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拱形》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拱形》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拱形》教案 1
設計意圖:
薄殼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如安全帽、拱橋、拱形屋頂等,但這樣的知識內容在小學、初中的教材中才會出現,如何讓幼兒園的孩子通俗易懂的了解拱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我們用幼兒身邊常見的雞蛋殼、鉛筆、紙、積木等,通過幼兒自己親自動手做實驗,來感知體會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時出現的不同現象,也許不是所有的幼兒實驗都能成功,但如果他們在活動中能仔細觀察,喜歡探索,這也是我們活動的一個收獲。
活動目標:
1、探索感知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時出現的不同現象。
2、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操作中能仔細觀察、樂于探索。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個人操作材料:1/2雞蛋殼4-5個,削好的鉛筆
2、分組操作材料:針筒、卡紙條、書、積木、裝水的盆、托盤若干,紅色筆一支
3、有關拱形的多媒體圖片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小雞出殼”引起幼兒興趣
二、幼兒探索力作用于雞蛋殼的凹面、凸面的不同現象
1、提問:雞姐姐和雞妹妹吵個不停,你們來評評理,到底是誰先啄破了蛋殼?
什么東西比較像小雞的尖嘴巴?你們愿意來做個實驗嗎?
2、幼兒用鉛筆模擬小雞的尖嘴巴,分別戳蛋殼的凹面、凸面。
3、教師、幼兒共同小結:蛋殼的凹面比較容易戳破,蛋殼的凸面要花較大的力才能戳破。因此蛋殼是雞妹妹先啄破的。
三、往雞蛋殼內、殼外做注水實驗,明白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
1、出示針管,演示如何吸水、注水。
2、幼兒做實驗。
3、幼兒交流實驗的結果。
4、教師講解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原理:針管里的水就象是鉛筆戳在蛋殼上的力,當水落在蛋殼凸面時就散開流掉了,就像是鉛筆上的力大部分沿蛋殼表面分散了,所以蛋殼不容易破,拱形橋面也能承受較大的力;當水落在蛋殼的凹面時,水集中在蛋殼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殼的中心,蛋殼就容易破。
四、探索力作用于平面、凸面的不同現象
幼兒用卡紙和積木分組合作搭橋,要求是用兩塊積木做橋墩固定,卡紙做橋面,橋面至少要承受一塊積木的重量不會塌掉。(活動中如果幼兒不能想到拱橋,可提醒幼兒想想還有什么形狀的橋。)
五、分享交流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1、出示拱形積木,提問:這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物品?
2、教師用多媒體圖片做介紹,使幼兒明白物品設計成拱形的原因。
結束:小朋友們可以再去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拱形的,也可以自己設計拱形的物品,并把它們畫下來,讓其他人了解這些知識。
活動反思:
《找拱形》一課從教學預設到教學過程,突出了活動的趣味性、科學的創新性以及學生親身經歷猜想、驗證及主動創造的過程,本課教學過程中有三點達成了預設目標:一是較好地組織每個學生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對科學探究活動、對拱形結構的進一步認識有了提高;二是科學概念的形成突出了以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為基點,緊密聯系了學生學情,并在此基礎上對拱形的具象化認識有了更多的感觸,通過過程中的小組分工、匯報交流讓學生充分感知拱形結構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奇妙運用;三是讓學生在體驗學習中對拱形物體的研究有了切身的印象,在探究、對話中發現了拱形結構在自然界中以及在人類的創造發明中的生動體現,而學生在教師組織引導學習中也學會了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的良好品德。
本節課不僅是讓學生知道圓頂形是拱形的組合,還要了解圓頂形、球形的受力特點,它為什么能承受很大的力,和拱形比,它又有什么特點。確實,如果本節課和“力”脫離了就毫無深度可言了。因為有了這些活動的設計,所以學生能很好的感受圓頂形受力的特點。
在本課中存在不足之處:
1、學生回答問題、討論交流不是很積極,平時要多注重培養。
2、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要適當延長,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
3、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少,這樣在課的后半段,以至于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4、上課的語速有點快,以后要多注意。
在科學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活動的設計中我還需要考慮的更全面。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拱形》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能夠理解拱形結構的特點和作用。
2.技能目標: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拱形結構能夠承受較大壓力的特點。
2.教學難點:引導幼兒通過實驗探究拱形結構的奧秘,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教學準備
1.各種拱形建筑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2.積木、紙張、書本等實驗材料。
3.記錄表、筆。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3分鐘)
1.展示一些拱形建筑的圖片,如拱橋、拱門等,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些建筑,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幼兒自由發言,教師總結引出主題“拱形”。
(二)探索拱形的特點(12分鐘)
1.實驗一:“紙張的力量”
教師給每組幼兒提供一張紙和一本書,讓幼兒嘗試將紙平放在兩本書之間,然后在紙上放積木,觀察紙能否承受積木的重量。
再將紙折成拱形,放在兩本書之間,再次放積木,觀察紙的變化。
引導幼兒對比兩次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并思考:為什么拱形的紙能承受更多的積木?
2.實驗二:“積木拱橋”
為每組幼兒提供一些積木,讓他們嘗試搭建一座平橋和一座拱橋。
然后在橋上逐漸增加書本,觀察哪座橋能承受更多的書本而不倒塌。
同樣讓幼兒記錄實驗結果,并討論拱形橋能承受更多重量的原因。
(三)討論與總結(10分鐘)
1.組織幼兒圍坐在一起,分享他們的實驗結果和發現。
2.教師結合圖片和簡單的示意圖,向幼兒講解拱形結構能夠承受較大壓力的原理,即拱形能把受到的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從而能夠承受更大的重量。
(四)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10分鐘)
1.播放一些關于拱形在生活中應用的視頻,如隧道、窯洞等。
2.鼓勵幼兒說一說他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拱形,為什么這些地方要使用拱形結構。
(五)活動延伸(5分鐘)
1.在建構區投放更多的材料,讓幼兒嘗試搭建更復雜的拱形建筑。
2.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尋找身邊的拱形,并嘗試用簡單的材料制作一個拱形模型。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拱形》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杯子》教案10-25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根教案03-29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復制》10-22
《奇妙的生命》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范文07-07
幼兒園大班科學:奇妙的聲音10-17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生命》教案(精選10篇)01-30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水詳案》10-12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植物色素》11-07
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水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