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在品讀“父親不參加我的畢業典禮”這一部分時,陳凌宵問:“老師,爸爸看了看自己的指甲,知道自己病重,所以他不去。”其他學生哄堂大笑。我覺得這個問題可細究,就追問學生:“真的很奇怪,爸爸為什么轉過臉去,看自己的指甲?”學生陷入沉思中。
陸續有學生舉手。
“為了轉移視線。”一個學生搶著說。
“轉移誰的視線?”我緊追不舍。
“英子。”
“是讓英子看他的手嗎?”
“不對,是不想讓英子發現他的表情。”
“爸爸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
“傷心、痛苦。”
“哦,我懂了。父親傷心痛苦地想哭。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悲痛,不讓孩子看到他眼中的淚花,他只能這樣做。”
我說:“作者看似無意的細節描寫,為我們勾勒出一位高大慈愛的父親形象。他至死也要把堅強的一面留給他的孩子。”
學生很有感情地讀這一細節描寫。
思考:當學生發現一個貌似無問題實質可細究的問題,而學生的思維又一時陷入困境時,可以采用追問和曲問法,給學生搭起理解的橋梁,精彩的生成會出現。
【《爸爸的花兒落了》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12-24
七年級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07-15
七年級《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07-14
七年級語文課《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反思07-15
《爸爸的花兒落了》教案11-24
初一語文《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設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