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參觀、談話等活動,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解放軍,激發對解放軍的崇敬和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收集解放軍及武器圖片等。
2、幼兒用書、彩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圖片展示
1、將收集到的圖片等,按陸海空分類布置起來。
2、觀察并交流,請幼兒觀察各兵種的服裝特點和武器的種類、與同伴交流。
二、閱讀、交流
1、看幼兒用書第28頁,看一看各兵種著裝上有什么不同,再看看他們做了哪些事情。
2、請幼兒說一說還知道解放軍為我們做了哪些事情(如守衛國門、軍事演習、抗洪搶險等)激發幼兒對解放軍的熱愛之情。
三、參觀軍營
1、參觀戰士們的營房,觀看戰士們整齊的被子及各種用品的擺放。
2、觀看戰士們隊列訓練,可以請戰士們對幼兒隊列訓練。
3、和戰士們合影留念
四、談話
參觀后請幼兒說一說參觀軍營的感受,要向解放軍叔叔學習什么,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做等。
活動指導:
引導幼兒注意勘察軍營里的布置、設施,看一看叔叔們用品的擺放。
活動延伸:
1、環境創設
圍繞解放軍的主題,創設圖片展、幼兒繪畫作品展等墻飾。
2、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供幼兒制作的材料及各種紙張。
活動反思:
幼兒通過參觀活動,更加深了對解放軍的熱愛和敬佩之情,幼兒也了解解放軍叔叔的日常生活情況和他們的光榮職責,培養了幼兒以后的頑強的學習毅力、勇敢的生活態度。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難點: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流,引出話題
1.師幼交流對美發店的認識,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1)小朋友們去過美發店嗎?美發店是做什么的?
(2)大人們到美發店去做什么?你都知道什么發型?
(3)你們看,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鹿小姐也開了一家美發店,它的美發手藝可棒啦!小動物們都喜歡到鹿小姐的美發店去做美發,瞧!誰來做美發了?
2. 教師播放課件一,引出故事。
二、建構故事,明確道理
1.教師播放課件二,引導幼兒認識發型。
(1)原來是花鴨大嬸、熊伯伯、松鼠姐姐,它們對自己的發型非常滿意!它們做的是什么發型呢?
(2)噢!原來它們的發型都不一樣,你感到熊伯伯的小平頭怎么樣?(花鴨大嬸的盤發、松鼠姐姐的麻花小辮)
2. 教師播放課件三、四,幼兒分析刺猬燙發的原因。
過渡語:(教師歸納幼兒的答案)熊伯伯的小平頭又帥又酷,多精神啊!花鴨大嬸盤起了頭發,好漂亮,好美麗,好高貴呦!松鼠姐姐的兩根麻花小辨又獨特又可愛,漂亮著呢!大家都夸松鼠姐姐的技術棒!
(1)你們看,誰又來了?
(2)小刺猬看到大家美發后變精神變漂亮了,它的心里好羨慕呀!它也想讓鹿小姐給它做美發,小刺猬會做什么發型呢?
(3)你們看,小刺猬做的什么發型?它滿意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 教師播放課件五、六,幼兒觀察圖片,猜測角色表情與對話。
過渡語:小刺猬太高興啦!它連蹦帶跳地向家走去!
(1)路上遇到了誰?牛大伯見到小刺猬是什么樣子?(說一說、學一學)
(2)這是什么表情?牛大伯為什么驚訝?
(3)牛伯伯驚訝地對小刺猬說了什么?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熊伯伯驚訝地語氣說話”。
過渡語:小刺猬一邊走一邊想:難道我這樣不漂亮嗎?
(4)它走著走著又遇到了誰?小兔子見到小刺猬后是什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小兔子非常害怕,它是怎么做的?
(5)這時的小兔子會說什么呢?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小兔子害怕地語氣說話”。
4. 教師播放課件七和八,幼兒了解小刺猬燙發的后果,體會故事中的道理。
過渡語:小刺猬弄不明白,自己這樣明明挺漂亮,為什么會嚇跑小兔子呢?
(1)小刺猬回到家里,刺猬媽媽見到它又會怎樣?它會說什么?(噢!原來媽媽也不認識它了)
(2)媽媽讓小刺猬去果園背果子,它會背到果子嗎?你們看,它是怎么做的?
(3)小刺猬背到果子了嗎?為什么?牛伯伯看到它很驚訝,小兔子見到它嚇跑了,自己又背不到果子,唉!這時的小刺猬心情會怎樣呢?
(4)小刺猬沒有背到果子,只好回家去。咦!你們聽,誰來了?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
(5)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大灰狼?小刺猬會怎樣呢?
三、欣賞故事,深化主題
1.幼兒帶疑問聽老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教師放慢語速,將幼兒建構故事環節出現的答案也加入到完整欣賞故事當中。
2.教師提問,幼兒進一步思考,體會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肯定自己,不可盲目地和別人攀比。
(1)小刺猬逃走后,越想越不明白,原來自己從不害怕大灰狼,為什么這一次卻狼狽地逃走了呢?
(2)為什么別人能燙發,它卻不能燙發呢?(原來小動物做了美發后不影響它們的本領,可是小刺猬的刺可以背果子、保護自己。)
(3)唉!這時小刺猬的心情又會怎樣呢?小朋友們說,燙發適合小刺猬嗎?
小結:對,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不能盲目的和別人去攀比,更不要看到別人去做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今后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想想自己的本領、自己的特點,想好了再去做。
(4)請你幫小刺猬想一想,今后它該怎么辦呢?
四、發散思維,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幫小刺猬想出既適合自己,又能不失本領的好辦法。
“小刺猬非常的愛漂亮,但燙發又不適合它,我們怎樣讓小刺猬既漂亮,又不會失去自己的本領呢?”
結束語:我相信你們打扮的小刺猬一定很漂亮,現在我們一起到教室里把你們漂亮的小刺猬畫下來,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半圓形畫刺猬,大膽地畫出刺猬身上的刺,并畫上許多的蘋果。引導幼兒有控制地畫封閉的圓和能均勻的順一個方向涂色,如果單一地畫橫線和豎線一定是很乏味的,于是,我設計了一個“小刺猬背果子”的情景。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刺猬圖片提問:“小朋友看看,誰來到我們班上了?” 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小兔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這么多紅紅的蘋果怎么背回去呀?小兔心里非常著急。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就像我們大班的楊旗,每天早上爸爸送她上幼兒園都要走十多里的山路,每天兩個來回需要的不僅是體力還有毅力以及對孩子的愛,有一天我無意中問道:“楊旗,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楊旗竟然說喜歡媽媽,不喜歡爸爸,驚訝的同時我在思考: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于是我就想滲透了一些關于爸爸的活動,引導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了解爸爸的工作,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敬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2、認知目標: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能力目標: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經驗準備:
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物質準備:
爸爸的照片
課件準備:
mp3《我的好爸爸》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為他們唱支歌吧(提前做好安排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剛才大家唱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其實爸爸好不好?你喜不喜歡他?
二、介紹自己的爸爸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么?”
2、拿出爸爸的照片,引導幼兒在小組內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指名幾個幼兒向大家介紹爸爸。(可以是爸爸的名字、年齡、工作、愛好、外貌或者性格等等.在孩子介紹完畢后要鼓勵說的清楚的孩子,注意培養孩子聽說能力)。
三、了解爸爸的工作
1、剛才有不少孩子介紹了爸爸的工作,下面我看看我們班有哪些孩子的爸爸在外務工。了解一下他們在外都干什么工作。如果有在煤窯挖煤的爸爸,可以展示一塊黑煤給孩子看看,想想爸爸每天都和這黑漆漆的煤炭打交道臟不累不?我聽有個叫小胖的孩子說:爸爸總是在外面打工也不管我,有時他給我打電話我都不想理他。你們認為小胖這樣說對不對?為什么?
2、介紹幾位特殊家庭的爸爸(吳自政、李鑫這倆孩子只有爸爸沒有媽媽,他們日常既當爹又當媽,真是不容易,希望他們倆能多多的體諒爸爸,做一個乖孩子。)
四、激發情感
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啊?你為爸爸做過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也可以給在外打工的爸爸打電話等)。
五、延伸活動:
學唱歌曲《好爸爸壞爸爸》。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分享食物及玩具,能與同伴友好地相處。
2、能主動與長輩問好,有禮貌待人的意識,并嘗試自己招呼客人。
3、通過與同伴一起游戲、運動、制作,具有較強的與人合作與交流的愿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請孩子自己預設,想請哪些好朋友到家中做客,并協助孩子一起制作邀請卡。
2、請班主任老師出面與其他受邀家長溝通,介紹本次活動。
3、和孩子討論一些關于招待客人方面的常識,并讓孩子積極參與購買食物、制定菜單等活動,并嘗試制作一張購物計劃書。
4、讓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像幼兒園里那樣歸類擺放,便于同伴拿取與物還原樣。
活動過程:
一、有客人來
1.今天你邀請的好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快要來了,你該做些什么準備工作?
孩子:把吃的東西放在茶幾上,把飲料準備好,客人來了給他們倒。
2.客人來的時候你該對他們說什么?
孩子:我會跟小朋友問好,還要跟叔叔或阿姨問好。
3.當客人進屋以后,你該做些什么?
孩子:請叔叔阿姨坐下來,讓他們喝茶,吃東西。
4.那小朋友呢,你會讓他們做什么?
孩子:我先帶他們參觀我的房間,看看我的玩具房,然后讓他們自己拿玩具玩。
二、和客人玩
1.和同伴一起畫畫:提供鉛畫紙、勾線筆、蠟筆等繪畫材料
2.和同伴一起動腦筋:提供拼圖、積木、飛行棋
3.和同伴一起做運動:提供跳繩、自行車、皮球、羽毛球、滑板車
4.和同伴一起做游戲:提供小醫院(針管、鹽水瓶等醫用材料)娃娃家(娃娃、奶瓶、小推車等玩具)、
三、請客人吃
1、娃娃家的娃娃吃飽睡覺了,我們是不是該給自己做點吃的了?
孩子:恩,我的肚子是有點餓了。
2、今天我準備了餃子皮、肉餡,還有彩色的面粉,我們一起為爸爸媽媽做午飯,把在幼兒園學到的本領用面塑的形式展示爸爸媽媽看,然后煮熟了請他們品嘗好嗎?
孩子自由討論自己準備制作的食品。
3、今天做的東西是要吃到我們肚子里的,所以在做之前要做一件什么事?
孩子:把手洗干凈。
4、請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各種面點。
5、現在我們做好的點心放在鍋里煮一下,想想看,吃好午飯以后還可以吃些什么?
孩子:吃些水果。
6、這個想法不錯,那我們再一起來制作水果沙拉吧,等會兒吃好飯就可以吃水果沙拉了。
四、和客人交流
1、請爸爸媽媽相互品嘗孩子們制作的面點,并以鼓勵、表揚等形式肯定孩子的作品以及今天的表現。
2、請其他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談談對今天活動的想法或感受,或者通過今天的活動學到了什么新的內容。
3、建議其他家長再次組織類似的活動,為提高孩子們與人交往、合作交流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平臺。
4、讓孩子禮貌地與客人道別,互換禮物。(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優勢:
1、活動得到了其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得以順利開展,為孩子之間、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了有效的平臺。
2、兩位班主任老師無論從聯系家長、發放邀請書等前期準備工作,還是在活動中指導家長培養孩子愛勞動、勤動腦的意識,以及活動后的點評,都為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帶頭引領的作用。
3、活動內容健康向上,動靜交替,既有技能知識的再現或提高(面塑自制點心),又有鍛煉身體的器械,既有游戲活動如小醫院、娃娃家,又有常識認知如:面粉是怎樣變成面團的,吃好飯馬上運動好不好等。
4、整個活動體現了計劃性、過程性與完整性,做到活動前有方案,活動中有實錄(照片與錄象),活動后有反思,可以為今后類似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5、家長們通過參加本次活動對孩子在幼兒園的認知水平及與同伴交往方面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家長之間通過交流與互動就今后孩子的教育問題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對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內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家都表示愿意更好地配合老師做好家園共育工作。
6、孩子們通過本次活動體驗到了到同伴家做客或做小主人,與同伴分享交流或互換禮物等交往方面的禮節,為今后的社會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孩子們把自己制作的點心拿給爸爸、媽媽、老師吃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動手制作的快樂與成功分享的體驗。
不足:
1、由于時間調整,孩子們是在興趣班結束后來做客的,時間比較倉促,預設的部分內容未能按方案完全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效果。
2、活動中出現了男女分化的現象,表現出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性格差異或興趣差異,在游戲過程中出現了男孩子們在室外玩運動游戲,女孩則在室內玩區域游戲,出現了短暫的不團結現象,孩子沒有自己解決游戲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能力,表現出交往能力的薄弱環節。
思考:
在組織孩子結伴游玩時,是該注重成人預期的效果還是該注重孩子的真實表現,給孩子實現自我的空間?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祖國各地的土特產品,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
2、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一張大的中國地圖平放在桌上。
2、幼兒操作材料“祖國各地特產”。
3、請家長給幼兒講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產(名稱和用途)
4、請幼兒與家長一同收集土特產布置成“特產覺”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看中國地圖,啟發談話,引導幼兒介紹祖國特產的興趣。
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中國)
請你在地圖上找出中國首都--北京及自己家鄉的位置,并向別人介紹這座城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請你在地圖上找出長江、黃河的位置。
2、認識祖國各地的特產。
(1)教師先作示范,介紹自己收集的祖國特產。哪些特產可列舉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德鎮瓷磚),與掛圖對應起來。
(2)請個別幼兒向集體介紹自己收集的祖國各地特產,要求幼兒說出他的名稱、產地、特點、用途等,引導幼兒在地圖上找到相應位置。
(3)游戲“小小旅行家”
讓幼兒在地圖上相應的地方擺放各地的特產,并介紹哪些城市有哪些特產。
3、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說出掛圖上各種題材的產地。
活動反思:
《特產》是一個開放性單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全國各地的特產,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如何較好地體現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實現教學目標,結合“生本”實驗,我進行了一些設計:
“生本”課堂是“以學定教”,那作為教師就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先學”。其實,就是前置性作業的布置。認真研讀了單元教材,思考了學生最近課前預習及資料收集情況后,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先學”提示——預習7單元,大致了解書中需學習的內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區或某幾種物產去收集相關特產或地區資料(簡潔、明確、易于介紹)。當然,根據上次《天外來客——隕石》的前置作業完成情況,我也將這項作業放在了周末,以便于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查找。
有了“先學”的鋪墊,我便用一次早讀的時間檢查了“先學”效果,并提出了一些(主要是針對收集的資料)建議,然后,我調整了本來的教學設計——由我先教,改為學生先交流、匯報,我再補充。課堂上,學生們在小組內充分展示、交流,然后爭著上臺向全班展示。當聽到底下的同學發出了贊嘆聲、驚訝聲,交流的學生及所在的小組都露出了驕傲的神情。由于資料收集范圍的廣泛、圖片的精美,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也使得課堂顯得較熱鬧。這時,出現了讓我意想不到的場景——兩位代表“乖乖虎”組上臺交流的孩子上臺后,并未開始介紹,而是小聲交流后大聲對全班說:“同學們,我們愿意與大家分享我們辛苦收集來的資料,但你們鬧哄哄的,一點兒也不尊重我們,讓我們很失望。”我聽后瞪大眼觀察下面的學生,嘿,一下就安靜了。學生們已開始學著組織課堂的交流學習了,真好。
學生的資料收集范圍較大,結果用了兩節課才交流完成。但他們都還是意猶未盡。這時,我將《我愛故鄉的楊梅》提出,讓學生在小組內讀并體會,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再通過全班交流,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成熟季節、產地呼之欲出;也再一次使他們知道了介紹家鄉特產應注意的方面,為下一步習作奠定了基礎。
這個單元的學習還未結束,僅從已完成的內容及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生是感興趣的,自主參與的意識是強烈的,但也發現了這樣那樣的不足——
前置性作業的布置(主要指資料的收集),教師應給予明確的指向性,避免太廣、太多,影響教材的學習;課堂的交流學習,學生語言明確、簡潔訓練還需大大加強;傾聽習慣的培養還需鞏固;對于組內“懶蟲”的幫輔需重點關注,需在探索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盡量控制“懶蟲”更懶;教師對學生“先學”結果的檢查需更細致,要及時給予指導、建議;課堂上,教師一定要耐心,要忍住想去幫學生說、幫學生做的欲念,給學生充分交流、展示的舞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們在物質財富日益增長的同時,同情、善良、關愛等品質卻在走下坡路,社會上的熱心事越來越少。不但大人顯得很冷漠,就連孩子也受到大人的影響,也變得很冷漠。我想通過此活動來喚起幼兒內心的善良,從而激發他們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過節。
2、知道有許多窮苦的孩子不能在這一天開開心心地過節,從而激發幼兒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3、激發幼兒善良、博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布置六一場景。
2、錄像:社會慈善活動的感人場景;描述窮困、戰爭、饑餓的兒童片段。
3、歌曲磁帶《`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提問:
(1)“今天我們要過六一節了,六一節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你們開心嗎?”
(2)“你的六一節想怎樣過?”(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打算)
(3)“你們想過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了嗎?”
2、小結:我們在一起開開心心過兒童節真幸福,但是你們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小朋友因為窮困、戰爭、饑餓而不能過上一個快樂的兒童節,你們想看看嗎?
二、播放錄像,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從而引發幼兒對他人的關心與幫助。
1、幼兒觀看錄像。
2、提問:
(1)錄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請幼兒自由討論)
(2)你們看了有什么感覺?(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3)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們想幫幫他們嗎?
(4)你想怎樣幫助他們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幼兒的討論。)
3、觀看社會募捐的錄像。
小結:我們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過的書、或者自己的零花錢去捐獻給那些生活在痛苦里的`小朋友。
4、“除了送東西你還想對這些小朋友說些什么話?”
(1)先引導幼兒互相說說,注意傾聽幼兒談話。
(2)請幾名幼兒到集體前面來說一些祝福的話、關心的話。
結束活動:
欣賞歌曲《愛的奉獻》,邊觀看錄像。
活動延伸:
考慮本班實際情況,組織一次募捐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黑木耳的營養價值與烹調方法,體驗親手調制食物的樂趣。
2.品嘗木耳,嘗試接受平時不愛吃的食物。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洗凈的黑木耳,調味品(鹽、醬油、胡椒粉、咖喱粉、洗凈切斷的香菜、碾成顆粒的熟花生等)。
2.電飯煲等炊具,幼兒用的碗勺等。
活動過程
一、知道黑木耳的食用價值。
1、自由交談。
--教師:誰知道吃黑木耳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嗎?(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生活經驗。)
2、介紹黑木耳的食用價值。
--教師: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它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多吃黑木耳可以讓人少生病,讓我們的身體長的棒棒的。平時我們應該多吃一些對身體有益的食物。在潮濕、腐爛的樹木上能長出這么有用的東西,大自然真是神奇呀!
二、討論木耳的吃法。
--教師:黑木耳可真是個好東西呀!你吃過黑木耳嗎?你覺得味道如何?
--教師:你喜歡吃黑木耳嗎?是怎么燒制的?(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生活經驗。)三、嘗試涼拌黑木耳,品嘗點心。
1、教師煮黑木耳。
--教師: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一份木耳的點心吧!木耳要先在開水里煮一下。水是燙的,我要輕輕地放進去。(教師用電飯煲燙煮黑木耳。)
2、了解各種調料。
--教師:我們來看看,桌上有些什么調料?是什么味道的?(幼兒辨別,也可請個別幼兒品嘗辨別。)--教師:你喜歡在黑木耳里放些什么調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合理選擇調味品。)
3、嘗試涼拌黑木耳。
--教師:請你來試一試,為自己涼拌一份好吃的黑木耳吧!(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注意不同口味的同伴的需要。)--教師:誰來說說自己這份涼拌黑木耳的味道如何,放了哪些調料?(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與品嘗。)
三、討論白木耳的吃法。
--教師:說到黑木耳,我們就常常會想起白木耳。白木耳可以這么吃呢?(引導幼兒交流經驗和大膽猜測。)--教師:請你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然后和好朋友說說,你們家是怎么做白木耳點心的?味道怎樣?吃白木耳有什么好處?
活動反思
設計活動時,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關的經驗。同時考慮到趣味性對小班幼兒來說尤其重要,就以游戲的形式來貫穿始終,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踴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后,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生活用品(木耳)入手;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愿望;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
在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活動的第一環節我把握的不到位,小結和過度的語言沒有說,導致幼兒在后面的環節中,不太會模仿小木耳硬硬小小的特點。而在體驗游戲中,幼兒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了我的服飾和道具上,對我的新角色表示很好奇,沒能投入到體驗游戲中,可以事先和幼兒熟悉這個游戲,將體驗融入到娃娃家的游戲中。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約定,理解約定的意思。 2.懂得與朋友相處時要信守承諾,珍惜朋友間的深厚情誼。
二、活動準備:
1.故事視頻、PPT圖片。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彩筆、展板等。
三、活動過程:
1.出示PPT圖片,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起看看畫中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播放故事,師生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鳥和大樹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這對好朋友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會說些什么呢?
3.分段欣賞故事,知道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約定,理解約定的意思。
①師:小鳥和大樹這對好朋友要分開了,它們的心情怎么樣?它們在分別的時候會說些什么呢?
②師:春天來了,小鳥飛回來了!小鳥為什么要對著燈火唱起去年的歌?
③師:你喜歡故事里的小鳥嗎?為什么?
4.情感遷移,懂得與朋友相處時要信守承諾,珍惜朋友間的深厚情誼。
①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自己與朋友的約定,懂得要信守承諾。
師:小朋友,在生活中你跟誰有過約定?你們約定在什么時候去干什么呢?
②制作“手拉手約定卡”,體驗與朋友間的深厚情誼。
師:再過幾個月你們就要畢業去上小學了,要離開幼兒園,離開朝夕相處的小伙伴們,你們想和好朋友定個約定嗎?想一想,你們倆約定要在什么時候去做什么事?把你們的約定記錄下來。
師小結:讓我們記住和朋友的約定,做一個遵守諾言的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清楚的講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2、能與同伴合作,大膽想象,設計生活小區。
3、初步培養幼兒愛家園的情感,懂得愛護周圍的環境。
活動準備:
有關生活小區的錄像、樂高常規玩具、特殊造型積木
活動過程:
一、聯系
1、觀看生活小區的錄像。
師引導:“小朋友,最近我們對身邊的小區很感興趣,收集了很多的資料,我和你們一樣,還拍攝了些我們的小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老師和小朋友們邊看錄像邊自由地聊聊并請若干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老師:“我們這里有這么多的小區,有老一些的小區,有新建的小區,我知道你們也有自己生活的小區,我們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生活小區吧!”幼兒說對生活小區的新發現和喜歡自己小區的理由。老師隨機的貼上喜歡的標記,如:綠化很好,貼上花草綠樹的綠化標記。
二、建構
老師:“小區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整潔、漂亮的環境,還有各種便利的服務。如:兒童樂園、健身中心、超市等,可以使我們生活的更美好。我們來做小小設計師,看看每一組上有各種積木和玩具,呆會我們小朋友動手設計我們喜歡的生活小區。”
1、幼兒分組合作。
2、老師重點觀察幼兒使用材料的情況和了解幼兒的想法。
三、反思
老師:“現在請各組來介紹一下自己搭建了怎么樣的小區?用了哪些積木和材料來搭?為什么要這樣搭呢?我們都來為自己的小區做宣傳吧!”
四、延續
1、與同伴互相交流,然后改進生活小區,給它加上一項其他同伴沒有東西,讓它的變得更漂亮更堅固。
2、討論如何做個文明小公民愛護我們生活的小區。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的開展,了解社區的生活設施,感受社區生活的便利、社區環境的整潔和美麗,萌發熱愛社區的情感,提高美的感受力。主要采用了讓幼兒看錄像、討論、動手設計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幼兒的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培養了幼兒愛生活、愛環境、愛社區的感情。進行中一定要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作為依據來確定活動的具體內容,邊實施邊及時調整。例如:在探索房子的結構,教師從小區中的學校、超市、醫院等基本場所進行講解設計,更多地從幼兒的興趣和愛好出發,讓幼兒自己動手設計生活小區,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參與者。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
愛吃的洞洞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嘗試將垃圾進行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
3.注意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一封信,垃圾分類板,各種各樣的垃圾圖片,PPT課件
活動重點:
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懂得垃圾要分類。
活動難點:
嘗試將垃圾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前幾天,老師接到一個電話,我的好朋友生病了,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是我的好朋友寫給我的。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教師講述信的內容并出示兩幅圖片)
小朋友,你們聽到發生了什么事了嗎?
2.了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喚醒環保意識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幅圖的環境變化,啟發幼兒說說:你喜歡那幅圖畫?為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這個城市的環境會變得這么差呢?
幼:因為他們都亂扔垃圾
(3)這些垃圾都是從哪里來的呢?
——原來這些垃圾都是因為這個城市里的人都沒有好的習慣,他們都喜歡把垃圾隨手亂扔,不扔進垃圾桶里,所以才會有這張圖片上的景象。
(4)為什么我的好朋友會生病呢?
(5)教師小結:原來這個生活的城市周圍滿地都是垃圾,又臟又臭,我的好朋友一直生活在堆滿垃圾的城市里,這個城市里的空氣里都是細菌,人吸進去了臟臟臭臭的空氣,都生病了。這樣的環境對我們的身體危害可大了。 3.了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
(1)那你知道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嗎?請你和好朋友討論一下。
(2)請幼兒介紹認識的垃圾,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實物或圖片。
(3)為了能讓我們一直生活在干凈的環境中,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們該怎么處理這些垃圾呢?
(4)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把垃圾分類:其實這么多的垃圾中有的垃圾可以利用,而有的垃圾只能處理掉。 3.認識垃圾回收的標志。
(1)教師出示幾張可回收垃圾的圖片,請幼兒觀察。
(2)師:你覺得這些垃圾有什么共同點嗎?(引導幼兒說出經過處理還可以再利用)
(3)那我們起來送它們一個標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出示“回收利用”的標志。問:你們在哪里看見過?讓幼兒根據圖意猜該標志的含義。
(5)講解“回收利用”標志含義,說一說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制造出新的產品。
(6)PPT出示“可回收標記”和“不可回收標記”,請幼兒猜一猜不可回收標記的意思。并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么?環衛工人們將這些垃圾裝進垃圾桶后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4.送垃圾回家。(分組合作操作)
(1)現在我們知道了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小朋友,你們想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嗎?那讓我們一起送垃圾回家吧。請小朋友把圖片送到對應的垃圾桶中吧。
(2)小朋友學會了將垃圾送回家,那我們為什么要把垃圾送回家呢?
5.常規教育,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我們都是愛護環境的好孩子,但是如果你看到有人隨便亂扔垃圾,應該怎么辦呢?(不能隨便亂扔垃圾,要學會按類扔垃圾),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環保小衛士,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城市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是國家領導人辦公的地方。
2.了解北京的名勝風景,有向往北京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北京的錄像帶或圖片。
2.《我愛北京天安門》的音樂。
3.中國行政區圖一幅。
活動過程:
1.尋找地圖上首都的位置,引發了解北京的興趣。
指地圖上打☆的地方提問:這是什么地方?為什么這個地方要打星符號,它表示什么意思?
2.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為什么要在北京上打☆?什么叫首都?北京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你知道北京是什么樣的?引導去過北京的幼兒講述見聞,教師出示有關圖片,并補充介紹(天安門、長城、頤和園、故宮等)。
小結: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有許多的名勝風景,是人們向往的地方。2008年奧運會也將在這兒舉行。中外許多朋友都會來這里參觀、訪問、學習。
3.欣賞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激發向往北京的情感。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你想去北京嗎?為什么?
活動建議:
餐前或餐后等日常活動時間,欣賞與學習詩歌。
活動評價:
1.能結合自己的經歷大方、連貫地講述北京的風貌。
2.知道首都的含義。
活動反思:
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加深對北京名勝的了解,培養幼兒的愛祖國的意識。在幼兒講述環節,幼兒還需要教師的提示和指導,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2
活動名稱:
我又長大一歲了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現自己成長的變化,區別和別人的不同。
2、學會正確看待自我后,增強自信心。
3、在活動中樂于關心同伴,幫助身邊人。
活動準備:
1、一張幼兒嬰兒時期照片、幼時用品(鞋襪)。
2、家長給幼兒講述其小時候的趣事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照片,猜猜這是誰?
(1)教師出示一名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一猜這是誰?你知道照片里的是誰嗎?大家一起猜猜看是哪位小朋友?
(2)請那名幼兒上臺來,與幼兒一起談論,發現其中的變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講述:兒時趣事
(1)教師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也請小朋友回憶一下爸爸媽媽給你們講的小時候發生的有趣的事兒。
3、發現自己成長的變化
(1)提問:小朋友們發現自己身上有沒有哪些和小時候不同了呢?如長高了,力氣變大了?
(2)請小朋友上臺展示自己的新本領并評價自己,再加上一句鼓勁的話“我能行,我又長大一歲了!”
(3)總結:小朋友每過一年都長大一歲,變高了,更懂事聽話了,掌握了更多的本領,也能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些簡單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了解龍的由來,知道知道“龍”是古代中國人想象出來的神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2.通過觀察、模仿練習簡單的舞龍技巧。
3.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龍的相關圖片,及舞龍的視頻課件。
2.飲料瓶貨布做的龍若干條。
3.《幼兒畫冊》下?P.10-11
活動重點:
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掌握舞龍的簡單技巧,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分組合作舞龍,體驗多人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出示龍的圖片,讓幼兒說說對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么?
2.幼兒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龍是一種神奇的動物,由豹眼、牛鼻、虎口、蛇身、鷹爪、魚尾構
成。有角、有鱗、能走會飛可游泳,能行云降雨。
4.聽故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龍。
教師講龍的相關傳說故事,讓幼兒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知道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二.自主探究
1.播放舞龍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
2.幼兒觀看時,教師提示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怎樣舞龍的。
3.組織交流:舞龍是有幾個人在表演?他們分別在哪個位置?每個部位的人是怎樣做的?這樣的表演好看嗎?你想不想試試?
4.練習舞龍。
(1)幼兒分成4人一組,小組協商分配好舞龍的角色。誰做龍頭?誰做龍尾?怎樣舞動等?
(2)各組自由嘗試舞龍。教師巡視指導,引導配合不好的幼兒注意協調自己。
(3)讓配合最默契的一組表演舞龍,其他組觀察,說說為什么他們表演的最好。教師提示讓幼兒懂得自由小組成員團結合作,互相配合才能把龍舞好。
(4)舞龍表演
播放歡快的音樂,各組幼兒再次嘗試舞龍,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延伸:
1.在家與父母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龍,做親子舞龍的活動。
2.鼓勵幼兒繼續搜集各種龍的商標、圖案、故事等,加深對龍的了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4
活動名稱:
大家來泡茶
設計意圖:
泡茶,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它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只要有客人來,我們總會端出茶具來泡茶,以好茶相待。幼兒園的孩子對此雖熟悉,但卻不太了解。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幼兒對中華文化的親近感,熱愛民族文化,特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
2、觀察比較泡茶時茶葉的變化,并能說出喝茶的感覺。
3、培養對中華文化的親近感與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事先邀請幼兒家長中的熟悉茶藝來園。
2、茶具四套、茶葉、開水、盤子。
3、古箏樂曲磁帶、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組織幼兒觀看茶藝表演(古箏樂曲伴奏),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結合茶具與茶藝表演與幼兒一起討論“泡茶需要什么?怎樣泡茶?泡茶時應注意什么?”。
3、提出分組泡茶活動的注意事項。
二、小組活動:
1、將一撮干茶葉放在干凈的盤子上給幼兒看,請幼兒注意觀察茶葉的外形、顏色、并聞聞干茶葉的味道。請幼兒說說觀察的結果。
2、依泡工夫茶的步驟泡茶給幼兒喝。
3、泡茶當中請幼兒仔細觀察茶水的顏色如何改變?。
4、請幼兒交流喝茶的感覺。
5、泡完茶時,將茶葉從茶壺中拿出來,將茶葉攤開在另一個盤子上,問問幼兒“茶葉有了什么改變?干茶葉與泡過的茶葉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三、小結:
1、讓幼兒講講活動中開心的事及喝茶的感覺。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表說說泡茶時茶葉的變化。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了解農民種糧的辛苦,萌發對農民的感激之情;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1、觀看農民秋收的場景或到農村“手拉手”幼兒園參與拾稻穗的活動;
2、米、稻谷和玉米等,農村種糧食的錄像或圖片。古詩《憫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水稻和米,請幼兒說說,米是怎么來的。
2、幼兒觀看秋收課件
提問:圖片中有誰?在什么地方干活?他們是如何勞動的?都用了些什么工具?
3、分圖片講述農民種糧食的過程。
小結:播種——除草——施肥——殺蟲——澆灌——收割
4、欣賞古詩《憫農》,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討論:(1)古詩里都說了些什么?
(2)農民伯伯種糧食辛苦么?怎樣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
5、幼兒講述討論內容。
活動延伸:幼兒進餐時提醒幼兒不要撒飯粒;
可以組織幼兒去稻田參與拾稻穗。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6
認知目標
認識各種豆子技能目標,嘗試簡單的排序,在操作中學會保護自己,
情感目標
在跳跳、做做、玩玩中體驗春天的快樂氛圍,喜歡春天的美好
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重點
認識各種豆子活動難點將蠶豆和豌豆如何有序排列
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細鉛絲、每組一份蠶豆和豌豆、春姑娘的花環、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跳"春"的律動師:"我是春媽媽,愿意和我跳個舞嗎?"師:你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春天來了?(小花、蝴蝶、柳樹等)師:我們和春媽媽一起來跳個舞。
2、做"春"的禮物
(1)剝一剝
1、提出操作要求:把豆寶寶放在紅色簍子里,剝下的豆莢放在藍色簍子里。
2、幼兒操作開始剝豆子
(2)比一比指導幼兒認識蠶豆和豌豆,教師小結:蠶豆長的大,豌豆長的小;蠶豆是扁扁的,豌豆是圓圓的。
(3)排一排師:"看,老師把豆寶寶變成什么了"?"仔細觀察項鏈上的豆寶寶是怎么排隊的"?
教師示范做項鏈,師:"先拿一個蠶豆寶寶穿進去,再拿一個豌豆寶寶穿進去,要小心點,最后把鐵絲兩頭連接起來。一條豆寶寶做的項鏈就做好了。
啟發幼兒思考,"豆寶寶還可以怎么排隊呢?"
(4)做一做A、幼兒動手操作,把豆寶寶穿在鉛絲上,教師提醒幼兒使用鉛絲時要注意安全。
B、先做好的幼兒和教師講講豆寶寶是怎么排隊的,教師幫忙把鉛絲兩頭連起來。
活動延伸
"春"的禮物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用相機給幼兒留念。(放各種節奏的音樂,讓幼兒跟著節奏走場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興趣濃厚,主動參與活動,不僅鞏固了點數和認識顏色,而且提高了身體的協調能力,同時在合作游戲的過程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在規則意識方面部分幼兒還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