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季的特征,認識秋季的花草樹木、果實和種子。
2.學習用優美的詞句描繪圖片內容、概括秋季特征。
3.在教師的幫助下創編散文,體驗創編活動的成就感。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秋天的足跡。
2.秋天的花木果實的照片若干張。
3.西瓜、荷花、柳樹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看到周圍都有哪些變化呢?
2.尋找秋天的圖片,嘗試用一個優美的詞語形容圖片的內容。
師:你找到的是什么?請你用一個好聽的詞形容圖片上的內容。
(請8-10名幼兒到前面說一說,然后將圖片貼到黑板上。)
3.圖片分類。
師:黑板上已經有了這么多的圖片,他們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塊兒呢。
(先將黑板上的圖片進行分類,然后請其余的幼兒按類別將自己的圖片送到相應的地方。)
4.根據圖片的類別,嘗試用一句好聽的話概括秋天的某個特征。
指導語:看,秋天的花兒真多呀,有白色的菊花,紅色的一串紅······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呢?
……
5.教師幫助幼兒將優美的詞句編成散文。
師:如果把剛才小朋友說的話連在一起,就能變成一篇好聽的散文。
(1)教師朗誦散文。
(2)幼兒集體朗誦。
(3)為散文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6.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好長一段時間,我仍沉浸在那活躍的課堂氣氛之中。孩子們敏捷的思維、脫口而出的優美詞語深深撞擊著我,孩子們第一次創編散文的那股高興勁兒深深感染著我。
在此以前,小朋友都在學書上的散文,那些優美的散文通常與兒童的生活有一些距離,所以孩子們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簡單的畫面以及老師空洞的講解上,而不能深入理解散文所表達的含義,更不能領會散文所蘊涵的意境。如何突破這一界限呢?在備課組老師們的建議和支持下,我大膽地嘗試了讓幼兒學編散文這一新的活動形式。首先,讓幼兒談談看到的秋天的變化,然后找一找秋天的.圖片,用一個好聽的詞來形容它,接著將圖片分類,用“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的句式分別進行概括,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將編出的詞句整理成散文。這種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方式,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創編散文的最簡單的過程,也體驗到了集體創作的快樂,更增強了幼兒的自信,為今后的創編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創編活動需要幼兒有豐富的經驗儲備,為了讓孩子真正感覺到秋天的變化,體會到秋天的美麗,我們提前請家長帶著孩子們到農村、到公園去尋找秋的足跡,并利用菊花和秋天的果實裝扮活動室。為了在課堂上真實地呈現秋天的特色,我們將秋天的花木果實拍成照片供幼兒欣賞、選擇、介紹、分類,這些精美的、寫實的而又簡單自然的教具也為活動增色不少。
當然,通過本活動的開展,我們也發現了很多幼兒詞匯較貧乏、重疊詞出現過多,如:大大的、紅紅的、香香的,而金燦燦、圓溜溜、香噴噴等ABB形式的形容詞只有少數幾個幼兒掌握。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將結合講故事、欣賞詩歌等形式不斷豐富幼兒的詞匯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有感情朗讀這首詩,正確發音、吐字清晰;豐富詞匯:春雨、滴答;
2、培養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知道春雨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3、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發音,平舌音、卷舌音,要準確
2、能用字造詞、用詞造句
活動準備
琴、碟片、掛圖、幼兒語言畫冊、字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復習歌曲“云”導入主題:教師提問,云里裝的'是什么?(雨滴)雨有什么用?(澆樹、清潔空氣---)雨滴落下來是什么聲音?啟發幼兒來說(嘩啦啦、淅瀝瀝、滴答)咱們看一看、聽一聽。
二、【基本環節】
1、觀看雷雨碟片
豐富幼兒知識、詞匯(細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說一說雨水給人類帶來的利與弊。
2、結合掛圖,學習詩歌《春雨》
(1)欣賞春雨。小朋友說了這么多,聽聽種子、梨樹、麥苗怎么說?激發幼兒學習欲望。
(2)示范朗讀。
(3)分句教并讀字卡。重點解決幼兒正確發音、糾正翹舌音、平舌音,咬準如:種子、種瓜、樹、春。
(4)利用幼兒語言畫冊學習詩歌,教幼兒有感情集體朗讀、分組讀、個別讀教師關注學習過程的表現和反應及時給與指導、肯定,注重學習過程。
三、【結束環節】
游戲:“接長龍”學運用詞語,師生互動。
游戲玩法—— 紅的花,綠的草,我打著小傘去看雨,淅瀝瀝、淅瀝瀝什么雨春雨(秋雨、夏雨)——雨點——點滴——滴答————根據幼兒的能力的強弱說一句話也可以,因人施教,請接龍。
四、【活動延伸】
談話:小朋友,現在已經下過幾場雨了?小草喝飽了水,長多高了?帶領幼兒到外面種植角去觀察,缺水讓幼兒澆一澆感受萬物復蘇。
教學反思:通過理論的學習和實際的感觸,讓孩子們不僅在語言和韻律上得到了學習提高,同時這種貼近大自然的教學,對當今生活在高樓建筑中的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起到了很的促進作用。
小百科: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習太陽和月亮的英語單詞: sun 、 moon.
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材料準備
月亮、太陽圖片一張。
幻燈片。
活動流程
一、情境導入
手指韻律操、兒歌《我上幼兒園》。
教師提問:“小朋友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天空中看見了誰?”
(引出太陽公公)
二、學習單詞
1.介紹單詞sun
教師提問:“太陽公公距離我們太遠了,大點聲音喊。”
2.引起幼兒好奇心
(幻燈片,太陽公公不高興,學生每人說一遍。展示太陽公公高興的圖片。)
3.學習單詞moon
教師說:“太陽公公下山了,月亮姐姐爬上來了。
(幻燈片,介紹圓月和小月牙)
4.游戲:
(圖片未圖色,讓小朋友圖色,增加學習興趣。)
教師說:“月亮姐姐為什么不開心?因為沒有穿漂亮的衣服,我們給它穿小衣服!
(鞏固月亮的單詞)
三、知識鞏固游戲
太陽升起來,小朋友起床。月亮爬上來小朋友睡覺。
四、活動延伸
通過學習英語單詞,使兒童簡單了解月亮的圓缺。增強學英語的興趣及知識的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里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量等。分類的結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并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和學習計數的基礎。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點,結合幼兒對圖形特征的理解與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包含關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 ,力求調動幼兒的探索興趣,并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經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征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活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形王國,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后,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 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三、 經驗遷移。游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紙板只有一個能頂起來的點,知道不同形狀的物體其中心點不同。
2.體驗頂起紙板的成功喜悅,并積累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驗。
二、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幾何圖形紙板、吸管、記號筆、磁鐵、展示板等。
三、活動過程
(一)、以介紹材料讓幼兒猜想,引發探究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圓形”,如果讓你們用吸管頂起圓形紙片,你們猜猜能頂起來嗎?
(二)、幼兒初步探究圓形頂紙板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點能頂起來的。
1.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師:“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根吸管和圓形紙片,請你們動手試一試,用吸管怎樣能頂起圓形紙片?”
師:“圓形紙片的身上有好幾個點,小朋友在每個點上都試一試,在能頂起來那個點的地方打‘√’做個記號,不能頂起來的點打‘×’做個記號。試好了,請你們寫上自己的號數。”
2.幼兒操作探究圓形頂紙板的方法,并記錄。
師:做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卡片送到黑板上,然后坐下來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那個店能頂起來。
3.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探究過程與結果。
師:“你們都試成功了嗎?吸管能將圓形紙片頂起來嗎?吸管頂在幾號點上圓形紙片能頂起來?還有其他的'點能將它頂起來嗎?”
4.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平衡的經驗。
教師:“原來,在圓形紙片上只有一個地方才能把圓形寶寶頂起來,而且這個地方就在圓形紙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遷移經驗,幼兒探究三角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頂紙板的方法,再次感知發現紙板只有一個中心點能頂起來。
1.介紹材料,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猜想。
師:“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三角形、長方形紙片,如果也用吸管,你們猜猜能將它們頂起來嗎?”“這兩個形狀上也有幾個點,你們猜猜,在幾號點能將紙片頂起來?看看中心點能不能頂起來?”
2.教師提出探究記錄的要求:在紙片能頂起來的地方畫個圓圈做個記號。
3.幼兒操作探究三角形、長方形頂紙板的方法,并記錄。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
教師:“三角形、長方形紙片你們都試成功了嗎?每個圖形有幾個地方能頂起來呢?在圖形的哪個位置上吸管能頂起紙片?”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驗。
師:“像三角形、長方形這種規則的圖形,只要找到它們都有一個中心點就能將紙片頂起來。”
(四)、出示不規則的圖形,提出問題,引發延伸活動探究。
教師:“是不是所有圖形的中心點都能將紙片頂起來呢?老師今天還準備了很多不規則的圖形,請你們試一試這些不規則圖形的中心點能不能將紙片頂起來?請在能將紙片頂起來的點的那個地方,用筆畫個小圓點做上記號!”
四、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中,投放幾何圖形和不規則圖形,幼兒繼續探究頂紙板。
2.在后續活動中,繼續探究頂紙板物體面的大小與頂紙板的關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1、通過實驗,讓幼兒了解塑料袋是不會腐爛和分解的。
2、讓幼兒知道塑料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不亂扔塑料袋。
3、教育幼兒用紙袋或布袋裝東西。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塑料袋人手一個。兩盆花:在其中一盆花的泥底下有塑料袋,讓幼兒觀察。洗衣機一臺。錄象片:有關塑料袋造成的污染情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盆花比較,讓幼兒知道塑料袋會污染土壤。
這兩盆花我們一樣照料,為什么其中一盆死了?
教師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讓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澆的水被塑料袋攔住了,滲不到盆外去,泥土經常濕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爛掉了。而且,塑料袋對泥土還造成了污染,破壞了泥土的營養,花兒吸收不到好的營養,就死了。
二、幼兒觀看錄像,引導幼兒發現塑料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引導幼兒討論:塑料袋會對環境造成什么樣的污染?
小結:亂丟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溝,河流,形成了水災;動物吃了塑料袋死了;土壤被塑料袋污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兒參與小實驗,進一步了解塑料袋是不會自行分解的。
1、教師提出實驗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我們把塑料袋和紙一起放進洗衣機的水里轉,會怎樣呢?
2、幼兒討論,根據幼兒自身的經驗猜測結果。
3、幼兒觀察實驗,發現紙很快變成碎削,塑料袋還是沒有變化。
四、師生共同總結,塑料袋不容易分解。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防止塑料袋污染環境?在生活中,我們要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或紙袋。用完的塑料袋不能亂丟,樣放到垃圾箱中。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怎樣防止塑料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五、幼兒自己操作。
讓幼兒把防止塑料袋污染,保護環境的圖片找出來,并放到認知區域中。
活動反思:
本節課課堂效果較好,預設目標基本達成。幼兒興趣濃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兒對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認識,并樹立了初步的環保意識。
小百科: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其抗形變能力中等,介于纖維和橡膠之間,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在五月初的一次談話"我要上小學啦"活動中,孩子們紛紛談到我們是幼兒園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們馬上要上小學啦,而且在談到上小學時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于是我及時抓住了這個興趣點,引發了《我要上小學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動。這次活動是大班學習活動"我要上小學"這個主題下的一個活動,在這個主題的開展中,孩子們發現在幼兒園里的時間越來越短了,離開上小學越來越近了,前段時間我們參觀了小學,回來后孩子們談論最多的問題是為什么小學有上課下課但幼兒園卻沒有,后來他們會問我小學一般上課時間多久,特別幾個調皮的孩子總是關心上課時間長不長;再后來他們關心的重點從上課轉移到了下課,起先覺得下課的時間很短,后來發展到在自由活動中,不少孩子在談論到了小學下課的時候能干什么事情。于是我抓住了孩子之間談論的一個熱點問題,針對孩子現在對于時間概念不是十分明確,每當老師說上課的時候倉促收拾東西的現象,我開展本次活動,解決孩子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內容與要求:
1、嘗試合理安排十分鐘的下課時間。
2、感受小學生的課間活動,向往做小學生。
材料與環境創設:
課件、記錄表、筆
活動流程:
討論交流——模擬體驗——分享小結——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課件解釋:
一個班級里的小朋友,他在下課的十分鐘內玩玩具做小舞臺的觀眾、跳繩等做了很多事情,10分鐘過去了,到上課鈴響了,他很著急地跑去上廁所,結果上課遲到了。
一、討論交流
1、還有一個月我們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你們知道小學和我們幼兒園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幼1:下課的時間不一樣
幼2:要上英語課、語文課
幼3:廁所在外面(師:你發現了時間安排不一樣,課程安排不一樣;位置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你能用小學里是什么樣?幼兒園是什么樣的話把話說完整嗎?
2、師:嗯,你們剛剛說下課只有十分鐘游戲的時間;那怎么知道十分鐘的時間到了呢?
幼1:會有下課鈴的(師:聽鈴聲知道的)
幼2:看鐘(師:看鐘表知道的)
3、十分鐘在鐘表上怎么走的?
小結:時鐘上的長針走兩大格,就是十分鐘。
師:那十分鐘長不長?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對有的小朋友來說,十分鐘挺長的,可以做好幾件事情;但對另外一些小朋友來說,十分鐘很短;可能連一件事也做不完;
4、我們班級的一個小朋友也安排了他的課間十分鐘,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安排的?(播放課件)討論:
1)你看到這個小朋友十分鐘里安排哪些事情?哦,你發現了一件事情?誰發現了和他不一樣的事情?或有不一樣的發現嗎?
師:那他一共做了幾件事情?
師:那四件事情中;那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事情。
小結:噢,你們小眼睛看得真仔細。(做了這樣事情之后結果怎么樣?)
2)他上課怎么了,遲到了。
他為什么會遲到?
師:上廁所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放在最后合適嗎?哦,所以我們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
師:那我們短短的十分鐘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師:那你覺得課間十分鐘什么事情最重要?為什么?
師:哦,課間十分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時間我們再做其他的事情;
師:剛剛你們說了在短短的十分鐘里她做了4件事情;你們覺得數量多嗎?哦,原來課間十分鐘里做的事情不適合太多。
小結:哦,原來課間十分鐘我們要考慮做幾件事情;還要考慮這幾件事情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重要的事情先做;這樣才是合理的安排。
二、模擬體驗:(10分鐘)
師:你們會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那現在寇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張課間安排表;那現在就請你們試著合理的安排你的十分鐘吧。記得把你的安排記錄下來;一會我們比比看誰安排的最合理。
指導:
1、觀察幼兒安排了幾件事情?
2、觀察幼兒安排了哪些事情?安排的是否合理?
三、分享小結:
討論十分鐘發現的問題:
請個別幼兒(2或3個)來分享。
合理:請你來介紹一下;你們覺得合理嗎?
合理在哪里?有誰覺得自己比他的還要合理?
不合理:你們覺得怎樣調整呢?那我們要好好的調整一下了。
小結: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學會了合理的安排我們的課間十分鐘;寇老師希望你們到了小學都能為一個很會安排課間活動的小學生。
四、活動延伸:
那我們現在盡情的去體驗我們的快樂十分鐘吧。
活動反思:
收獲:
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小學生活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幼兒園的孩子對此卻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有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討論交流的環節;進行的比較順利;孩子們的表現和表達也不錯;模擬體驗的環節;孩子們玩得項目和小學里真正的十分鐘還是有區別的;原始教案的這個環節是讓孩子記錄;我覺得簡單得記錄不能讓孩子很好的體驗課間十分鐘的合理安排;有的孩子想得很好;但是做又是一回事;所以我把這個環節稍稍改動下;讓孩子邊記錄邊體驗;孩子們還是有收獲的;在PPt中我結合發生在幼兒身上的實際問題;結合幼兒身邊的事情會讓讓孩子更有理解和領悟。我也結合了以前的表現收獲了以下幾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1.幼兒了解物品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關系,并用序數表示疊放的順序。
2.幼兒觀察每條小花被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并用數字進行連線。
活動重點幼兒了解物品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關系,并用序數表示疊放的順序。
活動難點幼兒觀察每條小花被上下疊放的空間位置,并用數字進行連線。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過程一、教師出示積木,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玩堆積木高塔的游戲,你們想玩嗎?
二、操作游戲,初步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1)過關大考驗這是老師堆得一個積木高塔,大家要接受我的過關大考驗才能玩游戲。
第一關:誰能上來邊指邊說出每一層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第二關:這一層的積木上面一塊和下面一塊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和形狀的?
第三關:請仔細觀察這個積木高塔,記住每塊積木的'疊放順序。
(2)交代游戲玩法和規則。
幼兒兩人一組要按照這個積木高塔的樣子合作堆出一個相同的積木高塔,堆得時候要記住每塊積木疊放的順序,哪一組最先堆完,哪組就獲得勝利。
三、幼兒兩人一組操作,教師巡視。
四、幼兒展示操作結果。
五、觀看多媒體,完成幼兒練習。
每條小花被分別排在第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議議、講講中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說出故事里的對話。
3、明白幫助別人的道理。
活動準備:
1、故事動物卡片一套;四把小傘卡片。
2、多媒體教學軟件一套。
3、故事動物頭飾若干;獎杯、花、蘋果的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聽的時候可要仔細了,因為,聽完了,我要來考考你們的。”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完整生動地講述故事一遍。
(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1、師:“故事講完了,你們都聽到故事里說了什么呢?”讓幼兒自由講述,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動物的卡片,并讓四位幼兒操作小傘卡片,加深對故事角色的印象。
2、師:“小動物除了可以用雨傘來幫助大象,還可以怎么做呢?”……
3、師:“你們都想得很好,說的'也很好,讓我們再來聽一聽,看一看故事,小動物在幫助大象的時候說了什么?”
(三)播放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
1、學說故事對話。
師:“誰能告訴我小動物在幫助大象時說了什么?”(利用電腦畫面的幫助,讓幼兒學說對話,想是個別提問,后是集體學說。)
2、擴展語言,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師:“如果是你們看見了大象在被雨淋,你們會去幫助它嗎?你會怎樣對大象說呢?”…..
(四)游戲“傳電話”
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分為四隊,傳一句幫助大象的話,看哪隊傳得又快又對,適當地給幼兒評獎。(運用電腦聲音、圖象和獎杯、花、蘋果的卡片完成。)游戲玩兩遍。
活動結束:
在游戲發獎中,愉快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0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0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0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0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0
幼兒園大班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