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范例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使用調羹,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做事的愿望。
2、初步培養幼兒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小熊頭飾1個,小勺、盤子、食物、創設家的環境。小熊6個。花生、黃豆、綠豆若干。
活動流程:
感知體驗——操作練x—動手制作
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1、明確角色:老師帶小雞的胸飾,幼兒做小雞寶寶
2、在音樂的伴奏下進教室。
雞媽媽“小熊家到了,讓我們來敲敲門吧。哆哆哆。”
熊媽媽:“誰呀?”雞媽媽:“是我們,小雞。”
熊媽媽:“快請進,我和熊寶寶歡迎你們。”
雞媽媽,雞寶寶:“小熊媽媽好,小熊寶寶好。”
3、熊媽媽:“雞媽媽,今天我請你吃東西。”雞媽媽:“謝謝,可是用手拿東西吃不衛生,那怎么吃呢?”
4、幼兒想辦法:用調羹
5、媽媽用調羹舀著吃請一幼兒示范:將調羹放在大拇指和是紙的中間捏住舀一勺,放入嘴巴里,啊嗚一口吃下去。
6、雞媽媽:“讓我們一起來吃熊媽媽為我們準備的食物吧,看看那個寶寶調羹用得好。”
7、幼兒用調羹吃東西。
二、操作練習
幼兒自由喂小熊寶寶。
三、動手制作會唱歌的瓶寶寶:
出示瓶娃娃,搖動瓶娃娃發現一只瓶會唱歌,還有的瓶不響,引導幼兒比較雞寶寶自由選擇豆子練習喂瓶娃娃,最后擰上瓶蓋。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我的小手真能干”為切入點,在施教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謎語導入法、感知操作法、經驗交流法等等,充分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開始,孩子們在愉快的表演中,讓手指充分活動,迅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在感知操作過程中,孩子們自發地投入,去探索、去體驗,獲得了許多關于手的感性認識。在經驗交流中,得到很好的表現,通過講述手能做什么,與孩子們共同搭建了認知的平臺。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這一愿望在今后將不斷實現。幼兒自己通過操作多角度感知手的重要,自然而然的就懂得了要愛護自己的小手。并讓孩子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認識并喜歡自己的新班級。
樂意接受新朋友,并能在集體面前表達。
活動重點
知道自己有了新班級、新朋友
活動難點
介 紹 自 己
活動準備
小魚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師: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我們是什么班啊?(出示小魚的圖片)以后啊,這里就是我們在幼兒園的家。
二、參觀班級
小朋友分組參觀班級(午睡室、廁所、教室)
三、自我介紹
師:我們看過了我們“溜溜魚班”的新教室,小朋友們覺得漂亮嗎?我們認識了新我們的新教室,現在來看看你身邊的小朋友,以后啊,你們就是好朋友了。首先呢,我們來介紹一下自己,讓小朋友們認識你,愿意和你做朋友。(介紹學號;姓名;年齡;最喜歡什么,比如動物、玩具、卡通形象、顏色;特長,如:喜歡跳舞,喜歡唱歌等)
四、和小朋友一起游戲
教師組織幼兒玩游戲、交談。
教學反思
因為是入園第一天,幼兒情緒尚未穩定,在認識新教室新班級時,我大致向幼兒介紹各個環境的作用,在認識新朋友的環節中,因對大家不熟悉,幼兒表現膽怯,不愿意在這么多人面前介紹自己,我在課上臨時改變方式,以每個幼兒的全家福入手,將幼兒全家福展示給所有幼兒欣賞,我慢慢引導幼兒介紹照片中的內容,問幼兒,這是誰的照片呀?里面有誰?幼兒反應積極,很愿意告訴大家并分享內容:這是我自己,這是我的爸爸媽媽,我們在哪里,在干什么。很多幼兒很積極表現自己,能夠大膽的借助照片完整介紹自己。在課后,我還將幼兒的全家福裝飾好并寫上幼兒的名字,(如:29號朱夢圓小朋友的一家)并將照片掛在教師醒目的位置,在自由活動的.時間,我看到很多孩子聚在照片下面,爭先恐后的找自己的照片,并跟大家在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及自己,孩子們臉上都洋溢幸福、自豪的笑容。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3
活動意圖:
由于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對畫面主要內容的完整表述以及多幅圖連貫講述存在困難。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藏在哪里了》,通過觀察畫面,運用新的講述方法學習完整連貫地講述,以促進幼兒語言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實現幼兒自主性和教師引導性有效結合。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活動目標:
1.根據動物的顯著特征找出相應的動物。
2.大膽、清楚地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玩過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2.《藏在哪里了》繪本PPT課件、 捉迷藏音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觀察畫面根據動物特征找到動物。
活動難點:
用句子“……藏在……(后面/里面)”描述動物躲藏的位置,知道捉迷藏的游戲規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師幼談話。
你們玩過捉迷藏的游戲嗎?是怎么玩的?
2.導讀封面。
封面上有誰呀?那誰會和它們一起捉迷藏呢?
(二)解讀圖畫書。
1.觀察PPT畫面2-7頁,感知故事開始部分。
2. 自主閱讀圖書卡片,能根據動物的顯著特征找出相應的動物。
3. 結合PPT畫面8-12頁,大膽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
你找到了誰?它藏在哪里? 可是“長著美麗的角的小鹿藏到哪里去了呢?”小朋友你們發現了嗎?
(三)講述圖畫書。
1.教師引導語。
小動物們捉迷藏的游戲好玩嗎?那我們一起把這件好玩的事講出來吧!
2. 師幼隨PPT完整講述故事。
(四)師幼游戲。
捉迷藏真有趣呀,你們想不想玩一玩?那誰來藏、誰來找呢?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感知更多小動物的顯著特征。
2.組織幼兒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戲。
活動反思:
《藏在哪里了》這個色彩鮮艷、富有童趣的繪本很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們最熟悉和喜愛的游戲之一,整個活動以 “藏”為線索,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目光,孩子興趣很高。
在游戲過程中,我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動物顯著的外形特征,并大膽講述動物躲藏的位置,提醒孩子們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藏在什么的后面或里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在幫助小狐貍尋找朋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運用著相關的知識經驗。
不足之處:
在與孩子互動中,親和力更充足些那孩子投入的會更深刻,更情緒化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地球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性。
2、增強環保意識,知道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保護地球。
活動重點:比較全面的了解認識到環境污染的知識。
活動難點:把想法付諸到行動。
活動準備:環境污染圖片,地球圖片。
活動過程一、出示地球圖片,導入活動主題。
一、出示污染環境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地球上有什么?我們居住在地球上開心嗎?可是你看地球怎么了?它的表情怎樣?
教師小結:我們的地球生病了,他很痛苦,因為他很多地方都受傷害了。
二、出示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幼兒了解垃圾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1、出示垃圾的圖片。
師:有垃圾的.地方會給人們什么感覺呢?垃圾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呢?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幼兒討論回答。老師根據圖片簡單小結。
三、激發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師:地球生病了,有了這么多不好的想象,我們住在上面會怎樣呢?怎么辦?如何幫助地球治病呢?
2、引導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地球危機的方法。
教師總結:盡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包括不用一次性的紙巾,不用一次性的筷子等;可以再次使用的東西要再次使用,不要隨意扔掉;將垃圾扔在指定的地方,不任意亂扔。
四、集體交流,總結。
剛剛我們想了許多方法。但地球之所以會生病,和我們平時的生活是分不開的。我們如果要治好地球的病,就要從自己做起,然后還要告訴爸爸媽媽、鄰居、好朋友等許多人,讓大家一起注意自己的行為。治好了地球的病,我們也就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5
設計意圖:
美術繪畫《小小名片設計師》以游戲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歡,非常富有時代氣息,用自制的名片認識新朋友,屬于社會范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體現藝術、社會的有機整合”成為了我設計的主導思想,以期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達到在提高繪畫水平的同時又能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通過名片與人交流,感受人與人交流的愉快。
2.培養幼兒的觀察、審美、創造能力。
3.初步設計制作不同風格的名片,表現自己的特色,享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課件一個、磁帶、幼兒繪畫工具、壓膜機。
2.知識準備:會寫自己的名字。
重點分析——引導幼兒設計出自己的名片。
難點分析——初步設計制作不同風格的名片,表現自己的特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共跳舞蹈《找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新朋友”?
2.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4張范畫:提問:聰明的小朋友,小老虎來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幫助它認識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來,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幫助它請來了小貓醫生?名片上要有什么?
小結: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認識許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據名片上的電話號碼、地址與朋友保持聯系。為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大人們的工作帶來了不少方便。
二、展開:
1.提問:小朋友,平時,你們見過名片嗎?見過誰的名片?
2.出示課件:我這里也有名片,還根據裝飾方法的不同分成了5種類型呢!(出示課件,幼兒觀察名片的色、裝飾方法)
(1)風景名片(2)卡通名片(3)信紙名片(4)底紋名片(5)花邊名片
3.你想不想為自己設計一張與眾不同的名片?你向選擇申么樣的裝飾方法?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有特色,姓名地址設計得清楚大一些,裝飾得最漂亮。
4.幼兒設計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名字、電話號碼是否寫清楚;裝飾得是否漂亮。教師為完成的作品壓膜。
三、延伸活動
1.講評:
(1)自評:有誰對自己的名片最滿意?為什么?
(2)互評:誰還喜歡別人的名片?
2.提問:你想把名片送給誰?為什么?(提醒幼兒送給新朋友)應該說些什么?(介紹自己)
3.教師里有那么多新朋友,請幼兒將名片送給新老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分蘋果活動,學會分享和謙讓2、通過操作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樂意與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動準備:
1、奶奶、媽媽、小男孩、小女孩及1個盤子、3個大蘋果、1個小蘋果的圖片2、操作冊《大蘋果分給誰》
3、每組1個點心盤,放入比幼兒人數數量少1個的橘子,水彩筆人手1只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主題嘗試為故事中的人物分蘋果,初步了解與別人分享東西的方法。
故事:一個星期天,奶奶帶著小妹妹到歡歡家做客,媽媽端出一盤水果,讓歡歡分給大家吃,歡歡最喜歡吃蘋果了,他看看盤子里大小不一的蘋果,很快將蘋果分好了,小朋友你們看看歡歡分得合適嗎?
集體討論歡歡分得是否合適,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如需調整,并請個別幼兒上前調整。
教師小結:有好吃的東西時應互相謙讓大的分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
2、將學到的分享方法加以實踐,深入感知分享好吃的東西時要先想到客人、長輩、同伴和比自己小的人。
請幼兒坐在桌邊,打開幼兒操作冊《大蘋果分給準》
教師:請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幫歡歡分蘋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遷移經驗,嘗試運用謙讓和分享的方法品嘗橘子教師:老師帶來了好吃的橘子,可是不夠每個小朋友分一個,怎么辦?誰能想出好辦法?
引導幼兒用謙讓和分享的方法幼兒分組品嘗橘子,教師巡回指導
4、欣賞歌曲《李小多分果果》
教師小結: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們真棒,大家都學會了如何來幫助歡歡分蘋果吃。教師還發現了你們不僅學會了幫歡歡分蘋果,而且還學會了分享,教師希望你們回家也給你們家里的人分蘋果吃,大的分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
活動反思:大蘋果分給誰《大蘋果分給誰》是一節小班社會領域的活動。這是一個培養幼兒學會謙讓和分享的活動。幼兒,尤其是小班的幼兒,由于他們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有與他人分享或謙讓的機會。本活動通過讓幼兒嘗試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夠培養幼兒形成好吃的東西與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識和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以及與他人交往的`方法。
通過這節活動的開展,使我班幼兒學會了與人分享,謙讓的行為。讓他們知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一味地索取,而是應該學會謙讓、學會付出。雖然通過這一節小小的活動還不能讓幼兒完全地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在我們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教師會不時地向幼兒滲透,使幼兒明白"分享,謙讓"這一美德。在這節活動中,我班大多的幼兒都能夠很情愿地與同伴分享,但是有個別的幼兒由于年齡小的原因,他們對于與同伴分享這一主題比較抗拒。尤其是我班高紹喆小朋友,這名幼兒從小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加上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溺愛,什么好吃、好喝的東西都給孩子。造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所以在組織的這節活動中,這名幼兒表現的很突出,十分不愿意與同伴分享。針對這名幼兒的行為,我和本班的另外一名教師一起討論想出解決方法。希望幼兒能學會分享,懂得謙讓這一美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
設計意圖:
借助幼兒對游戲的喜愛,對已有技能“傾聽”進行復習。然后通過加大游戲難度的方式
讓幼兒學會按指示做。在活動中加深對數字1、2、3的認識,及泥工技能的訓練。使幼兒在
情景體驗、多元互動中獲得數學、藝術、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以求達到各領域的知識
整合,促進幼兒智能的全面發展。
活動目標:1、初步學習“按指示做”的社會技能,幼兒在活動中認真聽老師的指示并做出正確反應。
2、加深幼兒對相關領域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開發幼兒的智力。
3、培養幼兒能主動與人分享的情感。
活動準備:
音樂;多功能活動室,橡皮泥三組,膠泥板人手一份;小彩棍若干;紅色、黃色、藍色圓形頭飾彩膠紙各兩個;耳朵、問號圖片各一張;兔子、大象、小貓頭飾各六個,黑貓警長頭飾一個;蘿卜、青菜、小魚、大小汽排球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傾聽”的游戲:
1、聽音樂,做動作。
2、“小朋友怎么知道是小鳥的音樂”?老師拿出一張耳朵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耳朵的作用------傾聽。
3、根據老師的口令玩“躲迷藏”,加深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識。
1)出示問號圖片,讓幼兒在活動之前學會先想一想老師說了什么。
2)男孩蹲下、女孩站到黃線上。
3)男孩爬到滑坡上,女孩鉆到山洞里。(輕輕地)
4)小朋友快快地躲到桌子后面。
二、學習新技能:按指示做
1、 老師以“黑貓警長”的身份介紹新的游戲玩法:按數取物(根據老師提供的數到指定位子取玩具)。
2、 幼兒自選動物頭飾戴上。
3、 提醒幼兒在老師說出“下命令了”之后再開始游戲。
命令一:小兔子到山洞里拔出一個蘿卜,小花貓到桌子下釣上一條魚,小熊到跳跳床上拿一個球。
命令二:小兔子到山洞里拔出一個蘿卜和一棵青菜,小花貓到桌子下釣上三條魚,小熊到跳跳床上拿一個大球和一個小球。
4、 幼兒將自己拿到的東西與別人共同分享。
三、 制作禮物:
1、 今天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用自己靈巧的小手制作一樣禮物送給她們,好嗎?”
2、 幼兒找到與自己頭飾相符的組進行討論:老師提供的`材料可以制作什么禮物?
3、 幼兒確定每組的禮物形狀,開始制作。
四、按老師的指示送禮物:
幼兒制作好之后,將自己的禮物送給老師指定的客人老師(要求幼兒大膽的請客人老師“品嘗”)。如:小兔子將禮物送給戴紅色頭飾的老師,小花貓將禮物送給戴黃色頭飾的老師,小熊將禮物送給戴藍色頭飾的老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菱的形狀、顏色,并能知道大菱的生活環境。
2.學會區分生大菱和熟大菱,體驗吃大菱的快樂。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生大菱一盆、熟大菱一盆。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猜一個謎語:鐵打船兒紫紅漆,船倉滿裝大白米。"船工力猛纖拉斷,和船和米沉到底。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大菱)從而導入大菱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大菱一般都生活在哪里。
2、觀察大菱。
給每個孩子一個大菱讓孩子觀察大菱的外形,并引導孩子說出"大菱的角是尖尖的.,大菱是暗紅色的等詞語"。
3、分辨生大菱和熟大菱。
兩盆大菱放在桌子上,還孩子來猜一猜,哪盆是生大菱哪盆是熟大菱,并說出從哪里可以看出大菱是熟了。
4、大菱品嘗會。
◆請孩子們想想,要吃大菱可以怎樣把大菱打開,可以有什么辦法。吃到大菱后讓孩子們說說大菱的味道和菱肉的顏色。
◆但是大菱吃多了呢會上火,告誡孩子吃大菱時要適量。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
活動目標
了解圖書的結構及制作過程,知道一本書要經過許多人的勞動才能完成。
初步了解圖書的起源和演變過程。
產生喜歡看書、愛護圖書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竹簡、線裝書、立體書等實物或圖片,幼兒自己準備一本喜愛的圖書,PPT(圖書的制作過程)
活動過程
閱讀圖書,了解圖書的結構。
閱讀圖書。老師:請你把自己的圖書和旁邊小朋友的圖書比一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關注圖書的相關部位。
①老師:我們已經知道圖書有封面和封底,那你的圖書的封面和封底是什么樣子的?
②老師:你的圖書上有文字嗎?圖畫在哪里?頁碼在什么地方?
③老師:你還發現圖書有哪些部分很有意思?
④老師引導幼兒發現圖書的扉頁、條形碼、價格、出版年月等。
看PPT,了解圖書的制作過程。
幼兒和同伴交流關于圖書的制作過程,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看PPT,集體了解圖書的.制作過程:設計——作者編寫文字內容、畫圖——編排——校對——印刷——裁、訂、裝——成書——出售。
老師小結:一本圖書的制作要花費很多人的勞動和時間,真是不容易。
了解圖書的起源和演變過程。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古代的人是看什么樣的書嗎?(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分別出示竹簡、線裝書、布書、洗澡書、折疊書等實物或圖片。)
老師:最早出現的書是什么樣子的書?這些書按照先后順序該怎樣排列?說說你的理由。
老師講解圖書的來源、發展。
老師:現代人看什么樣的書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實物或圖片,拓展幼兒經驗。)
老師總結:從古至今,書的種類不斷豐富,制作一本書是那么不容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因為書是人類永遠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
教育要求:
1、通過觀察實物,圖片,感知香蕉的顏色,形狀,構造,味道,科學食用方法,生長地方,誰栽培。
2、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時要適量,培養幼兒不吃獨食,愿意與他人分享。
3、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制作香蕉。
教學準備:
1、實物:一串香蕉,圖片,結香蕉的樹(香蕉園)
2、彩色油泥和棕色,綠、黃紙。香蕉的故事(課題一)
教學課程:
1、出示香蕉園圖片,引起幼兒注意,這些叫什么樹?(香蕉樹),提問:香蕉是長在什么地方的?它和桔子長得一樣嗎?桔子是一個一個長在樹枝上,看看香蕉是怎么長的?(一串串,一把把地)許多香蕉長在一個把子上。(1和許多)
2、出示香蕉,這是從香蕉樹上摘下來的,數數有幾根?每人發1根香蕉,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提問:香蕉是什么顏色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彎彎的象月亮)摸在手里怎么樣?知道怎么吃法嗎?(請一位幼兒剝給大家看,老師示范正確的剝法,再請一位幼兒上來試試)然后請小朋友都練習剝香蕉,吃香蕉。提問:香蕉肉吃到嘴里感覺怎么樣?(滑滑的,甜甜的,涼涼的)一次能吃很多根嗎?
3、香蕉皮應該放在哪里?(在家,在幼兒園和在外)教育幼兒不亂扔亂拋,讓幼兒練習把香蕉皮丟到指定地方。小不點分香蕉(課題二)
教學過程:
1、出示小不點家的場景。老師介紹這是小不點的家,小不點在干什么?(在塔積木或看書)這是小不點的奶奶,在干什么?(織毛衣)小不點的.爸爸媽媽上班去了。
2、音樂門鈴響,小不點趕緊去開門,原來是媽媽回來了。小不點說:“媽媽好!”媽媽說:“小不點好!”媽媽從包里拿出一把香蕉給小不點說:“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香蕉。”小不點謝謝媽媽。
3、(分香蕉)小不點一邊擺弄香蕉,一邊在想:數數有四根香蕉,他扳下一個最大的香蕉自言自語地說:這只香蕉最大,他拿著走到奶奶面前說:“奶奶,你最辛苦,請您吃大香蕉。"奶奶說:“謝謝小不點,你真是乖孩子”,小不點又扳下一個香焦自言自語地說:“這根香焦也大”,他拿著走到正在和面粉的媽媽面前說:“媽媽您工作很辛苦,請您吃大香蕉。”媽媽笑著說:“謝謝你,你真是一個乖孩子。”還剩下兩根香蕉一大一小,小不點拿著香蕉說“爸爸工作也辛苦,這根大的留給爸爸,小的我自己吃。”
4、提問:小不點拿到最喜歡吃的香蕉是不是一個人吃了?他是怎么做的?
5、行為訓練:老師:小不點吃到好吃的總是想到大家,真是乖孩子,我們都來學小不點當乖孩子好嗎?小不點帶領小朋友走到奶奶,媽媽面前,用模擬動作比劃請吃香蕉,給爸爸留1根大的自己吃小的。
6、謝謝小哥哥,再見!(小不點請大班小朋友扮演)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1
目標過程:
1、練習四散追逐跑,幼兒樂于參與體育活動。
2、發展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能力。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準備過程:
大蝗蟲一只,假蝗蟲若干,螳螂頭飾人手一個,《螳螂拳》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熱身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螳螂們跟著媽媽一起來活動活動脛骨吧!(教師跟著音樂帶著幼兒跳螳螂拳。)
2、基本部分
(1)教師提問:蝗蟲又來偷吃農民伯伯的莊稼了,我們應該怎么做?
(2)有一只蝗蟲出來了,讓小螳螂們跟媽媽一起去抓住它。配班老師拉著有繩子系著的蝗蟲,引導幼兒追逐跑,教師提醒幼兒注意速度。
(3)哎呀!蝗蟲可狡猾了,讓它給跑了,我們現在呀,悄悄的.去農民伯伯的莊稼地上看看,蝗蟲們有沒有偷偷躲在里面。
(4)哎呀!小螳螂們看,這一次那邊又飛來了一只大蝗蟲了,哇,這一次它吃得這么大了,而且生了好多小蝗蟲,我們一定要把它消滅!(玩法:教師示范將一只蝗蟲踩住)使活動達到高潮,讓幼兒拿到“戰果”,體驗成功。
3、結束部分
師:我們終于幫農民伯伯消滅了蝗蟲,現在我們高高興興的回家吧(“螳螂”們跳起“螳螂操”)。 邊念兒歌邊做“螳螂”操上肢——“小螳螂,真漂亮,細細脖子能旋轉。”
頭部——“東瞧瞧,西望望,害蟲一個跑不了。”
下肢——“一對大刀高高舉,抬頭挺胸氣昂昂。”
腰部——“瞪大眼睛四處找,蝗蟲到底藏哪里。”
跳躍——“跳跳跳,跳到東,跳跳跳,跳到西。”
整理——“小螳螂,真能干,消滅蝗蟲保莊稼。”
教學反思:
本次體育活動我本想達到的目標是:
1、練習四散追逐跑,幼兒樂于參與體育活動。
2、發展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能力。
首先,活動開始部分,我先帶領幼兒熱身,讓他們跟著我跳《螳螂拳》,活動了一下四肢。熱身之后,我就以創設了幫農民伯伯消滅蝗蟲的情景,讓小朋友們自己說出游戲方案,接著,我讓小朋友們分散開來抓蝗蟲。等幼兒大致熟悉了這個游戲之后,也考慮到小班幼兒的體力,我開始讓幼兒輕輕的走,四散開來尋找蝗蟲,最后,以大蝗蟲生許多小蝗蟲的形式,讓幼兒抓蝗蟲在體驗到游戲的快樂之中,培養幼兒在跑和跳的協調能力。這個體育活動后,我對這個體育活動進行了思考,在玩“蝗蟲末日”過程中,由于我都是讓幼兒自己說為主,沒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在幼兒跑和跳的動作協調發展這個目標上還做的不到位,經過這個活動,讓我深深體會到老師的示范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小百科:蝗蟲是蝗科,直翅目昆蟲。俗稱"蚱蜢",種類很多,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蓋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適于飛行,后肢很發達,善于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愿意在群眾面前大膽表現,樹立必須的自信心。
2、初步了解自我,明白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
3、加深對同伴的了解,增進和朋友間的友誼。
活動準備:
1、幼兒明白自己的姓名。
2、請一名教師扮演"快樂天使"參與情境表演;設置游戲區"男孩事件"(有坦克、槍、機器人等)、"女孩小屋"(有娃娃、炊具、飾品等);小禮物若干。
3、教學音帶《我自己》。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激發幼兒自我介紹的愿望。
——教師設置情境:聽,有人敲門,誰來了?噢,是"快樂天使"來了。
——"快樂天使"自我介紹:我是快樂天使,今年5歲,我是個女孩子。
——提示語:誰來了?她幾歲?是男孩還是女孩?"快樂天使"想和你們做朋友,她很想明白你們叫什么名字,幾歲了,是男孩還是女孩,誰愿意來告訴她?
2、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
——先請幾名幼兒做示范,"快樂天使"表揚他們的勇敢、大方,并贈送小禮物,和他們握手交朋友。
——請其他幼兒將自己的名字、年齡、性別告訴自己身邊的小朋友。
——教師和"快樂天使"巡視,對那些膽小、不愿與朋友交流的幼兒進行個別鼓勵指導。
3、游戲:男孩世界、女孩小屋。
——"快樂天使"提出游戲要求:我還給大家帶來了"男孩世界"、"女孩小屋"兩個游戲樂園,如果小朋友能正確地介紹自己,就能到兩個樂園里去玩。
——教師和"快樂天使"分別把關兩個游戲樂園"大門",鼓勵幼兒正確大膽地介紹自己,并歡迎大家進去玩。
——幼兒在游戲樂園自由游戲,教師請注意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地交朋友,自由找朋友交流。
活動推薦與提示:
作為活動延伸,此活動后可讓教學音帶《我自己》,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特征。
此活動還可采取"打電話"、"猜猜誰不見了"、"照鏡子"、"比較男孩女孩"、"新郎新娘"等多種游戲形式讓幼兒加深對自己的和朋友的了解,鼓勵幼兒大膽、自信地介紹自己,并認識更多的朋友。
針對一些靦腆害羞的幼兒,教師應在活動中及平時的教育中鼓勵他們用心大膽地自我表現。
請家長幫忙孩子了解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等。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初淺的性別教育,如孩子正確使用男女廁所等。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鐘表;結合生活經驗學會認識整時;知道時間的兩種書寫形式。
2.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懂得遵守、珍惜時間,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教、學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學具鐘表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件)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鐘表。
師: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樣的鐘表?(指名回答。)
鐘表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
二、合作探究
1.認識鐘面
(課件出示一個完整的.鐘面。)獨立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指名匯報:(有數字、有大格、有指針。)
指名指出分針和時針。
小組討論:怎樣區分時針和分針?
小組代表匯報。
2.觀察指針走動方向
同學們,現在老師讓鐘表的指針轉起來。(課件出示。)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充分地說。)
你能用手勢告訴大家指針是怎樣轉動的嗎?
3.認識整時
(課件:指針停止轉動)問:現在是幾時?
(貼鐘面1)現在是幾時?分針指幾?時針指幾?
(貼鐘面2、3)現在是幾時?你怎么看出的?
(小組討論。)觀察這些時刻的分針、時針,你發現了什么?
4.寫時間
(指3時)現在是幾時?板書:3時
還可以怎樣寫?板書:3:00
學生獨立寫鐘面2和鐘面3的時間。
展示評價。
三、鞏固應用
1.區分兩個時刻(課件出示):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怎樣區分?
2.小明的一天:
(課件出示圖一)你能用一句話說出小明在什么時間干什么嗎?
看書第92頁的圖,你能選擇一幅或幾幅圖說一說嗎?
請你把時間寫在書上。(訂正)
3.請學生表演小品:(刷牙洗臉)學生猜一猜并撥出時刻。
4.(機動)找朋友。
四、課堂小結
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4
小班社會:小貓愛清潔
活動目標:使幼兒知道應及時排泄;排泄應在適當的地方;初步懂得要講衛生,愛清潔。
活動準備:認識衛生間的有關標志和圖片;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搜集或自編事例:關于幼兒貪玩尿濕了褲子。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興,忘了及時去方便而尿濕褲子的事例,讓幼兒知道,需要大小便時,應及時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戲。
2、請幼兒說一說尿濕褲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體難受等,使幼兒了冬天尿濕褲子還會著涼。
3、帶領幼兒認識本班的衛生室(廁所),向幼兒介紹大小便應去的地方,并告訴幼兒,只要需要,隨時可以去大小便。
4、講述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讓幼兒了解小貓方便的時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將排泄物掩埋好,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排泄衛生的認識。
活動建議:
1、在3~4歲幼兒的`游戲中,教師應注意提醒他們大小便,幫助他們逐步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
2、教師可以安排適當的活動,教育幼兒不嘲笑尿濕褲子的小伙伴。如發現有尿濕褲子的幼兒,應及時向老師報告。
3、請家長協助,為幼兒提供穿脫方便的衣褲,以便幼兒自我照料。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5
活動目標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重點)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難點)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環境創設
環衛工人的圖片、工作錄象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出示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環衛工人經常做什么事呢?我們今天來看看環衛工人都干哪些工作?
(2)觀看錄象: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么變化。
二、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系。
(1)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三、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看看圖片上的.行為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干凈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并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境衛生開始來養成個人講衛生的好習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1-07
小班社會認識幼兒園教案03-22
幼兒園小班社會《玩具》教案03-26
幼兒園小班社會課教案03-25
幼兒園小班社會《小手》教案03-30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1-12
幼兒園小班社會勞動教案01-30
幼兒園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15
小班社會參觀幼兒園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