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身體動作的協調,靈敏性和跑步的能力。
2.發展幼兒的獨立,集體團結的精神。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發展幼兒想象力。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如何培養幼兒組織能力。
2如何發揮幼兒繪圖的能力。
活動準備
小彩旗 彩色粉筆 彩條 圖形:圓 三角形 正方形 半圓
活動過程:
1.教師充滿熱情地對孩子說:“今天終于放晴了,我們去戶外活動玩好不好?請小朋友認識圖形及彩帶。
2.教師帶著幼兒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操場。
3.教師跟孩子們做些簡單的活動前準備。
A.剛才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每組選一個優秀有組織能力的孩子(小指揮)來回答,答對了,幼兒選圖形和小彩旗,一共分四組。
B.請幼兒想象,把手中的圖形用粉筆在地面上變成些有趣的小建筑。每組經過大家的商量。并要求適合孩子們跳躍、平衡的圖形。
C.在自由活動中,孩子們,你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安全!跳時不能太快,以免相撞。一定聽從小指揮的安排。
D.每組的小指揮拿著彩旗,圖形和粉筆,帶著自己伙伴去完成一個圖形。每組在不同方向畫。
4.教師觀察,孩子們畫好后,觀察每組活動的情況。教師在讓幼兒集中一起。孩子們,請告訴老師,你們畫的是什么?
1.第一組:彩帶。長長的獨木橋。發展幼兒的協調能力。
2.第二組:圓形。梅花樁。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幼兒的跳躍能力。
3.第三組:圓,三角形。轉轉轉。發展幼兒想象力,幼兒的跳躍能力。
4.第四組:半圓,正方形。跳房子。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幼兒的跳躍能力。
5.讓每組的孩子演示給大家看。【演示的效果很好,孩子很開心。】
規定1:腳必須來到獨木橋,梅花樁,轉轉轉,跳房子上。
2:雙腳離開粉筆畫線外,離開團隊。
3:跳到最后的幼兒為勝。
6.讓獨木橋、梅花樁、轉轉轉、跳房子,最后組成一個闖關游戲。【幼兒帶著老師一起游戲】。四組組成一組一起闖關。
7闖關的游戲,既培養了個別幼兒的組織能力,語言能力,也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動作協調能力。懂得贏和輸,勝利和失敗的嘗試,讓幼兒從小養成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
教學反思
這堂戶外活動是幼兒在戶外自由活動,發現幼兒的特別喜歡有挑戰性的活動。經過幼兒實踐,構思寫成了教案活動。
幼兒容易理解,特別喜歡。幼兒活動時可以讓教師也參與活動,讓幼兒感覺的快感,成功的喜悅。
如果重新上這節課,幼兒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應用在實踐中。幼兒的興趣會更大。上這堂課后:孩子對我說:“劉老師,我求求你了,讓我們在玩一會吧!” 孩子的話,說明這堂課的價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四幅不按順序排列的圖片,內容分別是(依次出示圖片)“小老鼠看到別人坐船、在船上吃西瓜皮、坐在西瓜船上、發現半塊西瓜皮”,這四幅圖片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任意排列并創造性地講述,然后續編故事結尾。通過“排”、“講”、“編”發展孩子的觀察、理解、想象、推理、判斷及語言表達能力。本課內容生動、活潑、有趣,告訴孩子一個做事情前要考慮好后果,注意安全的道理。
排圖講述是一種創造性的講述。在小、中班及大班前期已經多次進行過描述性講述和主題性講述等語言活動的學習,根據省編教材的安排,中班下學期也已經進行過排圖講述訓練,內容是《西瓜船》,到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此基礎上運用孩子前期的思維發展基礎和生活經驗,在大班進行排圖講述活動,是對幼兒各方面素質發展的鞏固和深化,無論從孩子的情感、態度、能力的培養,還是在智力發展、知識建構方面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活動目標
根據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和《綱要》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培養幼兒主動參與集體活動,激發幼兒大膽想象、表達的興趣,以及積極與同伴交流合作的品質。教育孩子做事情前要考慮好結果,注意安全。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初步的判斷、推理及語言表達能力。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能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并完整、連貫地講述,能根據情節發展創造性地續編故事結尾。
(三)活動重點
孩子對排圖講述較為陌生,根據《綱要》要求和孩子的認知實際,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按自己理解和想象的事件發展順序,排列并講述圖片內容。
老師要引導孩子理解一個完整的故事要有時間、地點、人物、發展變化等要素,以此方法來解決重點,既不限制孩子,也教給孩子編故事的方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基礎。
(四)活動難點
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處于低級發展階段,同時在續編故事結尾時又沒有直觀形象支持,因此需要孩子發揮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和想象、創造能力來完成,所以我確定本課難點是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續編故事結尾。
第二部分:教法、學法
(一)教法:
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觀察分析、討論交流”、“環境創設”的教學方法。
排列圖片順序必須在觀察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圖片的內容,經過自己的分析判斷來完成,所以我采用“觀察分析法”;講述的過程是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需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間的積極交流,充分解放幼兒的大腦和嘴巴,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積極地應答、評價,所以我采用“討論交流法”和 “環境創設法”; 排圖講述是在幼兒直觀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的,而續編故事結尾則要靠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來完成,所以師生間、幼兒間的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交流是完成這個創造過程的關鍵,所以續編故事結尾也需要“討論交流”的方法來完成。
對于活動中生成的課程,老師要提取精華,對有教育價值的抓住時機,進行教育。
(二)學法:
《大綱》里說:“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于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采用了“小組討論法”、“興趣導學法”,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能力。
活動準備是:大圖片四幅、每人一套小圖片、拼圖板、實物投影儀、手絹小老鼠等。
之所以選擇圖片教具,是因為圖片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地進行排列。
第三部分:
教學過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注重幼兒學習知識的“過程化、經驗化及主動性建構”,通過孩子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 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
利用互動游戲《捉老鼠》導入新課,激發興趣(2分鐘)
導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
1、創設環境,作好準備:課前先在教室地上藏好幾只手絹小老鼠,將四張大圖片分別放在教室的四張桌子上。
2、進行游戲,激發興趣:活動一開始,出示手絹老鼠說:“這是什么?小老鼠怎么跑了?”然后和幼兒一起尋找,“這里一只,這里一只,還有一只跑到哪里去了呢?快坐下,到你的桌子上找一找。”小朋友自由選擇,分成4組,坐下觀察各自桌上的大圖片。
設計此環節的依據在于:由游戲導入新課,能激發學習興趣,有效地吸引幼兒,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并且巧妙而迅速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觀察圖片中去。
第二環節:
觀察分析、討論交流,啟發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自主排圖并講述(18分鐘)
步驟一(8分鐘):
觀察分析,理解各自桌上的圖片內容老師的過渡語是:“仔細看一看自己桌上的圖片,互相講一講,圖片上有什么?小老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在干什么?”
先進行小組觀察、討論交流:引導幼兒在小組內互相商量、交流,共同講述圖片內容。
再進行個體與集體間的交流:每組派一名代表給大家講一講本組圖片的內容。各組代表講時,老師把四幅圖片任意貼在黑板上。
最后是師生交流活動:老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小老鼠看別人劃船心里也想劃,用了一個什么詞?” “哪一幅最能表現小老鼠貪吃?”在引導觀察“坐在西瓜船里”那幅圖片時,提問 “小老鼠會覺得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他會說些什么?”等等,引導細致入微地觀察小老鼠的表情、嘴巴、胡子、手勢等,并積極地描述,最后,將小老鼠的情緒、表情、動作、語言等特征統合起來,大膽模仿說:“哈哈,我真開心!”“我真愉快!”等等,在孩子感到疲勞時,再一次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習興趣,體驗到小老鼠愉快的情感,滿足了孩子好動、好模仿的天性。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充分觀察、理解圖片內容,為下面的排圖講述奠定了基礎。
2、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和交流合作的品質。
3、豐富詞匯:羨慕、神氣
4、點燃了幼兒進一步思維的火花,使幼兒在最近發展區內“跳一跳、夠得著”,充分體現老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作用。
步驟二(8分鐘):
討論交流,自主排圖,進行講述每位幼兒一套圖片,引導他們觀察與思考圖片內容并講述,這是幼兒自我建構知識的過程。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要引導孩子明確:圖片排列的精妙之處就在于它的順序不是唯一的,不同的順序有不同的情節發展,意味著一個不同的故事,要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每一幅圖片都試試作為第一幅來排,看看有幾種排法。通過教材進一步分析,我發現多種排法,如:
一種排法是:小老鼠看見別人劃船很羨慕——發現西瓜皮——坐上西瓜船——啃西瓜皮。
另一種排法是:小老鼠先看見西瓜皮——高興地坐在西瓜船上——啃破西瓜皮,瓜皮船沉入水中——被劃船的人救起送到岸上后,小老鼠跟他們說:“再見”。
再一種排法是:小老鼠坐在西瓜船上很開心——啃瓜皮船沉入水中——被劃船的人救起送到岸上,說再見——又發現半個西瓜皮。
還有一種排法是:小老鼠啃破瓜皮船,瓜皮船沉入水中——跟救他的人說再見——又找到半個西瓜皮——高興地坐在瓜皮船上。等等。
老師的過渡語是:“把這四幅圖片排列起來,就是講了一個《貪吃的小老鼠》的故事,請小朋友看一看你桌上的小圖片,排一排,看誰的排法和大家不一樣,編故事時要注意說清楚故事里有誰、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變化等,然后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你小組的小朋友聽。”
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排出不同的順序,講出情節不同的故事,并講給小組的小朋友聽。盡可能讓幼兒各抒己見,互相交流。教師要注意個別差異,注意啟發引導個別幼兒理解、講述,做到心中有數,宏觀調控。
教師在觀察、傾聽孩子講述的基礎上,選擇不同排列方式的、有進步的、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在全體面前講述,組織個體與集體的交流,起到借鑒、共享的作用。
教師在傾聽孩子講述的基礎上,選擇孩子沒有想到的一種情節發展順序講給幼兒聽,從而巧妙而科學有效地提供范例講述,以便開闊孩子的思路,同時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這樣的設計改變了傳統的機械灌輸的教學方法,讓孩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孩子,體現了正確的幼兒觀、知識觀。也改變了以往那種一個范例講到底的傳統示范方法,科學的范例提供真正起到了啟迪幼兒思維的作用。
2、讓幼兒透徹地理解了教材內容,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學習。
3、幼兒在玩圖片、說圖片的過程中,感到生動、活潑、有趣,有利于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解決本課重點的同時讓孩子掌握了學習的正確方法。
第三環節:
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性地續編故事結尾,并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10分鐘)
要使幼兒明確:不同的排列方式,有不同的結尾;每一種排列方式也可以編成多種有趣的結尾。要讓幼兒大膽想象,合作交流,將思維拓展開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編出合理的故事情節。
老師的過渡語是:“我們講了這么多有趣的故事,小老鼠后來怎么樣了?又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友想一想,然后講給你小組的小朋友聽。”
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 首先提出問題,但不急于讓幼兒回答,而是留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在小組內相互討論、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將零散的生活經驗、思維靈感系統化。在幼兒合作研究的同時,老師參與到孩子中,支持、鼓勵孩子的各種想法,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引導沉默的孩子說話,鼓勵人人動口,參與討論,運用啟發性的語言引導他們動腦筋、用老師教給的方法,去編出不同的故事結尾,如:“由于小老鼠貪吃將會發生什么事情?小鳥、小魚、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等。對幼兒創編的不同結尾類型作到心中有數。
再組織個體與集體交流: 請編出不同類型的、有代表性的幼兒向全體幼兒展示講述,大家借鑒、分享創造成果。
在師生交流過程中,引導幼兒思考:“小老鼠為什么會掉進河里?”“你想對小老鼠說些什么?” 體會“貪吃”的意思,教育孩子做事情前要考慮好后果,不能像小老鼠那樣,要注意安全。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
1、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通過互相交流和啟發性語言的運用,引導幼兒續編多種多樣的故事結尾,解決本課難點。
2、為每一個幼兒提供討論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全面完成本課教育目標。
第四環節:創設環境,延伸活動
1、把圖片放在語言活動區內,以備幼兒繼續觀察、講述。
2、準備畫紙、畫筆,讓幼兒將續編的故事結尾畫下來,和原來的四幅圖片裝訂成冊,進行完整講述。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
1、是為了繼續擴展本課的外延,因為下課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進一步探索的開始。
2、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觀察、講述的時間和機會。
3、用各種形式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四、教學特色
1、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為孩子的“學”,將培養孩子的能力貫穿活動始末。
3、課上課下相結合,充分利用集體教學和語言環境創設兩種形式,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幼兒創造理解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
4、讓孩子學會研究性學習,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探索、發現生活中竹子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鞏固復習裝飾的方法。
難點是能大膽地在竹子上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沒有裝飾裝飾和做了不同層次部分裝飾的 竹子,竹片,竹節,水粉顏料,排筆,勾線筆,蠟筆,水彩筆,棉簽,已經裝飾好的竹子范畫作品,輕音樂。
知識準備:知道裝飾的方法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好玩的玩具。想知道嗎?
2、出示范例。
師;哇,這些竹子和你們以前玩的竹子有什么不一樣呢?
3,請幼兒相互討論,然后回答問題:
師:請你和你身邊的小伙伴相互說一說,這些竹子用了什么方法來裝飾的?幼兒自由回答,老師在下面指導。
教師逐一出示竹子,師生共同總結。
師:這些竹子用了點,線條,圖案,色塊,圖案,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今天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裝飾竹子。
師:現在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材料和繪畫工具來裝飾竹子。看誰把竹子裝飾得最漂亮。
4、幼兒構思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5、作品展示和展示分享交流
師:請將你的作品拿給客人老師或者小伙伴看一看。
教學反思
幼兒對本次活動特別感興趣,比較輕松地實現了教學目標。活動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大膽的發揮想象,靈活的運用多種裝飾方法和繪畫工具裝飾竹子。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照顧到了不同能力的幼兒,讓幼兒在有輕音樂的環境中輕松自由的作畫。本次活動充分利用了農村資源,選取幼兒常見而且感興趣的事物。在活動中,教師語言簡潔,富有感染力和親和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了解樹的作用,激發愛護樹、保護樹的環保意識。
2. 了解一些保護的方法,增強愛護樹的環保意識。
3. 運用已有的觀察經驗,選擇合適的觀察法進行觀察。
4. 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樹。
5. 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了解樹的作用,及其保護樹的方法,切實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掛圖、手工樹、下載圖片;白紙、筆每人一份、尼龍繩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謎語導入:今天老師想請你們猜一樣常見的東西。它是一種植物的總稱。個頭比較高,有根、枝干和葉子。
師:出示教具,手工大樹,你見過的樹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喜歡樹嗎?為什么?
基本環節:
1. 出示更多的下載圖片,觀察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樹(樹的外形、樹的種類、樹的作用)
2. 遷移幼兒生活經驗,說說樹的作用。
3. 出示教學整體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1) 鼓勵幼兒獨立看圖,并將觀察結果用繪畫的形式簡單地進行記錄。
(2) 師:樹有許多作用。這幅圖上面說了一些樹的`作用,但要請你仔細觀察,找找樹的作用在哪里。用你的方式在白紙上記錄下來,待會告訴大家,看誰找的樹的作用最多。
(3) 幼兒獨立觀察并記錄
(4) 集體交流
4.師進行小結
5.討論怎樣保護樹
師:樹的作用那么大,我們要怎樣保護它呢?
幼兒回答,師小結。
6.幼兒觀看保護樹的圖片
7.游戲:大風吹
結束環節;
為小樹穿衣,幼兒園里有許多小樹,現在我們也為它們穿上厚厚的衣服吧!用尼龍繩纏繞樹頸。
延伸環節:
在為小樹穿衣的環節中,可以以分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增強孩子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教學反思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自制教具與下載圖片引起了幼兒的濃厚興趣,為下面的環節做了良好的鋪墊。
在幼兒方面:教師為引導,幼兒充分利用觀察法,并結合手腦,理解圖片內容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發揮了幼兒的探究欲望,且得到了實踐。結合幼兒特點以游戲方式結束,加深了幼兒對本節內容的記憶,掌握較好。
對于老師來講,活動設計顯得有些重復,孩子注意力有些分散,應精簡。老師也知道了孩子的薄弱環節。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動眼,動嘴,動手,且合作意識大大提高。實踐活動對于孩子們十分重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中小明的行為,讓幼兒明確人際交往中不正確的做法。
2、通過討論和續編故事,讓幼兒學會道歉、輪流、商量等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1、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開展主題活動“我的好朋友”,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結合本班一些幼兒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自編故事《煩惱》.。
3、《煩惱 》情節圖片,畫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煩惱>,出示相關圖片,通過故事中的小明的行為和遭遇,將本班一些幼兒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再現給他們,并將課件《煩惱>播放。
2、圖文:“為什么班里的小朋友都躲開嘟嘟,他哪些地方做的不對?"讓幼兒充分討論,引導幼兒利用自己已有的交往經驗,幫助小明分析找不到好朋友的原因。教師和幼兒一起梳理小明的不正確的行為有哪些,如霸道、自私、爭搶玩具、看不起別人等。
3、提問;"嘟嘟應該怎樣做就能找到好朋友?”幫助幼兒梳理正確的交往方法。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幫助小明解決煩惱和問題,如不小心碰到別人,要道歉;要學會和小朋友商量;會和別人一起玩等。
4、讓幼兒續編故事。引導幼兒幫助嘟嘟想辦法解決煩惱,把嘟嘟改正后的正確做法編成故事并畫下來,幫助幼兒將語言記錄在畫面上。
5、作品展示,幼兒互相講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活動延伸:
1、繼續關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請幼兒講述與小朋友的感受,使幼兒在體驗中感知正確交往方法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快樂。
2、有抓拍、繪畫等多種方式記錄幼兒良好日常交往行為,“我們是這樣做的”鼓勵幼兒堅持正確的交往行為,以便他們更好的改進自己的行為
3、與家長配合,開展親子活動,向爸爸媽媽講述自己的交友情況,分析自己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讓幼兒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技能有輪流、分享、合作、謙讓、協商、尋求幫助、公平游戲等。通過講述<小明的煩惱>這個活動,引導幼兒正確的同伴交往技能。
小百科:煩惱,指令人不順心或不暢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個形容詞,指不順心不暢快,煩悶苦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根據實物及圖片口編加減應用題,學習7的加減。
2、學習用清楚的語言講述算式所表達的意思。
【活動準備】
1、背景圖2幅,磁性教具兔子、小貓各7個,1--7的數字2組,算術符號“+”、“-”、“=”。
2、幼兒操作材料: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組成和加減。
1、游戲:我的火車幾點開。
規則:教師出示不同的算術題(如:3+2=?)問:我的火車幾點開?幼兒回答:3+2=5,你的火車5點開。游戲反復進行幾次。
2、出示數字7,復習7的組成。
請個別幼兒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說出7的組成。
二、口編應用題,學習7的加法和減法。
1、出示圖一,引導幼兒觀察:
——圖上顯示草地上有5只小兔在玩耍,這時教師又在圖上貼上兩只小兔,請幼兒根據圖和老師剛才的操作,用三句話描述圖意。
——請幼兒用加法算術來表示圖意(5+2=7)
——幼兒認讀算式題,鼓勵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圖二,引導幼兒觀察:
——圖上顯示游樂園里有7只小貓在游戲,這時老師從中拿走3只小貓,請幼兒看圖并結合老師剛才的操作,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意,并列出算式(7-3=4)。
——請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和符號所表示的意思。
三、幼兒操作活動。
1、紙、筆人手一份,幼兒根據圖意列出7的加減算式題。
2、檢查幼兒作業,一起講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通過游戲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量,在游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準備:
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只,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墻壁,與孩子觀看墻上有什麼?(墻上的影象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墻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現,讓孩子拿著玩具在墻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墻上影象的變化。(玩具的影象是黑色的。)
3、一只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表演,然后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墻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啟發孩子想象影象像什麼?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手指數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七篇03-10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七篇03-06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七篇03-12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07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13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09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08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10篇03-06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8篇03-13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6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