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內容,學習晏子出使楚國時,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2.理清課文的條理,分段、概括段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學習晏子出使楚國時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初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了解詞義,師生也可以結合上下文共同討論詞義。
強盛:強大而昌盛(多指國家)。
訪問: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談話。
大夫:古代官職。
出使:接受命令到外國去。
乘機:利用機會。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囑咐。
冷笑:含有諷刺、不滿意、無可奈何、不屑于、不以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敝國:對自己國家的謙稱。
欺君之罪:欺騙君主的罪名。
撒謊:說謊。
囚犯:關在監獄里的犯人。
盜竊: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
柑橘:果樹的一類,指柑、橘、柚、橙等。
賠不是:賠罪。
安居樂業: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
有些字詞要特別提出,加強記憶。
4.多音字組詞。
(二)理清課文條理,分段,概括段意。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要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的國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給予了有力地反駁,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應該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導就可以了。因此在分析課文結構時要放手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脈絡。
(這篇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這一段講的是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第二段:(第2~5自然段)講的是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給予反駁。
第三段:(第6自然段)講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學生在分清段落之后,也就明白了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主要講晏子和楚王三次斗智的過程。
(三)結合閱讀提示學習全文。
(1)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
(楚王想依仗國勢顯威風。)
(2)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都是怎么說的?他為什么要這么說。
(晏子剛到楚國后,當楚王以他的身材矮小來侮辱他,不讓他從城門進去,而要他從事先挖好的狗洞中往里鉆時,晏子針鋒相對地予以堅決回擊。他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出。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晏子這樣說的目的,在于義正詞嚴而不動聲色地反擊了楚王的侮辱,同時,又能巧妙地將楚王交給自己的難題回敬給楚王,迫使他打開城門,使自己堂堂正正地從城門中進去。
晏子進了城后,見到楚王,楚王又以貌取人,以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來欺負晏子,侮辱齊國。對此,晏子胸有成竹地引鱉入甕,誘使楚國讓自己說出敝國有一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這兒來了。言外之意我連下等人都算不上,所以就被派到這個連下等國都不是的楚國來了。晏子不動聲色地將楚王對齊國和自己的侮辱又回敬給了楚王,使楚王哭笑不得,還不得不陪著笑。
晏子赴酒席時,楚王又用事先安排好的把戲來羞辱晏子,晏子卻從容不迫地以橘變枳來說明齊國人進入楚國才變成盜賊,這是楚國社會風氣不好,楚王治國無能造成的,以此反擊了楚王的.誣陷,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3)后來,楚王為什么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三次遭到楚王的侮辱三次予以堅決地反擊,維護了齊國的尊嚴,表現了超人的智慧和才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三次受挫。這一切都使楚王充分認識到了晏子的才能,明白了自己是斗不過晏子的,所以只好收斂起自己的狂妄,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問題簡單、清楚地表現出來。
楚王(侮辱)
晏子(反擊)
剛到楚國
讓晏子鉆狗洞
到狗國鉆狗洞
見到楚王
齊國沒有人了
上等國派上等人 下等國派下等人 不中用的派到這兒
晏子赴宴
齊國人是強盜
橘變枳
通過表格能夠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課文內容。另外,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利用這個表格,再結合開頭和結尾的內容,能夠正確地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這篇課文有多種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情況指導學生分角色或按照發展順序朗讀課文,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