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通用【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數字娃娃,大寫數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圖片7張,四個星期轉盤,星期娃娃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復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今天數字娃娃也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同時出示無序的數字1—7),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數字娃娃排隊,還要說出排在第一的是哪個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形式鞏固鄰數。
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朋友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朋友。幼兒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了解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
1:現在我們要和數字娃娃一起來聽一個童話故事,聽的時侯要仔細聽,故事里講了什么。
老師講述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講完后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
它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老師隨幼兒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順序。)
強調: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請你們幫星期妹妹來排隊,好嗎?(排好隊后讀一讀)
2:轉盤游戲“找鄰居”。
老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后,指到星期幾,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游戲反復進行3—4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三:幼兒操作活動:轉盤游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3大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幾和星期幾。
(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感念。)
四: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講講玩星期轉盤游戲的感受。
五:分組進行角色游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戲繼續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工作名稱:認識蒙氏教師、走線、工作毯取放、坐姿
工作準備:走線用的線、工作毯、椅子
直接目的:學習基本走路的方法、地毯的`正確搬運,協調性。大肌肉運動、懂禮節、學習和他人交往。
間接目的:獨立性和專注力,運動機能調整
操作過程:
1.教師自我介紹,并用三種打招呼的方式與幼兒打招呼:
(1)雙手交疊放與雙腿前,雙腿并攏,彎腰45度,說“你們好”
(2)標準站立姿勢,右手舉起,打招呼“你們好”
(3)雙腿并攏,彎腰45度,伸出右手作握手姿勢“你好”
2.開始走線,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站到線上,距離適中。教師作出標準的姿勢讓幼兒模仿.雙手掐腰,右腳先邁步子,腳尖對準腳跟。根據音樂節奏調整步伐。走線過程中換手部姿勢:雙臂側平舉、雙手搭肩等。
3.走線結束開始取椅子,幼兒用右手側身拿椅子,輕拿輕放。
4.教師講解取工作毯的姿勢,教師示范:手部姿勢:四指在外大拇指插入毯心內拿起工作毯,橫向拿毯。幼兒取毯時按順序。
5.鋪毯:幼兒走到兩條控制線中間站好,將工作毯一端對其控制線平放在地,邊鋪便用雙手整理。結束后到毯側面站好。
6.取工作墊:幼兒按順序從過道取工作墊,手部姿勢:四指在外大拇在里,插到墊與墊的空隙內取墊,雙臂自然垂直,走回位置鋪墊。
吸引力:兩只腳的交替運動 、豎立搬運、直視對方臉
錯誤訂正:離線、搬椅子時發出聲音、地毯松開或落下、沒有看
注意事項:幼兒姿勢是否標準。
備注:幼兒首次接觸蒙氏教育,對于新的事物幼兒抱有豐富的興趣。
但是幼兒在走線的過程中很容易偏離線,彎腰低頭看線。速度不一致,兩名幼兒之間的間距掌握不好。幼兒鋪毯時很容易急躁,將卷好的工作毯一下就打開鋪好。沒有秩序性,在以后的課中需要訓練幼兒的耐性和秩序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散文詩《落葉》是大班語言領域活動中的一課,其選材來自我們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變化總是吸引幼兒關注、好奇的目光,激發起幼兒探究的欲望。
《綱要》指出,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中,我們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多種活動形式為幼兒創造了一個以看、聽、說為主體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產生對語言的興趣,調動幼兒想說、愛說、愿說的欲望,同時也將各領域的內容有機整合,從而讓幼兒多維度地去感受美、欣賞美、體會美與表現美。
活動目標:
1、能專心欣賞散文,理解內容,感受秋天葉落的優美意境。
2、初步領會散文中擬人與夸張的修辭手法,并能由此展開聯想與想象進行仿編。
3、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加深對作品的體驗與理解,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表征。
4、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6、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家長、幼兒、教師共同收集有關資料,引導幼兒感受秋季氣候的變化;了解相關季節氣候變化對人類、動植物的影響。
2、物質準備:
(1)拍攝幼兒秋游時觀賞秋景和收集落葉的相關活動錄像資料。
(2)動畫課件、電視機、攝像機、錄音機、音樂磁帶。
(3)準備各類落葉、玩偶、插入式仿編操作卡、落葉做成的表演道具(皇冠、面具、扇子、服飾等)、落葉圖書一本、供幼兒拓印及拼貼活動的材料(如圖紙、膠紙、剪刀、彩筆、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引題:經驗講述。(播放幼兒秋游的錄像資料片段,讓幼兒根據自身已有經驗談談觀賞秋景、撿落葉時的發現。)
1、談話引題:小朋友,上次老師帶你們去秋游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發現?
2、幼兒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不同的發現,教師相機引出今天要學習的本領:散文詩《落葉》
二、播放動畫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散文,并通過看、聽、說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一)欣賞散文。(利用動畫課件資料,引導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讓幼兒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
1、師引入:小朋友,現在我們通過課件演示來欣賞這首優美的散文詩吧。(播放動畫課件,幼兒欣賞。)
2、提問:小朋友,你聽了這首優美的散文詩有什么感受?
3、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當引導。
4、再次提問: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為什么?
5、幼兒手舞足蹈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激發興趣,并根據回答作進一步的引導。
(二)分段演示課件同時配以肢體動作引導幼兒領會并理解詩歌內容。(利用課件動畫畫面以及肢體動作,引導幼兒分段欣賞作品中擬人與夸張的內容(如: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
1、播放動畫,分段學習,運用問答式的方法以及肢體動作來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
a、播放課件1,師提問:秋天到了,樹上的樹葉發生了什么變化?(豐富詞匯:飄落)
b、播放課件2,師提問:樹葉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
c、播放課件3,師提問:樹葉又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
d、播放課件4,師提問:樹葉還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
e、播放課件5,師提問:樹葉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誰看見了,把它當做什么?是怎么說的?
2、組織幼兒討論:燕子為什么說來信了?燕子為什么要到南方去?
(1)幼兒分組討論;
(2)集體交流與分享;
(3)根據幼兒的回答。
師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是的,葉子變黃落下來就是秋天告訴燕子,天氣變冷了,提醒小燕子要到南方去過冬了,因為南方可暖和了。
3、師總結:小朋友今天表現得真好,通過這首散文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季節的變化特征,同時也知道了季節的.氣候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就像秋天到了,樹葉變黃了,落下來離開媽媽的懷抱;以及秋天到了,天氣變涼了,小燕子就要飛到暖和的地方去。
(三)朗誦散文詩,進一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小朋友,剛剛我們一起分段學習了散文詩,現在就請小朋友跟著動畫一起來朗誦這首散文詩吧。
三、仿編散文詩。
1、師引導:落葉可以當做房子,當做小船,當做傘和信,落葉還會落在哪兒?還有誰看見了?又把它當什么?誰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
2、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后仿編。
3、分享與交流:將自己仿編的詩歌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說出來。
4、將自己仿編的詩歌內容畫出來。
5、展示作品并相互評價。
四、分組活動(延伸活動)
1、利用葉子制作成的皇冠、面具、服飾等表演道具,播放配樂散文詩、樂曲《小樹葉》等,讓幼兒表演散文內容或進行歌表演。
2、提供玩偶,讓幼兒操作手中的玩偶進行角色表演或進行講述活動。
活動反思:
《落葉》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在活動中,我使用了圖片教學的方法,讓幼兒更易于理解詩歌。而且每一環節都為幼兒創設一個說話、表達的機會,達到語言的落腳點。仿編環節,幼兒大膽想象,敢于表達。
正因為如此,孩子們的表現更為主動了,并將活動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