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句“變變變,大大大”、“變變變,小小小”。
2.能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米老鼠頭飾一個、魔術棒一根、故事圖片3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1、以“米老鼠”變魔術的形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大家好!(米老鼠從一邊進)我是米老鼠,我帶來了一根神奇的魔術棒。(出示魔術棒)我的魔術棒有可多本領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魔術棒”的故事。
環節分析:以故事中“米老鼠”的形象出現,引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借助圖片,引導幼兒邊聽故事邊回答問題。
(1)看圖聽故事“有只米老鼠至吃到了香香甜甜的蘋果。”
①教師:米老鼠怎么幫助小雞和小鴨的?(幼:把蘋果變大了)
②米老鼠把蘋果變大的時候,咒語是怎么念的?(幼:指著蘋果說:變變變,大大大)
③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變變變,大大大”。現在我們學會念咒語了,我們也一起來變變大。我們一起來變大~變變變~大大大~(鼓勵幼兒用肢體大膽表演大)變的時候,我們也要念咒語噢。你們真能干,能想出這么多動作來變大,現在請你們繼續來聽故事。
(2)看圖聽故事“有一回至救了小雞。”
①教師:米老鼠的魔術棒還會變魔術么?我們繼續聽故事。
②這一回米老鼠碰到了大灰狼,他是怎么做的?(把大灰狼變小了)
③在變的時候他咒語是怎么念的?(變變變,小小小)請幼兒一起說。我們也來變變小,變的時候也要念咒語,(鼓勵幼兒邊念咒語變用肢體表現小)
(3)聽故事“去小白兔家到結束。”
①米老鼠怎么幫助兔媽媽的?(把蘿卜變大了)變得時候怎么說的呢? (變變變,大大大)
環節分析:通過三段式的故事講解,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且學念“咒語”。
(4)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①米老鼠的魔術棒神奇嗎?我們再一起來聽一邊魔術棒的故事。這一回聽故事啊,請大家一起來說,當米老鼠變魔術的時候,請大家一起念咒語好么?
環節分析:通過完整的欣賞故事,讓幼兒完整的感知故事內容,再一次鞏固對故事的認識,加深熟悉故事中的“咒語”,并且能用肢體來表現“大”和“小”。
二、游戲:“變變變”
1、教師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玩法:接下來請你們和神奇的魔術棒一起變魔術吧,我米老鼠來念咒語,你們來變,變好了就不能動了。
2、組織幼兒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和小”。
環節分析:通過游戲來鞏固熟念“咒語”,感受與大家一起游戲的快樂。
三、遷移游戲經驗
1、如果你有“魔術棒”,你想怎么變魔術? (個別提問)
米老鼠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神奇的魔術棒,讓我們一起去外面變魔術吧~
2、幼兒自由探索,在周圍環境中尋找自己希望改變的物體(自由結束)。
環節分析:通過經驗的遷移,讓幼兒把課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反思:
本節教案適合小班年齡階段,因為小班孩子思維直接形象,語言表達簡練簡單,有一定的想象力,對于直觀生動的物象十分感興趣并且愿意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既能滿足孩子傾聽故事的欲望,又能促進孩子對關心幫助小伙伴的行為的認識,符合孩子關愛同情幫助他人的心理。既能讓幼兒學到一些簡單的詞語,理解故事內容又能增進孩子社會性情感的培養。因此,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活動效果很好,完成了教學目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并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2、了解球的種類,體驗玩球的樂趣。
3、通過動手制作球,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球:如:籃球、足球、乒乓球、鐵球、氣球、網球、壘球等。
2、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
3、制作球可選擇的材料:報紙、海綿、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膠帶、塑料袋、水、藥丸殼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1、提供各種球,請幼兒自由玩球。
2、提問:球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小結:球大多數是圓的,能滾動,能跳起來,有的輕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實心球的不同。
1、提供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個,請幼兒試著玩一玩。
2、提問:這些氣球有什么不同?
3、幼兒討論回答:一個裝了水,一個沒裝水;裝水的沉,沒裝水的輕;一個軟一個硬;裝水的彈不起來,沒裝水的能彈起來。
4、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小結:裝有水的氣球是實心的,沒裝水的氣球是空心的。
5、請幼兒嘗試將教師提供的各種球按空心和實心分開。
三、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動手做一個球。
1、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尋找自己認為最適合做球的材料,動手做一個球。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
四、游戲:看誰的球滾得遠教師提供斜面若干,請幼兒嘗試滾動自己的球,比一比誰做的球滾得遠。
五、討論: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球?它們都是圓形的嗎?
六、延伸活動:
請幼兒找一種材料,做一個跳得最高的球。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好玩的球》,幼兒們都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在開始部分幼兒們做運動的過程中,幼兒們興趣都很高。
在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時,幼兒們積極性非常高。但個別幼兒由于性格內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選擇材料,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需要加強練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面向全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全面發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手是思想的鏡子,是智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指揮的創造者。"這說明了手和大腦的密切關系,"心靈手巧"、"十指連心"也都體現了這一點。所以在午飯之后我經常讓他們折紙,我也常常有意無意在觀察孩子的活動情況,每次孩子們在活動開展之初興趣都很高,擺弄幾下之后就沒有興趣了,因為他們會折的東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兒學折紙,讓他們樂于動手,主動參加活動呢?我設計了這節課。
教案設計:
一、目標:
1.學習用雙三角的折法,制作小魚。
2.使用的記號筆、蠟筆、水彩筆等美術工具和材料,對小魚進行裝飾。
二、準備:
小魚范例若干、大小不同正方形紙若干、背景圖魚池一張、膠棒
三、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激發幼兒折紙興趣昨天晚上老師折了許多小魚,我們來看看吧。
我們給這幾條小魚找些朋友好嗎?
2.教師示范并講解折法幼兒學折小魚,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折雙三角。
折好后給小魚穿上漂亮的衣服,之后把小魚送到魚池去玩。
3. 幼兒折紙,教師個別指導。
4.活動結束
今天小魚們玩的很開心,我們去給他們找個家好么。
反思:
我通過看老師折紙-跟老師折紙-自己折紙三步走。活動中,幾個中班年齡的幼兒在跟著老師折紙之后基本能折出雙三角形來,部分能力強的小班幼兒在老師的反復指導能完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個別幼兒都出現了折錯、亂折的情況,但是我想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應該允許幼兒犯錯,同時我也發現,我們班孩子對折紙是很感興趣的,但是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難度的,是要反復練習的。
通過這個活動中我發現,在折紙活動中我們應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驗,會發現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建新觀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在游戲活動中通過對應比較的方法感知物體的長短;
2、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找出最長和最短;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判斷力,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具準備】:
1、教具:長棒
2、學具:
(1)、長棒
(2)、長短一樣的3根鉛筆
(3)、長短不一樣的3根吸管
(4)、長短不一樣的3條毛線
【教學過程】:
一、預備活動:
走線:學生隨著優美的旋律輕輕地走在線上。
二、以“長棒城堡”引入活動。
1、感知長短。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長棒城堡”!今天是長棒國王的節日,我們的長棒娃娃已經等候多時了。
師:長棒過歡慶節日。看他們多高興!這些長棒哪里不一樣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長短”的不同)
2、認識最長和最短。
師:三根長棒娃娃誰最長呢?(教師引導將“長棒”一端對齊進行比較,找出哪根最長哪根最短。)
三、出示鉛筆、吸管、毛線,讓學生找出最長和最短。
師:咦,鉛筆朋友、吸管朋友,還有毛線朋友也來比長短了,請
小朋友幫忙找找看誰最長,誰最短。你怎么知道?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學生操作:
1、教師提出要求:
(1)、比較時一定要將長棒一端對齊進行比較。
(2)、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哪根棒子最長;哪根棒子最短。
五、游戲活動:比一比
師:盛大的舞會就要開始了,請小朋友們每人邀請一根長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說出:我的最長(短)。
六、收拾學具,活動自然結束。
師:長棒娃娃要回家了,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把它們送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三八婦女節是媽媽和奶奶的女性節日,從而更加愛自己的媽媽和奶奶。
2、通過活動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1、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我的好媽媽》
2、鉛畫紙,彩色紙、固體膠、剪刀
3、事先請幾位家長準備好孩子成長的錄像和照片
4、獎狀
活動流程:歌曲表演-----觀看錄象-----自制禮物-----拔河比賽
活動過程:
一、了解節日
1、寶寶,今天是什么節日你們知道嗎?
2、三八婦女節是誰的節日?(媽媽、奶奶)
3、媽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奶奶會做什么呢?
4、媽媽、奶奶這么辛苦,那么我們應該給她們做些什么呢?
二、歌曲表演
首先由幼兒齊唱一曲《不要麻煩好媽媽》送給媽媽,再一起跳一首律動《我的好媽媽》表演給家長看,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溫馨的開始今天的活動。
三、觀看錄像
播放由家長帶來的孩子從嬰兒到現在的照片和錄象,讓孩子體會媽媽照顧自己成長的辛苦,從而更愛自己的媽媽。
四、制作禮物
用準備好的卡紙和彩色紙來制作一張鮮花卡片,由家長用剪刀剪出花瓣和花桿的樣子,幼兒來粘貼到卡紙上,制作成康乃馨的卡片,再由幼兒用水彩筆來裝飾自己的賀卡,最后在媽媽的耳邊說幾句悄悄話,親手送給媽媽。
五、拔河比賽 (小班組)
(1)每場比賽都采用三局兩勝的方式來進行比賽。
(2)比賽開始前,各隊按照每10人一個縱隊以站立的姿勢準備好,比賽開始后,兩邊的運動員同時發力,將對方拉過賽場規定的河界線為贏。
(3)比賽雙方由各自抽簽決定.
(4)教師給勝利的一隊頒獎。
教學反思:
感恩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有顆感恩的心能夠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溫暖,也讓自己的心靈充實、純潔。幼兒期是人生初級階段,也是培養良好情感,促進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感恩對幼兒良好素質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能激發幼兒的良好情緒,培養幼兒的樂觀性格和良好品德,是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素質之一。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一、作品賞析
(一)散文原稿滑吧、滑吧,小雨點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跳到樹葉上,跳到我的雨傘上。
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把樹葉當成了滑梯,把我的小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二)修改后的散文小雨點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傘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我的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豐富,他們只能聽懂淺顯的語言,喜歡聽有重復情節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在聽懂的基礎上學習一些簡單的文學語言,并逐漸遷移到生活中。
原作《滑吧、滑吧,小雨點》句式簡單,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富有節奏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作品描繪了小朋友十分喜歡的"下雨"事件,其中的"小雨點",形象鮮明,富有童趣,猶如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雨中歡快地嬉戲,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作品內容具有啟迪性,適合幼兒仿編。
該作品雖好,但要作為小班教材使用,還需適當修改,原因有二:
1、標題不夠精練,改為《小雨點》更直接,便于小班幼兒記憶。
2、散文中心句的句式松散,規律不明顯,不便于小班幼兒誦讀和記憶,改為排比句后,既易于幼兒理解,又能較好地引導幼兒根據句式仿編散文。
二、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學習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及仿編活動,指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并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活動前帶領幼兒觀察雨景;散文錄音,電腦課件,屋頂、樹葉、雨傘圖片各兩張,幼兒人手一個"小雨點"指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看過下雨嗎?雨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小朋友喜歡下雨嗎?
(二)欣賞散文
1、看無聲課件。
師:今天有個地方正下著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雨點跳到了哪里?小雨點在干什么?
(1)幼兒看課件。
(2)教師提問:小雨點跳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老師隨著幼兒發言的內容點擊畫面,鼓勵幼兒充分講述。
2、老師朗誦散文。
設問:小雨點先跳到了什么地方?它把屋頂當成了什么?小雨點再跳到了什么地方?又跳到了什么地方?(后兩句重點引導幼兒學講完整句。)
3、在場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師:我們和小雨點一起來做個游戲吧,一邊玩一邊講。
鼓勵幼兒手戴指偶,一邊做"跳"和"滑"的動作,一邊講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賞散文。
(三)仿編散文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小雨點還跳到了什么地方?
2、鼓勵幼兒手戴指偶,根據生活經驗想像仿編,相互欣賞。
三、教學建議
(一)制作課件、輔助教學散文語言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引導小班幼兒欣賞散文時,需要借助中介方式,如通過聆聽、誦讀、閱讀圖畫、觀看動畫等幫助幼兒接受、理解散文所表達的信息。結合多媒體課件欣賞散文,是其中較好的一種方式,能幫助幼兒較好地理解、記憶散文內容。
欣賞散文《小雨點》前,教師可以先制作融動畫與聲音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用三個畫面分別表現散文中的三個排比句。組織活動時,教師只需根據句子的先后順序點擊鼠標,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就能將幼兒帶到雨天富有詩意的情境中。
(二)結合動作、幫助記憶低齡幼兒學習語言是與動作分不開的,當用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時,動作能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語言。視、聽、講、做結合,感知覺的多通道參與有助于幼兒理解、記憶散文內容。教師可以畫三幅大的"屋頂""樹葉""雨傘",布置在活動室周圍。活動前,教師還可以指導每個幼兒自己制作一個指偶"小雨點",這樣,在活動中,幼兒就可以將指偶套在手指上,模仿小雨點跳到屋頂上、樹葉上、雨傘上。這種身臨其境的活動氛圍,使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
(三)無聲動畫,利于想像如果在幼兒看第一遍課件時,就將散文呈現給他們,就有可能使幼兒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使散文失去令人無限遐想的一面。因此,看第一遍課件時,教師可以把聲音關掉,讓幼兒看無聲動畫,邊看邊想:小雨點落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四)仿編中心句、遷移經驗在引導幼兒欣賞散文,感受文中優美的語句和意境的同時,還應該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作品經驗聯系起來進行仿編活動,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散文的理解,使得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散文的間接經驗實現雙向的遷移。《小雨點》的中心內容是三個排比句,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引導幼兒回憶自己以前觀察到的雨景,改換排比句中的賓語,進行仿編,即"小雨點跳到xx上,哎呀呀!小雨點把XX當成了滑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激發幼兒喜愛樹木的情感。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樹木,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欣賞并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復述故事。
活動準備:
樹干、帶有一小段樹干樹枝和樹葉的上半棵大樹;故事繪畫的紙、筆;撕貼的紙、糨糊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小熊)小熊想做什么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猜猜看小熊想畫什么
小熊為什么要畫一棵大樹呢?老師來講一個故事。
二、聽“小熊畫大樹”的故事
1、教師邊講故事,邊相應地出示大樹的各個組成結構:
粗粗的樹干是大樹的身體,(什么是大樹的身體?)長長的樹枝是大樹的手臂,(什么是大叔的手臂?)樹上還有許多好看的樹葉。
2、小熊發現:咦,大樹沒有腳,怎么能站著呢?(個別幼兒想象回答)大樹說:“哈哈,我的腳長在地底下,樹根就是我的腳。”(大樹的腳是什么?平時我們看得見嗎?)
3、提問:
大樹的身體是什么?
大樹的手臂是什么?
大樹的腳又是什么?
你們喜歡大樹嗎?為什么?
3、小結:有了大樹,小鳥就有地方筑窩,松鼠才可以在大樹上竄上竄下忙個不停,夏天還可以在樹下乘涼。大樹可真好,我們都喜歡它。
三、畫大樹
1、老師畫大樹:引導幼兒用動作輔助表達有關語句)
小朋友,老師做小熊,你們做大樹,畫出一棵棵的大樹。
什么是大樹的身體?
什么是大樹的手臂?
什么是大樹的腳?
2、肢體語言
(1)你們的身體做什么?
你們的手臂做什么?
你們的腳做什么?
你們的手又可以做什么?
(2)邊蹲下從根開始邊做動作,邊用“我們”來進行語言表達。
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它是那么神氣!你們想不想畫一棵大樹?
3、幼兒畫大樹:
幼兒嘗試用繪畫、撕貼等方法畫一棵大樹。
四、大樹變森林
這么多的大樹在一起會變成什么?(森林)你們喜歡嗎?
小朋友們可以在樹下做什么呢?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小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感受美妙的雪景,領略冬季的自然風光。
2、培養孩子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3、進一步了解雪的特征,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
活動準備:
1、帶幼兒觀賞雪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掛圖、故事磁帶。
3、動物頭飾、“貓鼻子”、“鴨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動過程:
1、下雪天,帶孩子欣賞雪景,并討論:
——下雪后周圍景象有什么變化?
——地上有什么變化呀?
——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覺?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冬天的小路》。
3、出示掛圖并提問有關故事內容的問題:
——下雪了,大樹、屋頂、小路都有什么變化?
——小動物是怎樣掃雪的?
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并學說動詞“推”、“鏟”、“扒”、“掃”。
4、幼兒聽故事自選道具進行表演,教師應及時提醒幼兒邊做動作邊講故事。
5、延伸活動:將動物頭飾放在表演區,讓幼兒隨時即興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9篇02-26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2-21
有關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9篇02-26
【精華】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2-26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2-26
精選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2-26
【實用】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5篇02-25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5篇02-25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2-24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