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覺》教學反思
如果中間細節處的修改不算的話,這節課恰好備了三遍,講了三遍。第一次是市教研員聽課,聽課的前一天下午下的通知,沒有試講,直接上了課堂。那節課的基本設計是:感落日之美,析落日之幻,品落日之趣。所有的表格都是放在中間析落日之幻的大環節處理的,填寫量的過大,加之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陌生,所以理解起來明顯偏難。第二次是學校里自己試課,試著把作者描寫的景物順序放到第一個環節里去,能否增加理解的簡易度呢?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參與度很好,也讓我一度對這篇文章的授課充滿了信心。第三次修改,我把導入的贅語去掉,把描寫的景物概括試圖讓學生用搶答的方式來完成,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時候讓學生用來品悟小品文的描寫之美和情感之美。
但是,結果似乎事與愿違。抓課文的景物描寫成了難點,理解落日背后的成因也成了難點。我的預設在等待中很多都無法實現和解決。甚至學生的茫然告訴我,這四十五分鐘里,這篇文章仍然還是陌生的,這讓我很惶恐。深思之,痛問之,為什么會這樣?
學情估計不足,似乎仍是我的一個大問題。盡管我為了防止學生對于文本所呈現出來物理學知識出現畏難情緒,在學案的編寫上已經對部分名詞加以闡述并留給學生時間去瀏覽了解,但仍然不盡人意。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說明順序和篩選信息,學生似乎一切都茫茫然不可知。這讓我很自責。我是不是應該把題目設計的更基礎一些更容易把握一些呢?
教學設計如何更貼近學生實際?我慣常是以自己的思維來理解課文的',想要表達的太多,切入角度往往過大。如何更精一點,更細一點,更小一點,更容易讓學生把握一點?更具體更可操作一點?是不是需要記一記,是不是需要讀一讀,是不是需要寫一寫?如何才能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更深入的了解?這一切,我自己仍舊茫茫然不可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繼續上下求索任重道遠罷了。
學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優質課終歸不是常態課,在45分鐘的有效時間里,我們需要讓學生對于文本有所把握,實現預設的導學目標,那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的適時引導。我們沒有時間去等待學生的熟悉和長成,只能通過自己的技巧來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而所有這一切,都是我的薄弱之項。
去虛華而歸“真實”。我一直都覺得自己的課是“造”出來的,很多時候是為“課”而“講課”,缺少自己對于文本的更深入理解和情感沖撞。這可能也是我難以選擇有效的切入點的原因之一。盡管我努力讓自己沉下去,沉進文本,沉進學生,但是收效甚微。想來上一節好課,終歸不是幾日之功,還是需要天長日久的積累和積淀的。
很遺憾把這么美的一節《落日的幻覺》上成這樣,中間問題多多,尚在整理頭緒之中。希望下一節課,可以講得更好。
【《落日的幻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落日的幻覺》語文教學反思07-05
《落日的幻覺》教學設計12-13
落日的幻覺說課稿11-06
人教八年級上冊《落日的幻覺》教學設計11-06
八年級語文《落日的幻覺》教案09-27
人教版八年級上《落日的幻覺》課文02-16
八年級上冊語文《落日的幻覺》教案09-26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落日的幻覺》教案11-04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落日的幻覺》說課稿11-03
八年級上冊《落日的幻覺》說課稿范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