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教案匯編四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畫圖的工具欄的基本使用方法
2、會用畫圖軟件的顏料盒,并給圖畫填上顏色,畫出彩色圖畫。
重點、難點:
會用畫圖軟件的顏料盒,并給圖畫填上顏色,畫出彩色圖畫。
教學方法:講解、上機指導
活動準備:電腦,幼兒已有一定的電腦操作經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畫有海鷗、藍色大海的圖畫。這副畫與上一節我們畫的畫有什么不同呢?這一節我們就畫一副更精彩的畫。
二、提問
這副畫怎樣才能畫出來呢?
1、先讓幼兒說一說平時怎樣用彩筆畫畫的。
步驟:1)從彩筆盒里選粗彩筆、還是細彩筆。
2)用彩筆畫畫或涂顏色。
2、用電腦畫畫也是一樣的,(用電腦畫畫的方法)
1)先從工具欄中選用鉛筆、用刷子,還是用小桶,
2)然后選擇喜歡的顏色,然后再去涂上顏色。
3)然后去畫畫或涂顏色。
3、畫畫或涂色演示
1)先從工具欄中選用鉛筆。畫蘭色的波浪線,(注意封閉,否則漏色)
2)選擇“小桶”并選擇藍色,移動鼠標到波浪線下。
3)在波浪線下單擊鼠標,觀察效果。
4、幼兒嘗試。
畫藍色大海,畫紅色太陽,畫棕色巖石……
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并指導,特別注意沒有封閉而把整個區域填充顏色的情況作解釋。
5、作品交流。
教師發現好的作品,然后通過電視向全班幼兒展示,讓全班幼兒吸取別人的優點。
6、作品修改。
針對自己的作品,吸收別人的優點進行修改或畫一副更好的畫,使自己的作品更好。
三、小結。
展示幼兒作品,并做適當評講。
幼兒園教案 篇2
創新性教育需要環境的,較重視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活動即為教學成果之一。
在實施創新教育時,教師應明確幼兒的創新并非發明、創造,特別對年幼的兒童來說,更需環境的支持與暗示。空口說白話,是造就不出創新人才的。環境中的材料合理、可r變性強,幼兒獲得創新的契機就多。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同時,應注重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合理”提供。
課題生成:
現在的兒童是21世紀真正的主人。為了讓我們的教育對象巨好地迎接21世紀的挑戰,在幼兒階段,教師就應關注幼兒社會置應能力、抗挫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本活動以幼兒最感興趣向玩具為刺激源。
以探索和了解搬運玩具的各種方法和策略,提高較新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力圖使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下發現問題、主動參與、探索實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且體驗挫斤及戰勝困難所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收獲。
本活動既有社會性方向教育要求,又融合了語言、音樂及體育的內容,既培養任務意識、規則意識、創新意識,又極具情趣性,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動的延伸與幼兒的生活緊密聯系,能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共同提高。
活動目標:
1、探索和嘗試搬玩具的各種方法和策略。
2、提高創新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幼兒玩具若干,有大的、小的、輕的、重的不同種類的玩具;玩具材料若干:小推車、塑料袋、大小塑料框、布、繩子。另準備花風兩個,大地毯一塊,氣球傘一把及椅子(與人數相等),錄音機;音樂磁帶,青蛙布袋木偶。
2、場地布置。
①教師椅子;
②幼兒椅子;
③地毯;
④玩具散放用氣球傘蓋住;
⑤工具材料;
⑥花屏風。
活動過程:
1、從復習故事《拔蘿卜》引出問題,嘗試創新解決。
(1)師生共同講故事《拔蘿卜》,邊講邊唱,激起幼兒快樂的情緒,感受各角色為拔出蘿卜積極參與、共同努力。
(2)提出問題,大家終于把蘿卜拔出來了,可是蘿卜太大了,怎么運回家呢?
(3)幼兒思考,提出多種解決方法。教師鼓勵幼兒的創新精神,充分肯定幼兒針對此問題所想出的搬運方法。
2、綜合活動:搬玩具。
(1)進人情境:
教師出示木偶,由青蛙博士告訴幼兒神奇的秘密。青蛙博士:“我要告訴小朋友們一個秘密,在森林里藏著一個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裝著許多許多好玩的玩具,如果你們能想辦法一次把它們都搬完,這些玩具就送給你們玩了。激發幼兒去嘗試的欲望,并強調將玩具一次都搬完這一要求,在這一規則約束下,幼兒可充分利用材料,并更有創造性地完成任務。)
(2)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搬玩具:
①聽著歡快的音樂進入大森林,找尋神奇的口袋。
②打開口袋,看看有些什么?
③嘗試一次將玩具全搬走。(幼兒嘗試搬玩具時,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可協助,但不正面指導。)
④針對幼兒的活動予以評價。
(3)請出青蛙博士,對幼兒的表現予以評價。
①先請幼兒將自己搬來的玩具放在椅子前。
②對活動中使用的工具材料、運用的多種方法有創新表現的幼兒予以表揚,對幼兒的合作行為給予肯定,對責任心強、玩具搬得多的幼兒予以贊賞。
③結合“一次全搬完”這一規則要求決定是否將玩具送給大家。
④如果幼兒未按“一次全搬完”這一要求完成任務,青蛙博士告訴幼兒,玩具將全部收回。
⑤在受到一定挫折的情況下,教師鼓勵幼兒再爭取一次機會,不怕失敗。
(4)大家共同討論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相互配合不夠,只顧自己,沒有充分利用工具等。)
(5)再次嘗試搬玩具:
先將玩具送回去。再次嘗試。教師指導語:“怎樣才能搬得更多呢?”“再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多搬一些呢?”“檢查一下是不是都搬完了?”
3、歸納總結經驗,體驗成功。
(1)青蛙博士再次評價,決定是否將玩具送給幼兒。
①歸納方法:大的抱,小的、零散的用塑料袋、框、推車或布等聚攏搬運,一人拿不動,兩人或多人合作,巧妙運用身體各部位或服裝來裝運等。
②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決定是否送給幼兒。
(2)與現實生活聯系,遷移經驗:
“今天小朋友們在搬玩具時使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了,如果你們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難也不要怕,只要開動腦筋定會成功的。”
(3)體驗成功的快樂:
感謝青蛙博士,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將玩具搬回教室。《蘿卜》的故事和歌曲是幼兒學過的知識,在這一活動中不僅對之前做了了復習鞏固,而且還利用它挖掘出更新的教育素材,啟發了創新意識。
活動延伸:
1、將活動中努力得到的玩具搬到班級讓幼兒玩,幼兒更加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以培養幼兒對玩具的愛護。
2.這個活動不僅是游戲,而且有實際的意義。幼兒會有許多相似的經歷,比如收拾學具時就可以運用這一經驗,使用一些工具將很多東西歸類擺放并且搬往一處,知道掌握些搬運方法和技巧,更能省時又省力。
課題評價:
效果分析
1、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濃厚,主動參與的愿望強烈作為活動的刺激源,的確起到了恰當的作用。
2、從搬運方法分析:第一次嘗試,幼兒使用較多的工具和塑料袋,能將有的玩具搬了回來,可見幼兒首先運用了生活的經驗。第二次嘗試,幼兒搬運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抱扛,有的把小玩具放在大玩具上抬著走,在利用了提供的工具之外,還有很多新的創意。
3、從合作性方面分析:第一次嘗試,絕大多數幼兒是自顧自的,有的幼兒用塑料袋裝了幾樣自己喜歡的玩具就拎了回來,而且很滿足。有的幼兒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抱了許多玩具,很辛苦地搬回來。
但幼兒之間聯系很少,反映了幼兒的基本狀態。第二次嘗試,大家共同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后,去的目的性增強了,合作行為大大增多,直到將最后一件玩具拿在手中,大家才一起往回搬,表現出幼兒很強的集體觀念,的確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
專家點評:
該活動有以下幾個妙處:
妙處一:嘗試錯誤在前,正確結論在后。教師用兩次搬玩具的'情境設置,第一次在討論前,第二次在討論后。第一次給幼兒積累經驗,第二次給幼兒運用新經驗的機會,充分考慮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妙處二:用情境、材料設置、搬運難度,提供幼兒有目的操作的實踐機會。在任何活動中,因興趣性的影響,大部分幼兒操作時不太關注自己的能力,做法是否滿足學習的要求,雖然利用了學習的過程,但沒有好的收效。本活動,教師強調了指導語“一次將所有的玩具都搬走”,提醒幼兒創造性地利用材料搬運,并以此為難點,討論分析,有一定的教學難度。
反思與討論: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內容可以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色彩感興趣,能大膽運用多種顏色繪畫,表現不同時間段樹林的景色。
2、大膽表現,體驗交流的樂趣。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察過三個時間段(白天、傍晚、夜晚)樹林景色變化的圖片。
物質準備:PPT,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結合PPT,引導幼兒回憶、講述不同時間段小樹林的景色。
提問:你看過白天、傍晚、夜晚的小樹林嗎?它們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樣?
為什么這些樹林的顏色會不一樣?(顏色的變化是由于光線的變化造成的)
二、啟發幼兒構圖。
1、師:如果請你來繪畫你想畫什么時候的小樹林?你會使用什么顏色?
2、教師出示范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中樹葉的顏色。
師:老師也繪畫了不同時間段的小樹林,看白天的小樹林用了什么顏色?傍晚、晚上的呢?
三、引導幼兒繪畫小樹林。
1、構圖:先繪畫小樹林。
2、根據時間段的不同,在樹木輪廓涂上相應的顏色。
四、展示與分享
師幼共同布置"美麗的樹林"展,共同欣賞,評價作品。
小百科:樹林通常范圍比樹叢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長的許多樹木.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樹葉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孩子對于飄落的樹葉也比較的感興趣,隨著深秋季節的到來,小樹葉也由綠變黃,一個個好象穿著金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攙著大樹媽媽在秋日里翩翩起舞。一陣秋風吹來,樹葉隨風起舞,飄然而下。中班《會跳舞的樹葉》活動對幼兒來說,蘊藏著樹木自然生長、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是幼兒樂于親近、探索、思索、嘗試的一個主題。該活動內容符合季節特征,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讓孩子在與小樹葉親密接觸后,通過身體的語言以及優美動聽的歌聲來表體驗和表現秋天的落葉飄飄,隨風飄動的景象。讓幼兒體會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風拂面樹葉落的特點。
活動目標
1、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優美旋律,學唱歌曲《跳舞的樹葉》。
2、樂于用形體動作表現樹葉隨風飛舞的姿態,體驗與同伴飛舞的喜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熟悉旋律。
1、談論對音樂的感覺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
2、幼兒自由舞動身體。
師:(1)你覺得小樹葉在做什么呢?
(2)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學學小樹葉隨風擺動的樣子吧。
二、聆聽歌詞。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跳舞的樹葉》
師:有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做《跳舞的樹葉》,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中的樹葉是怎么跳舞的吧!
2、幼兒跟唱熟悉歌曲。
師:你聽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句?樹葉跳了哪些舞?
3、教師邊彈琴邊唱,幼兒跟唱。
三、肢體探索,表現歌曲。
1、探索樹葉隨風舞動的姿態。
師:(1)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會怎么在空中舞蹈?
(2)除了剛才已經做過的動作,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樹葉的隨風飛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現樹葉飛舞的姿態。
四、離開活動室:
1、樹葉寶寶們,外面還有許多的小樹葉想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們一起到外面隨著秋風跳舞去吧!
2、幼兒隨歌曲邊跳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對幼兒來說,蘊含著樹木自然生長等的秘密。是幼兒樂于親近、探究、思索、嘗試的一個活動。
《會跳舞的葉子》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不僅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而且歌詞也很生動,適合幼兒演唱。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多聽,多感受,這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才會增強。在我們的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都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作背景,既可以營造氣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活動,幼兒可以認識很多樹葉,可以認識他們的外形及顏色,豐富了幼兒對樹葉的認識和了解。
【【推薦】幼兒園教案匯編四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4篇04-03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四篇04-03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九篇04-01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9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8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5篇03-28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3-27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8篇03-27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5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十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