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木匠和油漆匠工作時使用的工具。
2、學習用樂器表現連音與斷音。
3、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內容。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DoReMi":《木匠與油漆匠》(請參見幼兒用書)。
2、CD;《木匠與油漆匠》、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教師以有趣的動作表現木匠和油漆匠使用工具的情形。
—請幼兒猜一猜老師扮演的是什么職業的人。
—他正在做什么?用什么工具?
2、想一想。
—請幼兒想象:木匠用錘子釘東西會發出什么聲音?油漆匠用刷子刷油漆時,又會發出什么聲音?鼓勵幼兒用擬聲詞表現,如:“口匡嘔眶”和“刷刷刷”等。
3、聽一聽、敲一敲。
—出示不同的樂器,教師逐一敲擊樂器。
—說一說哪些樂器敲打時像錘子敲打時斷斷續續的聲音。
—說一說哪些樂器的聲音像刷子刷油漆時連續圓滑的聲音。
—鼓勵幼兒選擇合適的樂器敲打,聽一聽樂器發出的聲音。
4、欣賞歌曲并表演。
—師生共同欣賞歌曲《木匠與油漆匠》2一3遍。
—請幼兒討論:哪一段是敲打的聲音?哪一段是連續的聲音?木匠和油漆匠的音樂、表演有什么不同?(節奏不同。)
—共同練習演奏木匠與油漆匠的不同節奏。
—將幼兒分成兩組,合作練習木匠與油漆匠的節奏。
—跟隨音樂一起表演。
5、創編動作。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編木匠和油漆匠的動作,配合音樂做動作。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當木匠,一組當油漆匠,分組邊唱歌邊做動作。
—熟悉歌曲之后,可加入連音(如:搖鈴鼓)與斷音(如:小響棒)的樂器,分兩組來演奏。
【活動反思】
《小木匠與油漆匠》以童話背景為題材,歌詞生動形象、曲調歡快流暢,展示了木匠漆匠勞動生活的愉快場面,是一首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歌曲。學好、唱活、體會和理解歌曲,了解和體驗生活,采用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以拓寬孩子知識技能為目的,實踐操作為動力,教學滲透與游戲活動之中。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前奏 隨樂做拍手的動作
1-4小節, 隨音樂節奏做“走”的動作,并在最后一個音符時拍手。
5-6小節, 背對背扭扭屁股。
7-8小節, 面對面做鬼臉。
9-10小節, 同5-6小節。
11-12小節, 同7-8小節。
游戲玩法建議
1、合樂做動作模型:幼兒自己隨樂做動作。
2、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兩名幼兒游戲。
3.大公雞來了時(低八度音樂響起間奏):幼兒定住,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公雞”在其中來回走動,以多種方式逗毛毛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旋律,能合樂做出“扭屁股”、“做鬼臉”的逗樂動作,并保持造型不動。
2、遷移故事情境,與同伴合作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空間方位,并創編不同的鬼臉動作。
3、享受運用肢體、表情動作與同伴玩詼諧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剪輯好的音樂、電腦播放器、幼兒人手一只手腕花。
2、經驗準備:幼兒有站雙圈跳集體舞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活動。
師: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蟲們在找朋友做游戲,他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臉。玩得正高興,一只愛吃毛毛蟲的大公雞來了,毛毛雖立刻一定不動,大公雞以為是石頭就走了。
2、創編“扭屁股”“做鬼臉”的動作模型。
師:我是一只毛毛蟲,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個人都扭一扭,還要做鬼臉,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樂,并合樂做動作模型。
師:現在,毛毛蟲們,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師:毛毛蟲們輕輕起立,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
(1)師:毛毛蟲要和朋友背對背扭屁股,還要面對面做鬼臉逗樂。你們可以怎麼做?
(2)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找個空地方試一試。
(3)請個別幼兒示范。
(4)教師哼唱音樂,幼兒隨樂做背對背扭屁股,面對面做鬼臉的動作。
(5)幼兒隨樂游戲。
5、創編不同的做鬼臉逗樂的動作。
(1)師:還可以怎樣做鬼臉逗樂?請你來試試。看看他的鬼臉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兒聽音樂變換鬼臉造型進行游戲。
6、遷移雙圈舞的經驗,換朋友進行游戲。
(1)討論換朋友的方法。
師:我們在跳舞時換朋友,經常用什么隊形換朋友?
師:現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動,女生換朋友,怎么換?
師:做什么動作的時候換朋友的?拍手時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師哼唱音樂,幼兒站雙圈嘗試換朋友。
(3)幼兒聽音樂完整游戲。
7、戲劇游戲:毛毛蟲與大公雞。
(l)師:這回啊,毛毛蟲們,可能在玩游戲的時候真有大公雞要來做我們哦,我們要怎么樣?能不能動?我們先試一試,我來撓撓這只毛毛蟲,嗯,他沒動,是個小石頭,這只呢?
(2)邀請客人老師扮演角色參與游戲。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戲活動環節組織過程中,教師遵循團體律動的傻瓜教學流程:放事一一動作一一音樂一一游戲(動作方位、游戲、交換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戲元素的教學策略,先引導幼兒創編、熟悉動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動作模型和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探索背對背扭屁股及面對面做鬼臉逗樂的動作空間方位,接著再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鬼臉造型并游戲,最后再加人大公雞逗引的游戲玩法。
2、根據幼兒實際情況,可調整游戲難易度,如,降低難度時,可在音樂的第2、第4小節時,不必強調幼兒在樂句句末拍手。
兒童劇表演教案:馬蘭花
幼兒園兒童劇表演教案:馬蘭花
一、游戲綜述
中國民間故事《馬蘭花》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動物和花草不同的個性,讓勤勞和善良戰勝懶惰和邪惡。故事中人物特點鮮明,表演色彩濃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馬郎、小蘭、小鳥,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蘭、老貓、狼,兩組形象具有強烈的對比性和明確的教育意義。幼兒同情小蘭的悲慘遭遇,憎恨大蘭的懶惰和老貓與狼的貪婪,特別是對“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這句經典的臺詞不僅是朗朗上口,而且對其中所表達的勇敢、善良、勤勞等內涵銘記在心。
幼兒經過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學習,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礎,對表演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幼兒聽過《馬蘭花》這個故事以后,立刻被故事內容和情節深深地感染了,他們躍躍欲試,產生了表演的沖動,于是我們排演了兒童劇《馬蘭花》。
二、游戲網絡
三、游戲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幼兒會復述故事《馬蘭花》,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
2.幼兒會唱黃梅戲《對花》和表演舞蹈《歡慶》、《美麗的家園》,為兒童劇表演做準備。
3.了解各種動物的典型特征,學習通過特定的動作來表現不同角色的特點。
(二)游戲資源
1.創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樹林。
(2)道具:馬蘭花、竹簍1個、樹枝若干。
2.選配音樂。
(1)《美麗的家園>(選自小天鵝幼兒園大型歌舞劇《綠色家園》):用于第一、五場“花”和“草”上場。
(2)“兇狠、狡猾”的重金屬音樂:用于老貓等第二、四、六場上場。
(3)黃梅戲《對花》:用于第三場小蘭和馬郎的對唱。
(4)《歡慶》中國風格的民樂):用于第六場結束。
(三)家庭與社區
1.家長為幼兒提供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書,幫助幼兒了解相關知識,豐富直觀經驗。
2.家長為幼兒的表演游戲提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并與幼兒共同設計和制作道具。
四、游戲提示
1、到了大班,由于表演情節的增加,表演劇情之間的銜接變成了重點,如果銜接不好,就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從而直接影響表演的氛圍。因此,在場與場的銜接環節,教師都會根據劇情播放相應的音樂,一方面提示相關的幼兒上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師讓每個幼兒都參與活動,因幼兒的個體差異造成其表現也各不相同。能力強的幼兒表演的欲望和表現力都比較強,但個別膽小的幼兒卻缺乏單獨表演的能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讓膽小的幼兒進行群體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鳥,讓他們在群體表演中大膽地說出臺詞,做出動作,這樣在滿足幼兒表演欲望的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戲中出現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兒不愿嘗試,總認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尊重幼兒的選擇,對大膽表演艟赫篇瞄;兒童劇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兒進行鼓勵表揚,讓幼兒在評價的時候談自己的感受,并介紹一些我國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獲成功的優秀表演藝術家的故事,同時請家長幫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幼兒逐漸在心理上得到認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搖籃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基礎上,學習仿編搖籃。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搖籃曲》。
2、創編所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出示搖籃,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搖籃,師問:看,這是什么?搖籃的什么用呢?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覺呢?
2、師:睡在搖籃里軟軟的,很舒服,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像搖籃一樣的東西,我們一起起來看看吧。
3、欣賞課件(沒聲音的畫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間的聯系,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你覺得什么像搖籃呢?它搖著誰?
二、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提問:你聽見了哪些好聽的話,用詩歌中的話來說一說。
(要求幼兒要用詩歌中的話來說說,同時出相應的圖片,來加深對詩歌的印象,熟悉詩歌內容。)
為什么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為什么說大海是魚寶寶的搖籃?花園是花寶寶的搖籃?)
2、觀看課件,分段欣賞詩歌。
(1)播放詩歌中第一小節,師提問:星寶寶怎樣的睡的?
為什么白云要輕輕地飄?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小節。
(2)播放詩歌中第二、三、四小節的課件,師提問:魚寶寶是怎樣睡著的?花寶寶是怎樣睡著的?小寶寶是怎樣睡著的?
(3)引導幼兒說一說,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著了;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
3、誦讀詩歌,體會意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誦讀(看著圖把這首詩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和幼兒分角色誦讀。
(3)用好聽地聲音來讀一讀。
師: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和小寶寶都睡著了,不能把他們吵醒,要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我們就用輕輕的、好聽的聲音來讀讀這首詩歌吧。
三、發揮想象,仿編詩歌。
1、藍天里的星寶寶以外,還會有誰?
師:那我們試試,把太陽編到好聽的詩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來詩歌中的白云圖片替換為太陽,連貫地看圖朗誦整句話。)
2、大海中除了魚寶寶,還會有誰?
3、花園里除了花寶寶外,還會有誰?
把創編的內容看著圖完整地朗誦,提醒幼兒用輕輕地、好聽的聲音進行誦讀。
[活動延伸]:
將圖片放在語言供幼兒自己練習誦讀詩歌。
小百科:搖籃是可搖動的嬰兒臥具。嬰兒睡在上面會很舒服。還有一種專為嬰兒睡覺的時候唱的歌,名為《搖籃曲》。通常十分輕柔,演唱者一般為女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用自然、連貫的聲音表現。
2.體驗多種形式演唱的快樂。
3.根據自己的經驗嘗試仿編樂句中的歌詞。
4.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受、理解歌曲。
1.欣賞歌曲第一遍(音頻),交流:這首歌曲聽起來什么感覺?為什么是這種感覺呢?
2.欣賞清唱第二、三遍——交流:歌曲里唱到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是歡快的呢?一家人去玩是一件怎么樣的事情?什么心情?請誰來表現?(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清唱并出示相應的圖譜。)
3.清唱第四遍——按照歌詞排列圖譜。
4.幾個樂句?
二、學唱歌曲。
1.請小指揮點圖譜集體演唱。(哪里還有問題?)
2.接唱。(覺得自己唱得怎么樣?)
三、創編歌曲。
1.我今天陪爸爸帶著全家去玩耍,在“池塘邊,荷葉下”,看見“躲著一只小青蛙”,你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耍還去過哪里,看到了什么?(集體討論—個別仿編——集體試唱)
(請個別幼兒仿編時,可以用簡易圖譜幫助記憶。)
2.結合仿編完整表現。(引導幼兒加上一些歡快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參加名師工作室的第一次展示活動。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三點
1.歌曲的截選。(設計意圖中具體談到)
2.圖譜的運用。這首歌曲是敘事性的,歌詞里面描述的事件通過圖譜方式
呈現,直觀形象,幫助幼兒不僅理解歌詞,也感受歌曲的意境,為幼兒的學習、表現搭建了很有力的支架。
3.情緒的把握。我比較注重幼兒對歌曲情緒的把握,所以在感受階段,我
主張讓孩子們多聽、仔細聽,并設計了“一家人去玩是一件怎么樣的事情?”、“可以怎么表現?”等這樣的問題,為的就是引導幼兒激發、表現出歌曲的情感,也為最后的創編打好基礎。那么在實際執教過程中,我盡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歌曲很受孩子的喜歡,接唱環節興趣濃厚,情感表現真實,師幼互動比較有效。
但是通過展示,也折射出一些問題值得探討:
1.如何使圖譜更有效?因為在我的圖譜中很好地展現了歌曲的畫面,但是沒有呈現節奏。前面四個樂句的節奏都是統一的,也是我在創編中要引導幼兒按照這個節奏去表現的。所以在設計時,我想要把節奏隱含在圖譜中,但是就是設計不出合理、形象地節奏、畫面相融合的圖譜,糾結了好久。
2.創編是否需要在第二課時再去達成?我預設了感受、學唱和創編三大環節,在實際執教中,時間比較緊張,而且導致前面的感受和學唱稍微急了一點點。如果沒有創編環節,我可以將前面走得更穩固、扎實一點,對整個歌曲的把握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音的強弱變化,并創編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動作,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2.通過游戲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學習有節奏地米粒跳舞。
3.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鼓 米粒 圖譜 記錄紙(畫成鼓面的形狀)大大的鼓面
活動過程:
一、節奏練習。
1.老師出示小鼓:“小鼓唱歌時聲音是怎么樣的?”
2.節奏游戲練習:師交代鼓和小朋友玩歌唱接力游戲的玩法。
3. 師再次敲鼓:小鼓唱歌什么特別的地方?
二、創編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動作。
1.出示米粒,猜測米粒在鼓上會發生什么變化,并進行驗證。
2.啟發幼兒創編米粒跳動的動作,教師進行記錄。
3.出示圖譜,聽音樂和鼓聲學學圖上米粒跳舞的動作。
4.聽音樂,讓孩子做自己創編的動作。
三、看圖演唱歌曲。
1.讓孩子說說圖上的內容。你看懂了什么?
2.聽老師點圖演唱一遍。
3.幼兒看圖學唱一遍。
四、玩游戲《鼓上的小米粒》
1.交代游戲規則,重點強調音樂停地時候,誰站在鼓后面就由誰敲鼓。
2.聽音樂玩游戲,聽鼓點用有趣的動作表現出來。
教學反思:
在幼兒操作感受鼓點的震動方面沒有顧及全體幼兒,只有部分幼兒上來操作了,其他的幼兒都是旁觀者,并沒有親身體驗。《綱要》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本來,我也想多準備些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但我擔心孩子們會亂,米粒撒在地上會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而取消了這個念頭。現在想想,只為了讓教學保持有序而扼殺了孩子們的探究欲望,真是得不償失。在最后的游戲環節,原本可以請幼兒三五成群結伴游戲,其中一幼兒當敲鼓人,其他幼兒當小米粒,然后互換角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游戲的快樂。當時只考慮到教學的不要把時間拖得太長,而略了生生互動,這也是在以后的活動中應該引起重視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隨著春天的來臨,“花”成了幼兒關注的焦點。在“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中,大家談論著自己喜歡的花,了解著花的特殊作用和有趣的寓意。
在參觀了花市、花園后,幼兒不僅認識了更多的花,而且被花的千姿百態深深吸引。幼兒試著用各種材料制作花,欣賞關于花的各種歌曲,還在班級里開起了自己的花店…
為了讓幼兒進一步個性化地表達對花的情感,提升對生活中美的追求與向往,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花兒朵朵開”。活動中融入了流行音樂與經典的音樂段落,借助音樂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達花開放時的美麗。
活動目標
1.在“種花”“開花”的音樂情景中,能伴隨音樂的變化用舞蹈動作大膽地表達表現。
2.進一步感受春天里花兒朵朵開放的美麗多姿。
活動準備
與主題相關的經驗(略):多媒體課件、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演唱歌曲《茉莉花》進入情景。
一、種花
1.聽賞A段音樂,引出“種花”。
師:有一些小朋友天天盼望著春天到來。因為花仙子送給他們一包珍貴的禮物――一各種各樣的花籽。春天一到,小朋友們趕緊拿著這包花籽來到街心花園,他們到花園里去干什么呢?讓我們來聽一聽。(聽賞A段音樂。)
2.聽賞教師歌唱,感受A段樂曲“種花”的歡樂。
3.幼兒跟隨A段音樂表現種花。教師先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種花的動作與各種節奏;師生隨著音樂展開對話。(我在這兒種了一朵“××”花。)
二、開花
1.聽賞B段音樂。
師:暖暖的春風輕輕吹,春雨沙沙地澆灌著大地,不多久,花種子發生了變化。(教師彈奏B段音樂。)
師:你從音樂里聽到花種子怎么了?
2.幼兒表演花種子生長、開花的過程。
3.欣賞多媒體,進一步感受花種子隨音樂的變化生長開花的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結束后請幼兒交流“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4.幼兒結伴表現花種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變化進行表現。
5.分配角色,合作表現B段音樂。
師:誰會幫助花種子長大、開花?(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的主題經驗,并用舞蹈動作表現。)
師:(結語)花代表著美麗,象征著幸福,祝福世界上的每個人幸福快樂。
提示:
1.這首歌曲的音域只有八度,適合幼兒園大、中、小班各年齡段的幼兒學唱。教師在教唱這首歌曲時,要注意前三句的第一小節附點音符的表達,還要注意每個樂句的結尾都有一個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輕快。
2.為了更好地表達“秋”的意境,可以引導幼兒分析歌詞:除了麥穗黃了,楓葉紅了,小草穿黃衣,樹葉隨風飄以外,還有什么現象能代表秋?(比如,秋是豐收的季節,它帶給人們的是喜悅,等等。)
3.幼兒音樂活動的最好形式是裁歌載舞。這首歌是很好的歌舞表演材料,可以編成音樂劇,引導小朋友自己表演,讓“麥穗…‘楓葉…‘小草…‘樹葉…‘爺爺”“我”“小花狗”“小花貓”在活潑輕快的旋律中靈動起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 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
3、 創編出不同的節奏。
活動準備:室外環境 報紙 硬紙板 長凳 塑料布 鐵筒
活動過程:
1、充分感受:引導幼兒發現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
教師:看看我們腳上穿了什么樣的鞋子?
幼兒:
1、我穿媽媽的高跟鞋。
2、我穿爸爸的大鞋。
3、我穿姐姐的運動鞋。
4、我穿奶奶的布鞋。
5、我穿媽媽的靴子。
教師:我們穿上大鞋走走、會有什么感覺?
幼兒:
1、腳上感覺非常松。
2、踏起來聲音很響。
3、腳有些穿不穩當。
4、人變高了。
5、我覺得有些站不穩。
6、像走在小山坡一樣。
7、像踮著腳尖走路。
教師:我們去踏踏周圍的其它物體,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周圍自然環境中的物體和教師提供的物品上時產生的聲音。
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有什么感受。
幼兒:
1、踏在鐵塊上,像鈴鐺的聲音。
2、踏在鐵塊上,像打雷的聲音。
3、踏在塑料袋上,像小雨的聲音。
4、踏在木凳上,像打鼓的聲音。
5、踏在大型玩具上,像地震的聲音。
6、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
7、踏在鐵蓋上,像拍巴掌的聲音。
2、游戲引導
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奏。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
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并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奏。
3、自由創編
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還能不能唱出更好聽的歌呢?讓幼兒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唱唱、聽聽會唱出什么不一樣的好聽的歌。
教師鼓勵幼兒創編不同的節奏型。
幼兒:
1、 ×× ××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嘗試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來表現煮面條的情景。
2、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視頻 圍裙 白紙 圖片 磁鐵 記號筆 勺子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二、觀看視頻,掌握煮面條時面條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
1、提問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面條嗎?誰能告訴我煮面條時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2、幼兒觀看視頻,說一說面條的變化。
——老師這里有一段關于煮面條的小短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邊看邊請小朋友思考一個問題:面條在煮的時候發生了什么變化?(沒有煮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放到鍋里后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3、教師總結面條的變化。
三、感受樂曲段落,區分面條的三個不同時期。
1、幼兒傾聽音樂,初步感受樂曲段落。
——小面條在鍋里扭動,翻滾,就像是在跳舞,為了讓小面條舞動地更加優美,老師給它配上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共分了幾段?
2、幼兒再次感受音樂,教師用線條畫出音樂段落。
3、教師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將圖片與音樂一一對應。
——老師這里有三碗面條,分別對應上面的三段音樂,誰能幫我把圖片貼到相對應的音樂下邊去?
四、嘗試創編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面條的變化。
1、請個別幼兒創編面條煮之前直直的硬硬的動作。
——現在我們把自己都變成一根根面條,我們要來煮面條了,誰能用動作表示直直的硬硬的面條是怎樣的呢?
2、請個別幼兒創編面條煮軟時的動作。
3、幼兒聽音樂表現面條煮好時的動作。
4、請幼兒跟音樂完整表演。
五、游戲:我是快樂的小面條。
1、教師扮演廚師,幼兒扮演小面條,教師介紹游戲規則。
——小朋友們看,我們的教室中間有一個大圓,就是一口大鍋,旁邊有兩個小圓,是盤子,現在我來扮演廚師,你們就是小面條,第一段音樂面條沒有下鍋的時候,小面條都在鍋邊站著;第二段音樂響起的時候,小面條都要跳進鍋里跳舞;當我關火拍手說“面條煮好了”的時候,小面條們就要像木頭人一樣擺個造型一動也不能動了。我看哪根小面條的造型漂亮,我就用勺子點他一下,這根小面條就要跳到旁邊的盤子里去,好不好?
2、師生共同游戲。
3、請一名幼兒扮演廚師,重新游戲。
4、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真棒,這么普通的面條被你們表演的這么好,看來人類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現在請小面條們排好隊,我們要去其他班的小伙伴們煮面條吃嘍!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中,經常看倒的音樂游戲教育模式是:教師放音樂請幼兒欣賞,然后教動作并告訴游戲規則,孩子根據教師所說的游戲規則進行游戲,一遍又一遍的玩,直到孩子“學會”為止,既枯燥又沒興趣,而且完全沒有創新意識,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
由此,我選擇了一節音樂欣賞活動《面條舞》,想通過這個活動給幼兒一個舞臺,讓她們將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有創意的表達。
陳鶴琴先生說過:"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游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是的,幼兒從小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潛力,而游戲是孩子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如何將音樂與游戲有機地整合,讓幼兒在游戲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性質、領略音樂的神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選擇本次活動的時候,我還注重了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是幼兒熟悉的并且是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并充分抓住孩子愛游戲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讓幼兒將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音樂的三段體結構(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樂的性質,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在活動一開始我先引導孩子一起回憶面條下水、面條煮沸后的變化,接著我和孩子一起分段欣賞、熟悉音樂,在幼兒掌握了節奏后,我開始和他們一起創編動作。孩子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歡快地做著各種有力的、柔軟的和快速纏繞的動作。有的微微張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頭、肩、腰都在輕輕的扭動,動作很優美;有的雙手抱肩轉起了圈;有的雙手放在身后,慢慢地轉了起來……孩子們的創意令我吃驚和欣喜,韻律活動達到了高潮!那一刻,他們仿佛真的變成了一根根小面條,那么投入,那樣充滿激情地舞蹈著。
活動中的每一環節似乎都是在"玩",然而在置身于"玩"的過程中,孩子們感知到了音樂的內涵,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只有這種身心完全釋放的活動,才是幼兒需要的,也只有在這里,孩子才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民間傳統舞蹈的表演形式,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2、通過“舞譜”教學,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
3、通過筷子發出的有節奏的悅耳聲響,訓練提高幼兒的音樂節奏感,使幼兒動作整齊,協調優美。
4、讓幼兒自己設計出新的舞蹈動作,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能力,充分發揮幼兒的音樂創造性。
5、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二、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每人兩束“筷子”,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帶。
2、舞譜
3、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以歌曲“幸福拍手歌”進入活動室。
談話:感到幸福的時候,你還想干什么?
你們從電視上或其他地方見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東西。(幼兒充分回答)
2、談話引出舞蹈“筷子舞”,欣賞教師表演的筷子舞,引起幼兒對舞蹈的學習興趣。
3、引導幼兒觀看舞譜,學習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
4、按照音樂節奏教幼兒練習每個動作,掌握動作要領,集體練習。
5、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設計更美的舞蹈動作,按音樂節拍,創造性的進行表演,發展幼兒的音樂創造力。
6、激發幼兒的表演欲望,向老師們表演舞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棒,舞蹈表演的真好!歡迎老師們六一兒童節那天到我們小朋友在舞臺上演出好嗎?跟老師們再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奇妙的音樂城堡》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音樂、樂曲的感受能力。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幼兒在音樂表現和創造中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根據音樂表演動作。
2、節奏練習。
A、教師彈鋼琴,幼兒根據節拍拍聲音。
B、教師出示課件,請幼兒根據動物的隊型和帽子拍出相應的節奏。
C、教師出示課件,幼兒根據聽到的節奏聲音拍出相應的節奏。
D、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變變變的歌曲,幼兒自己創編名字的節奏。
3、演唱練習。
A、一起演唱茉莉花,并帶著微笑。
B、出示課件,幼兒體會歌曲的起伏感覺。
C、幼兒根據歌曲,配上不同的節奏型。
D、幼兒分為兩組,一組為另外一組伴唱。
E、幼兒分為兩個聲部,二重唱的練習。
4、結束活動:
小樹葉飛舞。
幼兒根據相應的曲調,分辨出高低音、上行、下行音等等。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現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現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體驗人和動物相處的和諧氛圍,感受歌曲幽默和活潑的情趣
能根據歌曲內容,選擇合適的動作,大膽演唱歌曲
學會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節奏、間奏和說白
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
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主動地演唱歌曲和表演游戲,體驗人和動物相處的和諧氛圍
難點:掌握歌曲中的間奏和說白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認識狗熊
物質準備:操作教具一套(大樹一棵,黑狗熊一只,計算卡片若干);黑狗熊頭飾一個
教學過程
一、聽《黑狗熊》的樂曲,學做狗熊律動進活動室。
二、發聲練習《狗熊,狗熊在哪里》
1.“狗熊家門關著,我們一起來敲敲門”,練習歌曲中的節奏型。
2.“我們來叫一叫,狗熊在哪里”,幼兒根據教師的旋律配上歌詞,進行發聲練習,音量從輕到響亮。 (幫助幼兒打開喉腔,訓練幼兒對聲音的控制能力)
三、學習唱歌表演《黑狗熊》
1.教師出示圖片,邊演唱邊根據演唱內容演示“黑狗熊”教具。
提問:①“為什么會有人笑狗熊?”②“這幾道題應該怎么做?”(要求有節奏回答。)
2.教師演唱歌曲第二遍。請幼兒用語言和動作告訴教師歌曲的內容,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組織幼兒集體學唱歌曲,肯定幼兒編的動作。
3.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演唱兩遍,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4.引導幼兒根據情節變化,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兩遍。
四、游戲《黑狗熊找老師》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狗熊聽到你們也在笑它,有些生氣,說想讓你們也來做算術,在唱好一遍歌后,停住不動,誰動了,就讓他做一道算術題。做對了就和他交朋友,當狗熊的小老師,做錯了可不能再笑他咯!
2.幼兒集體游戲兩遍,教師及時表揚鼓勵幼兒。
3.男女分組游戲兩遍,教師小結。
五、聽音樂做狗熊律動出活動室。
延伸活動
在表演區中放置一些數學卡片、頭飾,讓幼兒自由地進行小組游戲。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黑狗熊”這首歌,歌詞趣味盎然、富有情節性,曲中所描繪的黑狗熊笨拙而可愛,深得孩子們的喜歡;樂曲節奏感強,適合大班幼兒表現;歌詞中還涉及加減運算的內容能激發幼兒的運算愿望,鼓勵幼兒積極動腦、認真學習知識。教學中運用情境性語言,把整個活動串成一個具有有趣情節的故事,使幼兒成為故事中的角色,和歌中的黑狗熊親密接觸,引導幼兒自然地從一個環節進入下一個環節(去狗熊家――尋找狗熊――狗熊做算術――狗熊找老師)。使幼兒身臨其境,有直觀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濃烈的情緒可以感受,有有趣的游戲可以投入。
二、效果分析
在發聲練習中以狗熊家門關著為由,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敲門、呼喚,使幼兒自然地掌握了歌曲中說白的節奏和樂曲的主要節奏型,還讓幼兒用歌聲呼喚狗熊,使幼兒自然熟悉歌曲旋律,激發了幼兒想見狗熊的強烈愿望。學習歌曲的過程也成了幼兒熟悉狗熊、和狗熊交往的過程。幼兒創造性地表現了狗熊的可愛形象,樂此不疲地學著狗熊的各種動作:學著狗熊胖墩墩的樣子,學著狗熊爬樹的樣子,學著狗熊做算術的樣子……在游戲環節中,自編的游戲增加了唱歌表演的趣味性,使幼兒更主動地學習,通過游戲,幼兒已和狗熊成為好朋友,大家一起練習運算,互相提高。本次活動,幼兒不僅很好地學唱了歌曲,而且加深了愛動物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10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八篇03-12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7篇03-12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5篇03-11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五篇03-10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9篇03-09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5篇03-07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9篇03-06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5篇03-0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6篇03-06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