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活動以圖畫書《蛤蟆爺爺的秘訣》中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情節為線索設計。依據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先行組織者”遷移理論,我將故事前置,讓幼兒了解圖畫書的內容,熟悉故事主要情節,并根據游戲的需要對個別情節稍加改編,這樣的支撐降低了幼兒學習音樂游戲的難度。活動過程中,選配恰當的音樂形象來增強故事情境的渲染,利用游戲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內在情感,在動作設計上不追求整齊劃一,讓全體幼兒在高密度參與活動的同時享受游戲帶來的愉悅和滿足。活動只準備了一個音帶,力圖體現本人對“低耗高效”教學原則的推崇和運用。
【活動準備】
《瑞典狂想曲》音帶(曲譜見光盤),活動前花15分鐘左右時間講述改編的《蛤蟆爺爺的秘訣》故事,幼兒有“丟手絹”游戲中追逃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引導下,跟隨音樂玩“蛤蟆歷險記”游戲。
2.根據故事情節記憶游戲順序,并能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訣是××”對話來展開“蛤蟆歷險記”游戲。
3.在充滿趣味的律動游戲中體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享受游戲的快樂。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回憶故事主要情節及順序
1.說一說《蛤蟆爺爺的秘訣》的主要內容及順序。
2.帶著對第三個秘訣的猜測進入游戲。
二、分段學習,隨情境開展游戲
(一)學習第一段游戲
1.教師隨樂示范蛤蟆走等動作,引導幼兒觀察、反饋和模仿。
2.幼兒聽A段音樂一起練習,并跟隨音樂節奏和動作加入語言“饑餓的敵人在哪里”。
3.教師扮蛇,“小蛤蟆”逃到灌木叢(座位上)。讓幼兒了解由“蛇指定爺爺”的規則,進行角色間“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訣是勇敢”的對話,并進行與對話相對應的動作練習。
4.聽蛇出來的音效和B段音樂練習對話、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游戲內容及規則。
5.完整進行第一段游戲。
(二)學習第二段游戲
1.遷移第一段游戲經驗,出現鱷龜音效,引導幼兒表現鱷龜的機智和個性化的動作。
2.教師悄悄指定“鱷龜”角色.幼兒完整進行第二段游戲。
(三)學習第三段游戲
1.遷移第一段、第二段游戲的經驗,引導幼兒體驗情節變化帶來的游戲規則的變化。
2.引導幼兒想象怪獸抓住蛤蟆爺爺后小蛤蟆的做法,并能大膽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
3.教師悄悄指定“陘獸”,幼兒完整進行第三段游戲。
三、完整游戲,體驗連貫游戲帶來的挑戰和愉悅
1.伴隨音樂,將三段游戲連起來,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大膽表現。
2.梳理秘訣,讓幼兒對第三個秘訣進行發散想象。
3.回歸到圖畫書,講述故事結尾,揭示第三個秘訣。
【活動反思】
1.有益的玩就是學,像玩一樣來學習。日本幼教專家本吉圓子說過一段話:“孩子僅僅聆聽語言的說明是不能學到東西的。孩子要通過自身整個身體與外界事物的接觸才能得到教育,通過手及身體的接觸使身心和頭腦運作起來。”本活動從把握幼兒學習特點、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出發,以繪本為基本內容進行再創。同時,選配了與故事形象非常吻合的“蛇、鱷龜、怪獸”的音樂,通過肢體、表情等多通道感官參與,把幼兒帶人游戲情境。活動中,孩子們全身心投入.用與角色形象匹配的個性化動作、表情、語言表達游戲內容,自然而快樂。
2.“簡單重復”教學原則,使幼兒體驗更深刻“簡單重復”是我園“藝術啟蒙”課題研究中的一項基本教學原則,是基于幼兒認知特點提出的。站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角度,“簡單重復”的學習、游戲能夠促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同時,“簡單重復”的游戲不等于每個幼兒都是整齊劃一地表達、表現,而是基于幼兒自身已有經驗基礎上的表達、表現。它給予幼兒自主學習的空間,更給予幼兒同伴問相互學習的機會。“簡單重復”還可以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經驗給予幼兒不同的挑戰,激起幼兒更大的學習興趣。
小百科:蛤蟆há ma( 蟆單獨讀má ),也叫蟾蜍。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刺、癩疙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溫柔、寧靜,學習安靜、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輕柔動作和溫柔的聲音等,感受理解搖籃曲的性質。
活動準備
1.課件:搖籃曲
2.課件:哭聲
3.布娃娃每人一個,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娃娃哭聲。
教師:你們聽什么聲音?(哭聲)誰在哭,哦!原來是這個小娃娃,小娃娃為什么要哭呢?
她一定是困了想睡覺,沒有媽媽哄她,那我來做她的媽媽,給她唱首《搖籃曲》吧!
你們和她一起安靜得聽,別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兒欣賞教師演唱《搖籃曲》。
1.教師清唱歌曲,邊唱邊輕搖搖籃中的娃娃,讓幼兒初步感受
《搖籃曲》的特點。
教師: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
(好聽、想睡覺、柔柔的、靜靜的)
老師再來給你們唱一遍《搖籃曲》,你們再聽一聽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
2.教師跟隨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讓幼兒欣賞,并伴隨自然的動作。
教師:聽著這首歌曲你們想干什么呀?
(教師可以用動作和語言啟發、引導幼兒知道搖籃曲的特點:
《搖籃曲》是為哄寶寶睡覺唱的`歌曲,它聽起來溫柔、優美、安靜,很容易讓寶寶進入夢鄉。)
三、用哄娃娃、敲碰鈴、哼唱等方式幫助幼兒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哄娃娃睡覺的動作。
教師:如果讓你來哄娃娃睡覺,你想用什么動作呢?
(引導幼兒嘗試做各種哄娃娃的動作。)
老師發現幼兒園有很多娃娃沒有爸爸、媽媽,誰來當他們的爸爸、媽媽呢?
2.幼兒選擇自己的娃娃抱好,邊欣賞歌曲錄音邊用輕柔的動作哄娃娃。
教師:你們也來做爸爸、媽媽,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覺吧!注意哄娃娃的動作應該怎么樣?
3.教師:請爸爸、媽媽一邊哄娃娃,一邊輕輕的給娃娃哼唱歌曲,讓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嗎?
四、幼兒欣賞歌曲錄音,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1.教師指導幼兒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覺。
教師:你們真是好樣的,把小娃娃都哄著了,快把他們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師扮演媽媽請幼兒做孩子,一起聽《搖籃曲》的音樂自由表演。
并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舞蹈,保持寧靜的氣氛。
教師:看到你們做爸爸、媽媽做得真好,老師也想當媽媽,那誰來當我的寶寶呢?
好!就請你們把小椅子當搖籃,聽媽媽唱《搖籃曲》入睡吧!
(欣賞過程中教師一邊跟錄音唱歌,一邊輕撫每個幼兒,讓幼兒通過聽、身體接觸進一步感受
搖籃曲的優美、溫柔和寧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思路簡介
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注重趣味性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在教育實踐中,我嘗試用童話故事貫穿音樂活動的全過程,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讓孩子在童話世界里編織音樂。這樣做不僅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而且使幼兒對音樂活動保持了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方面收效十分顯著。
以下課例是一節適合大班幼兒的音樂課。如果班里的幼兒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或正在學習器樂,他們對此課的內容會掌握更快。您不妨嘗試一下,一定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也許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表現出歌曲中連與跳的演唱形式,能較流暢地吟唱出歌曲。
2.學唱并唱準C大調音階,能區分三種高音及節奏型,初步認識四種音符。
3.在優美的旋律及故事的陪襯中,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鋼琴、磁帶、撞鐘、節奏型和音符的卡片,《夢之船》和《三個小矮人》歌片。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活動室門口等侯,音樂響起(圣桑的《天鵝》)。
(教師旁白)在一個幽靜的湖邊,有一只美麗的小天鵝,正在輕輕地拍著它的翅膀,慢慢地跳著舞,因為這個夜晚實在是太美了。
2.幼兒隨音樂進入教室,輕輕入座,音樂漸弱。
(旁白)“啊!這兒的空氣太好了!”小天鵝高興地叫著,緊接著就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后又慢慢地將它呼了出來。它一共吸了三次,呼了三次。
3.氣息練習,慢吸慢吐三次。(旁白)“y a―yo一y i一”,小天鵝唱起了歌……我們跟它一起唱吧!
4.發聲練習:135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AB段的歡快氣氛,隨音樂大膽創編村民勞動的動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戲規則,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3.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音樂、手花
活動過程:
一、感受AB段樂曲,大膽創編動作。
1.完整欣賞音樂,結合故事情境了解“木頭人”的含義。
2.隨音樂節奏,大膽創編村民勞動的動作。
二、了解游戲規則,探索游戲玩法。
1.欣賞A段音樂,玩游戲“木頭人”。
(1)幼兒隨音樂自編動作,進行“木頭人”游戲。
(2)配班老師做“熊”,師生一起玩木頭人游戲。
(3)一幼兒做“熊”,再次游戲。
2.欣賞B段音樂,探索選“聰明人”。
(1)討論:怎樣把熊引開?
(2)和配班老師合作隨音樂表演選“聰明人”。
(3)提問:村長是怎樣選“聰明人”的?“聰明人”往哪里跑?
三、集體游戲“熊和木頭人”。
1.師生合作:配班老師做熊,老師做村長,幼兒當村民完整游戲。
2.生生合作:兩名幼兒分別做熊和村長,其他做村民進行游戲。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斗起來非常兇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意圖】
孩子們對新年充滿期待。結合大班的孩子的年齡特征,利用歌曲《新年的笑聲》讓孩子們能夠提前感受到新年的氣氛、新年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說出新年感興趣的事,根據歌曲結構創編歌詞。
2、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熱鬧,體驗歡快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鈸、鼓、鞭炮、圖譜一張、切分音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1、運用a,la。等音發音練習。
2、你怎樣慶祝新年的?新年里,有哪些聲音?
(1)出示鈸、鼓和鞭炮,認識并模仿它們的聲音。
(2)學習節奏型XXX/XX/XXX/X0
A、用鈸、鼓和鞭炮的聲音表示節奏型。
B、用身體動作表示節奏型。
二、新年的笑聲
1、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新年的笑聲在哪里?新年的笑聲在鑼鼓里。
集體有節奏地念歌詞,掌握切分音節奏。
2、示范唱。歌里唱了什么?
結合圖譜幼兒集體演唱。
A、幼兒集體學唱。
B、師與幼兒接唱。
C、邊唱邊表演。
三、創編歌詞。
1、新年里你還聽見哪些聲音?
2、根據幼兒說的示范編歌詞。
3、根據歌曲結構創編歌詞。
4、師帶領幼兒演唱新的歌詞。
附歌曲:《新年的笑聲》2/41=E
532│31│543│20│521│27│572│20│533│
新年的笑聲在哪里?新年的笑聲在鑼鼓里,咚咚咚
新年的笑聲在哪里?新年的笑聲在鞭炮里,噼噼噼
15│531│60│5.654│343│234│5—│56654│
嗆嗆咚咚咚嗆。笑得冬爺爺走遠了,走遠了,留下了雪花
啪啪噼噼噼啪,笑得春姑娘走來了,走來了,帶來了花瓣
322│1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