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由來水果和蔬菜是幼兒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幼兒雖說對水果的名稱比較了解,但是對于蔬菜并非很熟悉,為了使幼兒了解更多水果特征及蔬菜的營養,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設計了有關水果和蔬菜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的水果和蔬菜的名稱。
2、知道常見水果、蔬菜的食用方法。
3、了解它們的不同生長環境。
4、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
5、知道它們的營養價值。
問題板塊
1、你見過哪些水果和蔬菜?它們是什么樣的?
2、它們應該怎么吃?
3、它們是從哪長出來的?
4、你知道這些水果、蔬菜是怎樣長成這樣的嗎?
5、我們為什么要多吃水果、蔬菜?
主題壁報
1、各種水果、蔬菜的圖卡。
2、幼兒繪畫等作品。
3、幼兒從家中帶來的參與勞動的照片。
4、各種水果、蔬菜生長的環境的圖片。
5、圖書區:幼兒收集的卡片和圖書。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圖書區:各種水果、蔬菜的圖書。
益智區:
1水果蔬菜的自制拼圖。
2、與蔬菜水果相關的益智玩具、游戲盒。
3、配對卡。
美工區:
1、 圖書中的水果蔬菜的圖卡。
2、各種美工材料。如油畫棒、膠棒、彩紙等。
扮演區:盤子、水蔬菜模型。工作服,柜臺等。
科學區:投放有關蔬菜種子生長的小實驗。比較根、莖、葉的不同。
家園合作在家長專欄中:
1、公布本班的主題活動計劃。
2、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豐富幼兒相關的知識經驗。
3、請家長帶幼兒觀察植物的 生長環境及生長過程。
4、配合幼兒園在家鞏固幼兒的衛生常識并教育幼兒不挑偏食。
資源利用1、幼兒從家中帶來的有關的圖片。
2、請保健醫給幼兒講一些相關的.營養知識。
3、與幼兒一起進行種植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匯“變大”和“變小”。
2、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準備:
米老鼠頭飾一個,魔術棒一根,魔術杯一個, 小魔術棒若干,故事圖片四張。
過程:
一、欣賞故事
1、以“米老鼠”變魔術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2、借助圖片,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回答問題。 提問:米老鼠的“魔術棒”有什么本領?米老鼠是怎樣說的?
3、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二、游戲:“木頭人,變變變。”
1、教師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玩法:教師與幼兒一邊拍手,一邊念: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大大大!(當念到“大大大”時,幼兒自由夸張地做“大”的肢體動作。)我們都是木頭人,一起跑跑變變變,小小小。(動作與“大”的相反。)
2、組織幼兒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三、遷移游戲經驗
1、如果你有“魔術棒”,你想讓哪些東西變大或變小? (個別提問)
2、幼兒自由探索。
幼兒每人手持一根“魔術棒”,在周圍環境中尋找自己希望改變的物體(自由結束)。
附故事:米老鼠的“魔術棒”
有只米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術棒,能把大東西變小,把小東西變大。有一天,米老鼠來到草地上,看到小雞和小狗在爭吵,它跑過去問:“你們為什么吵架?”小雞說:“我們都想吃這個蘋果,可是蘋果太小了,不夠分。”米老鼠說:“ 別擔心,試試我的魔術棒。”米老鼠用“魔術棒”指著小蘋果,嘴里說:“變變變,大大大!”小蘋果真的變成了大蘋果,小雞和小狗高高興興地吃到了香香甜甜的大蘋果。
有一回,米老鼠到兔媽媽家串門兒,路上,被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去路,它就拿出魔術棒,指著大石頭,嘴里說:“變變變,小小小!”大石頭立刻變成了小石頭,米老鼠跨過了小石頭,繼續向前走。
走著走著,突然聽到一陣“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喊聲,米老鼠趕緊跑上前一看,不好!大灰狼正準備吃小雞,它趕緊拿出魔術棒,指著大灰狼,嘴里說:“變變變,小小小!“大灰狼立刻變小了,米老鼠用腳使勁一踩,把大灰狼踩死了,小雞得救了。
米老鼠救了小雞后,來到兔媽媽家,兔媽媽正在犯愁:“唉,胡蘿卜剛剛長出來,孩子們就吵著要吃。”米老鼠說:“別急別急,讓我來試試!”它用魔術棒指著一顆小小的胡蘿卜,嘴里說:“變變變,大大大!”胡蘿卜就長大了,兔媽媽高興得謝了又謝。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適用年齡:3-4歲
活動由來: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是一個幽默、有趣的故事:小豬一次次地讓一些動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餅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動物們的牙印,以此找到那個趁自己睡覺而偷咬自己大餅的動物。該繪本語言重復簡短,畫面夸張形象,而且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自然地感受到了不同動物的不同牙印。
在活動的設計上,我緊緊抓住"牙印"這個線索,引導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觀察、比較不同動物在這塊大餅上留下的不同牙印,從而幫助小豬找出這個咬大餅的真正"小偷",同時我鼓勵孩子們學習講述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對于故事的理解我也是讓孩子們在"設懸--釋懸--設懸--釋懸??"這樣的結構下逐步深入,這樣的方式也使得重復的故事情節和對話變得生動有趣。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3. 喜歡繪本,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識別不同動物的牙印,能夠互相匹配。
活動難點:根據動物的嘴巴和牙齒的形狀匹配牙印
活動準備:五種動物的圖片、有不同牙印的大餅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講述故事開頭,激發閱讀的興趣。“有一只小豬??等它醒來,咦?怎么了?”“會是誰咬了它的大餅?”
一、基本部分:感受故事內容,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不同
(一)感知小豬詢問小鳥的故事情節。
(1)教師講述部分內容。
(2)提問:“小鳥咬出了什么形狀?原來咬出的是什么形狀?是小鳥咬的嗎?”
(二)感知小豬詢問小兔的故事情節。
(1)感受角色,詢問小兔:"誰來學學小豬問問小兔?一起來學學呢。"
(2)比較齒印:"哪個是小兔咬的?比比原來的呢?"
(三)感知小豬詢問狐貍的故事情節。
(四)感知小豬詢問鱷魚的故事情節。
(五)感知小豬詢問河馬的故事情節。
(六)觀察牙印,進行匹配。
(1)出示大餅上的牙印,觀察并猜測出是誰的牙印。
(2)引導幼兒回憶不同動物牙印的特點,進行匹配。
活動結束:
(一)講述有趣的故事結尾。提問:"小豬的牙印是什么形狀的?現在你們能告訴小豬誰咬了它的大餅了嗎?"
(二)引導幼兒從故事中總結出小豬糊糊涂涂的,做事不認真,我們不學習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米羅作品,感受大面積的紅色給人帶來的熱烈的感覺。
2、運用已有經驗、聯想和涂鴉方法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和感受。
3、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涂色的快樂。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幼兒人手一份范畫、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米羅作品。
1、小朋友們,看圖片上是什么呢?(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紅色)
2、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形)像什么呢?(球)
3、畫上什么顏色最多最大呢?(紅色)
4、看到這么多紅色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覺呢?太陽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引導幼兒說出暖暖的)
5、什么顏色的太陽看上去熱熱的呢?為什么?(紅色,因為紅色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
6、你們看,太陽旁邊還畫了什么呢?(線條和光芒)
師:太陽在線條和光芒的襯托下,像在做什么事情呢?(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在跳舞)
教師總結:哦!我們看到的太陽是圓圓地紅紅的,照在身上熱熱的,并且在線條和光芒的襯托下,就像在跳舞一樣。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這幅畫是外國的一個叫西班牙的國家,一個著名的畫家米羅畫的,他的畫是很抽象的富有想象力的。
二、一起討論繪畫的方法。
1、太陽是什么形狀的呢?大大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
2、太陽旁邊有什么呢?
3、小朋友們,畫家米羅他是很有想象力的哦!他畫出來的太陽會跳舞,看!趙老師幫小朋友準備了畫畫的材料,請我們小朋友動動腦筋,來畫一畫你心目中的太陽。
4、幼兒創作,鼓勵幼兒嘗試用大小不同的筆和熱烈的顏色涂鴉。
三、活動結束。
與幼兒一起來欣賞自己的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動物寶寶和媽媽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媽媽和寶寶的生活方式及習性。
2.能說出喜歡的小動物的名稱,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3.感受動物之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媽媽》掛圖(見教具盒)。
◎《動物寶寶》游戲卡(見教具盒)
◎《找媽媽》操作單(見幼兒操作包)
◆活動與指導
☆談話
1.出示《小動物的媽媽》掛圖,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看一看,圖上都有誰呀?
2.操作《動物寶寶》游戲卡,幫助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媽媽。
師:小貓找不到媽媽了,很著急,你能幫幫它嗎?
還有一些小動物也著急了,我們幫它們找一找媽媽吧。
☆辨認
1.幼兒觀察、區分動物幼年和成年時候的不同。
師:小貓和貓媽媽長得一樣嗎?它們有哪些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媽媽長得一樣嗎?
小雞和雞媽媽長得一樣嗎?雞媽媽的頭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區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師:青蛙媽媽的寶寶不見了,你們知道青蛙媽媽的寶寶是誰嗎?
它的寶寶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我們把它找出來吧。
小蝌蚪和青蛙長得一樣嗎?
☆交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動物寶寶和媽媽。
師:你還見過哪些動物寶寶和媽媽?
它們和媽媽長得一樣嗎?
☆操作請幼兒幫助《找媽媽》操作單中動物寶寶找到自己的媽媽。
◆活動建議
本活動在幼兒對動物有一定認知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的。通過辨認一些動物寶寶和媽媽,初步了解他們的不同特點,感受動物寶寶與媽媽之間的親情。
活動前,教師可通過收集圖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媽媽》等多種方式豐富幼兒的經驗。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區分動物成年與幼年的不同,如個頭大小、尾巴長短、皮毛顏色等,并為幼兒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在進行青蛙與蝌蚪時可借助故事情節,引導幼兒說出青蛙的特征。活動后,可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寶寶和媽媽的圖片;飼養讓小動物,讓幼兒萌發愛護動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動的操作環節,也可利用區域活動時間完成。還可在美工區提供《蛋寶寶穿新衣》操作單,引導幼兒進行涂畫與裝飾,完成作品。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5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7篇03-10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3-08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五篇03-05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八篇03-08
【實用】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3-13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9篇03-12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八篇03-05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八篇03-11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七篇03-06
幼兒園小班元旦教案(集錦11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