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1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了解課文內容。
學前準備
1.制作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2.自學字詞,熟讀課文。(學生)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圖畫導入。(用時:5分鐘)
1.設疑:你們知道“咕咚”是什么嗎?
2.教師導言:東西掉進水里會發出咕咚的響聲,可就是這個響聲卻把兔子、狐貍、猴子、小鹿嚇得撒腿就跑,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0課《咕咚》。師板書課題并教讀:咕咚
3.認讀生字“咕、咚”,師相機講解:這兩個字可以組成“咕咚”一詞,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叫象聲詞。
1.生邊聽老師導言邊思考
2.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咕、咚”。并舉例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象聲詞。
1.認讀生字。
dōnggū
咚咕
2.我會說象聲詞。
例:咕咚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用時:15分鐘)
1.引導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想辦法解決。
(2)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3)標出自然段序號。
2.組織同桌互讀,互相幫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評價。
4.組織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5.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完成初讀要求。
2.同桌互讀課文。
3.分自然段讀課文。
4.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5.全班匯報生字學習情況。
(1)說一說用哪種方法,識記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種識記方法。
(2)積極參與課堂識字活動,鞏固識記。
3.給下列生字注音。
( )( )( )
熟鹿命
( )( )( )
野攔領
4.我會組詞。
掉:
嚇:
跟:
羊: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用時:10分鐘)
1.引導齊讀課文,啟發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組織同桌互相說一說。
3.組織全班交流。
1.齊讀課文,回答問題。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5.看課文插圖,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導寫字。(用時:10分鐘)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1.認真觀察要求會寫的生字,交流書寫要注意的問題。
2.仔細觀察教師范寫,跟著書寫。
3.描紅、臨寫。
4.全班展示。
6.我會寫。
家象都
7.寫筆順。
家:
象:
教學反思
興趣是學生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特點,形象有趣、富有懸念性的東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在這節課前,我采用了實物做了一個實驗,把木瓜從高空扔進水桶里,發出咕咚的聲音,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什么聲音?你想知道嗎?接著板書:咕咚。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2
[教學目標]
1.認識“咕、咚、熟”等12個生字,會寫“嚇、怕、跟”等7個生字。
2.通過圖片、形聲字或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故事內容。
難點:
能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把一塊石頭扔進事先準備好的水桶中)聽,這是什么聲音?(咕咚、咕咚)(板書:咕咚)對,就是這個聲音嚇跑了好多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那就和老師一起去森林王國看看吧。
二、自主讀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出示自讀要求,學生根據要求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不認識的字,猜猜它們的.讀音。
2.不會讀的字詞借助拼音讀準確。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認讀。
(2)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3)借助連環畫,圖文對應學習,讀懂故事內容。(或根據學生已有的讀連環畫的經驗——“段落之間有空行”來判斷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圖,學習第1~4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小兔子怎么了?從課文哪個自然段可以看出來?(第2自然段)
(2)誰聽見了小兔子的喊聲?(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邊跑一邊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3)“咕咚”是什么?
(4)聽到他們的喊聲,還有誰也跟著跑起來了?
出示: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
2.出示課文插圖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根據這些動物們的表情,猜猜他們會說些什么。(學生大膽想象)
(2)引導學生朗讀第1~4自然段,體會小動物們害怕的心情。
3.哪些動物是跟著兔子跑的?
4.小動物們一邊跑一邊叫是因為。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嚇”“怕”“跟”三個生字,組詞,觀察結構。
(1)三個字均為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2)“跟”字復習足字旁筆畫的變化,右邊第一筆橫折起筆與足字旁齊平。
2.教師范寫,講解要點。(“嚇”左窄右寬,“怕”左窄右寬,足字旁最后一筆是提。)
3.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寫字姿勢。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3
教學目的要求:
1.能借助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理解課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跑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思路:
先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接著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逐段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帶“放”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自讀課文《小牛站起來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新課前,老師想出個問題考考大家:一個木桶中,裝了滿滿的一桶水,假如你們把一塊石子扔進水中,這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呢?(咚,咕咚。)(板書:咕咚)就是這聲音,曾經嚇跑過好幾種動物呢!你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想)好,老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咕咚》。
2.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什么事呢?下面請聽錄音。
二、聽全篇課文的朗讀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仔細聽,認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哪幾種動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貍、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
三、借助漢語拼音,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你不理解的字、詞。
3.指名朗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問題。
全文共有____個自然段,____幅圖,講了____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來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著跑,只有____沒有跟著跑。幫助大伙兒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導看圖,說清圖意。
出示課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干什么、為什么這樣”的順序,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圖意參考:
1.兔子聽到木瓜熟后掉進湖里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聽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貍、山羊也跟著跑。
3.大象也跟著跑。野牛攔住了大伙兒,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
4.兔子領著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結過渡。
剛才,老師和大家聽了錄音,讀了課文,看了插圖,同學們對《咕咚》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篇課文中,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幾種動物為什么也跟著就跑,野牛為什么攔住它們,故事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你們想知道嗎?(想)老師下一堂課再和大家一起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咕咚”是什么?
2.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情,它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么?(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為什么跑?(它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它有沒有仔細看一下?(沒有)
4.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發出“咕咚”一聲,這聲音太響了,膽子很小的兔子聽到這個聲音會怎么樣?(害怕)
5.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嚇了一跳、拔腿就跑、邊跑邊叫)(隨機理解:拔腿就跑)
6.它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對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7.指導朗讀:“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三、閱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么?(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貍、山羊也跟著跑起來了。)
2.小猴為什么也跟著跑?從哪兒看出來的?(小猴聽了兔子的叫聲,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從小猴子邊跑邊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們來了,小猴子心里會怎樣?(非常害怕)
4.指導朗讀:“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一下森林里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
6.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怎么樣?“大伙兒”指誰?(有狐貍、山羊、小鹿。它們也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大伙兒”指狐貍、山羊、小鹿)
7.它們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們認為“咕咚”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要來吃它們了)
8.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說“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其它的動物以為“咕咚”吃它們來了。它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
9.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
10.就這樣,很平常的一聲“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一種很怪的動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它們一個跟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也怎樣了?(跟著跑起來)
四、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么?(野牛攔住大伙兒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
2.野牛為什么沒有跑?它是怎樣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攔住了大伙兒)
3.(出示“攔住”一詞)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么攔的?(讓學生通過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和大伙兒后是怎樣問的?(指導學生用“先問____,再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問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五、閱讀課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掛圖4)這幅圖講了什么?(大伙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兒是怎樣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比較朗讀后思考:
(1)木瓜為什么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進湖里為什么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撞擊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出的聲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們都怎樣呢?(大伙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這里的“大伙兒”指誰?為什么都笑了?(“大伙兒”指:兔子、小猴、小鹿、狐貍、山羊、大象。它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動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這時候,它們會想些什么呢?(誘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瞎跟著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兔子聽到“咕咚”的響聲,沒有弄明白,就邊跑邊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跟著跑起來,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貍、山羊、小鹿聽到后,一邊跑一邊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見了也跟著跑起來。野牛卻不這樣。他攔住大家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最后兔子領著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在這個故事中,我喜歡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慌張,能先問個為什么,不盲目地跟著別人跑。我不喜歡兔子、小猴子、山羊、狐貍、小鹿、大象,因為它們遇事不先問為什么,別人怎么說,也跟著別人怎么說;別人怎么做,也跟著別人怎樣做)
3.我們同學們以后遇到事情應怎么辦?(遇事先問個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第三課時
一、復述故事。
1.學生分小組試講故事。
2.小組推選代表上講臺講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個同學為一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種動物的頭飾,在音樂聲中進行表演。
三、輔導學生自學自讀課本第19課《小牛站起來》。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朗讀,老師糾正讀音。
(2)讀了這篇課文,想想課文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沒有聽烏龜的勸告,不怕摔跤,終于學會站起來了的事。)
2.對照插圖,找出與圖相對應的自然段。
(1)指名說說每幅圖講了什么內容?
參考圖意:
①小牛學站起來,幾次摔跤,烏龜勸它別學了,小牛沒有聽從。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僅站起來了,而且還在練習走路呢!
(2)根據圖意找出相應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
3.指名讀課后問題,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樣站起來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別人的話,通過反復練習,終于站了起來。)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失敗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別人的話,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板書: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跟”7個漢字。學習“羊字頭。”“足字旁”2個新部首。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或親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設計思路: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緊接著進入課文學習,在學生對課文有初步感知以后,引導學生質疑,再以“疑”為線索,以讀為本,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富有個性化的朗讀指導,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道理。因一年級的課文不管生字熟字都帶拼音,因此生字詞的教學可把“音”放在第一課時,通過反復的朗讀,學生自然熟記,部分“義"也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來理解,而“形”及書寫指導可放在第二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題激發期待
1、教師模仿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教師再故做神秘地發出“咕咚”的聲音,再讓學生猜,從而引入課文學習。
(閱讀期待是一種探求未知的渴望,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也是教學得意有效開展的基礎,開課是設置懸念,就是營造一種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里共有幾只動物?“咕咚”到底是什么?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三、質疑問難以學定教
指導學生就所找出的動物進行質疑,學生如果不明白,教師可舉例。如:聽到“咕咚”的聲音,小白兔是怎樣做?
(以學生的自主提問組織教學程序,體現了順學而導的理念)
四、以讀為本順學而導
(一)聽到“咕咚”的聲音,小白兔是怎樣做的?
1、讓學生觀察第一幅插圖,說說小白兔的動作、神態。然后讓學生體會小白兔的內心。
2、動作演示“撒腿就跑”,再用該詞練習說話。
3、指導朗讀。這一句的朗讀指導關鍵讓學生讀出小白兔當時極度恐慌的心理。但是不同的學生,對此有不同的體會,表現的方式也不同。
(二)狐貍、猴子、小鹿、松花素昕到兔子慌張的喊聲,他們有什么反映?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慌張”、“亂哄哄”。
(1)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會,大致明白“慌張”的意思即可。
(2)出示隊列訓練及市場購物兩幅畫面,讓學生通過比較,對“亂哄哄”一詞,有感性的認識,再用自己的話大致說清楚即可。
(運用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讓學生自主理解,符合課表要求。)
2、指導朗讀
(三)獅子被吵醒之后,他是怎么說、又是怎么做的?
1、自由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獅子說的話,用橫線畫出其他動物說的話。
2、抓關鍵詞,指導朗讀。
(1)他追上去,好奇地問“你們跑什么呀?”
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時,要抓住“好奇”這個詞,通過換詞的方式理解“好奇”就是“奇怪”的意思,然后朗讀體會,讀出疑問的語氣即可。
(2)“咕咚?"獅子愣了一下,又問:“咕咚是什么呀?”
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時,要抓住“愣”字,通過表情表演,明白“愣”的意思,在讀“咕咚”這個詞時,“咚”字的讀音要上揚,讀出懷疑的`語氣。
(3)“我們還是回去看看吧!”
首先指導學生看圖,圖上的獅子皺著眉頭,環抱雙手,一幅要探個水落石出,查個究竟的樣子,通過看圖、說圖,想象獅子的內心,從而讀出堅決的語氣。讀的時候,做到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相吻合。
(4)小猴說:“不好了,咕咚來了,你也趕快跑吧!”、“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
小猴的性格活潑,讀這句話的時候,語速可以稍快些。
(5)“我也不知道,是兔子說的。”狐貍回答。
狐貍從一開始就是人云亦云,在讀這句話時,指導學生讀出狐貍懵懵懂懂的樣子。
(6)“我……我也沒看清楚。”兔子摸著自己的耳朵,結結巴巴地說。
兔子在說這句話時,是結結巴巴地說的,指導學生讀時,“我”字的聲音要延長,“我也沒看清楚”這句時,要緊緊抓住“結結巴巴”這個詞朗讀體會,具體如何體現,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必拘泥一格。此外,兔子說這句話時,是挺不好意思的,可指導學生朗讀時配以相應的表情。
(在以上指導朗讀的環節中,具體引入師生互評及生生互評機制,以評促讀。)
(四)角色表演
五、比較表現明白道理
1、小組討論,獅子的表現跟其他動物的表現有什么不同?
2、你覺得獅子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第二課時
一、識字教學
1、鞏固讀音
(1)開火車讀生字。做到人人過關。
(2)游戲——找朋友
2、辨清字形
(1)小組合作,自主交流識記字形辦法。
(2)檢查反饋
(3)比較字形,引導區分。
二、朗讀全文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五、排演課本劇
板書設計
(動腦筋想、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等級:一
1、朗讀指導具體到位
2、重點詞語品味功夫較足
3、識字教學過于簡單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5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咕咚》一文,誰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動物們聽到“咕咚”都是什么反應?(學生舉手回答問題)
二、借助插圖,學習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圖,學習第5自然段。
(1)小動物們知道“咕咚”來了,全都嚇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沒有跑,他把大伙兒攔住了,我們看看野牛是怎么說的。自己讀讀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這些話分別是誰說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示出來。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3)自由讀第5自然段,把小動物們的對話讀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圖,學習第6~7自然段。
(1)聽了野牛的話,兔子領著大家來到了湖邊。他們看到了什么呢?我們趕快讀讀第6自然段。
(2)讀了第6自然段,誰來說說大家看到了什么?你們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嗎?
(3)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動物,在親眼見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會想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這個“笑”既是虛驚一場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結:通過這件事,動物們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回顧課文,思考有哪些收獲。
2.分角色進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問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張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畫較多,梳理筆順。
家:,10筆。
象:,11筆。
“都”字左寬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錯位。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書寫練習。
3.教師巡堂指導。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到了森林王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學習,聽了別人說的話也要動腦筋思考,別人說得對還是錯。回去以后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6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中,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字,如部件組合法、字理識字法、字族識字法、謎語等,通過同桌或小組討論、交流自主識字。同時采用指導觀察法,充分利用插圖,以圖帶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整個環節以朗讀貫穿始終,加深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1、導入:同學們,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內,住著一位可愛的朋友,(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個什么詞語?(吃驚、害怕等)聽,他在說什么呢?
2、課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話:小朋友們,“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師導學:小兔子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咕咚”這兩個字的特點,發現規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導學生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設計意圖: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因此,運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創設愉悅、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既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闖關,認識生字
1、教師設置闖關游戲,(課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關——“神奇果樹林”。要求:認真聽老師范讀課文,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自己拼讀,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圈畫生字:咕、咚、熟、掉、嚇、鹿、逃、命、象、野、攔、領。
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可以用喜歡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讀一個字,我讀一個字。
(2)搶答讀字,看誰讀得準確。
4、學生匯報后,教師指導難讀、易錯的字音。
(1)翹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領lǐnɡ。
(3)整體認讀音節:野yě。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件,開始闖關,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出一名同學,讀果子樹上的字寶寶。
7、小結:順利過關的小組很棒,大家看,這棵果樹碩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變成了一架飛機,我們坐著飛機來到第二關——“課文堡壘”!(課件出示:生字果子匯聚成一架飛機飛到第二關。)
設計意圖:運用闖關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能極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同時,形成相互學習、共同探討、相互幫助的學習氛圍。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課件出示第二關闖關要求:把課文讀通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復;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幾種小動物,分別是什么。
2、明確要求后,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再次指導學生小組內互相讀課文,你讀一段,我讀一段,認真傾聽,互相評價。
4、小組內評選出讀得最棒的同學一起去闖關。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選擇其中一個自然段讀給同學們聽。
(2)請回答問題:“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幾種小動物,分別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貍、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
5、小結:各個組的同學們真的很棒。看,我們的“課文堡壘”被攻破了。(課件出示)我們跟隨小兔子一起去下一關吧!
設計意圖:在生字闖關成功的基礎上,回歸到讀文。既讓孩子們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激發了讀文的興趣。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四、方法識記,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第三關:書寫大贏家。要求:先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記住這些字并把它們寫好。
2、課件出示:
(1)跟。
①引導學生說一說如何記住這個字,利用字族識字的方法記憶。
②指導學生觀察“跟”的特點,它的筆畫較多,需要注意右邊是“艮”。
③教師范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學生書空、描紅,每字對比書寫兩個。
④組詞,說話。
(2)謎語:撇刀頭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
①出示謎底:象
②教師引言:“象”是個象形字,本課還有一個象形字“羊”,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變過程。(課件出示字的演變過程)
③引導學生觀察教師范寫,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筆寫下來的,“羊”三個橫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④組詞:盲人摸象、氣象萬千、亡羊補牢、羊腸小道。
3、師生評價,優秀作品展示,順利過關。
設計意圖:低年級寫字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關系到學生終身發展的基本功。教學中,在對生字充分認讀、課文內容大致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記字、寫字,從而達到學生寫出規范、整潔的漢字的目的。
五、課堂小結,總結收獲
這節課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一起闖過“神奇果樹林”“課文堡壘”和“書寫大贏家”三個關卡,既認識了12個生字,又能把生字寫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課文中,小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動物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結果怎樣呢?你們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下節課,我們繼續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引領學生回憶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同時又引出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節課的教學進行良好的鋪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鞏固字詞
1、教師激勵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同時隨機指導學生抓住個別詞語說一句話。
2、導學: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嗎?小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動物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這篇課文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秘之旅。(課件出示:咕咚。)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的生字、新詞,以及課文的整體內容,既是對整篇課文學習的整體把握,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深入感知,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圖文結合學習,本課共有四幅圖,要求學生指出每幅圖和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一)閱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1),引導學生說出這幅圖上的內容。(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嚇了一跳、拔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叫,體會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學生可以結合圖片理解重點詞語,也可以通過表演動作來理解。
3、指導學生觀察“嚇、掉”兩個字,加深記憶。
4、教師提問:小兔子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對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5、指導朗讀:“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二)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圖2)引導學生接著觀察圖上的內容。(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貍、山羊、小鹿也跟著跑起來了。)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小猴子的動作和語言,體會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導朗讀:“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4、過渡:小猴子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里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課件。)
5、指名匯報: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誰,他們是如何做的。(有狐貍、山羊、小鹿。他們也跟著跑起來,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6、課件出示“鹿”的字理演變圖,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馴鹿等,也可課件出示幾種鹿的圖片。)
7、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動物們為什么跟著兔子一起跑。
8、引導學生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課件出示話語。)(小兔子只是說“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為“咕咚”追他們來了;其他的動物以為“咕咚”吃他們來了。他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
9、課件出示“逃”,引導學生說出以“兆”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總結兒歌加以區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揀四挑不夠;“兆”字加“足字”,跳來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趕快逃走藏起來;“木”和“兆”字做朋友,鮮桃結在樹枝頭。
10、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
11、過渡:就這樣,很平常的“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么龐大的.動物也跟著跑起來。
(三)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圖3)引導學生猜猜圖中的小動物們在干什么。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野牛攔住了小動物們,討論“咕咚”。)
2、結合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野牛”,擴詞“野”,認識“里字旁”。
3、指名演示“攔”的動作,體會“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說話練習:指導學生用“先問……再問……最后問……”的句式,表答野牛的問話。
5、引導學生體會野牛問話的語氣。(野牛說的話的語氣應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四)閱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圖4)引導學生觀察最后一幅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大伙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師生齊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師引問: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實“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出的聲音,大家都笑了,為什么都笑了?(他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導學生再讀,讀出可笑的語氣。
4、引導學生說出“熟”的反義詞是“生”。
5、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小動物們都會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偏聽偏信,遇事會多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設計意圖:在朗讀時,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要求學生步步上升。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聯系實際想象說話,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整體回顧,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再次看圖,回顧整篇文章,思考從中有怎樣的收獲。
2、引導學生和文中的小動物進行對話,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導學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應怎么辦。(遇事先問個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觀,拓展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
四、仔細觀察,指導書寫
1、出示“花瓶開花”游戲:“嚇、怕、都、家”。
2、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兒歌等方法。)
3、觀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師范寫,生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注意學生寫字姿勢。
5、展示學生的字,生生互評。
6、用生字組詞,說話。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參與到其中適當點撥、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生字,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師生互動更為融洽,效果顯著。
五、課堂總結,領悟道理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們以后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時,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這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設計意圖: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領悟其中的道理,使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和情感體驗有效地結合。
板書設計
咕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動腦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學反思
首先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采用創設一個童話情境,引起學生思考什么是“咕咚”,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提高了,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其次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教師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討論自學,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以及它們的聯系,并能看著圖,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意思說出來。最后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7
教學要求
1、會認“咕、咚”等13個生字,會寫“嚇、怕”等7個生字。
2、能根據學過的方法猜測生字的讀音,進而把課文讀熟、讀懂。
3、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教學
課時兩課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課件。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背景圖片,猜一猜:小動物們為什么要奔跑?
2、引入新課,板書題目,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在課文中標出生字、新詞。
2、自主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記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3、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讀音。
6、再讀課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個自然段,講了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來、也跟著跑,只有沒有跟著跑,幫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認讀生字。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導觀察生字特點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指導“家、象、都”的筆順和書寫。教師范寫,學生描紅,仿寫。
4、展示書法作品,進行講評。
學生在自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這種由課堂走向生活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孩子們的探究欲望,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跟從的道理。
與課文相關的情境圖,教學課件。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嚇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么?自由讀第1、2自然段。
(2)兔子為什么跑?(他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他有沒有仔細觀察一下究竟發生了什么?(沒有)
(4)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一聲,這聲音太響了。膽子很小的兔子聽到這個聲音有什么表現?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5)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
2、學習第3、4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么?
(2)小猴子為什么也跟著跑?從哪兒看出來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樣?
(4)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讀第5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他們怎么樣?
(6)動物們為什么叫“快逃命啊”?
(7)比較“兔子”“小猴子”“大伙”說的話。他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子”“大伙”說的話。
(板書:木瓜嚇跑動物們)
3、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么?
(2)野牛為什么沒有跑?他是怎樣做的呢?
(3)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么攔的?(讓學生通過動作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后是怎樣問的?
(板書:野牛攔住)
(5)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板書:問原因)
4、學習課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讀第6、7自然段。
(2)木瓜為什么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進湖里為什么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因為木瓜是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的,所以聲音很響)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出的聲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動物們都怎樣呢?為什么大伙都笑了?
(6)這時候,動物們會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組內練習分角色表演。
2、找兩組在班內進行表演。
四、總結全文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為什么?
2、今后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8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會認字,能正確書寫8個會寫字,學習兩個新部首“羊字頭’’和“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想或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一、疑:
根據課題及課文內容提出問題:
1、看到課題你想知道這是什么聲音?
2、這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探:
(探索一)讓學生借助拼音邊讀課文,邊標然段,大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探索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0”標出會認字,用“Δ”標出會寫字。同桌合作識記生字。
(探索三)觀察圖①,圖上畫了什么?你能找出課文中那一段和圖相應的段落嗎?認真的.讀一讀。
(探索四)觀察圖②,圖文結合,狐貍、猴子、小鹿、松鼠聽到兔子慌張的叫喊,看到兔子拼命的逃跑,他們有什么反應?課文里怎樣說的?用“_”畫出。
(探索五)觀察圖③,獅子與其他動物有哪些不一樣的地呢小組合作在課文中找找,再圖文結合,議一議。
(探索六)觀察圖④,讓學生說出圖意,看它們的表情與圖①―③有什么不同?它們來到湖邊看到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三、精彩展示:
1、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
2、看圖,分角色演一演“咕咚”這個故事。
3、展示會寫字,看誰能在田字格正確書寫。
四、拓展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kànjiànyìkēbáitùshùlīngēnzhè
()()()()()
2、比一比,組詞
著()松()跟()陰()玩()棵()
看()村()根()陽()完()顆()
3、照樣子,寫一寫
例:結結巴巴
亂哄哄
4、填空。
①松:部首()旁,()結構,第七劃是()組詞()
②著:偏旁(),讀音(),()結構筆順:
五、自我:
學習了這課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課后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9
《咕咚》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經典童話故事,內容生動,幽默動感十足。落入水中的東西發出的聲音,嚇壞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體的慌張,頓時亂做一團,最終發現是自己嚇壞了自己!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基礎了,讓不要驚慌,而要沉著,要先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并學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體驗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動物的情緒,學會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難點:
體驗動物逃跑時的緊張情緒。
活動準備:
1、繪本ppt,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大圖一套,小圖片與幼兒人數一樣。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聽到"咕咚"聲,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導入(一只膽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咕咚",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提問:
剛才的小老鼠怎樣了? (逃跑)它為什么要逃跑呢? (害怕)它害怕什么呢? (咕咚)"咕咚"會是誰呢? (幼兒猜測)
二、幼兒觀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老鼠跑著跑著,會遇到誰呢?他們說了些什么?
我們一一看。
觀看第一頁(兔子聽到老鼠叫喊聲一起逃跑)--小老鼠跑啊跑,它遇到了誰呢?
--它遇到小兔子說到什么呢?
--小老鼠對小兔子說了什么?
--小兔子聽到喊聲怎么了?
觀看第二頁(狐貍逃跑)--這是誰呀?誰來學學狐貍的樣子?
觀看第三頁(狐貍被嚇的和小老鼠、兔子、一起逃跑)--狐貍聽到了什么聲音?
--他為什么也要逃跑呀?
--他們逃跑時,又會遇到哪些動物呢?
觀看第三頁(小羊、小豬、斑馬都被嚇到一起逃跑)--他們見到小羊(小豬、斑馬)對他(們)說了什么呢?
我們一起來說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有誰發現了這群小動物?他會怎么做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教師播放第四五頁,和幼兒一起觀察,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大熊并學學他的動作。再模仿小動物們緊張的樣子。
--小動物們跟在大熊后面干什么呢?
--"咕咚"會是誰呢?(幼兒自由發言)
三、討論并理解故事內容。
師:讓大熊帶著小動物去找"咕咚"我們來想想,小老鼠嚇得往前跑時,碰見了誰?說了些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動物形象圖片(大)鼓勵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及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啦!"教師播放最后畫面(蘋果掉到水中)--咕咚到底是誰啊?
--"咕咚"可怕嗎?小動物們為什么害怕呢?
四、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聲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兒并提示幼兒:如果不記得自己何時出場,可以借助線索圖。
根據實情況,可以再說幾次,讓幼兒體驗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10
設計意圖:
《咕咚》是一個生動有趣的經典童話故事,內容生動,幽默動感十足。落入水中的東西發出的聲音,嚇壞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體的慌張,頓時亂做一團,最終發現是自己嚇壞了自己。本節教學設計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基礎后,讓幼兒不要驚慌,要沉著,要先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通過猜測、觀察、動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感受故事中動物的.情緒并學說:"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體驗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樂。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動物的情緒,學會對話:"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活動難點:體驗動物逃跑時的緊張情緒。
活動準備:
1.繪本ppt,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大圖一套。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聽到"咕咚"聲,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景表演導入(一只膽小的老鼠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咕咚",嚇了一跳逃跑了,邊跑邊喊"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2.提問:剛才的小老鼠怎樣了?(逃跑)它為什么要逃跑呢?(害怕)它害怕什么呢?(咕咚)"咕咚"會是誰呢?(幼兒猜測)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觀看ppt,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師:小老鼠跑著跑著,會遇到誰呢?他們說了些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播放課件,和幼兒一起觀察,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觀察大熊并學學他的動作。再模仿小動物們緊張的樣子。
2.討論并理解故事內容。
(1)師:讓大熊帶著小動物去找"咕咚"我們來想想,小老鼠嚇得往前跑時,碰見了誰?說了些什么?
(2)幼兒模仿繪本中動物的表情及語言:"快逃!快逃!咕咚來啦!"
3.幼兒選擇相應的角色表演故事。
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及時表揚聲音和表情到位的幼兒,讓幼兒體驗和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總結本節教學活動,放松身體。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11
教育目標:
1、認識熟、攔等兩個生字的恐怖、象等兩個字。
2、可以根據課后問題找到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3、初步知道有什么事要學會思考,不要盲目跟進。
教育要點:
1、通過繪畫、聲音特征、上下文聯系等方式推測字符、識別字符
2、可以根據文本內容簡單推斷。
課前準備:
1、關于本課程的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
上課時間安排:
2小時。
教育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進新課程。
1、通過課堂學習,你知道什么是咕咚嗎?
2、重讀全文。思考::思考::
二、研究課文,理解事理。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落:(圖1)這張圖說了什么?
◆(木瓜從高樹上掉進湖里。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1、老師引出熟:孩子們吃過木瓜嗎?木瓜很甜木瓜皮金黃,這種木瓜熟了。出示熟,讀準音,辨別字形,組詞。
2、木瓜從高樹上掉下來,掉進湖里,發出什么聲音——咕咚。一起讀第一個自然段落。
(2)學習第二個自然段,體驗兔子只用耳朵聽到的聲音來判斷事情的錯誤。
過渡:那些小動物聽到咕咚的聲音是怎么回事?讓我們先看看兔子!孩子們自己先讀一讀。
1、兔子聽到咕咚的聲音有什么表現?(預設:嚇了一跳)
學會寫嚇人字,注意字旁的位置。
2、小兔子驚訝后,做了什么動作?(預設:拔腿跑)
·仔細看圖,你知道拔腿跑是怎么跑的嗎?誰來做動作表演?(跑得快,聽到咕咚的聲音就跑)(地圖:兔子,板書:跑)
指導朗讀(這只兔子跑得真快啊哇!哇!哇!一溜煙就跑,跑得快!我們一起讀這句話。(指名讀3—4,一起讀)
兔子,為什么拔腿跑?(因為兔子嚇了一跳,所以很可怕。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3、指導兔子朗讀的話:不好,咕咚很可怕!
①請作為這只兔子來讀。(聽說兔子在叫。我很害怕!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②誰又來當這只害怕的兔子,叫?
③兔子為什么這么害怕?你以為咕咚是什么?
(預設:妖怪、怪物、水怪。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那只兔子,現在有水怪在后面追你啊。你害怕地叫——生讀。
4、點撥:這是多么慌張的兔子啊,真可怕啊我看到了膽小的兔子……)一起讀。
(3)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體驗其他小動物們只有別人的話,盲目跟進的錯誤。
1、師:兔子這個名字嚇了什么動物?(猴子、狐貍、山羊、鹿、大象)
學會寫象字,注意順筆和彎鉤的寫法。
2、(出示插畫二)師生配合閱讀。
看,兔子這個叫聲嚇了一系列小動物,老師想讓大家自由讀這個。
現在老師想和老師合作。男生讀藍色部分,女生讀紅色部分,黑色部分由老師完成。在嗎?你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吧!
3、引導發現小動物們叫的句子和跑的句子。
你發現了嗎?紅色部分的句子,寫著小動物們怎么叫。藍色部分寫著小動物們是怎么跑的。
4、學習跑步的句子。
讓我們先讀寫他們跑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
提示:猴子一聽,就跑。
狐貍,山羊,鹿,一個人跑。
大象看見了,也跟著跑。
一齊讀。一齊讀。
聽到別人的叫聲,他們是怎么做到的[指名讀書:3~4人。板書: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家),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大象
5、總結:這樣的人怎么辦,自己也怎么做的行為,老師送了跟進這個詞。
6、學習被稱為的句子。
小動物們跟著跑,他們是怎么叫的?讓我們再看看。
提示:太糟糕了。咕咚很可怕!
不好,不好,咕咚來了,大家都跑!
快跑啊,咕咚來了!
·自己讀,自由讀。
·我們先來看看猴子和兔子。老師發現他們的話有不同的地方。我一個人讀兔子的話,一個人讀猴子的話,其他孩子想想。他們的話有什么區別?
(一個壞和兩個壞有什么區別嗎?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聽老師讀。(師范讀)談談你發現了什么。(預設:讀得越來越快)
·指導朗讀:是啊!讀得越來越快,說明動物們越來越害怕,越來越著急,不妨試試。
啊,連用兩個不好,使事情更可怕,更危險!
7、分角色朗讀。
這句話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你能告訴我大家嗎?(一起讀大家的話)
唉!這句話越傳越可怕,傳到大家那里就逃走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的話,看看是否有越來越可怕的感覺。(男人讀:猴子,女人讀兔子,大家一起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理解道理。
大家都嚇了一跳。只有一只動物和大家不一樣。請大家自由閱讀第五自然段。想想野牛和其他動物有什么區別。
2、提示:野牛攔住他,問:;咕咚;在哪里,你看到了嗎?
大象說:沒看見,大家都說;咕咚來了。
野牛攔住大家問,大家都說沒看見。
最后問兔子,兔子說:我聽說過。;咕咚;就在那邊的.湖里。
①自由閱讀,考慮野牛的表現和其他動物有什么不同。
②交流反饋:
⑶停止,重點學習停止
野牛為什么要攔住大家?他阻止大家做什么呢?
(預設:野牛不相信,他阻止大家—問)
⑶問題(板畫:嘴)
他問了誰?(預設:大象,大家,兔子)
⑶情況采訪。
現在老師來當野牛,采訪了害怕的小動物。
師(戴頭飾):大象,在哪里,你看到了嗎?
出生:沒看見,大家都說咕咚來了。
老師:大家在哪里,你看到了嗎?
生(全班):我看不見。
老師:你們沒看見,為什么跟著?猴子,你為什么跟著我?出生。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
老師:鹿,你呢?出生。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
老師:狐貍,你呢?出生。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
老師:你們沒有親眼看到(板畫:眼睛),跟著別人跑,跟著別人叫,這樣的行為,盲目地說。也就是說,就像盲人一樣,看不見了,別人怎么做就做,別人怎么說就做,自己沒有想法。例如,上數學課時,一個人報告了錯誤的答案,其他人不想叫,這種行為也被稱為盲目。想也不想就跑,所以叫做盲目跟隨。
老師:小動物們,你們跟著誰跑?出生:兔子。
老師:讓我問問兔子吧!兔子啊,咕咚在哪里?你看到了嗎?
出生:我聽說過,咕咚在那邊的湖里。
老師:兔子也沒看見,耳朵聽見了。(板畫:耳朵)
⑴引導意思。
老師:好的。采訪結束了。現在讓我們再考慮一下。野牛和動物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你最喜歡誰?
情況1(預設:我最喜歡野牛,野牛用嘴問,用眼睛看。他會想。他自己想。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老師:你和野牛一樣,真想,很聰明。(板畫:心)老師給你這個聰明字。(板書:聰明)
情況2(預設:我最喜歡野牛,野牛最聰明。野牛是最勇敢的。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老師:老師也喜歡野牛。野牛和大家最大的區別是,不僅僅是聽到的叫聲,盲目地跑著,可以用心思考(板畫:心)
3、總結板書,
老師:光靠耳朵判斷一件事,好像經常犯錯誤,開玩笑。要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僅要靠耳朵,還要用眼睛看,用嘴聽,冷靜地思考,成為聰明有頭腦的人。(結合教師的總結,在黑板上,耳朵、嘴、眼睛、心合成";聰明";字)
今天老師把這個聰明的聰明送給大家,遇到什么事,不要盲目聽,盲目跟進,希望能成為冷靜思考的聰明人。
三、課外開拓(視頻:小馬過河)
板書設計:
20歲的時候。
兔子一拔腿就跑。
小猴子跟著跑著冷靜下來。
一個人跟著一個人動腦筋。
野牛停下來問。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咕、咚、突、傳、腿、耍、慌、獅、陰、吵、追、轉”12個生字;會寫“看、著、兔、伙、松、玩、眼”7個生字。學習“羊字頭”和“足字旁”2個新偏旁。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實真相”。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②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③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逐步達到感情朗讀的水平;識字、寫字練習。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內容,能大致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吸引學生,揭示課題
1、多媒體播放多種聲音,請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
2、(板書課題),請大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兩個字。(要求:字要寫得橫平豎直才好看。)齊讀課題
3、細心的孩子,認真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形聲字,象聲詞)
4、提問:“咕咚”是誰發出的聲音呢?學習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建議:用筆勾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把這些字讀準;對于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還可以多讀幾遍。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問題嗎?
3、再讀課文,看誰能通過自己的.讀來解決問題。
三、學習生字
1、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自由認讀,讀準字音。
2、認一認
沒有了拼音寶寶幫忙,你還認識嗎?(賽讀詞語)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識字卡片,互相認讀
②摘果子,(多媒體示一棵蘋果樹,蘋果上分別寫了生字,認對了,蘋果就會掉下來)
4、議一議
①小組合作學習,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②誰愿意把自己的識字方法介紹給大家。
四、再讀品悟
1、自己練習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2、四人小組輪著讀課文,互相評一評,讀的好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讀好的。
3、朗讀檑臺賽
4、齊讀課文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選“家”“怕”擴詞。
2、同桌間說一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師范寫(重點指導寫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臨寫
5、練寫,互相評價(引導學生從字形,書寫速度,書寫姿勢等方面評價)
第二課時
一、激趣復習,導入新課
1、(多媒體:湖邊長著幾棵木瓜樹,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誰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會掉下來(配“咕咚”聲)
2、聽,這“咕咚”聲是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下來,落到湖面的聲音。可就是這個聲音,卻讓森林里小動物們,(引導說到“亂哄哄”)為什么呢?
二、創設情境,合作學習
(一)學習第2自然段
1、最先聽到“咕咚”聲的是誰?
聽到聲音,小兔什么樣兒?
2、讀第2自然段,哪句話寫出圖上的內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為什么害怕?你也有過嗎?
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急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嚇得撒腿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緊張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僅跑,還邊跑邊喊,誰來喊一喊?
5、指導朗讀
他嚇得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喊:“咕咚來了!咕咚來了!”
(二)學習3―5自然段
1、聽到他的喊聲,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象它們是怎么做的?(跟、跑)讀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們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問)讀5然段,劃出描寫野牛的句子。
3、對比兩幅圖,小動物們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你會用什么?(慌慌張張、不慌不忙)
動物們慌慌張張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答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6―7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動物們誰知道呢?指導朗讀(重點讀好小兔的話)
瞧,連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為什么?(沒思考)怎么辦呢?讀6、7自然段。
這時,小動物們會說什么,小兔又會怎樣呢?
三、總結深化
1、現在,你最想對誰說句話,說什么?
2、戴頭飾表演“咕咚”這個故事。
四、布置作業
1、把課文中喜歡的詞填到“詞語花籃”中。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3、讀《同步讀本》中的《數星星的孩子》。
板書設計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著跑沉著冷靜
大伙兒一個跟著一個肯動腦筋
野牛攔、問
教學反思:
整堂課,我對學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預設,因此上得也比較順,但有一個環節,可是我未曾預料到的。書中講大象也跟著跑,我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想到學生卻揪著大象不放,當一個學生提出:“老師,大象這么大,為什么也嚇得跟著跑?”我當時一愣,沒想到學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認為這咕咚比他還要大,所以也嚇得跟著跑。”我在心里為學生的回答喝彩。課到了最后一個環節,學生也慢慢領悟了寓意,可有個學生可能上課聽得不是很認真,他又問了前面那個問題:“老師,只不過是一聲咕咚聲,大象為什么也跟著跑啊?”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因為大象沒動腦筋啊,遇到事情也沒去想就跟著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學生的問題把課推向了高潮,這可真是所謂的未曾預約的精彩,我為我班學生的進步而高興。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 13
一、教學目的:
1、能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隨文認識“豬、應、該、粗、神、鵝、翅、膀、漂、加、立、刻、結”1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立、次、加、角、些、畫”7個字,學習兩個新偏旁;
3、學生在閱讀中應學會尊重事實,遇事多動腦子想想,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盲目的隨從別人的意見。
二、教學重點:
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三、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課文中角色的語氣,在朗讀中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小豬最終把小花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
四、教學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準備:課件、畫、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教師激趣:一向懶惰的小豬愛上了畫畫,今天,它畫了幅畫,許多小動物們都來看,我們也去課文里瞧瞧它畫了啥?
二、出示課題:小豬畫畫(齊讀課題)
學生認識課題中的“豬”字,并讀準翹舌音。
三、聽故事,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師范讀課文
四、學生自讀課文
師:小朋友想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朋友聽嗎?
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將課文讀通順、讀懂。把課文中的生字畫出來多讀幾遍。
五、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由結果探究原因
師:誰能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指導學生把話說簡要地完整(小豬聽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的話,把一只可愛的小松鼠畫成了一只大怪物。)
板書:可愛
教師出示“結果”(一張大怪物的畫)隨機認識詞語“結果”、“一張”板書:大怪物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08-26
新篇一年級語文下冊20咕咚教案07-21
新篇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范文通用08-26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04-11
一年級下冊語文《咕咚》教學設計通用02-04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薦)06-08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咕咚》教學設計06-08
一年級語文《咕咚》教案(精選10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