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下《草原》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草原》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風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讀草原美麗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來。
教學難點:理解意思較深的句子。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電視機、音響、光碟、兩片葉子等。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板書課題
1.激情導入。
同學們,那遼闊的草原是個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賞嗎?(想)請讓我帶大家去領略草原那美麗的風光。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錄像,讓學生欣賞。
2.板書課題。欣賞完了,草原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麗,草原遼闊)作家老舍先生筆下所描繪的內蒙古草原又是怎樣的呢?帶著疑問,這節,我們一起來學習12.《草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草原
二、整體感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1.同學們課前都做了充分的預習,初略地讀了課文,我可以向大家提個問題嗎?(可以)課題是草原,課文寫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麗熱情好客。
2.選擇喜歡的學習內容
在“景色美麗”和“熱情好客”兩部分內容中,喜歡“景色美麗”這部分內容的同學請舉右手,喜歡“熱情好客”這部分內容的同學請舉左手。(看來呀,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現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內容呢?(景色美麗)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帶大家去感受這部分內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麗”這部分內容
1.自讀自找(不理解詞、句、其它問題)合作、探究(不懂的問題)相互評價。(以小組為單位)
2 .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師生共議疑問。
①先讓其中一個小組匯報情況。小組中的同學找出哪些不懂的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的?還有不能解決問題嗎?其它組的哪位同學能幫助解決?誰能評一評回答的問題?
②除這組的同學所提出問題外,其它組同學還有問題嗎?誰來幫忙解決?誰能評價同學回答的問題?
未能解決或解決不理想時,教師啟發、解疑,學生對“翠色x欲流、勾勒、渲染”等詞理解不深刻,教學中采用“實物感悟法”(翠色x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瀉染)加深對詞意思理解。
學生提不到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如:A.一些難理解句子,弄清其意思。B.草原景色有什么特點?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表達作者什么感情?C.……,剛才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很好,解決了很多問題,面對景色如此美麗的草原,如果不進行細細品讀一番,去受到美的熏陶,實在遺憾!
6.品讀佳句,體悟情感,培養語感
①自由讀“景色美麗”部分,劃出認為最美句子品讀。A.自己練讀。B.兩個同學互讀,看誰讀得最棒。
②各小組推一名讀得最好同學朗讀,學生評價,賞析。
③出示認為最美句子,師生品讀,指導學生讀好句子,體會景色之美,從中受到美的感染。
④引讀“感受部分”:面對如此美境,難怪作者陶醉了,在這種境界……,在這境界……(教師引讀)。
⑤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著優美樂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⑥貼出“景色美麗”這部分的思路,在音樂的渲染下,美美地讀一讀或背一背這部分內容,再次感受草原美麗的風光。
四、知識拓寬
1.展示搜集到有關草原的圖片、詩歌、歌曲……小組中交流、欣賞。
2.設計廣告語。假如你是個導游,請設計出介紹內蒙古草原情況的廣告語。可借鑒課文中好詞、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語言來介紹,看哪組同學最有創意,小組合作解決,選代表發言、評論。
五、總結,再現草原美景
同學們,雖然很多同學都沒有真正到內蒙古美麗的草原,但今天我們的心已經到過了,感受到了,讓我們再回過頭美美地聆聽那草原的贊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來結束今天愉快的學習,好嗎?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錄像,學生邊聽邊欣賞。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草原》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筆下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文章語言優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以結合生活體驗,邊想象畫面,讓學生在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精妙,感愛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看注釋、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xx欲流、陳巴爾虎旗、迂回、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等詞的意思。
2.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誦一、二自然段。
4. 體會蒙漢情深的真摯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體會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感受作都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蒙漢深情何忍別 天涯碧草話斜陽”
教學時間 2課時
單元學情分析
教學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 單元導讀
1.同學們,課前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學們為這些美麗的風光而贊嘆,是啊,這就是西部,祖國版圖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歷史上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如今,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建設者辛勤汗水的澆灌下,西部又煥發出勃勃生機!課本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就是走進西部,讓我們打開書,快速瀏覽第一單元課文,書上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無垠的草原,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楊,跨躍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3.學習要求:同學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系上下文,體會優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4.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西部,去親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二.揭題
1.今天,我們首先要去領略那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板書:草原)
2.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對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老舍筆下的草原。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讀通課文,檢查字詞
一碧千里 無邊的綠毯 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翠色xx欲流 忽飛忽落
群馬疾馳 襟飄帶舞 撥轉馬頭 鄂溫克姑娘 陳巴爾虎旗
蒙漢深情何忍別 天涯碧草話斜陽
(1)分組讀,正音理解
渲染 勾勒:正音 結合課文注釋理解意思
忽飛忽落:由一對反義詞組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襟飄帶舞:看圖,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溫克姑娘 陳巴爾虎旗:讀準音 了解“鄂溫克”是草原中的一個少數民族;“陳巴爾虎旗”: “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個行政單位,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旗相當于縣級。 陳巴爾虎旗位于呼倫貝爾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牧區四旗之一。
(2)觀察,每組詞分別在寫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脈
(1)課文從草原的景和人這兩方面來贊美草原,抒發“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這種民族大團結的美好情感。(板書:景 人)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部分在寫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寫草原的'人?(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3)分小節朗讀。
(4)讀了課文后,同學們,草原的景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草原的人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回答之后師小結)
小結:草原的景和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美。(板書:美)
四、朗讀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詞:請同學們自已讀讀這一段,不懂的詞,可以做上記號。
3.理清結構:同學們,我們看看這段話哪幾句話是在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找出來,分別讀一讀。(個別讀)
4.讀抒情的句子:“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5.“這種境界”,是哪種境界呢?讀讀課文的1——5句。
(1)師引讀:我們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線條……
(2)文中寫這種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這樣的順序來描寫的。(分句讀)
6.重點品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
(1)讀句子
(2)翠色x“欲”流,流了沒有?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謂是“碧草與藍天一色啊)
(3)再讀讀整個句子,這樣一個畫面,給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輕柔地來讀一讀這個句字,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諧的美。
7.情感提升
(1)師生合作讀:同學們,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師讀寫景的部分)這樣的境界,……(生讀抒情部分)
(2)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草原畫卷呀!天空賦予了草原以明麗,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線條,牛羊更賦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這種境界,……(生接讀)
8.寫作方法指導:同學們,像這樣,作者先寫景,再抒情的寫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誦課文。
五.課堂作業:
1.完成課堂作業本1、2、3、4小題。
2.課后作業:背誦第一段。試著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寫一個片段,可以寫寫“校園”,“公園”等。
第二課時
一.復習背誦
1.聽寫詞語:一碧千里 無邊的綠毯 綠色渲染 墨線勾勒 翠色x欲流
2.背誦:上節課,我們隨著作者去領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讓我們一起再來回味背誦。
二、 理清文脈
1.導入:“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那是誰?(蒙古人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奔馳迎接客人。)
2.默讀2—5小節,用最簡單的語言說說看,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哪幾個場面?
(1)遠迎——相見——款待——聯歡
(2)再看看,這些場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展順序)
(3)著重寫了哪兩個場面呢?(騎馬遠迎、把酒聯歡)
三.質疑問難
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預設: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習慣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鍋里,撒一把鹽,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還淡淡的有點咸味,既不膩口,喝了還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顏色稍微淺一點。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發掉水分以后就變成塊狀的了,吃的時候掰一塊,有軟的有硬的,軟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開吃,別有風味。
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連骨頭切成比拳頭還大的塊,燉在鍋里面,燉好了以后,把它撈上來,放在一個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用手抓起來吃.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結合句子理解:(彎彎曲曲,環繞)平時,還可以說“迂回的——”
四.騎馬遠迎
1.自由朗讀第2小節,劃出描寫遠迎的句子。
2.讀遠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1)個別讀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個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熱情
重點品味
(1)“男女老少”:來的人很多,很熱情(說說可不可以換成人很多?)
(2)“飛”:不但讓我們感受到速度很快,更讓我們體會到迎客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熱情洋溢.
(3)為什么說“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穿著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條彩虹。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彩虹飛過來。(群馬疾馳,能不能說馬兒奔馳?)
(4)既然有這么多的人來迎客,那為什么作者說像一條彩虹而不是許多條呢?(這些人是有序地來的,而且彩虹是由許多種顏色組成的,正是因為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的盛裝,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所以才匯成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飛過來。)
(5)那這“一條彩虹”到底還包含著什么呢?
平時,我們總說彩虹是一座橋,橋就是把這頭和那頭連在一起。如果,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橋,你們覺得連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一座連接蒙漢兩族人民的友誼之橋。)
小結:是啊,這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種撲面而來的熱情,更包含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漢情深。
3.感情朗讀:現在,就把你感受的這一份美好的情感讀出來吧。
(個別讀——齊讀)。
4.品讀:“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1)剛才一個“飛”字,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熱情,那么現在作者又用了一個“飛”,是車跟著馬飛過小丘,還能換成什么字?(馳,跑,開)比較:哪一個更好?(飛更能體現出我們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們也是相見心切呀!讀好句子,讀出這一份急切。
五.把灑聯歡
我們帶著這一份急切的心情來到了蒙古包。
引讀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風情。
過渡: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讀4、5小節,說說,你感受到了哪些蒙古族的民族風情?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何忍別”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別)
(2)能不能換成“蒙漢情深不忍別”?(“何”有一種反問的語氣,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讓我們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
(3)讀出這一份難舍難分,深情厚誼。(個別——齊讀)
(4)因為這一份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忍分別,我們“舞的舞……(師引讀)”
(5)在夕陽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們“舞的舞……(引讀)”,(6)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現在,你能用自已的話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別。)
六、 總結全文
同學們,現在再讓我們來看看整篇文章,課文的第一段在寫草原的風光美,第二段則在寫草原的人情美,那么,這兩段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1.不管寫景也好,寫人也好,都抒發了對草原的贊美之情,熱愛之情。
2.作者就是從從兩個側面,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
3.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贊美和熱愛,讀一讀整篇課文。
七、 課堂作業:
作業本5、6小題
八、 課外作業:
1、背誦第2 自然段。2、閱讀《林海》
板書設計:
草原 老舍
遠迎(騎馬遠迎)
相見
風光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人情美 款待 (把酒聯歡)
聯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