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1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游戲情境中進行有目的的構建,探索發現積木因不同的連接方法而呈現的奇妙變化。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積木若干、毛毛蟲圖片、絨布毛毛蟲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搭建
1.回憶與交流:你用積木搭過什么?
2.幼兒嘗試用7塊積木自由搭建。
3.欣賞作品。
教師分析
從自由搭建和作品展示引入,引導幼兒關注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積木的多變性。
二、搭毛毛蟲
(一)游戲一:搭一條毛毛蟲
1.(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特征,并提出搭建要求)也用7塊積木搭一條毛毛蟲。
2.(幼兒交流)你是怎樣搭毛毛蟲的?怎樣把毛毛蟲的身體連接起來?
(二)游戲二:毛毛蟲變長了
1.(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比較,看看誰的毛毛蟲最長)
2.(教師提出搭建要求)讓你的毛毛蟲變得更長。
3.(幼兒“修改作品”后,再次比較并交流)你的毛毛蟲是怎樣變長的?
小結
積木連接的'孔越少,毛毛蟲就越長。
(三)游戲三:會扭動的毛毛蟲
1.(教師出示絨布毛毛蟲玩具)請大家觀察一下,積木搭出來的毛毛蟲和絨布毛毛蟲在形狀上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
積木搭出來的毛毛蟲是直的,絨布毛毛蟲是可以扭動的。
2.(教師引導并提出搭建要求)讓你搭建的毛毛蟲扭動起來。
3.(幼兒再次“修改作品”后交流搭建體會)你是怎樣讓毛毛蟲扭動起來的?
小結
兩塊積木只要各連接一個孔,毛毛蟲就可以扭動了。
教師分析
先讓幼兒嘗試用7塊積木搭建一條能連接在一起的毛毛蟲,目的在于引發幼兒搭積木的興趣;然后再用幼兒自己搭建的作品,通過比較來發現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可以使毛毛蟲變得更長的秘密;最后用柔軟的絨布毛毛蟲來啟發幼兒思考硬硬的積木能否搭出一條也能扭動的毛毛蟲。三個環節步步推進,始終在引發幼兒產生認知沖突,從而激勵幼兒大膽探索,在體會積木的多變性的同時體驗游戲的快樂。
三、師幼交流分享游戲感受
活動反思
在設計“百變積木”活動前,我主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內容的生活化。積木是幼兒最常見和熟悉的玩具,每個幼兒都非常喜歡且百玩不厭。作為一種玩具,能夠獲得幼兒如此喜愛并且持久不衰,本身就說明積木的魅力。但事實上,恰恰是因為積木的多變性特質而讓幼兒很難獲得理想的搭建結果。幼兒在搭積木時,受從自身意愿出發的自由隨性和有限經驗的影響,搭積木活動往往呈現出過度自由而目的性和挑戰性不強的狀況,這一狀況很容易瓦解幼兒搭積木的興趣。教師也大多忽視積木這一玩具背后所隱含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忽視提高幼兒搭積木的興趣和質量。因此,選擇幼兒所熟悉的材料——積木作為活動材料,有利于幼兒與游戲材料的有效互動。
二是目標的適宜性。考慮到中班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目標設置在:讓幼兒在自由搭建的基礎上,嘗試有目的地搭建;通過發現并掌握積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來激發幼兒搭積木的興趣。
三是過程的互動性。作為有目的的教學游戲活動,我主要采用了創設游戲情境,用提問或追問的方式與幼兒互動,以此讓幼兒體驗挑戰和成功的快樂。我認為有效的師幼互動,應建立在教師對幼兒已有經驗了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做到既鼓勵幼兒大膽思考和動手探索,又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2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欣賞表演游戲《蘿卜回來了》,知道名稱,初步理解內容,對表演有一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培養幼兒欣賞的好習慣,鉆心聽、用心看,看后要熱烈鼓掌。
3、教育幼兒要關心同伴,萌發幼兒團結友愛的情感。
4、整體認讀漢字:"籮""卜""回""來""了""小""兔""猴""熊"。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認識過冬天并了解冬天的特征。學過小兔、小猴、小熊的律動。
排練好表演游戲,布置好場景、頭飾、服裝。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交代任務。
老師邊拉開布景邊講:小朋友,從臺上的場景看這是一件發生在什么季節的`事情?(冬天)。
你們從哪兒看出是冬天?教師與幼兒討論后小結:小朋友說得對,臺上的布景是雪天。好大的雪呀!大雪把各處都變白了,地上白了,樹上白了,屋頂上也白了。又刮風又下雪。天氣好冷呀!
今天老師請你們看一個表演,這個表演是講在冬天下雪時發生的事,表演的名字叫《蘿卜回來了》。
(二)幼兒觀看表演,讓幼兒逐步理解內容。
1、第一遍表演觀看后提問:
(1)表演的名字叫什么?
(2)表演里講了一件什么事?
2、第二遍表演,掌握角色的出場順序。
觀看后提問:
(1)表演"蘿卜回來了"里面有誰?
(2)誰第一個出來找東西吃的?誰第二個出來找東西吃的?誰第三個出來找東西吃的?
(3)他們找到東西吃了嗎?找到了什么?
3、第三遍表演,讓幼兒初步理解內容。
讓幼兒帶著問題看表演:小朋友一邊看一邊想蘿卜是怎么又回來了呢?仔細看看小動物們找到蘿卜想吃的時候,想到了什么?
觀看后提問:
1)下雪了,小兔找不到東西吃,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大蘿卜。他想吃,可他為什么不吃,要送給小猴吃?
幼兒回答后教師總結2)下雪了,天很冷,小猴子睡覺起來,肚子餓了,到外面找不到東西吃,忽然看到門口有個蘿卜,他為什么不吃?想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
3)小熊睡覺起來,肚子很餓,正想到外面找東西吃,忽然看見門口有個大蘿卜,他想吃,可他為什么不吃又送給小兔。
4)小朋友們想想蘿卜是怎么回來的?老師和幼兒邊討論,邊用填空的方式幫助幼兒小結。
4、第四遍表演。
表演后提問:你們覺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3
活動目標
1.了解三種常見的野菜,知道其名稱,外形,主要特征及營養。
2.樂意品嘗不同口味的菜,愿意接受野菜菜肴的特殊口味。
3.能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探索,增強觀察,比較的能力。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野菜的外形特征,及觀察野外環境與菜地環境的菜不同。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了解常見蔬菜的名稱和主要營養價值。
2.物質材料:野菜標記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營養圖標;幼兒操作材料,漁腥草,蘆蒿,小簍子若干。
活動過程
1.野菜寶寶開火車進場。
幼兒佩戴野菜標記,扮演成三種野菜寶寶隨著音樂開火車進場。
2.玩游戲“找朋友”,認識野菜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1)幼兒圍坐成圓,運用多種感官觀察并介紹自己野菜寶寶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教師:小火車上這么多菜寶寶,你們是誰呀?請你們介紹一下自己,你是誰,長得什么樣?聞起來是什么樣的氣味?這里有和你長得一樣的朋友嗎?找找看。
(2)觀看圖片了解蔬菜和野菜生長環境的不同,學習新詞匯“野菜”。
教師:我們以前認識的蔬菜寶寶生長在菜地里,今天認識的這三種菜寶寶是生長在哪里呢?
教師出示野菜地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野外與菜地環境的不同,知道這三種菜生長在野地里,不需要人專門照料,這樣的菜有個專門的名字叫“野菜”。
(3)玩“找朋友”游戲,鞏固對這三種野菜名稱和外形特征的認識。
玩法:音樂停,持花的小朋友就站起來向大家介紹自己,并問:“___,___,___寶寶在哪里?”和他同樣的菜寶寶就站起來:“___寶寶在這里。”
3.玩“猜猜看”游戲,了解野菜的營養價值。
(1)教師出示圖標,請幼兒猜猜漁腥草,蘆蒿,棉紫菜的不同功效。
(2)幼兒把自己的野菜寶寶與相應的功效圖標匹配。
4.分組游戲,進一步了解野菜。
(1)找找我的家: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和野菜寶寶找找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把菜寶寶小圖片放在底圖上。
(2)廚師小幫手:學摘蘆蒿,漁腥草,棉紫菜。
(3)美食會:品嘗蘆蒿炒香干,涼拌漁腥草,棉紫菜餅。
5.幼兒相互交流和野菜寶寶玩游戲的感受,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各種野菜的喜愛。
教學反思
在幼兒園健康教育中,比較重視對幼兒飲食營養認知和習慣的培養,其實,兼顧食物和進餐的生理及文化意義,拓寬飲食營養教育的視野也是幼兒園健康教育中可以挖掘的一個內容。因此,在這節健康活動中,教師希望幼兒對飲食的了解更廣泛,讓飲食文化融入日常的健康教育中。
健康認知。“野菜寶寶玩游戲”側重于讓幼兒在實踐體驗中提高健康認知水平,通過對蘆蒿,漁腥草,棉紫菜這三種常見野菜的'特點的認識,了解野菜對身體保健特有的價值,從而豐富幼兒已有的食物經驗,激發幼兒品嘗各種食物的興趣。
健康行為。幼兒對食物的喜好是有原因的。在健康教育中,教師要針對行為產生的原因,采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幫助幼兒真正接受各種食物。如有些幼兒覺得野菜有種特別的氣味不愿意接受它,活動中通過野菜娃娃自我介紹的環節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自己的野菜,因為是“自己獨有的氣味”,幼兒心理更容易接受這種味道,原來的抵觸心理巧妙地轉化為接受心理。在品嘗時,幼兒也不會因為野菜的氣味而拒絕了。活動更注重于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通過操作,品嘗,討論等多種方式的參與,互動,激起幼兒的食欲,真正樂意接受野菜這種特別的食物。
健康態度。在幼兒飲食營養教育中,健康態度的情感作用是連接健康認知和健康行為的關鍵一環,是提高層次的催化劑。教師通過游戲的貫穿推動幼兒對野菜寶寶的認識,幼兒以一個野菜寶寶的身份參加活動,在多種感官幫助下了解了“自己的特點”。“找朋友”的游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了解野菜的興趣。“猜猜看”的有趣形式則幫助幼兒積極參與討論,正確理解粗淺的飲食營養知識。三個分組游戲從各個角度進一步豐富了幼兒對野菜知識的了解,通過品嘗,操作等游戲,讓幼兒愿意主動地和野菜交朋友。樂在其中是這個健康活動最大的特點。
健康認知,健康行為,健康態度三者的有機結合,正是健康教育特色的體現。健康的飲食營養教育要抓住時機,抓住教育難點,增加幼兒來自多方面的健康經驗,使幼兒健康體驗由一個范圍擴散到另一個范圍,在實踐體驗中提高水平。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4
活動目標:
1、復習基本舞步,并會合拍的邊聽音樂邊呈螺旋形走。
2、遵守游戲規則,炮仗被點著后能及時發出信號,不提前,不落后的發出:“嘭”、“啪”聲。
3、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會基本舞步。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看兩位叔叔在干什么?什么時候會放炮仗?過年,開店,結婚等。炮仗會發出什么聲音?
二、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1)聽教師范唱,說出所唱歌曲內容。
(2)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唱熟悉歌詞和旋律。
三、練習螺旋形走。
(1)從炮仗頂部往下觀察:你看到了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圓怎么變螺旋形?(課件演示)
師:現在我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大炮仗,圓點代表小朋友,那我們首先要圍成一個什么形狀?(圓形)那么圓形怎么變成螺旋形呢?第一個人帶頭向中心繞圈,后面一個接一個,(課件演示動畫變)
(2)幼兒手拉手站成圓形,首尾不連接,教師邊唱歌邊拉著第一人的手,呈螺旋形走。
(3)幼兒學習在教師點炮仗后及時的發出反應。“嘭”,“啪”!炮仗爆炸啦,大家都變成了小紙屑輕輕飄落,回到原來的位置。
四、學(復)習游戲中的基本舞步。
(1)看教師邊唱歌邊做動作。
(2)說出教師的`動作中,哪些舞步已會跳,哪些不會跳。
(3)復習已會跳的舞步,重復練習有困難的舞步。
五、玩音樂游戲。
集體,分組
師:商量好了嗎?你們誰是帶頭人,誰來放炮仗,看那一組唱的準、走得齊,卷的好,炸得響,飛得美。
活動延伸: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舞步?滑步,娃娃步,踵趾小跑步,下次我們還可以把這些舞步加到歌曲里,手上也可以有一些變化。
活動反思:
卷炮仗是一項深受幼兒喜愛的傳統活動,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通常以體育游戲的方式和幼兒共同玩。盡管在“卷”的過程中教師會不停地發出語言提示:“手拉好,一個跟著一個,卷緊一點。”但隨著炮仗越卷越大,幼兒的情緒會越來越高漲,螺旋隊形也就很容易出現擁擠、碰撞、隊形散亂的現象。
分析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參與游戲,而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游戲是靠大家的合作來進行的,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改變以往體育活動中已經出現的幼兒因不理解螺旋隊形而盲目跟從的現象,啟發幼兒通過探索先理解螺旋線的原理,在理解螺旋線原理的前提下再學習用動作表現螺旋線。
在這個活動中,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突破了計劃中我們預測的困難,在理解螺旋線特征的基礎上,幼兒能夠逐步完成卷炮仗的動作表現。如果說傳統的單一的體育活動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么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卻是讓幼兒的愉悅帶有一定的理性指導成分,即理解了卷炮仗游戲的真正玩法。正是在科學活動中對螺旋線的探索,才使得藝術活動中的卷炮仗游戲玩得更加豐富精彩。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圍繞螺旋線這個線索,在探究中游戲,在游戲中探究,凸顯出科學與藝術、感性與理性結合的魅力。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5
教學目標:
1、自由結伴玩報紙,體驗集體活動與創造的快樂。
2、探索各種玩法,掌握跳、鉆、爬等技能,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準備:
廢棄報紙制作的作品、舊報紙若干張,錄音機、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1、準備
老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做準備活動。
2、討論
(1)參觀用廢舊報紙制作的物品。
(2)怎樣玩報紙?注意事項。
(3)自由探索玩法:可一人玩,也可幾人合玩,探索多種玩法。
(4)相互示范并學習各種玩報紙的方法。如單腳或雙腳在報紙上跳,跨過報紙練跳遠等等。
3、結伴玩
展示不同玩法,教師對幼兒創造的方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1)輕輕落地跳
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用單腳或雙腳在報紙上跳,不把報紙弄破,幼兒自主練習,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差的幼兒輕輕落地跳。
(2)跳遠
將大報紙對半折后平鋪在地,請練得好的幼兒示范,可隨意調節距離,幼兒分散練習,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盡量跳得遠些。
(3)鉆“山洞”
指導部分幼兒把大報紙連起來高舉過頭,變成一座“山洞”,其余幼兒玩鉆“山洞”的游戲。
(4)爬行
幼兒把大報紙一張連一張平鋪在地上,請一名幼兒示范,比膝跪在報紙上向前爬行,小心不能弄破報紙。
4、游戲結束
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編報紙舞愉快結束活動,回教室休息。
教學反思:
活動以幼兒自由探索報紙的玩法為主線,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幼兒與同伴在一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氣氛比較活躍,大部分幼兒還是愿意跟著老師玩游戲,但還是有少部分幼兒不愿意玩。活動滿足了幼兒的'自我探索能力。
不足之處:
準備的報紙量有點少,導致有的小朋友把報紙弄壞了,就沒有足夠的報紙供他們玩耍,這需在以后的活動中多加注意。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6
活動目標】
1、對自己的加減法運算,結果有自信。
2、學習6的加減法,并理解加減法實際意義。(重點)
3、能列出6的加減法算式。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教具小魚無數條;6以內的加減符號數字卡,幼兒活動冊,數學《蛋糕店》,幼兒操作材料,蛋糕卡片每人一份,鉛筆。
?活動過程】
一、話題引入。
小朋友向家長打招呼,“小朋友,今天你們的家長都來幼兒園看你們在幼兒園的表現怎么樣?你們高興嗎?(幼兒回答高興!)那小朋友們喜不喜歡蛋糕?我這有家蛋糕店,這家蛋糕店是小魚們最喜歡的蛋糕店,小魚們現在在做什么呢?它們啊在水里游玩。”
二、游戲:小魚游水。
1、這個時候有1條小魚在水里游啊游啊游!游過來了,(教師做魚兒游水的動作)出示數字“1”,貼在黑板上,又有5條小魚游啊游啊游,從水里游過來了(教師做魚兒游水的動作)出示數字“5”,現在一共游來幾條小魚,請幼兒數一數(6條魚),小朋友你們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請幼兒思考并回答,上臺算出算式1+5=6。
2、認讀:1+5=6(請幼兒齊聲認讀)1+5=6是什么意思嗎?“1”是從水里游過來的一條魚,“5”是從水里游過來的“5”條魚,一共是“6”條魚。
3、幼兒看圖列出算式:
1>根據圖中一組的魚兒圖,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請幼兒上臺將其它四組算式在黑板上算出來,看幼兒做對了沒有,錯的馬上改正過來。
2>認讀黑板上的加法算式,(讓幼兒齊聲認讀)。
1+5=6 2+4=6 3+3=6
5+1=6 4+2=6 6+0=6
三、游戲:小魚兒不見了。
1、“小朋友這6條小魚游水游餓了,它們要去蛋糕店吃蛋糕”,教師出示數字“6”,現在有1條小魚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見了,(教師做魚兒游走的'動作),出示數字“1”,請小朋友數一數,算一算還剩幾條魚?(5條魚),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請幼兒列出算式6—1=5。
2、出示6條魚圖,有2條魚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見了,教師出示數字“2”,還剩幾條魚?請幼兒列出算式:6—2=4。
3、出示6條魚圖;小魚兒游啊游啊!
四、結束部分。
這些小魚兒都去了蛋糕店吃蛋糕去了,可是蛋糕了都放在你們的爸爸媽媽那里,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想請小朋有把6的加減法算出來,算對了,才能讓你們的家長們把蛋糕給小魚們吃,好!那就請小朋友翻開書第23頁蛋糕店,把算式算出來吧。請家長檢查一下,看小朋友們算對了沒有,算對了,家長們就幫忙把蛋糕貼在蛋糕店里好讓小魚吃。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石頭的外部特征。
2.簡單了解常見的石頭在生活中的用途。
3.愿意用石頭拼出簡單的圖案或根據石頭外形給石頭涂色。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每人收集1塊石頭,帶到幼兒園。
2.《會變化的石頭》《我是石頭》教學掛圖及教師教學資源、水彩筆。
3.幼兒學習資源⑤第14~17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石頭的外部特征。
(1)讓幼兒玩自己帶來的石頭,說一說自己帶來的石頭是從哪里找到的,是什么樣的。
(2)請小朋友互相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大家帶來的石頭是一樣的嗎?它們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3)教師啟發幼兒比教石頭的大小、顏色、光不光滑,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石頭的外部特征。
2.幫助幼兒簡單了解常見的石頭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師提問:小朋友在哪里見過石頭?你們知道石頭有什么作用嗎?
(1)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
(2)出示《我是石頭》教學掛圖或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引導幼兒簡單了解常見石頭的作用,如蓋房子、鋪路、造大橋,做石橋、石凳子、石欄桿、石頭像等。
3.指導幼兒根據石頭的外形給石頭涂色或用石頭拼出簡單的圖案。
鼓勵幼兒給自己的石頭涂色,或和小伙伴一起用石頭拼出簡單的圖案。
活動延伸:
請幼兒閱讀、欣賞幼兒學習資源⑤第14~17頁。
活動反思:
石頭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是一種十分容易獲取的教育資源,在這個活動里我以“石頭”為學習材料。以“玩石頭”為脈絡設計了活動過程。活動中,我讓孩子們聽石頭的聲音,看石頭,摸石頭,敲石頭,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認識,了解石頭,激發幼兒對石頭的興趣。在活動組織中,我以游戲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讓整個活動生動有趣,凸顯了小班孩子活動的游戲性,讓孩子的知識在游戲中得到積累和提升。整個活動中我與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敲,一起玩,共同體驗學習的樂趣。我感到孩子們是快樂的,我也是快樂的。幼兒的參與度、參與熱情高漲。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8
一、活動目的:
1、發展幼兒在沙中的跨跳能力。
2、鼓勵幼兒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愿意與同伴合作。
3、通過大帶小的合作形式,增強幼兒間的互幫互助精神。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用兩條彩帶放置在沙地上,布置成50—80厘米寬的"小河","小河"對岸堆有兩堆積木。
2、鼓一面,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三、活動指導:
(一)引題:
1、小班、中班的小朋友們好,很高興也非常歡迎你們來參加這次的"小馬蓋房"的活動,也就是說,你們今天要兩兩合作,互幫互助,幫小馬蓋一座又高又好的房子,所以你們每個人都要爭當能干的小馬!怎么樣,你們有信心嗎?
2、小馬散步:
引導幼兒一個跟一個做"小馬跑"的動作,教師敲起小鼓,要求幼兒根據鼓點的快慢改變跑的速度。
(二)小馬過河:
1、小馬要造新房子,材料在河對岸,讓我們來學習跨跳過河的本領。
2、教師示范跨跳動作,重點強調單腳輕輕落地。
3、請幼兒分散自由練習,鼓勵中班幼兒在練習期間保護和知道小班幼兒。
(三)小馬蓋房:
1、交待游戲規則:每兩匹"小馬"(中小板幼兒各一)跨跳過小河,要求中班幼兒保護小班幼兒的安全,取一塊積木再跨跳回來,與同伴合作蓋一座新房。
2、游戲重復進行,視幼兒情緒定次數。
(四)結束活動:
"小馬"們圍著新房子快樂的隨音樂舞蹈,以示慶祝。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且情緒高漲,培養了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同時在體育活動中,還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這與《綱要》中健康領域中的目標要求相吻合。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自由玩沙包,我的主要目的是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能力,讓孩子自己探索出各種各樣玩沙包的.方法,這一點孩子們做的特別好。我設計的第二個環節是一個綜合性的游戲,其實它是第一個環節的鞏固與提升,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性比較高,能主動參與到我們的游戲中去,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我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現,整個游戲的氛圍還是比較輕松愉悅的。
讓我感到不足的地方就是炸碉堡的游戲,難度不夠大,孩子們的活動強度還不夠,這主要與我選的器械有關。另外,在這節課的目標確立上,我覺得應該再加上一個情感上的目標,比如說,培養孩子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的精神。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聯系,學習判斷對錯,發展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思維的流暢性和求異性。
2、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并迅速對語言信息作出反應。
3、情感目標在出錯和糾錯的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小卡片、訓練用的句子卡片。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引出游戲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二、教師講述一句話,請幼兒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并指出錯誤。
提問: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毛病?這句話說的對嗎?為什么?
三、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由XX講一句話,全體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并指出錯誤,知識正確及句子流暢者為勝。
四、教師與幼兒游戲,教師說一句,由幼兒指出錯誤并加以糾正。
例如:①小狗喜歡爬到樹上去玩。②火車可以在公路上開。③鹽是苦的。
④春天,知了在樹上叫。⑤下雪的時候,荷花開了。
⑥烏龜是六只腳,螞蟻是四只腳。⑦晚上下雨的時候,可以看到月亮。
五、幼兒分成二人一組,開展游戲。說出自己編有矛盾的句子,請另一方糾正。
活動反思:
優點:通過《水的游戲》這一活動,使孩子們通過各種游戲知道了水的特性、用途、怎樣節約用水等,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活動,他們的想象力真的讓我大吃一驚,在實驗的過程發現了那么多的'問題,那么多創新的玩法,而且沉浸在游戲的探索與樂趣之中,知道小伙伴之間相互合作、共同思考、發現問題并及時創新等,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把活動的目標完成的淋漓盡致,效果非常的不錯。
缺點:活動場地有點小,孩子們的活動受到限制,并且在游戲玩水的時候,孩子們有點擁擠,有的孩子把水灑在了地上,搞的活動室有點臟。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10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內容,懷念紅軍爺爺,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節嗎?中秋節要吃什么呢?
師:那你們知道月餅是怎么做的嗎?做過月餅嗎?
老師講《啊,搖籃》的故事梗概,激起幼兒尊敬與愛戴革命老人的情感,幼兒珍惜自己的幸福生后,引起幼兒欣賞歌曲的興趣。
2、欣賞與感受
(1)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3、學唱與表演
(1)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2)集體學唱,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3)講述歌詞,通過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可讓幼兒反復強化記憶,以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中的寓意與情感,以教育與影響幼兒。
(4)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活動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的`情景之中。讓幼兒討論:中秋節有哪些風俗?最喜歡吃什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也是本次活動的可取之處。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主要以幼兒模仿學習為主,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只重點教唱難唱準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給幼兒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較喜歡用這種讓幼兒自由發揮的方式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樂的情緒與情感,享受到了和諧聲音的美妙。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活動,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活動起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11
【活動目標】
1、探索報紙能怎樣玩。
2、讓幼兒學會踮著腳尖走路,保持平衡,使幼兒學會踮著腳尖跑步。
3、體驗在玩報紙的過程中帶來的樂趣。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音樂:春天花花幼稚園)
每位幼兒發一張報紙,師幼坐在報紙上做熱身活動
二、探索報紙的玩法
教師提問:報紙是用來做什么的?報紙可以和我們怎么玩?
三、游戲:報紙小路
1、用報紙鋪路:踮腳尖走路,在報紙上練習小跑步。
(提煉把報紙放在腳下走的幼兒,請這名幼兒示范)
師:(個別示范)瞧,xx寶貝是把報紙放在腳下,踮起腳尖向前走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全體單獨練習)全體都有,把報紙放在地上,腳輕輕地踩上去,踮起腳尖,向前走。
2、再次規范練習踮腳尖保持平衡走。
(師可以在走的時候故意走不穩,東倒西歪的)提問:踮著腳尖走走不穩,怎么辦呢?(幼兒想辦法)引導幼兒做出雙手側平舉來幫助我們身體保持平衡。
3、報紙鋪路。我們大家都練好了本領,現在把腳下的報紙拿起來一張接一張鋪成兩條小路吧。我們在用我們的本領——踮起腳尖通過吧,看那組通過的速度最快。
4、評價并總結經驗
四、游戲:我跟報紙做游戲
1、把報紙頂在頭上(講規則,做示范)
2、聽口令做動作
規則:
(1)當聽到一聲口哨時,先把報紙輕輕地放在我們的頭頂上,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平衡,再踮起腳尖,向前走。
(2)向前行走時,當聽到兩聲口哨時就停下來,雙手捉住報紙,快速向前跑,繞過障礙物,跑回隊伍后面。
3、分成兩組比賽。
比賽看哪組最先完成。
結束活動:
1、評價幼兒。
2、放松。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我嘗試從發展幼兒的智力著手,在活動中主要體現幼兒在游戲中的“一物多玩”,以報紙來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道具,也是從廢物利用,環保這方面出發,挖掘報紙的體育游戲價值,以報紙為媒介,訓練幼兒跑、單腳跳的能力及腿部肌肉群的力量。
活動中每個幼兒都很樂于去參與,興趣都很高昂,也很配合我,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是本著幼兒為主體的思想,所以幼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也是很重要的,幼兒有興趣,我們就有將活動繼續開展下去的意圖,如果只由老師講述那就顯得有些單板。尤其是在請幼兒比賽單腳跳,由于難度的逐漸加深,幼兒的興趣也在逐步提高,積極性也很高,這是相對比較成功的一環節。
由于報紙的'分量很輕,風輕輕一吹就可能導致報紙被吹散,所以,活動中在我請小朋友游戲的時候,很多小朋友的報紙被吹走,有些只顧著去追逐報紙而分散了注意力,這時我靈機一動,說:“孩子們,起風了,下雨了,把你們的報紙當成雨傘,遮在頭上回到圓點上”。這時小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了,克服了一些突發性的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次的活動中,培養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樂趣,也鍛煉了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的體能。體育游戲對幼兒各方面的成長都有較好的幫助,老師應該多給孩子游戲的機會來提高幼兒的各項機能。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滾、踢、拋等多種玩球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游戲能力。
2、通過不同的體育游戲方式,發展幼兒跳躍、揮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拋接等的運動機能和動作速度及身體協調性的發展。
3、培養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報紙做的彩球若干、大籃子若干等。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準備:
教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幼兒手持彩球,隨音樂沿場地四周進行走跑交替練習。
二、一物多玩游戲
1、討論:想想手里的彩球可以怎么玩?
2、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自主游戲。
3、集體交流:你是怎么玩彩球的?
4、幼兒再次進行游戲,鼓勵幼兒進行合作游戲。
三、小組接力競爭游戲:運果子。
教師提出運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結組。看哪組運的果子最多。
四、結束
集合進行做放松、整理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舒緩活動穩定幼兒激動情緒。!出自:快思老。師!
五、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彩球的多種玩法。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小百科:彩,漢語一級字,讀作cǎi,最早見于漢魏兩晉時代,本義是指豐富美麗的顏色;另說其本義為文采,文章才華。即《說文》:"彩,文章也。從彡,采聲",用作名詞是指彩色的絲織物,引申為游戲、競賽中獲勝者所得的獎品,又引申為對勝利者或成功者的稱贊、負傷流血等。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13
活動準備:
帶幼兒參觀植物園或附近的公園,收集落葉。
錄音機、音樂磁帶,線、紙條、雙面膠等。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并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2、激發幼兒想象,創編葉子飛舞的動作并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
(把幼兒分成三組,每組擺放一籃葉子供幼兒自由選擇)
1、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教師:"你們發現了什么?這些葉子都一樣嗎?"給幼兒自由談論的時間,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葉子的形狀像什么?同時讓幼兒在白板上用線條畫出葉子的輪廓,進一步熟悉葉子的外型。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串葉子,做掛飾。每個幼兒拿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固定在紙條或線上,掛在脖子上。
二、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
教師交代游戲的規則:游戲開始,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進行時,幼兒可拍手自由動作,去尋找與自己有同形狀葉子掛飾的同伴,當音樂停止時,相同葉子掛飾的幼兒要站在一塊,可兩人一組,也可三
人、四人一組,游戲進行2-3次,每次可鼓勵幼兒尋找更多的同伴。
(教師也可參與此游戲,并與全體幼兒一起檢查游戲的結果,找到相同葉子人數最多的一組為勝)
三、創設情境,隨音樂的旋律,表現葉子的飛舞:
1、教師:"一部分樹木和植物在秋天時,葉子會伴著秋風漸漸的飄落,你們見過飄落著的樹葉嗎?那是什么樣的?"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模仿被風吹起的落葉。
2、欣賞音樂《水族館》,感受其旋律的優美,幼兒自由表現。
根據幼兒的能力教師可用語言情境隨機啟發幼兒表現各種動態的葉子(如:輕輕用手或身體的擺動表現葉子隨微風忽忽悠悠的飄落,急速的扭動或打圈表現葉子被大風吹的亂舞,靜止的造型表現葉子靜靜的躺在地上……)
3、聽音樂《水族館》進行角色表演。一部分幼兒做風,一部分幼兒做葉子,隨音樂的起伏,鼓勵幼兒有創造性的表演。可交換角色。教師評價。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秋游吃桔子發現葉子而引發的,通過今天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也很感興趣,表現得非常活躍。也是從今天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還遠遠不止是老師所想到的這些,而是更多、更加廣泛。
第一個環節,我充分利用自然場地,讓孩子們自由地玩,自由地拾落葉。孩子們從課堂中來到大自然,與自然融于一體,更容易引起幼兒興趣。部分孩子其實在與同伴交流時就已經發現了葉子的很多常識,如:孩子們發現葉子里有骨頭,其實也就是葉脛。
第二個環節,幼兒在拾的同時就發現了很多樹葉的秘密,這時候老師則是作一個傾聽者,一個引導者。在這個個環節中,我發現,孩子們的興趣已經超出了老師的預想。如:于欣彤小朋友,她拿著一大把葉子的葉柄,葉子散開得很像一朵花,她還將這地花作禮物送給我氣氛非常活躍。
第三個個環節,我班是第一次制作拓印畫,孩子們都覺得稀奇有趣,每個孩子都拿著自己撿回的葉子躍躍欲試,使得整個活動又進入了另一個別開生面的**。
整個活動,為了讓孩子們對這整個活動有新鮮感,我之前并沒有做任何鋪墊,再加上這次活動的場地太廣,導致場面有點亂,不過幸好到第三個環節時孩子們都已經能夠安靜地作畫。
本來我的設想當中,在第三個環節里,當孩子們印的時候會發現,葉子的正面印畫出來的是一個板面,而背面印出的`卻是有葉脛紋路的漂亮圖案,不過因為孩子興趣太高,當時并沒有發現這一特征,而我也并不想做牽著孩子們鼻子走的老師,因此,葉子的組成在這個環節中被老師有意地忽視。
最后,說說我優點和不足之處及解決方法吧。我認為,這次活動,我的選材比較新穎,設計較大膽,能利用園內場地,從教室教學轉而到大自然中教學,是傳統教學的一個新突破。在教學中,善于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在課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讓孩子們做學習的主人,老師作為引導者和傾聽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但在教學中,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活動準備倉促,不夠充分。其次、場地中由于怕孩子亂,出現意外,引導幼兒探索發現時間較短,這時可以讓孩子們坐下來慢慢仔細觀察更好,這樣孩子們的注意力自然能夠集中。最后、不注重知識經驗的準備,使得孩子作畫時雖然非常有興趣但作業情況只有一部分較好。有部分作品不理想。
總而言之,每一次活動都能增長一定經驗,會發現自己許許多多不足的地方,并使之作為日后的借鑒,也對自己是一個促進。教育不斷在更新發展,也正是因為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我才能更好的發現自己的不足,使之改進,從而找到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14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圓弧響板,知道使用的基本方法。
2.在游戲中學習感受和表現4/4拍的節奏,嘗試用樂器進行表達.
3.能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參與音樂游戲。
二、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圓弧響板每人一對
2.紙牌16張
3.捕羊器一個
4.音頻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綿綿羊群里的小羊在玩摸紙牌的游戲,摸張紙牌跑回來,看一看藏藏好。當他們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忽然有一只狡猾的狐貍混入了羊群中,聰明的小羊能不能躲過狐貍的抓捕呢?你們跟著羊媽媽到羊群里看一看好不好?
2.聽音樂感受4/4拍的節奏,嘗試用動作和樂器進行演奏。
(1)嘗試用動作感受和演示4/4拍節奏。
(音樂第1遍)
師:有沒有哪只小羊聽出來我們是先拍了幾下慢的,又拍了幾下快的呢?我們跟著音樂看一看吧!
(音樂第2遍)
師:小羊們能不能自己跟著音樂做出音樂中所有的2下慢的,4下快的。
(音樂第3遍)
(2)嘗試用樂器感受和演示4/4拍節奏。
師:今天楊媽媽給你們每一個小羊帶來了一種樂器,我們拿出來看一看吧。這個樂器叫什么呀?看看戴在什么位置。(將繩扣戴在食指,樂器放在手心)
師:你能用竹板發出一下一下頓頓的聲音和快速連續的聲音嗎?
嘗試2下慢的4下快的節奏,之后加上音樂嘗試演奏。
(音樂第4遍)
將全部動作換成樂器演奏,幼兒觀察動作變化并嘗試演奏。
(音樂第5遍)
3.摸紙牌游戲。
(1)討論游戲規則
教師發出預令,示范游戲玩法,一起討論游戲規則。
(音樂第6遍)
不加音樂復習指令,小羊起立、摸張紙牌跑回來、看一看藏藏好。狐貍狐貍在哪里、小羊小羊準備好。
提醒幼兒自己的紙牌不可以讓其他小朋友看見。提示應在羊圈的外面跑,狐貍和被補羊器補到的小羊反應快一點。
(2)幼兒嘗試進行游戲
師:為了公平起見,我來打亂順序。請紫羊為我們執補羊器。
(音樂第7遍)
對游戲進行及時的總結,幼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師:這只小羊為什么被抓到?
提示狐貍和小羊應在羊圈的外面跑。
(音樂第8遍)
提示自己的秘密應該藏在自己的心里。
(音樂第9遍)
提示羊圈里的羊要利用樂器給小羊加油!
(音樂第10遍)
幼兒掌握游戲規則,自主進行游戲2遍
四、活動反思:
首先,樂器要適合幼兒的實際能力,圓弧響板是小班可以選用的樂器,對手眼協調的要求不高。經觀察幼兒玩打擊樂器的次數較少,所以幼兒選用基礎的`樂器,加大玩法的難度和多樣性。配器方案中選用的樂器種類和演奏方法是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可以接受的。所以選用了樂器演奏和游戲相結合的原則,增加趣味性,材料準備充分。
其次,在活動中,教師在每個環節會準備預令,幼兒理解每個環節的流程。采用單馬蹄形座位,教師能看到所有幼兒。幼兒先徒手演示,再戴上樂器進行演奏,熟練的基礎上,加上游戲環節,激發幼兒的興趣。游戲環節一開始幼兒的反應有些慢,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總結,幼兒很快掌握游戲規則。教師是引導者的身份,在幼兒嘗試過后,讓幼兒自己演示,充分的尊重幼兒。在游戲環節,有個別幼兒沒有聽清教師的指令,傾聽能力較差,教師及時引導。在打擊樂器演奏的教學活動中,幼兒不僅是單純面對音樂領域或奏樂的問題,是幼兒綜合面對多個不同領域的問題,總體達到教學目標。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合理想象,創造性地續編故事。
2、大膽參與表演故事,體驗自編自導合作表演的樂趣。
3、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產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5、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1、利用玩具圍合小溪情境。
2、故事ppt《美麗的小溪》。
3、提供各色彩紙、筆。表演用的塑料袋、包裝盒、方便面盒;故事錄音。
活動實施:
1、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師:森林里有一條晶亮的小溪,小溪里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小溪兩旁長著綠綠的青草,開著美麗的鮮花,在美麗的小溪邊,來了誰?發生了什么事?請小朋友來聽一聽。(欣賞故事ppt)
提問:
(1)故事的題目是什么?故事中有誰?
(2)野鴨、灰兔、黑貓和小朋友們看見這么美麗的小溪,他們做了什么?
(3)他們玩過之后,小溪變得怎么樣了?為什么?
2、續編故事。
教師:小朋友們看到小溪變臟了,心里怎樣?他們會說些什么?會怎樣做?
幼兒互相討論,自由續編故事。
3、表演故事。
(1)制作人物標志,準備表演。
自由分組,協商分配角色,并利用彩紙制作胸飾。
(2)分組、分角色表演故事。
附故事:美麗的小溪
森林里有一條晶亮的小溪,小溪里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小溪兩旁長著綠綠的青草,開著美麗的鮮花.
一只野鴨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真美啊!”于是,他在小溪邊搭了一間草房,住了下來。
一只灰兔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的水真清啊!”于是,他在小溪邊挖了個洞,住了下來。
一只黑貓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的水真清啊!”于是,他在小溪邊挖了個洞,住了下來。
小朋友們聽說野鴨、灰兔、黑貓搬了新家,都趕來看望,他們都稱贊野鴨、灰兔、黑貓有眼光,找了一個這么美麗的好地方。小朋友們在小溪里游泳、捉魚、打水戰,一直玩到太陽下山才離去。
過了不久,朋友們又來到小溪邊。美麗的小溪不見了,溪水變黑了,變臭了,水面上還漂浮著許多白色的塑料袋和紅紅綠綠的包裝盒。原來,野鴨吃完了方便面,就把塑料袋扔進了小溪;黑貓吃完了烤魚,就把魚刺扔進了小溪;灰兔呢,把自己吃剩下的剩草剩菜都倒進了小溪。
小朋友都叫起來:“溪水好臭啊!”野鴨也叫起來:“天啊,這是誰干的?
活動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節語言故事的公開課。這則童話故事,意境優美,主要以小動物搬家前后小溪的變化為主軸,共同感受美麗的小溪與受污染小溪的不同,讓幼兒在情感上得以體驗,用自己現實的經驗來解決問題,猶如現實中的翻版,孩子們易于接受。其次,故事中所表現的主題內容——環保,也是全世界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次活動讓孩子通過對故事的理解遷移經驗,讓幼兒從內心出發,懂得環境保護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點點滴滴逐步積累,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
我所教的年級是幼兒園大班,有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由于我園地處農村,提供語言表達的平臺相對較少,所以幼兒說連貫的句子、完整句子的能力還是很差。《美麗的小溪》這則故事,讓幼兒在能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這個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故事的理解,拓展生活經驗,并利用其進行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幼兒創造了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
在教學媒體的使用上,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它直觀、形象地展示了授課內容,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教學媒體直接為課堂服務。
在每個環節中,無論是提問,還是與幼兒的交流中,我始終與幼兒處在同一平行線上,善于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回答,而且每一次的提問都出自于雙方自然的對話,使整節課少了點教師機械授教,多了點輕松與自然。
在設計提問中,我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能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述自己內心的感受。
對于孩子我們可以初步培養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并告誡他們一些事理,所以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讓孩子們知道破壞環境的行為是不對的,知道愛護環境要從小事做起,做錯事情要及時改正。
【幼兒園游戲教案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積木游戲》含反思08-25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繩子》含反思07-11
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躲雨》含反思11-20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連體人》含反思04-03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教案《陽光隧道》含反思03-07
幼兒園教案含反思04-02
幼兒園小班優秀游戲教案《狼和小兔》含反思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