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主題活動由來
在開展本次主題活動前,正值秋高氣爽,金色滿園之時。我們發現幼兒對相處三年的銀杏樹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但是,關于銀杏樹的主題活動值不值得開展呢?于是,我們問了幼兒兩個問題:1、我們幼兒園有哪些樹?2、關于銀杏樹,你了解它的哪些知識?從幼兒的回答中,我們了解到:幼兒知道幼兒園有楊樹、玉蘭樹、松樹和銀杏樹,他們已經注意到了銀杏樹。但是關于銀杏樹的知識,他們卻只停留在看到的現象:美麗的銀杏葉,茁壯的樹干和踩破就會散發出異味的銀杏果。雖然幼兒喜歡銀杏樹,對銀杏樹感興趣,但他們對于銀杏樹更深層次的了解很有限。于是,我們決定在幼兒最后一年的幼兒園生活中,讓他們充分的探討與研究我們的國樹。
二、主題活動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4、會圍繞一個話題討論。
5、會復述、仿編、創編文學作品和創作藝術作品。
6、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
7、會初步的統計和測量。
三、主題活動網絡的建構
主題名稱叫《銀杏樹之戀》,讓人很容易地想起了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但是,樹的品種不一樣,“戀”的含義也不一樣。這里主要是指即將從幼兒園畢業的幼兒,對幼兒園朝夕相處的銀杏樹的依戀之情。
我們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來策劃本次主題活動。
1、橫向網絡圖的'策劃。在主題活動開展之前,我們預設了:“探秘銀杏樹”、“銀杏葉的遐想”和“銀杏果是個寶”三個單元。里面的活動都是預設的。
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又增添了幾個活動。在幼兒的新的觀察發現下,我們生成了“一半樹葉一半光禿”和“最后落葉的樹”。在開展“20年的約定”前,我們感覺直接跟幼兒談“20年的約定”,顯得很突兀,幼兒一時不能很好地理解。于是就開展了“愛心樹”這個活動,為“20年的約定”做情感鋪墊。
2、縱向層層深入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表象階段;第二階段:深入探究階段;第三階段:情感升華階段。從表象階段,讓幼兒獲得充分的感性認知,為深入了解探究做支持。最后,在深入探究的基礎上再次情感升華。五大領域融合,體現主題教育的價值。
四、主題教育環境創設:
1、主題墻飾:幼兒和老師一起探索的過程,用圖片或文字表現。
2、圖書區:投放有關銀杏樹的圖書和圖片;《銀杏葉的遐想》,看作品編故事。
3、美工區:銀杏樹葉拓印,銀杏樹葉拼貼,銀杏果創意手工
4、音樂區:用舞蹈表現銀杏樹和銀杏葉。
5、科學區:科學記錄本《我的銀杏樹筆記》;我的測量方法展示等。
6、家園共育
家長幫助幼兒使用多種方法查閱資料,如上網,看書等;給幼兒做白果美食。請家長進班講講“我上潔華幼兒園時和銀杏樹的趣事”。
五、主題教育活動過程
陳鶴琴先生認為,課程是幼兒當時當地的活動。可以這么說,凡是對幼兒有益的,并且使幼兒感興趣的,能夠引發幼兒“當時當地活動”的都可作為課程內容。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都是幼兒積極主動學習的生動的內容,探索、表達與表現的好材料。因此,我們在選擇活動內容、安排活動環境時,都應該從生動、豐富的生活中去獲取對幼兒發展有重大價值的東西。而所選擇的內容,應有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發掘的空間。
在陳鶴琴思想和幼兒自主學習的角度出發,我們開展了各種關于銀杏樹的活動。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主題活動中的一些教育活動:
第一階段(表象階段):從銀杏樹的表象出發,先找找幼兒園最粗的銀杏樹、給銀杏去皮和了解關于銀杏的價值。在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幼兒對銀杏有個全面系統的了解。
(一)找找最粗的銀杏樹
目標:
1、能尺子進行精確測量。
2、愿意與同伴協作完成任務。
幼兒園的銀杏樹有很多棵,但到底哪一棵樹是最粗的,哪一棵是最細的呢?幼兒說用尺子量一下就知道了。而且知道要用軟尺。
于是我們就開始了測量活動。但這次測量和一起的測量不一樣:因為樹不僅是圓形的,而且沒有起點和結束點;樹很粗,一個人很難單獨完成。
一、測量前的準備活動。
1、分組。每組為3人,兩人測量,一人負責記錄。
2、給樹取名。為了方便記錄,我們就給樹取號。如:1號樹、2號樹。
3、測量位置做記號。一棵樹的上下不是一樣粗的。如果每組測量的位置不一樣,得出的結果也不同。于是,幼兒想的辦法是:在每棵樹上畫一圈線,每組都沿著這條線測量。
4、記錄表。每組負責記錄的小朋友畫記錄表格。
二、測量
1、第一次測量。
樹的一圈超過了1米,一把尺子不夠用,讓測量有了困難,沒法進行下去,只能找老師幫忙。有的小朋友能在尺子的末端的位置,在樹上做個記號,把尺子放到記號處接著測量。但超過了1米,記錄人員就得把兩次測量的結果加到一起。讓記錄人員也很具有挑戰性。
測量完成后,集體展示測量結果記錄表時發現,每組測量的結果不盡相同。通過回看測量照片,我們發現了原因:有的小朋友由于看不到樹的另一邊,手夠不著,尺子掉到線下面。有時候在線的上面,所以就造成結果的不一致。
2、第二次測量。
找到了測量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人手不夠,造成皮尺不能沿著線測量,于是,我們第二次測量就把兩組合成一組,每組6人,5人測量,一人負責記錄。
第二次測量,人多手多,能讓皮尺服服帖帖地沿著測量線測量,得出的結果很一致。說明第二次測量成功了。
三、數據統計。
表格記錄形式,很久才能給眾多的數據從多到少排隊。為了能更直觀地表現測量結果,我第一次給幼兒引入了數軸的概念。幼兒很快發現:數軸就是把每棵樹以一條線段表示,很直觀。幼兒能很快給樹從大到小排隊了。
六、主題活動反思
給幼兒的幼兒園生活留下一點美。這是大班幼兒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年,也許,以后他們很少有機會再見到幼兒園金色滿園,但是,我希望通過這一次主題活動,能喚起他們對幼兒園美好景色的回憶。
雖然這是個以科學活動為主體的案例,但是在整個主題活動中,我們盡量把各大領域融合進來,促進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全面發展。如:科學(樹葉為什么會變黃、一半樹葉一半光禿、不老銀杏樹等),藝術(美工區粘貼畫、音樂區歌舞表演),語言(創編故事),情感(繪本《愛心樹》,20年的約定),社會(品嘗我家的銀杏果美食)。有的活動沒有在案例中贅述,如:銀杏樹四季的變化,銀杏做成的保健物品,欣賞郭沫若的散文《銀杏》等。
很多目標都不只是在一節集體教育活動中完成的。如:給銀杏去皮,我們進行了一星期才完成。沒有讓幼兒感覺:我在這一次集體活動中專門學這個,下課了就不用再關注集體活動中所涉及的事務。而是讓幼兒在活動后的各個生活環節中自主關注,學習。很多活動我們是在戶外進行的,因為銀杏樹在戶外,只有到那個環境中,幼兒才能真正地感受環境給予的支持。
教師在幼兒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角色與支持主要體現為豐富幼兒的感官經驗,為探究做前期準備;活動中,當幼兒遇到探究瓶頸時,給予必要支持;激發幼兒間的合作學習。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合作學習。所謂合作學習,并不只是三兩個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在測量銀杏樹的過程中,幼兒間的分工合作。更多的是幼兒在討論中,思維的碰撞,學習到自己本身經驗中缺乏的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利用廢舊物品做做玩玩感興趣
2、會根據各種廢舊物品的特點制作螃蟹
3、能大膽地表現各種動態的螃蟹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1、能選用合適的材料做螃蟹
2、正確表現螃蟹的身體與腳的連接
活動準備:
1、了解螃蟹的特征
2、范例、各種廢舊物品及輔助材料,積木搭的蟹塘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觀察“蟹塘”,激起興趣
1.請幼兒說說螃蟹的外形特征。
2.欣賞范例,并組織幼兒討論:可以用哪些材料做螃蟹?
二、交代活動的要求
1.先選好材料,看看哪些材料適合做螃蟹的身體或腳;
2.螃蟹身體和腳連接要牢固;
3.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同伴之間可以共同完成作品。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啟發幼兒選用合適的材料有機的結合,大膽的表現。
2.適當的指導螃蟹身體和腳的連接的方法。
四、作品講評
1.請幼兒把作品放在“蟹塘”,相互欣賞,并互介紹自己的材料。
2.請幼兒說說誰的螃蟹做的最好,用的材料最巧妙?
延伸活動:
將剩余的材料放在美工區供幼兒平時制作。并經常添置,制作其他手工品。
活動反思:
一、設計思路
幼兒帶來的廢舊物品很多,有的很象螃蟹的身體,我便選擇了這些材料來制作螃蟹。在組織活動之前,讓幼兒觀察螃蟹的外形特征和動態。在活動中,讓幼兒討論選用的材料,使幼兒提高對廢舊物品的利用意識,再進行操作。為了體現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材料,從而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激發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二、效果分析
一次性快餐盒、各種瓶子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廢舊物品,用這些東西制作螃蟹,幼兒的情緒很高。通過此次活動,幼兒用這些東西做出了形態各異的螃蟹,有的用橢圓形的糟餅盒和廢塑料棒做,有的則用飯盒和吸管做,……用的材料很豐富,效果很好。幼兒對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滿意,滿足了他們創作的欲望。而且,通過這些廢舊品的利用,也培養了幼兒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感。
小百科:螃蟹(páng xiè)屬軟甲綱,十足目,是甲殼類動物,身體被硬殼保護著,靠鰓呼吸。在生物分類學上,它與蝦、龍蝦、寄居蟹是同類動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彈力運動會
二、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與實驗,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不同物體的彈性現象,培養幼兒觀察的敏銳性。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皮球、橡筋、氣球、彈簧、木塊、鐵片、彈性球、動物標靶、自制彈弓(每人一個)、紙制子彈等。
五、活動過程
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體的彈性。
幼兒自主選擇一個皮球跟著音樂拍球,其中有些皮球是沒有氣的。
誘導幼兒按一按、捏一捏有氣和沒有氣的皮球,共同找出原因,知道皮球打了氣會彈得高,原來空氣也有彈性。
找一找生活中有彈性的物品。
(1)在一大堆物品中找出有彈性的物品(如拉一拉彈簧、橡筋、捏一捏氣球、海綿等)。
(2)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有彈性的。如彈簧床、海棉枕頭、沙發、床墊、吹氣救生圈等。
玩一玩。
(1)橡筋的一端系在中指上,另一端系一只小球,并用同一只手拿著球向下投,用手掌收回小球。
(2)橡筋一端系著中指,然后一只手拿著球向前投,隨后收回,重復投擲,可投向目標處。
(3)固定橡筋一端,另一端手拉著小球,拉到一定的距離時放手,讓球反彈回去,超過固定物的高度。
(4)將長橡筋的一端固定在乒乓球拍柄上,然后用球拍向上拍打小球,讓小球彈上去又拉回來,反復拍打。
做游戲。
(1)看誰射中靶。
用力投擲玩一玩中的`小球,使橡皮筋拉長,讓小球能打中相隔一定距離的動物標靶。
(2)看誰彈得遠。
一手握小彈弓的把柄,另一手用紙制子彈拉緊橡筋,然后放手,讓子彈彈出去。拉得越緊,子彈彈得越遠。
在地上按一定距離畫三條線,超過最遠一條線得3分,超過第二條線得2分,超過第一條線得1分。
六、注意事項
1、小彈弓不要對著別人。
2、可分別采用集體活動、分組活動和自由活動的形式。
七、拓展思路
彈簧紙偶:先把一張大的長方形紙卷成筒狀,然后在上面畫上眼睛、嘴巴、耳朵及尾巴等。用另一張小紙條來回折疊,折成彈簧狀,要求折得整齊。然后把紙筒粘在彈簧狀紙條上,用手輕輕一按,它一會兒變矮,一會兒變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1幼兒園大班健康游戲教案《木頭人》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使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激發幼兒敢于探索和勇于發現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互相謙讓的優良品質。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木頭人》,指出人不動是很難受的。
二、讓幼兒明白人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因為人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
1、聽音樂做動作
提問:剛才,我們跟著音樂在干什么?是身體的哪些部位跟著音樂在動?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
提問:除了舞蹈是人身體的一種活動外,你還知道人們有些什么樣的活動?它們分別是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
三、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感知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
1、每組發一個紙娃娃,讓幼兒把認為可以動的部位用筆做上記號,要求互相協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假如你不能確定的話,就可以起來再動一動。
2、請你來動一動,你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會動。
3、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由教師說出一個可以動的部位,請幼兒用此部位做個動作。
四、課后延伸
讓幼兒繼續尋找身體里許多看不見,甚至感覺不到的會動的部位。
2 幼兒園大班木頭人教案:我們都是木頭人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傳統游戲“我們都是木頭人”進行改編。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與同伴溝通,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成功。
活動準備
會玩“我們都是木頭人”的游戲。
活動過程
1、幼兒玩“我們都是木頭人”的游戲。
2、請幼兒說說玩游戲時哪個部分能改動,使游戲更好玩。激發幼兒改編游戲的愿望。
3、引導幼兒自愿分組,分別從形式、規則、說兒歌的方法、最后定格的造型、游戲的人數等幾方面探索游戲的不同玩法。
4、引導幼兒交流游戲玩法、總結游戲經驗,提出新問題并不斷改進完善新玩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改變游戲的玩法,在兒歌的節奏、跑動的步伐、組織的形式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嘗試。他們邊玩游戲邊修改游戲規則與玩法,合作與自主性體現得十分充分。幼兒對最后定格造型十分感興趣。但是由于在戶外受場地的限制,很難盡興發揮,因此生成了下一個室內造型活動。
幼兒園大班木頭人教案,木頭人是我國一個從古流傳至今的小游戲,它可以讓幼兒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激發幼兒對于游戲的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優良品質。
3 幼兒園大班木頭人教案:木頭人
活動目標
能跟著音樂節奏創編中有趣的動作玩木頭人的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跟隨節奏創編動作玩游戲
活動準備
有玩木頭人的經驗、音樂、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玩過的.木頭人游戲嗎?那我們再來玩一次怎么樣?
2、師幼共同游戲,關鍵提問:咦,那我想考考你們,木頭人游戲說到哪一個字的時候就不能動了?
3、追問:還有一個不許笑,那到底是哪一個字的時候要擺造型?
4、小結:原來玩木頭人在說到笑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擺造型。
5、過渡:今天,我想和大家來玩一個音樂木頭人的游戲,用音樂來玩木頭人,我帶來一段音樂,里面有一段特別的聲音,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要停下來做木頭人了,我們來聽聽看!
二、熟悉音樂,了解規則
1、(播放音樂)提問:請大家來說說看,你聽到的這段音樂里面有特別的聲音嗎?
追問:那嘟嘟嘟,很長的聲音是什么發出來的?
追問:我們喇叭聲響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干嘛?
2、教師示范聽音樂玩游戲
關鍵提問,我是在什么時候變木頭人的呀?
回應:就是在很長喇叭聲后,聽到“嘟”馬上變木頭人。
小結:喇叭聲“嘟~~~”響起是告訴我們要準備了,當喇叭聲“嘟”響了就是變木頭人的時候了。
3、幼兒初次嘗試游戲:你們都知道了,來一次怎么樣?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笑,不許動,123,就快變成木頭人,123,就快變成木頭人,嘟~~~,變!”
4、這次我要把這個游戲加大難度了,聽一聽,這次音樂里有幾個特別的聲音?自己聽啊!
(播放音樂)
關鍵提問:連續發出的兩次喇叭聲音,提醒我們怎么辦?
小結:有2次特別的聲音,而且這2次要連續變2個不同的造型。
5、幼兒跟著音樂嘗試。
三、挑戰比賽,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4組挑戰比賽。1組比賽,另3組幼兒做評委,找一找哪些幼兒是不能跟著音樂來變?
2、進入第二輪比賽。規則變了,要聽好指令來玩。幼兒嘗試玩一次。
3、進行第二輪比賽。
4、進入第三輪比賽。
一組幼兒要統一動作。
5、第四輪比賽,根據幼兒游戲情況及時間安排看。
活動延伸:
音樂停,每組要變一座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測量活動,樂意運用自然測量的知識來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2、自主選擇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
3、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探究精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長短不一的測量工具、粉筆
2、故事圖片
3、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問題:藍貓和淘氣的爭論如何測量小汽車的車頂長度?
幼兒討論
(二)幼兒嘗試活動
幼兒自選工具測量某一物體
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測量的結果,并與同伴對比,有什么發現?
(三)討論
1、比較測量的結果
引導幼兒尋找測量結果與工具的關系
2、討論測量的.方法
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首尾相連
3、小結:使用測量工具的長短不一樣,那么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四)幼兒自主測量
1、提出測量的要求:選擇一種工具,量時找準起點,用筆畫個記號,沿邊線測量,首位相連。
2、幼兒操作。
3、討論與總結:
(1)你用什么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2)誰也是用這個工具的?結果一樣嗎?
(3)你還測了什么?結果怎樣?有人測的和他一樣嗎?你的結果呢?
(五)延伸活動
1、討論:還有什么也可以當測量的工具?
2、我們身體的那些部位也可以當測量工具?
3、幼兒游戲:跳遠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