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感受“西瓜”的圓溜溜,練習在一定的范圍內夾球走。
2、 提高動作協調能力。
3、 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
4、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 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筐子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到操場集合,整理隊伍。
二、游戲《運西瓜》
1、以小猴合作運西瓜比賽,引入活動。
2、教師指導幼兒練習兩人合作運西瓜。
3、講解游戲規則,并進行示范,強調游戲的基本動作。
(1)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球夾在兩人胸間。
(2) 聽口令后,一起向前進,注意手不拿球,如球掉下來需撿起來繼續進行。
(3)到達重點時,將“西瓜”放入筐內。
4、幼兒進行游戲,教師要加入游戲,為幼兒打氣;
5/教師宣布比賽結果,并表揚幼兒真能干;
三、活動結束:
把幼兒帶回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材料】
手電筒、記錄板、神秘箱、動物或植物等卡片
【活動玩法】
1、嘗試打開各種手電筒,玩一玩,知道手電筒會發亮。
2、通過箱子上的洞以及手電筒的照明,觀察箱子里的物品。
3、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結果,選擇相應數量和形狀的卡片在對應位置進行記錄。
【觀察要點】
1、幼兒使用手電筒進行照明的方法。
2、幼兒是否能嘗試變化手電筒照射的位置和方向,尋找到更多的物品。
3、幼兒能否講清楚自己發現的物品。
【活動提示】
1、建議將此活動放在《白天和黑夜》主題中進行。
2、神秘箱的一端要能打開,方便教師不斷調整、更換其中的物品和物品的位置,增強神秘感,提高幼兒尋物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學唱歌曲《藍鳥》,學生能帶著美好的祝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難點
富有表現力地演唱歌曲《藍鳥》
音符mi——do’音程的音準。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音樂實踐活動
1.律動,聽音樂《藍鳥》伴奏,跟老師做動作
2.做手勢猜謎語
(三)學唱歌曲。
1.引出歌曲,學生聆聽《藍鳥》,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內容。(師:藍鳥高興地笑了,哎,它來這里干什么呢……?哦,原來是美國的小朋友讓藍鳥把他們新年祝福帶過來送給我們呢,聽,是怎樣祝福?)
2.出示課題和拍號
3.提問:情緒如何?
4.出示歌詞,跟師有節奏朗讀歌詞
5.難點:音符mi——do’音程的音準把握。
解決方法:老師可讓學生通過聆聽、對比、模唱的形式來解決。
6.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7.多種形式演唱,鞏固歌曲
8.聽老師唱某一句,學生找出老師唱的“很”不一樣的地方,引出連線
連線:標記在音符的上面,它有兩種用法:(1)延音線:如果是同一個音,則按照拍節彈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彈奏。(2)連接兩個以上不同的音,也稱圓滑線。要求唱(奏)得連貫、圓滑。
(四)處理歌曲
1.給歌曲加上音樂記號,從聲音上表現歌曲情緒
2.用“拉”哼唱旋律
3.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師:我們的歌聲很美,為了更好地表達我們此刻愉快的心情,能否用這些打擊樂器為我們的歌聲伴奏,讓我們的祝福更美?)
4.創編動作
5.合作展示
(五)總結
師總結:我們的生活是快樂的,讓我們和歌曲中的藍鳥一樣,把祝福送給更多的親朋好友吧,老師在此也把祝福送給大家:愿小朋友們天天快樂、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教學反思:
幼兒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能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從教學以來,我在實踐中經常反思、觀摩、實踐,但在自己的音樂教學中總感覺缺少了什么,整個活動下來覺得不論是孩子還是自己都覺得這個活動沒有意思。但同樣一個活動、同樣的環節在其他老師那卻能收到幼兒積極的反映。問題出在哪?作為教師的我肯定逃脫不了,是自己的積極性不夠、激情沒有,還是準備工作沒做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描述畫面內容。
2、引導孩子學習理解字詞:爬、吹、滴答等,了解牽牛花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3、通過畫面歡樂情景,感知牽牛花的美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牽牛花》畫面。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春天里你們都看到什么花開了?(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有說說)有什么花向小喇叭一樣?(迎春花)
2、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知道有什么花是在夏天開的嗎?
3、今天劉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夏天開的花,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花?
二、激發幼兒看圖興趣。
1、(出示畫面“牽牛花”)問: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誰還看見了別的小朋友沒看到的?
2、圖上畫的是什么花?牽牛花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牽牛花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你你們知道牽牛花是先長葉還是先開花的呢?
3、圖上的牽牛花是什么顏色的?除了這種顏色的牽牛花,你們還看過什么顏色的牽牛花?
4、你看見牽牛花都在什么地方?這個像繩子一樣的是什么?(藤)你知道這個藤有什么作用嗎?(告訴孩子它可以幫助葉子往上爬)
5、你知道牽牛花是每天的什么時候開的嗎?(引導幼兒理解學習:爬、清早、吹、等字詞)
三、欣賞兒歌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于牽牛花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就叫《牽牛花,請小朋友聽一聽兒歌里說了什么。
2、教師示范朗誦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牽牛花像什么?它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它會往哪里爬?
3、再次欣賞兒歌,問:兒歌里還說了些什么?還有誰聽到了和別人不一樣的?
四、激發情感
1、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牽牛花嗎?為什么?
2、大自然還有許多像牽牛花一樣美麗的花,請小朋友去看一看,認一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使幼兒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應該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準備
畫有小朋友吃飯、穿衣、入園、睡覺等生活內容的圖片各兩張。如自己吃飯——家長喂飯;自己穿衣——等著家長穿衣;自己走路上幼兒園——家長抱著入園;自己睡覺——家長拍著睡覺。
過程
1.引導幼兒分析圖片
(1)一張一張地出示圖片,讓幼兒描述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然后一組一組的擺放,讓幼兒描述。
(2)幼兒分析“哪個寶寶好?”,“為什么好?”
(3)讓幼兒聯系自己,說一說誰像這個好寶寶,自己是怎樣做的。
2.觀察圖片
展示全部圖片,成組擺放,讓幼兒一邊看圖片一邊聽朗誦:
我長大了,吃飯不要媽媽喂,
我長大了,走路不用媽媽抱,
我長大了,不用媽媽穿衣服,
我長大了,不用媽媽陪著睡覺。
建議
1.家長要配合,教育幼兒學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2.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學會兒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幼兒園小班教案 :認識大和小
一、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通過觀察總結出小兒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蘿卜若干個,大籃子和小籃子各一個。
2.氣球若干個。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三、重點難點
1.在學習中獲得“比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
2. 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四、活動過程
(一)、比一比
教師: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玩拔蘿卜的游戲好不好?
1.每次請兩名幼兒一起來拔蘿卜,每人拔一個,認為大的就放大籃子里,認為小的就放小籃子里。
2.提問:你是怎樣知道大和小的?(兩個蘿卜放到一起比一比就知道了)
3.教師小結:要知“大”和“小”,兩個相比較。
4.學兒歌:大和小
哪個蘿卜大?哪個蘿卜小?
兩個在一起,比比就知道。
5.誰愿意說給大家聽?鼓勵說得好的小朋友。
(二)、找一找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游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三)、變一變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折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老師準備了好多氣球,請小朋友自己試著把氣球變大再變小好不好?
(1)、每名幼兒發一個氣球用口將氣球吹大,體驗氣球由“小”變“大”。
(2)、再將氣球里的氣慢慢放掉,體驗氣球由“大”變“小”。
3.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干、浸泡、油煎。)
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五、活動延伸
1.繼續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游戲。如從“拔河”可了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六、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設計是從基礎入手形成大小相對概念的教學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在教學上打破了過去數學課的傳統模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寓數學教育于語言、游戲之中。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注意到了發展性原則,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活動過程符合幼兒的心理,活動效果非常明顯,孩子們積極投入,自主探索,興趣非常濃厚,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教學內容與分析:
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內容廣泛,不僅包括生活故事,還包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它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內容簡介個大雪紛飛的冬日,好心的老爺爺擔心深山里的兔子沒東西吃會餓壞,就將家里的胡蘿卜送給兔子吃。可是,看到堆成山的胡蘿卜,兔子們卻你爭我搶,亂成團。最后,小兔子們能不能吃到蘿卜呢?
(二)主題分析故事講述的是小兔們都想要得到胡蘿卜,但大家互不相讓,你爭我搶,最后終于找到了分蘿卜的好辦法。故事幫助孩子們知道,在集體中要遵守定的規則和秩序,要學會謙讓。
(三)情節分析故事開始,老爺爺打開窗,看到屋外漫山遍野的雪,他替山上的兔子擔心起來,形象地描繪出了老爺爺的善良、慈愛之心。兔子們看到堆積如山的蘿卜,都從四面八方跑過來,這張畫面很好地刻畫出了兔子們看到蘿卜時欣喜的神情和急切地想得到蘿卜的心理,這正好與故事開始部分老爺爺的想法相呼應。在陣混亂中,兔寶寶的句話成為故事的個轉折點,也是整個故事的靈魂。“排隊拿東西真快啊!"最后,當兔子們有序地排隊領蘿卜,時,小兔子們感受和體驗到了排隊拿東西的快速和快樂。
(四)角色分析故事中的老爺爺慈眉善目,從他擔憂的表情、驚喜的神態,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是個充滿愛心的老人。小兔的形象天真可愛,就像群剛剛融入群體的娃娃。他們似乎只知道快樂地擁有,卻不懂得顧及他人,不懂得分享與謙讓,這正是生活中大多數幼兒的真實寫照。
(五)圖畫分析
1、畫面的構圖和顏色故事的畫面色彩主要以白色為背景色,很好地凸顯出了這是個發生在寒冬的故事。整個畫面除了白色以外,還運用了紅色與咖啡色這兩種主色調,分別顯現蘿卜和深山的景物,讓人目了然。
故事的構圖簡單而清晰,通篇以彩色鉛筆勾勒出人物造型。畫面充滿童趣,很符合小年齡幼兒的欣賞特點。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故事中的兔子為了得到蘿卜,上躥下跳,吵吵鬧鬧,這張畫面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兔子們的動作,猜測此時兔子們的心理活動。當畫面出現到最后幅,老爺爺看到自己的推車上裝滿了暖茸茸的兔毛時,他愣住了……看似簡單的畫面,卻蘊含了很深的教育內涵。
(六)語言分析本故事的語言簡單\精煉,易于被孩子們理解。而且,其中小兔的對話很符合小班年齡段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因此,可以讓孩子模仿這些話。
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要根據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開始對環境和老爺爺的講述可以慢點,隨后,爭搶蘿卜時的語氣稍稍急促與緊張,與前面的安靜祥和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孩子對故事情節的發展充滿期待。最后小兔們有序拿蘿卜,謙讓時的對話可以略微放慢,讓孩子從語句中感受到平穩、和諧和快樂。
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1、教學意圖對于小年齡的幼兒來說,規則意識的培養很重要。本故事通過簡潔、生動的情節,給大家講述了群可愛的小兔子從爭搶蘿卜,到有序排隊分蘿卜的事情。它讓幼兒知道在集體生活中要有初步的規則意識。我們知道,幼兒的日活動有很多環節需要大家遵守定的規則,比如:人多時有序地排隊盥洗、飲水;活動結束時,有序地擺放物品。因此,在活動中設計簡單的排排隊的游戲,使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游戲,并進步了解故事的主旨:在集體中要懂得謙讓,要遵守定的秩序和規則。這樣,才能體會到集體活動的快樂和有序。
2、教學目標
(1)傾聽故事,知道排隊可以讓活動變得更加快樂、有序。
(2)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表述小兔分蘿卜前后的話語。
3、活動準備圖畫書《小兔子分蘿卜》,教學課件(PPT)4、教學過程(1)觀察封面,引出故事畫面上有什么?
這是在什么季節?
誰愛吃蘿卜?(引出書名:小兔分蘿卜)小結:今天我們就起來聽個發生在冬天里的故事,這是個關于小兔子和蘿卜的故事。
(2)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①出示第2~9面:
老爺爺給小兔們送來了什么?
小兔們表現得怎樣?(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出小兔看見蘿卜后的動作,模仿小兔看見蘿卜后興奮的話語)小結:能在大冬天吃上個蘿卜,那可是件多么開心的事呀!所以小兔們的話語充滿著興奮和喜悅!
②出示第10~11面:
小兔們在干什么?
它們可能會說些什么?
③出示第12~19面(模仿學說小兔爭搶蘿卜時話語):
小兔們想了哪些辦法來分蘿卜?有誰得到蘿卜了嗎?
如果你是小兔爺爺,你會怎么分蘿卜呢?(激發幼兒自由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④出示第20~25面:
最小的兔寶寶想了什么辦法分蘿卜?(引導幼兒說說排隊的重要性,模仿學說小兔排領蘿卜互相謙讓時的話語)
⑤出示第26面~結束:
為什么兔子們會給老爺爺送禮物呢?
你喜歡老爺爺嗎?為什么?(引導幼兒學會謙讓和關心他人)小結:原來,學會排隊也是件開心的事。遵守秩序的人,誰見了都喜歡。
(3)排排隊小兔子們學會了排隊,你們會嗎?請你們聽老師的口令也來排排隊好嗎?(老師要求幼兒聽清地點再排隊)妹妹朋友請到盥洗室的門口排隊。(也可以要求幼兒在聽清對象和地點的基礎上排隊)剛才小朋友排隊排得真好,老師想給你們吃好吃的東西,想吃嗎?請你們到老師這里來拿吧!(引導幼兒要有排隊的意識)
(4)活動延伸請你們想想,幼兒園什么時候也需要排隊?哪些活動需要排隊進行?
(二)教學設計2
1、教學意圖在第個活動中,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秩序的重要性,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先后模仿了小兔分蘿卜時不同的話語,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當然除了學會動口以外,還應該學會動手哦!
直以來,小兔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物,而小兔愛吃蘿卜的形象也深入幼兒心中,何嘗不讓孩子們試試學做“胡蘿卜”呢?或許這對小班孩子是次挑戰,趕快試試吧。
2、教學目標
(1)在泥工活動中,嘗試使用輔助材料。
(2)嘗試用搓泥的方法做蘿卜。
3、教學準備《小兔子分蘿卜》圖畫書,教學課件(PPT)彩泥,泥工板,泥工刀等綠色皺紋紙,小塑料棍
4、教學過程
(1)回憶故事出示堆蘿卜:
這是什么?它是誰最喜歡的東西?誰來給蘿卜排排隊?
還記得《小兔子分蘿卜》的故事嗎?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季節?他們的蘿卜是從哪里來的?
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2)聽聽講講:教師講述故事,在對話處引導幼兒起說故事中小兔們是怎么分蘿的?(鞏固排隊的重要性)小兔子實在太愛吃蘿卜,這么多的蘿卜都已經分完了,我們起動手再給小兔做些蘿卜嗎?(引出主題“做蘿卜")
(3)學做胡蘿卜看看胡蘿卜是什么顏色的?長得像什么?(重點認識錐形)還有什么東西也和胡蘿H憊得很像?
示范:每人拿塊泥,和老師起團泥,團揉光滑后再搓泥。
請你們把泥放在手心,手掌邊用勁大,邊用勁小,搓出頭粗頭細的錐形。看看胡蘿卜少了什么?
示范:教幼兒使用小塑料棍將皺紋紙當做蘿卜葉嵌插在蘿卜頭上。
(4)送胡蘿卜哇,會兒我們已經做了那么多的胡蘿卜,真棒!請你們把做好的胡蘿卜放在籃子里。(引導幼兒排隊有序放置)現在我們起去給小兔送蘿卜吧?(繼續引導幼兒有序排隊)小兔今天非常開心,大家送的胡蘿卜真多真好,小兔子說謝謝你們。
(三)活動拓展
1、活動名稱:水果寶寶(蔬菜寶寶)排排隊
2、活動意圖:引導幼兒根據物體的大小排列。
3、活動準備:各種大小不同的水果、蔬菜。
4、活動提示:引導孩子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如果色彩和品種有混合,但大小有序即為完成任務。
(四)閱讀區的活動在閱讀區放置幾張孩子排隊的照片,每張照片排隊的人和數量都不相同(最好是本班孩子的照片)然后提供些場景:如洗手間、放置茶桶的地方、樓梯,等等。
引導幼兒將孩子排隊的照片放置在場景中,并向大家介紹:我們(或誰和誰)排隊(干什么),或在(地點)我們(或誰和誰)排隊(干什么)。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選擇了本有意思的圖畫書,進行閱讀,孩子們很喜歡,興趣點也很高。
不足之處:
1.提問瑣碎。
每個職業只提問兩個問題,問題不要太多,要有重點的進行提問。
2.有輕有重。
有的環節不需要進行的很細致、詳細,重點環節要突出。
3.巧妙設計。
同樣的環節,同樣的設計,怎樣讓孩子又快又好的掌握,也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
通過本次活動,我又找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會努力避免再出現這些問題。讓幼兒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閱讀的快樂,以此促進幼兒早期閱讀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閱讀過程,感受故事情節的趣味性。
2、觀察畫面理解鐵馬各項本領的難度、實現程度的逐漸變化,從而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和轉折,注意科學家表情的變化。
3、初步學習“站”、“降落”、“浮”、沉“等動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家庭讀本《機器人》。
2、材料準備:大書,白馬的真實照片(站姿一本、其他姿勢的一張)。
3、環境準備:在閱讀角投放《機器人》和其他關于科學發明的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拿出《機器人》讀本,問幼兒:封面上的老爺爺你們還記得嗎?這本書講了什么內容?(請幼兒進行講述,如果不能講述,翻閱圖書和幼兒一起回顧讀本中的內容。)機器人都會做什么?科學家們最大的本領就是發明和創造,科學家爺爺又有新的發明,你今天我們要讀的這本書里,科學家又會造出什么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鐵馬讀本封面)
二、圖畫閱讀
封面:(遮擋標題)這次科學家發明的是什么?這匹馬是用什么做成的?為什么科學家手里要拿著遙控器呢?這匹馬是用鐵制造出來的,所以叫——(揭掉書名上遮著的紙)幼兒認讀。 (出示白馬站立的真實照片)這是一匹真的馬,它們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請幼兒用語言描述馬的特征,著重觀察鐵馬身上的兩個小方塊,猜猜是用來干什么的。)馬都有什么本領?(待幼兒回答后總結)這匹鐵馬有沒有這些本領呢?
三、教師帶領幼兒逐頁翻閱大書,進行講述。
在重要的動詞等地方請幼兒進行表述。
活動反思:
此讀本是繼《機器人》后的又一科學發明讀本,它既通俗易懂,又有激發孩子們創造發明的好奇心。本書難點在于細致觀察圖片說一說如何看出鐵馬能飛的,引導孩子們從畫面中參照物找答案,同樣鐵馬會沉在水里,也是通過觀察鐵馬身體在水中的位置變化得出。多用文句“為什么”、“你認為呢”、“還有什么本領”等類似的問題,使得孩子們說的機會很多,而且盡量要用拓展性的問題,避免孩子回答是或不是,對或錯的問題。
總之,分享閱讀是給我和孩子一個大膽想像,敢于表達的機會,在以后的課程學習中更要突顯“孩子完整說”的目標,盡量豐富孩子的詞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養成喜歡在集體面前歌唱并單獨表演的習慣。
2、探索與歌詞內容相一致的歌曲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歌曲《好娃娃》。一個茶杯,一張凳子
活動過程:
一、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朋友在家幫助爺爺奶奶做了什么事?他為什么要幫助爺爺奶奶做事?爸爸、媽媽怎么夸獎他的?
幼兒回答完后,教師整理加工成歌詞朗誦給大家聽。
二、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讓幼兒認真聽歌詞。
2、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念歌詞。
3、幼兒跟隨老師輕聲學唱,熟悉后,聲音可以稍微響一些。
三、引導幼兒為歌曲創編動作。
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詞自己想動作,并能邊唱邊做出來。幼兒做動作時,教師不做,以免幼兒模仿,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最后,引導幼兒選出幾個大家都滿意的動作,自己串聯起來跳一跳,編成歌表演。
四、學習與他人合作進行歌表演。
1、教師與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扮演“爺爺”、“奶奶”,在唱前兩段歌詞中的第一句時,讓其他幼兒幫唱。另請一位幼兒”扮演小朋友“,唱兩段中第二句,邊唱邊做動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兒齊唱。
2、教師和全班幼兒表演,表演方法與上相同。
3、幼兒兩人一組分角色表演,讓幼兒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4、按小組分角色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兒歌。會表演兒歌。
三、活動難點:
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的同時能與同伴合作游戲。
四、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五、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通過游戲情境,熟悉兒歌內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師:瞧!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
師:我們有禮貌的向姥姥問好!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大戲”嗎?今天,姥姥帶你們去看大戲,你們想去嗎?
師:好的!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樂,豐富后半段兒歌歌詞,開火車,繞教室一圈)
⑵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
師:大戲好看嗎?
師:剛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師:他們是怎么表演的?(豐富“拉大鋸,扯大鋸”兒歌歌詞)
2、完整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師:在姥姥家看了大戲,又學了拉大鋸,還真有點累,休息會兒,豎起耳朵來聽首好聽的兒歌“拉大鋸”,聽——
3、學習兒歌。
師:“拉大鋸”真好玩,我們一起來玩好嗎?現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鋸子,我們來拉大鋸了哦!(集體跟念、表演2——3次,鼓勵啟發幼兒配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
4、游戲“拉大鋸”,在游戲中理解、表演兒歌。
師:剛才我們是一個人玩“拉大鋸”,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兩個人也可以玩“拉大鋸”游戲,誰愿意和我玩?(請一位幼兒上來與老師合作示范)
師:我與好朋友面對面,五個手指頭張開,舉起來,與好朋友的小手交叉,兩只腳一前一后站的穩穩的,邊念兒歌邊玩游戲!(游戲2——3次)
5、結束
師:“拉大鋸”的游戲真好玩,我請你們當小老師,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嗎?(開火車出活動室)
兒歌:"拉大鋸"課后反思
一、對教材的反思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而源遠流長的民間游戲,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麗奇葩,對開發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生活具有促進作用,民間游戲注入兒歌元素,更顯示出它濃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拉大鋸"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拉大鋸"這一語言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小班幼兒意志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境,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活動一開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讓小朋友與姥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把幼兒帶入了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隨音樂旋律,輕松的成為主人,在開火車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豐富了歌詞"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讓幼兒達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唯一疏漏了一個知識準備--幼兒實際經驗的準備,由于幼兒沒有經驗的鋪墊,當我一出示"姥姥"指偶,問幼兒:"誰來我們班做客?",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的說:"奶奶!",由于孩子們沒有生活經驗,對奶奶和姥姥這兩個概念區分的不是很清楚,這里教師欠缺了適時的引導幫助幼兒區分"姥姥"和"奶奶",而是運用了稍帶指令性的語言讓幼兒知道"姥姥",雖然幼兒都能接受,但似乎顯得有點強求!
第二環節,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這一環節中,教具的精美與充分的運用使的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對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觀參與活動!他們聽著、看著、想著……然后教師適時的讓他們動起來,自己上來操作教具進行表演,成分體現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學會了兒歌歌詞"拉大鋸,扯大鋸",由于"大鋸"這個詞,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在幼兒的生活經驗里可能沒有接觸過,幼兒不是很理解,這就需要通過我們教師言語上的幫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兒才能很好的掌握!這里教師忽略了講"大鋸"的特征,如果再詳細點幫助幼兒理解了詞義,幼兒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兒"玩"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坐在小椅子上適時的休息會兒,聽教師欣賞兒歌一遍,這里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下個環節。
為了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我引導孩子們用小手變出"大鋸子"自己動手邊做動作,邊學習兒歌,使本來外在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學習動機!這樣一來,孩子們又變的積極活躍起來,體驗到了共同游戲的快樂!
最后在"拉大鋸"的游戲中,這次活動也達到了高潮,我請孩子們自己找一個好朋友來玩游戲,孩子們立刻變得興奮,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過于興奮,老師的指令還沒有下來,孩子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拉大鋸"游戲,現場的氣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躍的多!就在這師幼互動愉快的游戲中結束了活動!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1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4-27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3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十篇04-22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十篇04-29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4-29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6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十篇04-24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4-23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十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