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量一量》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量一量》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數學《量一量》教案1
活動過程:
一、激發用腳測量的興趣。
(教師示范跨步測量的方法)小朋友,我們來玩個游戲,看好我是怎么過來的?(跨一步、并一步)我從大椅子跨到小朋友這兒,跨了幾步呢?
二、幼兒感受用腳測量的樂趣。
(1)請個別幼兒練習跨步測量。
想試一試嗎?我請一個小朋友從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幾步?我們可以邊跨邊數。
(2)請男小朋友練習跨步測量。
現在我請男小朋友從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幾步?
(3)請女小朋友練習跨步測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我們也來試一下從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幾步呢?
三、引導幼兒初步學習記錄的方法。
我來考考小朋友,剛才你從小椅子跨到大椅子,跨了幾步?那我們把這個結果記錄下來。那小椅子到黑板呢?小朋友想一下,從你們的小椅子還可以跨到哪里呢?
四、幼兒在情境中練習用腳測量,并進行簡單記錄。
(1)練習用腳測量,進行簡單記錄。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動物朋友,看一看有誰呀?小朋友要去小動物家,還必須有一張邀請卡,就是讓小朋友知道從你的小椅子到小動物家要跨幾步,然后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個相應的數字貼上去。那如果我們要去第二個小動物家,應該還是從哪兒出發?現在邀請卡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請你們從椅子底下拿出來。請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個去誰的家?第二次呢?好,現在我們開始吧!
(2)通過提問,幼兒得出測量結果。
你去了哪個小動物家?用了幾步?誰來說說你到哪個小動物的家近,到哪個小動物的家遠?
五、幼兒自主選擇測量的距離,并進行記錄。
小朋友,想想看,還可以從哪些別的地方開始嗎?誰來試一試,我們把這個結果也記錄下來。現在我們都來嘗試一下,你從哪個地方開始到哪個地方結束,把它量一量、畫一畫,并在紙上記錄下來。剛才,我們都是在教室里面量的,那現在我們帶著紙和筆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量一量》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自然測量的方法,識別物體的長、寬、高。
2、激發幼兒進行測量活動的興趣。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1只空紙盒、1把自制多用尺(見圖7—12)。圖7—12自制多用尺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
(1)教師以空紙盒、桌子、教室為直觀演示教具,讓幼兒分別感知它們的長、寬、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們的長、寬、高?
在幼兒議論后教師歸納:用測量的方法。
目測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較,但不精確。
測量法:用尺子來量一量。
幼兒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師提醒幼兒數一下,多用尺上有幾個小格子,幼兒數后發現多用尺由10個彩色小方格組成:紅一黃一藍一綠一橙五色相間。教師再提示幼兒,這把多用尺可用來量物體的長、寬、高。
2、演示
(1)教師用鋼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長、寬、高。
(2)個別幼兒用多用尺量空紙盒的長、寬、高,說出長、寬、高分別是幾個小方格。
3、操作
(1)幼兒用各自的多用尺測量空紙盒,分別量出空紙盒的長、寬、高各是幾個小方格,并記錄在紙上。
(2)幼兒合作用多用尺測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長、寬、高是幾尺(10個小格為1尺)或幾尺零幾個小方格,并記錄在紙上。
(3)幼兒嘗試進行自然測量,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幼兒園中班數學《量一量》教案3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8的形成,進一步了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準備:
貼絨卡片:小圓片7個,三角形8個。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小圓片7個,貼成一行讓幼兒點數后說出總數,再出示三角形7個,一一對應地貼在小圓片下面,讓幼兒目測后說出總數,啟發幼兒比較兩組圖形的多少,說出圓片和三角形片一樣多,都是7個。
2.出示1個三角形片,添在7個三角形后面,讓幼兒點數,三角形有幾個,說出7添上1是8。將8個三角形和7個圓形比較,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比圓形多1,圓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師敲鈴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問幼兒兩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幾?哪一次少些?少幾?
4.讓幼兒根據數字8,畫出自己熟悉的8個物體。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給圓圈涂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給圓圈涂色
有益的學習經驗:
熟練地掌握7以內數字的順序,理解相鄰的兩個數,前面的一個數比后面的一個數小1,后面的一個數比前面的一個數多1。
準備:
1.每個幼兒一張畫有圓點和數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邊是1―7中間的.一個數字,右邊是7個圓圈,數字1―7從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數字1―7的卡片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與指導:
1.給幼兒發卡片,讓幼兒按每行左邊的數字將右邊的小圓圈涂上顏色,涂完后,與幼兒一起小結:按順序排列的數,每一個數都比它前面的數大1,比它后面的數小1。
2.讓幼兒把數卡擺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數,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數的大小從小到大排列數卡。
仔細觀察數卡的排列順序是否正確,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給小狗骨頭吃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給小狗骨頭吃
有益的學習經驗:
1. 理解9、10之間的關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從許多物體中找出1-10個物體并根據數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將數卡排序。
2.準備:
1.貼絨卡片,狗9只,骨頭10根。
2.每個幼兒1―10的數字卡片、實物卡片各一套。
活動與指導: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戲的口吻告訴幼兒:小狗排成隊要出去找骨頭吃,數數小狗有幾只?讓幼兒點數,說出總數。
2.教師出示9根骨頭的卡片,告訴幼兒:小狗找到骨頭了,請1個幼兒上前來給小狗分骨頭。問幼兒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頭,指導幼兒將骨頭一一對應放在小狗下面,數數骨頭有幾根,說出小狗和骨頭一樣多,1只小狗l根骨頭。
3.教師再出示1根骨頭,放在一行骨頭的末尾,讓幼兒說出骨頭共有幾根,將數卡10貼在旁邊,比較小狗和骨頭的數量,骨頭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發給幼兒數卡和實物卡,讓幼兒將數卡擺在桌子上,找出相應的實物卡,擺在每張數卡兩邊,然后將他們按數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隊。
5.指導幼兒做練習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讓幼兒按群數數,說出總數:花生、蠶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讓幼兒理解1只青蛙吃1條蟲,10只青蛙要有10條蟲,數數青蛙和蟲各有多少,比較青蛙與小蟲的數量,小蟲少幾就添畫幾。
幼兒園中班數學《量一量》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和自然測量的方法,識別物體的長、寬、高。
2.激發幼兒進行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1只空紙盒、1把自制多用尺(見圖7―12)。圖7―12自制多用尺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
(1)教師以空紙盒、桌子、教室為直觀演示教具,讓幼兒分別感知它們的長、寬、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們的長、寬、高?
在幼兒議論后教師歸納:用測量的方法。
目測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較,但不精確。
測量法:用尺子來量一量。
幼兒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師提醒幼兒數一下,多用尺上有幾個小格子,幼兒數后發現多用尺由10個彩色小方格組成:紅一黃一藍一綠一橙五色相間。教師再提示幼兒,這把多用尺可用來量物體的長、寬、高。
2.演示
(1)教師用鋼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長、寬、高。
(2)個別幼兒用多用尺量空紙盒的長、寬、高,說出長、寬、高分別是幾個小方格。
3.操作
(1)幼兒用各自的多用尺測量空紙盒,分別量出空紙盒的長、寬、高各是幾個小方格,并記錄在紙上。
(2)幼兒合作用多用尺測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長、寬、高是幾尺(10個小格為1尺)或幾尺零幾個小方格,并記錄在紙上。
(3)幼兒嘗試進行自然測量,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活動建議:
1.啟發幼兒在使用多用尺測量時,可以1個小方格作單位,也可以1尺作單位(10個小方格為1尺)。量同樣長的物體,單位小,測量的數大;單位大,測量的數小。例如,空紙盒的長可以說是2尺長,也可以說是20個小方格長。
2.可再讓幼兒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測量外,還可以用什么作為度量工具?(小棍、繩子、筷子、腳步、手等)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物體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對性。
準備:
1.長寬相同,厚薄明顯不同的木板3塊。
2.長寬相同,厚薄不同的積塑每個幼兒3塊。
活動與指導:
1.同時出示兩塊較薄的木塊,讓幼兒各種角度觀察木板尺寸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最后把兩塊木板并放在講臺上,請幼兒說出它們的不同。在他們說出一塊木板“高些”,一塊木板“矮些”后,告訴幼兒:小朋友的眼光不錯,已經把它們的區別找出來了。不過,由于它們都太矮,所以我們不用高矮,而用厚薄來區分它們。分別在板子上作標記1和2讓幼兒說出2號板子厚些,1號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塊板子標記為3號,與2號板子比較,啟發幼兒說出:3號木板厚些,2號木板薄些;把3塊木板兩兩相比后,引導幼兒說出3號木板最厚,2號板子薄些,1號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從薄到厚的規律排序。
4.發積塑給幼兒,讓幼兒區分它們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師指令,舉出相應的積塑。
【幼兒園中班數學《量一量》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15篇03-07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03-03
蒙氏數學中班上冊教案02-17
幼兒園中班教案《垃圾分類》03-11
幼兒園中班抗擊疫情教案03-09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熱】03-07
【熱】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03-08
幼兒園中班抗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