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繞口令內容,能正確讀準三、四、十、身、繩等字音。
2.通過圖片等多種形式,熟讀繞口令,區分好平舌音和翹舌音。
3.喜歡繞口令的形式,樂于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丫丫、大鼓小鼓圖片、實物大鼓小鼓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讀準讀熟繞口令
1.圖片導入:教師以游戲的口吻說:“我給大家請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她是誰嗎?一、二、三,我來了(出示丫丫的圖片),我叫丫丫,我要去敲鼓。
師:這是誰?她要干什么?(并請孩子們重復說出丫丫去敲鼓)。
2.師:“丫丫去敲鼓時,鼓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請幼兒學一學并總結“鼓兒響咚咚”)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丫丫去敲鼓,鼓兒響咚咚。’這個句子?”
3.出示大小鼓圖片:師指著大鼓:“這是什么?(大鼓),那還可以有什么鼓?(做手勢比小鼓)”
4.大鼓有點重,丫丫背不了太多,所以只帶來一百三十八只大鼓,但是她帶來了很多小鼓,有四百八十八只。教師指讀,請幼兒重復大鼓小鼓數量。強調平舌音“三、四”翹舌音“十”的讀法。
5.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的圖片。
師:“兩種鼓有什么不一樣?大鼓的身子是什么顏色?”(總結:大鼓有個紅身子,小鼓有根紅繩子。強調讀準字音身、繩)
6.你覺得敲大鼓和敲小鼓的力氣一樣嗎?教師分別打大鼓和小鼓,請幼兒感受哪里不一樣?(總結:大鼓用力敲,小鼓輕輕敲)
二、看圖片練習繞口令
1.剛才我們說的這些啊,還可以編成一首繞口令呢,聽老師來念一念。
你覺得什么地方容易念錯?(繞口令很快,和平時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一起來念一念。
2.請幼兒集體念、小組念、個別幼兒念、分角色念。最后隱藏圖片請全體幼兒念。(教師拍手打節奏)
三、跟著大鼓節奏玩“比一比”游戲
師:“繞口令最大的特點就是讀得速度快了就容易出錯,那你們愿意跟著大鼓的節奏來挑戰繞口令嗎?(每次節奏速度加快)看誰說得快又準。請個別幼兒來敲鼓打節奏。
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 2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 幼兒能夠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中主要人物和情節。
2. 能識別故事中的一些象聲詞,如“咚咚咚”“鏘鏘鏘”等,并理解其含義。
(二)技能目標
1. 鼓勵幼兒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和敲鼓動作,提高語言表達和肢體表現力。
2.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嘗試創編新的故事情節。
(三)情感目標
1. 讓幼兒感受故事中歡快、熱鬧的氛圍,體驗敲鼓帶來的快樂。
2. 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強自信心。
二、活動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丫丫敲鼓》,掌握故事的基本情節和主要角色。
2. 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象聲詞和角色對話。
(二)教學難點
1.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創編新的故事情節,拓展思維。
2. 在模仿表演過程中,讓幼兒把握角色的情感和特點,使表演更生動。
三、活動準備
1. 《丫丫敲鼓》故事的多媒體課件,包括故事圖片、動畫和聲音。
2. 小鼓若干(保證每個幼兒有機會體驗)。
3. 制作與故事角色相關的頭飾,如丫丫、小狗、小貓等。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3分鐘)
1. 教師拿出小鼓,敲出“咚咚咚”的聲音,引起幼兒的注意。
2. 提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呀?你們在哪里見過鼓呢?”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與鼓相關的場景,如婚禮、慶典等,從而引出故事主題——《丫丫敲鼓》。
(二)故事講述(7分鐘)
1.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開始講述故事:“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叫丫丫,她有一個心愛的小鼓。一天,丫丫拿起小鼓開始敲,‘咚咚咚’,聲音可響亮啦!”教師邊講述邊用生動的表情和適當的肢體動作展示。
2. 繼續講述:“小狗聽到了,跑過來對丫丫說:‘丫丫,我能和你一起玩嗎?’丫丫說:‘好呀!’于是小狗用爪子在地上敲出‘啪啪啪’的聲音,和丫丫一起玩。”在講述過程中,引導幼兒注意故事中的象聲詞和角色對話。
(三)理解故事(10分鐘)
1. 故事講完后,教師提問幼兒:“故事里都有誰呀?”引導幼兒回答出丫丫、小狗等主要角色。
2. 再次提問:“丫丫敲鼓發出了什么聲音?小狗是怎么和丫丫一起玩的呢?”讓幼兒回憶故事中的象聲詞和情節,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 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再次展示故事中的關鍵畫面,強化幼兒的記憶。
(四)模仿表演(15分鐘)
1. 教師將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個小鼓,并給幼兒戴上故事角色的頭飾。
2. 鼓勵幼兒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進行表演。教師在旁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模仿角色的語氣和動作,比如模仿丫丫敲鼓時要表現出歡快的樣子,模仿小狗說話時要有可愛的神情。
3. 在表演過程中,引導幼兒大聲說出角色對話和象聲詞,如“咚咚咚”“啪啪啪”“我能和你一起玩嗎?”等。
(五)創編故事(10分鐘)
1.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除了小狗,還有誰可能聽到丫丫敲鼓的聲音呢?它們會怎么和丫丫一起玩呢?”
2.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新的故事情節。比如幼兒可能會說小貓來了,用尾巴在鼓上掃出“沙沙沙”的聲音。
3. 請創編能力較強的幼兒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然后讓其他幼兒也嘗試在小組內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
(六)活動總結(5分鐘)
1. 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故事《丫丫敲鼓》的內容,強調象聲詞和角色對話在故事中的作用。
2. 對幼兒在模仿表演和創編故事中的表現給予表揚,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發揮想象力,講述更多有趣的故事。
3. 引導幼兒整理物品,將小鼓和頭飾放好。
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幼兒能理解并說出故事《丫丫敲鼓》中的主要情節和關鍵語句。
2. 了解不同的敲鼓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
(二)能力目標
1. 能夠有感情地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話,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 學會用不同的節奏敲鼓,以表現不同的情境,發展節奏感。
(三)情感目標
1. 通過故事和敲鼓活動,激發幼兒對音樂和故事的喜愛之情。
2. 在與同伴合作表演和創編故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分享精神。
二、活動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讓幼兒掌握故事中的對話和敲鼓聲音的描述,理解故事的趣味性。
2. 指導幼兒用正確的節奏敲鼓,體會節奏變化帶來的樂趣。
(二)教學難點
1. 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合理調整敲鼓的節奏和力度,增強表現力。
2. 在合作創編故事時,幫助幼兒協調各自的想法,形成連貫、有趣的新故事。
三、活動準備
1. 《丫丫敲鼓》故事繪本,以及將故事制作成的動畫視頻。
2. 不同類型的鼓(如手鼓、腰鼓等)若干,鼓槌若干。
3. 與故事角色對應的服裝道具,如丫丫的裙子、小狗的帽子等。
四、活動過程
(一)趣味導入(5分鐘)
1. 教師穿著帶有民族風圖案的服裝(可暗示鼓在民族文化中的元素),帶著神秘的表情走進教室,說:“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魔法盒子,里面藏著一個好玩的東西,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2. 拿出一個手鼓,輕輕敲出有節奏的聲音,如“咚 咚 咚咚咚”,引起幼兒的好奇心,然后問幼兒:“你們覺得這個聲音像什么呢?”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從而引出故事《丫丫敲鼓》。
(二)故事學習(10分鐘)
1. 教師拿出《丫丫敲鼓》故事繪本,開始給幼兒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翻到相應的畫面,指著畫面中的角色和鼓,讓幼兒更直觀地理解故事內容。例如,講到丫丫敲鼓時,指著繪本上丫丫敲鼓的畫面,說:“看,丫丫多開心呀,她用力地敲著鼓,‘咚咚咚’,聲音傳得很遠。”
2. 播放故事動畫視頻,讓幼兒再次觀看。觀看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注意故事中的角色表情、動作和對話,以及敲鼓聲音與畫面的配合。看完后,教師提問幼兒:“丫丫敲鼓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小狗是怎么來的?”等問題,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三)敲鼓體驗(12分鐘)
1. 教師向幼兒介紹不同類型的`鼓和鼓槌,示范正確的拿鼓和敲鼓姿勢。
2. 讓幼兒選擇一種鼓,嘗試模仿故事中的節奏敲鼓。教師先引導幼兒敲出“咚咚咚”的節奏,然后逐漸增加難度,如“咚 咚 咚咚咚”“咚咚 鏘鏘 咚咚鏘”等,讓幼兒感受節奏的變化。在幼兒敲鼓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幼兒的姿勢和節奏。
3.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果我們像小狗一樣用不同的方式敲鼓,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鼓勵幼兒嘗試用手指彈鼓、用手掌拍鼓邊等不同方式敲鼓,體驗不同的聲音效果。
(四)角色表演(10分鐘)
1. 將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套故事角色對應的服裝道具。
2. 讓幼兒穿上服裝道具,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要求幼兒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和敲鼓方式。例如,扮演丫丫的幼兒要歡快地敲鼓并說:“我最喜歡敲鼓啦!”扮演小狗的幼兒要蹦蹦跳跳地跑過來,用爪子在地上拍出節奏,并說:“丫丫,我也想玩。”教師在旁邊觀察并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表演的細節和情感表達。
(五)創編故事與表演(13分鐘)
1.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果還有其他小動物聽到丫丫敲鼓的聲音,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鼓勵幼兒在小組內討論并創編新的故事情節。
2. 每個小組創編完成后,進行新故事的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創編的情節,選擇合適的敲鼓節奏和方式,以及新的角色對話。教師對幼兒的創編和表演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如情節的合理性、表演的生動性等。
(六)活動總結(5分鐘)
1. 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的內容,包括故事《丫丫敲鼓》、敲鼓體驗、角色表演和創編故事等環節。
2. 對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參與和精彩表現給予表揚,特別是在敲鼓節奏感、表演能力和創編能力方面表現突出的幼兒。
3. 鼓勵幼兒在課后繼續探索鼓的玩法和創編更多有趣的故事,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新發現。
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一)語言表達目標
1. 幼兒能完整、清晰地復述故事《丫丫敲鼓》,并理解故事所傳達的快樂情感。
2. 能夠準確地運用故事中的詞匯和語句描述敲鼓的場景和角色間的互動。
(二)藝術感知目標
1. 感受敲鼓聲音的節奏美和韻律美,能辨別不同節奏的敲鼓聲音所表達的不同情境。
2. 體會故事與音樂(敲鼓)結合所產生的獨特藝術魅力,提高對綜合藝術形式的感知能力。
(三)社會交往目標
1. 在表演和創編故事過程中,學會與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增強團隊協作意識。
2. 能夠積極主動地與同伴分享自己對故事和敲鼓的理解與感受,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二、活動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容,包括情節發展、角色情感和語言特點,使幼兒能夠生動地復述故事。
2. 通過敲鼓實踐,讓幼兒體會不同節奏和力度的敲鼓聲音對表達情感和營造氛圍的作用。
(二)教學難點
1. 在幼兒創編故事時,啟發他們突破原故事的框架,加入更多富有想象力和創意的元素,同時保持故事的邏輯性。
2. 在合作表演中,培養幼兒的默契,使他們能夠自然地融合敲鼓表演和故事表演,展現出良好的舞臺表現力。
三、活動準備
1. 《丫丫敲鼓》的故事音頻和視頻,包含清晰的角色對話和生動的敲鼓音效。
2. 足夠數量的小鼓、鼓槌、打擊樂器(如木魚、沙錘等,可用于豐富敲鼓表演)。
3. 制作故事角色卡片,上面有角色形象和簡單的性格特點介紹;繪制故事場景背景板,用于表演時營造氛圍。
4. 獎勵貼紙若干,用于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的積極表現進行及時獎勵。
四、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5分鐘)
1. 教師在教室播放一段歡快的敲鼓音樂(如《將軍令》的部分片段,只選取節奏明快、鼓點突出的部分),同時在教室前方展示一些鼓的圖片或實物,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 音樂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剛才聽到的音樂里有什么聲音呀?你們覺得敲鼓好玩嗎?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敲鼓的有趣故事。”從而引出《丫丫敲鼓》。
(二)故事欣賞與理解(10分鐘)
1. 教師播放《丫丫敲鼓》的故事音頻,讓幼兒安靜地聆聽。在播放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的.表情和反應,了解他們對故事的初步感受。
2. 播放完音頻后,教師再次播放故事視頻,這次讓幼兒帶著問題觀看,如“故事里丫丫為什么喜歡敲鼓?”“小狗和丫丫一起敲鼓的時候有什么特別的動作?”等。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這些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 教師拿出故事角色卡片,向幼兒介紹每個角色的特點,如“丫丫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她非常喜歡敲鼓,而且敲得特別好。小狗呢,它很機靈,聽到鼓的聲音就跑過來了。”加深幼兒對角色的印象。
(三)敲鼓探索(10分鐘)
1. 教師向幼兒介紹小鼓和鼓槌的使用方法,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如不要用鼓槌互相打鬧等。
2. 教師先示范幾種簡單的敲鼓節奏,如勻速的“咚咚咚”、有快慢變化的“咚 咚咚 咚咚咚”等,讓幼兒模仿練習。然后給每個幼兒發放一個小鼓和鼓槌,讓他們自由探索敲鼓的節奏和聲音。
3. 在幼兒探索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敲鼓方式,如輕輕敲、重重敲、快速敲、緩慢敲等,并引導幼兒感受不同敲鼓方式所產生的不同聲音效果和情感氛圍。
(四)故事表演(12分鐘)
1. 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根據幼兒人數選擇合適的角色。每個小組可以在教室前方的故事場景背景板前進行表演。
2.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要求幼兒在表演過程中加入敲鼓環節,用合適的敲鼓節奏表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情節的發展。例如,丫丫敲鼓歡迎小狗時可以用歡快的節奏,小狗和丫丫一起玩耍敲鼓時可以用有互動感的節奏。
3.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鼓勵其他小組的幼兒認真觀看,并在表演結束后給予掌聲和評價。評價內容可以包括表演的生動性、敲鼓節奏與故事的契合度等。對于表現優秀的小組,教師給予獎勵貼紙。
(五)創編故事與表演(13分鐘)
1.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果有更多的小動物來和丫丫一起敲鼓,或者敲鼓的地點發生了變化,故事又會變成什么樣呢?”鼓勵幼兒在小組內發揮想象力,創編新的故事情節。
2. 每個小組創編完成后,再次進行表演。這次表演要求幼兒不僅要表演新的故事內容,還要在敲鼓環節體現新的創意,如使用不同的打擊樂器組合來表現新的場景或角色。
3. 表演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自我評價可以讓幼兒說說自己在表演中的優點和不足,相互評價可以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教師根據幼兒的評價和表現,給予更多的獎勵貼紙,并對幼兒的創意和努力給予充分肯定。
(六)活動總結(5分鐘)
1. 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本次活動的全過程,包括故事欣賞、敲鼓探索、故事表演和創編表演等環節,強調每個環節的重點和幼兒的精彩表現。
2. 教師總結幼兒在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如故事復述能力、敲鼓節奏感、團隊協作能力和創造力等,鼓勵幼兒在今后的活動中繼續發揮這些能力。
3. 教師鼓勵幼兒將今天學到的故事和敲鼓游戲分享給家人和朋友,同時可以在家里繼續嘗試創編新的故事和敲鼓節奏。
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 5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與理解目標
1. 幼兒能夠熟悉《丫丫敲鼓》故事內容,理解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和行為動機。
2. 認識不同的節奏型,明白節奏在表達情感和營造氛圍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敲鼓情境中的應用。
(二)技能與表現目標
1. 學會用豐富多樣的表情、動作和語言來表演故事中的角色,提高表現力。
2. 能根據故事情節和角色情感的變化,準確地敲出相應的節奏,增強對節奏的控制能力。
(三)情感與體驗目標
1. 在參與故事講述、表演和敲鼓活動中,體驗快樂、興奮等積極情感,培養對語言和音樂活動的興趣。
2. 通過與同伴合作完成表演和創編任務,體會合作帶來的成就感,增進友誼。
二、活動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 引導幼兒深刻理解故事內涵,使他們在表演中能夠準確傳達角色情感和情節發展。
2. 幫助幼兒掌握多種基本節奏型,并能將其靈活運用到敲鼓表演中,與故事內容相呼應。
(二)教學難點
1. 在表演和敲鼓結合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協調性和整體性,避免出現脫節現象。
2. 在創編故事環節,鼓勵幼兒突破常規思維,創造出新穎、有趣且富有
【大班語言活動《丫丫敲鼓》教案】相關文章:
老虎敲鼓童話故事07-2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7-18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精選]07-05
丫丫兔擇偶06-28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精品)07-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精華】07-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07-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實用】07-05
(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