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五年級下冊《白楊》的優秀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要求閱讀教學必須抓住“學習語言”這一根本。只有抓住“語言”這一本體,才能讓新課標的先進理念得以充分落實。
2、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學要構筑學生的精神家園。學生的精神家園是在語言的學習中得以構筑的。
從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接受過程來看,它需要這樣一個復雜的過程:接觸語言符號→形成物象→提升意象→構筑思想。因此,本教學設計試圖在逐層深入學習語言的基礎上,構筑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白楊世界
1、播放課件:
課件的背景音樂為歌曲《小白楊》,畫面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
2、學生看完課件后交流感受:
⑴你們看到了什么?
⑵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3、作家袁鷹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寫下了《白楊》這篇課文,我們想不想跟隨作家袁鷹,走進白楊樹堅強而又美麗的世界?
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白楊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在于醞釀學生學習的心理場,激發學生走進白楊的欲望和興趣,為整節課的學習張本。)
二、初讀課文,感知白楊形象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提出以下要求:
⑴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⑵聯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⑶思考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檢查自學情況:
⑴生字新詞的檢查,重點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學懂的。
⑵先指名幾個同學說說寫了一件什么事。再進行歸納:爸爸和他的孩子們在去新疆的列車上談論白楊的事。
(設計意圖:整體把握課文,為下一步解讀白楊物象鋪墊。避免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閱讀。)
三、解讀物象,勾畫白楊輪廓
1、勾畫白楊生長環境——大戈壁的輪廓
師:請同學們拿起筆,找出描寫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點詞語。
學生自讀自劃──全班匯報交流。
句子一: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
句子二: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渾黃一體。
重點詞語:茫茫;沒有──沒有──也沒有──;渾黃一體。
2、勾畫白楊的輪廓:
師: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找出描寫白楊樹外形特點的'句子,并圈出重點詞語。
重點詞:高大挺秀、直、粗壯。
3、想象輪廓:
師:讀著這樣的句子,品著這樣的詞語,我們的腦海里里一定浮現出了一幅清晰的戈壁白楊圖。請大家想一想,能把你想到的畫面說出來與大家交流嗎?
(教學時主要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以上詞句的揣摩與體會,想象出在茫茫大戈壁這一背荒涼景下白楊的高大挺秀。)
(設計意圖:先把握“物象”,恰如鄭板橋所說的畫竹三過程之首:“眼中之竹”。)
四、品讀意象,探究白楊神韻
1、深情朗讀爸爸說的三句話,在細細品讀中體會白楊的神韻:
⑴比較下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①白楊樹在任何時候都是這么直,這么高大。
②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
③白楊樹很直。
(體會白楊樹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在漫長的歲月里不管遇到什么情況始終都是這樣,用一個詞來說,就叫自始至終或者始終如一。)
⑵聯想具體環境展開述說:
需要白楊,白楊就在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當風沙狂吼著襲來時,白楊_______________
當雨雪冰冷的落下時,白楊_______________
當干旱煎熬著大地時,白楊_______________
(白楊樹在任何環境中都能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從而體會出白楊樹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
(設計意圖:品讀“意象”,正是由“眼中之竹”升華為“心中之竹”。)
五、領悟思想,構筑精神家園
1、白楊樹在荒涼的戈壁中頑強地生長著,同學們,讀了課文,你覺得還有誰也像白楊樹一樣,在那里默默奉獻著?
2、爸爸的做法和白楊的特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從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樣的心愿和怎樣的精神?
服從需要、扎根邊疆、無私奉獻。
師:看來,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贊美白楊,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做無私的奉獻。
3、爸爸像白楊,在你們眼里,你們覺得還有誰像白楊?你們愿意做一棵白楊嗎?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和提升。)
【語文五年級下冊《白楊》的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案設計08-22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白楊》教案設計08-19
五年級語文《白楊》教案設計10-16
五年級語文白楊的教案設計04-20
語文五年級下冊《白楊》教案02-26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案10-30
語文五年級下冊《白楊》教學設計04-10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課文12-17
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免費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