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語文教學反思1
和學生共同學習完《走一步,再走一步》,感覺這課有得有失。得在學生結合實際對文章主旨的感悟,失在朗讀教學環節處理不到位。
由于時間關系,我的教學環節中的朗讀訓練不夠到位。朗讀一直以來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以讀帶講,從讀中悟,古人都總結出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寶貴經驗。這一點我是很贊同的,在教學中也注意了朗讀訓練。在這篇課文中,“‘嗨,慢著’我軟弱地哀求道,‘我沒法……’”大多數的同學能自己處理輕重緩急,注意到情感的變化。特別是幾個朗讀好的學生,讀起來聲情并茂。這是本文的朗讀難點,要把那種哀求的味道,那種軟弱地哀求的味道讀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孫帥,那個學習不肯努力的小男孩卻把它讀得那么精彩,那種哀求的味道讀得我心軟。滿含嘲諷的一句“再見”“你要是想呆在那,就呆在那好了”更是讓大家如臨其境。然而,因為在引導學生去感悟它復雜的情感上,用去了不少時間,結果本來就滿打滿算的時間現在是遠遠不夠了,只好忍痛割愛,以至脫險部分也沒有充分展開讀,原先設計的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只好忍痛割舍。
原來設計的意圖是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我在父親的幫助下怎樣樹立信心,增強勇氣,獲得巨大的成功感,然后讓學生設想如果父親是自己爬上去把我背下來,我的人生又該是怎樣的人生,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父親博大的愛的同時,明白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人生哲理的理解。這樣層層深入,特別是結合自身的感受,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就會牢牢記住這個人生哲理,用它指導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然而,因為受教學時間的限制,后面的安排也被舍棄了。這無疑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通過這一環節的反思,我意識到課上要有主有次,不能面面具到,即使有取舍,也要慎重,語文課堂的瑯瑯的讀書聲不能少。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語文教學反思2
因為這是初一語文學習的第二課,也是貫徹“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一個有利的契機,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時,我的思路是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起到個指路人的作用,目的是養成學生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
于是一改以往我主宰課堂我長篇大論的授課方式,換成學生當主角,因此,在45分鐘的課堂上,我一會是參與者,和學生共同探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問題;一會又是提問者,再一次把學生引領到課文之中;一會又是設計者,為學生思考創設某種環境氛圍……學生也隨之不斷改變角色,不斷變換思路,一會是旁觀者,為小主人公著急;一會又是文章中的主人公,身臨其境體會當時的心境;一會又是主人公的伙伴,為他出謀劃策。……學生的興趣完全被調動出來,整個課堂氣氛熱烈而不喧嘩,緊湊而不緊張,有張有弛,于快樂輕松的氛圍中達到了教學目標。
最后的10分鐘,用5分鐘讓學生寫自己遇到的一個困難及如何克服困難的片段,在用5分鐘學生讀習作和點評,真沒想到初一學生會有如此精彩的故事,而他們對困難的認識也告訴我他們的確是需要挫折教育的一代。
一節課下來,我說話的時間加起來不到15分鐘,大多數時間都是學生討論、發言和練筆,但我想,學生從同學和老師的討論交流中所獲得的東西遠比從我的長篇大論中學到的多。《七年級語文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2》這一教學反思,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語文教學反思3
今天聽了一節語文課《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節復習課,執教者是青年男教師C。我在評課中提到了幾個優點:一是C老師的聲音響亮,學生聽課效果較好。二是注重學生誦讀習慣培養。上課前先輪流背古詩,在日常習慣培養中。二是目標明確,復習什么,讓學生一開始有個數。三是注重學生的互動,真實的互動。注重暴露思維過程,學生在討論中犯了很多錯誤,這是可喜可賀的。一堂課如果學生回答的都很順利,這樣的課堂是不成功的課堂,因為至少這樣的課堂沒有抓住學生的學習上的難點。學生答不錯的課堂不是好課堂。C老師在幾次期中期末考試中成績都不錯,這說明C老師課堂有很多可取之處。
幾點建議:利用一些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利用一些傳統的或者現代的技術手段,可以加深學生印象,提高效率。復習課要給學生學法指導,不要簡單地回顧以前記憶的東西。發揮好小組教學的互助評價功能。拓展復習課深度,按照“定向——梳理——提煉——拓展——檢測”設計好復習思路。教師要建立錯題記錄,增強復習的深度。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語文教學反思4
一、用簡潔的語言復述課文講述的主要故事情節。
第一課時主要解決生字詞、故事情節復述問題。上節課末尾請同學用盡量簡潔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王偉釗一直在舉手,可是,還沒等叫到他就下課了。看著他失望的表情,我說:“下節課一上課老師就叫你復述!”
師:“老師先請一位同學復述一下課文的主要故事情節,請用盡量簡潔的語言,不要啰嗦。”“王偉釗!”
王偉釗:57年前7月的一個悶熱的日子,在費城,我和五個小伙伴因為玩彈子游戲玩厭了,想找些新鮮的游戲,于是決定去爬懸崖。另外五個小朋友都爬到了崖頂并且“迂回家了”,而我體弱多病又膽小,爬到一半的時候不敢再往上爬,也下不來。杰利把我的爸爸找來,在爸爸的鼓勵下,我一步步爬下了懸崖。
師:他復述得怎么樣?六要素講全了沒有?
生:講全了。
師:但王偉釗復述的過程中有一個小小的問題,不知道同學們發現了沒有?其他小伙伴是“沿著一條迂回的小路回家”,而不是“迂回家”。(生笑)要注意啊!
師:課文中一共有幾個人物?他們分別是誰?有名字的有幾個?
生:一共有7個,我和五個小伙伴(有名字的是內德和杰利),還有我的父親。
(師板書人物的名字)
師:這七位人物中,你最喜歡的是誰呢?
(生七嘴八舌)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再默讀一次課文,特別注意從對話中體會你喜歡的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特點,用一些關鍵詞概括出他的性格特征。
生1:我最喜歡的是“父親”,因為他沒有直接把“我”抱下來,而是鼓勵我自己爬下來。
師:從“父親”的做法,你能看出什么?這位父親很懂得——
生1: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師板書:父親——懂教育)
生2:我最喜歡作者,因為他很勇敢。
師:作者很勇敢?他是一開始就很勇敢的嗎?
生:不是,作者開始很膽小,在父親的鼓勵下變得勇敢。
(師板書“我”——膽小-勇敢)
師:“我”并非一個一貫勇敢的孩子,小伙伴最初提議爬懸崖時“我”還“一時拿不定主意”,但后來在父親的鼓勵下,成功爬下懸崖,慢慢變得有信心,勇敢起來。還有嗎?
生3:我喜歡內德。他非常的勇敢,而且很有想法。
(師板書:內德——勇敢,有想法)
生4:我喜歡那些小伙伴們,他們都非常的活潑、勇敢。
(師板書:小伙伴們——活潑、勇敢)
生5:我也喜歡父親,他不僅懂得教育孩子,而且性格很沉著,大氣。
(師補充板書:沉著,大氣)
生6:我喜歡杰利。因為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不僅鼓勵我去爬懸崖,而且在我遇到困難時幫我請父親來幫忙。
師:別的小朋友都走了,杰利卻去請我的父親了。這說明杰利怎么樣?
生:講義氣,熱心幫助別人……
生2:杰利見義勇為。
師:大家說得不錯,杰利很講義氣,熱心幫助遇到困難的我。但我們能說杰利是“見義勇為”嗎?見義勇為是什么意思啊?
生:不能用見義勇為,不合適。
(師板書:杰利——講義氣,熱心)
師:同學們把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都概括總結出來了,很不錯,現在老師帶同學們來拍一場三幕劇。同學們看看課文,我們課文里有三個對話比較集中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六段,第二部分是第10至第13段,第三部分是第16至22段。我們就把這每一部分看成一場戲的一幕,老師做導演兼旁白,請同學們扮演其中的角色,聯系到我們剛才總結出來的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用獨具個性的語調和表情來“讀出”人物不同的性格。首先請全班同學來給每一幕定個標題。第一幕(1~6)
生:爬懸崖前
師:好,爬懸崖前,這是個時間狀語形式。那后面兩個小標題我們統一都用跟懸崖有關的詞語來命。
生:第二幕,爬懸崖;第三幕,懸崖脫險
師:“脫險”這個詞你們是怎么想到的?
生:課前自讀提示里有。
師:這是非常好的閱讀習慣。課前的閱讀提示會告訴我們許多信息。
師:我們準備開拍了。第一幕有幾個人物?按他們的出場順序來說。
生:內德,有個孩子,杰利,和我。
師:王偉釗來扮演內德吧,莊健鵬,有個孩子;張創豪,杰利。有點瘦弱的“我”,就由朱俊東來扮演。
(師讀旁白,生讀對話,有人笑。)
師:好,我們這場戲的第一幕落幕了。我們一起來開個總結會。來看劇本——那種悶熱我至今還能感覺得到。為什么時間已經過去57年了,“我還記得那年的悶熱”?
生(七嘴八舌):因為那天他爬懸崖了。
師:“我”難忘的僅僅是爬懸崖的經歷嗎?
生:不是。還有“我”在懸崖上學到的東西。
師:“我”學到了什么?課文哪里提到了?
生:最后一段,我難忘的是“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
師:請同學們好好研究一下最后一段,把“我所學到的經驗”讀出來。
生齊讀: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
(師板書:悶熱——學到的經驗(難忘))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品評一下剛剛幾位同學的表演。評價之前,我們要先了解那些臺詞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輔以怎樣的表情說出來。內德說的那句話“我們很久沒有爬懸崖了”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出的,應該讀出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是“玩彈子游戲玩厭了”,突然想出一種新鮮的游戲。應該讀出驚喜、靈光一閃的感覺。
師:分析得非常好。剛剛張創豪表演的“驚喜”的感覺差一點。再看第二個人物,“有個孩子”,他說的話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生:很著急。
師:你從哪里看得出他很著急?
生:我們現在就去爬吧的“現在”,還有“飛跑”。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雙火眼金睛啊,真不錯,找得很準確。
師:我們再來看第四段,里邊為什么要提到“八年來我一直有病”啊?不說不行嗎?
生:不說不行。這里告訴我們作者體弱多病,后面別的小伙伴都能爬上懸崖就他爬不上就比較真實,讓人相信。
師:那這里提到就是提前做什么?
生:鋪墊,伏筆。
(師板書:有病——鋪墊,伏筆)
(第二幕開拍。“我”仍由朱俊東扮演,其他兩個人物另選。)
師:好,第二幕中的“其中一個孩子”那句“再見”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
生:高興。
師:這里跟我們平時感受到的“高興”的心情是一樣的嗎?看到別人被困在懸崖上卻無動于衷,反而“哈哈大笑”,這叫做什么?一個成語。
生:幸災樂禍。
師:第三幕劇情有點復雜了,特別是“我”的心理變化值得好好揣摩。父親剛來時,我是怎樣的一種心理狀態,對于自己爬下懸崖有沒有信心?哪里能找到根據?
生:沒有信心。“我”剛開始時是“哭著”說話的。表示我一點信心都沒有。
師:很棒。同學們已經學會從課文中捕捉那些微小的信息了。后來呢?
生:后來慢慢有點一點點信心,因為文中說“這‘似乎’能辦得到。”接下去,“我‘頓時’有了信心”,再到后面的“信心大增”,“我”的心理活動一直在變化。)
師:同學們總結的很好。朱俊東要好好體會這些微妙的變化哦,用不同的語調和表情把它表現出來。
(板書:沒信心(哭)-有一點點信心(似乎)-有信心(頓時)—信心大增)
(第三幕開拍。找一個看似沉穩點的男生扮演“父親”。)
師:先請同學們評價一下各位演員的表現。
雷雨潔:我覺得羅培彬(扮演父親)讀得不好。第21段的那句“很好”應該讀出很驚喜,都要叫出來的感覺,因為父親之前并不知道“我”是不是能做得到。
師:雷雨潔讀書非常仔細,我們看看這句“很好”后面怎么說的,“父親‘叫’到”。的確應該讀出非常驚喜要叫出來的那種感覺。羅培彬,要好好修煉哦!
梁楚君:還有父親在18段說的話,應該用一種很平靜很沉重的語氣讀出來。剛剛羅培彬讀得太隨便了。
師:父親的這句話,應該是一種怎樣的語氣?沉重不太合適,換一個詞?
生:沉穩。
師:非常棒。應該是一種沉穩的語氣。當然,同學們只有十一二歲,想要讀出中年男人的沉穩是很難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盡量靠近這種感覺。來,大家一起體會一下——
師:我們看22段,我爬下懸崖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然后呢?
生:我先投入父親強壯的手臂中了,然后開始啜泣。
師:啜泣什么意思?前面出現過這個詞嗎?
生:啜泣的意思是抽抽搭搭地哭。前面出現過。是我被困在懸崖上,感到十分害怕的時候。
師:那兩次啜泣分別是怎樣的原因?
生:第一次是太恐懼了;第二次是太高興了。
師:第二次的啜泣同學們覺不覺得奇怪?明明爬下懸崖是一件好事,為什么哭啊?你嘗試過或者見過這種場景嗎?
生:喜極而泣。
師:同學們文學素養非常高,成語運用很恰切。就是喜極而泣。人在欣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用哭泣來表達。看來,“我”實在是感慨萬千。
師:三幕劇圓滿落幕了。同學們的表現非常精彩,讓老師們嘆為觀止。關于這篇課文,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1:父親來救我時,剛開始為什么說“晚飯做好了”這么隨便的話啊?
師:你希望父親說什么?“天哪,孩子,你怎么在那兒啊!”(師扮一驚一乍狀,生笑)
生:這樣說一句很隨意的話目的是為了讓“我”平靜下來,不要太緊張。太緊張的話很容易出事的。
生2:我想問,杰利到底算我最要好的朋友嗎?他自己不救我就算了。去叫父親也叫了那么久,也許他跑去哪里玩去了,很久之后才想起來我還在懸崖上才去叫父親的。
(下課鈴聲響起)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沒有時間在課堂上討論了。請同學們以“杰利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嗎?”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寫在讀書筆記本上。下課!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12-24
《走一步再走一步》語文教后反思06-27
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2-11
初一語文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12-15
七年級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12-04
人教版《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設計10-04
語文七年級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