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遷移已有的繪畫創作經驗,創造性地繪制面具。
2、小組協商完成游戲,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4、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涂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面具(眼睛和鼻子處挖洞)、炫彩棒、勾線筆、川劇表演的視頻、供幼兒欣賞的面具作品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川劇表演“變臉”
1、欣賞第一遍后討論:這位演員在表演什么節目?他是怎么表演的?
2、欣賞第二遍后討論:你們看見他變出了什么顏色的臉(紅、藍、黃、黑、白)?在那么短的時間里他一共變了幾次臉?
3、教師小結:這位演員表演的節目是川劇的“變臉”,川劇的“變臉”就像我們中國的京劇一樣,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寶貝”,人們把“變臉”稱為絕活。
二、欣賞面具作品
1、師:你們想不想玩一玩“變臉”的游戲?玩游戲之前我們先要認識不同顏色的面具。
2、師(翻開紅臉面具):這種面具是什么臉(提醒:什么顏色最多就叫它什么臉)?這張面具上的紅色最多,所以我們就叫它紅臉。
3、師(翻開藍臉面具):現在你們看到的是什么臉?藍臉上有很多不同的藍色,你能說出這些不同藍色的名字嗎(深藍色和淡藍色)?
4、師(翻開黃臉面具):黃臉面具上全是黃色嗎?你們能不能找一找黃色的朋友(橘紅色和檸檬黃)?
三、討論面具的繪畫方法
1、師(拿出空白的面具):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面具做得真不錯,可是面具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沒有變化,我們來玩“五官變變變”的游戲。誰來說說眼睛能變成什么?
2、師:左邊的眼睛變成蘋果了,右邊的眼晴可以變成什么(當幼兒說不出來時,教師可以適當舉例,為幼兒提供參考)?
3、師:眼睛變好了,該輪到鼻子變變變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每當幼兒說出一個圖案時,教師就在空白的面具上進行填畫)。
4、師:“五官變變變”的游戲真有趣,嘴巴已經等不及了,你們快想想嘴巴能變成什么?
5、師:現在面具上的五官都畫好了,我們已經有了紅臉、藍臉和黃臉面具,現在我們來畫綠臉面具,綠臉面具上什么顏色最多?
6、師:先找一支綠色的勾線筆將剛才畫過的五官勾一下。然后,我們可以找一找綠色的朋友(淡綠色和草綠色)。
四、小組合作完成“變臉”游戲
1、交代游戲規則師:四個好朋友,每人完成一張面具。可以事先通過小組協商,每個人完成不同顏色的面具。
2、幼兒自由創作,教師提醒繪畫步驟
提醒幼兒進行“五官變變變”的想象創作,在面具上畫好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炫彩棒為面具上的五官進行勾線(提醒幼兒為面具涂上顏色)。
為面具涂顏色時,提醒幼兒不要只用一種顏色,可以使用多種相近色。
3、進行“變臉”游戲四人一組拿好自己的面具背對觀眾,聽著鼓聲節奏依次“變臉”,每次“變臉”后同伴迅速說出面具的顏色。
4、延伸活動
師:變臉游戲可以四個人玩,也可以一個人玩(教師示范)。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百科:臉是漢字詞語,拼音liǎn,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字從肉從僉,僉亦聲。"僉"意為"雙面的"、"雙邊的"。"肉"與"僉"聯合起來表示"頭兩邊的皮肉"。臉是一個人外貌特征最顯著的標志,是辨認人的身份的重要根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工具和材料:
長方形卡紙一張,直尺一把,鉛筆一枝,雙面膠一卷,介紙刀一把,線繩一根。
制作過程:
第一步:量距離
在準備好的卡紙上面,按1cm為間隔,從卡片的一端開始,劃分出若干等距離的線,并用鉛筆描繪出來。
第二步:切卡紙
用介紙刀沿著剛才劃線的地方切開,注意,不能切得長短不一,不然做出來的燈籠會很不勻稱。
第三步:卷卡紙
在切好卡紙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卡紙卷一下,呈現一個弧形。做到這一步呢,燈籠的大致輪廓就出來了。
第四步:剪垂穗
我們都知道燈籠下面都有一些很很飄逸的穗穗,現在我們就來剪出這些穗。用剛才卡紙的邊角料,間隔著剪,要密集一些,這樣穗才會飄逸好看。最后將剪好的穗貼在弧形卡紙下面的一周上。
第五步:貼線繩
成敗在此一舉了。在已經對貼好的燈籠上面,在水平角度上各貼上線繩,記住,線繩之前應該先裁剪成兩段,長度要一直,不然提燈籠的時候就無法保持平衡了。
結束語:
燈籠完成啦。過程不是很復雜,只要靜下心來,一步一步地跟著做,就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小燈籠。
小百科: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艾瑪的體色和大森林的關系。
2、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驗。
3、萌發對動物的興趣,樂意親近小動物。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每人一張大象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禮物,是什么禮物呢?
2、什么是捉迷藏?
師:今天艾瑪和小動物一起捉迷藏,你們看看艾瑪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怎么玩游戲的。
二、觀看課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瑪可能會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鳥找到艾瑪了嗎?
2、小鳥發現了誰?它為什么一下就發現了熊貓和七星瓢蟲?
小結:原來我們發現一個秘密,這些小動物都找了一個顏色跟自己身體很接近的地方躲起來,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了。小動物們也就是利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躲避天敵。
4、故事中的艾瑪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5、在生活當中,艾瑪還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觀看圖片中有誰躲起來來了?他們躲的好嗎?
2、小結:原來解放軍叔叔也是向動物學來的本領,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從動物那學到的本領,我們回去再發現發現。
四、幫助艾瑪的朋友躲起來。
1、出示大象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你喜歡哪只大象?為什么喜歡它?它們身上的顏色怎么樣?
小結:原來這些大象身上的顏色都是相近色。
2、請你們去想辦法,讓艾瑪的朋友躲起來。
3、展示幼兒作品。說說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發現?為什么?
活動反思:
聽到捉迷藏,孩子們可開心了,但對于怎樣藏才安全?怎樣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兒的經驗明顯不足。在閱讀圖書環節中,幼兒能夠通過畫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瑪躲在什么地方,并說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樹的后面等等。圖畫中的地方都是幼兒能直觀感受的,因而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學習的興趣也比較濃,課堂氣氛較為活躍。故事的結局也頗有幽默感,孩子們對這個結局興趣盎然,津津樂道。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性強,但是孩子們都搶著說,想第一個公布答案,顯得課堂秩序有些混亂。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紙條卷曲制作蝸牛和螃蟹,表現蝸牛與螃蟹的四肢。
2、通過觀看范例和示范,了解制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折卷、粘貼的技法。
3、在紙工活動中,保持桌面的整潔,養成良好的手工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
1、每組有小籮筐兩個(里面分別有長紙條、紅色橢圓形圖片)
2、每組一盒水彩筆、兩只記號筆、膠水、抹布。
3、紙卷蝸牛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蝸牛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你們想動手做一只可愛的小蝸牛嗎?
2、觀察范例,了解制作蝸牛的方法。
-教師:蝸牛的身上有什么?蝸牛的身體像什么形狀?(螺旋形)蝸牛的身體是怎么做的`?(用長紙條卷曲成的螺旋形,圓圈一個比一個大)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示范制作蝸牛的身體。
-教師:蝸牛的身體下面和頭上有什么?是怎么做的?(在圓圈的下面有一個長條身體,頭上有兩根觸須)-教師在蝸牛的身體下面粘貼長條身體,并在一端添畫眼睛,粘貼兩根觸須,
3、教師念謎語螃蟹的兒歌,引出螃蟹。
4、啟發幼兒想象,并探索如何用紙條和橢圓形拼貼螃蟹。
-教師:螃蟹有幾條腿?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是怎么排列的?怎樣制作螃蟹的八條腿和兩個大鉗子?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長紙條的兩端并攏變成一條螃蟹腿 ,最后,將八條腿和兩個大鉗子貼在橢圓形身體的兩側和身體的前面,最后,添畫眼睛。
5、幼兒操作活動:蝸牛和螃蟹。
重點引導幼兒將做好的動物貼在紙上,再在旁邊添畫背景,例如:樹林、草地、花園、海邊沙灘等。
6、幼兒相互欣賞自己制作的動物,感知體驗成功制作紙條小動物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美術活動《快樂的圣誕節》(唱唱畫畫)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邊唱邊畫出圣誕老人,并添畫出相關的內容。
2、音樂和美術結合,發展對圖形的想象及探索組合規律。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4、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5、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范畫、圣誕老人的掛件。
2、 幼兒每人一張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談話:12月25日是什么節?圣誕節是什么樣的?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人們會干什么?豐富幼兒對圣誕節的認識。
2、出示圣誕老人掛件,請小朋友觀察。
提問:圣誕老人是什么樣子的?
小朋友想來畫圣誕老人嗎?老師這里有一首神奇歌曲,歌曲唱完圣誕老人就會來到你的眼前。
3、教師邊唱歌邊在黑板上畫,請小朋友仔細聽和看。
提問:剛才老師唱了些什么?
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并理解歌詞所唱的代表的是那一部分。
4、幼兒學唱歌曲,并伸出手指在空中邊唱邊畫練一練。
5、幼兒用水彩筆在紙上畫圣誕老人,畫好后引導幼兒添畫上房子、圣誕樹、雪人、雪花、馴鹿等相關背景。
6、幼兒繪畫,教師隨機指導。
提醒幼兒用水彩筆涂顏色,油畫棒打底色。
表揚想象豐富、有創意、畫得好的小朋友。
7、評價。
采用小朋友間互相評、自我評價、老師點評的方式進行講評。
從想象力、構圖、涂色等方面進行評價。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歷,使幼兒了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了解連環畫的形式,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后順序,制作成連環畫,并且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2、會區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內容,知道其先后順序,并能通過繪畫表現出來,制作成連環畫。
3、與同伴協商,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任務。
活動準備:
1、白紙裁成32k,數量7倍于幼兒人數。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
3、水彩筆、連環畫、動物圖片、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情節。
1、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提問: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么樣子?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自己的媽媽了?
小蝌蚪去找媽媽,先碰到了誰?后來又碰到了誰?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嗎?
小結:小蝌蚪遇到了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二、討論:怎樣制作連環畫?
1、師:小朋友知道什么是連環畫嗎?(連環畫就是由一張張連續的畫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連環畫。)
2、怎樣來做連環畫呢?
①.畫故事。每張紙畫一個故事情節,有幾個情節就畫幾張紙。
②.把畫好的故事內容按照先后順序排列并寫上頁碼。
③.裝飾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媽媽》,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本連環畫告訴我們的是什么故事。
④.裝訂。
三、請幼兒欣賞圖畫書,邊思考邊討論繪畫方法。
教師:這么長的故事我們可以怎么畫?(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時怎么分工?一共要畫幾張?有哪幾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6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05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4篇03-05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8篇02-25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10篇03-04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8篇02-26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十篇02-26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5篇02-25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06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03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