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課堂教案反思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贊美之情。
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學習本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二、設計意圖
根據本文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新奇的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對自己不了解的職業有著極大的興趣這一特點,我設計了選拔小導游這一情境貫穿全課的始終。并遵循閱讀教學的特點,為課堂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談話引趣,導入新課:
新課伊始,教師問:“同學們知道導游這個職業嗎?這是干什么的?”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接著說:“今天這節課,老師要選拔非常聰明的小朋友來當小導游,領著大家游覽北京美麗的皇家公園──頤和園,大家愿意參加這個選拔賽嗎?”在學生興致高漲紛紛要求參加時,老師及時引入課題:“哇,這么多同學要參加選拔賽,很好,可是,要當一個稱職的小導游并不容易,要求大家認真學習第十八課《頤和園》,只有學懂了,才能做個好導游,現在我們就開始學習,老師看哪些同學能做個合格的好導游。”
2、初識課文,理清順序:
⑴配樂范讀,創設情境。
⑵指名答題。
⑶分清段落。
3、再讀課文,研讀詞句:
通過“導游──介紹景點──研讀本段重點詞句,特點──導游再次介紹景點──配樂朗誦,升華情感”。這一學習方法來完成課文二、三、四自然段的學習,而且學習的過程中二段詳細學習,其它幾段自由學習。
4、熟讀課文,總結全文:
在這一環節完成本節課的升華,認識到頤和園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設計運用了看、聽、讀、比劃、說的方法。采用了聽錄音、看影碟、燈片等教學手段與朗讀教學巧妙結合,融為一體,再現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把學生帶入了一幅山水畫卷的優美情境之中。同時,還精心設計了比較訓練,指導劃重點詞句,引導復述課文,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鍛煉了學生的理解、閱讀、說話等多種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特別是所設計的小導游選拔賽更為全堂課增色不少,競賽的激烈,情境的優美,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在游覽的愉悅中輕松完成了教學任務,鍛煉了學生的膽量、競爭意識。整個教學中還運用了變敘教學手法,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不足之外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許多的亮點都舍去了。比如說文中的三大景點僅以長廊為例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講解和剖析。讓學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長廊的特點,領悟到了長廊的美麗。但同時也忽略了萬壽山和昆明湖的教學,讓學生采用小組全黨學習的方法,感覺學生有一些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時間的匆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總之,這是本人關于閱讀教學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和實踐,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問題,有待各位領導的批評指正。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為學生多留一些問號、省略號,而不是句號、感嘆號。
【《頤和園》課堂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頤和園教學反思范文08-05
頤和園語文課教學反思07-05
《雨說》課堂教案04-15
五年級語文下冊頤和園教案08-21
上冊語文模范課堂教案12-31
四年級上冊人教版《頤和園》教案11-21
課改課堂語文教學反思07-15
語文課堂改革教學反思06-22
《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06-08
《霧凇》課堂教學設計「帶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