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請點擊)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請點擊)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請點擊)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自制賀卡,并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數。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注意:
在數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數。
活動準備: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15個梨、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勛章數個。
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幼兒;喜歡。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蘋果、香蕉、杏、還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
幾個勛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拿出水果勛章)你們看好看嗎?
幼:好看。
教:想要嗎?
幼:想。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蘋果……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好嗎?
幼:好。
(1、2、3、4、5、6、…)
教;哦蘋果有20個,小朋友蘋果有多少個呀?誰來回答。舉手回答,不舉手我不讓回答,如果不舉手,你也說我也說,那水果圖案小勛章給誰呢?所以回答問題要把手舉好老師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歡你們了,不給你們圖案小勛章了喲(好,XX你來吧)
XX幼:20個。
教:恩對了,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勛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一數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的數字)
教師:對了,那蘋果20個,香蕉15個,那么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們跟著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系)
結束語:小朋友你們回家后再數一數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量大)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組織數學活動,目的'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經過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現象,體會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數除法豎式每步的含義;通過自主探索,發現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余數的含義。
1、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
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20個蘋果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創造性地改編了教材,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結果自然出現了整除和有余數除法這兩種情況,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并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系起來。
2、在操作活動中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盤放5個”的分蘋果活動的基礎上,我組織了第二次活動“每盤放6個”,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活動,感知、體會有余數除法,發現可以放3盤,還余下2個,而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認識有余數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不斷發現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對余數和除數的關系有了明確的認識,這個“余數為什么要比除數小”的探索過程,其實也是培養質疑、批判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練習中,教材還安排了分數目比較大的物品,引導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愛蝴蝶、熱愛昆蟲的情感,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蝴蝶的成長過程,獲得快樂體驗。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表現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長過程、種類、身體特征。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蝴蝶。
活動準備:
1、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活動。
2、多媒體課件;鈴鼓1個;用各種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覽區”;用各種方法、各種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蝴蝶展覽,自由欣賞、觀察蝴蝶。
2、利用課件,向幼兒介紹各種類蝴蝶。(鳳蝶、蛺蝶、斑蝶、環蝶、枯葉蝶、眼蝶)
3、故事《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4、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蝴蝶的生長過程,并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1)蟲卵;
(2)毛毛蟲;
(3)蛹;
(4)蝴蝶;
(5)完整認識蝴蝶生長的4個階段,了解蝴蝶的生長屬于“完全變態”。
5、知識拓展:介紹其它與蝴蝶一樣成長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的昆蟲。(螳螂、蝗蟲、蟋蟀、飛蛾、螻蛄、甲蟲、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體特征:
(1)口器;
(2)腳;
(3)觸角;
(4)蝴蝶對人們的用處。(傳播花粉、觀賞等)
7、游戲:毛毛蟲變蝴蝶
8、欣賞用各種方法、各種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動:師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師生共同動手運用各種材料來制作蝴蝶。
活動反思:
由于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從孩子的興趣點生成的,所以幼兒對整個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活動中蝴蝶圖片的欣賞、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游戲與音樂的有機結合,不僅使幼兒了解了蝴蝶的種類、成長過程、身體特征,使重點和難點的學習得到很好的解決,更重要的是: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戲中體驗到了快樂。整個教學活動中,語言(故事)、藝術(表演)、健康(游戲)等領域教育的滲透,體現了新《綱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正順應了孩子活潑、好動、愛表演的年齡特點,幼兒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真正體驗了快樂。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戲《毛毛蟲變蝴蝶》內容太簡單,只停留在幼兒用動作來表現蝴蝶的4個生長過程,沒有更深的去挖掘。可以在每一遍游戲結束,讓幼兒擺出不同的姿勢,“變”出不同的蝴蝶,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這樣可以使游戲內容更豐富、更有趣味,也更有挑戰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專注地觀察畫面,傾聽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2.以連貫的語句表述房子前后幾次的"大小"變化及老太太的心情。
3.體會老太太的心情變化,大致明白房子沒變,但感覺變了的道理。
活動重點:
完整表達房子前后幾次的變化及老太太的心情遞進程度。
活動難點:
體會房子沒變,但感覺變了的心情活動準備:
1.繪本故事PPT
2.聰明老先生、小老太太及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 閱讀封面、大膽猜想,激發閱讀興趣。
1.師:小朋友們好!
瞧,在這本書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介紹書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2.師:哦,這位小老太太和動物們在一起,她的表情怎么樣?心情怎么樣?
(不開心、在思考問題)
3.師:我告訴你們哦,她就在想(手指標題)小房子變大房子。你想一想,怎么能把小房子變成大房子呢?
(幼兒舉手發言,師不評判)
4.師:故事中還有位聰明的老先生,他會用什么辦法把小房子變成了大房子呢? 讓我們來聽一聽故事吧!
二、師逐頁講述故事,幼兒邊觀察畫面邊傾聽。
(一)師:(翻至P2開始講述)一位小老太太,一個人住著一間房子。
引導幼兒觀察:
1.小老太太的房子里有些什么?(幼自由說,師以故事語言)
2.那她在干什么?你覺得她開心嗎?(不開心,因為她嘴巴是往下的)
3.她請來了聰明老先生,(故事語言)聽下去,看看和你們的好辦法一樣不一樣?
(二)師:(講述P3至P10)提問,梳理故事情節:
1.聰明老先生的先請誰進房子?(母雞)他怎么說的?(把你的母雞抱進屋)母雞進屋后,怎么樣?(下蛋、摔破瓷罐子)老太太說?(一個呆著已經小,兩個呆著可就更加小!連打個噴嚏的地方也沒有。)
2.師:她又向聰明老先生求助了,她說?(在故事講述中,請幼兒一起說出"聰明老先生。請你幫幫忙,我家是在擠得慌"師繼續講下頁內容)山羊怎么進屋的?(強調動作:牽)這樣有幾個在房子里了?(3)三個待著怎么樣?小老太太感覺房子怎么樣?(更加更加)
3.之后的兩個動物部分,與(2)類似提問。
(三)師揭曉聰明老先生的好方法(講述P11-P13)
1.師:小老太太現在的心情怎么樣?(開心。嘴巴上揚,眼睛瞇成線)她還覺得房子小嗎?那覺得怎么樣?(大的不得了)
2.師:房子真的從小房子變成大房子了嗎?那為什么小老太太說"大得不得了,不小也不擠"?
我們都知道,房子是沒變的,那什么變了呢?誰變了?
3.師:原來呀,房子沒有變,還是原來的小房子。變的是小老太太的.感覺。
三、師幼共玩"找不同"游戲,分析房子前后的變化,再次回顧故事情節。
1.師:其實,房子中的有些東西也變了?你能像孫悟空那樣,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來嗎?
2.師(翻至P14,前后的房間對比圖)給你們30秒時間,找一找不同的地方,什么東西換過了?(根據幼兒回答標注出來)還記得,這些東西是被誰破壞的?(回憶故事內容)
四、活動延伸:
1.師(出示故事人物的頭飾):這是為百變小舞臺的演員們準備的新的演出道具,我們將進行排練,到時歡迎小觀眾們來觀看《小房子變大房子》的舞臺劇。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千年之前,孔子就提出“詩、書、禮、樂”的分科課程;夸美紐斯主張設置百科全書式的學科課程。為了讓我班幼兒逐步實現多方面,多功能發展,實現幼兒園課程整體性、發展性的功能轉向,我設計并開展了以下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間的聯系,并了解其特征。
2、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情趣的理解,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并加強環保意識。
3、運用眼、耳、口、鼻多種感官對事物進行初步認知和表達,增加感官的敏感性和靈活性。鍛煉其模仿和表達的技能。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開發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們學會各個感官的運用和交結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準備
1、活動熱身:在活動開始的前一天,布置思考作業:回家細心觀察身邊的動物或是通過看電視觀察一些動物,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時候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寫、畫、表演(動作或聲音的模仿)三種方式中的其中兩種表達出自己對某種動物的.印象、感情等等。
2、大班小朋友坐好了,分成幾個小組,以競爭的形式打分,每個人可以不計次數的上臺,次數越多,表達得越好,表達方式越多得分就越高。最后評出冠軍組、亞軍組,并得到老師的獎勵(什么獎勵暫時保密),悄悄準備好與全班人數相符的獎狀。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開始環節:師生一同大聲喊出“我愛大自然”的活動標題,并分小組進行一個小組一個字的合唱式吶喊。“我-愛-大-自-然”,繼而音樂“春天在哪里”響起,大家隨意的手舞足蹈的樂一樂,師生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二、基本環節:
1.宣布《我愛大自然》活動開始,每個組第一排的第一個同學當小組長。然后讓同學們開始舉手上臺,用自己準備好的方式將自己觀察好的動物表達出來。
2.強調紀律和要點:舉手的小朋友按先后秩序上臺,插隊者取消參與活動的資格。上臺的小朋友表演或者展示畫面的時候,臺下要保持絕對的安靜,發出噪音者同樣取消資格。每當一位小朋友表演完畢,臺下“觀眾”可以發表評價、意見以及意見分歧。不管小朋友的表演受不受歡迎,必須在他下臺時給予熱烈的掌聲。每個小組的小組長要負責鼓勵組員上臺,為小組加分,爭得榮譽。
三、結束環節:剛才的活動大家都很積極,興致很高。按照分數評選出冠軍組和亞軍組,增加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然后開始評選并且頒獎。音樂“種太陽”輕聲響起。給每個上臺的同學都發放獎狀,有“最佳表演獎”若干張,“最佳模仿獎”若干張,“最佳表現力獎”,“最具風格獎”……沒有上臺的同學發放“好觀眾獎”、“最佳紀律獎”,總而言之,家家有花落,人人有獎狀,時時有掌聲,處處有笑聲。
四、延伸環節:給孩子們講述一些有關大自然的生物常識,如:生物鏈、生物的發展歷史,等等。并告訴孩子們森林與大自然動植物存在的重要性,號召孩子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教學反思
1. 活動的成效:很高興本次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理解,孩子們了解了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加強了環保意識;通過分組活動的方式,孩子的競爭力和競爭熱情得到了積極的改善和提高;通過小組長負責制,提升了孩子領到組織能力,比如,不上臺的孩子,小組長會加以鼓勵,勸說,讓他們紛紛上臺表演。小組長還會按照老師的嚴格要求控制紀律,以便自己所在小組得分更高。
2.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活動過程中,紀律的要求使孩子們基本的禮儀得到了加強;得分制大大增加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競爭力;老師隱藏了獎品,誘發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驅使其努力爭取;用“動物”做表達的對象,既貼近生活又充分利用了孩子親近自然親近動物的天性,巧妙而妥帖,使活動的成功具備了某種必然性;最后全民得獎的結局使消除了孩子們心中的落差,特別是內向不愿上臺的孩子心中潛藏的自卑感,且營造了喜氣洋洋的氛圍,為活動的結局錦上添花。
3. 對師生互動的反思:反觀整個活動,我可以自豪的說:“師生互動是一百分。”成功的關鍵在于老師的態度活潑和藹和活動安排成功的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和熱情。音樂也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隱形環境,激發出孩子們內心的美好。
4. 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大家多用畫畫和模仿的方式上臺表達,口頭語言描述和溝通相對較少,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幸運的發現了孩子們能力發展的欠缺之處,接下來的日子將全力彌補。可喜之處在于,學生中存在繪畫天分與模仿天分極高的孩子,并且有領導能力的也漸漸浮出水面,日后將有側重的給他們提供發展和學習的機會,希望能成功發掘出孩子們的才能,在他們未來的藍圖里,繪出一片輝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個偶爾的機會,在網上看了《帶進酒桶的老鼠》故事錄像,故事中,當饞嘴的小老鼠掉進酒桶里時,跑來的卻是老鼠的死對頭小貓,小老鼠怎么辦?小花貓會救小老鼠嗎?被救后小老鼠會被小花貓吃掉嗎?故事中充滿矛盾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給人以豐富想象的空間,這使我產生了靈感,對于想象力豐富的幼兒來說,這不單單是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還是一個極好的語言想象創編活動素材,于是,我設計了這次大班創造性講述活動,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講一講,發展幼兒的創造性講述能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知道在危險的情況下用智慧戰勝困難,做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畫面內容創編“救鼠”和“逃生”故事情節。
2、能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講述,發展語言能力及想象力。
3、體驗創造性講述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掉進酒桶的老鼠》錄像帶、電視、VCD機一臺
2、鼠、兔、鳥、狗、羊、鴨、雞、猴、貓、牛、裝有許多酒的酒桶圖片各一張,布置在黑板上:酒桶圖片在中間,豬、兔、鳥、狗、羊、鴨、雞、猴、貓、牛圖片呈圓形翻貼在酒桶圖片外圈。
活動過程實錄
一、出示小老鼠圖片,激發幼兒觀賞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這是一只聰明勇敢的小老鼠,今天讓我們聽一聽、看一看這只小老鼠的故事吧!”(教師用一種神秘的口吻介紹幼兒即將看到的錄像)
二、分段播放錄像,幼兒欣賞并創編故事。
1、播放錄像第一部分:從故事開始到小老鼠掉進酒桶里等著有人來救它。
教師出示事先布置好的黑板,把小老鼠圖片放在黑板上的酒桶圖片中。教師提問:“小老鼠為什么掉進酒桶里?”“小老鼠在酒桶里怎么樣?”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救鼠”情節:“誰會來救小老鼠呢?”“怎樣救的?”幼兒每說出一種動物,老師就把相應的圖片反過來,用粉筆畫線把動物與酒桶連起來。如果黑板上沒有幼兒創編的動物,教師就用粉筆畫出來,幼兒沒有提到的動物老師最后把它反過來,并引導幼兒進行創編。(教師給幼兒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講述)
2、播放錄像第二部分:從來了一只小花貓到小老鼠同意小花貓救自己上來。
教師:“小花貓和小老鼠是好朋友嗎?”“小花貓為什么要救小老鼠?”“小老鼠為什么同意小花貓救自己?”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為下面的創編打下基礎。
3、播放錄像第三部分:從小花貓把小老鼠救上來到張開嘴巴要吃小老鼠。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逃生”情節:“小老鼠被小花貓吃了嗎?”“它是如何逃脫的?”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創編小老鼠“逃生”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有趣的數字組合》就是根據這一理念,做到數學活動生活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大街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不少幼兒的家長都擁有私家車,孩子對車也越來越熟悉,在平時,孩子間對車也討論的比較多。傾聽他們的談話,他們討論的大多是車的顏色,種類,但關注車牌號碼的幼兒并不多。其實不僅是在車牌號碼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蘊涵著很多的知識,特別是數學知識,排列與組合則是最大的數學知識。
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學習對給定的幾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學習運用記錄表記錄。
3.樂于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現,能在合作討論的基礎上發現問題。
活動準備
教具:教師自己車。學具:兩人一套數卡(1 3 7)、筆和白紙。
教學重點:了解幾個數字排列組合的規律。
教學難點:尋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組合方法。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
1.師:現在什么季節?幼答
教師:有一群小動物它們開著自己的車去郊游,你們看來了。
2.師:小豬和小猴為什么不上車呢?幼答:一模一樣的車。
師:那怎樣才能很快認出自己的車呢?幼答:給車上車牌號。
二、幼兒操作,學習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并使用新記錄表記錄
1、幼兒兩人分工合作給車牌車牌號。
師:老師的車牌上有137三個數字,你們猜猜我的號碼會是什么?有幾種不同的排列方法?
幼兒兩人結對合作,用三張數卡進行排列組合,一人排另一人記錄。(一組車牌一張紙)
2.展示車牌引出新記錄表,讓幼兒觀察新表的不同。
每對孩子上交一張車牌,教師把上交的車牌展示在黑板上。
137 317 713173 713 137┄┄
師:看看車牌號有重復嗎?假如大街上車牌一樣,警察會怎樣?
幼:警察就不會知道哪輛車闖紅燈。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測,拿掉重復的車牌。
師:有什么辦法又快又好地檢查出來。
師:運用新表進行記錄
(教師放手讓幼兒自己去發現不同的排列組合,自己總結3個數字的6種排列組合,并重視對幼兒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較好地解決了本活動的重點)
三、親子活動,學習4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師:我們去看看動物們出發了沒,誰在叫?(美羊羊)它也想去郊游,可它的車沒車牌號咋辦?
在1,3,7中加個8,大家試試用這4個數字可以排出幾組不同的車牌。
2.師: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來。
3.親子合作,共同尋找和記錄四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4.張貼幼兒記下的車牌,師生共同檢驗。
(在第一次操作基礎上教師提升了難度,要求幼兒找出記得又快又全的方法,這一環節很好地解決了難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煤氣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氣對身體有害不能亂動煤氣。
2、知道正確使用煤氣的方法,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自備圖片“各種煤氣燃具小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談煤氣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問:(1)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爸爸媽媽是用什么把飯菜燒熟的呢?
(2)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煤氣呢?
根據幼兒談到的內容出示各種使用煤氣的燃具的小圖片。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煤氣。
2、了解煤氣的基本特性。
提問:(1)煤氣為什么能把飯菜燒熟呢?
(2)煤氣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呢?我們能看見它,聞到它嗎?
小結:煤氣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它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遇到火可以燃燒。為了防止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危險,工人在生產煤氣的.時候,加進了一種臭味劑,使煤氣產生出一種臭味,這樣當煤氣漏出時,就容易被我們發現了。
3、教育幼兒在使用煤氣時學會自我保護,并學習幾種正確使用的方法。
(1)引導幼兒看圖一
提問: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當發現室內有煤氣的臭味,應趕快打開門窗通風,讓新鮮空氣進來。
(2)引導幼兒看圖二
提問:他在做什么?我們不能這樣做?
小結:煤氣開關是控制管道內煤氣進出的一個門。如果小朋友玩弄開關,就容易造成煤氣中毒,給人的生命帶來危險。
(3)引導幼兒看圖三
提問:發生了什么事情,該怎么辦?
小結:鍋里的東西燒開后,要及時將火關小或關掉。如果不及時關火,鍋內的東西會溢出來將火撲滅,煤氣還在繼續向外流出,這樣容易造成煤氣中毒。
4、通過競賽游戲,鞏固知識。
教授任意指圖,幼兒搶答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2:弟子規
經典原文:
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 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 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動畫故事《臥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 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里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 提問: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 小結: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 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愛我,孝何難"。
(1)你想用什么方式來讀這句話?(點頭讀)
(2)還想怎么讀?(搖頭,加節奏)
(二)觀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1、 觀看第一部分:動畫片里有誰?媽媽的態度怎么樣?
2、 觀看第二部分:接下來后發生什么?媽媽怎么了?
3、 觀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么捉到魚的`?媽媽說了什么?
4、 小結:為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么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為。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5、 多種方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憎我,孝方賢"。
(三)鞏固誦讀。
1、 聽學:聽一聽播音員阿姨是怎么讀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 藏圖游戲。
(四)復習誦讀。
1、教師:學習了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要做一個孝順親人的好孩子,其實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小事,也能表達我們的孝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看圖片,用《弟子規》里的話說一說。
圖片一:出必告,返必面。
圖片二:物雖小,勿私藏。
圖片三:身有傷、貽親憂。
3、教師小結:小朋友,今天玩的開心嗎,學的高興嗎?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們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我們都要做一個懂得孝順的好孩子。
活動延伸:
1、 自主活動:在自主活動中繼續誦讀弟子規。
2、 家長工作:和孩子一起講講弟子規中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設計背景
從中班升入大班,班上有很多幼兒已經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但幼兒對成人依賴的現象依然明顯存在,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仍喜歡讓成人一手包辦。并且,幼兒的自己的父母欠缺關心的意識。因此,我開展了本次主題活動,將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參透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嘗試不依賴成人,能主動去做事情,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責任心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出來。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3、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幼兒熱愛家庭、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做律動。
(1)讓幼兒自由觀察教室的環境。
(2)老師:你在教室發現了什么?(小衣服、小鞋子等)這些你能穿的合適嗎?
2、引導幼兒簡單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1) 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并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制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老師:小時候的衣服、鞋子你們都穿不合適了,為什么?長大了你們學會了哪些本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嗎?是誰辛苦把你們養育大的?我們要怎樣對待他們?
(2) 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么猜不著?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
(3) 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幼兒自由討論交流,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從嬰兒長大的,現在已經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爸爸媽媽辛苦把自己養大,要懂得感謝他們,關心他們。
3、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了解成長的過程,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制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后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
5、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結束活動。
小結
(1)引導幼兒體會成長的快樂并教育幼兒學會更多的本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關心他們。
(2)幼兒聽音樂——《我長大了》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參與積極,準備的教具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方面,沒能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如果能夠增加一個讓幼兒親自體驗的環節,讓幼兒感受一下自己長大了,能做事了的快樂與滿足,并從不同的交流討論中增強情感的體驗。
3、幼兒的積極性調整上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發言面不廣,有好多幼兒是想說而不敢說。對幼兒的激勵語、評價語應該更豐富些,這樣有待于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后應在這方面多加鍛煉和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