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的歌曲的基礎上,感受歌曲《小溪流》的活潑與流暢。
2、通過觀察、討論等方式熟悉游戲規則,按規則與同伴合作游戲。
3、用匹配的原則找朋友,并感受一起穿越“障礙”流向“大海”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會唱歌曲,并有用身體做障礙和穿越“障礙”的經驗。
2、將幼兒椅子圍成圓形。
3、“小溪流”顏色標記卡紅、藍、黃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導入:
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一遍。
(二)玩音樂游戲:《小溪流》
1、教師扮演小溪流示范游戲,請幼兒觀察,并討論:
——老師在前奏部分做了什么?(在山頭上等待)
——唱歌曲前兩句時怎么做的?(繞椅子跑,然后跳兩次)
說完后可以和幼兒一起唱著這兩句試著做一做。
——老師是在哪一句邀請的朋友?(流進河,流進江)邀請時怎么做的?(邀請手勢)
——被邀請到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跑到小溪流身后繼續游戲)
——最后怎么做的?(和找到的朋友抱一抱)
教師總結游戲規則:一人當小溪流(邀請人),在音樂的前半部分繞椅子,唱到“流進河”和“流進江”時邀請一個朋友跟著一起游戲。
2、找一名幼兒當小溪流(邀請人)來玩游戲1次。(跟琴唱)(其他小朋友要一起演唱,誰唱的`好,小溪流就就回找他做朋友了)
3、找兩名幼兒當小溪流(邀請人)玩游戲2次。(可以播放音樂)
師:如出現兩個人同時邀請一個人,該怎么辦?(可以就近迅速換一個朋友邀請)
(三)增加匹配規則,提高游戲的趣味性
1、出示標記卡,教師示范游戲,引導幼兒發現匹配規則:
師:“小溪流”去找“大海”的路上會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朋友,有的卻不是,哪誰才是“小溪流”的朋友呢?我這里有一個紅色標記,把你們的標記從小椅子后面拿出來貼在手心上,藏起來,等領頭的小溪流去邀請你的時候,你才可以拿出來看。現在看一看趙老師是怎么確定誰是我的朋友的?(示范游戲,引導幼兒發現有著相同顏色標記的才是好朋友)
2、請2名幼兒當小溪流來玩游戲,其他幼兒各持不同顏色的標記卡等待被邀請。(一段歌曲)
3、請2名幼兒當小溪流來玩游戲,其他幼兒各持不同顏色的標記卡等待被邀請。(兩段歌曲)
師:第一段結束后在間奏時請你做小溪流跳舞的動作,第二段一開始唱歌詞,就跟著你小溪流繼續找朋友。(跳舞時注意不要和其他小溪發生碰撞)
(四)創編“障礙”動作,并穿越“障礙進行游戲
1、創編“障礙”動作和穿越“障礙的動作
師:小溪流在找大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障礙”,你們想一想怎么用身體做出各種障礙?(和其他伙伴合作做障礙)
2、遇到這些“障礙”,“小溪流”可以怎么過去?(繞,鉆,跳……)
3、將全班幼兒分成三組。第一組三名幼兒扮演小溪流;另一組幼兒作為被邀請的人;第三組六名幼兒用身體動作創造出各種障礙。
4、評價及自我評價,讓幼兒自己說一說哪里還做的不夠好,教師幫助總結經驗,并再次進行游戲。
5、完整的邊唱歌曲邊合作進行游戲。游戲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決定進行的3-4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2
設計意圖:
孩子們馬上就要進入小學了,在進入新的環境,和同伴相互介紹自己的是不可少的,而用演唱的形式把自己的名字介紹給他人,既充滿情趣,又具有挑戰性。歌唱活動《好聽的名字》節選自巴赫所做的《康康舞曲》,此樂曲節奏明快,流暢,歌詞內容既有規律又有趣味性,很容易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在整個過程中,我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教學手段,使孩子的求知欲和興趣得到滿足。以"激發興趣----展現自我-----交流分享-----情感體驗"為主線,營造輕松愉快,自由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搭建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唱準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
2.能根據歌曲的情緒特點,創編有趣的動作自由的表現歌曲。
3.在演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與歌曲內容相關的課件、歌曲圖譜一張
2.幼兒已了解過自己名字的寓意。
活動過程:
一、情境入場,感知歌曲的旋律。
1.談話導入:說說我的名字。
2.創設情境,感知旋律。
"今天要來兩位外國小客人,讓我們聽音樂跳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吧!"
二、結合課件,感知歌曲的特點。
1.播放課件,引出歌詞內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么呢?""還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么名字?""客人們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完整范唱,感知歌曲特點。
"湯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細聽!唱的最多是什么字?""他們唱歌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用唱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名字心情是怎樣的?"我們一起試著說說他們好玩的介紹吧!
三、利用圖譜,感知音階高低。
1.根據圖譜,幼兒朗誦歌詞。
2.觀察圖譜,練習唱準音高。
"為什么這些小氣球有的高有的低?哪一個氣球飛得最高?""怎樣演唱?我們來試試。""唱完米字緊接著唱的是什么?"
3.完整演唱,表現歌曲情緒。
四、參與游戲,體驗演唱快樂。
1.探索仿編,唱唱自己的名字。
2.快樂游戲,體驗歌唱的樂趣。
游戲玩法:當大屏幕里的照片滾動起來,幼兒一起倒數:3、2、1,停止滾動,屏幕出現兩名幼兒的照片:這是誰?請大家一起唱出他們的名字。
教師采訪被唱到名字的幼兒:大家在唱你們名字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
3.接唱游戲,感受歌曲和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由于我們小朋友是今年剛入園的新生,所以我們選擇了社會里的自我認識教育的活動《好聽的名字》。讓幼兒在介紹自己的名字的同時也知道每個人都有個好聽的名字。不僅有大名還有自己獨特的小名,以及小名的含義。為了增加活動的游戲性和趣味性,我們設計了我點名你答應的環節。讓老師抱抱孩子,摸摸孩子,增進教師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鼓勵幼兒在這個環節中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在認識名字的內容上,我們感到內容比較簡單,于是我們在小名上作文章,增加了小名的意義和良好習慣的結合,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這次是借班上課,因為本來這樣的課程應該放在剛進幼兒園的第一周里進行。自己班級的孩子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我們只能借班上課。在活動中,我發現孩子都很樂意并大聲地介紹自己的名字。在我點名你答應的環節中,孩子能舉手表示,但是大聲應答還不夠,經過我的提醒,孩子們的大聲應答有所改善。他們很樂意上來和老師抱抱,這也反應了小班孩子獨有的特性。在介紹小名意義的時候,有幾位幼兒都能大聲的說出自己小名的含義。
在活動結束后,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動后半部分,學習良好行為習慣的時候,感覺動起來還不夠,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多學一學,動一動。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給我點意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體驗共同演奏的樂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案,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學習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能夠用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演奏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郊游》。
2.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
三.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的情緒。
(1)這首歌有幾段? 哪幾段是一樣的? 第一、第三段音樂聽起來怎么樣?
(2)第二段音樂怎么樣?
2.創編動作。
(1)在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片畫面進行講述后,鼓勵幼兒探索用什么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去郊游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3)老師根據幼兒想象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并進行集體練習。
3.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1)請幼兒思考用什么樂器演奏音樂優美部分?
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么樂器?
(2)請幼兒思考用什么樂器演奏音樂大家歡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兒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
(3)請幼兒看老師指揮做現用樂器的模仿動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幼兒和小伙伴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4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喜悅,通過自身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
2、幼兒體會維吾爾族舞蹈熱情、活潑的風格,學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典型動作。
活動準備:
1、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2、了解葡萄是藤狀植物,生長在棚架上,新疆是我國產葡萄最多的地方;維吾爾族人家家戶戶在自己的.院子里都種滿了葡萄。
活動過程:
1、律動入室:根據《快樂的小烏龜》的音樂模仿“小烏龜”的動作進入教室。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欣賞新疆的民族風俗:
3、教師講述歌詞內容,引起幼兒傾聽和學習的興趣:
4、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了解樂曲的結構,感受樂曲的風格:
5、引導幼兒學唱新歌:
(1)欣賞教師演唱歌曲,聽完后說說歌曲唱了些什么,初步了解歌曲旋律與內容。
(2)幼兒再次欣賞教師范唱并嘗試拍打切分節奏,體會維吾爾族音樂的活潑風格。
(3)組織幼兒討論:“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歌詞?”
(4)讓幼兒聽歌曲自由探索用動作記住歌詞的方法。
(5)引導幼兒嘗試邊做自己創編的動作邊學唱歌曲,將歌詞與動作相匹配。
6、請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唱邊表演自己創編的舞蹈,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同伴間相互學習動作表演,以豐富幼兒的新疆舞蹈動作。
7、活動小結:講評幼兒學習新歌及創編動作的情況。
8、律動出室:根據《快樂的小烏龜》的音樂推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5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地傾聽《顛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并能辨出詩句中的錯誤。
2、學習改變兒歌的方法。能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礦泉水、衣服、顛倒歌中涉及到的事物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
(1)、今天天氣怎么這么悶熱啊,我口很渴,我先喝點水吧。(教師倒拿著汽水瓶做喝水的動作)
幼:(笑)把瓶子拿倒了!
師:你看看我這個粗心的人,應該是瓶口朝上邊呀!
(2)、小朋友,你們看老師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來,你們說好看嗎?幼:(大笑)“老師您把衣服穿反了。”師:奧,原來我把衣服的前邊和后邊穿顛倒了。
2、有一位粗心大王畫了一幅奇怪的畫,老師把它帶來了,現在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幫老師找出圖片中奇怪的地方,好嗎?
3、出示圖片:幼兒自己找,自由說。
師小結:有些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把奇怪事說出來了。
4、引出歌詞:其實呀這幅圖畫還有好聽好玩的歌呢!小朋友們想聽嗎?(想!)
5、老師邊指著圖片邊說出歌詞,了解顛倒歌的特點。其實啊顛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往反發向說。
現在老師請你們再聽一遍兒歌找一找兒歌中還有那些顛倒的事情。
6、老師帶領幼兒學習兩到三遍顛倒歌,讓幼兒嘗試自己說出來,老師從旁適時提醒。
7、活動遷移:
老師:前面小朋友都找出了圖片上顛倒的.地方,哪位小朋友可以幫老師重新組合一下,讓它們跟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看到的一樣啊?幼兒重新組圖片,改編兒歌,教師給予補充更正。
8、打電話游戲。(改編兒歌)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顛倒歌好玩嗎?(好玩!)那想不想開動自己的小腦筋,也來編一編歌詞啊?(想!)
師:其實啊我們就可以根據圖片上小動物的特征來編啊。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長。
今天小朋友的眼睛真厲害!把顛倒歌里的錯誤都找出來了!你能把你的顛倒歌說給爸爸媽媽聽么?你還可以通過你自己細心的觀察,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個更有意思的顛倒歌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看誰編的更有意思。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6
設計思路:
《歡樂頌》是一首名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寫的。孩子們對唱歌很感興趣;唱歌本身就能抒發幼兒的情感,但他們缺乏一種唱歌的激情;《歡樂頌》正好能讓幼兒在唱歌中體驗歡快的情緒。因此我選擇此課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習二聲部合唱,學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歌唱。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和諧地進行二聲部合唱。
活動準備:
節奏圖譜、磁帶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
1、小朋友喜歡唱歌嗎?唱歌時我們能感受到高興、快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曲子,感覺怎么樣?(快樂的、悲傷的)
2、我來表演,你來猜一猜,歌中會唱什么?
3、我來唱,但不出聲,看著老師的動作和嘴,猜一猜歌中會唱什么?
二、學歌詞
1、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聽一聽錄音機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據幼兒說的出示相應的圖片)
2、歌中還唱了什么?聽一聽老師是怎么唱的?
三、學唱歌
1、教師大聲唱,幼兒小聲唱。
2、幼兒一起唱。
3、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歡樂頌》,什么是歡樂呢?找一找歌中表現歡樂的地方。小朋友應該怎么唱?
4、我們加上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學唱襯詞
1、這首歌你會用“啦”來唱嗎?(教師師范)
2、師幼一起用“啦”唱歡樂頌。
五、二聲部合唱
1、教師唱歌詞,幼兒唱襯詞(互換)
2、幼兒分組合唱二聲部
活動延伸:
我們出去把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給別的小朋友聽吧。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中,我秉承藝術教育感受在前的理論,我先讓幼兒欣賞感受樂曲,然后再通過動作、表情來猜歌詞,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這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然后又通過提問讓幼兒回答問題,接下來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孩子說歌詞,這樣有利于幼兒更好的記住歌詞。再通過提問,讓幼兒從歌詞中找到快樂的地方,讓幼兒能用歡快的情緒唱歌。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進行二重唱,在幼兒通過看譜會唱歌的基礎上,幼兒分組演唱,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
從本次活動的環節來看,孩子們學得還是可以的,但由于借班上課,幼兒的情緒沒有調動起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7
活動目標:
1、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幼兒進一步學習保持自己的聲部,并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3、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達到簡單的分聲部演奏。
4、能膽表現打擊樂的內容、情感。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磁帶,打擊樂器。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了解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能進行簡單的分聲部演奏,在保持自己聲部的同時,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活動過程:
1、入場:《加沃特舞曲》,以節奏為主線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課件欣賞:印尼風俗民情,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導入新課。
3、印尼舞蹈:《東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
4、幼兒整體欣賞音樂,進一步熟悉音樂結構。
5、在教師的提示下,按樂曲結構,看圖譜拍節奏,并在“恰恰恰”處邊拍邊念。
6、幼兒分聲部練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復練習不同聲部的節奏型。
7、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并嘗試演奏。
8、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此環節中,可以鼓勵幼兒為樂隊做指揮。
9、活動延伸: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表現這首樂曲,在輕松歡快中結束活動。
活動思
樂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曲子。樂曲的結構是常見的兩段體AB,節奏也為較簡單的24拍。A段旋律優美,表現印尼人民豐收喜悅的心情;B段的旋律活潑、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體現豐收后人們聚集在一起歡快舞蹈的場面。整首樂曲旋律簡潔、節奏明快、樂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開展打擊樂演奏活動,易給幼兒享受到奏樂活動帶來的快樂,以及能促進幼兒 的合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它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優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班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老師的語言提示、身體動作的暗示和伴有樂器正確敲打的指揮手勢等的正確引導,使得活動氣氛輕松愉快,幼兒在老師的'助下,稍加努力就能夠完成。從中培養了幼兒的進取精神,對今后打擊樂活動的繼續開展也起了很的推動作用。
本節活動的教學效果較好,本班的幼兒基本能夠看圖譜,根據我的指揮進行演奏。但是我覺得,如果能讓幼兒來擔當指揮的角色會更棒,這也將是我在以后的打擊樂活動中所要達到的教學成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8
活動目標:
1、學習火車舞,能跟著音樂協調地做小跑步動作
2、遷移文學、美術活動中角色出廠的順序并通過觀察、模仿初步掌握"火車舞"的邀請方法。
3、知道通過邀請,火車會越來越長,人會越來越多,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共同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認識過火車,知道火車頭與車廂的形狀及關系。
活動過程:
一、由美術作品導入。引起幼兒對"火車舞"興趣。
二、引導幼兒熟悉樂曲的旋律、節奏,啟發幼兒探索開火車和火車跑的動作。
三、鼓勵幼兒集體聽音樂學雙手環繞及小跑步動作。
四、引導幼兒學跳邀請舞"火車舞"。
1、教師扮火車頭,邀請一名幼兒跳火車舞。
2、引導幼兒按節奏,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根據圖片順序,教師帶幼兒跳邀請物"火車舞",重點幫助幼兒掌握邀請和變更火車頭的方法。
五、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火車舞",體驗與同伴合作舞蹈的快樂。
六、帶幼兒聽樂曲《旅行列車波爾卡》玩開火車游戲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9
活動目標:
1、在欣賞歌曲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并表演歌曲。
2、初步了解套娃,知道是俄羅斯的工藝品。
3、鍛煉幼兒的創編能力。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歌曲《美麗的套娃》與歌曲內容相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套娃的圖片。讓幼兒看一看,然后說說這是什么?你玩過嗎?在哪里見過?看到這個套娃你有什么感覺……
2.什么是套娃?(所謂套娃,就是娃娃套娃娃,一個套一個,外面的大,里面的小,最大的有一尺多高,最小的像黃豆粒一樣大。一般是7-8個娃娃為一套,最少的有3個,最多的有30來個。)
3.讓我們一起去欣賞歌曲美麗的`套娃,看看那里的套娃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欣賞歌曲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傾聽,熟悉歌曲內容。
2.咦?套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套娃沒有什么?。套娃家族里有誰呢?歌曲里一共唱到那幾個套娃呢?我們再去聽一遍?
3.教師彈唱,幼兒輕聲跟唱。
(三)學唱歌曲
1、你最喜歡那一句?你能把這句話唱出來嗎?(幼兒唱出歌曲,教師出示相關的圖片)
2、幼兒沒有說到的那幾幅圖片教師可再彈唱一邊,讓幼兒把它們找出了·唱出來。
3、教師彈唱,幼兒跟唱,唱完后請幼兒按照歌曲內容,把圖片按照順序排隊
4、教師彈唱幼兒,幼兒根據圖片內容進行演唱。
5、教師利用藏圖法,分組演唱法等請幼兒演唱。
(四)表演歌曲
1、教師彈唱,幼兒根據歌曲內容,嘗試創編歌曲。
2、請個別創編能力較好的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3、教師根據幼兒創編的舞蹈進行整合4.教師彈唱,幼兒邊唱邊表演。
活動反思:
在輕松的音樂氛圍中,導入活動的內容。結合圖譜,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熟悉歌曲節奏。學習用快樂、自豪的聲音演唱;師幼互動、分角色演唱,激發幼兒的學唱興趣。將問題直接拋給幼兒,引發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和著音樂三人套圈的玩法。多次嘗試,幫助幼兒掌握音樂游戲三人套圈的方法。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愿望,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在會玩了的基礎上增加一點點難度,創造性地發揮幼兒的表現能力,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與客人老師的互動,拉近了幼兒與客人老師的距離,給幼兒一種親近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理解并表現廣東音樂《娛樂升平》,學習隨音樂表現大頭佛和獅子互相逗樂的情境。
2、借助指揮動作的提示參與“戲獅”游戲,并嘗試在游戲中創編獅子自娛的動作。
3、體驗大頭佛與獅子交流默契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師用的大頭佛、獅子頭各一個,扇子一把;幼兒人手一個獅子頭,用于表演;主配班教師事先排練好獅子與大頭佛之間的表演。
活動過程:
1、出示頭飾提問:你認識它嗎?在哪看過?
觀看視頻提問:你喜歡哪個動作?
2、初步感受廣東音樂《娛樂升平》,嘗試隨音樂做擺獅子頭的動作。
3、欣賞《娛樂升平》音樂,并觀看游戲“戲獅”,初步了解大頭佛和獅子在游戲中的關系。(主班教師扮演大頭佛,配班教師扮演獅子,隨樂玩游戲“戲獅”)
教師提問:大頭佛和獅子,誰是指揮?用什么來指揮?你看到了什么好玩的動作?
4、初步學玩游戲“戲獅”,體驗音樂中大頭佛和獅子互相逗樂的情緒。
⑴、教師扮演大頭佛,用扇子指揮幼兒做獅子表演的'動作。
⑵、教師指導幼兒進一步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性質的變化,再次用扇子指揮幼兒做獅子表演的動作。
⑶、鼓勵幼兒隨樂創編獅子自娛的動作,如抓癢、打滾等。
5、教師扮演大頭佛,幼兒扮演獅子,完整隨樂玩游戲“戲獅”。(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要強調一些規則或注意事項)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07-0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23
大班幼兒園音樂教案01-1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5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3-03
幼兒園大班優秀音樂教案12-27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3
【熱】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推薦】06-13
【精】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