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認真。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板書課題,學生注意看“燕”字的寫法)。學生齊讀課題。
看了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合并后將問題寫在黑板上。)
現在我們就一起到書中去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看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識字、問老師識字、問同學識字、聽記識字……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記字音。
3、同桌互讀課文,糾正讀音。
4、小組內分段互讀課文。
5、引導學生把故事講得有語氣,有感情。
三、再讀課文,用心感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幫助學生理清層次: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去做什么?小燕子觀察了幾次?
(一)小燕子第一次觀察
1、讀一讀,劃一劃,小燕子第一次觀察到了什么?
2、燕子媽媽是怎么說的?怎么讀這段話呢?
3、指名讀,說說為什么這么讀?體會把課文讀懂了才能讀出語氣。
朗讀時通過創設故事情境來進行。
(二)指導學生用自學、小組合作等方法學習小燕子第二次、第三次觀察冬瓜茄子。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讀。
2、分小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小燕子學觀察的情景,想象燕子媽媽的表情,帶上動作朗讀。
(三)學習課文開頭
1、多媒體演示菜園風景,引導學生觀察冬瓜和茄子,說說它們的不同。
2、出示句子: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
引導學生做動作理解劃線動詞,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四、課堂小結。
用表演、自編兒歌等多種形式理解課文,激發感情。
1、小結
齊讀課題,現在再讀課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
因為小燕子終于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大小、顏色、外形三個方面的區別,說明小燕子觀察事物一次比一次更認真了。
做到認真,不僅是為了贏得媽媽的笑聲,更重要的是“認真”乃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如果一個人干什么都馬馬乎乎、大大咧咧,不懂得“認真”二字,那么這個人一輩子必將一事無成。
2、選擇性練習,喜歡哪個就做哪個。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表演課文內容
(2)回顧黑板上問題,自查是否都已掌握,不會的題目請教老師和同學。
(3)你喜歡小燕子嗎?從它身上你學到了什么?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4)根據課文內容自編兒歌。如:
小燕子,學觀察。
第一次,比大小,
冬瓜大,茄子小;
第二次,看顏色,
冬瓜青,茄子紫;
第三次,更認真,
“冬瓜皮上有細毛,
茄子柄上有小刺”。
媽媽聽了笑哈哈。
五、拓展延伸,走向課外。
到菜園里去看看、摸摸、認認,調動多種器官認識蔬菜,然后與同學交流一下,看誰能當“蔬菜小博士”。
教學反思:
《燕子媽媽笑了》一課講的是燕子媽媽讓自己的孩子三次去觀察茄子和冬瓜的區別,小燕子在媽媽的鼓勵下,每次觀察都有自己的新發現。這一課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性很強,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我抓住課題導入,向孩子們發問: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在課堂教學中我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時間潛心地讀,投入感情地讀,有感悟地讀,帶著問題讀……多讀少講,以讀帶講,從而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自主學習。可是讀了許多遍,孩子們仍然找不出原因。我又把問題一步一步簡單化:小燕子去觀察了幾次茄子和東瓜的區別?為什么媽媽要讓它觀察那么多次?開始孩子們認為小燕子很笨,看了三次才看清冬瓜和茄子的區別,并沒有說到“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 由于孩子已經把課文讀得很熟了,當“為什么媽媽要讓它觀察那么多次?”這個題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時,孩子們很容易地讀懂了:從燕子媽媽這個角色來考慮問題,可以看出燕子媽媽也是在鼓勵自己的孩子。因為小燕子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所以媽媽笑了。課文中心也迎刃而解:要學習小燕子,善于觀察,認真思考,才會有新發現。
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多讀是語文學習之本,感悟必須是建立在熟讀基礎上的展現。人總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前進,所以,我相信不斷的努力和思考,能促使我獲得更多的經驗。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2】
【設計理念】
明確文本取向,綜合運用課內外學習資源,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獲得對文本的感悟和情感體驗,從而實現語文實踐能力的提高與審美品位的提升,讓學生喜愛語文。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11個生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情感目標: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讀好對話。
【教學難點】
理解三次對話,讀好對話。
【教學方法】
針對當前語文教學中感悟泛化、淺化、異化的偏差,引導學生潛心會文,通過情境、體驗、觀察實踐等手段讓學生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課前準備】
1、學生:仔細觀察茄子與冬瓜,比較它們的異同。
2、老師:CAI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音樂《小燕子》,學生隨音樂拍掌跟唱。
2、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燕子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發生在燕子和燕子媽媽身邊的故事。板書:燕,指導學生書寫識記。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學情:
燕子和媽媽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
【自評: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生動、有趣、形象的畫面,輕松優美的音樂導課,直截了當,同時指導書寫“燕”字,突出一年級識字寫字教學這一重點。】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2、你們想讀課文嗎?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新詞,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并多讀幾遍。
3、請同學們展示一下你的學習成果,看看菜園里的詞語你認識了哪些。
(課件出示:燕子、躺在、茄子、掛在、能不能、不錯、紫色的、仔細、小刺、滿意)
4、會讀的站起來讀一讀。抽讀個別難記的詞。
5、我們認識了詞寶寶,再來認一認字寶寶吧。(課件出示字)
〈1〉請大家拿出生字卡,讀讀這些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組里的小朋友。
〈2〉請小組長展示小組的學習成果。
6、同學們自學得真好,現在我們一起讀一讀,遇到不會讀的字就擺擺手。抽出個別難認的字,請小老師帶讀。
【自評:在自由讀文中,給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的識字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主動識字,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字寶寶你們認識了,字寶寶回到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來嗎?你們能把課文讀通順嗎?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誰愿意向這位同學挑戰?你認為哪段讀得最好就站起來讀那段,評一評。
3、誰來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燕子媽媽交給小燕子什么任務?指名回答。課件出示:“你能不能飛到菜園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齊讀,板書:冬瓜、茄子(簡筆畫)讓學生貼圖,體會“躺”和“掛”的意思,感受課文用詞的準確性。
4、小燕子完成任務了嗎?它是怎么完成的?(指導朗讀3-6自然段)
【自評:給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讀中自主地感知課文,整體把握課文。】
四、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3-6自然段,找一找:小燕子一共去了菜園幾次?它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2、匯報學習結果,相機板書
冬瓜 茄子
大 小
青 紫
細毛 小刺
師生合作讀
(師:冬瓜是大的,生:茄子是小的……)
3、小燕子發現冬瓜和茄子有這么多不同,它是怎樣對燕子媽媽說的?你愿意讀一讀嗎?找出小燕子說的話,用“﹍﹍”畫出來,試著讀一讀。
(指導朗讀小燕子的話)
(1)課件出示句子:
“媽媽,媽媽,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媽媽,媽媽,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2)試讀
(3)當小燕子第一次發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時,它的心情怎樣?(高興)指名讀,評讀,師引讀。
(4)第二次呢?(高興,而且驚訝),指名讀,評讀,師引讀。
(5)第三次呢?(興奮)
課件出示(冬瓜、茄子實物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小燕子連這么細微的地方都看到了,它當時是什么心情?(不但驚訝,而且興奮),指名讀,評讀,師引讀。
再讀三組對話
4、燕子媽媽看到小燕子觀察得這么仔細,燕子媽媽又怎么樣呢?
用“﹏”劃出媽媽的話啊,自己讀一讀。
指導朗讀媽媽的話。
(1)課件出示:
“不錯。你能不能再去看看,還有什么不一樣。”
“很好。你再去仔細地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
(2)指導朗讀對話。
【自評: “讀書重在感悟”,讓學生在主動和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一次又一次不同的讀書過程中,提高了朗讀層次。】
五、精讀課文,展示表演
聽到同學們這么入情的朗讀,老師也想加入到你們的隊伍。咱們一起來演一演吧,老師讀燕子媽媽的話,你們讀小燕子的話。
師生共同表演。
課件出示對話:
“你能不能飛到菜園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
“媽媽,媽媽,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不錯。你能不能再去看看,還有什么不一樣。”
“媽媽,媽媽,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很好。你再去仔細地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
“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學生合作表演
【自評:師生一起盡情朗讀,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
六、拓展思維,學以致用
同學們,小燕子能認真觀察,發現茄子和冬瓜的許多不同,我們也來比較觀察:荔枝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自評:拓展思維,學以致用】
七、小結
通過觀察,老師發現同學們和小燕子一樣,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要仔細。這樣,這個人就能不斷地進步。
八、作業設計
1、讀一讀:有感情地讀課文
2、演一演:和媽媽一起讀對話
3、比一比:觀察一種蔬菜的顏色、形狀、大小。
【自評:設計層次性作業“菜單”,尊重學生的不同需求,讓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學生能根據興趣、能力選做,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教后反思】
這節課在設計上與以往常見的設計沒多大區別,重視朗讀是本節課的一大特點。
一、重視讀好課文,強調以讀為本
讀好課文是課文學習的關鍵,怎樣讀好課文?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兩個方面:
1、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
課堂上學生的讀書過程,是學生和文本交流,感悟語言,從感悟中掌握語言的過程。感悟必須以充分的讀為前提,讀得不充分,就很難有所感悟,熟則能悟,悟則能化。這充分的讀,表現為讀有要求,讀有層次,讀有所導。如:開課伊始,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想讀課文嗎?請大家自由地把課文讀一讀,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新詞……”。在課文生字學習之后,“你們能把課文通順嗎?”而后,“一共去了幾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引導學生找到相關語句,感受故事和人物情感的變化,由此在進入熟讀環節。
2、引導學生讀出書中人物的感受
學生與文本交流,讀文品句的情感體驗會因人而異。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要說讀書的感受,往往是別人說什么,其他人就跟著說什么。如何凸現學生讀書中情感體驗的個性化、多元化,老師引導尤為重要。如:當小燕子第一次發現冬瓜和茄子不同時,它的心情怎樣?第二次呢?第三次呢?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名讀,評讀,范讀、師引讀、師生合作讀,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二、重視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本節課中,主要采用了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認讀,或者請教同學;然后再由詞到字,去拼音認字等方式。這樣就使學生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識字,做到字不離詞,便于理解字詞的意思,熟記生字。
三、巧用多媒體
在這節課中多次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優勢:導課、識字、比較觀察冬瓜和茄子的異同以及燕子和媽媽的對話等,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
這節課發現自身“牽”的成分太濃,學生自主的空間較少。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精選05-25
《燕子媽媽笑了》優質教學設計「附反思」06-08
課文《燕子媽媽笑了》教學反思03-13
《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匯編04-02
燕子媽媽笑了的語文教學反思01-21
《燕子媽媽笑了》的語文教學反思01-18
《燕子媽媽笑了》語文教學反思03-19
《燕子媽媽笑了》語文教學設計03-19
有關《燕子媽媽笑了》的語文教學反思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