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名稱:音樂
活動內容:打擊樂《理發店》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與風格,學習歌唱樂曲《理發店》,在此基礎上學會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2、在教師啟發下,根據樂曲抽取整套節奏型,并將樂曲與樂器匹配。
3、體驗樂曲的熱烈、歡快的情緒,并用演奏樂器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各類打擊樂器(鈴鼓、沙球、撞鈴、圓舞板)人手一件。
2、錄音機、韻律活動磁帶
歌曲
《走路》、《麥當勞》、《母鴨帶小鴨》。
3、幼兒熟悉樂曲《理發店》。
活動過程:
1、伴隨音樂《走路》入場。
2、韻律活動《麥當勞》。
3、復習歌曲《理發店》。
4、學習用擊掌的方式為樂曲伴奏。
(1) 逐一學習×× ×× × ×× × - ×× 等節奏型。
(2) 幼兒嘗試用擊掌的方式為樂曲伴奏。
(3) 教師與幼兒一起為樂曲伴奏。
5、請幼兒根據節奏型、歌曲情境選擇樂器。
(1) 幼兒自由討論。
(2) 根據樂器特點選擇
(3) 所有樂器合奏(是否好聽,不好聽怎么辦?)。
6、將節奏型與樂器匹配起來。
7、根據樂器制定節奏型的符號。
8、根據符號用不同的符號演奏。
9、聽音樂根據符號伴奏。
10、教師小結評價。
11、結束活動 韻律活動《母鴨帶小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物體表現不同的聲音,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并學習用肢體動作加以表現。
2、通過對動作的體驗,了解不同的聲音效果。
3、分享創造和成功的快樂。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巨人、小狗、藍老鼠的腳印PPT動畫。
2、臉盆、茶杯、響瓶各五個。
3、幼兒對各種腳印的識別常識。
活動過程:
1、展示PPT,故事導入。
T:PPT上展示的是什么?(大橋)T:橋下住著一只灰老鼠,他在等他的好伙伴藍老鼠,這時……--播放PPT,出現巨人的腳印。
T:誰來了,你知道嗎?
S:藍老鼠。
T:是藍老鼠嗎?(是人)T:你怎么知道是人的?(那個是人的腳印)
T:是一個大巨人呢還是一個小矮人?
S1:小矮人S2:大巨人。(你的理由是什么?)(巨人用了四步就走過了這座橋)
2、感受聲音與動作的關系。
T:大巨人走路是怎么樣的,誰來試一試?(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模仿大巨人走路,按照四分音符的節奏。(嘴巴里發出"咚""咚"的聲音。)
--繼續講述故事。
T:課時灰老鼠不開心,他的好伙伴還沒有來。咦!又有人過來了!
--操作PPT,出現小狗的腳印。
T:巨人用了四步就走過了橋,小狗卻用了八步,這是怎么回事?
S:……(巨人走路是"咚""咚",那小狗走路呢?)--引導幼兒表現小狗走路的動作。(用手拍腿,以八分音符的節奏表現。)
T:現在大橋上有巨人和小狗的腳印,如果他們倆一起出來,會是怎么樣的呢?
--教師表現巨人,幼兒表現小狗,陸續走過大橋。
--最后藍老鼠終于出現了,灰老鼠高興的拍起手來,用拍手的動作表現藍老鼠的聲音(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幼兒分三組表現巨人、小狗、藍老鼠的聲音,陸續過橋,然后三組小朋友交換角色再進行表演。
3、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物體給動畫伴奏。
T:剛才動畫播放的時候有沒有聲音?(沒有)T:我們來給它配音怎么樣?(配音需要工具,用什么呢?)--出示:臉盆、水杯、響瓶。
T:巨人的聲音用哪樣東西表現比較好?(臉盆)--最小的響瓶表現藍老鼠的聲音。
T:我們的工具準備好了,在配音之前呢,我們先來練習一下。
--物體分發到幼兒手中,進行指導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分組表現巨人、小狗、藍老鼠陸續過橋,給他們配音。(進行三次)
4、表演三重奏。
T:剛才我們配音的時候,是一個一個表現的,如果他們一起過橋,發出來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呢?
--播放PPT第二頁。
T:我們給這一段動畫配音,看看效果怎么樣!我們來嘗試一下!
--三組小朋友同時表演。
5、活動延伸:尋找不同的配音工具。
T:如果我們不用今天我帶來的東西配音,還可以用什么來配音?
--幼兒想象回答。一起去尋找其他配音工具并且嘗試配音。
活動反思:
1.只有更深層次地鉆研教材,才能在課堂上創造有效地情境。
這篇課文以一個生動的小故事滲透了自然界中小動物們的腳印各不相同的常識,并旨在借此篇課文讓孩子對動物各種不同的腳印產生興趣。這堂課上,我對于“不同的腳印”這個常識的滲透還不夠,只是一味地在教學環節中安排了對于一年級小朋友來說枯燥無味的各項說話訓練。而且,雖然看似訓練點很多,卻因為沒有完全考慮到我班的特殊情況,所以導致訓練目標也沒有完全達成。如果能夠在更深層次地鉆研教材后,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也許教學效果會更好。
2.應該對教學環節進行更細化的安排。
在有些教學環節的處理上,我只是略微強調,如果能夠以學生出發,做好更細化的安排,也許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孩子在充滿興趣的狀態下主動學習。
3.切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對于這篇課文,我給我班學生制定的教學目標是能夠將課文中的語句讀出一定的感情。可是根據這堂課的教學情況看來,我班的孩子把一篇課文讀通順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應當適當放寬要求,先將讀通句子這點目標落實后再繼續強調語氣的朗讀。
4.表揚要及時,要有的放矢
在這堂課上,我對于孩子的回答所作出的表揚和評價基本到位。不過,在有些小朋友十分出色地回答出一個較難的問題時,我沒有給予他充分的表揚。這就是我在表揚這方面,仍沒有做到有的放矢。試想如果我能夠突出表揚那位小朋友的話,對于其他小朋友來說肯定是一種促使和鼓舞,能夠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通過這節課,我覺得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問題暴露出來并不是壞事,如果能得到有針對的分析和引導,還是“不虛此行”的。十分感謝教研員的不吝賜教,讓我有機會發現更多的問題,是我有了更為明確的改進方向。
小百科:腳踏過的痕跡。多喻走過的道路,留下的事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創設的情景,喜歡在表演燒菜做飯的情境中演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活潑和有趣。
2.幼兒能在學會原歌的基礎上,自己創編歌詞或動作進行演唱。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準備】
1.(生豬肉、魚、小朋友、灶臺)ppt幻燈片【幼兒園ppt課件制作】
2.《娃娃上灶》音樂、ppt
3.實物:勺子、灶臺情境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發幼兒學習新歌的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在家見過爸爸、媽媽在廚房炒菜嗎?他們在用什么炒菜?你們會炒菜嗎?有一位小朋友她也炒過菜,她是怎么做的呢,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活動過程
1、學習新歌。
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請幼兒欣賞一遍音樂,一起來做操學習歌曲。
2、再次欣賞音樂,引導幼兒學習獨白部分。
師:有誰聽出小娃娃做菜時肉、魚(出示幻燈片)怎么做的?教師小結獨白部分,邊打節奏邊朗誦。小娃娃剛開始做菜時認真嗎?示范唱或學說歌詞第一段。后來她又是怎樣做的?教師唱,教幼兒學說第二段。
師:現在請小朋友模仿小娃娃炒菜的動作,聽老師把這首歌曲完整唱一遍。
3、提醒幼兒注意間奏部分和老師邊唱邊做動作。請小朋友表演,手拿大勺在創設好的"灶臺"前炒菜,其余幼兒和老師拍節奏隨光碟(或鋼琴)跟唱。
4、創編歌詞。
師:寶寶們真棒,一會兒就把這首歌學會了,現在想想來創編一下歌詞吧,把原來的歌詞替換一下。
【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表現都很棒,而且我們學會了做很多菜,回家以后我們可以幫爸爸媽媽一起來做菜好不好。
【活動反思】
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比較有激情,幼兒的興趣很高,圖譜的使用也比較恰當。需要注意的是,老師要時刻關注孩子,注意到孩子的表現才能及時的糾正出現的錯誤,才能教育活動目標更好的完成。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三拍子歌曲的旋律,學習看圖譜用歡快、跳躍的方法演唱歌曲,表現小雨點的輕盈。
2、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仿編"會跳舞的小雨點"落在不同物體上的歌詞內容,并用一問一答對唱、領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體驗小組合作仿編歌詞、合作演唱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一張;四張幼兒操作圖譜;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練聲
T:小雨點還會發出怎樣好聽的聲音?(嘩啦嘩啦、沙沙沙)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幼兒練聲。
二、學唱歌曲
1、T:小雨點又唱歌又跳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教師邊出示圖譜,邊示范演唱。
歌曲里唱了什么?在圖譜上是用什么標記來表示的?
2、教師帶幼兒一起有節奏地朗誦歌詞(分聲部)。
3、演唱歌曲(分聲部)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怎樣好聽的聲音來演唱?(歡快、跳躍)前面4句歌詞的后面都是什么?(滴答),在這里小雨點唱歌的聲音像小水珠一樣是彈出來的,我們試一試。(教師同時做動作來提醒幼兒。)
三、仿編歌詞
1、T:小雨點會在那里跳舞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直接在圖譜上畫出"小雨點"落在那里的標記,并唱出來。(可以集體唱、個別唱)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發生了什么變化(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問,第二句和第四句是回答。)
T:這種一問一答的歌曲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唱得更好聽?
教師引導幼兒用對唱、領唱的'形式演唱。要求在對唱時幼兒能用眼神互相交流。
2、幼兒分組仿編歌詞,并把仿編的內容畫下來。
分組上來用領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一起給歌曲起一個名字。
四、韻律活動《小雨和花》
T:小雨點喜歡在花朵上跳舞,哪一組愿意來做花朵?花朵是這樣的?。小雨點聽著音樂一個樂句找一朵花。(幼兒兩兩合作進行韻律活動)
教學反思: 歌曲《會跳舞的小雨點》是一首比較動聽、簡單的歌曲,但要唱好它也不容易,有時老師唱著也會走調,如何引導孩子用各種方式來演唱歌曲,是我們所要考慮的。
一、利用圖譜記憶、仿編歌詞。
在這個活動中,記憶歌詞孩子們基本上沒有花多少時間,因為有形象的圖譜的幫助,教師示范唱一遍后,孩子們基本上把歌詞記住了。在仿編部分,幼兒說出答案如"花朵",我便直接把花朵畫在了圖譜上,然后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的變化,知道一問一答的歌曲用對唱的方式來演唱,同時為幼兒仿編了示范,為幼兒演唱了幫助。
二、把幼兒作為歌唱活動的主體。
幼兒是一切活動的主體,在音樂活動中,我充分地做到了這一點。不管是前面的練聲活動還是后面的仿編活動,我都是引導幼兒說,再去實現,如:"小雨點從天空中落下來,聲音會怎樣?"幼兒說:"聲音從高到低。"然后我又指揮著孩子們這樣唱一唱。在分聲部對唱時,我又問:"一問一答的歌曲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演唱?"孩子們說:"老師問,我們答。"又有小朋友說:"一半小朋友問,一半小朋友答。"我順應孩子們的意愿都試了試。而在分組仿編活動中,孩子們更是活動的小主人,他們一起商量"小雨點還會在那里跳舞",并畫下來,然后自己分組跟著琴聲唱了起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和體驗A段樂曲的平穩、B段節奏的跳躍和C段音樂的優美。
2、借助啄木鳥個大樹捉蟲的情節和動作,初步認識和感受樂曲和曲式結構,嘗試用簡單的動作表現音樂樂段的變化。
3、在分角色做運動時,注意與同伴進行眼神交流,體驗合作運動的樂趣。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⒈音樂(完整的ABC段、A段、B段、C段)。
⒉掛圖。
⒊圖譜。
活動過程:
⒈出示掛圖導入故事,激發幼兒欣賞的興趣。
教師:①這棵大樹怎么了?(幼兒討論)故事:②在一個美麗的鄉村里有一片蘋果樹,有些蘋果樹生病了,請來了啄木鳥醫生,經過檢查發現是蛀蟲在搗亂,于是啄木鳥醫生就"篤篤篤,篤篤篤"地把蟲捉完了。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變得更美麗了。
⒉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樂曲的平穩和優美。
教師:①老師為剛才為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配上一首音樂,讓我們來欣賞吧!(第一遍欣賞音樂)②老師為這首音樂制作了一張圖譜(出示圖譜)請你根據老師手指的圖譜,完整欣賞音樂,了解音樂的結構。(第二遍欣賞音樂)這首音樂可以分為3個部分?A部分講蘋果樹生病了,B部分講啄木鳥醫生為大樹治病,C部分講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啄木鳥高興的飛來飛去。
③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右手食指跟老師手指圖譜,欣賞音樂(第三遍欣賞音樂)。
⒊引導幼兒用動作參與欣賞。
問:①啄木鳥是怎么給生病的大樹檢查的?(聽A部分音樂,做檢查的動作,如:由上到下均勻地撫摩樹干等)②啄木鳥又是怎么給大樹治病的?(聽B部分音樂,做捉蟲的動作。)③大樹的病治好了,啄木鳥高興得怎么樣了?(聽C部分音樂,做有節奏地做飛的動作。)⒋欣賞音樂創編動作:
①請小朋友坐位置上扮演啄木鳥跟音樂做動作(教師指圖,第一遍欣賞)。
②請一位幼兒到黑板前指圖譜,其余在位置上扮演"啄木鳥"聽音樂做動作(第二遍欣賞)。
③小朋友在坐位置上,找你旁邊的小朋友分別扮演"大樹"和"啄木鳥"聽音樂做動作。(第三遍欣賞)。
⒌指導幼兒學習分角色聽音樂表演。
幼兒在場地中間找空位置扮演角色聽音樂做動作。(要求:幼兒自選角色:啄木鳥或大樹,聽音樂角色做動作,引導幼兒注意與同伴眼神的交流)。
⒍活動結束:幼兒欣賞音樂,扮演啄木鳥到操場上捉蟲.
活動反思:
1、在農村幼兒園中,在一個幼兒教學班里,幼兒的實際年齡常常是有區別的,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來進行備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2、注重對幼兒進行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的培養,能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空間,提供自主活動的機會,并適當的給予指導,重視對幼兒情感的培養。
3、幼兒在活動中情緒積極,主動性強,能夠獲得一定的技能。
4、由于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很好地駕馭教學過程,較好地達成了活動目標。
5、教態自然,親切,有情感交流,能理解和尊重幼兒。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設計意圖: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通過游戲《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生生互動,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愿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進一步讓幼兒在游戲中發展,在游戲中學習,也體驗到了扮演小米粒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通過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2、 感知音樂中強弱、快慢的變化并用肢體表現。
活動準備:
小米粒、音樂磁帶、小鼓。
活動過程:
一、 跟著鼓唱歌。
1、 小鼓是怎樣發出聲音的?
2、 教師用鼓槌敲擊小鼓。請幼兒跟著鼓槌唱歌。
教師有節奏地敲鼓,幼兒用象聲詞"咚"唱出鼓的節奏二、 鼓的聲音哪里來。
1、 鼓的聲音是振動發出來的,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看到鼓在振動呢?
2、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出示米粒,介紹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動就會跳舞。
3、教師邊演示邊講解: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輕,米粒跳得低三、 跳舞的小米粒。
1、 教師邊唱歌曲邊敲鼓。
問:鼓上的小米粒是怎么跳舞的?
小鼓敲得響,米粒怎樣?
小鼓敲得輕呢?
2、幼兒跟著音樂節奏打節拍3、幼兒試著跟唱歌曲四、 游戲:我是鼓,你是米粒。
地板代表鼓,全體幼兒蹲在"鼓"上,個別幼兒扮演敲鼓的人,部分幼兒扮演米粒,邊游戲邊唱。敲鼓的人用腳跺地板,或快或慢,或重或輕,扮演米粒的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反思:本次活動幼兒直觀地感知振動與發生的關系,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他們在活動中游戲、表演、創編,展現出了自信心。這次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機會,"小米粒"在舞蹈時既有節奏,而且表演很豐富、很多樣化,孩子們用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不同的小米粒舞蹈情景。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6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8篇02-21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2-23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六篇02-24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總6篇02-20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六篇02-19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10篇02-19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6篇02-1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9篇02-17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9篇02-17
關于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合集九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