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了解物體或數字的序列位置,理解“鄰居”的關系。
2、初步感知相鄰數的概念。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十座寫有1—10數字的蘑菇小房子、10只不同的小動物;撲克牌人手一份(從1到10);黑板;1—12的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理解“鄰居”的關系。
1、小動物搬家。
(1)森林里蓋了許多漂亮的`蘑菇房子,我們來看一看共有幾座蘑菇房子。幼兒點數1——10。
(2)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動物們都住幾號房子?
依次出示小動物,一邊出示一邊說:小白兔住進了1號房子,小狗住進了2號房子……小公雞住進了10號房子。
(3)今天,小動物特別高興,它們不僅住進了新房子,還有了鄰居。他們的鄰居都是誰呀?
引導幼兒用完整話來回答問題:
問:小白兔的鄰居是誰?答:是小狗。
問:2號小狗的鄰居是誰?答:小白兔和小獅子。
一直問到10號小公雞的鄰居。
(4)拍手游戲:小朋友我問問你,小狗的鄰居是誰?
請個別幼兒來幫小動物找鄰居,從而鞏固加深對鄰居的理解。
(5)今天小動物們玩的可高興了,天黑了,小動物們吃完飯都出去散步了!(將小動物全部拿走,只留下帶有數字的小房子,以便講相鄰數做清晰的準備。)
2、理解“相鄰數”的關系。數字寶寶找鄰居。
聽!是誰在說話呢?原來是數字3在說話,它也想知道它的鄰居是誰,誰能告訴它?
二、理解“相鄰數”。
1、師:小朋友都有兩個好聽的名字,比如高凌溪小朋友在家里媽媽叫你寶寶,在幼兒園老師叫你高凌溪。鄰居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相鄰數。那3的相鄰數是幾和幾?
2、拍手游戲:小朋友我問問你,3的相鄰邦數是幾和幾?
三、游戲《找鄰居》、《撲克牌里的相鄰數》
1、《找鄰居》: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數字卡片,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然后再請它的相鄰數上來。
2、《撲克牌里的相鄰數》:兩人一組,甲抽取乙撲克牌里的任一張牌,然后讓甲找相鄰數,找對了,牌歸他,找錯了牌歸乙。在規定的時間內最后以誰的牌多為勝。
3、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2
活動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粥,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3、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4、能簡單復述兒歌《臘八粥》。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認識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臘八粥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臘八粥》、《臘八節》動畫視頻
2。、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臘八粥制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興趣
觀看動畫視頻《臘八節》,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認識臘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觀看PPT課件,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豆、綠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臘八粥
1、認識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引導討論制作臘八粥的方法,熬制臘八粥。
3、觀看課件圖片—成品粥。讓幼兒了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嘗臘八粥
1、觀看課件中的—品嘗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里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么?他們高興嗎?為什么?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幼兒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2、學念兒歌:
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煮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體幼兒品嘗制作的臘八粥,感受勞動的成果,感受臘八節的快樂
五、認識卡片上的字(打印教具)。
以游戲的形式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識字:米、棗、紅糖、豆、蓮子、花生、臘八節。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由于內容較多,所以我沒有對上課時間進行限制,完全將本節課的`內容上完,所以超時是本節課的最大問題。而在這節課上孩子的學習興趣的還是非常強烈的,每一個環節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其中,教學效果很不錯。但是由于內容較多孩子在課后也略顯疲憊,如果重新再上本節課我將會把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刪減,力求精煉的講完本節課,讓孩子在有限的課上時間充分學習且不占用孩子的娛樂時間。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3
【活動設計】
秋天到了,秋風起了,周圍的事物在悄悄變化。《小小鳥撿花瓣》這首詩歌富有童趣,整首兒歌表現了秋天來了,花瓣兒飄落的情景,用擬人的手法——小小鳥來撿花瓣體驗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去感受秋天特有的自然美麗景象,并表達由此產生的積極美好的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表現的意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
2、使幼兒在熟悉的詩歌內容結構的基礎上,采用部分替換的方式,嘗試仿編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完整朗誦詩歌。
4、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
【活動準備】
1、小小鳥撿花瓣的背景圖,背景音樂。
2、圖片(小小鳥撿花瓣的重點句式的'分析理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激發幼兒的興趣。秋天到了,秋風起了,公園里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花瓣。美麗極了。這時,有一只小小鳥飛來撿花瓣了,咦!它撿了花瓣干什么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呀?這個答案啊記藏在這首詩歌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表現的意境。
1、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提問:詩歌里說的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聽出來?是的,秋天來了,秋天起了,花枝兒搖搖,花瓣兒飄飄,多漂亮呀,秋天真美麗!我們一起來學學花瓣飄飄的樣子吧。
2、演示圖片,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完整的朗誦詩歌,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提問:小小鳥在干什么呢?小小鳥撿花瓣要縫什么?撿了幾片花瓣小小鳥縫了一頂小紅帽?撿了幾片花瓣小小鳥縫了一雙黃手套?撿了幾片花瓣小小鳥縫了一件小棉襖?
(2)師生共同朗誦詩歌。
三、擴展想象,仿編詩歌。
1、通過“秋風姐姐送花瓣”的情景,擴展想象,自由創編。提問:小小鳥還想用什么花瓣縫什么東西過冬呢?
2、師生朗誦仿編的新詩句。四、活動延伸。在我們的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漂亮花瓣,小小鳥也還有很多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撿更多的花瓣,做好多漂亮的新衣服送給小鳥的朋友吧。
附詩歌《小小鳥撿花瓣》
秋天到了秋風起了樹枝兒搖搖花瓣兒飄飄紅花瓣兒飄黃花瓣兒飄片片花瓣兒往下掉撿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頂小紅帽撿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要做一雙黃手套撿三片黃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件小紅襖
教學反思:
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的時候,我從秋天的景色著一入手突破,一片紅花瓣變成一頂小紅帽,兩片黃花瓣變成一副黃手套,三片紅花瓣變成一件紅棉襖,孩子們對顏色做出的特別感興趣。
但最后在詩歌創編的時候,孩子們雖然對小小鳥做出的東西很感興趣,但卻不能準確的進行創編,孩子們想出了很多東西,但卻不能連貫的說出來。所以我采用畫畫的方式,把花瓣與他們的想法呈現在一起,更直觀更有利于幼兒是創編與說。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4
活動來源:
草原的舞會選自奧爾夫音樂,其曲調優美流暢,節奏明快,音色清脆明亮,樂曲為ABA結構,此樂曲非常適合用于打擊樂。我班的幼兒在前期參與的音樂活動中,對打擊樂的活動比較感興趣,能用一種或兩種樂器進行合奏,對于2/4拍的曲子以及× × |× ×|這樣的節奏掌握較好,但對于×× ×× | ×× ××以及××|×××|×—這類的節奏型在演奏中掌握還有一定難度,同時,幼兒看指揮、看圖譜輪流演奏的經驗還不足,所以,我選擇了這首樂曲。《指南》提出,要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給幼兒自主構建知識經驗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中,我通過游戲法(闖關),首先讓幼兒了解樂曲節奏、曲子的段式,緊接著通過肢體演奏感受樂曲,最后再嘗試打擊樂器來表現樂曲,循序漸進,層層推進,最后能讓幼兒掌握節奏,通過樂器合作演奏,讓幼兒體驗使用樂器合作演奏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初步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2、能仔細看圖譜、看指揮進行演奏,嘗試用樂器(沙錘、雙向板、碰鈴)演奏××|×××| ××××|××××|兩個節奏型。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圖譜、打擊樂器(沙錘、雙響板、圓舞板或碰鈴)、圖譜符號卡片(詳見范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老師以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2、老師:今天呀,森林里的小動物要邀請我們去參加一個森林里的音樂會,你們想不想去當演奏家?那我們要闖過三次關才能去演奏。你們有信心闖關嗎?
二、基本部分
(一)傾聽音樂,感知音樂的節奏型,并熟悉音樂的旋律。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幼兒初步傾聽音樂,感知音樂的節奏型,感受樂曲的特點。)
老師:(出示信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關的要求是什么?第一關要安靜聽聽我們要演奏的曲子,聽聽今天要演奏的音樂是什么?
1、老師播放音樂,幼兒安靜傾聽一遍,感知音樂節奏、旋律。
(1)提問:聽過這首曲子嗎?叫什么?
(2)這首曲子聽起來節奏感覺怎么樣?(很歡快、想跳舞、想演奏……)
2、老師:真棒,第一關小朋友們都能認真的傾聽音樂,非常的棒,恭喜你們,你們成功的闖過了第一關,那接下來有沒有信心去闖第二關。(有)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二關是什么?
(二)傾聽音樂,引導幼兒用身體的部位來演奏樂曲。
(設計意圖:在音樂活動中,我們重點應引導幼兒利用身體的部位進行表現音樂,此環節中老師將重點引導幼兒用身體的部位來進行演奏,再次感知樂曲的節奏型。)
老師:(出示信封)讓我們來看看第二關的'要求是,要我們聽著音樂,看圖譜,用身體的部位來演奏。
1、播放音樂,再次一邊安靜傾聽音樂,一邊看圖譜。(教師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音樂,認識圖譜。重點引導幼兒傾聽音樂中的節奏型,以及音樂段式,)
(1)剛剛你們排出了一個好聽的節奏,真好聽,我想再聽一聽,有沒有哪個小朋友來拍一拍呀?(邀請一個幼兒來示范拍)
(2)教師在幼兒指出后把××|×××| ××××|××××|兩個節奏型標出來,
2、音樂,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演奏,感知節奏。(拍手、拍肩、跺腳)
老師:嗯真棒,小朋友都把這段樂曲里好聽的節奏拍了出來,可是,我們要想通關啊,還要有一個通關秘籍,你們看,(老師出示圖譜)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用拍手和跺腳來演奏一下吧。(教師用指揮棒指揮幼兒進行演奏)
3、圖譜分別用拍手、跺腳圖示標出來,幼兒看著圖譜再次演奏一次。
(三)引導幼兒拿著樂器看圖譜演奏。
(設計意圖:在感知了節奏型以后,幼兒進行了圖譜的認識,此環節教師將重點引導幼兒利用樂器來演奏樂曲。)
1、小朋友真棒,我們連續闖過了兩關,那我們來看看第三關的要求是:請小朋友用樂器來演奏這首樂曲,那你們說說,聽了這首曲子,你最想用那些樂器來演奏?為什么?(一邊聽孩子們說一邊在圖譜上貼出樂器圖卡)
2、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樂器,你們自己去選擇一種,相同的樂器的坐在一邊,看圖譜演奏一遍。(教師提示幼兒看圖譜、看指揮)
3、演奏完第一遍交換樂器再次演奏,并進行個別指導
4、完整演奏一次。(可問聽課老師們:“客人老師,我們過關了嗎?”)
三、結束部分
1、老師小結。我們順利通過了三關,拿到了小小演奏家的通知。大家慶祝成功。
2、老師:接下來,就讓我們帶著我們的樂器,一起去參加森林音樂會了吧!(隨音樂進行打擊,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中班的音樂活動,選自奧爾夫音樂,指南中提到,4——5歲幼兒應該能用拍手、踏腳等身體動作或可敲擊的物品敲打節拍和基本節奏,在活動中,教師選用了雙響筒、響鈴兩種樂器讓幼兒參與到打擊活動中來,此次活動的效果較好,現將反思如下:
優點:
1、教師深入挖掘樂曲中的典型節奏,并找出與其節奏型匹配的樂器進行打擊。
2、幼兒前期對打擊樂活動的經驗較豐富,打擊樂活動的常規較好。
3、教師設計形象生動有趣的圖譜,便于幼兒對節奏型的學習。
4、在活動中,教師設計有趣的闖關游戲,大大的激發了幼兒的參與性,學習的積極性。
5、教師在活動中,讓幼兒自主發現和創造,尊重幼兒的學習主動性。
6、能觀察到個別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的給予指導。
不足:
1、教師對奧爾夫音樂的專業術語掌握得不夠。
2、樂器的選擇應該更加的多樣化。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還沉浸在森林音樂會的喜悅中,可見此次活動讓孩子們不僅學到了樂曲中的節奏型,還體驗到了活動的快樂,這不正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嗎。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量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數量7以內)
2、能夠獨立的取放,整理操作材料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排序》
活動準備:
1、高矮不等的花朵6個
2、人手7個高矮不等的大樹圖片、空白紙一張(用于貼圖片)、膠水、抹布
活動過程:
1、游戲活動
⑴引導幼兒觀察人物隊形①游戲師: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我請坐的神氣的小朋友上來做。(請5個高矮不等的幼兒上臺)他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呀?(高矮不同)②排隊師:你們自己來排排隊,看怎么樣才能讓隊伍站的更整齊。
下面的小朋友,誰來幫幫他們啊?
你是怎么來幫他們排隊的?你是怎么排的或你是按什么規律排的?(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
⑵各組活動師: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比賽,看哪個小組排的好,排的快,還要說出你們是按什么規律來排的!
起立,把小椅子塞進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樣排隊,123組站在桌子后面,456組站在桌子前面,面對面站好。
我數123,你們就開始排隊,你們對面對都要看好的,看誰排的又快又好。
2、介紹材料、幼兒操作活動
⑴請幼兒觀察自己盤子里面的卡片師:那我們小朋友也來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么啊?
有幾個?那他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高矮不同)
⑵學習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
①請幼兒按順序給自己的大樹朋友排隊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給自己的大樹朋友來排隊,每人拿一張白紙,把自己的大樹朋友排在白紙上,給他們來排排隊。
②師:我請小朋友來說說看自己是怎樣來給大樹朋友來排隊的?
(教師請1~2名幼兒展示、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說說自己是按什么順序給大樹排隊的。)
③引導幼兒進行逆向排序師:有沒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樣的方法來給大樹來排序?
(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兒作品)師: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排的`?這樣排對不對?(從高到矮和從矮到高這兩種方法都棒)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重點是讓幼兒感知規律,增強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難點是再現或再造規律,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在教學環節設計上,我才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在活動過程創設小兔子過生日的情境貫穿始終,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幼兒帶著興趣融入其中,易于接受新的知識,這使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在游戲操作部分,老師應該面對幼兒先進行示范,以便幼兒能更好的進行操作,我在此環節忽略了示范演示,使得課堂在操作部分紀律上有點亂。這節課整體來看雖然還算成功,但有些孩子未能進行舉一反三的操作,在每個環節結束時未及時進行總結,以至于幼兒在腦海中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在以后的區角活動中要繼續讓幼兒練習排序。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6
設計思路:
最近中班正在開展“春天”的主題活動,通過一個階段的探索,孩子們對春天有了初步的認識,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美麗的季節。春雨是幼兒經常見到的,我發現孩子們對春雨的聲音和現象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對晨間談話活動的長期觀察,我發現本班幼兒對“雨天小動物的躲雨”比較感興趣,為了保持孩子這一興趣,也為了激起孩子愛動物之心,同時為幼兒創造一個樂于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因此我設計了《傘》這個活動,以此激發孩子表達的愿望,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目標預設:
1、在看看、想想、說說、做做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有趣的情感;并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2、理解并學做動詞:爬、飛、跳。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遇到問題勇于創新的精神。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調動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更直觀的感受詩歌的內容,我制作了課件《傘》,并在動手操作的環節為幼兒準備了人手一份的花朵、荷葉、蘑菇、蝴蝶、螞蟻、青蛙圖片。
重點和難點:
依據〈綱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上。難點則是: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創編詩歌,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這個活動我共安排了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我用欣賞展覽館《各種各樣的傘》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欣賞完后,我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對于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來回答,并及時加以表揚和肯定。
第二環節我安排的是學習詩歌。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環相扣的問題:
第一的問題是“老師帶你們到一個美麗的森林去玩,看看那里發生了什么故事”,通過展示課件,把幼兒帶入詩的意境中。這個故事把幼兒的聽覺與視覺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瞧,這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雨聲,多美妙啊!
我設計的第二個問題是“哎呀!下雨了,這些小動物該想什么辦法躲雨呢?它們會用什么東西當傘呢?”這個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告訴我“老師,花朵可以當蝴蝶的傘”、“荷葉是青蛙的傘”等許多自編的詩句,激活了幼兒的思維。
緊接著我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蝴蝶把花朵當作傘”使幼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思維方向,回答起來比較有條理。在看看、想想、說說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以此來激發每個孩子學習詩歌的愿望,是解決教學重點的有效方法。第二遍,我采用整體演示課件,同時給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小朋友,我們可以邊學說邊用自己優美的動作來表現詩歌的內容,看看誰的動作最美”。讓幼兒在邊說邊模仿小鳥飛,螞蟻爬,青蛙跳中充分展示自我,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教師在本環節中通過演示、提問、鼓勵等讓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玩玩中理解了詩歌的內容,感受了詩歌的美,激發了每個幼兒學習詩歌的愿望,這是解決教學重點的有效方法第三環節,我安排的是創編活動。
啟發幼兒進行拓展學習:小鳥、螞蟻、青蛙都有了傘,可是還有些小動物沒有傘呀,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什么東西能當它們的傘?這一環節我采用的是直觀教學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進行自由創編,我再加以適當調整幼兒的語言,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我更多的是運用激勵的手法,沒想到在一首短短的四句小詩之后,幼兒們竟又創編出許多優美的詩句,超出我的想象。這正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發掘幼兒潛能所至。
第四環節安排的是幼兒最喜愛的游戲活動。
我自制了一些可愛的頭飾(一一展示,介紹)。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感受快樂。這是我和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戲時的歡樂情景。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精神實質,達到玩中學的目的。
一個活動結束了,但并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幼兒的興趣在延續,為此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請幼兒們為自己喜愛的動物或自己設計設計一把傘,來提高幼兒自主創新的學習能力。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是通過集體討論、小組演示來組織活動的,并運用課件演示法、啟發提問法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動一動、玩一玩中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他們通過多種感官參與法、動手操作法進行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表現自己,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對詩歌美的感受力。
由于本次活動加入了課件教學及動手操作的環節,能更好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能使幼兒更直觀的學習詩歌的內容。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引導,讓幼兒的活動思路更加明確,學習效果會很好。在動手操作環節,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達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機會。能使幼兒在邊玩邊學中鞏固了學習的知識,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小組中相互關心、幫助、合作的情感。由于幼兒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容易被周圍事物影響,出現溜號現象。我會通過有意識的引導、提問,將幼兒帶入活動中,使全體幼兒都能很好的進行活動。
因此詩歌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活動在活潑、愉快、輕松的氣氛中進行,通過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的進行交流,并根據詩歌的特點,多層次、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并使幼兒體驗其中快樂、趣味的感受,始終把教學的落腳點立足在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主動、快樂的學習上。
附:自編詩歌——《傘》
嘩啦啦,嘩啦啦,下雨了;蝴蝶飛到花朵下,把花朵當小傘;螞蟻爬到蘑菇下,把蘑菇當小傘;青蛙跳到荷葉下,把荷葉當小傘;嘩啦啦,嘩啦啦,小雨下的更歡暢!
詩歌經過老師的改編之后,鮮明的結構特點,給幼兒清楚明了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于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重復性的結構形式便于幼兒記憶與仿編,通過仿編活動,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而我們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能觀察到身邊事物的各種變化,同時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能基本講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及其變化。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7
【設計思路】
在幼兒園的新綱要中有這樣一條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兒童的生命和促進兒童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結合兒童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平時的一日生活中發現,幼兒會把角色游戲中的玩具、吸管等材料放在嘴里咬,有些經過老師提醒后還是沒有用。顯然孩子們還沒有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的意識。而有些家長在家里對孩子也是放任自由,疏于這方面的管教。因此,有必要開展一節《不亂吃東西》的健康學習活動,讓幼兒了解亂吃東西的危害性,知道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本次活動共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通過故事肚子疼的冬冬導入,了解到亂吃東西的危害性;第二環節: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天熱了哪些東西不能隨便亂吃;第三環節:在游戲中讓幼兒知道在平時的幼兒園里哪些東西也是不能吃的。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知道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
2、愿意用簡單的語言大膽交流亂吃東西的危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活動準備】
故事:肚子疼的.冬冬、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肚子疼的冬冬
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東東回家,東東非要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東東買了兩根。東東馬上吃了。東東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東東,等洗干凈了再吃"。"我不怕臟”。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道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1、冬冬吃了些什么東西?(烤腸、草莓。)
2、這么多的東西吃下去后,肚子會有什么感覺?(很疼。)
3、說一說,如果你是冬冬,應該這樣做呢?(少吃點、不吃不干凈的東西。)
小結:好吃的東西雖然味道很好,小朋友一直想吃,但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肚子,不能吃的太多,而且沒洗干凈的食物也不能吃,一定要洗干凈。
二、交流討論——哪些東西不能吃
1、放假了,天氣很熱,我們應該吃些什么,要少吃或者不能吃什么東西?(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少吃冷飲、飲料、垃圾食品。)
2、馬路上,香噴噴的羊肉串、烤雞翅真誘人,怎么辦?(少吃點、不要吃。)
3、吃魚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小心魚刺卡住喉嚨。)
4、觀看圖片: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品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沒洗干凈的食物
小結:大街上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不能吃。老鼠、蒼蠅叮咬過不能吃。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凈。買食物要看保質期。吃魚要將魚刺剔干凈,一旦魚刺卡住了,我們不要哭,哭了魚刺就陷得越深,要告訴大人或老師,直接去醫院就診。
三、游戲——對與錯
把藥帶進幼兒園吃、用嘴巴不停地吸果凍吃、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哪些是不對的行為?可以這樣做嗎?
小結:這些行為都太危險了,容易發生受傷的事件,小朋友不能亂吃東西,這樣會讓我們生病。所以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注意飲食安全,吃干凈、衛生的食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除了用自己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通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游戲《判斷對錯》我采用分組比賽的方法來組織的,幼兒興趣濃厚,非常投入。整個學習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松的,學習是快樂的。當然,活動中可能會出現孩子不知道用語言如何表達自己的意思的狀況,需要我發揮教學機智,及時引導。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力求形成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較好的貫徹了《新綱要》。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8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引起幼兒對民族器樂曲的興趣,感受民間鑼鼓歡快的節奏和舞獅子取紅包的情趣。
2.讓幼兒初步學習用色彩表示音樂情緒的技能。
3.是讓幼兒親身感受這項男女老少都能玩的民間活動。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幼兒感知樂曲完成舞獅子取紅包的過程。
難點:每個幼兒能否做好自己的角色。
活動準備
1.《舞獅子》樂曲、《茉莉花》樂曲光盤。
2.獅子頭道具或頭飾、鑼鼓一套、大紅包一個。
3.每個幼兒圖畫紙一張,上面畫有兩個正方形,彩色水筆一盒。
活動過程
1.在《舞獅子》樂曲聲中,請大班的小朋友做舞獅子表演。
2.提問幼兒:這種熱鬧情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見過?引導幼兒回憶春節里所看到的舞獅情景。
3.教師分配好道具、頭飾和鑼鼓,聽《舞獅子》樂曲進行即興表演,一名幼兒扮獅子、一名幼兒扮大頭孩引獅子,一部分幼兒敲鑼打鼓,一部分幼兒拿著小旗助威,引導幼兒一邊用心聽樂曲一邊把拜年的情節表現出來。親身感受民間鑼鼓歡快的節奏及舞獅子的情趣。
4.欣賞《舞獅子》樂曲,教師提問:《舞獅子》這曲子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它說了一件什么事情聽了曲子感覺是歡快振奮的還是緩慢的?引導幼兒用剛才的親身體會來談。然后小結,告訴幼兒這首曲子是由民間鑼鼓演奏的,音樂是歡快振奮的,聽到它就像看見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和我們在舞獅子。
5.用色彩表示音樂的情緒。給幼兒欣賞《舞獅子》和《茉莉花》兩首不同情緒的樂曲,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用不同顏色涂在正方形框上,表示音樂的情趣,用紅色表示歡快振奮的樂曲,用黃色表示悠揚緩慢的樂曲。
6.用不同的方式表揚每個幼兒,結束小課。然后把光盤獅子頭道具、頭飾和鑼鼓放在表演區,然后引導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進行表演,讓幼兒加深對民間活動的.理解。
教學反思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沒有想到幼兒對這次活動那么興趣高漲,讓我感到很意外,每個幼兒都那么積極參與,就連平時膽小內向的小武也在偷偷的笑和跟著做在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很投入,直到活動結束還流連忘返。 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很成功,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挖掘更多的民間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樂中玩,玩中學,在歡快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9
【活動目標】
1、回憶已有經驗,用剪貼畫的形式表現大樹與動物、人物以及其他植物的關系。
2、根據作品仿編“樹真好”,感受大樹的勃勃生機。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范例:一棵開滿花的大樹,在適當的位置進行切割,制作成可插入式;準備小鳥、松鼠、貓頭鷹、黑熊、蜜蜂、蝴蝶等圖片。
2、每位幼兒一張畫有樹干的紙。
3、舊畫報(幼兒自備),剪刀,雙面膠,深淺不同的綠色油畫棒。
【活動過程】
1、我們喜歡樹師:小朋友們,小周老師要說一段很美的話,我猜啊,會有很多小朋友都知道。如果有小朋友知道小周老師在說什么,那就和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講吧。(播放第一課時的音樂)
師:恩,有誰記得小周老師剛才說的那篇散文的名字啊?
幼:《樹真好》師:散文中出現了哪些動物?
幼:出現了小鳥、大狗、小貓(要求幼兒說完整的話)師:除了小動物還有什么呀?
幼:還有全家/大家、秋千、布娃娃。
師:除了散文中的小鳥、小貓和我們全家外,還有誰會喜歡樹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誰和大樹在一起師:(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大樹將小鳥插入相應位置)小鳥在樹上干嘛呢?
幼:小鳥在樹上唱歌。師:恩!樹真好,小鳥在樹上唱歌。
師:(將黑熊插入相應位置)那黑熊在樹洞干嘛呢?
幼:黑熊在樹洞里睡覺。
師:那小朋友們可以怎么說呢?
幼:樹真好,黑熊在樹洞里睡覺。(教師引導,如果幼兒反映不是很好還是由教師示范講)
師:恩,樹真好,黑熊在暖暖的樹洞里睡覺。
師:(將小豬插入相應位置)那小豬在干嘛呢?
幼:小豬在睡覺師:在哪里睡覺啊?
幼:小豬在樹下/樹蔭下睡覺師:那我們可以怎么說啊?樹真好,小豬在樹陰下睡午覺。(教師引導幼兒一起講)
師:(將松鼠插入相應位置)現在我們可以怎么說呀?幼樹真好,松鼠在樹上吃著美味的松果。(教師對美味、松果進行引導)
師:(將蜜蜂和蝴蝶插入相應位置)現在我們可以怎么說呀?
幼:樹真好,蜜蜂和蝴蝶都忙著來采蜜。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樹真好,黑熊在暖暖的樹洞里睡覺。樹真好,小豬在樹陰下睡午覺。樹真好,松鼠在樹上吃著美味的'松果。樹真好,蜜蜂和蝴蝶都忙著來采蜜。(教師起“樹真好”讓幼兒自己說出下一句)。
師:現在啊,小周老師已經在你們的桌子上準備了大樹,請你們從舊畫報上選擇樹的朋友,剪下來貼在樹的不同位置上,可以是動物、植物、人。然后你們可以拿起盒子里的綠色油畫棒涂畫樹葉,可以用不同的綠色。完成的小朋友們可以把你們的大樹交給小周老師。待會兒我們一起來聽你們講講你們的大樹吧。
3、我們的樹真好——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作品仿編《樹真好》。
——引導幼兒交流、分享仿編的《樹真好》。
——將幼兒的作品裝訂成《樹真好》的畫冊。
師:現在小朋友的大樹都展示出來了,現在我們來聽聽小朋友們是怎么說說我們的樹真好。(教師可以選擇幾樣沒有出現過的)
師:現在我們找一個朋友,然后請你們互相告訴對方你們的樹好在哪里吧?小鳥可以在樹上做窩。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唧唧喳喳地叫。樹真好。我們全家在樹陰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樹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就爬到樹上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叫。樹真好。我做個秋千掛在樹上,讓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搖呀搖,搖呀搖。
活動反思:這次活動《樹真好》,題材“樹”來自于幼兒生活之中,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常見的一種植物,對幼兒來說開展這樣的題材內容,是幼兒感興趣的、樂于參與的。大班綜合活動《樹真好》的整個設計內容整合了科學、繪畫、社會、語言領域的內容,從各個方面促進了幼兒的發展,讓幼兒從多個角度獲得了“樹”的一個完整概念。《樹真好》我充分地考慮了活動的探究性,活動中提供了兩大環節讓幼兒去探索和發現,使幼兒積極、主動地獲得了許多知識。同時,活動中也建立了新型的師幼關系,教師始終以一個傾聽者、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植物,但是,這也從未引起過孩子們的注意,雖然孩子們天天接觸這些東西,卻很少思考些什么問題,于是,想通過這樣的一個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共同來關心身邊的一些東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時讓孩子們養成一種喜歡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會發現一些自然現象,并想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學習方法,讓幼兒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識,去結識更多的植物朋友,讓孩子真正喜歡植物,喜歡大自然,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離開了植物,人類將無法生存。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0
活動目標:
①學會折鋼琴。
②喜歡手工制作,熱愛美術課程。
③敢于探索,勤于動手。
活動重點:鍛煉孩子的手指靈活度,鍛煉看圖模仿能力。
活動難點:分步驟學習折鋼琴,完成成品。
活動準備:折紙紙張若干,已折好的鋼琴一個,折紙步驟圖,雙面膠兩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折好的鋼琴,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師:寶貝們,猜猜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玩的東西!仔細看好嘍!當當當當……
幼:鋼琴!
師:好看嗎?想不想學呢?聰明的小朋友們肯定也很快就能變出一架鋼琴啦!
二、分發材料,開始學折鋼琴
師:寶貝們,鋼琴剛剛告訴老師啊,它喜歡“乖寶寶”,如果你是“乖寶寶”它就會喜歡和你成為好朋友,如果不是呢,你就折不出漂亮的`鋼琴哦!
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①聽從指揮,逐步學習折鋼琴
②敢于嘗試,大膽挑戰
三、看圖、看步驟學習折鋼琴
教師引導幼兒逐個理解示意圖,如虛線,箭頭等的意思,并且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在示范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每一步的過程速度放慢,多次重復,保證大多數孩子能夠根據示范自己折好,對于接收能力稍弱的孩子教師應個別指導,多加鼓勵,讓每一個孩子都喜歡這樣的手工制作課程,喜歡探索制作,并從中尋找樂趣!
四、展示幼兒作品
展示環節必不可少,這是對幼兒勞動成果的肯定,也是鼓勵再創造不可或缺的機會。
活動反思:
《我會做傘》活動是整合課程中的一個美術活動,但在設計時老師并沒有把它看成是單一的美術活動,而是有機滲透各方面領域知識的整合課程。
在動手繪畫之前,給予孩子們時間觀察欣賞、討論、交流。因為傘雖然是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但很少有人刻意地去觀察它,對孩子們來說尤其是這樣。如果沒有刻意的引導,孩子們也就無法積累相關的經驗。
在傘面設計過程中,幼兒用色比較單一,老師及時在用色上做了一些強調和鼓勵。為了孩子們能充分按自己的意愿和想像去設計,提供了四種不同層次的材料,老師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不去打擾和打斷孩子們的創作思路。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有益動物,知道要保護青蛙
2、活動中幼兒探索拼板的多種玩法,能正確地雙腳并攏跳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歌表演《我是一只小青蛙》
2、物質準備:小青蛙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用廢舊紙板制作的小蟲為幼兒人數的兩倍、小水桶一個、幼兒人手一塊塑料拼板(約25-30厘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和教師戴青蛙頭飾,在音樂聲中走到活動場地,繞場地交替做走、跑、跳的游戲。
2.幼兒手拿塑料拼板,跟著音樂模仿教師做準備活動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階段幼兒自由玩塑料拼板,想出和別人不同的玩法(可與幾個同伴合作玩)。
2.引導幼兒學習階段
(1)組織全體幼兒排成半圓形跟著教師練習立定跳遠;
(2)教師以兒歌的形式示范講解動作要領:雙腳并攏,雙膝彎彎,兩臂擺動,用力一跳,輕輕落地;
(3)請1-2位幼兒示范;
(4)全體幼兒分散練習,要求任選一空曠地方,邊念兒歌邊練習,并根據不同水平自由選擇,可以跳過一塊,也可與同伴合作,跳過兩塊塑料板
(5)幼兒站成四隊,魚貫練習,教師檢查幼兒跳的情況并小結。
3.復習鞏固階段: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請全體幼兒用塑料板排成長方形的稻田,師將害蟲撒在稻田里:
(2)"小青蛙們都學會了本領,真棒!剛接到一個通知,田里又發現了許多害蟲,如果我們不快點消滅它們,農民伯伯種的糧食就會被它們吃掉,就不能豐收了。今天媽媽看哪個孩子最勇敢,學得最快,吃掉的害蟲最多。"
(3)大家一起朗誦:"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勇敢的小青蛙,學好本領捉害蟲,消滅害蟲保莊稼。幼兒邊說兒歌邊在稻田上雙腳前進跳躍,捉害蟲;
(4)游戲反復2~3遍。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把捉到的害蟲放到小水桶里;
2."今天,每只小青蛙都很能干,提了那么多的.害蟲,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邊唱邊跳《我是一只小青蛙》出場地。
四、延伸活動啟發幼兒互相討論:青蛙是保護莊稼的大功臣,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殺害或吃青蛙的現象?碰到這種現象,你會怎么做呢?
活動反思:
基本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小青蛙練本領,我先帶領幼兒去荷葉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樣跳,然后再進行動作講解,邊講解的時候幼兒邊做動作,然后幼兒自由練習。運動后請幼兒坐到荷葉上面休息,休息時告訴青蛙寶寶最大的本領是捉害蟲,請幼兒學習捉害蟲的方法,幼兒學的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幼兒存在個體差異性,在幼兒練的過程中有些幼兒姿勢做的不到位,我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處于興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氣氛達到了**。整個活動比較符合孩子們的身心特點,發展了孩子的協調能力,齊心合力消滅害蟲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對故事中有關復制的情節感興趣。
2.感受故事幽默,夸張的特點。
3.能大膽想象,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圖片:小水缸、米、碗
故事圖片、十個官老爺爸爸、十只金元寶人物
故事ppt
活動重點:
指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1、感受故事中復制的有趣性。
2、了解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活動過程:
一、產生懸念。
1、逐一出示10個小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并請幼兒數一數。
師:看看他們是誰?告訴幼兒他們都是官老爺的爸爸。
2、小朋友,你有幾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么回事呢?看了下面的動畫片,大家就知道了。
二、理解故事內容及復制的意思。
1.結合ppt,完整欣賞故事。
?? 說說小水缸是一只怎樣的缸?之后引出故事的名字。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1、老伯伯發現這是一只寶缸后,他做了什么事?
2、誰先看上了這只寶缸?地主老爺為什么想搶而沒有搶成??
3、為什么官老爺也喜歡這只寶缸?
4、官老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爸爸?
5、最后有人拿到寶缸了嗎?為什么?
三、討論。
1、這個故事什么地方最有意思?
知道一個變成很多個一模一樣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復制。
2、老伯伯拿寶缸干了什么事?王八皮、官老爺、官老爺的爸爸想用寶缸干什么?你喜歡誰?為什么?
四、思維拓展
他們都喜歡這個寶缸,你想不想也有這樣一個寶缸?如果你有一只這么神奇的小水缸,你想復制什么來幫助別人呢?
五、結束。
請小朋友把今天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后反思:
這是我在園內展示的一節公開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十個小紙人并設置了懸念,張瑞鵬對于官老爺有十個爸爸覺得特別奇怪,急于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所以他著急地說:“老師,你快點講故事吧!”顯然他對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的完整欣賞時,張瑞鵬聽的很認真,當講到故事中寶缸幽默夸張的復制情節時,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還拉著旁邊的楊喆不停地說:“太好笑了,你說是不是很滑稽……”這時的張瑞鵬沉醉在故事幽默的情節中,完全沒有理會老師的提問。在最后的討論活動中,我問幼兒:“如果你們有一個這樣的寶缸,你想復制什么?”張瑞鵬聽了馬上積極地舉手說:“如果我有一個這樣的寶缸,我要把家里的玩具放進去,讓它復制出更多的玩具,這樣我就可以玩個夠了。”
活動中我主要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匯和語法規則。根據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故事欣賞前設計提問“我們只有一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么回事呢?”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借助于想象的圖片和優美的音樂,進行聲情并茂地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
這節課聽下來,幼兒興趣點很高,活動環節較清晰,構思很新穎。但我發現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不同角色的語氣語態不夠明顯,還有些問題回應不當,追問的比較少,比如最后一個環節,問幼兒如果有寶缸可以復制什么呢?一幼兒回答:復制十個金魚。我馬上追問:你想怎么來處理這十個金魚呢?和誰一起吃呢?回頭想一想,金魚干嘛一定要吃呢,喂養的金魚供人欣賞不是更好嘛。還有我發現我更多的是在重復幼兒的回答,而沒有提煉,提煉性總結性的語言不多,有些追問沒有追到底,我覺得這些都要在平時的活動中積累經驗,讓自己更好的上好每一節課!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自參加洗毛巾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2,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
3,讓幼兒了解肥皂,知道它的用途。
4,使幼兒逐漸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好習慣。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6,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1肥皂的'用途
2洗毛巾的方法
活動準備
臟的小毛巾每人一張·小盆子和肥皂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毛巾,說說毛巾都是什么樣子的。組織幼兒討論:我們咋樣才能使它變干凈?
2幼兒自己動手洗毛巾。先放在清水里洗,看看能不能洗干凈。又討論:我們該請誰來幫忙?
3教師出示肥皂,讓幼兒認識肥皂。
4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又洗毛巾。浸濕毛巾—摸肥皂—搓洗毛巾—清水清洗。
5引導幼兒討論:肥皂還可以洗什么?
6教師小結:肥皂可以幫助我們去掉手上的細菌,小朋友要經常洗手,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的學習,我班小朋友幾乎都會在飯前便后主動洗手了。
2多數小朋友在平時戶外活動時也開始講衛生了,不再把自己的小手小臉弄得很臟。
3只是有的小朋友為了玩水,就不停地洗,現在天氣冷了,怕他們感冒。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4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案例,知道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提高安全意識,養成乖乖吃飯的好習慣。
3、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亂吃東西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識。
2、難點:吃飯時不打鬧,養成乖乖吃飯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小朋友吃飯的圖片、兒歌《進餐》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發興趣
老師今天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真實發生過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一天,四歲的東東突然咳嗽不停,有時還感覺喘不過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這可把爸爸媽媽擔心壞了,著急的帶著冬冬去醫院做檢查。經過一位很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終于發現了問題——這位醫生從東東的喉嚨里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制的五角星。醫生還說這個五角星卡的地方很危險,幸好爸爸媽媽來的`及時,要不然呀,東東就會有生命危險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東東終于好了,醫生還告訴他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
2、基本部分
提問:老師的故事講完了,有哪位小朋友還記得這個故事的名字呢?東東的身體感覺怎么樣?東東的爸爸媽媽心情怎么樣?醫生從他的喉嚨里取出了什么?醫生最后對東東說了什么,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東西是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的呢?
小結:當老師聽到這個故事時,我的心里也非常著急。東東怎么能把那么大的東西放入口中呢?多危險呀!幸好醫生的及時治療。你們說危險的東西能放進嘴巴里嗎?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往嘴里亂放東西。
老師這里還有一副圖片,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提問:圖片中有什么呢?他們在干什么?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小朋友吃東西時應該怎么做呢?
小結:我們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先經過喉嚨再到小朋友的肚子里,如果吃飯時打鬧、說話,飯寶寶就會走錯路,嗆到小朋友。嚴重的時候飯會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在吃東西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和打鬧。大家能不能做到呢?
3、結束部分
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是叫大家吃飯時應該怎么做的小朋友一定要認真學哦!
《乖乖吃飯》是一節中班健康領域的課,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小朋友們的表現都特別棒,不但知道了亂吃東西的危害性,還能夠跟著音樂學習兒歌,積極地參與活動。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的。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教學過程中互動環節較少,部分幼兒會走神,如果適當添加一些有趣的互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提高,教學目標就可以更好的實現了,活動也就更加完整。另外,我在語言組織上還有所欠缺,需要勤加練習和改進。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5
活動目標:
學習根據單幅圖片中的景色和人物,按時間、地點、經過、結果的方式講述。
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大象救小雞》課件,單幅故事圖片人手一張,故事要素標志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知道講清楚一件事必須具備的幾個要素。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有些誰?(同時出示要素標志)
2、 引導幼兒觀察動物表情,猜想可能發生的事情及結果。(同時出示要素標志)
小結:我們在看一幅圖講故事的`時候,要講清楚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有些誰?發生了什么事情,結果怎么樣,這樣就能把故事講的清楚、明白,完整、好聽。大家都喜歡聽。
二、 幼兒學習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和結果講述。
1、 請個別幼兒嘗試看圖講述,引導幼兒評議講得是否清楚、完整、好聽,為什么?
2、 幼兒和教師共同講述故事,獲得完整講述的體驗,并給故事起名字。
3、 每人一張圖片(圖片內容不一定相同),練習按時間、地點、人物、經過和結果進行講述。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互相講述。
4、 請個別幼兒講述圖片里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三、活動延伸:
故事圖片投放到區域中,供幼兒選擇、互相講述。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語言領域中看圖講述活動,活動中教師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征將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等要素以圖片符號出示,幫助幼兒學習看圖講述,掌握看圖講述的方法。在進行活動時,教師的圖片符號應在簡化一些,更貼近幼兒,使幼兒易于掌握。教師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設計講述符號,這樣孩子們會更喜歡看圖講述活動。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月亮》含反思05-07
幼兒園中班教案《闖關》含反思01-16
幼兒園中班教案《彩色的樹》含反思09-10
幼兒園中班教案《美麗的菊花》含反思09-30
幼兒園中班教案《街上的行人》含反思09-30
幼兒園中班教案《光的折射》含反思09-30
幼兒園中班教案《泥娃娃》含反思07-29
幼兒園中班教案《春天來了》含反思10-15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含反思03-01
幼兒園中班教案《蘑菇房子》含反思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