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喜歡唱歌,能唱準歌曲的旋律。
創編歌曲,體會其中的樂趣。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激發幼兒唱準旋律中的弱起、休止。難點是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胡說”來創編歌詞。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胡說歌”的錄音磁帶。
2、紙、筆。
四、設計思路
大班末期的幼兒已經唱過很多歌。但對旋律中的弱起、休止卻接觸不多。有目的地安排幼兒唱唱這樣的歌,能提高幼兒唱準歌曲旋律的能力。然而要唱好弱起,唱好休止需要反復聽賞,也需要教師生動的點破。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以“胡說”來創編,會提高幼兒興趣。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幼兒的思維是規范的,如襪子穿在腳上,手套套在受上;圍巾博在脖子上;帽子戴在頭上等等,如今讓幼兒顛三倒四地唱唱,違背常理地胡編,會引得幼兒咯咯大笑,充分感受樂曲中的樂趣。當然,引導好幼兒根據旋律創編歌曲是相當重要的。
五、活動流程
角落活動中欣賞、熟悉歌曲—集體活動中感受,體驗歌曲—角落活動中探索、創編歌曲
角落活動中欣賞、熟悉歌曲
(1)聽賞歌曲、熟悉歌曲,激發對歌曲的興趣。
在角落區域里放置磁帶,由教師組織幼兒聽賞歌曲,了解歌詞,并由教師形象生動地幫助幼兒掌握弱起、休止。比如教師幼兒唱準休止時可引導幼兒唱到這里就有節奏地點二下頭,并轉動小眼睛表示
引導幼兒聽賞歌曲、熟悉歌曲,可在角落活動中將磁帶放置一~二個星期,讓全班都能來參與。這是的指導重點應該是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教師孩子可運用角落游戲講評進一步激發幼兒欣賞、數學歌曲的興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教學設想:本次活動根據幼兒的音樂基礎和教育活動目標,我設計了講故事導入,從而引出歌詞,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然后是學習歌曲,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通過節奏、速度、歌聲、表情、動作等,讓幼兒來表現歌曲的演唱,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在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能力方面,我啟發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歌曲仿編活動。活動結束時,教育幼兒學做勤快人。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
2、教育幼兒學做勤快人,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3、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創編新歌詞。
活動準備:
1、請孩子回家觀察父母在廚房干活的情景。
2、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 音樂錄音帶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
2、為勤快人和懶惰人創編新歌詞。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講個有關勤快人懶惰人的'故事。
幼兒;傾聽
引出課題
2、聽錄音,邊唱邊表演,教案《大班音樂活動勤快人和懶惰人教案》。
3、師:小朋友都知道勞動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那我們是要做一個勤快人呢,還是做一個懶惰人呢?為什么?
引導孩子明白懶惰人終將一無所獲。
二、展開討論
1、引導幼兒認識勞動的人我們稱為:勤快人。
提問:
在家里誰最勤快?
咱班的小朋友誰在勤快?
和勤快人相反的是什么樣的人?(懶惰人)
懶惰人是什么樣的?(不勞動,不干活,很懶)
1、小朋友在家都見過媽媽在廚房勞動,那你們知道媽媽在廚房都做些什么呢?
2、你們的媽媽在家里可真勤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咱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欣賞歌曲、熟悉歌曲內容
1、幼兒欣賞歌曲一遍,請幼兒"聽聽歌中兩個人做了什么?"
2、提問:
①歌曲的名字?
②歌中有兩個什么樣的人?
③有一個人做了些什么事情?
④有一個人不做什么事情?
3、幼兒再次欣賞歌曲一遍。
四、學習歌曲
1、感受歌曲
師:如果讓你們用簡單的動作去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你會怎么做?
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進一步感受音樂。
2、聽范唱
師:我們用自己的動作跟著音樂做一做勤快人和懶惰人好不好?看看勤快人他們都會做些什么!(邊聽范唱,邊表演)
用動作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3、學習歌曲
(1)、跟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
(2)、跟老師逐句學唱。
(3)、聽老師范唱。(幼兒可以自己配合做一些聲勢動作)
(4)教師再次范唱,請幼兒聽清楚歌詞。
(5)、拍著手請幼兒小聲跟唱。教師根據幼兒學唱的效果有重點的指導。
(6)、集體完整演唱歌曲。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兩種人。
五、創編歌曲
1、導幼兒想想,勤快人和懶惰人在學校里或者在別的地方還會做什么事情?不會做什么事情?分組請幼兒將自己的看法,創編進歌詞中。
2、幼兒分組演唱自己創編的歌。
六、結束:
提問:喜歡哪種人?為什么?
鼓勵幼兒做事情認真,要向勤快人學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新年到》,引導幼兒感受歌曲中的節奏與情趣,并能創編身體動作。
2、根據節奏提示,嘗試用襯詞為歌曲伴唱。
3、在合作中,注意相互合作,協調演唱,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歡快的樂曲磁帶。
2、背景圖畫。
三、活動過程:
(一) 師生隨歡快的樂曲入室。
教師在前面領舞,引導幼兒做一些敲鑼打鼓過新年的動作。
(二)師生圍坐,談話導入活動主題。
1、出示四幅圖片,自然引出歌詞內容。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新年到了我們最喜歡做些什么呢?
2、看圖片有節奏地念歌詞:
“新年到,新年到,唱唱跳跳真熱鬧,
敲敲鑼,打打鼓,敲鑼打鼓放鞭炮。”
(三)學習歌曲《新年到》.
1、教師完整范唱一遍。
2、師生共同試著唱一遍。(無伴奏唱)
3、嘗試多種方法學唱歌曲。(小組唱、分男女唱、獨唱、齊唱……)
4、跟著琴聲表演唱,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身體動作。
(四)學習分聲部合作演唱。
1、教師示范用襯詞伴唱:
師: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用不同的方法合唱這首歌,你們還象剛 才一樣唱,但同時要聽一聽我唱了些什么?(師生分聲部唱)。
師:誰聽到我唱的是什么?(幼兒討論)
2、幼兒嘗試分聲部合唱。
3、引導幼兒創編襯詞。
師:我們剛剛用“唱唱跳跳、打打敲敲”為歌曲伴唱,這種方法叫襯詞,想想看!我們還可以用哪些襯詞來伴唱?(
幼兒討論并試唱)。
(五)創編游戲《放鞭炮》。
師生討論:根據“新年到”的音樂創編有趣的情節并開展音樂游戲活動。
活動反思:
新年快到了,我和孩子們一同布置活動室環境,張燈結彩,掛燈籠,放鞭炮,貼福字,敲敲打打可熱鬧了。于是,在他們的啟發下,我們共同創編了貼近他們生活的歌曲《新年到》。
此次活動是在鐘樓區業務園長評優課上的公開活動,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很好,歌曲的內容較簡單,難點在分聲部合唱上,這需要幼兒既能聽清他人的演唱,又能自己演唱,合作中因為有一定的難度,孩子們特別專心,練習的過程特別認真,多遍下來,孩子們唱得可真!與客人老師合作時,客人老師都比不過他們呢!
可見,幼兒對感興趣的課程特別容易接受,多聲部演唱又給幼兒有跳一跳才有收獲的感覺,這種歌唱形式,既增強了孩子的興趣,又能提高歌曲的演唱效果。這種歌唱形式可多給幼兒接觸,鍛煉耳、眼、口的協調功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并較自然地進行歌唱。
2、能在歌曲結束時,及時模仿動物叫聲或用語言對問句作出相應的回答。
3、不愿意做懶惰蟲,樂意做一個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
一只毛茸茸的小雞玩具,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座位排成“圓形”,并玩過“點兵點將”游戲。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蜜蜂做工》。
駕駛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從活動室外面飛進教室,并在教室里邊唱歌邊表演《蜜蜂做工》。
二、玩“點兵點將”游戲。
(1)教師出示小雞玩具,問小雞:“你是小小雞,你是一只小小雞?(小雞沒有回答)。
(2)組織幼兒討論:你們能幫助小雞回答嗎?(如:小雞發出嘰嘰嘰的聲音,就表示回答)
(3)教師邊用《懶惰蟲》歌曲旋律唱問:你是小小雞……“邊逐個對座位上的幼兒點小雞。歌曲唱完,被點的最后一名幼兒站起用“嘰嘰嘰”叫聲表示回答。
(4)由幼兒建議,教師邊唱其他小動物邊點兵點將,鼓勵和表揚幼兒大膽地利用相應的叫聲進行回答。
三、學唱歌曲《懶惰蟲》。
(1)看圖片,并用語言表現對懶惰蟲的理解。“懶惰蟲是什么樣的人?”
(2)邊玩游戲邊聽教師范唱,理解歌詞內容,教師邊唱邊點人,唱完后提問:“懶惰蟲什么地方痛?”
(3)傾聽教師第二遍范唱,然后討論用什么動作表示一身都是痛。(如牛動身體,雙臂抱緊等)
(4)秒年 用手指兩拍一下做點人動作,邊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四、游戲《懶惰蟲》。
(1)學習用語言和動作,堅決大膽地表現對懶惰蟲的否定。
教師:你們是不是懶惰蟲?幼兒:我不是懶惰蟲。
(2)介紹游戲玩法:教師或幼兒扮演點人者,邊唱歌邊點數尋找懶惰者,當歌曲唱完后,被點到這,必須站起來,大聲地否定:“我不是懶惰蟲”。
(3)討論活動:你喜歡懶惰蟲嗎?為什么?激勵幼兒爭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學習歌曲
1、以故事理解歌詞:剛才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做撓癢癢的游戲,可開心了!咦,有一條毛毛蟲還在睡懶覺呢,大家都去叫它:“醒來啦,太陽出來啦!”可是它卻說:“哎喲,我眼睛痛,我的肚子痛,我的一身都是痛。”大家怎么叫他都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做事請。大伙兒生氣了,就叫他“懶惰蟲”。大樹爺爺笑瞇瞇:“別著急,我來試試”。
2、清唱示范歌曲。
提問:大樹爺爺用什么辦法把毛毛蟲叫醒了?為什么毛毛蟲聽了大樹爺爺的歌會很快起床做事?你聽到大樹爺爺唱了些什么?
三、情景游戲——喚醒小動物。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不肯早起,愛睡懶覺,你們愿意去幫助他們嗎?
活動反思:
歌曲《懶惰蟲》詼諧、幽默,旋律流暢,歌詞生動,適合小班幼兒。歌曲雖然以“反面形象”出現,但他的教育意義是很顯現的,教育孩子做一個勤奮的人。“勤奮”的概念很寬泛,對于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難度,想到班級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現象,因此,我把音樂中的“懶惰蟲”特指為不愿早起,具有了明確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為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負面影響,我又賦予歌曲《懶惰蟲》一個特定的功能,即“喚醒功能”,大樹爺爺輕輕一唱,愛睡懶覺的毛毛蟲就起床了。多神奇,一首歌變成了一個好辦法。基于這兩個重新賦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貫穿活動始末,有了反復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發了孩子不當懶惰蟲的想法,同時幫助孩子感受體會了歌曲的詼諧情趣。新授歌曲必須要有七八遍的反復跟唱,才會被孩子接受熟悉。單調機械的模唱顯然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內驅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后,我設計了游戲環節“喚醒小動物”,引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學會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兒都沉浸在“幫助喚醒”的角色中,盡情地反復自覺地吟唱。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在學唱新歌,而是在游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音樂活動是一種審美教育活動,通過美的活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賦予幼兒一種審美的態度,本活動選自托班教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2-3歲的幼兒是最好模仿的小表演家。托班的孩子年齡很小,但是我發現他們對拍手點頭這些簡單的身體動作很感興趣,有時有的孩子在哭,老師帶著孩子們拍手時,他也會和老師孩子們一起拍起手來。而且唱著歌拍手還可以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為此,我根據孩子們的特點設計了這一活動,使孩子們在活動中能大膽表現自己,為孩子們今后的發展打基礎。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2、喜歡音樂,樂意隨老師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活動重難點
對于托班幼兒來說,他們剛開始接觸音樂,因此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有一定的難度,于是前期我先讓幼兒和老師練習拍手、拍腿、點頭等動作,再讓幼兒看樣學樣照我做,最后感受音樂幼兒感受穩定拍,使幼兒參與活動,喜歡音樂活動。
重點: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隨老師做簡單的動作。
難點:能連續隨音樂做出簡單的動作。
活動準備音樂V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問好時間
老師拍手說:你好小朋友。老師再邊拍手邊引導幼兒回答:你好,老師。老師還可以和個別幼兒拍手有節奏的問好。可以組織幼兒多練習幾遍,為后面的活動做準備。
二、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節拍:
1、看誰做得對:
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老師說:拍手,你們就說:拍手,而且要邊說邊拍手,然后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練習拍肩、拍頭、拍腿、踏腳等。
2、請你和我這樣做:
剛才我們玩了拍手、點頭、踏腳的游戲,小朋友都玩得特別的開心,今天老師還把剛才我們玩的小游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謠,現在老師就把它邊說邊做給你們看,"請你和我拍拍手,你們和我一起說:我就和你拍拍手"。老師示范一遍,小朋友也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好嗎?在幼兒熟悉拍手的基礎上,以同樣的方法練習點頭和踏腳等動作。
三、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
我們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播放音樂,老師隨音樂做動作,音樂結束后老師提問:老師剛才做什么動作了?老師邊做動作邊引導幼兒說出拍手、點頭、踏腳,老師讓幼兒說出的同時做相應的動作,
2、進一步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老師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來表演《拍手點頭舞》(2-3遍)
四、活動結束
今天老師和你們玩的很開心,你們玩的開心嗎?和老師一起說老師再見。老師邊拍手邊說:再見,小朋友。幼兒邊拍手邊說:再見,老師。
活動反思
托班幼兒天真,活潑好動,對世界充滿好奇,好模仿,有較強的敏感性,他們正處于智力潛能開發的重要時期。從音樂起步,讓音樂走進幼兒的心靈,使幼兒的生活音樂化,給幼兒以美感,提高幼兒的情感體驗,陶冶幼兒的情操。在這次的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年齡雖小,但通過老師的適當引導,喜歡聽熟悉的音樂,能模仿一些簡單的身體動作,能和老師一起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自己。
不足:可以在活動后面加一個創編活動,通過老師的提示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身體部位(比如拍肩、聳肩、轉手、眨眼等),讓幼兒自己動腦。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5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9篇01-19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8篇01-28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錦6篇01-21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七篇01-26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合集7篇01-26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五篇01-24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01-24
【實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01-24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五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