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同伴之間要有禮貌,體驗好朋友的美好情感。。
2、幫助幼兒發展朋友間的友誼。
活動準備:
1、課件:兩只青蛙
2、小青蛙的`頭飾每人一個,錄音機。
3場地:創設環境:一個池塘,里面飄著幾片荷葉,荷花開放。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幼兒欣賞課件
——夏天的荷花池里,誰來了呀?引導幼兒說出是小青蛙來了。(教師在背景圖上出示一只青蛙。)
——呱、呱、呱,兩只青蛙在說些什么?
——它們是什么關系?你怎么知道是朋友呢?朋友見面要怎么樣?
——我們一起學學小青蛙的見面說的話和動作。
——一只小青蛙跳到了荷葉上,而另一只卻沒有跳上來,荷葉上的青蛙是怎么幫助荷葉下的青蛙的?
——最后他們玩得開心嗎?
2、欣賞配樂故事
教師邊講故事邊演示課件,讓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3、幼兒扮演角色
幼兒帶上頭飾進行角色扮演,體驗兩只小青蛙之間有趣的語言和動作,從而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故事的內在意義。
4、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設置一個表演區,引導幼兒進行模仿表演,并且改編故事把小青蛙改成小金魚、小兔子等小動物。讓幼兒學習進一步學習文明禮儀。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鼓勵幼兒學做小青蛙,同伴有困難時要幫助同伴。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2
重點:
懂得小學學習生活的基本特點
難點:
講述自己對上學的感受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小學學習生活的基本特點
2、能仔細觀察圖片,猜測貝貝上學時的心情。并講述自己對上學的感受。
3、對小學生活產生向往。
準備:
PPT幼兒用書
過程:
一、談談自己的`上學心情,引出主題
1、師:再過幾個月,小朋友們就要上小學,做一名小學生了,假如明天就是你上學的第一天,你會有什么感覺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2、出示PPT1教師小結小朋友的感受
3、師:有位小朋友叫貝貝,他比你們大一歲,去年上的小學,我們一起看看他上學的第一天是怎樣的?
二、學習故事,
1、出示PPT1(1)師:明天是貝貝第一天上學,晚上睡覺時,他會和媽媽說什么呢?
(2)看對話提問:貝貝為什么會問媽媽這些問題?你會有這樣的擔心嗎?媽媽的回答你滿意嗎?為什么?
2、PPT2師:一大早貝貝就起床了,他在干什么呢?從他的表情中你知道他怎么了嘛?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師結:貝貝還是將拼圖帶去學校了,結果會怎樣呢?
3、PPT3第一節課開始了,老師在講課時,貝貝在干什么?這樣能聽好老師上課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師結:貝貝知道小學生上課是不能玩玩具的,他控制了自己,繼續聽老師上課。
4、PPT4師:(1)下課了,貝貝馬上就把拼圖拿出了拼給大家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你認為小學生下課要做些什么?
(2)貝貝這樣做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5、PPT5師:(1)第二節是數學課,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2)我們聽聽老師是怎么說的?
6、PPT6(1)下課了貝貝又怎么了?如果是你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嗎?為什么?
7、PPT7師講述內容二、完整欣賞故事一次提問:現在你們能說說小學生上、下課時要怎么做嗎?知道了這些你還會害怕、擔心第一天上學嗎?
師結上小學時的要求,并請幼兒現在就學會按小學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3
活動名稱:進出門時不擠不搶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有秩序的在戶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兒的表現。
2、歌曲《滑滑梯》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好品質。
2、教育幼兒進出門時不擠不搶,集體活動時要有秩序。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教師組織幼兒談話: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樣玩的?咱們又是怎樣進的'活動室?引導幼兒說出排著隊,有秩序的滑滑梯、進出活動室等。
二、欣賞歌曲教師告訴幼兒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請幼兒欣賞并嘗試學著跟唱歌曲。
三、提問幼兒理解歌詞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樣滑滑梯的?為什么要排好隊,不推也不擠?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推擠容易將小朋友推倒、磕傷。
四、討論:
小朋友在什么時候還應注意排好隊,不推不擠?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哪些時候容易發生擠撞,如:進門出門時;上下樓梯時、蕩秋千時等等都容易推倒,發生意外傷害。教師小結:大家集體出動、活動時都應排隊,懂得謙讓,有秩序的活動,反之,很容易發生危險,也是不禮貌的。
滲透方式: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如:集體入廁、集體喝水、進出活動室、集體游戲等都給幼兒滲透排隊、不推不擠、有秩序的進行活動。家長工作: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結合上下樓梯、進出門、公共場所等情景對幼兒進行相互謙讓、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4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畫老師愛老師。
2.學習鞏固人物畫,在上一次畫人物的基礎上,豐富繪畫內容,增添色彩。
3.學會使用多種顏色。
準備:
教師范例、繪畫工具。
活動與指導:
1.教師用有趣的形式引導幼兒為教師畫像的積極性,并提出畫像的要求。
2.教師出示人物半身像用暖色調的筆分別畫出花卉。(花卉的形式在幼兒原有畫花卉基礎上增加一二種新形式)。
3.具體指導幼兒掌握人物五官的畫法,請幼兒分析教師的五官特點,并加以描述。
建議:
組織幼兒對教師形象進行評析,教師在幼兒畫像時能穩定的.讓幼兒觀察一段時間,然后再畫,要與前邊教學中畫媽媽有所進步。
活動目標:
1、幼兒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大膽裝飾美麗的舞臺。
2、積累使用剪刀的經驗。
3、幼兒在活動中愉快地進行創造、表演。
活動準備:
1、鉛畫紙、各色皺紋紙、蠟光紙、卡紙、即時貼。
2、水粉顏料、各色油畫棒、牙刷、杯托、紙杯、擦手的濕毛巾、剪刀、糨糊、雙面膠、透明膠、小籮筐(人手一份)。
3、音樂磁帶、各種花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最近我發現我們小朋友都很喜歡表演,今天幼兒園里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來裝扮舞臺,把你們的本領表演給他們看,好嗎?讓客人老師們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手兒最靈巧,最能干。
二、介紹材料及用法
這兒有一些材料,大家看一下,你們都認識嗎?會使用嗎?
三、裝扮舞臺
1、裝飾背景
老師這里有一個舞臺,可是顏色太單調了,老師想借用一下你們靈巧的雙手,把它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漂亮的大舞臺,好嗎?師生一起用各種材料裝扮舞臺。
2、剪貼操作
小朋友們真能干,把舞臺裝扮得真漂亮,我們一起再來做些漂亮的花,讓舞臺變得更美些,好嗎?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材料,請小朋友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繼續裝扮美麗的舞臺,好嗎?師生一起用各種材料再次裝扮舞臺。
四、活動評價
舞臺裝扮好了,請小朋友看一看,你覺得舞臺哪里最漂亮?為什么?哪里還需要改進一下?(自評、他評)
五、游戲:時裝表演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進行時裝表演吧!把這美好的一刻拍下來,好嗎?(小朋友自由表演,與客人老師合影留念。)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節奏的朗誦。
2、對觀察螞蟻活動感興趣,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創編兒歌的中間部分。
3、感受兒歌中愉快的游戲情景,產生對朗誦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準備玻璃球、塑料碗、瓷碗、木頭碗以及木筷、竹筷、塑料筷等。
2、對飯菜名稱有一些了解。
3、幼兒園鷗鳥個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閱讀畫面,欣賞兒歌。
1、教師引導幼兒閱讀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么?小朋友在對螞蟻說什么呢?
2、教師完整的朗誦兒歌,注意兒歌的節奏以及一問一答部分的不同。
二、學習兒歌。
1、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小朋友請螞蟻吃了什么飯?什么菜?用什么筷?用什么碗?小螞蟻吃不完是怎么辦的'呢?
2、師生分別扮演角色朗誦兒歌。
(1)教師:下面,我來做螞蟻,你們喊我來,我問你們回答。教師扮演螞蟻朗誦兒歌。
(2)與幼兒一問一答朗誦兒歌,然后交換角色朗誦兒歌。
三、創編兒歌中間部分。
1、教師出示不同材料制成的碗筷,讓幼兒認一認,豐富幼兒對碗筷種類的認識。
2、教師啟發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拓展想象。
教師:你還知道什么飯菜?你想請螞蟻吃什么飯?什么菜?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講述各種主食和菜肴的名稱。
3、采用教師問幼兒回答的方式朗誦新編兒歌,在什么飯什么菜的地方教師可以與幼兒個別問答;在什么筷什么碗的地方采用教師及時拿起不同材料的碗筷與全體幼兒問答,練習快速反應對話的能力。
四、教師引導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用朗誦兒歌的方式與螞蟻對話。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6
活動說明:
在孩子們眼里,黑夜是一個暗淡而神秘的世界,它與恐懼、期待、溫暖、向往、依戀等多種情感體驗聯系在一起,孩子們經常會說:“黑夜好可怕呀!為什么要有黑夜呢?”他們有的還不敢獨自睡覺。為此,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這一系列活動,給黑色的夜幕點亮了一盞盞明亮的燈,以此消除孩子對黑夜的恐懼,體驗期待、向往等積極情感。
準備:
與幼兒共同尋找有關黑夜的各種資料(圖書、錄像、演示模型等),同時了解幼兒對黑夜的感受。
活動一:黑夜為什么那么黑
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黑夜的形成。
2.引起幼兒探究黑夜的興趣。
準備:
1.天文望遠鏡。
2.多媒體課件:黑夜。
過程參考:
1.討論:黑夜為什么那么黑?
2.觀看多媒體課件:黑夜。
3.用天文望遠鏡觀看黑夜中的星星并學習記錄。
4.討論:黑夜里你怕什么?它真的很可怕嗎?
活動二:我們不怕黑夜
目標:
1.表達自己對黑夜的認識。
2.通過游戲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準備:
1.在活動室內虛擬:黑夜城堡”。
2.照明用的蠟燭、電筒等。
3.錄音機。
過程參考:
1.請幼兒自由講述:我是怎樣度過黑夜的?
2.根據幼兒講述的內容,討論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如:影子是怎么來的?世上有鬼嗎?
3.啟發幼兒想辦法,共同幫助那些害怕黑夜的小朋友。
4.游戲:黑夜城堡。鼓勵幼兒大膽地走過“黑夜城堡”迷宮,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5.游戲:踩氣球。鼓勵幼兒將畫有各種怪物的氣球踩破,進一步克服恐懼心理。
6.活動后了解幼兒對黑夜的'新感受。
活動三:簿火晚會
目標:
1.參觀夜晚的街道、公園,感受黑夜的寧靜。
2.體驗在夜晚活動的獨特感受。
準備:
1.選擇一個比較安全的街道和公園。
2.篝火晚會用具,如柴火等。
過程參考:
1.夜晚,全體幼兒在成人的陪伴下在街道、公園散步。
2.傾聽夜晚的各種聲音。
3.觀察在夜晚出來的人或動物,說說它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在夜晚出來。
4.舉行篝火晚會,體驗在月光下載歌載舞的愉快情緒,消除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小動物的家中,通過自主探索各種器械的不同玩法,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發展幼兒平衡、跳躍、鉆爬、跑、投擲等多種基本動作。
2、培養幼兒自由結伴、自主游戲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游戲的主動性、創造性。
重難點:
重點:發展平衡、跳躍、鉆爬、跑、投擲等基本動作,體驗運動的樂趣。
難點:幼兒能自主地參與,并探索不同的玩法。
設計思路:
區域性體育活動它是一種把運動場地區域化并以區域為基礎開展的體育活動,它改變了傳統的活動方式,變以集體活動為主為以分散活動為主,讓幼兒獲得更多的自主活動的`機會,體現了開放性、交互性和創造性,使幼兒在與環境、材料、同伴的互動中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整個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足夠的自選空間、充分自由的活動氛圍,開設了小馬、小兔、小狗、小猴、小貓五個不同活動區域,引導幼兒自由地選擇區域和運動器械、自由結伴、自主運動,從而發展平衡、跳躍、鉆爬、跑、投擲的基本運動能力以及探索和創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代表五個區的動物標志(馬、兔、狗、猴、貓)。
2、器具:墊子、塑圈、平衡木、沙包、輪胎、繩子等。
3、輔助材料:毛絨玩具、小桶、鵝卵石、橡皮筋、椅子、小背包等。
活動流程:
調動身心:做準備活動觀察區域環境:幼兒認識標志、區域基本活動:分散自主活動放松活動:收拾器械
活動過程:
(一)調動身心:做準備活動
師引導小朋友,我們一會兒要去練本領,先讓我們聽著音樂活動活動筋骨好不好呀?(幼兒隨音樂做身體運動)
(二)觀察環境:幼兒認識標志、區域
1、師引導今天小馬、小兔、小猴、小貓、小狗邀請我們去它們家玩,每個家都有許多玩具,你們想去嗎?
2、師帶領幼兒到每個家認識標志、區域及玩法,提出要求:看看誰去小動物家里玩的最好。
(三)基本活動:分散自主玩。
1、第一次到小動物家玩
鼓勵幼兒在不同的小動物家嘗試多種玩法,并引導選用輔助物玩,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多樣性。
觀察要點:各個活動區內幼兒的創新玩法有哪些?是否合理地使用輔助物配合玩?
2、交流分享:讓幼兒講解示范剛才到哪個小動物家玩的?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3、第二次到小動物家玩(交換場地玩)
師剛才我們玩得真好,現在能不能換一個小動物家去玩呢?比比誰的玩法跟剛才不一樣,比比誰的玩法多。
觀察要點:幼兒有無更換不同區內玩?幼兒又有哪些創新玩法?
(四)放松活動:收拾器械
1、再次交流分享
師剛才你們又到哪里去了?怎么玩的?,以參觀式評價方法進行,并鼓勵表揚各區幼兒不同的創新玩法。
2、收拾器械
師剛才我們在小動物家玩得很累了,現在讓我們回家休息一會兒,請你們一起幫小動物整理好器具再回家好嗎?
師幼一起收拾器械回活動室。
活動自評:對于該活動,幼兒很喜歡也很投入,他們自由發揮,想出各種玩法,并能和同伴一起合作。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8
設計意圖:
每次帶孩子外出春游、秋游時,總有一些孩子會做出一些如采摘花朵、追趕動物、踩踏草地等不文明行為。對此,我們常常采用說教的方式告訴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對的,但效果不明顯。比如,"看,小花被折下來會疼的,它會死掉的。""如果你是小動物,被這么多人追趕,心里一定會害怕的,對嗎?"后來,我們創作了相關歌曲,設計、組織了"文明游玩大家唱"的活動。活動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是采用大轉盤和"點兵點將"的游戲,引導幼兒輕松掌握B段歌曲中5句念的歌詞。二是每次從頭唱起,和幼兒玩"點兵點將"游戲,提供幼兒完整欣賞A段歌曲的機會。三是采用引導幼兒聽范唱、看圖片、做動作等方法幫助幼兒多通道感受、理解歌詞,學唱歌曲,從而達到會唱、唱好的目標。四是請幼兒自我檢查,找出問題,然后把個別幼兒的問題變成大家的問題,互幫互學,共同解決。
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并能唱準附點音符。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知道外出游玩時要遵守愛護花草、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等文明行為規則。
準備:
1.幼兒有春游、秋游、參觀動物園等外出游玩的生活經驗。
2.將五幅文明游玩的圖片(如圖1~5)布置在自制大轉盤上。
3.用即時貼做的小花一朵,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已有知識經驗
師: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
師(出示大轉盤):今天我帶來了一個大轉盤,說的`就是外出游玩的事情。
師:這個大轉盤怎么玩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
師(小結):轉動盤子,指針指向哪里就把哪里的圖片打開。
師:誰來轉呢?大家都想轉,我有個好辦法,來做一個"點兵點將"的游戲。
(教師清唱歌曲A段<從開頭唱到"文明游玩要做到">,邊唱邊按節奏與幼兒玩"點兵點將"的游戲,最后點到誰,誰就上去玩大轉盤的游戲。)
二、難點前置,學念B段歌詞(從"游名勝"到"不亂扔")
(教師采用"點兵點將"游戲唱歌曲A段,讓幼兒熟悉A段旋律和歌詞,然后采用大轉盤游戲增強幼兒學唱歌曲的樂趣。幼兒轉到哪張圖片處,教師就揭開圖片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分析圖片內容,并有節奏地學念B段歌詞。)
1.游名勝,不亂畫。
師: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亂寫亂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應該怎么做?我們一起來有節奏地說一說:游名勝,不亂畫。
師:什么叫名勝?(風景優美的地方。)
2.見動物,不追打。
(游戲玩法同上,如果轉盤指針轉到原來指過的地方,可重轉轉盤。)
師:我們接著玩,這次從哪兒開始點?(接著前面點到的小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到動物園,看到動物要怎樣做?不能怎么做?大家一起有節奏地說一說。
師:要愛護動物,不抓、不追、不打小動物,不然,小動物會受到驚嚇的。
3.愛花草,不踩踏。
(游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來到草地上,看到青青的草、漂亮的花應該怎么做?
4.排隊等,不推擠。
(游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在干什么?排隊的時候不能怎樣?
5。瓜果皮,不亂扔。
(游戲玩法同上。)
師: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讓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他:"瓜果皮,不亂扔!"
師:這個轉盤游戲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師(小結):原來這個游戲告訴了我們出去游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們一起再來說一說。(說到最后一句時,教師在這幅圖的右下角貼上一朵小花。)
師:這朵花代表什么意思?
師:這朵花表示這句歌詞要說兩遍。這次老師不說,你們來說,別忘了最后一句說兩遍。(幼兒完整地、有節奏地念B段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唱A段和B段。
師:現在,我們來合作試試,老師唱,你們念,要說得有節奏。(如果銜接不好就再唱一次。)
師:怎么才能銜接好呢?
師:可以心里默默地與老師一同唱A段,這樣就容易接B段了。
2.用累加的方法學唱歌曲c段。
師:現在我們交換一下,你們唱,我來念,我念的時候你們可以幫幫我。
(師幼共唱,教師在念完B段之后自然地加唱c段。)
師:剛才老師念完之后唱了什么?
師:我們一起唱一唱。
3.完整演唱歌曲。
師:接下來,我們完整地唱一唱,把最后一句也加上去。(教師可以根據歌詞加上自己的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四、解決難點
師:你們唱得真好。有一句我和你們唱得不一樣,找一找我哪個字唱得長一點。
(教師邊唱邊用手勢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的附點部分。)
師:這首歌你們會唱了嗎?每一句都會唱嗎?哪一句有困難?請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困難。
師:現在我們再完整地唱一唱,第一段的附點要唱出來,第二段的節奏要說準確,最后一句別忘了。你們行不行?(幼兒演唱2~3遍。)
五、結束部分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文明游玩大家唱》,我們學會以后可以把這首歌唱給家人和其他小朋友聽,告訴大家外出游玩時要做個文明游客。
摘自:《幼兒教育》20xx.04
編輯:cicy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9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雷神
設計意圖:
《雷神》即為英國作曲家愛爾加所作的雄壯有力的《威風凜凜進行曲》,是大班打擊樂演奏活動,這首進行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所以現在已經為許多國家軍隊儀式所采用。全曲速度雖然過快,但是曲調是大調式,節奏也為較簡單的2∕4拍。樂曲分為三個部分,是ABA結構,幼兒較能掌握。本活動是按照第二教時設計,它需要幼兒在運用身體動作和樂器演奏的同時嘗試為樂曲配器和指揮。活動重點是根據節奏朗誦內容匹配相應聲勢動作,如:搖手、拍腿、拍肩、拍手、拍頭等動作,在熟練掌握節奏的基礎上,根據所提供樂器的特點進行匹配演奏,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在分段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和表現。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及性質,學習語音總譜和身體動作。
2.能根據總譜的結構及教師指揮動作的暗示進行節奏表演。
3.表演中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使自己的節奏與同伴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1.《雷神》圖片、樂曲圖譜。
2.樂曲《雷神》。
3.幼兒人手一個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雷神》的兩幅畫面場景,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快看:天上怎么了?
幼兒:閃電、打雷、下雨……教師:那打雷時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學念句子:雷聲轟隆隆。
教師:下過了雨,天又會變得怎樣?小朋友的心情呢?
幼兒:開心、高興……教師小結:有一首樂曲講得就是打雷、下雨、天晴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評析:通過兩張簡單的圖片,在幼兒直觀感知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交流,然后直接進入主題,引出《雷神》這首樂曲。 )
(二)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雷神》。
教師配上說詞和身體動作表演。
(評析:這個環節是為了讓幼兒對樂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采用視聽欣賞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理解和記住音樂,通過大的圖譜,讓幼兒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喜悅、好奇之心進入作品的美好意境里,并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三)理解A段音樂,嘗試用語言圖譜和身體動作來表演。
1。教師配樂念圖譜。
教師:樂曲中都說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卡,并逐句練習。)(評析:這一環節教師起到了示范作用,為下一環節幼兒跟念做好了鋪墊。)
2。幼兒跟著音樂念圖譜。
教師:小朋友也一起跟著樂曲說一說吧。(播放音樂,幼兒集體念語音圖譜1—2遍。)
3。教師示范身體動作。
教師:現在小手也想來參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教師示范動作。)教師:剛才小手都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搖手、拍腿、拍肩、拍手。
教師:你們想來試一試嗎?我們來試試看。(教師可用夸張的動作提醒幼兒注意音樂的轉換部分。)
4。幼兒聽音樂做身體動作。
(評析:本環節教師結合譜圖通過自身的示范,幼兒模仿并創編多種方式的節奏表現形式,既避免了幼兒單調的節奏練習,同時又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理解B段音樂,并練習身體動作。
1。傾聽B段音樂,猜測故事情節。
教師:轟隆隆的雷聲過后下雨了,雨滴會滴在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呢?雷聲又會在什么時候再次響起呢,我們從第二段音樂中聽一聽,找一找。
教師:從這段音樂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找出雨滴落到的身體部位,雷聲響起的節奏點)
2。幼兒嘗試練習身體動作。
教師:我們把這段音樂也用小手表演一下,雨點落在頭上我們做什么動作?落在肩上做什么動作?落在腿上做什么動作?落在全身又做什么動作?雷聲響起做什么動作?(引導幼兒分別用拍頭、拍肩、拍腿、拍手等動作來表示。)
3。難點過渡句練習。
教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雷聲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前面兩次打雷分別發出一聲,后面的兩次打雷分別發出兩聲。)教師:聽一聽,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后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教師動作示范,引出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四聲開始打雷,后面兩次從閃電第二聲開始打雷。)教師:我們來用小手試一試。重點練習。
(評析:這個環節是一個難點,教師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幫助幼兒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一定的情境也使幼兒在學習起來能保持良好的興趣,通過細致的引導幫助幼兒辨別和記憶雷聲的不同。)
(五)教師出示C段圖譜,引導幼兒學習語音譜C段和身體動作。
1。教師朗誦語音圖譜。
教師:雷聲停了,天氣終于放晴了。我們聽聽第三段音樂說的就是這件事。(教師配樂朗誦圖譜。)
2。幼兒跟著音樂朗讀圖譜。
3。幼兒自主看圖譜做身體動作。
教師:你們能看著圖譜動作提示,讓小手也參加第三段的表演嗎?("陶陶"這個地方用什么動作表演,拍手。)教師分別問:這是什么動作?
(評析:本環節比較簡單,幼兒有一定的前期經驗,因此主要讓幼兒在自主看圖譜進行學習練習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提煉和總結,既是對前面經驗的一次鞏固,又是本環節的一個練習。)
(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邊做動作來感知整首樂曲。
教師:現在我們把A、B、C三段的音樂連起來,把打雷、下雨、雨停都說進去。
(評析:這個環節是將分段式的學習進行匯總,讓幼兒進行整體感知,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做進一步的'指導,掌握的好的繼續鞏固,掌握不夠的教師進行再次引導,這樣有利于幼兒接下來的分組表演。)(七)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表演《雷神》。
1。教師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做身體動作,幼兒分成三大組。
教師:剛才我們已經做得很熟練了。現在小朋友分成三組進行練習,第一組做手部動作(搖手、拍頭動作由這一組完成)、第二組做腿部動作、第三組做肩部動作,拍手動作我們一起來。圖中有幾次需要我們一起演奏的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說出三個地方需要幼兒共同演奏。)
2。不聽音樂,空手進行練習,熟悉各自的演奏內容。
3。聽音樂,教師指揮,分部進行練習。
教師:剛才在演奏的時候有什么問題嗎?可以怎樣解決?
(評析:這個環節是讓幼兒不聽音樂先空手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避免了樂器合作演奏時的雜亂現象。)
(八)配上樂器一起演奏《雷神》。
1。 教師指揮,幼兒分三大組、三種樂器演奏。
教師:現在就請出我們的樂器一起來演奏吧!準備好了,一邊看老師的指揮,一邊跟上節奏,整齊的演奏才好聽呢!
2。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演奏樂器中的困難。
教師:在剛才的演奏中你覺得自己什么地方有困難?誰能幫助他?
當幼兒感覺困難無法解決時,教師可以放慢速度,用哼唱方式帶領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評析:在幼兒徒手練習情況已經掌握較好的情況下,幼兒配上樂器,就能看著老師的指揮較為熟練的進行演奏,這樣的方式對于人數較多的班級來說是比較適合的,使得孩子都能體驗到合作演奏帶來的成就感,增強其信心,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打擊樂的演奏興趣。)
活動延伸:
1.音樂活動:幼兒交換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2.區角游戲:小舞臺表演中增加次節目,讓幼兒進一步鞏固練習。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0
一、教學目標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材料準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
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三、教學重難點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里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四、教學過程(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
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里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里。
5、在教室里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三)教師總結
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1
設計思路
在先前的主題活動中,幼兒認識了許多昆蟲,他們對瓢蟲特別感興趣,尤其對瓢蟲身上的小圓點很好奇,有的問為什么每只瓢蟲身上的小圓點都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它們代表什么意思?幼兒的提問給了我啟發,為此,我設計了這個學習活動,通過有趣的情境,讓幼兒在捉瓢蟲、找害蟲的游戲中學習封閉式數數,并結合已有的科學經驗對瓢蟲進行分類。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發現7以內封閉式數數的方法。
2.讓幼兒分清害蟲和益蟲。
活動準備
PPT、操作卡、數字卡、大樹背景、網兜背景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出話題
1.大樹媽媽怎么了?
2.我們一起來看看大樹媽媽怎么了?
二、了解7以內封閉式數數的方法
1.出示三角形樹(上面有大小、顏色不同的瓢蟲7只,排列成圓圈狀)。
(1)這棵樹上的瓢蟲排成了什么形狀?
(2)數一數上面有幾只瓢蟲?你是怎么數的?你是從哪只瓢蟲開始數起的?
(3)小結:當瓢蟲排成圓圈狀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不同的瓢蟲開始數起,就是確定好起點,再接著往下數,這樣就不會漏數和重復數。
【設計意圖:讓幼兒自主尋找有特征的一只瓢蟲作為起點開始數數,明確第一只瓢蟲為起點,讓幼兒重點感知封閉式數數的基本方法。】
2.出示方形的樹(上面有大小、顏色相同的7只瓢蟲,排列成圓圈狀)。
(1)你是從哪只瓢蟲開始數的?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只瓢蟲?
(2)小結:數樣子相同的瓢蟲時,可以用手按住第一個、用筆或貼紙在第一個上面作標記,然后接著往下數,這樣就不會漏數和重復數。
【設計意圖:這棵樹上的瓢蟲顏色、大小完全相同,增加了封閉式數數的難度,可要求幼兒進一步探索“起點”,鼓勵他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住起點。】
三、嘗試7以內封閉式數數的方法
1.操作要求:(幼兒人手一只瓢蟲),數一數瓢蟲身上有幾個圓點,就貼上相應的數字卡片,完成后把瓢蟲貼在前面的兩塊黑板上。
2.共同驗證:請幼兒講述數數的結果和數數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幼兒操作練習的環節中,我又對瓢蟲身上的圓點作了一些調整,如疏密等,并讓幼兒自己驗證數數的結果。】
四、嘗試分類,體驗成功
1.提問:你們知道哪些瓢蟲是害蟲?哪些瓢蟲是益蟲?
2.幼兒操作,將害蟲和益蟲進行分類。
【設計意圖:讓幼兒對害蟲和益蟲進行分類,也是對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復習與整合。】
反思
一、活動中貫穿有趣的情境
數數活動原本比較枯燥,缺乏游戲性和情境性。本次活動生成于和幼兒的對話,為此,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就思考:如何根據幼兒的興趣發展來提高幼兒封閉式數數的能力。于是我巧妙地運用了一個有趣、連貫的情境來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兩棵不同形狀的樹,利用幼兒在樹上找瓢蟲的過程,嘗試讓幼兒探索和發現封閉式數數的方法。
二、環節設計有重難點,層層遞進
活動中我先出示三角形樹,上面有7只大小、顏色不同的瓢蟲,排列成圓圈狀,讓幼兒自主尋找有特征的一只瓢蟲作為起點開始數數,明確第一只瓢蟲為起點。重點讓幼兒感知封閉式數數的基本方法。緊接著出示方形的樹,上面有大小、顏色相同的7只瓢蟲,排列成圓圈狀。相同大小、顏色的瓢蟲增加了幼兒數數的難度,為幼兒進一步探索和記住起點創設了情境。問題的層層遞進及有效的回應,使得幼兒自主探尋出三種記住起點的方法。最后,教師再給予梳理和歸納,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封閉式數數的`方法,也為后一環節幼兒的操作作好了鋪墊。物照片、立體掛件等,這些材料難度不同,層次不同,讓幼兒自己觀察、判斷:我能畫什么,我就選什么,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畫的內容。
材料的提供不僅要滿足不同幼兒前期的選擇需要,更要在活動中為幼兒的多次繪畫體驗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于是,我又有意識地調整了背景圖,拉開月亮與山坡的距離,這樣每個幼兒在第一次選畫成功后,還有第二次選畫的機會,而且第二次他們更愿意選擇較復雜的動物來挑戰自己的能力。
三、調整指導過程
通過錄像回放,我對幼兒作畫時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了分析與了解,這讓我在教學過程中能胸有成竹地進行觀察和判斷,并根據幼兒的現場表現適時地進行指導。
當幼兒對表現前后關系有困難時,可以及時提示:“哪個在前,哪個在后呢?先畫前面好,還是先畫后面好?”在作畫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前后與步驟的關系。
當幼兒畫錯想要放棄時,教師可以及時鼓勵:“有沒有辦法改?”讓幼兒知道畫錯之后可以通過添加、改變來化解困難,同樣也能體驗成功。
通過觀看短短三十分鐘的錄像回放帶給我更直觀、更真實的感受,讓我對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體現出的年齡特點、繪畫特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錄像回放中所傳達的信息也讓我捕捉到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反思自身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為我的后續思考和調整提供了客觀依據。
附活動設計方案:
大班美術活動:夠月亮
活動目標
1.觀察圖像的基本結構和某些細節特征,大膽畫出各種動物造型。
2.與同伴合作用疊高的方法做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故事中的動物疊高圖。
2.各種幼兒熟悉的動物圖像:簡單的圖片、復雜的圖片、動物照片、立體掛件等。
3.小長方形色紙、記號筆、剪刀、固體膠、垃圾盒、四幅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了解疊羅漢的方法
1.出示小烏龜的圖片:夜空中掛著一輪明亮的月亮,多美呀!一只小烏龜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到月亮就好啦!
2.出示動物疊高圖:小烏龜請來許多動物朋友,大家決定來玩“夠月亮”的游戲(從下到上依次說出誰疊在誰的上面)。最后,小老鼠一伸手,終于夠到了月亮。它咬了一口,味道冰冰的、涼涼的。小老鼠把月亮分給大家吃,因為沒有大家的幫助,誰也嘗不到月亮的味道。
3.動物們用的是什么好辦法(疊羅漢)?
二、師生共同演示,把握作畫方法
1.出示各種動物圖片:很多動物見了說,這里有四個山頭,我們就分成四個小隊,一起來疊羅漢。比一比,看看哪一隊疊得高,疊得快,先夠到月亮。
2.演示方法:
(1)選一個最難畫的動物,第一個“登上山頭”。
(2)選一張和這個動物顏色相似的紙,在紙上放一放,描一描。
(3)在幼兒的提示下由教師作畫:用手指在圖片上依次描畫該動物的特征;用手指在畫紙上比畫,放大輪廓,把握大致輪廓;對照圖片,邊思考邊作畫。
(4)沿輪廓剪下畫好的動物。
(5)把動物貼在背景圖上。
三、合作游戲
1.交代玩法:
同桌的四個朋友為一隊,每人先選一張不一樣的動物圖片,然后在桌上挑選一張和動物顏色比較相似的紙作畫。
2.過程指導:
*觀察:同一隊中是否出現重復的動物。
*提示:先在紙上描畫,關注畫面上動物的基本結構。
*比較:盡量放大畫面,體會畫得越大,就能越快夠到月亮。
3.畫好一個動物,剪下后立即貼到游戲背景圖上,再另選動物作畫,直至夠到月亮。
四、分享交流
1.按先后次序給各小隊貼上數字記號1~4。
2.依次分別觀察,評議誰畫得最快,畫得最大。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2
設計思路
在“我自己”這個主題中,要求幼兒了解身體各個部位,感受身體的變化:在幼兒園的各類大帶小活動中體會“我在長大”。成長,不僅指身體的變化,大班幼兒還會對自己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感受,因此他們獨立自主的愿望也會在主題進行的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和教材《生活活動》等都明確指出: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可見,關注幼兒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發展,使他們具有自信、自主的生活態度是幼兒階段重點培養目標之一。回歸生活是教育的本質,“雙休日爸爸媽媽還在睡覺,我已經醒了”是幼兒常常碰到的事情,于是,我抓住生活中常見的點,設計了“小鬼當家”活動。
活動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開展,通過觀察課件上的線索,猜測明明在家發生的事情的過程,發展幼兒觀察、記憶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對于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觀察細小的線索,推斷可能發生的事情有一定難度,尤其推斷一系列有前后關聯的事情對他們的邏輯思維是一個挑戰。所以,本次活動將明明做的事情分成三個層次,即對比判斷→記憶判斷→推理判斷,整個過程由淺及深。同時,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讓幼兒通過“人機互動”的操作進行驗證,加深印象,促進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
整個活動還滲透了幼兒情感的培養,先說說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后在情境解讀的過程中萌發長大了能獨立照顧自己的愿望。最后,又將活動回歸到現實生活,把故事和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說說“生活中我可以怎么做”,讓幼兒產生踐行的愿望。活動還要求幼兒將觀察和判斷的結果連貫、清晰地表達出來,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課件中的線索,嘗試合理判斷可能發生過的事。
(這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旨在通過觀察課件上的線索,猜測明明在家發生的事情的過程。特別提到了“仔細”,體現了關注幼兒觀察和判斷推理能力的發展。)
2.在情境解讀過程中,萌發長大了能照顧自己的愿望。
(這一目標的設定著眼于幼兒的情感培養,引發幼兒回歸生活、關注自己的經驗、產生踐行的愿望。)
活動準備
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星期六的早晨,爸爸媽媽還在睡夢中,明明一個人醒了。他想:“我已經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讓爸爸媽媽多睡一會兒吧。”讓我們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活動的開始部分采用故事導入的形式,主要是讓幼兒能快速進入故事情境,引發對故事內容的興趣。】
2.重點提問:接下來,明明會做些什么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重點提問讓幼兒在理解情境的同時引發幼兒的思考。】
3.關注點:幼兒繼續觀察的興趣。
二、對比判斷
1.觀察衛生間課件。
【設計意圖:讓幼兒通過對兩張圖片的對比,尋找不同,從而推斷發生的事情。】
2.重點提問:
(圖1)這是明明家的什么房間?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明明在衛生間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關注點:
幼兒能否通過尋找細微變化來判斷明明在衛生間里做的事情。
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渡。
三、記憶判斷
1.觀察臥室課件。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需要運用短時記憶,尋找不同,進行推測。其難度比上一環節有所增加。】
2.重點提問:
看看這是明明家的什么房間?為什么?
說說明明在房間里玩了些什么內容?
3.重點關注:
幼兒有意記憶的運用。
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度。
四、推理判斷
1.觀察廚房課件。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也是整個活動的難點,幼兒需要觀察并沒有直接呈現事情過程的圖片線索,推測一系列有前后關聯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要對過程進行假設,通過排除假設,找到合理的答案。這對幼兒的思維是一個挑戰。我們借助了腳印,給幼兒搭設了臺階,通過腳印幫助幼兒關注到明明可能停留過的地方,以此推動幼兒思考。】
2.重點提問:
最后我們來到明明家的什么房間?
明明會在這里做什么呢?
明明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
3.重點關注:
幼兒如何根據腳印的線索來推測有前后關聯的事情?
幼兒思維的邏輯性。
五、延伸活動
1.引發經驗、回歸生活。
2.重點提問:
雙休日你們有沒有比爸爸媽媽先起床呢?你們是怎么做的?
3.關注點:
幼兒繼續表達的.興趣。
大膽表達自己的經驗。
點評
獨生子女是家庭的“小太陽”,是被重點呵護的對象,在成人的過度包辦下,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薄弱。
“關注幼兒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的發展,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幼兒階段的重點培養目標之一。
在“我自己”主題中,教師創設了“雙休日爸爸媽媽還在睡覺,我已經醒了……”的生活情境,將日常生活中幼兒熟悉、經常碰到的事情,如洗漱、準備早餐等內容,設計成“小鬼當家”的活動,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這樣的設計凸顯了集體學習活動回歸幼兒生活的特色。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制作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課件,吸引并推進幼兒的發展,是本次學習活動的又一個亮點。唐老師將一些“生活自理內容”,以形象化的畫面(線索)呈現,真實、立體的生活畫面,實實在在地激發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設計層層推進。活動設計從情境導入、激發興趣,到運用“對比判斷、記憶判斷、推理判斷”,環環緊扣,每一環節的設計,都體現了教師對大班幼兒年齡、認知、思維等特點的把握,這樣的設計,體現了教師了解幼兒、善用方法的教學智慧。
師幼互動平等有效。從活動現場看,教師在與幼兒的互動交流中,真誠用心地傾聽,接納幼兒的想法;饒有興趣地追問,刺激幼兒的思維,如在推理判斷“明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時,引領幼兒認真觀察、仔細分析、大膽猜測;當幼兒觀點出現分歧時,教師沒有急于回應,而是鼓勵幼兒說說各自的理由,引發同伴之間的互相質疑,在此基礎上產生認同,直到達成共識。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表達、推理、質疑等諸多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3
目標:
1、敢于嘗試使用一些常見的工具。
2、樂意記錄并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
準備:
1、食物:胡蘿卜、白蘿卜、黃瓜、土豆、熟雞蛋
2、工具:剪刀、西餐刀、鉗子、刨子、鋸子、空礦泉水瓶
過程:
一、小手能幫我們做許多事,今天我們又要用小手來做事了,我們把這些東西裝到瓶里去好嗎?我們這里有許多東西,你想把哪一樣東西裝到瓶里去就把這樣東西選進你的籮筐里。
二、(讓幼兒嘗試把東西裝進去),這樣能把東西裝進瓶里嗎?怎樣才能把這些東西放進去呢?
三、有的小朋友想到了小手可以請小工具來幫忙,老師準備了很多小工具,你想選哪些小工具來把幫忙?這些小工具是不是能幫你忙呢?我們就來試一試。(教師示范)選你要用小工具放進你的籮筐里,去試試這個小工具能不能幫你的忙。如果能的就選擇這個小工具的圖片貼在記錄紙上畫a的地方,如果不能幫忙就把圖片貼在記錄紙上畫r的地方。試的時候一樣一樣地試,試完一樣記好后再試第二樣。
四、幼兒操作
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及記錄情況,同時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五、交流
1、你裝的是什么?
2、你是請誰來幫忙的?
3、你是怎樣用它把東西變小放進瓶子里的?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4
重點:
知道愛護文具,能養成愛護文具的好習慣。
難點:
知道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表演故事。
3、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準備:
PPT幼兒用書鉛筆盒及鉛筆盒里的各種文具
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師:出示鉛筆盒,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鉛筆盒有什么用嗎?到小學時要放哪些文具呢?鉛筆盒能放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鉛筆盒卻變成了了醫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鉛筆盒邊醫院》答案就會揭曉了。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看PPT1教師講述第一段提問:
(1)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讀一年級了,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3)指下圖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4)我們看看會發生什么事?
2、PPT2、3、4師講述故事3、4段提問:
(1)鉛筆盒里發生了什么事?
(2)鉛筆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語言把鉛筆與小刀的對話說出來嘛?
(3)小刀為什么把卷筆刀拉出來?結果怎樣?(學說對話)
(4)橡皮和尺子為什么哭?是小刀的錯嗎?從哪些話中知道的?(學說對話)
(5)現在你知道文具盒為什么變醫院了嗎?文具做了什么決定?
小男孩不愛惜文具,文具也生氣了,男孩上學會發生什么事呢
3、PPT4、5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為什么哭?
(2)師結故事內容。提問:如果你是這個文具盒的主人,你會怎么做?
三、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
一幼兒扮演小男孩幾名幼兒扮演各種文具。其余幼兒和教師試講旁白部分。
四、延伸活動
1、回家試講故事,并能愛護自己的文具
2、美工P9"筆筒"完成。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5
教學準備:
(一)環境創設:在教室中布置有關新年的墻飾
(二)知識準備:學習歌曲新年好
(三)物質準備:已經剪好的沒有裝飾的彩色卡紙、在教室周圍的桌子上擺上賀卡等、在墻上懸掛吊掛式賀卡、剪刀、膠水、舊圖書、彩繩、鈴鐺等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在《新年好》音樂中孩子進入活動室,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歌曲?”愉快的音樂使孩子明白此次活動與過年有關。這時候教師引出課題“新年就要到了,人們會互相贈送賀年卡迎接這個節日。”
(二)幼兒自己挑選喜歡的賀卡,探究制作方法并進行操作。
1、欣賞賀年卡
“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漂亮的賀卡,請你們挑一張自己喜歡的賀卡,然后做到椅子上欣賞欣賞。”將成品賀卡和沒有任何裝飾的賀卡放在一起,幼兒在挑選過程中自然就能發現它們的不同,便于下一環節的進行。
2、觀察比較賀卡的`不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①老師手里的賀卡也很漂亮,你們為什么不選它,它和你們的賀卡有什么不同?(沒有裝飾,沒有完成)
②引導幼兒交流賀卡的制作方法“仔細看看你手里的賀卡怎樣做成的?”
這一環節滿足幼兒說的欲望,體現操作在先、學習在后的現代教育理念。
A鏤空式賀卡注意鏤空處貼上圖片
B音樂賀卡里面有帶音樂的芯片、電池,打開有電了響,關上沒電了就不響。芯片市面上買不到,所以自己不能做。
C吊掛式賀卡里面有一根線,兩面對準粘貼,下面系上鈴鐺。
D立體式賀卡用剪刀剪直線→折→推進去→粘上圖片
以上四種賀卡孩子們手中都有,鏤空式賀卡和吊掛式賀卡的制作最為簡單請個別孩子講述一下,音樂賀卡芯片市面上買不到也只是說明一下,立體式賀卡的制作相對復雜一些所以邀請一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具體操作,此環節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改變教室灌輸式的傳統教學,變為互動互學的方法,也突破了活動的難點。
E電子賀卡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所不熟悉的電子賀卡。有動畫有聲音是電腦制作的,就是電子賀卡。同時提問“賀卡上寫的什么?”幼兒在看到文字的同時,也是示范書寫的文字的方式,能夠讓幼兒自己比著寫下簡單的祝福話語。
(三)請幼兒自制賀卡
請小朋友把手里的賀卡放回原處,選一種沒有任何裝飾的彩卡進行制作。
①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裝飾。可以從舊圖書上剪下漂亮的圖片,可以用彩筆畫上圖案。
評改:在這里教師主要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不同的材料制作賀卡,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比如制作立體式賀卡的幼兒可以選擇簡單的開折式彩卡,制作鏤空式賀卡的幼兒可以直接進行裝飾,選擇吊掛式的幼兒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的小卡片、繩、鈴鐺等來制作。
②做完的擺在前面的桌子上,可以去看看誰做的賀卡最漂亮。
③活動中教師作為合作者,幫助幼兒寫上祝福的話語。
(四)展示作品
當孩子們把自己制作的賀卡擺在桌子上,掛在墻壁上互相欣賞時,教師運用啟發性的語言提問:“你喜歡哪張賀卡?你講講這張賀卡是哪種類型的?要送給誰?”進一步鞏固了幼兒對賀卡的理解。
寫了什么祝福的話?”
小結:唱著歡快的《新年好》把賀卡帶回去。
反思:制作賀卡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拉進了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友情。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活動設計及的教案設計04-18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01-28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12-20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通用04-04
幼兒園活動教案設計02-23
幼兒園活動主題設計教案06-14
幼兒園音樂活動設計教案02-01
[集合]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05-22
幼兒園藝術活動設計教案10-12
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20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