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瑞雪圖》教學反思三篇
【導語】《瑞雪圖》用優美的文字向人們描繪了北國寒冬的美麗雪景,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瑞雪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瑞雪圖》教學反思一
《瑞雪圖》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上冊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用生動、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瑞雪圖: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聯想到課文產生的特殊年代——1962年,當時我國連續幾年遭受自然災害,糧食歉收,人們都期盼豐收年的到來。因而,一場及時的大雪也給膠東半島上的人們帶來了吉祥、幸福和喜悅。充分體現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課文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麗及作者的聯想,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
一、創設情境,入情入境。
11月9日,我們這里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所有場景竟與《瑞雪圖》一文所描繪的美麗雪景大致一樣,我靈機一動,不如提前學習這一單元,于是下雪的第二天正是大雪紛揚時我們學習了本文。同學們邊欣賞雪景邊與課文對照,自然的融入雪前、雪中、雪后美景圖、嬉雪圖,使抽象的語言形象化,形象的.語言活現眼前,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縮短了學生與課文的時空距離,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景文結合,品詞嚼句。
這篇文章是優美的抒情散文,感情溢于言表,在流暢、動人的景物描寫中寄予情思。但這種情思,文中并沒有直露地抒發,而是全部寄寓在字里行間。那么,要把握這種感情,只有讀,通過學生感情朗讀,讓他們在自己的朗讀中體會,同時還能起到訓練朗讀能力的作用。我主要采用了文本與實景結合、品讀文本的方法,讓學生在欣賞雪景中品味字里行間蘊含的深情。
三、點撥精講,析疑解難
讓學生反復朗讀,邊讀邊感悟,捕捉關鍵詞語品讀出雪后景象的特點,讓學生說出所感,欣賞窗外雪景,欣賞銀條兒、雪球兒。在感悟雪大景美的基礎上,自然地引出人歡與及作者聯想到“瑞雪兆豐年”的喜悅。設計精當的問題進行點撥,讓學生從中仔細思考揣摩,深入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入微和遣詞用句的絕妙。
四、精讀研讀,激情朗讀。
教學時注意指導學生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體會作者是如何表現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為什么說這是一場及時的大雪。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的喜悅之情。在讀期間,我制作了一組配樂雪景圖,讓學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觀賞中更加對雪的喜愛。最后,我設計了抄、背、畫、查、吟的課外拓展訓練,使課堂知識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感情進一步升華。
四年級語文《瑞雪圖》教學反思二
本文用優美的文字向人們描繪了北國寒冬的美麗雪景,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在結構上本文層次清楚,條理明確,重點突出,采用了聯想,夸張的手法,語言生動優美,情景交融。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如下思路,理清文章脈絡,按照下雪前,下雪時,下雪后的順序學習全文。“以學生為主體”,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是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想象,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景色美,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朗讀是一種古老的卻極富生命力的學習方法,也是品讀美文的重要方法。本文語言生動優美,用朗讀去體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這堂課總得來說是較好得完成了教學任務的。整堂課各個環節的設置合理,上課環環相扣,每個環節之間的過渡都非常自然。而且我在上課的始終都保持著一種高昂的情緒,這種情緒一直帶領著學生從課堂的開始到結尾。這堂課我自己感覺最值得珍藏的一點便是學生的朗讀,從學生一遍又一遍的讀書聲中,我們似乎已經可以體會到學生從誦讀中享受到了快樂。特別是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先讓學生默讀,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然后有感情的.把這個句子讀出聲來,之后讀給你的小伙伴聽,接著指名讀他(她)喜歡的句子,一邊讀還一邊做朗讀指導。這個自然段的教學我引導學生運用了多種讀書的方法,從第一次讀到最后的一次讀,學生實際上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經歷一個精讀的過程了。
當然,這堂課也讓我暴露出不少自身的不足,這些不足帶領著我進行更多的思考。首先,在教師基本職業素質方面,我感覺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強,除了課前設計過的一些過渡語和敘述性語言外,其余在課堂臨場發揮的語言都缺乏感染力,不夠美!這一點也直接牽扯到我對學生的評價語。所以,第二點便是評價語單調,對孩子沒有起到實際性的激勵或糾正的作用。第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員參與的深度和廣度沒有體現出來。這些都值得我深深地思考。
這堂課讓我積累了不少寶貴的教學經驗,通過這堂課的反思與感悟,我想自己會在教學道路上前進一步的。
四年級語文《瑞雪圖》教學反思三
《瑞雪圖》一文所描繪的雪景,是我們南方孩子不曾見過的。如何讓學生通過閱讀作品與作者產生共鳴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在備課時,我考慮的是如何突破這個難點。我曾設計幾種教學方案,最后敲定第一環節創設情境以謎語:(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萬片,亂入梅花香不見。)導入來激趣。接著按時間的線索幫助學生學習理解課文,(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引導學生讀文,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然后,讓同學提出交流讀后的所遇到的問題及解疑。使學生通過讀獲得情感體驗,激發閱讀興趣,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思想啟迪。提高和培養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本以為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環節,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在精讀探究,體驗情感這個環節卻留下了許多的遺憾。
遺憾之一:
雪后部分剛講到一半,就下課了。學生沒有對文章整體感受,沒有結合生活實際去體會雪帶給人們的樂趣。主要是因為時間在下雪前和下雪時浪費了。其實該文的重點是雪后景色的描寫,完全可以讓學生在掌握了下雪前那個部分后,總結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學下雪時那個部分。這樣就可以節約很多時間出來。還檢驗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遺憾之二:
學生朗讀指導不夠。學生讀的方式比較單一,且沒有體現層次。如學生在說到:“看近處,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時,學生說到了從“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中體會到作者對雪的喜愛。我就馬上讓學生用喜愛的語氣來齊讀這句話。其實,這個部分我應該先抽幾個學生來讀,師生共同評價后,再讓學生自己品讀。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還能讓學生充分去讀,去悟,從而真正地體會到作者的喜愛之情。
這堂課留下了這么多的遺憾,促使我不斷地反思著:這是我應該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教案的預設往往會與學情相出入,今后我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從學情出發,不斷完善每堂課的設計,爭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很好的展示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四年級語文《瑞雪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瑞雪圖》教案設計(精選9篇)08-18
瑞雪04-18
瑞雪07-03
瑞雪08-22
瑞雪09-16
瑞雪09-16
語文的教學反思11-01
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07-14
四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30
瑞雪的作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