過程中學生鞏固了課本知識,學會了互相合作鍛煉實踐能力,這種開放式作業通過合作完成,較好地消除了學生對作業的枯燥感、無奈感、讓更多的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借助課本劇形式,加深人物形象。
通過上面幾方面的學習,學生對兩個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認識,但是要想真正領悟品質還需要一個內化的過程。為此,我大膽地請同學自編、自演課本劇,把做的過程放給學生。學生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故事或一個角色進行表演,不必強求要達到什么效果,學生理解的深淺也可以不一。因為作為表演的同學來說,實踐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體驗;對于觀演的同學來說,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實在的感悟。
《將相和》評課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閱讀實踐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用他們自己的思維與情感和文本作者進行充分的對話,學生才會有對語言文字的獨特理解,對文本情感的自我感悟,才能有真實的體驗,繼而才會有自然的情感的流露。這堂課,教師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再通過自悟自讀,給學生自主讀書的機會。教師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對學生的理解給予表揚,讓學生的心靈自由飛翔!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化了情感,而且提高了朗讀水平。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正是強調讀的重要性.因此,給朗讀以時間上的保證,給朗讀以方法上的指導,允許孩子們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理解,使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熱點,有效地提高朗讀質量。
評課人:章彬彬
任老師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將這個故事改編為課本劇來演,由學生自由組合,積極參與。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秦宮獻璧”這段戲,小演員演得十分逼真,面對秦王絕口不提換城之事,飾藺相如的`學生,手捧玉璧,理直氣壯斥責秦王,他的語言,動作將藺相如的隨機應變,勇敢機智,不畏橫暴充分表現出來了;而飾演秦王的學生,也生動的再現了秦王理屈詞窮,無可奈何的放回藺相如地尷尬丑態。
評課人:師長纓
任老師本節課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針對教材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渠道。打破了教師問,學生答的常規教法,它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調動了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編的。
藺相如和廉頗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輝的人物。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頗之上,這是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實質上緣于廉頗的錯誤認識: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言辭無禮,充滿不滿情緒。理解廉頗這段話,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講讀時,我以“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張嘴就能爬到廉頗頭上去的。”來誘發學生思維。經過學生的思考和議論,他們慢慢地認識到:藺相如能完璧歸趙維護趙國的利益;在澠池會上不畏橫暴,維護了趙王的尊嚴,他的確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雄,不管膽識還是能力都比廉頗強,官比廉頗大理所當然,同時也說明趙王善于用人的具體表現。這樣誘發思維的問點,問在將相不和的矛盾之處,問在課文的重點之中。它不僅提揭示文章主題,直奔課文的中心,還把學生引向課文的思路,訓練了學生捕捉事物矛盾的能力,實現了從現象到本質的物質認識。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5
本課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性,但又緊密聯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后再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對人物作出評價之后,我讓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我都給于了肯定,關鍵是要求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在讓學生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要他們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即可,沒有過高的要求,目的`要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學生精讀課文時,我結合課后“思考練習”,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再由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很濃。對于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于那些跟課文關系不大的問題,啟發學生課外去研究。這樣真正達到了課堂效果。
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結合“思考練習”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喜歡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國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質。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了學生。
但細想過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上缺乏頻率,當時有些忽略;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師包辦代替的話語有些多,應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在教師重難點指撥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6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圍繞“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精讀各個小故事,最后再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中的廉頗。
這篇課文故事性強,學生有濃厚的興趣,關于藺相如的高尚品質,學生也很容易分析出來。關鍵就于,學生對于廉頗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知錯就改”的層面,所以需要聯系全文和生活實際,去了解廉頗威震朝野,耿直豪爽的`一面。
本單元的課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去看名著,熱愛名著。所以在課堂的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有意思的作業:趙國既然“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為什么還會被秦國滅了呢?這一問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閱讀《史記故事》的興趣,甚至有學生當天就拿出書與我討論。可見,有時候,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比一次精彩的講解來得重要。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7
《將相和》這篇課文,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理解故事內容不是重點,更不算難點,結合新課標中關于閱讀教學的有關論述,我確定了“藺相如”和“廉頗”從“不和”到“和”的發展過程和內在原因為學習的重點。難點定為理解三個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結果以及著三個故事之間的互相因果關系。通過學習,學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它是一篇較長歷史性故事的文章,在教學中我從大處著眼,采用“削枝強干,長文短教”的方法。
反思一:新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節課,我抓住了文本中廉頗不服藺相如的一句話:“我廉頗攻無不克,戰我的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做為重、難點的突破口,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并給予鼓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反思二:通過質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他們對文中難懂的詞句進行了討論,在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中,提高了綜合學習語文的能力。
反思三:根據課文的重難點,對課文進行了分析,看到了課堂的氣氛,學生對“雙基”的掌握是我遺憾的一面。這主要從中差生的作業中反映出來,完成的質量不高,表現在答案上不完整,對個別詞語理解也不夠準確。
反思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本節課上是一大缺陷,分析教多,讀得太少,淡化了語文的感悟,出現了忽略語言學習的傾向。
通過以上四點教學反思,我對新課標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那就是“雙基”教學必須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高度出發,走“三維目標整體挺進”的路子。在堅守語文本位,打好語文基礎的前提下,激活學生的思維,兼顧“雙基”的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8
《將相和》一文在結構上有明顯的特點:按順序寫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都很完整,可以相對獨立。但組合在一起,它們又是密切聯系的',與整篇文章也是密切相關的。
教學時,我從特點考慮,教給學生“抓聯系”的方法。我幫助學生了解課文中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段落和整篇課文的聯系……我從整體出發,把各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這樣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還了解了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這具有培養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的意義,可以實現讀寫結合,思維統一,還自然而然地滲透了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和顧大局、講團結、機智勇敢、知錯就改等品質教育。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9
《將相和》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根據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突出表現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協作的品質。三個小故事敘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文章篇幅較長,語言簡練,人物個性鮮明。
這樣的一篇文章該如何教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應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將有效地提高閱讀的效率,從而促進閱讀能力的形成,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根據文章的寫作特點,教給學生一種新的閱讀方法:聯讀法,把三個故事聯系著讀,比較著讀,讀出三個故事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在比較中感受藺相如這個人物的品質特點。
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
1、學會運用“聯讀法”讀出三個故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它語文能力。
2、借助小結性的語句概括小標題。
教學難點:
1、搞清各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及與整篇文章的關系。
2、學習“聯讀法”。但是第一次運用聯讀法比較著讀故事,難度較大。于是我搭建了梯子,先由老師出示一點相似之處,讓孩子比較發現。果然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發現了更多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課堂上采用由扶到放,由表及里,讓孩子們充分研讀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效果較好。
但是由于課堂容量較大,整節課節奏較快,還是老師講得太多,課堂不夠開放。這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是要多注意。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10
在3月21日下午第一節,我完成了《將相和》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教完后,我掩卷思考,深深感受到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真實、扎實、樸實,能確保課堂的有效性。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注意整合三維目標,努力尋求語文教育中工具性與人文性,多元解讀與價值取向,動與靜的平衡點。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方面: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量做到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讓每一位學生得到認可、得到尊重,保持學生學習的上進心,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如有強同學在讀生字詞時,根據他的學習水平我讓他認識哪一個就讀哪一個,盡可能地讓他有成就感,有繼續學習下去的勇氣。開火車讀課文時,當同學們緊張了或讀不好了,我就會露出笑容鼓勵他們,讓他們沒有任何心上負擔或不愉快。在這樣寬松的環境中,同學們溫暖極了,思維也就活躍了。
二、讀書時間足,思維空間大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只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感知全文,與文本進行親密接觸,學生才能有獨特的感受,才會有所得,有所惑。此時,教師適時出現,組織、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在推敲詞句,咬文嚼字中與學生一起與文本的高尚靈魂進行對話,在對話中調整或糾正學生在閱讀體驗中存在的偏差,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本課時,我安排了有梯度的讀:初讀,感知全文。快速瀏覽,掌握內容,再讀,把握聯系,精讀,體會人物品質。學生在爬梯的過程中,思維空間不斷擴大,思維深度不斷拓展。在這種看似平靜的課堂中,學生卻思維活躍,學有所得。
三、注重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背景資料并交流,既為學生理解課文做好了鋪墊,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面向全體,關注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照顧、鼓勵學困生,同時關注中等生和優等生的學習情況。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在本課時的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如:
1、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由于在初讀全文這個環節中的開火車讀課文,占用了過多的時間,導致精讀完璧歸趙這個小故事時時間不夠,草草收兵。
2、有些環節安排不夠恰當:
在初步把握《將相和》這個大故事的來龍去脈時,讓學生完成填空:將相不和的原因是(XX )( XX),后來又和了是因為(XXX )。在學生填不好時,如果不急于求成,而是設個懸念: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來精心研讀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吧。這樣不但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還使問題得到完美解決。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將相和》教學反思06-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將相和》04-13
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反思03-26
(熱)語文課文《將相和》教學反思03-27
《將相和》語文教學反思(通用12篇)07-21
將相和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01-23
《將相和》優質教學設計與反思12-26
《將相和》教學反思(精選13篇)09-21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將相和教學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