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一、設計初衷
孩子是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快樂成長的。孩子們最喜歡玩區角游戲,在那里他們可以模仿成人的行為,學做“小大人”。我們班的“理發店”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地方,每次看著孩子們像模像樣的做“理發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現實生活中的理發店,繼續保持對“理發店”的興趣。于是,我們帶領小朋友一同走進了名仕理發店。
二 活動目標:
1.觀察理發店的布局和設施,了解部分理發工具的名稱及用途。
2.能大膽、主動地與人交流,懂得基本禮儀。
三、客座教師:汪小平(理發店工作人員以下簡稱“汪”)
四、活動對象:中班
五、活動準備:事先和理發店聯系,做到溝通。2, 師幼共同確定想了解的內容和重點提出的問題。3.介紹活動地點和參觀的禮儀、要求。
六、活動過程
(一)名仕理發店汪小平自我介筏汪:小朋友們好,我是這里的工作人員一小平姐姐。今天由姐姐帶領你們參觀我們的理發店,我們的店名叫“名仕理發店”
(二)了解理發店的作用及標志。
1 了解理發店的作用。
汪:小朋友,你們知道理發店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嗎?
幼:理發、洗頭、燙發、染發……汪:是啊,理發店的作用可多了,頭發長了可以來理發,臟了可以來洗頭,洗完頭還可以享受按摩服務來緩解一天的疲勞。如果你覺得直發不好看了,可以來燙卷發,還可以染色。理發師會根據臉型來設計適合個人形象的發型,甚至還可以把短發變長呢。所以說,現在的理發店不但能讓人變漂亮、變精神,也是大人們放松、休閑的好地方
2.認識理發店的標志。
幼:姐姐,為什么理發店的門口都有轉動的燈?
汪:這是理發店的標志,叫霓虹燈,把它掛在理發店的門口便于顧客辨認。
3 了解理發店的主要工作人員
幼:姐姐你們店里都有哪些工作人員?汪:有店長、洗頭的洗發工、理發的發型設計師,還有收銀員,等篝洗發工會穿統一的服裝,工作人員會佩戴工作牌,這樣別人一眼就能認出來了。
(三)參觀理發店
1. 參觀要求(1)保持安靜,不影響工作人員和客人(2)注意安全,不能隨意觸摸燙發器材
2、認識理發店的主要布局。幼:姐姐,你們店為什么分樓上樓下兩層,還有里間外間呢?
汪: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這是為了方便不同需要的顧客,也是為了我們的服務工作做得更周到、更有秩序,所以我們將工作區分成“接待區”、“洗發區”、“理發區”、“燙發區”“染發區”等,每一個區都有自己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些區域的工作情況吧。
(1)了解“接待區”的作用
①汪:看,這里就是我們的大廳了,你們在這里看到了什么?幼:哇,這里的大廳好漂亮啊,有茶幾還有沙發,還有書。
②幼:為什么要把理發店布置的像家里的客廳一樣?汪:這很重要。因為有時來店里的客人會很多,需要排隊等候。在等待的過程中,能舒服地坐著看看書、聊聊天,這樣既不會感覺無聊,還會有一種溫馨的家庭感覺
(2)了解“洗發區”的作用。
①汪:誰知道這些躺椅是做什么用的?幼:是洗頭性
②幼:為什么要躺著洗頭呢?汪:以前理發店洗頭都是彎腰低頭洗的,這樣洗頭人又累又不方便。現在,很多設計師越來越聰明了,設計了這些既舒服又漂亮的專用洗頭椅,讓你們的爸爸媽媽在辛苦忙碌的工作之余能休息一下。洗頭也是理發、燙發工作的第一步、
③幼:姐姐,我們能嘗試一下嗎?汪:當然可以:汪小平給小朋友介紹洗頭的步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錄象、展示媽媽的作品,知道媽媽關心愛護自己,媽媽本領大。
2、嘗試用語言等多種方法,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3、愛自己的媽媽,并為自己的媽媽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錄像(媽媽在家中為寶寶做的一系列事情)。
2、收集媽媽的作品,如織的毛衣等
3、聯系媽媽來園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布置“媽媽的作品展”,請幼兒一起來參觀,引起興趣。
“你們看,這里放了些什么呀?”“你們知道這些都是誰的作品嗎?”“媽媽的本領大不大呀?”
二、組織幼兒談論:我的媽媽真能干。
“誰來夸夸你的媽媽,告訴大家你的媽媽的本領。”
請幼兒用語言介紹自己的媽媽的姓名,讓幼兒夸獎自己的媽媽,說說媽媽的本領,引發自豪感。
三、幼兒看錄像并聽媽媽介紹,初步了解媽媽是怎樣關心寶寶的。
“我們來看一看媽媽是怎樣來關心我們小朋友的。”
1、看完錄像后提問:
①早晨媽媽是怎樣關心寶寶的?
②媽媽下班回來后,還要做些什么事?
③晚上媽媽又是怎樣關心寶寶的?
2、請個別幼兒的媽媽說說自己是怎樣照顧孩子的讓孩子感知媽媽的關愛和辛苦。“那現在我們歡迎媽媽來說說她是怎樣來關心你們的?她為你們做了些什么事?”
3、小結:媽媽們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除了努力工作以外,還要照顧你們,非常辛苦。
四、嘗試用多種方法表達對媽媽的愛。
1、“媽媽這么關心我們,我們應該怎樣來謝謝媽媽呢?”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例如:說說感謝的話;親一親媽媽;為媽媽做一些事;送給媽媽禮物等。
2、實踐活動:請幼兒將大紅化送給自己的媽媽,并說上一句感謝的話。
3、集體給媽媽送上一首歌曲《好媽媽》,表達愛媽媽的感情。
“我們來唱一首歌給媽媽聽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新年快到了,為了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孩子們體驗到過新年的快樂,了解過年時都有那些習俗,并讓幼兒知道過年時應注意的安全知識,因此特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兒歌,了解過年有放鞭炮、吃餃子、穿新衣等習俗。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前講述自己對過年的認識,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3、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難點
1、讓幼兒了解過年的習俗,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2、讓幼兒了解過年時應注意的的安全知識。
活動準備
1、手工制作的鞭炮
2、用橡皮泥制作的餃子
3、放煙花的影片
4、過年時歡慶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鞭炮和餃子
提問:小朋友,你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鞭炮和餃子)提問:“那我們都會在什么時候要吃餃子、放鞭炮呀?”新的一年到來了,人們都會很高興的用各種方式來迎接。課件出示(過年時歡慶的圖片)。
2、讓幼兒了解過年的習俗,體會節日的快樂。
提問:小朋友,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誰能說一說你在過年的時侯,會吃到那些好吃的?玩那些好玩的?還會收到什么禮物呀?
3、學習兒歌
(1)教師先朗誦一遍兒歌,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都有誰?他們都在做什么?
(2)幼兒帶著問題聽第二遍兒歌,之后回答問題,并逐步學念兒歌。
4、送禮物
畫鞭炮:讓幼兒學習用短線表現一串串的鞭炮,送給爸爸媽媽。
5、課件出示放煙花的影片
小朋友,我們自己不能燃放鞭炮和煙花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除了要吃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收禮物之外,還會貼對聯、放煙花,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煙花
6、講解過年時應注意的安全,而且別人放的時候自己要離遠一點,否則是很容易傷到自己的。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從四個環節出發,第一讓幼兒通過餃子和鞭炮了解到新年的到來以及人們的喜悅之情。那為什么大家都會覺得開心呢?新年有哪些事是讓我們覺得開心的?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自由的交談,講述了新年開心的理由:“新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好看的”……;孩子們的積極性高,交流中也看到了孩子們對新年的理解,對喜悅的理解,第三個環節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送禮物,是讓孩子懂得爸爸媽媽這一年的辛苦,在你收到禮物的同時你也送給爸爸媽媽禮物,他們會很高興的,而最后環節觀看禮花,更讓孩子們感受了新年的氛圍,把活動的氛圍也得到了一個提升。
在幼兒學習兒歌時,利用幼兒在新年看到的景象,對聲詞掌握得非常好。但在第二環節孩子的自由講述中,我看到孩子們對新年的認識是多樣的,這里我只是采用語言的表述,沒有直觀形象的感知,如果在孩子講述中,我結合一些圖片把孩子所講述的內容進行歸類、總結;從而梳理孩子的經驗,這樣可能讓更多的孩子認識與了解。也就可以讓孩子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總結及分析
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教學實踐證明,兒童是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開展活動的。環境是孩子的老師,不同的環境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是孩子發展的關鍵。家園外出活動就是讓孩子們走出課堂,引導孩子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一個過程。
一 、活動設計
1、活動內容
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沿途介紹蘭州的歷史和各景點的情況,讓孩子了解蘭州,認識自己生活的人文環境;二是到達目的地后,讓孩子們在玩沙水的活動中了解自然,認識自然。
2、 活動準備:
(1)場地考察
教師提前到蘭州百合花公園進行了詳細了解。其中包括公園內的幾個部分的環境;其具有危險性的因素有哪些;行走路線怎樣最為恰當;每個具體活動實施所定位置等。
(2)收集資料
收集蘭州及沿途各風景點的相關資料。向專業導游學習如何介紹,并提前預習和演練,將行車時間與內容和時間相吻合,保證行程連貫。
(3)孩子的準備
復習、鞏固所學有關風景,動植物之類的歌曲、兒歌舞蹈等,與孩子們討論愛護周圍環境方面的話題。
3、活動進程:
(1)下午2:30分集合好所有的家長與孩子,一同登車,一次愉快的旅行正式開始。沿途,通過提前溝通,司機師傅讓客車以適中的速度行駛;老師則客串導游,沿途解說。其中包括蘭州的歷史,蘭州別稱“金城”的來歷,中山路、中山橋和蘭州大學為何曾被命名為“中山大學”的故事,黃河鐵橋的歷史,白塔山、“西游記人物”雕塑、水車園、“綠色希望”雕塑、黃河母親等景點的相關知識等。
(2)進入百合公園后,沿公園小路走,向孩子介紹各種花朵的名稱和路邊各種樹木,并帶領孩子們唱《柳樹姑娘》、《蝴蝶與蜜蜂》、《花兒紅》等兒歌。隨時提醒孩子路上看到或自己吃過的廢物應主動丟進垃圾桶。通過提問,啟發孩子為小草澆水,讓孩子認識到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并借此告訴他們正確澆花的方法。
(3)親子游戲的比賽:
游戲一《小腳踩大腳》
將游戲玩法、規則告訴大家,請各位家庭主動報名參加,抽選五個家庭進行比賽。有爸爸帶著女兒的,有媽媽帶著兒子的,他們赤著腳踩在沙灘上,玩得十分開心。
游戲二《大熊抱小熊》
家長跪在沙灘上,孩子就像小熊一樣,緊緊抱著大熊向前爬行,由于寶寶年齡小,很多半路就掉在沙灘上了,雖然那天天氣比較熱,但大家還是很認真的游戲著,一片熱鬧景象。
(4)玩沙、玩水:
讓家長與孩子,孩子與孩子,家庭與家庭的合作關系進行游戲。制作出一座或幾座沙灘作品,最后進行作品的比賽。大家認真制做沙雕,家長也像回到了童年時光,赤著腳,挽起褲管,和孩子像伙伴一樣的玩著。孩子嘴里還不時的說著自己所做的是“ 城堡”、“小河渠”、“汽車”、“飛機”等等。教師時時去觀察他們的作品,鼓勵孩子做的真好,提醒他們工具可以交換使用,分工合作,提水的提水,鏟沙的鏟沙,家長們也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活動分析
1、活動特點
(1)將多個教育主題融入活動之中,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外面的世界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快樂星期五》活動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通過老師介紹蘭州和相關景點的歷史,讓他們認識、了解家鄉,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同時,該項活動還將多項主題教育融入活動之中,如培養孩子們環保意識,培養孩子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品格,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鑄造他們樂觀、自信、外向型尋求溝通的良好性格等。
(2)加強了家、園合作,使家園共育在活動中得到延伸
通過活動,進一步融洽了家、園、子之間關系,創造了一個彼此容易溝通、交流和了解認識的機會,消除了彼此間的情感隔閡。同時,使家長更全面、更真實的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有助于家長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有針對性的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活動的啟示
(1)家園外出活動的目的充分發揮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通過創造或提供適宜的環境來教育孩子,因此,能否讓家長理解并積極配合活動是關鍵。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有的家長也帶孩子出去玩耍、旅游,但許多家長目的性不強,在野外不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孩子,影響了教育的效果。
(2)活動的主動性掌握在教師手中,作為教師要能提前考慮到活動中所要出現的各種情況,周詳細致的作好準備、預習,在活動中要成為組織者、引導者、支持者,要調動家長主動配合及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大家活動的興趣,營造和諧快樂的氛圍。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使幼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愉悅。
2.初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夏天人們服飾的變化,練習拓印的方法裝飾衣裙。
活動準備:
1.畫有裙子、短褲、汗衫等外行輪廓的紙若干;
2.供幼兒自由選擇的拓印工具若干:如硬幣、鑰匙、印章、剪刀、顏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參觀服裝展,觀察衣裙的色彩、花紋的變化。
2.通過談話,引出課題:為娃娃家的娃娃設計夏天的服裝。
3.引導幼兒思考:夏天,娃娃該穿什么樣的'衣服?
4.出示運用各種拓印工具裝飾的圖案范例。
(1)引導幼兒觀察圖案的色彩以及排列變化。
(2)討論裝飾方法和步驟。
5.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6.幼兒作品評價。幼兒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7.將幼兒作品送到“夏季服裝專賣店”,組織幼兒欣賞。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四個“困難”的各自特征,嘗試根據其特征分組制定合理的解決;
2.能通過分組討論、合作體驗的方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學會遇到困難時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
3.體驗“尋人”成功的喜悅,感受合作的力量及有不怕困難的勇氣。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四張“困難”圖(沙層、淤泥、巖層、巖漿)、圖片(挖沙隊用抽沙機工作、挖井隊用挖井設備抽水、鉆機工人用鉆機工作、消防員穿戴消防服耐高溫)、泡沫紙板、塑料鏟子、筆、草裙舞視頻。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發當偵探的積極性
1.出示圖片并講述故事情節:黑人小朋友在沙灘上玩沙,突然,沙灘上出現了一個大坑,同時,黑人小朋友失蹤了。
2.教師提問引發幼兒猜測:咦!他們怎么不見了,會去哪呢
二、清楚困難特征,分組制定
1.教師展示尋找路線圖及四張“困難”圖,幫助幼兒了解四個“困難”特征。
師:在尋找黑人小朋友的路程可不那么輕松,從沙坑開始一路往下就會遇到重重困難,第一個是要越過厚厚的沙土,第二個困難是要穿過滲水的淤泥,第三個困難是通過堅硬的巖層,第四個困難就是經過高溫的巖漿。你們有信心完成偵探任務嗎
2.鼓勵幼兒自由分組談論并繪畫解決。
師:小偵探們,時間緊迫,只有十分鐘來商量,所以今天我們分成四組,每組先制定一個困難的解決,然后我們再一起去尋人,這樣就會快得多。
師:(分別在四張桌子上擺放好“困難”圖)現在,請你們根據各個困難的特征(沙土——厚、淤泥——有水、巖層——堅硬、巖漿——高溫)大膽地貢獻自己的想法,并把合理的想法繪在圖上。
3.教師巡回觀察各組討論及記錄情況并適時參與交流。
三、集中交流討論,合作體驗尋找
1.邀請各組代表介紹該組。
師:每個小組請一名小偵探代表介紹下你們的解決,說說遇到這種困難時我們可以怎么做(小組代表介紹)
2.情境體驗,合作尋人,并在“破案”過程中一起修改或豐富解決方法。
師:現在有了你們的解決,我們一起出發吧,在這過程中大家要團結合作、互相幫助,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如果遇到我們解決不了的困難時還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
過第一關:厚厚的沙層阻擋了我們的路,我們該怎么辦呢還可以找誰來幫忙(出示挖沙隊用抽沙機工作圖)
過第二關:滲水的淤泥阻擋了我們的路,我們該怎么辦呢還可以找誰來幫忙(出示挖井隊用挖井設備抽水圖)
過第三關:堅硬的巖層阻擋了我們的路,我們該怎么辦呢還可以找誰來幫忙(出示鉆機工人用鉆機工作圖)
過第四關:滾燙的巖漿阻擋了我們的路,我們該怎么辦呢還可以找誰來幫忙(出示消防員穿戴消防服耐高溫圖)
四、收獲成功的喜悅,分享“尋人”收獲
1.出示圖片并講述故事:這里,又有一個沙坑,我們一起爬出去看看吧(幼兒體驗爬的動作)!哇,你們看,黑人小朋友在那,我們終于找到了!
2.播放非洲草裙舞音樂視頻,集體跳舞慶祝。
師:黑人小朋友為了感謝我們的小偵探,邀請大家一起跳舞慶祝呢。
3.引導幼兒分享“尋人”收獲。
師:在今天的偵探活動中,你有哪些收獲要跟呢(引導幼兒從解決困難的智慧、合作的力量、感謝別人的幫助等方面講述)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節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花費的時間進行了統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節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節: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孩子與家人的關系,是良好的人際關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際能力。目前有很多家長對幼兒無條件的“愛的傾斜”,并不利于良好家庭關系的建立,但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此活動讓我們的孩子和家長對此問題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感受。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2.用美術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3.在游戲中觀察媽媽的大手,嘗試用拓印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邀請幼兒的媽媽來園參加活動。
2.和本月過生日的幼兒的媽媽商討過生日的日期,方便家長參與。
3.能分別露出5雙手的一塊大幕布、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這個月是3月,有兩位小朋友過生日,他們又長大了1歲,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
教師請小壽星出來,為他們戴生日帽。
(2)媽媽知道你們的生日嗎?她們怎么給你們過生日?(吃蛋糕,送生日禮物……)
(3)你們知道媽媽的生日嗎?這個月哪個小朋友的媽媽過生日?(不知道)
(4)小朋友的媽媽也有這個月過生日的,請她們和過生日的小朋友一起到前面來,大家看看都有誰的媽媽,請她們接受我們給她們戴生日帽,大家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吧。
(5)為什么媽媽知道小朋友的生日,你們卻不知道媽媽的生日?(媽媽沒和我說過,媽媽從沒有過過生日……)
2.玩“猜小手、猜大手”的游戲,激發幼兒了解自己媽媽的情感。
(1)咱們和媽媽們玩一個游戲——“猜小手”。請5名幼兒藏在幕布的后面,只把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請媽媽來找找自己孩子的小手。(媽媽一下子猜出了自己寶寶的手)
(2)咱們再玩一個游戲:“猜大手”。媽媽和老師同時站到幕布的后面,將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由幼兒來找自己媽媽的手。(沒有一個小朋友能找對自己媽媽的手)
(3)為什么媽媽能從那么多小朋友里猜出自己寶寶的手,可小朋友卻不能猜出自己媽媽的手?這是為什么?
3.回憶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1)媽媽都能猜對自己寶寶的手,說明媽媽很愛我們。請小朋友想想,媽媽做過哪些關愛你的事情?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嘴磕破了,媽媽心疼地抱了我一個晚上;我總是生病,媽媽為了讓我身體強壯,給我做好吃的,還和我一起跑步鍛煉身體……)
(2)老師這兒有幾張照片,你們猜猜是誰?先請小朋友看過生日的媽媽年輕時的照片,再對比看現在的照片。
(媽媽年輕時真好看,像大姐姐;媽媽現在的頭發怎么短了,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
(3)她們為什么沒有以前好看了?你們的媽媽有什么變化呢?為什么呢?
(媽媽很辛苦,家里的飯都是她做;媽媽下班回家還要洗衣服、做飯,手都不光滑了;媽媽都沒時間梳頭,所以把頭發給剪短了……)
4.畫畫媽媽的手,進一步了解媽媽。
(1)媽媽要做那么多事情,手都變得粗糙、不光滑了,今天請小朋友來拓畫、裝飾媽媽這雙為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手吧。請小朋友邊畫邊仔細觀察媽媽的手紋,然后將這些手紋線進行裝飾。
(幼兒邊觀察邊畫:媽媽的手好柔軟;媽媽干活的手真粗糙;我媽媽的手真小,和別人媽媽的手不一樣……)
5.再玩游戲“猜大手”,讓媽媽感受寶寶的愛。
(1)現在,咱們再玩一次“猜大手”的游戲。
(2)請媽媽和幾位教師藏在幕布的后面,把手從幕布的縫隙中伸出來,讓小朋友來猜一猜哪雙手是自己媽媽的。(小朋友們都猜對了,媽媽們都歡呼起來)
活動反思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突然感到:孩子怎么了?很多時候,父母感到用盡了全身力氣去愛孩子,孩子卻沒有得到滿足,得不到愛的回饋。為了引導家長正確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系——知道愛父母,我在設計導入活動時從“說生日”開始,自然地引出活動。我先請幼兒說自己的生日,孩子們不但知道自己的生日,還知道好朋友的生日是哪天,可是班上沒有一位小朋友能說出自己媽媽的生日。
接下來進入的第一個游戲是“猜小手”,當媽媽一下子猜對自己寶寶的小手時,媽媽和寶寶都高興不已,但并沒有體會到游戲真正的作用。緊接著第二個游戲“猜大手”游戲中,孩子們又無一例外地沒有猜到自己媽媽的手,媽媽們沉默了,孩子們也都不說話了。這兩個游戲讓媽媽和孩子直觀地感受到媽媽對自己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以及孩子對媽媽的關心卻知之甚少。這里沒有空洞的說教,卻讓孩子低下了頭,萌發出我也要像媽媽愛我那樣去愛媽媽的情愫。
接下來通過美術活動拓印、裝飾媽媽的大手,在活動中孩子們撫摩著媽媽的手仔細觀察、描畫,他們帶著對媽媽的愛意將自己的觀察與感受傾注在作品中,并感受著媽媽手的溫暖與柔軟及干活后的粗糙,更加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最后,我們再一次進行了一次“猜大手”的游戲,這次幼兒全都找到了自己媽媽的手,從中也讓家長感受到愛是可以培養的。
可以說,這一活動既體現了教育性,又體現了形式的多樣性,同時教師把家長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將家長同樣視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做到資源互補,體現家園共識、共育的作用。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六篇03-08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六篇03-10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7篇03-10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7篇03-04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5篇03-08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8篇03-07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八篇03-05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10篇03-12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10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