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案 篇1
主題簡介:
包括主題背景、設計思路
9月是小班孩子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全新環境的一個轉折時間,不肯上幼兒園、哭鬧、想媽媽……畢竟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伴,他們的這些表現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知道幼兒園里有許多一起玩的同伴,有象媽媽一樣喜歡自己的老師,有小朋友喜歡的滑滑梯和各種各樣的玩具,大家可以一起玩、一起吃飯吃點心,這些都是在家里所沒有的,所以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是開學初的一個重點。
主題目標:
1、知道自己上幼兒園了,對幼兒園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喜歡老師和小朋友,逐漸習慣和適應集體生活,做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初步建立集體生活所需的衛生、生活等基本常規。
3、樂意參加體育活動,會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或跑,愿意做模仿操。
4、樂意用紙和筆大膽的涂鴉,嘗試用橡皮泥進行團圓和撮長
5、初步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唱歌。
6、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顏色或形狀)、名稱進行分類。
主題實施總結評價反思
9月是小朋友開學的第一個月,也是他們從各個家庭來到幼兒園,開始他們的“社會生活”的時間。在這個小小的社會里,有的孩子怡然自得,有的孩子顯得格格不入,甚至常與人發生沖突,有的以不便應萬變,有的因為找不到媽媽而號啕大哭。
我們通過“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主題中的一連串的活動,希望讓孩子用眼睛、用手、用口、用耳,尤其用心去接觸與感受幼兒園里的人、事、物與氣氛,通過探索漸漸熟悉集體生活,減少不安全的感覺,也逐漸學習遵守集體中的紀律,愿意與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誼,順利地跨出社會生活的第一步。
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的表現:主題剛開始,由于孩子的情緒非常的不穩定,班里孩子哭鬧現象很多,因此,我們讓孩子先從親近老師開始,對待哭鬧的孩子以更多的媽媽式的關愛,讓她們感覺到一種離開自己媽媽的安全感,同時讓他們認識我們的幼兒園,知道我們的教室,認識班級的老師、阿姨,增進與老師、同伴的感情。
在幼兒園里,與同伴的交往是孩子們必須學會的一種交往能力,在活動中,我們利用每個環節讓孩子認識班級里的每個孩子,如早上來園時,引導他們說:“***早!***你來啦!”讓孩子們經常呼喚其他小朋友的名字,不但讓他們熟悉了同伴,也增進了與同伴之間的感情。通過談話“你喜歡幼兒園嗎?”、“怎樣做個好寶寶”等活動,培養幼兒愛上幼兒園,懂得要講禮貌、講究衛生、自己吃飯、聽老師的話等,才是好寶寶。“玩具分享日”獲得與同伴相處,一起玩的樂趣。
在日常活動中,我們每天帶領孩子們進行各種游戲,“找小貓”讓孩子感到了和老師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有禮貌的好寶寶”讓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建立良好的生活禮儀; “小朋友散步”感受音樂的不同形式,增進對幼兒園的生活的快樂感受;孩子不小心摔交了,給他們一個安全的擁抱……
通過各種活動,小朋友在很短的時間里能安靜下來了。他們都不哭也不鬧了,和老師一起做游戲。在活動中,家長也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及時反饋幼兒在家的表現,向老師了解所學內容。
家長工作:在活動中,教師從自己情感出發,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真摯、無私、理智的愛。開學初,我們向家長發放了“親親寶貝”的調查及聯系表。及時了解了每位幼兒入園前的基本情況及家庭教育環境。我們又召開了全園性的家長會以及自己班級的家長會,向家長宣傳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本學期的班務計劃及注意事項。家長在與幼兒活動中也了解了幼兒園的教學改革,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肯定,給我們提供了自己能給予的最大的幫助,與我們及時交流幼兒的情況,積極配合我們的活動,使我們的主題活動有聲有色。
回顧與反思: 在活動中,小班的幼兒生活經驗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較貧乏,家長包辦代替的現象比較嚴重。部分幼兒還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比較固執、任性,有時喜歡爭搶玩具,社會性發展還很弱,缺少與同齡人分享的經驗。家長很關心幼兒,但是缺乏家庭教育和生活引導的科學方法。教師有必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與家長交流育兒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加強謙讓、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幼兒園教案 篇2
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我們決定在“三.八”節開展與家長一起互動,請家長和我們一起過這個節日,活動安排:
一:區角活動:
1:益智區:拼圖,七巧板,玩牌,下象棋,軍棋,跳棋等。
2:科學區:摩擦起電,沉浮實驗,有趣的磁鐵,空氣的壓力等小實驗。
3:勞作區:縫紐扣,系鞋帶,縫項鏈,剝花生,摘菜,制作面食等。
4:操作區:提供水果網,圖畫紙,色紙,牛奶盒,牙膏盒,各種瓶,罐,筷子。蛋殼等廢舊物品,剪刀,水彩筆,膠布,糨糊等手工制作材料。
5:計算區:分類,排序,書寫,加減,拼圖,下計算棋等。
6:語言區:字寶寶,找朋友,各種圖書,語言棋等材料。
7:觀察區:觀察天氣,豆,花生,顏色。
8:結構區:提供積木,積塑,花片等材料。
9:體育區:跳繩,踩高蹺,拍皮球,大拖鞋,跳橡皮筋,玩飛膘,投擲等等。
二:早操:
動作整齊,美觀。
三:主題活動:媽媽,我愛你。
1:全班幼兒感謝媽媽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并祝媽媽節日快樂!
2:全班幼兒一起為媽媽表演《媽媽,您歇歇吧》祝媽媽天天開心,漂亮。
3:全班幼兒和媽媽一起動手制作禮物(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材料動手制作)可以請媽媽幫忙。
4:送禮物給媽媽并對媽媽說一句話。
5:全班幼兒邀請媽媽一起表演《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6:最后一起祝媽媽節日快樂,青春常在,并感謝媽媽來參加活動,謝謝她們的支持。
四:活動反饋:
幼兒表現積極,活動情緒高,和媽媽一起過節日很高興,都能把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有個別幼兒還是不怎么敢表現,有待于繼續加強。家長對這次活動感到很滿意,對幼兒的表現認為有一定的提高。希望多開展這種活動,增進家園互動。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幼兒用"長長的××"描述故事中的朋友及物品。
2、鼓勵幼兒積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朋友多,真開心。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電子白板。
2、長長的面條、餐車活動過程:
一、以糖糖過生日為線索導入活動。
1、以生日歌,引出糖糖過生日的情境。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啊?(播放生日快樂歌曲)啊,原來今天是糖糖的生日。糖糖準備了一個大蛋糕,(點擊出示蛋糕)邀請了好多好朋友一起來吃蛋糕過生日呢,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是誰來啦?
二、根據特征"長長"猜想是誰?
1、糖糖在窗口等著好朋友的到來,從窗口能看到好友"長長的"部分從窗口露出來。
(1)師:看,這是誰來啦?(出示大象的鼻子)(幼兒猜想)讓我們看看,小朋友猜得對不對?啊,原來是大象,那剛剛從窗口我們看到的是大象的哪里呢?誰能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一說?(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引出"長長的"這個詞)
2、繼續看課件,直到把動物朋友都猜出來,反復學習使用"長長的"來描述動物的特征!
(1)師:接下來有兩個好朋友要來哦,小朋友要仔細看!又有誰來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用聚光燈功能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窗口尋找"長長的"特征)
(2)是誰啊?這是誰啊?是長頸鹿和小兔子,你們猜對了嗎?剛剛在窗戶口,你們看到了長頸鹿和小猴子的哪里呢?
(3)小朋友們真能干,糖糖還邀請了誰呢?是小猴子來了,剛剛窗口看見的是小猴子的哪里呢?
3、小結:糖糖邀請的好朋友真有趣,他們都有一個地方可以用好聽的詞來形容,大象有(長長的鼻子),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小兔有(長長的耳朵),小猴有(長長的尾巴),你們都找到了嗎?(用聚光燈功能顯示動物的"長長的地方")。
三、給糖糖過生日,幫助糖糖招待客人1、糖糖真高興,他準備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招待客人,這些東西也可以用我們剛學到的好聽的詞來說一說。請和你旁邊的小伙伴商量一下,互相說一說!(討論后,再請幼兒獨立講述--說出長長的,食物下的盤子點出)(課件第9頁)
1、糖糖想請小朋友幫忙招待客人們,注意,在招待客人的時候,要說:"我請××吃長長的××"誰愿意來試一試呢?
(拓展幼兒思維,利用白板的可操作性,請幼兒來點選將哪個長長的食物來招待哪個動物,邊操作邊講述)四、結束部分1、糖糖非常感謝小朋友的幫助,想和你們一起吃蛋糕了,吃蛋糕前,先要準備什么長長的東西呢?(生日蠟燭)我們來插長長的蠟燭,1,2,3,4.吹蠟燭啦!(吹滅蠟燭)
2、生日的時候除了吃蛋糕,還要吃什么長長的東西呢?你們猜過生日時吃的長長的東西是什么呢?
3、糖糖邀請小朋友分享長長的生日面條,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幼兒親自動手實驗,發現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了解香煙對水的污染,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活動準備
香煙、金魚、魚缸。
活動過程
1.做一做
(1)金魚在魚缸中快樂地游動。
(2)把香煙泡在水中。
(3)把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里。
(4)金魚死了。
2.想一想、說一說
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里,數分鐘后金魚死了。
請幼兒通過討論得出: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吸煙對身體有害。
活動建議
1.本篇活動中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結果由幼兒觀察說出,教師可做簡單小結。
2.可用螞蚱做實驗:在玻璃缸里放入螞蚱,用在泡香煙的水中泡過的青菜葉喂它,發現螞蚱會避開菜葉,并遠離菜葉進入睡眠狀態(時間需用20分鐘左右)。
3.活動延伸
(1)創編一個表演游戲,讓幼兒進行表演。
(2)幼兒可在家與父母一起用小蝌蚪做實驗。可用小草魚、小蝦等其它小水生動物代替金魚。香煙水的濃度越大,實驗效果越好。
(3)幼兒可在家里觀察、比較吸煙和不吸煙的人,如他們的手指顏色、牙齒顏色、嘴里氣味等。
幼兒園教案 篇5
我國第三次全教會的召開,使許多教育者走出了素質教育著重于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既大搞“琴棋書畫”特長展示的誤區,而將提高全民族的創新能力作為全面推進素質的重點。江澤民同志指出“知識經濟、創新能力對于我們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這就是說,增強全民族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國迎接新世紀的歷史使命。同時也是本世紀教育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然而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教育中,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社會對其要求,以及本身思維特點的差異,都決定了對他們進行創新教育應各具不同的立足點。
那么如何在這許多差異中找到最適合幼兒創新教育的立足點呢?
一、打破傳統教育中束縛幼兒思維的不利因素,針對幼兒的天性,支持鼓勵幼兒萌芽式的創新精神。
幼兒期可稱為“問題時期”,他們什么都愛問。如“為什么下雨”“為什么月亮有時圓有時彎”“為什么有的鳥不會飛”“為什么……”往往使成人難以招架。這個時期也是破壞性最強的時期,他們往往拆掉新買的玩具,按自己的意愿組裝;打開電視機蓋,看里面有沒有人;打破鏡子,打破手表……這些都是幼兒創新思維最初的萌芽。如果教師家長忽視了這一點,對孩子加以斥責,那么無異于扼殺了幼兒的創新意識,剝奪了孩子的探索樂趣,使他們變得思想遲鈍。所以教育者應善于捕捉這些創新精神的火花。
1、要善于引導幼兒獨立思考,鼓勵幼兒質疑。
敢于思考是創新的前題,而質疑是創新的起點。正是牛頓對“蘋果落地為什么不像上落?”的思考,使他發明了“萬有引力”論。教師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好奇好問,引導幼兒對周圍事物產生疑問。例如:在一次實踐活動“凈化污水”的過程中,教師試圖引導幼兒用兩個杯子和若干紗布將混濁的水為清,引導幼兒發現“過濾”的方法。而個別幼兒在用兩個杯子反復傾到過濾的過程中,卻大膽的提出了“水為什么越過濾越臟”的問題,正是幼兒的.這一大膽質疑,使他們又發現了“沉淀”的現象,在教育者的適時引導下,幼兒了解了“沉淀”的成因,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使幼兒的知識經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所以教育者應該鼓勵幼兒大膽質疑,作出適應其心理水平的回答,并引導其產生新的疑問,提出新的問題,使他們在質疑、釋疑,又質疑中建立一個自主的,獨立的,敢于創新的思維方式。
2、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為,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
進行創新活動需要足夠的自信心,幼兒由于幼稚和缺乏經驗,他們的“創新”活動常常與錯誤、缺陷、頑皮、任性相連。但幼兒不斷的“犯錯”過程,其實也是不斷改正錯誤、完善提高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允許幼兒“犯錯”,為幼兒的探索創造條件。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和失敗,為使幼兒真正成為勇于嘗試,在失敗和挫折前不氣餒和不斷進取的開拓性人才打好基礎。
3、培養幼兒想象力,開擴幼兒的視野。
想象是創新的前奏曲,人在幼兒期的思維很少受“定勢”左右,所以幼兒時期是培養想象力的最佳期。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在于培養他們想象的思路,教師可以在思維活動中有意識的激發幼兒的擴散性思維,逆向思維等。
另外知識經驗也是孩子構成豐富想象的材料,從天文地理到生物科技等廣闊的領域,都有他們想象的空間。大自然更是孩子們神往的地方。蘇霍姆林斯稱它的美“使知覺更加敏銳,能喚醒創造性的思維”帶孩子進走大自然,開擴孩子的視野,是造就創新人才的第一步。
二、正確理解幼兒“創新”能力的特殊性,進行具有幼兒特色的創新教育。
說到“創新”,人們很容易和科學家及科技等領域的發明創造聯系起來,而我們所研究的幼兒的創新能力具有自身的特點,是人與生俱來的創造潛力。這是一種低級,原始的創造力。它不具有社會價值,但人類的創造發明都離不開它。
日本著名創造學家思田彰認為,幼兒的創造性對別人未必是新的創造,而對于他自身是前所未有的,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創造,它雖然沒有社會價值,但可以產生獨特的個性活動,隨著兒童的自身發展,這種人皆有之的創造性就會朝特殊才能方面發展,也就是就幼兒所具的原始和低級的創造力隨著他們的身心發展,會成高級的具有真正意義的“創新”。要找一適合對幼兒進行創新教育的方法,必須明確幼兒創新行為的特點。
1、正確理解“創新”行為中的“新”。
在教育者紛紛了解“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嘗試打破傳統
教育的條條框框的同時,培養創新能力幾乎成為了教育在制定計劃、備課中必不可少的目標,但幼兒“創新”究竟體現為什么呢?教育者紛紛各抒已見,許多教師在活動中希望孩子做得和常規做法不一樣和同伴不一樣。如:一道題,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一幅主題畫從不同角度表現;甚至續編故事也要一人一個結尾,他們認為這就是創新。而和別人做得一樣的幼兒則得不到教師的肯定和贊揚。這樣理解創新對嗎?首先,我們將創新分為三個層義:一是相對于前人用過的方法來說,創造的新方法;二是相對于周圍的人群來說的新方法;三是相對于自己來說未使用過的方法。前一種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主的發明創造,而后兩種雖然沒有創造物的體現,但他們是創新思維形成的過程,如發現青蛙是蝌蚪變成的,發現“加法交換律”發現“磨擦起電”。這些成人無須思索的問題,對于他們來說是經過無數次的觀察、試驗、思考而找出的答案。這個過程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創新。
幼兒誕生在世界上,每一件事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的,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看世界,創造性的用自己的認知結構去掌握和理解未知的知識、技能、經驗等,盡管有重復,但對于他們自身來說,這個過程就是創新。
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教師應以鼓勵幼兒的創新精神為主,只要幼兒的行為,方法相對于自己原有的知識水平有所突破,我們就應給予鼓勵。如果一味的追求“和別人不一樣”往往會造成“為創新而創新”的局面。幼兒為了和同伴不樣,有時脫離活動對象、內容、隨意不經思考地回答問題。這樣的創新無根據、無目的,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另外,創新也包括總結的過程,只有善于總結、改善,才能創新出更完善的方法。所以創新活動不但需要有發散思維,也需要有集中思維。它實際上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一種獨特的思維活動。
2、正確看待幼兒創新的過程與結果。
在前面我們說到幼兒的創新是不具有社會價值的創新,我們對幼兒創新教育的目的著重于其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為其在今后的社會中作出有價值的創新打下基礎,但有的教師在創新教育而設計的游戲中往往將創新出的結果為評價幼兒是否具備創新能力的標準。如在構建游戲,拼搭動物園中,有一個孩子他拼出的每件東西都簡單,而且色彩單一。起初放在那里沒有引起教師和同伴的注意,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請他解釋。如一個方框和一根棍子,他解釋為“給老虎喂食的機關”;一個方盒子,他解釋為“人獸語言翻譯機……”但是由于這些成果的外觀極其原始,沒有得到教師的肯定,其實這是典型的“創新”思維過程的體現。再如,在一次“畫鳥”的繪畫活動中,一個幼兒將畫紙涂為全黑,而遭到老師的指責。然而他的“作品”不是“搗亂”這是一幅名為“黑夜烏鴉哇哇叫”的抽象畫,它表現出烏鴉和夜色溶為一體的意境。因視覺上的盲點,使人產生聽覺想象,體現了該幼兒大膽的想象力。雖然這些動手活動中,體現出的“創新結果”作為評價依據易見易比較。但創新畢竟不是只指創新的技能,還包括思維過程,想象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而這些是幼兒具備有社會價值的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
另外,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人的心理能力有內隱、外顯兩種形態。外顯創新能力,很容易從創新結構中體現出來,而內隱的創新能力則體現在幼兒的思維意識中,也就是教育者易忽略的地方。幼兒的一切生活游戲中都蘊含著創新能力的因素。因此,將創新能力的培養寄予刻意設計的游戲本身或游戲結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它必須融于幼兒的生活實踐。教育者要鼓勵幼兒在一切活動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刨根問底,鼓勵其、激發其無窮的想象與聯想,幫助其以自己現有知識經驗去尋求獲得新的知識,這才是其逐步成為創新型人才的正確途徑。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中班的孩子認知事物的具體形象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發展,能依靠表象進行思維,認知活動的概括性使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增強,但是仍顯表面化、膚淺化。因此本次活動選擇的內容:10以內數的守恒。旨在讓幼兒在游戲中愉快地感知數的守恒,通過自身的操作,初步感知物體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發生變化,總數不變的數現象。整個活動是以故事《愛心禮物》為線索,將數元素融入其中,讓幼兒在看一看、說一說、貼一貼過程中初步感知數的守恒。兩次為媽媽選衣服的的環節,是為了讓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步了解判定物體總數的時候可以用數數的方法來確定而不只是單憑眼睛看。整個活動將數經驗與情感線緊緊地串在一起、,讓幼兒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孩子和母親之間甜甜蜜蜜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數經驗進行10以內的數數,初步感知數的守恒。
2、通過傾聽故事,體會孩子對母親的愛。
活動準備:課件《愛心禮物》、黑板兩塊、操作表格數份、紅五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大大和小小》導入
二、大大選裙子(在貼一貼的游戲中初步感知物體不受大小、排列方式、疏密程度影響的守恒關系。)
1、觀察裙子(裙子有什么不一樣?裙子上的數字是什么意思?)
小結:這些數字是裙子上的編號,上面有數字1的說明是1號裙子。
2、幫助大大選花最多的裙子送給媽媽,讓孩子思考選擇。
3、貼一貼:你認為花最多的是哪條裙子?為什么?
(孩子觀察表格后再貼)
4、討論驗證:(活動的關鍵,引發幼兒爭論通過驗證來解決問題)
(1) 到底是哪一條呢?你是怎么知道這條裙子上的小花是最多的?
(2) 產生解決辦法(運用已有的數數經驗)
(3) 小結:原來,裙子上的花是一樣多的,你們用數一數的辦法找到了正確答案,所以我們不能只看花的大小、排列方式來決定花朵的多少而是要用數數的方法。
三、小小選裙子(遷移運用,繼續感知物體數量的守恒)
1、幫助小小選花最少的裙子送給媽媽。(把五角星貼在相應的框里)
2、填表格最后一格:裙子上花有幾朵?
3、驗證小結:原來,裙子上的花是一樣多的,所以我們不能只用眼睛看的辦法,有時
候我們的眼睛也會欺騙自己,我們就需要用數一數的辦法才能知道正確的答案。
四、為自己的媽媽選一條裙子,說說理由(情感延伸)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來源于我們班級孩子在玩自帶玩具時候我所觀察到的元素:選出三排花中最多的一排。三排花分別是有小和大的區別,排列有疏密的區別,而孩子們基本都選錯了,選了一排排得最長的花,而其實這一排只有6朵花,另外兩排雖然小但是有7朵和8朵,而且排得緊密,所以給了孩子錯覺,都選擇了排得最長的6朵。由此我想到了應該讓孩子感知數的守恒,而數的守恒有好幾種情況。這個活動是根據孩子的已有的數數經驗和主題內容設計的。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教高。
1、從活動設計角度考慮,還可以有分組幫助大大和小小為媽媽選禮物,那么在教學節奏上可以更緊湊一點,孩子在小組活動時候可以有向同伴學習的機會。
2、在“幫助大大”這個環節教學過程中,老師有點操之過急,讓可以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來討論和驗證到底哪條裙子上的花是最多的?然后孩子對每一條裙子上的花才會一一關注,去認真地數一數。
3、在最后的延伸活動我做了調整:請孩子們給大大和小小的媽媽想辦法最多和最少的花的裙子,孩子們開動腦筋想辦法用“添上1“和“去掉1”最后幫了大大和小小的忙,使得這個故事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故事有了完整性,故事的教育性也就體現了。
4、這個活動我教學的對象基本上在數方面經驗不夠好的一個群體,在活動中與老師的互動不夠,孩子的思維較好,但把自己考慮問題的過程(思維)借助語言表達出來就有一定的困難。這個問題也是我們老師一直長期需要思考的:在積累孩子數經驗的同時怎么讓孩子自己提升、梳理已經習得的經驗,使得孩子在各個方面都得到發展。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掌握禮貌用語"老師早"知道說禮貌用語是有禮貌的表現。
2、有表情朗誦兒歌,發準字音"早"、"走"、"從"、"師"、"說"、"鳥"。
3、激發幼兒做一個有禮貌好孩子的愿望。
活動準備:
1、課件-懂禮貌的小朋友
2、圖片小寶寶、老師、太陽、小鳥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圖片《老師早》引出活動。
提問:
1、小寶寶來幼兒園開心嗎?他看到了誰?對老師說了什么?
2、教師:你覺得這樣的寶寶表現的怎么樣?你喜歡他嗎,為什么?
3、教師:你會不會也像他一樣用禮貌用語和老師打招呼,請你來試一試。
二、觀看圖片引導幼兒學習理解兒歌。
1、逐句出示,引導幼兒理解,并強調發準字音。
提問:
(1)小寶寶怎樣來到幼兒園的?見到老師說了什么?
(2) 太陽太陽見了有禮貌的寶寶做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30小鳥見了有禮貌的寶寶說了什么,太陽和小鳥喜歡這樣的寶寶嗎,為什么?
(4)你喜歡這樣的寶寶嗎,為什么?
2、集體、分組進行動作表演有感情朗誦兒歌。
(視幼兒學習的情況,可以采用教師說兒歌的前半句,幼兒說兒歌的后半句這一省略、填詞策略,盡量讓幼兒參與朗誦。)
3、除了問好以外你還知道那些禮貌用語,在什么時候可以用。
三、小結
用禮貌用語和別人講話是一種有禮貌的表現,小朋友們從小要學會說禮貌用語,做一個懂禮貌的乖寶寶。
兒歌
小寶寶蹦又跳,走進幼兒園,
先說:老師早!
太陽聽了咪咪笑,
鳥兒聽了跟著叫:老師早!老師早!
寶寶從小有禮貌。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圣誕禮物”是選自德國漫畫大師卜勞恩的《父與子》漫畫集,漫畫中人物的動態表情滑稽可笑,黑白單線條的畫面便于孩子們觀察理解,而且故事中的結局又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更能引起人們的遐想。“圣誕禮物”故事中的父親和藹可親,和孩子之間有著深厚友情。看到畫面便能是我們想到生活中的自己和父母,故事中的事件貼近我們的生活,有利于孩子們閱讀理解。通過閱讀漫畫,讓孩子們感受到父親的愛是不求回報,從中萌發幼兒自己關心父母的情感,在此基礎上能用行動在生活中體現。
幼兒已有的經驗:孩子們熟悉漫畫,有一些漫畫的小知識。對圣誕節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圣誕節里有圣誕樹和圣誕禮物。
活動目標:
1. 通過分段閱讀,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感受父子間互換禮物所帶來的快樂之情。
2. 觀察畫面初步嘗試將前后圖片聯系起來,能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多媒體、大圖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
1.生活中你收到過禮物嗎?什么時候收到禮物?
2.收到禮物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閱讀理解
今天我們來看看畫面中的父親和兒子間發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1. 你看到了什么?這是在什么時候?你從哪里看出圣誕節到了?
圣誕節到了,爸爸和兒子手里拿著禮物,他們想干什么呢?你怎么知道他們交換禮物?(學習前后換面聯系起來觀察)為什么要交換禮物?
2. 發生什么事了?爸爸為什么哭了?兒子會怎樣安慰爸爸?(幼兒模仿)
師生間互相表演1-2畫面。
3. 觀察3-4畫面
父子倆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看出?
鼓勵幼兒能用對話、動作、表情進行演示
4. 爸爸收到兒子的禮物是怎么做的?兒子又是怎樣的?
為什么他們會這么做?
三、完整欣賞
故事中的父親和兒子相親相愛真讓人羨慕,你在生活中送給爸爸、媽媽禮物嗎?
看了這個故事,你想怎么做呢?
(新年來了你想送給爸爸、媽媽什么禮物?新年的禮物可以從哪里來?幼兒互相討論,鼓勵幼兒自己制作。)
延伸活動:
教師提供各種材料的紙、筆,幼兒自己動手創作。
幼兒園中班教案:戴眼鏡的小貓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題目叫《戴眼睛的小貓》,小貓怎么會戴眼鏡呢?小朋友們聽仔細了:
1、講述故事《戴眼鏡的小貓》(投影幼兒用書)
故事內容:在一座紅房子里,住著一位老奶奶和一只小貓。老奶奶年紀大了,每次看報紙時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鏡,小貓看了很羨慕。(做戴眼鏡看報紙狀)
有一天,老奶奶看完報紙,沒來得及把眼鏡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貓終于有機會了,它戴著老奶奶的眼鏡,高興地往門口跑,走到大門口,一看,哎呀,門檻怎么變高啦!它用足力氣使勁往上跳。
只聽“咚”的一聲,小貓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
小貓又覺得肚子餓了,想找點東西吃。它剛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見對面走來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做肚餓狀、大老鼠狀)
小貓嚇得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
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故事講完了,好聽嗎?(好聽)我們現在來回憶一下故事講了什么。(根據幼兒用書上的圖畫,提問題)
——在一座房子里住著誰?(老奶奶和一只小貓)
——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什么?為什么?(眼鏡 因為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
——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有一天它戴上眼鏡高興地跑到大門邊,發生了什么?(門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小貓肚子餓了,它跑到老鼠洞口又發生了什么?(看見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2、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現在我們來摸摸我們的好朋友眼睛長在什么地方。(小朋友們摸,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說“上邊毛,下邊毛,中間黑葡萄”)
——好朋友眼睛每天都要做一個動作,是什么動作?(眨眼,如小朋友們有困難,老師可做動作 ,閉眼幾秒鐘再睜開)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一次眨眼動作。
——小朋友們看,老師戴著什么啊?(眼鏡)小朋友們齊聲說。為什么要戴呢?大家想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一、二、三、四、五)眼睛不好。(小朋友們可能說不出,這時老師可摘下眼鏡作摸的動作)老師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可沒戴眼鏡,后來自己不好好愛護眼睛,眼睛就不好啦!小結:要好好愛護我們的眼睛。
——小朋友們,你們的眼睛什么時候不舒服啊?(讓小朋友們思考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一、二、三、四、五)
眼睛飛進蟲子不舒服、戴爸爸(媽媽等)的眼鏡不舒服、戳到不舒服————
——我們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如小朋友們說不出,老師可引導)
老師站在電視機前,問這樣看電視好不好?不好,眼睛會壞的。(小朋友們想不到其他方法時,老師可將其他方法當作秘密告訴他們)
小結: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
3、學做眼球操
小朋友們,我們的眼睛要休息一下了。我們一起來做做眼睛運動吧!
揉一揉,捏一捏,刮一刮,我們的眼睛真舒服!(第一遍睜著眼做,第二遍閉著眼做)
4、找不同
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小朋友們找出兩幅圖的不同的地方。
5、小結
幼兒園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愿意聽教師講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
二.教學準備:
掛圖:小鳥.小魚.小蝴蝶.小狗卡片
三.教學過程:
活動導入:“今天,老師請來了幾個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好不好?”1.出示動物卡片。和幼兒一起來認認說說,并教幼兒與動物打招呼。
2.然后引入主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這些小動物之間的故事,在講故事之前,李老師先給小朋友看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發生了什么事。
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說說。現在李老師就來給小朋友講講這個故事,好不好!故事的題目叫”你好“。
3.教師講述故事。
4.回憶故事: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啊?--它們見面時說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你好“。--它們回家時說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再見“。
5.引導幼兒學說”你好“,”再見“和說此話的場合,見面時要說”你好“,回家時要說”再見“
四.活動結束與延伸:教幼兒學跳《你好》舞蹈。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并掌握音樂中的節奏,能夠快樂的歌唱。2.用肢體表現歌曲,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 在活動情境中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節奏圖譜、毛毛蟲、蘋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毛毛蟲來了
1.出示ppt1
今天來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戲,是誰呢?(毛毛蟲)
2.那我們來聽一聽它在做什么?(播放毛毛蟲啃蘋果音效,傾聽后猜測)
3.毛毛蟲有可能吃什么呢?(幼兒猜想)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到底吃了什么?
二、圖譜練習 感知音樂節奏
1.學習節奏型一
1)出示ppt2,播放音效,幼兒初步感知
我們來聽聽毛毛蟲是怎么啃蘋果的?它是怎么啃蘋果的?(請幼兒模仿)
2)出示ppt3節奏圖譜1,幼兒再次感知
它是 這樣啃的,我們看著圖譜一起來試試。○ ○ ○○○
2.學習節奏型二
1)播放音效2
可是調皮的毛毛蟲呢,覺得還不過癮,請聽它又是怎么啃的?(請幼兒模仿、教師正確示范)
2)出示節奏圖譜2 ○○○○ ○
幼兒再次模仿節奏
3.學習歌曲
毛毛蟲喜歡咔哧 咔哧的啃蘋果,那它喜歡什么樣的蘋果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歌曲)
1)出示ppt4
毛毛蟲啃了什么樣的蘋果?(紅蘋果、綠蘋果,大蘋果、小蘋果)
2)播放歌曲視頻
毛毛蟲啃了小小的、大大的、紅紅的、綠綠的蘋果,肚子覺得飽飽的。那它是怎么啃的呢?我們再聽一聽。
小蘋果是“一小口” 大蘋果是“一大口”
紅蘋果是“一大口 一小口” 綠蘋果是“一小口 一大口”
3)播放歌曲 復習節奏型
那我們這邊有三個節奏,啃小蘋果是哪個節奏,啃大蘋果是哪個節奏,啃紅蘋果和綠蘋果又是哪個節奏?
幼兒互動,將節奏放回原位。小蘋果是哪個節奏
4)分段練習
小小的蘋果小小咬一口,所以我們唱的時候聲音要輕輕的(模唱)
(教師注意提示幼兒小蘋果小聲唱,大蘋果大聲唱,紅、綠蘋果中聲唱)
5)整體練習
一遍:毛毛蟲想和我們小朋友從小蘋果啃到大蘋果,你們愿不愿意啊!(提示音調)
兩遍:毛毛蟲啃蘋果時很開心,那你們啃蘋果的時候開不開心啊?那我們唱的時候用我們啃蘋果時開心快樂的聲音來唱,臉上笑瞇瞇,我們再來一次。
三遍:這個圖譜和毛毛蟲一樣的調皮,它怎么樣了?(藏起來)只有小朋友唱對了它才會出現。
三、游戲
毛毛蟲還想和小朋友做游戲,你們想變蘋果嗎?老師先來變一個,你們數123。那毛毛蟲咔哧一口的話,我會有什么變化呢?
1)個別幼兒嘗試扮演蘋果
2)全體幼兒一起嘗試
3)游戲,分角色扮演蘋果表演
毛毛蟲啃到什么蘋果,什么蘋果就開始變。
每個蘋果核都很特別,毛毛蟲說:“這里的蘋果不僅味道很好,連蘋果核都非常的漂亮,它跟我們的小朋友說謝謝,你們也跟他說不客氣,你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
四、結束活動
毛毛蟲吃了這么多蘋果,開始休息了。它睡了美美的一覺。醒來,呀!變成什么啦?毛毛蟲變蝴蝶嘍!(一起學蝴蝶飛,出活動室)
【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十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十篇05-16
【熱門】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十篇05-19
【必備】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十篇05-21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集錦十篇05-18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范文集錦十篇05-18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5-24
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5-19
【實用】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5-16
【熱門】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5-16
【精華】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