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1
大班美術《天安門》反思
美術活動一直是我們班的弱項,在前幾次的繪畫活動中,我發現了這樣幾個現象
1、握筆姿勢不正確;
2、勾線不清晰;
3、涂色不夠飽滿;
4、構圖很小,而且中心位置找不到。今天又進行了美術活動《天安門》,在活動之前我精心設計了教學活動過程,但是課后想想在很多環節的處理上還是事與愿違。從活動目標上反思:整個活動過程都是為目標服務,在活動過程中,我緊緊圍繞兩個目標開展活動,從引題――講解示范――幼兒練習――教師講評。流程比較清晰,環節也能相互緊扣,并且層層遞進。兩個目標基本達成。從活動過程上反思:在引題的時候我有點操之過急,本來我想讓孩子們充分了解天安門城樓的主要結構特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部分孩子說不出來。其實我可以在活動開展之前讓家長幫忙,請孩子收集天安門圖片或者可以請去過北京天安門的'小朋友帶張留影的照片,放在我們區域,讓每個小朋友有事先了解的過程,為畫天安門作好鋪墊。這樣在引題的時候每個小朋友都會有話要說,不會冷場。講解示范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首先讓孩子們觀察天安門的結構,并有意識的告訴他們第一層樓是怎么樣的形狀,第二層樓是怎么樣的形狀,第三層樓是怎么樣的形狀,通過有順序的觀察告訴幼兒畫的時候也要從底層開始畫,并讓他們知道天安門是梯形結構。在幼兒練習的時候,我一個一個進行觀察與指導,不斷強調要注意的事情。為了讓畫面更豐富,我讓孩子們進行添畫,可以畫白云、小鳥,但是有些小朋友卻主次不分,添畫部分畫的很大,天安門畫的很小。其實在每個班級中每個小朋友能力有強有弱,個別孩子可以個別對待,順應他們的發展特點,能力好一點的要求高一點,能力弱的要求低一點,不然就會適得其反。
幼兒園大班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四、活動準備
教具:黑板上畫上兩座房子、房子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貓卡片、
五、活動過程
復習5的分解組合、
對對碰
教師:我說五、
幼兒:我對五、
教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1和4。
【......】
教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4和1。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許多小動物都收到了樹媽媽的信、你們猜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么呀?(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只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只)出示“6”的數字卡。
師:6只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小熊貓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小熊貓,將6只小熊貓分在兩座房子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并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6
/
(1)(5)1+5=6
(2)(4)2+4=6
(3)(3)3+3=6
(4)(2)4+2=6
(5)(1)5+1=6
(3)、請幼兒讀黑板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2和4,2和4組成6,2加4等于6。
(4)作業,先寫一個分和式:6
/
(1)(5)
61+5=6/(5)(1)5+1=6;
幼兒園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旋轉現象的興趣及探究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2、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
3、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
材料一:風車、陀螺、飛機、地球儀、時鐘、穿著繩子的木珠、各種會旋轉的塑制玩具、兒童玩具等;
材料二:手絹花、草帽、杯子、筷子、薯片罐、工藝傘、水車、裝水的燒杯、竹蜻蜓、線、紐扣、塑制玩具、硬幣、草裙等;
2、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重點:激發幼兒對旋轉現象的興趣及探究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難點: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
活動流程:感知發現--嘗試探索--實踐歸納--拓展體驗
活動過程:
一、感知發現(出示材料一)
1、指導語
請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老師帶來的玩具,你會有什么發現呢?
2、幼兒感知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你在玩什么?你發現了什么?你是怎樣讓它轉動的?
重點引導幼兒發現物體旋轉的現象。
3、集中交流自己的發現:說說你的發現。
(分析:這一環節讓幼兒通過自由地感知、探索、交流,發現了這些玩具有一個共同的秘密:都會轉動,初步激發了幼兒探索的興趣。)
二、嘗試探索(探索材料二)
1、指導語
你去試試這些玩具會不會旋轉?
可以用什么辦法?
2、幼兒再次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你用了什么辦法?它繞著什么在旋轉?
重點引導幼兒探索使不同物體旋轉的方法。
3、集中交流、演示自己的'發現:說說你的辦法。
(分析:帶著疑問,幼兒開始進行有目的地探索:這些玩具是不是都會轉動?可以用什么辦法?讓幼兒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動建立起事物之間的聯系,形成自己對周圍事物和關系的認識和理解,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同時讓幼兒相互交流或演示自己的發現和使用的辦法,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并從同伴那里獲得更多的經驗。同伴間的相互學習是本次活動幼兒所掌握的最主要的科學方法。)
三、實踐歸納
1、指導語
請小朋友去玩沒有玩過的玩具;
你可以試試剛才大家介紹的辦法,也可以想想其它辦法。
2、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進一步嘗試使物體旋轉的多種辦法。
3、交流歸納。
(分析:幼兒從同伴間獲得了更多的科學經驗,但還不全是自己建構的經驗,安排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再一次實踐、驗證,繼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在逐步地引導和一次次深入地探索中,幼兒才形象地感知到了什么樣的轉動是"旋轉"。)
四、拓展體驗
1、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會旋轉?
(結合課件)
2、試試你的身體會旋轉嗎?
(分析:結合課件,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了生活中的旋轉現象,擴散了思維,拓展了生活經驗。
最后在音樂聲中,讓幼兒嘗試讓自己的身體旋轉,既是對探索旋轉的延伸,又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發現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感,使活動達到了知情意形的有機整合和前所未有的高潮。)
幼兒園大班教案4
體育活動:踩高蹺
活動目標:在高蹺上進行各種活動,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平衡木、沙包、積木;每人一副高蹺
活動過程:
1、放音樂,幼兒自由地聽音樂做動作。
2、提供器械,幼兒分散練習平衡動作。
1)教師介紹器械及部分玩法:頭頂沙包過平衡木,或空手站在平衡木上做單腳站立、側走、后退走。
2)幼兒活動,教師照顧并指導個別幼兒。
3、踩高蹺。
1)孩子每人取一副高蹺,分散站在場地上,自由嘗試踩高蹺。
2)集體聽口令練習踩高蹺前走10步,后退10步,側走10步,轉圈10步。幼兒自由分散練習。
4、游戲《做客去》
1)聽信號集合站在場地。介紹游戲玩法。每隊請一名幼兒示范。
2)全體幼兒游戲。
5、小結游戲情況,聽音樂跟老師做放松動作,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2、提高幼兒的模仿能力和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活動準備】
1、器材:梅花樁16個、軟性棍25-30個平均每人1個、軟性環50-60個平均每人2個、秒表;以及竹扁擔及塑料瓶;
2、練習場地布置:
①設置兩條跑道
②將梅花樁分別布置在兩個跑道上,間距為25CM,均勻排列;
3、比賽場地布置:在跑道起點畫一條約1米長的起點線,在起點線正前方50厘米處設置梅花樁。
【運動形式及動作要領】
1、樁上行走:幼兒身體直立,保持平衡從梅花樁上通過;
2、挑水行走:幼兒需要將“水”挑著,通過梅花樁。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徒手熱身操。
二、分項練習
1、平地挑“水”前進,每名幼兒1~2次;
2、身體直立、兩臂展開保持平衡通過梅花樁,每名幼兒1~2次;
3、挑“水”通過梅花樁,每名兒童1~2次;
三、運動競賽
幼兒按總人數分成兩組,站在各自跑道的兩邊,每個跑道有8個梅花樁。游戲開始后,每隊的第一名挑好水要踩過8個梅花樁到達對面把水交給第二名孩子。在游戲過程中如果軟性環掉了或者幼兒從梅花樁上掉下來都算違規,在原地把環挑好迅速踩上梅花樁繼續進行游戲。
【活動建議】
1、幼兒在挑水過河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能力比較差的`幼兒進行保護和引導。
2、游戲從簡到難,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性和克服困難的意識。
3、幼兒在自由練習挑水過程中注意不要相互推擠。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大班教案6
活動目的:
1、嘗試畫小朋友抬頭看煙火的動態。
2、欣賞禮花的美麗,發現色彩的美 。
3、根據禮花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感受禮花的美感。
活動準備:
勾線筆、蠟筆、深藍色顏料、毛筆頭可動的人物教具。
活動過程:
一、討論導入
1、這是什么?
2、有個小朋友來看煙火,他看到了嗎?為什么?
3、討論:怎樣才能看到煙火?
4、觀察討論:比較正面頭和抬起的頭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原來正面看的頭和抬起的頭,他們的頭發、眼睛、嘴巴的位置不一樣,正面的頭像,從上往下是頭發、眼睛、嘴巴,而抬起頭后,他們正好顛倒,從上往下是嘴巴、眼睛、頭發。
二、示范講解
那么美麗的煙火,小朋友都急著想看呢,快請他來吧。
示范要點:
1、定位頭、頭發線。
2、五官。
3、身體。
4、可以請幼兒示范第二個小朋友,教師引導。
三、幼兒創作
還有好多小朋友都想來看煙火,把他們一起請來吧。
指導要點:
1、抬頭的動態:五官的位置。
2、布局:人物在畫紙下半部,煙火在上半部。
3、蠟筆畫煙火(線條粗、顏色深)。
四、分享交流
小朋友們都看到煙火了嗎?
活動反思:
《禮花》是一個美術活動。意在通過中國傳統節日放禮花的'習俗,表現禮花燦爛輝煌的瞬間。培養幼兒作畫能力和養成觀察表現美好事物的良好習慣。活動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幼兒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幼兒圍繞目標自主選 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幼兒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幼兒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幼兒探索的自由,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讓藝術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充實孩子們的生活。
小百科:禮花,或稱禮花炮,從前叫它西洋煙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煙火、焰火。
幼兒園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探索、發現生活中手表的多樣性及特征。
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過程:
一.互動談話,回憶幼兒已有經驗:
1.教師:你見手表嗎?你見過的手表是什么樣子的?手表有什么作用?
2.引導幼兒珍惜時間:對了,手表能讓我們很準確地知道一天中的時間,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很珍貴,你們以后要學會看手表,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二.引導觀察,了解手表的整體和局部特征。
1.整體觀察
老師這里也有一個手表。(PPT)我們一起來看看的手表是什么樣子的?(手表分為表鏡、表殼、表帶、表盤、指針、表扣等)
2.局部觀察
教師拿起一只有代表性的手表,引導幼兒觀察手表的局部特征。
提問:
1.剛剛看的手表的表鏡、表殼是什么樣子的?
2.表盤上有什么?
3.指針是怎么樣子的?指針有什么作用?
4.表帶是什么樣子的?跟剛剛的'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5.表扣是什么樣的?
三.教師局部示范。
1.教師選取一只手表的表帶上的表扣與幼兒互動觀察,提問:你們看這只手表的表帶的扣子是樣子的?什么形狀?有什么線條?
2.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把手表的表扣比較想象地刻畫下來。
3.繼續選取幼兒感興趣或者感覺困難的部位進行示范作畫,提問:你們覺得這只手表的那個地方難畫?(教師根據幼兒的思路,以邊互動觀察邊作畫的形式示范作畫)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寫意要求:你們要細致觀察,把你們看到的手表用各種線條、形狀畫出來,在作畫前還要注意構圖,要把手表畫在紙的中間,畫得大一些,然后請你用喜歡的顏色把背景裝飾起來。
2.教師個別指導示范,提醒幼兒要畫出手表的局部特征,在背景的裝飾上要大膽用色,涂色均勻飽滿。
五.展覽幼兒作品。
——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創意。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談,說說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聽聽同伴的想法,進一步拓展思路,激發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
活動反思與意見
一、選材上
寫意教學的基本概念是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物體,抓住事物的結構和基本特征,選取幼兒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寫意教學。手表式幼兒比較常見的事物,大班很多幼兒自己也都有手表,而且也在慢慢學習看時間。因此本次朱老師選取的內容是符合寫意教學要求的。
二、從目標上
寫意教學對于大班幼兒的教學要求:能抓住事物的神韻、動態和細節特征,畫能看到的、想到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為了解手表的結構特征的基本上,大膽地把自己看到的手表描繪下來,能表現手表的局部特征,并用喜歡的色彩裝飾背景。
三、從環節上
本次活動朱老師教態自然親切,環節流暢。為了更好的完成目標,針對本次活動提出幾點小建議。
1.在PPT演示環節教師應該做的更加細致,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手表的幾個主要的部分,可利用截圖或者箭頭的形式。
2.出示的手表不夠清楚可選擇更加清楚和形象的手表供幼兒觀察。教師的語言還需更加精煉。
3.在幼兒繪畫之前,教師應先范畫在出示圖片,幼兒作畫時可選擇圖片參考也可選擇實物參考,提供給幼兒展開觀察想象的平臺。
小百科:手表,或稱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儀器。
幼兒園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感知畫面中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感情,并能用語言進行表述。
2.能通過水油分離的特殊機理效果表現星空。
3.培養幼兒審美情趣,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1.梵高名畫《星空》
2.顏料、托盤、小噴壺、橄欖油、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今天俞老師帶來了幾張色卡,請大家看一下。
教師出示黑、深藍、深紫、粉藍、粉紅、粉紫色卡
看過這些卡片,你覺得哪些顏色你看過以后會有害怕的感覺。
深的顏色相比淺顏色會讓我們更有恐懼和壓抑的感覺。
二、欣賞作品
(1)引導幼兒觀察、描述畫面
老師:好,接下來請大家一起來欣賞荷蘭繪畫大師梵高的作品《星空》,在這幅畫里你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有什么感覺?
幼兒1:我看到了房子、星星、月亮、樹。
幼兒2:樹像火在燃燒、天空像在旋轉。
幼兒3:畫面在動、有點暈。
(2)引導幼兒從顏色上欣賞、討論
老師: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
幼兒:有黑的、灰的、黃的、藍的……
老師:什么顏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藍的、紫的)這些顏色給人感覺是比較灰暗還是明亮?
老師:這么多灰暗的顏色聚集在一起你看了有什么感覺?
幼兒:心里有點不開心、有點害怕。
教師小結:畫家用了很多灰暗的`深藍色、還有深紫色,同時又用了很明亮的黃色,色彩對比非常強烈,給人一種很不安的感覺。
(3)引導幼兒從線條上欣賞、討論
老師:這幅作品中畫家用了哪些線條?
幼兒:用了波浪線、螺旋線……
老師: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線?給你什么感覺?
幼兒:天空用了波浪線,我覺得云在翻滾……
老師:畫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線?
幼兒:星星和月亮周圍用了螺旋線……
老師:星星和月亮被緊緊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覺?請和你的好朋友相互緊緊地抱住,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樣的感覺?(肯定很難受)
教師小結: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渦圍住了,大樹像火苗一樣向上旋轉著上升,藍顏色、紫顏色和黃顏色對比強烈,畫家用這些顏色和形象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郁、難過的感情。
三、欣賞教師作品
讓幼兒觀看教師的作品上,星空是柔和而輕松的。
教師:俞老師也畫了一張畫,來看一下,這張畫又給了你們什么樣不同的感覺?還有害怕的感覺嗎?
幼兒:沒有,感覺很舒服很輕松
粉粉嫩嫩的顏色會給人舒緩柔和的感覺。
四、引導幼兒用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創作。
教師:你們知道我是用了什么方法畫的這張星空圖嗎?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如何使用水油分離的機理效果表現柔和而輕松的星空。
(1)出示噴壺、顏料讓幼兒想想你可以用這些工具怎么表現星空。
(2)教師示范并交代創作要點。
五、幼兒創作。
幼兒動手創作,教師巡回觀察,輔導幼兒表現。
小百科:梵高用夸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 整個畫面被一股洶涌、動蕩的藍綠色激流所吞噬,旋轉、躁動、卷曲的星云使夜空變得異常活躍,脫離現實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瘋狂的幻覺世界。
幼兒園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通過體驗,了解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見過孕婦。
課件準備:“孕婦”圖片;“媽媽孕育我”圖片。
材料準備:畫筆、畫紙;皮球/氣球/小枕頭。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孕婦”,激發幼兒了解媽媽肚子里有寶寶的興趣。
——你知道你是從哪里來的嗎?
——圖片里的阿姨肚子為什么那么大?
小結:阿姨肚子里有小寶寶了,你們沒出生前也是住在媽媽的肚子里。
出示圖片“媽媽孕育我”,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是如何長大的。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要不要吃東西?怎么吃的?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還會做什么呢?
——寶寶一天天長大了,媽媽會有什么感覺呢?
小結:媽媽肚子里有一根帶子叫臍帶,當媽媽吃了東西,寶寶就可以通過臍帶吸收營養。從懷孕4個月起,寶寶在肚子里就會動動手腳了。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媽媽可能會頭暈、嘔吐、腰酸、抽筋等,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媽媽懷孕非常辛苦。
給幼兒每人發放一個皮球/氣球/小枕頭,塞在衣服肚子位置直到離園,可以讓幼兒嘗試坐起床、撿東西、下樓梯、上廁所等動作。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身上帶著枕頭畫出媽媽懷孕的樣子。
1.提醒幼兒可以用透視的方法畫出寶寶在肚子里的樣子。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寶寶在媽媽身體里的位置是否正確。
3.鼓勵幼兒將畫帶回家送給媽媽,并表達對媽媽的感恩之情。
溫馨提示
體驗媽媽懷孕的活動結束后,第二天課請小朋友來談談感受,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1.鼓勵幼兒多夸夸自己的媽媽,表達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2.鼓勵幼兒回家后做幾件能表達愛媽媽的事,如給媽媽捶背、端水等,并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2、讓孩子在活動中體會生活的樂趣。
3、讓孩子明白知識的學習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鞋子中找出成雙的,要孩子仔細注意觀察鞋子的顏色和大小
活動準備
男鞋、女鞋、還有童鞋若干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快過年了,媽媽要在家搞一個大掃除,于是把家里的鞋子都拿出來了在外面曬一曬,混亂中媽媽把鞋子搞混了,小朋友,你的觀察能力最強了,能不能幫媽媽把鞋子一雙一雙的找出來,放好呢?誰能幫幫媽媽?
我,我、我、、、、、、、、、、、孩子爭先恐后的舉起了小手。
二、活動開始
活動開始的時候我講了要找出成雙的鞋子,還要說出你找到的'鞋子是誰的。很快,孩子們都各自出來找出了一雙拿在自己的手中,并說出了找到的鞋子應該是爸爸的,或者是媽媽的,再或者是自己的。活動剛開始進行的很順利。孩子們都以為自己找到的是成雙的,彼此都很高興,到最后輪到樂樂找鞋子了,可是他拿起了一只鞋子,卻找不到和他一樣的了。她很著急,熱心的孩子坐不住了,找到了一只和樂樂手中顏色一樣的鞋子,可是樂樂卻說“這兩個不一樣大呀,怎么可能是一雙呢。”經他這么一說,孩子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于是都開始審視起自己手中的鞋子,比起了大小,活動又重新開始了。最后,大家都找到了成雙的鞋子,非常高興。
三.游戲小結
在游戲中,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最重要的是鍛煉孩子的比較大小的能力,我找了幾雙顏色一樣,號碼不同的鞋子放在了里面。孩子,你們真是太棒了,觀察力真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三段體的變化過程,能根據音樂節奏和樂曲創編動作。
2、了解肥胖的危害和保持健康體型的好方法。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重點難點
1、難以明顯分清《瑞典狂想曲》三段體變化。
2、創編較完整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樂曲《瑞典狂想曲》。
2、胖、瘦鴨媽媽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1、出示胖鴨媽媽的圖片并且以鴨媽媽變胖的故事導入。
2、引導孩子們想辦法給鴨媽媽減肥。
二、分段欣賞《瑞典狂想曲》
1、播放曲目A段,幼兒邊聽音樂邊想象并且模仿胖鴨媽媽的樣子。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地跟隨音樂節奏表現鴨媽媽可能做的各種健身運動。
3、播放曲目B段,鴨媽媽胖得走不動了,怎么辦?模仿并且給它想辦法減肥。
4、播放曲目C段,出示瘦鴨媽媽的圖片,運動堅持下來了,最后鴨媽媽變瘦了,幼兒根據最后一段節奏表現瘦鴨媽媽輕快的動作。
三、交流討論
1、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啟發幼兒相互交流:肥胖有哪些危害?小朋友應該怎樣保持健康體形。
四、延伸活動
自行分組根據音樂創編舞曲。
幼兒園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緊張、激烈的氣氛,并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表達。
2、感受游戲中相互配合、合作游戲的快樂。
3、在繪畫、語言、游戲活動中理解音樂。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樂曲意思。
5、使幼兒懂得樂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1、會玩《找領頭人》的游戲。
2、《野蜂飛舞》的音樂磁帶。
3、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欣賞并感受樂曲氣氛,用語言表述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教師: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聽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及時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幼兒對音樂的感受。
2、再一次欣賞樂曲,并用合適的線條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1)幫助幼兒提取有關線條的已有經驗。
教師:我們學過哪些線條,是怎樣的?
(2)邊聽音樂,邊遷移運用線條的經驗,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教師:我們學過的線條有這些,你覺得這首曲子最適合用哪種線,就請你把它畫出來。
(3)請部分幼兒介紹自己所運用的線條及自己的想法。
3、了解音樂作品中動物的形象,并用野蜂飛舞的動作表現音樂。
(1)了解作品中的動物形象。
教師:曲子說的是一個小動物的故事,它是誰,在干什么呢?音樂家寫的是一群野蜂在空中飛舞的故事,他給這個音樂起了個名字叫《野蜂飛舞》。
(2)創編野蜂飛舞的`動作。
引導幼兒用表情和身體動作等表示緊張情緒。
4、提取已有經驗,與音樂進行匹配,并隨音樂做游戲。
(1)教師:前幾天我們玩過一個大家一起玩的游戲,是什么?
(2)聽音樂,用各種野蜂飛的動作玩《找領頭人》的游戲。
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思考:
怎樣找到領頭人?(看誰第一個變換動作,看大家的眼睛看著誰,看誰的神情最緊張……)
領頭人怎樣不讓別人找到自己?(等找的人眼睛不看自己的時候,再變換動作;不要太緊張)
大家怎樣掩護領頭人?(用眼睛的余光看領頭人)
5、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本次活動中所用的學習方法,知道說一說,畫一畫,玩一玩這些方法都能表達我們對音樂的理解。
教師:今天我們是用哪幾種方法和音樂做游戲的?以后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去欣賞別的樂曲。
活動延伸:
1、繼續玩“找領頭人”的體育游戲或音樂游戲。
2、用聽、說、畫、玩的方法欣賞別的樂曲。
活動反思:
《野蜂飛舞》這首樂曲情緒緊張、激烈,節奏變化快,但樂句不工整,樂段也不很明顯。而我們平時往往會選擇節奏和結構較清楚的作品,這類作品選擇較少。根據這首樂曲與眾不同的特點,我把活動重點定位在用語言、繪畫、游戲的方式理解音樂,能合作共玩游戲,與同伴協調一致。
本次活動通過對作品的傾聽、對音樂情緒的體驗及幼兒的自主表現,讓幼兒更多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解音樂,理解有賴于傾聽,兩次傾聽活動要求不同。一次是籠統地聽,整體感受;另一次是細致地聽,聽畫想結合,讓孩子捕捉音樂細微的變化并嘗試表達。后半部分是聽音樂玩游戲,游戲的趣味性極強,每個孩子都自主參與到游戲中,合作共玩,相互配合,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之中。
活動中孩子的主體性突出,因為活動的每一環節是針對全體孩子設計的,無論是傾聽,還是繪畫,或是做游戲,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所以整個活動沒有一個孩子處于游離或旁觀的狀態,整個活動線條流暢,一氣呵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13
相反的競賽(重點領域:健康、科學)
活動目標:
1.運用身體動作表現相反的特征。
2.培養幼兒用動作迅速反應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體能游戲”:《鏡子游戲》。
2.手搖鈴一個。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到有大鏡子的多功能教室,對著鏡子做動作:我跑,鏡子里的自己怎樣呢?再試試踮腳尖、手伸高,彎彎腰、睡著,鏡子里的自己會怎樣呢?
2.請另一位幼兒當鏡子,你做什么,他也要跟著做相同的動作。
3.請幼兒用自己的身體表現最大、最小、最高、最低、最長、最短等造型。
4.教師用身體表現上面所列的造型,請幼兒做出“相反“的造型。例如:教師做一個“最大”的造型,幼兒馬上做一個“最小”的造型;若老師做一個“最高”的.造型,幼兒馬上做一個“最低”的造型。
5.等幼兒熟悉游戲規則后,教師可以加上速度(快、慢)與力度(輕、重)等因素,做移動的練習。如:從甲地到乙地,若老師以“最快”速度移動,幼兒要以“最慢”的速度移動;若老師走路的聲音“特別重”,幼兒走路的聲音則要“特別輕”。
6.請幼兒兩人一組,一組當“大人”,另一組做“小人”。每當老師敲一下鼓時,“大人”組的幼兒要先做一個動作(如大、小、高、低、長、短等);當老師再敲一次鼓時,“小人”組的幼兒要做出與“大人”組相反的動作。
7.交換角色繼續游戲。
活動:
1.能運用身體動作表現相反的特征。
2.反應隨熟練而加快。
幼兒園大班教案14
設計意圖:
帶手帕已經是孩子們的習慣了,每天休息時間、游戲時間孩子們總會拿出手帕來擺弄一番。一會兒折一朵花;一會兒折出一幢房子;一會兒又裝作海盜的樣子。當他們得意的拿著作品給我看的時候,我發現一塊小手帕竟給孩子帶來這么多的樂趣,原來孩子們還有著這么多獨特的想法。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旨在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創造性的進行多種玩法,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在活動中體驗成功。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用手帕折疊出各種圖形或有趣的東西。
2、能與同伴合作,創造性地進行手帕的多種玩法。
活動準備:
人手一塊手帕 錄音機 磁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師:上次老師請你們帶一塊手帕來做游戲,今天你們把“好朋友”帶來了嗎?你的好朋友是什么樣子的?
2、你喜歡這個朋友嗎?為什么?
(幼兒互相交流手帕的.樣子及喜歡它的原因)
二、嘗試用手帕進行折疊
1、用手帕變圖形
老師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折疊手帕的興趣:將手帕折疊幾次變成三角形狀。“小朋友你們也會變魔術嗎?會變得和老師不一樣嗎?”
幼兒動手折疊手帕。請幼兒把自己的折疊方法介紹給別人。表揚與別人不同的幼兒。
2、用手帕變成其他物品。
師:小朋友真能干,用手帕變出了許多幾何圖形,它還可以變出其他有趣的東西嗎?
幼兒再次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制作。并做做學學所折東西的特征,如:小動物的走、跳、叫聲等
三、探索新玩法
師:剛才小朋友用一塊手帕變出了很多有趣的東西,現在你們可以找幾個朋友合成一組一起玩手帕,看看把幾塊手帕放在一起玩能玩出什么新游戲。老師看哪個小組想出了與別人不同的玩法,哪個小組的玩法最多。
1、幼兒尋找伙伴一同玩手帕。(用手帕團在一起當球互拋,玩揪尾巴的游戲,學做海盜等等)
2、請幼兒介紹玩法。
3、引導幼兒進行新的嘗試。“如果幾塊手帕系在一起能作成什么呢?
4、教師巡視,引導幼兒探索與眾不同的制作方法。
5、展示作品,并請幼兒簡單介紹制作方法。如:兩塊手帕連在一起,做成一個圈,在圈上再系一塊手帕做成了一條漂亮的領帶。(還可系成籃子、帶辮子的帽子等等)
四、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用手帕玩出了這么多花樣,開心嗎,我們再用手帕來跳個手帕舞吧。幼兒聽音樂自由舞蹈。
評析
手帕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它不僅可以用來擦汗、擦鼻涕,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游戲性。教師能選取幼兒熟悉的物品作為活動材料,使幼兒能夠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促使各項能力得到發展。活動打破了舊教學模式中的局限性,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在活動中由于幼兒的創造都得到了肯定,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此同時更激發了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師生感情融洽。
幼兒園大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快樂,嘗試在不快樂的情況下,試圖讓自己快樂。
2、通過討論、記錄等方式,找尋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3、了解心情愉快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活動準備:
1、圖片;兩張:快樂的人物頭像(選用色彩明亮的色系);不快樂的人物頭像(選用灰色的色調)
2、白色紙張、有明亮和灰色色調的水粉顏料、小排筆若干支。
活動過程:
1、觀察兩張圖片,了解色彩與心情的關系,并選用合適的詞來形容圖片內容。
(1)這兩張圖片在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從人像表情和色彩上來觀察、比較。)
(2)選擇合適的詞來說說這兩個人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鼓勵幼兒用多種詞匯來表達。)
2、結合圖像,圍繞"他為什么不快樂"的主題進行探討,了解不快樂的原因,幫助自己或他人找到快樂的方法。
(1)說說他會因為什么事情而不快樂。
(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大膽表述。)
(2)他有這么多不快樂的事情,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如何讓他快樂起來。
(3)你遇到過什么不快樂的事情?有沒有想辦法讓自己快樂?現在,如果你再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怎么讓自己變得快樂呢?
3、教師提供操作材料,通過變臉的游戲,嘗試改變不快樂的情緒,感受色彩的變化。
(1)這個不快樂的人像是用什么樣的顏色來畫的?
(2)現在我們要把這張不快樂的臉變成一張快樂的臉,怎么做呢?
(3)幼兒自由操作創作快樂的.臉譜。
4、展示幼兒的作品,并請幼兒說說自己選擇顏色的想法。
教學反思
我覺得利用這次活動足進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助人快樂的良好品德習慣,并且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能了解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幼兒帶到園內在外面進行“微笑”的游戲活動。這節課上幼兒的積極性和感興趣很好,還有很好的配合這節課的順利完成。
小百科: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從內心由內到外感受到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4
幼兒園大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