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掌握詩歌的內容,會用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較有感情。
2、 對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活動準備:配樂的詩歌朗誦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創設情景:教師講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個幼兒園去參觀,碰一個小朋友正在幫弟弟妹妹穿衣服,我問他:“你是哪個班的`?”他自豪地對我說:‘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說‘這些是我應該的’。他還朗誦了一首詩歌給我聽,你們想聽嗎?”
2、 老師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兩遍。
3、 引導幼兒掌握詩歌內容
(1) 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 詩歌里小朋友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 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兩遍,學習新詞“夸獎”
5、 分句練習。老師一句,幼兒一句,也可反過來。
6、 將幼兒朗誦的進行錄音,并欣賞。最后請聲音響的大聲朗誦一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石頭剪刀布”是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游戲。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把原本由兩個幼兒玩的游戲變為由一群幼兒兩兩結對輪流玩的游戲,并以雪花片為游戲“籌碼”,提高活動的挑戰性。隨著游戲輸贏結果的產生,幼兒手上的雪花片的數量在不斷變化,于是,這個活動就自然而然地與“數運算”核心經驗的學習結合起來了。
該活動的重點是每輪游戲后的推理過程,即讓幼兒推理“輸完了”和“贏得最多”兩種極端情況形成的過程,并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推理過程。這個推理過程涉及對三個方面關系的思考:即游戲前的雪花片數量、游戲輸贏規則、游戲后的雪花片數量。例如,幼兒原本擁有3片雪花片,每輸一次失去一片,每贏一次得到一片。如果某幼兒三次游戲后所剩雪花片數量為0,那么他應該是連輸了三次。如果某幼兒三次游戲后雪花片數量為6片,那么就要先去掉他原先擁有的3片雪花片,其余的3片雪花片就是他贏得的,根據每次贏1片的游戲規則就能推斷出他贏了3次。
該活動分為三個環節。首先是介紹玩法和規則,并試玩一次,以幫助幼兒理解規則;其次是開展兩輪游戲,每輪游戲后引導幼兒進行判斷推理和表述,并用磁性黑板上的磁鐵塊表征雪花片數量的變化過程,幫助幼兒直接感知和驗證。對大班幼兒來說,他們在推理過程中會自然運用“分解與組合”這一數學核心經驗,但對“三個方面關系”的思考需要幼兒先在頭腦中表征出這三個方面的關系,再用語言加以表述,這對大班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提出了挑戰,有利于促進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雪花片數量變化的過程,嘗試根據雪花片數量結果,推導出雪花片數量與游戲輸贏結果以及游戲規則之間的關系。
2.提高判斷推理能力,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準備:
雪花片三筐(數量多于幼兒人手6片),磁性黑板一塊,磁鐵塊12~15個,粘紙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數倍)。
過程:
一、回憶熟悉的游戲,了解新的游戲規則
1.回憶熟悉的游戲。
(1)回憶游戲“石頭剪刀布”的玩法和規則。
提問:“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是怎么玩的?有什么規則?
(說明: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梳理“玩法”,強調“規則”,比如,要同時出手勢,一旦出了手勢就不能更換,如果出了同樣的手勢要重新來一次,等等。)
(2)介紹新的游戲玩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要把原來的兩人游戲變為集體游戲。每個小朋友邊念兒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邊拍手,念完后迅速找到一個朋友和他面對面,一起念“石頭剪刀布”的指令后同時出手勢,比出勝負。每一對朋友只能玩一次游戲、比出一次輸贏,然后更換一個朋友再游戲。
2.試玩新的集體游戲。
(1)請幼兒在活動室中間空地上兩兩找朋友輪流玩游戲,引導幼兒一起念兒歌、一起說“石頭剪刀布”的指令。
(2)提問:誰贏了?誰輸了?出了一樣的手勢該怎么辦?比出一次輸贏后就要怎么樣了?
(3)待游戲比出輸贏后,請幼兒回座位坐下。
(4)幫助幼兒理解新規則:一輪游戲中,每個人要換3次朋友,也就是每人要玩3次“石頭剪刀布”。
(說明: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念兒歌、說指令以及提問等,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游戲中,教師重點關注的是幼兒能否理解和遵守新的游戲規則,是否已做到一對朋友在一次游戲中只有一次輸贏,從而為幼兒在之后的推理中思考輸贏關系做好鋪墊。)
3.了解增加雪花片后的新玩法。
(1)講解新的玩法和規則:游戲前每個小朋友只能拿取3片雪花片,游戲中每一次輸的小朋友要給贏的小朋友一片雪花片。游戲中每人要想辦法保管好自己的雪花片,不要掉落和丟失。
(2)在活動室中間空地上放三筐雪花片,請每位幼兒上來拿取3片雪花片后回到座位上坐好,然后與旁邊的同伴互相驗證有否拿對。
二、第一輪游戲,體驗3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并進行推理
1.嘗試游戲,體驗3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
(1)請幼兒進行第一次游戲。游戲中教師提問:現在有小朋友手上只剩下兩(一)片雪花片了,他還能玩幾次游戲?
(2)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雪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雪花片了?
(3)請幼兒進行第二次游戲。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雪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雪花片了?
(說明:一輪游戲進行三次,一般三次后就會有幼兒輸完3片雪花片。教師要重點關注幼兒是否遵守游戲規則,即每次輸贏后能否正確拿出一片雪花片,以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關注自己手上雪花片數量的變化及其與輸贏結果之間的'關系。)
2.游戲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過程。
(1)請輸完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肯定其能“遵守規則”。
(說明:游戲有輸贏是正常的,幼兒將自己手里的雪花片都輸完時,可能會有挫敗感,教師要注意幼兒的情緒,及時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游戲心態。)
(2)請大家一起來嘗試推理。
提問:大家來猜猜,他的3片雪花片怎么會一片都沒有了呢?如果是因為他輸了,那么他一共輸了幾次?為什么是輸了3次?
(說明:對于“3片雪花片怎么會一片都沒有了”的推理,基本上所有幼兒都會說“因為他輸了”,而后的教師追問“那么他一共輸了幾次”,目的是幫助幼兒思考輸贏結果與雪花片數量之間的關系,接著教師可以再追問“為什么是輸了3次”,以幫助幼兒在雪花片數量與“每次輸贏1片”的游戲規則之間建立起聯系。)
(3)提問:誰認為自己手上的雪花片最多?有幾片?
(4)請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與其他幼兒一起來推論他們的雪花片變為6片的過程。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么會變成6片的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贏了,那他們每人贏了幾次?為什么?
(說明:對于“每人贏了幾次”這個問題,幼兒可能會給出兩種答案,即“贏了3次”和“贏了6次”。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記住了自己原先就有3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贏了會得到1片,而后者只記得自己每次贏了會得到1片,忘記了自己原先手上就有3片。當教師追問幼兒為什么說自己“贏了6次”時,幼兒可能會用“3+3=6”來作答,教師可以視情況再深入追問幼兒:“這里有兩個3,這兩個3有區別嗎?”以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原先手上的3片雪花片加上游戲中贏得的3片雪花片才是6片雪花片。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盡可能讓幼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解釋自己的推理過程。)
(5)幼兒作出推理后,教師呈現磁性黑板,請手上有6片雪花片的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在游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說明: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可先向幼兒A提問:“你原先手上有幾片雪花片?”然后讓幼兒A在磁性黑板上正確擺放出磁鐵塊加以表征。隨后,幼兒A每描述自己贏了一次,就讓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B在3塊磁鐵塊的后面加上1塊磁鐵塊。這個擺放過程既是驗證的過程,又是操作的過程,可讓全體幼兒直觀地看到由磁鐵塊所表征的雪花片變化過程。教師在這個環節要重點關注幼兒對雪花片變化過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結果的差異,以了解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反映出來的不同思維水平。)
三、第二輪游戲,體驗6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并進行推理
1.嘗試游戲,體驗6片雪花片的變化過程。
(1)調整規則:游戲玩法不變,每人改為拿6片雪花片游戲,共玩3次,每次輸的人給贏的人2片雪花片。
(2)請幼兒游戲一次。游戲結束后教師提問:你贏了嗎?你現在手上有幾片雪花片了?‘你輸了嗎?你現在手上剩幾片雪花片了?
2.游戲后分享交流,展示推理過程。
(1)請輸完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肯定其能“遵守規則”。
(2)請大家一起來嘗試推理。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6片雪花片怎么會一片都沒有了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輸了,那么他們每人輸了幾次?為什么?
(說明:對于這個問題,幼兒可能會給出兩種答案,即“輸了3次”和“輸了6次”。當教師追問幼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答案時,有幼兒可能會用“2+2+2=6”來作答,即每次都輸掉2片雪花片,輸了3次2片,就輸完了6片;有幼兒則可能忘記了游戲規則,會說因為輸了6片雪花片,所以輸了6次。)
(3)請輸完了雪花片的幼兒描述自己在游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性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說明:教師可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A上來,根據輸完6片雪花片的幼兒B的描述,來擺放磁鐵塊。教師可先向幼兒B提問:“你原先手上有幾片雪花片?”并讓幼兒B在磁性黑板上正確擺放出6塊磁鐵塊加以表征;幼兒B每描述自己輸了一次,幼兒A就去掉磁性黑板上的2塊磁鐵塊……這個擺放過程既是驗證的過程,又是操作的過程,可讓幼兒直觀地看到由磁鐵塊所表征的雪花片的變化過程。)
(4)請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兒上來,與其他幼兒一起來推論他們的雪花片變為12片的過程。
提問:大家來猜猜,這幾位小朋友手上的雪花片怎么會變成12片的呢?如果是因為他們贏了,那么他們每人贏了幾次?為什么?
(說明:對于這個問題,幼兒也可能會給出兩種答案,即“贏了3次”和“贏了6次”,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既記住了每人原先手上就有6片雪花片,又知道每次贏了會得到2片,而后者只記得每次贏了會得到2片雪花片,忘記了每人原先手上有6片雪花片,或者是把游戲規則記成了每贏一次得到1片。當教師追問幼兒為什么有這樣的答案時,有幼兒可能會用“6+6=12”來作答,即原先手里有的6片雪花片加上贏得的6片雪花片就是12片雪花片,所以贏了6次。有幼兒則可能會用“6+2+2+2=12”來作答,他的解釋是,因為除了原先有的6片雪花片,后來每贏一次得到2片,一共贏了3次,得到6片。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盡可能讓幼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解釋自己的推理過程。)
(5)請手上有12片雪花片的幼兒描述自己在游戲中的輸贏過程,請沒有推理出結果或推理出錯的幼兒上來根據同伴的描述,在磁陛黑板上擺放磁鐵塊,演示同伴的雪花片數量變化過程。
(說明:教師的具體引導方法同前。教師在這個環節中要關注幼兒對雪花片變化過程的描述和表征,以及推理結果的差異,重點引導幼兒思考游戲前的雪花片數量、游戲輸贏規則、游戲后的雪花片數量這三方面的關系。)
(6)根據本班幼兒的推理水平,選擇開展以下環節的活動。
提問:誰的雪花片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他到底有幾片?
為什么只剩下了這幾片?你在游戲中的輸贏情況如何?
你能不能用磁鐵塊擺放出你的雪花片輸贏過程?
如果兩個小朋友手里剩下的雪花片數量是一樣的,他們的輸贏過程也會是一樣的嗎?
(說明:以上問題是針對個別幼兒的,可根據本班幼兒的推理水平,選擇性地開展該環節活動,目的是引導他們嘗試回憶或推論自己雪花片的輸贏過程,并用語言加以表述,同時嘗試用磁鐵塊加以表征。最后一個問題意在引導幼兒基于擺放磁鐵塊的過程,嘗試思考和理解“輸贏的不同順序”與“相同答案”之間的關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在燒火的活動中了解水的特性,培養對自然物的興趣。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讓幼兒通過活動感受水的特性。
2.難點: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各種玩水的容器。
2.環境創設:來園或自由活動時讓幼兒自由玩水。
四、設計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種物理知識,幼兒掌握物理知識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因此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帶著問題邊玩邊思考,提高幼兒感受的有意性。
感受活動的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礎,但概念的形成還需經過概括和提煉。采用實驗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幫助幼兒概括歸納形成概念。
讓幼兒了解水的用途既是為了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又是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動設計讓幼兒從周圍的實際生活開始,逐步過渡到通過語言交談來了解。經過這樣一個由近及遠的過程,幼兒可能獲得許多關于水的直接和問題知識,同時也可激發幼兒探求知識的主性積極性。
幼兒對水的認識不會停止,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會不斷深入,延伸活動正是在啟蒙的基礎上進行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尤期是為能力
強的幼兒提供繼續探索的方向。
五、活動流程
自由探索—實驗歸納—觀察討論—講述交流—探索思考
1.通過自由玩水活動感受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1)自由玩水:為幼兒提供各種玩水的容器和會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彈子、鵝卵石等。讓幼兒在來園或自由活動時玩水。
(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后讓幼兒帶著問題再玩水。(一直往瓶子里灌水會怎么樣?水能不能抓住?水底的東西能看見嗎?為什么?)
2.通過小實驗歸納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賽:兩個幼兒各自往漏的杯子里灌水,然后討論灌進去的水到哪里去了?還從哪里看到水是流動的?
(2)抓水比賽:讓幼兒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然后討論用這種方法行不行,為什么?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滿水應該怎么辦?
(3)在不透明的兩個杯子里一個灌水一個灌豆漿,然后往兩個杯子里放彈子,請幼兒思考能不能數出每個杯子里放了幾顆彈子,為什么?
3.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水的各種用途。
(1)在幼兒羅里找有水的地方。討論水的用途。如廁所里有水,廚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讓幼兒回家與父母討論,還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為什么?
4.通過講述活動讓幼兒交流自己獲得的有關水的用途的知識。
(1)讓幼兒介紹水的用途。
(2)談談為什么要節約用水?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談談怎樣節約用水?
5.通過延伸活動讓幼兒繼續探索關于水的其他知識。
(1)讓幼兒回家用塑料杯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并觀察其變化。
(2)讓幼兒回家觀察水壺里的水沸滕時會出現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互相團結合作的精神。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平坦的場地。
2、讓幼兒在場地做鉆的動作。
活動玩法:
三個幼兒各自把雙手交叉拉好,其中兩個幼兒左手壓右手拉好,另一幼兒右手壓左手再拉另兩個人的手,互相拉好手后,先套標①的人,再套標②的人,最后套標③的人,邊套邊說歌謠。套人的兩個幼兒套完后要蹲下,被套者用腳跨出手臂。然后大家站起來套另一個人。
活動規則:
游戲過程中不得松手,必須按規定順序動作進行。
提活動示:
此游戲適合中、大班幼兒玩。
[附]歌謠:切切察察切切察,我是織布的.小行家,心靈手巧織布忙,白布花布堆滿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幼兒能熟練哼唱出樂曲,跟著樂曲做動作,但本次活動因為主要是創編動作,由于幼兒對織布顯得很陌生,沒有生活經驗,所以創編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幾乎編不出什么動作,全是老師教,幼兒模仿,不過幼兒在聽音樂做動作時,還是非常感興趣,動作做得很準確到位,比較整齊,課堂氣氛較好。老師能帶領幼兒用動作表現整首歌,幼兒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絕大部分幼兒都能沉浸在音樂的氛圍中,做到聲情并茂,是比較成功的一次活動。
小百科:手織布的織造工藝極為復雜,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經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線、刷線、作綜、闖杼、掏綜、吊機子、栓布、織布、了機等大小72道工序,全部采用純手工工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測量我們的身高
一、活動目標:
了解測量的概念、條件和方法,形成比較的概念。
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測量我們的身高》
二、活動準備:
塑料繩、卡紙、紙繩、皮尺等。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長大了一歲了,今年我還發現小朋友都長高了。
2、設置疑問:但是你們知道哪位小朋友最高呢?有的小朋友說他最高,有的小朋友卻說他最高,你用什么方法能準確的知道它是最高的呢?
3、幼兒猜想及記錄:請幼兒以玩游戲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最高,在他的名字后面貼上他猜想的最高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選擇的工具。
4、驗證:請每位幼兒找一位好朋友進行測量,并把測量結果貼到記錄紙上進行比較。
5、活動延伸:我們想比較某件事物的長短光靠目測是不準確的,要用比較的方法才能準確的'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
6、引發新問題:我們的高度通過小朋友的聰明才智現在知道了誰最高,你們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長的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想想、看看、說說、寫寫、畫畫,辨認各種筆,了解它的不同特性。
2.感受筆的發明在人們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二、活動準備:
常用的鉛筆、油筆、粉筆、水筆各種色畫筆。
三、活動的主要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一幅五顏六色,色彩鮮艷的彩筆畫,提示幼兒:這幅美麗的畫是用什么筆畫成的?回答:彩筆,引出本課主題,《各種各樣的筆》。
(二)基本部分:觀察比較,激發幼兒對筆的興趣
第一次嘗試:請幼兒介紹自己見過的筆(引導幼兒從外觀,作用,書寫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
第二次嘗試:說說鉛筆、油筆、粉筆各有什么不同。
1)鉛筆能削,筆跡可以用橡皮擦掉,幼兒常用它畫圖畫、寫字。
2)油筆不用削,筆跡不容易擦掉。
3)粉筆,教師在黑板上寫字或教學用,易擦掉。
提問:除了這些筆,你還知道哪些筆,他們是用來做什么的?
第三次嘗試:引導幼兒思考:假如你是小發明家,你想發明一支什么樣的筆?(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畫出來)。
第四次嘗試:教師簡單為幼兒講神話故事《神筆馬良》讓幼兒加深對筆的印象。
第五次嘗試:學習兒歌《小鉛筆》
小小鉛筆細又長,
身穿彩衣黑心腸,
嘴巴尖尖會寫字,
只見短來不見長。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
筆是我們學習生活不可缺少的學習用品,是我們的.好朋友,大家在使用時注意安全,鉛筆的鉛有毒,不應用舌頭舔。另外筆尖太尖,不要傷了自己和別人。
四、活動延伸:
全體幼兒合作,用各種筆畫一副意愿畫,畫好后仔細看一看每種筆畫的畫,風格有什么不同。
園長點評
王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和在教案書寫方面都是虛心好學進展很快的,從教案的內容結構上不難看出她突出“嘗試教學法”的靈魂――先試后導,幼兒在先,教師在后。充分注意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體現了幼兒在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教學意圖:
沙包是孩子喜歡的自制玩具,對于大班孩子來說是非常熟悉并經常玩的,大班的孩子們好奇、愛探索,為了充分發掘沙包的多種玩法,激發孩子們玩沙包的興趣,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于是,設計了這節體育游戲活動《我和沙包一起玩》。在游戲中體驗快樂。激發孩子的興趣啟發孩子的思維,體驗用身體保持平衡的方法。強化鍛煉效果。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玩沙包的興趣,想出玩沙包多種方法。
2、發展幼兒的創造性,鍛煉幼兒手、腳靈活性。
3、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的發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沙包、墊子。
2、玩沙包
活動計劃:
(1、游戲傳沙包、2、踢沙包、3、左右手拋接沙包、4、 自拋自接、5、膝蓋夾沙包跳游戲、6、游戲丟沙包、7、頭頂住沙包、8、投沙包玩法、9、幼兒自由玩)
1、傳沙包
幼兒站立成縱隊,前面的幼兒拿著一個沙包傳給第二個,第二個傳給第三個依次傳遞,老師放上音樂,音樂一響開始傳,音樂一停沙包停止傳遞,這時沙包在誰的手里誰就表演一個節目。
2、踢沙包
玩法:讓幼兒把沙包放在腳上使勁往外踢。比比看,看誰踢的遠
3、左右手拋接沙包
玩法:教師示范,用一只手把沙包拋起另一只手接住,自己左右手交替拋接沙包。
4、自拋自接
玩法:兩手托著沙包,頭仰起使勁向上拋,沙包落下時盡量用手接住。
5、膝蓋夾沙包跳
玩法:游戲的人分成兩隊,用膝蓋夾住沙包,然后向前跳,跳約3米的距離,然后跑回傳給第二個幼兒。
6、丟沙包
玩法:讓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坐在地上,讓其中的一名幼兒將沙包輕輕放到另一個幼兒的背后,放下沙包的幼兒圍著圈快跑,收到沙包的幼兒拿起沙包快去追,前面快跑的幼兒要跑到收到沙包的幼兒的位置坐下,如果被追上這個幼兒要到圈內表演節目,依此進行。
7、頂沙包
孩子把沙包平方在頭頂上,向前走動,使沙包不掉下來,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
8、投沙包
玩法:
(1)讓孩子站在圓圈上,手拿沙包投擲到圓圈中,左手和右手交換著練習。
(2)在一定的距離內,讓幼兒向另一頭的圈內投包。玩時可以不斷將另一頭的`圈縮小或換成墊子。
9、幼兒自由玩,老師為整個活動配上合適的音樂。
教學反思:
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的玩起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不用懷疑的。活動中幼兒能夠很愉快的進行游戲,能夠聽從教師的口令完成動作。吸引幼兒興趣,符合幼兒園指導綱要精神。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發揮了幼兒做為活動主體的作用。
不足之處:
活動對于大班幼兒相對比較簡單,幼兒活動量不大,教態過于嚴肅,應該用些兒話,這樣就會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滿足幼兒娛樂興趣。
當一名幼兒園教師很容易,但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卻是難上加難。不管上的是什么內容,每一個環節都要設計巧妙,才能吸引幼兒的眼球,把注意力集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教師在分析作品的基礎上,依據作品情節的轉換點、大班幼兒生活經驗和幼兒認知心理特點,設計了“螃蟹小裁縫”這一集體活動,并預設了以下關鍵提問,以此引導幼兒討論:
螃蟹小裁縫為什么要寫告示?
螃蟹小裁縫認為自己吃虧了,你覺得呢?為什么?
大象和大蟒蛇為什么要送水果給螃蟹小裁縫?
螃蟹小裁縫為什么一開始要貼告示?后來又要撕掉告示?
如果你是小裁縫,你會怎么做?你要不要收費?(追問:你們認為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說說你的理由。)
這些提問的設計旨在通過“討論”給予幼兒更多主動思維、自主表達的機會,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引發多元互動(人際互動,材料互動)和多向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情趣,能在情節展開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嘗試用閱讀方式尋找故事的結局)。
2.初步理解小螃蟹與動物朋友們的心理變化,體驗朋友之間的友誼和快樂。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課件、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引發幼兒討論
師:大象拿出10元錢,說:“那可沒辦法,你自己說的,按件算。”
師:“你認為大象的話有道理嗎?為什么?”(引發幼兒討論)
幼:大象說得對,因為螃蟹小裁縫的告示上就是這樣寫的。
幼:這叫信守諾言,我媽媽教我的,就是說話要算數,不能賴皮。
師:哦,“信守諾言”就是說話算數,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對嗎?(幼兒呼應“對的”)
幼:不對的。
師:哦,你認為誰不對?
幼:大象不對,因為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
師:那你認為大象付了10元錢,是付多了還是付少了?
幼:付少了。
師:現在有兩種觀點,有的小朋友認為大象說的有道理,因為螃蟹小裁縫在告示上寫了什么?(幼兒集體回答“做衣服,不論大小,按件算,每件10元”)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但也有小朋友認為螃蟹小裁縫做大象的衣服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大象只付了10元錢,好像是太少了哦。
師: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我們繼續看下去。(播放課件,出示大蟒蛇)
(設計意圖:面對幼兒的兩種觀點,教師不應該急于表態,而應通過適時追問,給予幼兒真正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讓幼兒更加大膽、自主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此外,教師在教學現場及時捕捉到個別幼兒表達的“信守諾言”一詞,馬上請幼兒將自己對它的理解介紹給大家,然后在小結中非常自然地引用了“信守諾言”,充分體現了教學中教師與幼兒的教學相長。)
二、繼續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深入討論
師:大象來了,它帶來了很多香蕉……大蟒蛇也來了,它的頭上頂著一籃蘋果。大蟒蛇說:“這籃蘋果送給你,為了感謝你給我做了這么好的褲子。”
師:“大象和大蟒蛇為什么要送水果給螃蟹小裁縫?”(引發幼兒討論)
幼:因為大象覺得衣服好看,所以來謝謝螃蟹小裁縫。
幼:蟒蛇也是來謝謝螃蟹小裁縫的。
師:大象和大蟒蛇送給螃蟹小裁縫水果,除了表示感謝,還有別的原因嗎?
幼:大象覺得錢付的太少了,所以送來很多香蕉。
師:你們認為請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到底要付錢嗎?
幼:要付錢的。
幼:要付錢的,可以少付一點。
師:螃蟹小裁縫看到朋友們送來了那么多水果,心里會怎么樣呢?
幼:非常快樂。
(設計意圖:教師始終耐心傾聽幼兒的回答,并順勢追問,在引導幼兒討論的過程中不僅讓幼兒感受作品傳遞的美好友情,又讓幼兒明白了基本的生活準則、買賣規則。這樣的討論使每個幼兒得到贊賞、得到認可、得到鼓勵、得到指導。)
三、進入故事高潮,激發幼兒自主思考
師:晚上,螃蟹小裁縫悄悄地把那張告示撕了下來。它對自己說:“幫助朋友才是最快樂的啊!”從此以后,到螃蟹小裁縫這里來做衣服的顧客就更多了。
師:“如果你是螃蟹小裁縫,你會怎么做?”(引發幼兒討論)
幼:我不收錢。(有幼兒呼應)
幼:不收錢怎么養活自己和孩子呀!
師:這話也有道理。那你認為賺錢重要還是幫助別人重要?
幼:都重要。
幼:我認為幫助別人重要,但是也要收錢。
師:你們知道生活中的裁縫幫別人做衣服或者做褲子是怎么收費的嗎?
幼:不知道。
師:這個問題我也不是很清楚,留給大家去打聽一下,然后我們再來討論好嗎?
(設計意圖:教師拋出的問題使文學作品回歸到了現實生活。在問題討論中,面對不同認知經驗、生活經驗幼兒的發言,教師不是簡單重復或者肯定,而是在不同回應語式中拓寬幼兒的思維角度,拓展幼兒的認知經驗。最后,教師拋出一個“我也不是很清楚”的問題,體現了教師“智者的糊涂”,使討論可以延伸到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后。)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螃蟹小裁縫》是一個趣味橫生的故事,它能激發起孩子們濃厚的閱讀興趣。故事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物情感、心理活動線索,因此能成為教師引導幼兒深入閱讀理解圖書的.依據。
在活動的開始,為了幫助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并能進行大膽推理和猜測。我首先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提供的細節,通過提示、追問的方法,引導幼兒自己觀察畫面內容。圖片細節為幼兒營造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幼兒通過觀察小螃蟹和其它人物那夸張地表情和動作,進而猜測人物心理活動,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
當活動的第二環節,我的重點落在讓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涵。我采用圍繞主要人物情緒情感和心理活動線索,引導幼兒進行閱讀。幼兒通過閱讀理解螃蟹小裁縫的情緒情感、心理變化,和與其它人物間的情感聯系,使得能深刻感悟故事中人物豐富的情感從而理解故事內涵。
此故事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教育資源,可以從不同領域加以拓展,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如:學習時間的概念;還可以為續編故事情節儲備感知經驗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細致觀察畫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及角色的心理活動。
2、能大膽表達,增強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繪本書、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繪本圖書,在這本繪本圖書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師:老爺爺、老奶奶在干嘛?為什么抬頭?表情是什么樣?
3、師: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讓爺爺奶奶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二、播放課件,觀察圖片,了解故事。
1、出示課件圖片。師:看有個什么動物呀?驢長的怎么樣?除了驢還有誰?
2、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從前有座驢背山,山腰間住著個王老漢,王老漢家養了一頭大胖驢。
3、出示課件圖片。師:這時,誰來了。還有誰?他會是誰呢?為什么是小偷?(瞧那賊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
4、出示圖片。師:老虎和小偷看到了這么肥的的驢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兒講述,師貼圖。)
5、出示課件圖片。師:晚上。他們來了。老虎怎么來?(偷偷摸摸,趴著來的。)小偷怎么來?眼睛為什么向后看?(東張西望)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動作。)
6、出示課件圖片:老虎在干什么?(墻破了,挖墻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頂上,扒開屋頂)
7、出示課件圖片。王老漢被驚醒了,起床了。奶奶呢?(有點醒,半夢半醒)。奶奶說:……。那漏是什么意思呢?
8、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嗎?從哪里看出來的。(什么情況下才抓這頭啊!)小偷呢?師講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動。
9、出示課件圖片。小偷掉那里?從哪里看出來?他們倆嚇的邊跑邊喊:“哎呀,是漏啊。”他們認為漏是什么?(旋風石頭)
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還想著大胖驢,一回頭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認為誰是漏,小偷認為誰是漏。遇到后她們心里怎么樣。
二、幼兒閱讀,找出故事的結局。
1、師:故事還沒有完,大胖驢被吃掉、偷走了嗎?這漏到底是什么呢?請孩子們自己翻閱,找到答案。
2、幼兒自由翻閱。注意閱讀姿勢,留意頁碼。
3、師:你在哪一頁上找到了答案。驢怎么樣?漏到底是什么?
4、師:今天老師講的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漏》。老師示范書寫“漏”邊說邊講解漏子的結構。
三、幼兒自由完整閱讀。
1、師:這個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樣?真愚蠢真笨,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請你自己開始閱讀《漏》。找出你覺得最有趣的一頁,然后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有趣。
四、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覺得最有趣的畫面的頁碼,教師點出相應頁碼的畫面,讓幼兒說說有趣的原因。
五、延伸活動。
用繪畫的形式創作有趣的畫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交流、分享有關投幣機的信息,了解投幣機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投幣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大膽表達使用投幣機的.趣事或問題。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觀察和使用投幣機的經驗。
2、幼兒搜集的照片、圖片,教師拍攝的錄像等資料。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投幣機
1、你們還記得《咕隆——咚》的故事中小老鼠碰到的是一臺什么機器嗎?
2、這幾天,你們已找到了許多投幣機。現在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在哪里找到了投幣機?你投幣后,投幣機幫你干了什么事?
幼:這是投幣擦鞋機。我爸爸投幣后,機器會幫他擦皮鞋。
幼:這是投幣搖馬。我投幣后,搖馬就自動搖動,它還會唱歌。
幼:我在公交車上投幣乘車。
幼:我們小區里有投幣取水機。
3、教師播放錄像《投幣自助快拍》。
(1)這是什么地方?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個機器是用來拍照的?
(2)怎樣使用這個機器?
(3)(欣賞個別幼兒的照片。)自助快拍有什么好處?
小結:我們生活中的投幣機可真不少,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二、說說投幣趣事
1、說說在使用投幣機的時候碰到了什么有趣的事,遇到了什么問題。
2、從幼兒的采訪記錄中剪下簡單的圖示匯總在下表中。
3、建議幼兒采訪其他人是否喜歡使用投幣機,他們在使用時遇到了什么問題或有趣的事。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分組商議采訪計劃,包括采訪誰,做些什么準備工作,提些什么問題,怎么記錄,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0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