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通用6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 篇1
一、育人先育心
本單元四個小故事意在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矛和盾的集合》告訴我們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汲取別人的優點集于自身,揚長避短。在教授本文是應順勢讓同學談一下自己最欣賞的同學的優點,并向學習他們的優點。《科利亞的匣子》告訴我們時間在流逝,一切都在發生著變化,我們要用不斷發展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則告訴我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得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
二、依托課文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尋找每篇課文的訓練點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是培養語文素養的基本手段。本單元的訓練點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我選擇了以下幾點:
1、聽在單元過關時,詞語關與朗讀關由評審團負責評價,鍛煉認真傾聽的習慣。
2、說內容關意在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由于本單元課文內容淺顯,主題思想明確,我的教學重點在于圍繞中心展開討論,交流自已是否有過相同的經歷,或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進行“說”能力訓練。
3、讀不僅要讀正確流利,還要讀出自已的感受與理解,這就需要精讀與品讀。在精讀引領環節,我讓孩子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基本上能說出以下幾種原因:
(1)用詞準確生動,如動詞的運用、四字詞語的使用。
(2)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語言生動。
(3)它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我覺得這是語言鑒賞能力訓練的初始階段,時間長了,孩子們也就知道從哪些角度進行品讀課文了。
4、寫在品讀《科利亞的匣子》一文時,我抓住科里亞埋匣子的一個細節進行寫作指導,用恰當的動詞來描寫清晨起床情節,效果較好。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 篇2
三年級是學生作文起步階段,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而這時學生對作文的知識還知之甚少,寫作起來有一定困難。但如果教師在習作前為學生作好充分的準備。就可以讓學生順利地進行寫作。
怎么準備?必須從現成的模式出發,教給他們基本的作文知識,這個模式就是課文。通過學習,學生可以逐步明白:怎樣一步一步把內容寫清楚、寫具體等等。學生接觸多種多樣的模式,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認識更多事物,掌握更豐富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挖掘教材的語言學習因素,不失時機地滲透作文教學的內容和基本功訓練。小語第五冊第三單元就是一篇寫秋景的習作,寫景對于寫人、寫事來說,比較難寫,如果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秋景的美麗,那美景扣動學生的心扉,學生寫出優美的文章也不是難事。
一、指導有順序地觀察
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愛觀察,但卻缺乏觀察能力,不會觀察。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秋天在我們宜昌變化很大,如:我們身邊的樹木有的四季長青,有的枝枯葉黃,還有的樹葉顏色正慢慢由綠變紅、變黃……如何有效的讓學生感受到節氣的變化?我從先交流自己眼中的秋天,再畫一幅秋天的圖畫入手,讓他們發現秋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再配以美麗的秋景圖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麗。
二、引導學生先說后寫,做到有順序
學生雖然敢說、想說,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并不一定能把想說的說出來,也不一定能有順序地說出來,更不一定能把它寫下來。怎樣使學生能有條理地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好呢?所以本節課我在訓練學生說話的過程中,教學生學習觀察方法,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的觀察,并以一學生的講述為例具體說明,然后再指導學生可以先觀察整體再觀察部分,也可以先中間再四周等等觀察方法。引導學生積累一些好詞佳句,并將積累的好詞佳句用進自己的'講述和習作中去。
三、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感悟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對于作文來說,大膽而合理的想象會使文章神采飛揚。有了想象,我們可以把山寫成一個偉岸的巨人,把春風寫成一個神圣的神者,我們的筆下的景物才會生動。因此本節習作指導教學中我抓住了想象來指導學生說說樹葉被風吹起的樣子,果農收獲果實的情景等。從圖畫中回到現實,再從現實中回到畫面,這樣讓學生在說話和習作中時能夠做到有話可說,在里面加上好詞佳句就是一篇優美的文章了。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 篇3
小學三年級的語文學習已經是在逐漸的增加難度了,在三年級這個階段屬于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語文打好基礎,重視積累,但課堂的效果如何也是制約著教學發展的一個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這一時間內,高效課堂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學模式。
所謂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經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一、正確解讀文本
1、教師在教之前要三思。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什么資料怎樣寫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還要去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包括作者的資料,寫作背景等。
2、教什么遠比怎樣教重要得多。正確地選擇教學資料,恰當地制定了教學目標以后,再去研究怎樣教,再去用心研究教學方法,選取巧妙的教學方法使目標實現到達最高效,這才是高效課堂教學研究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二、確立教學目標
1、課程總目標
2、本文所在的這個單元的目標
3、教材本身的課時目標
我們語文高效教學應“讀”占鰲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抒情,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然而我們教師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認為與其讓學生自我讀,不如教師多講些。于是,沒有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教師就對文章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大加分析,由于學生自主讀課文的時間太少,對課文的認識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強烈。此時的學生只是一個聽者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讀者,他們體會到的“情”、感悟到的“理”無非是教師個人的讀書心得、體會。這勢必會使原本富有個性的學生變成一個個只用同一個腦袋思想、用同一張嘴巴說話的“機器”。所以教師不應以自我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必須要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原給學生。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認真備課,創新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成為開放的、雙向的、多面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本事,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構建高效課堂。
想要在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們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同時還要高效的接收學習成果,并不容易。在語文教學中,課堂的互動更是必不可少。課堂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這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學習反思就給我們供給了值得探討的話題。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 篇4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高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一樣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就應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三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我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十分頭疼,教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應對這些問題,應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鉆研教材、了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后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透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潛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了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30篇課文,六個閱讀鏈接和六個綜合學習,針對不一樣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了解,明白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么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透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僅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狀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剛剛從低年級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透過教師的組織、引導進行。所以教師要對自我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我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我的教學行為,使自我的課堂教學得到化。如在教學《詩的材料》時,由于備課時側重于對課文資料的挖掘、側重于教學環節的設計,對學生的學情沒有正確的估計、預測,在課堂上,學生感到在跟著教師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結果學得很累、學得被動。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后及時反思、小結,在后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個性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課上到此刻,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齊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30篇課文如果只用那么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立刻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透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后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我小小的教學天地里,對以前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只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我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教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我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我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潛力,期望能沖破瓶頸,開拓教學的新天地。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 篇5
1、這是一篇開發學生智力的有趣故事。教學伊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或者從類似的民間故事入手,或者營造一個相同或者類似問題情境,以啟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充分調動的基礎上,導入本課的學習。
2、課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但講述的道理很有啟發性。要放手讓學生把課文讀懂,可以先讓學生參照課文前的提示語,明確學習的要求,獨立閱讀、思考,在大體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為什么小徒弟的畫能得到畫師的稱贊。要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盡可能多的駱駝,大徒弟想到的辦法最簡單,也是常人一般的畫法,那就是把駱駝畫小。當然,駱駝畫得越小,畫出的駱駝就有可能越多。二徒弟的方法與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進步,他用駱駝的頭來代表整個駱駝,這樣,他畫出的駱駝數就比大徒弟多了。不過,無論是大徒弟還是二徒弟,他們畫出的駱駝數畢竟都是有限的,都沒脫出俗套。與他們相比,小徒弟的辦法之所以最好,是因為他用有限的兩只駱駝代表了無限的可能,誰也說不清究竟會有多少只駱駝,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此,他的畫最好。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問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
3、課文最后學習伙伴說:“我也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的事。”目的是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學習中拓展開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也可以從生活實際中提出一些問題,啟發學生提出改進或解決的辦法。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把自己隨時想到的一些好點子記錄下來。
4、老師可以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示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可以回憶一下學過的課文,比如,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聰明的華佗、愛迪生救媽媽的故事。也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講畫家作畫的一些巧妙的構思。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 篇6
用口語交際帶寫作。教材在編排口語交際和習作時,確實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安排。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說我自己”,習作的內容就是“自我介紹”。首先上口語交際課,口語交際課上進行了充足的準備。準備工作充分,學生再寫作就得心應手了。所以我認為每次習作之前,教師都可以設計相應的口語交際訓練,借以啟迪學生的思考,誘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理順學生的思路。學生往往善于說,而不善于寫,教師要提醒學生,把自己說的內容記錄下來,其實就是一篇好文章。
強調口語交際的目的性,做到有條有理。一堂口語交際課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說話的中心。但學生在興奮的同時,說話就不著邊際,東拉西扯的。這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逐步引導學生回到說話的主題中來。如:學生開始都在說自己的外貌、性格、優缺點,但是說著說著話題一轉,就介紹起別人的優缺點了,這樣就沒有把話題落實到介紹自己上。這時,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地提問:“同學們,說別人是為了更好地介紹自己,你自己在這件事上有什么表現呢?”經過老師引導,又回到了主題上。在學生說話前,我先讓學生閉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緒,把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第七單元教學反思01-10
三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學反思03-17
三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七單元教學反思03-18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試題03-05
湘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試題03-21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復習試卷03-23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試題03-22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試題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