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3.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指導朗讀。
二、再讀課文,交流探究。
1.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2.互相交流:講述故事時要把哪些問題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事情的經過、事情的結果。)
3.了解時間、地點、主要人物。
(1)誰能說說文言文《自相矛盾》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戰國時期;
地點:楚國;主要人物:一個楚國人。)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楚人”)
(2)了解“楚人”。
①“楚人”是做什么的?(賣盾和矛。)
②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楚人有鬻盾與矛者”。)
③“鬻”是什么意思?(賣。)“者”是什么意思?(……的人。)
④是能把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連起來說一說。(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
⑤教師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學生說“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
4.了解事情的經過。
(1)韓非是怎樣描寫事情的經過的?(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譽之曰”是什么意思?(“譽”,夸耀;“之”,這里指盾;“曰”,說;“譽之曰”的意思是夸耀他的盾說。)
(3)那個人是怎樣夸耀他的盾的?(“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話替這個人夸夸他的盾嗎?(“吾”,我,我的;“之”,的;“堅”,堅硬,堅固;“莫能”,不能;“陷”刺破,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堅固,無論用什么矛都無法穿破它!”)
(4)“又譽其矛曰”是什么意思?(那個人又夸耀他的矛說。)他是怎樣說的?(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你能用自己的話替這個人夸夸他的矛嗎?(“我的矛很銳利,無論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5)指導朗讀。
①那個人是怎么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的?(學生各抒己見。)他先夸自己的(盾——堅固得很—
—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著又夸自己的(矛——銳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②誰來讀讀這位楚國人的話。(多人朗讀,學生評價。)
③誰再來學學這位楚國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指名朗讀,師生評議,引導學生讀出“夸耀”的語氣,注意表情的變化,加上適當的動作。)
5.了解事情的結果。
(1)聽了這位楚國人的話,有人買嗎?為什么?(他們沒買,因為他們聽出了這位楚國人話中有問題。)有什么問題?(他說話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
(2)如果你就是其中圍觀的人,聽了那個人的話你會怎樣想?又會怎樣說?(學生自由發言。)
(3)文中“或曰”是什么意思?(“或”,有人;“曰”,說;“或曰”,有的人問他。)有人說了什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以”,用;“子”,你;“之”,的;“陷”,動詞,戳、穿;“何如”,會怎么樣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
(4)面對別人的質疑,那個賣矛和盾的人有什么反應?(其人弗能應也。)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其人”,那個人;“弗”,不能;“應”,回答。“其人弗能應也”,那個人被問得啞口無言。)那個賣矛和盾的人為什么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他說話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
(5)你認為,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會有什么的結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說明盾不堅固,這跟他說“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一句話相矛盾。
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說明矛不銳利,這跟他說的.“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一句話相抵觸,這兩種結果,最終都使他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6)指導朗讀,讀好人物對話,注意表情的變化,加上適當的動作。
6.了解后人評價。
(1)后人是怎樣評價這件事的?(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夫”,放在句首,表示將發表議論;“不可陷”,無法穿透;“無不陷”,什么都能穿透;“之”,的;“同世而立”,同時存在;“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什么矛都無法穿破的盾與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時出現在一起。)
7.你能用自己的話再一次完整地講述這個故事嗎?(楚國有個賣矛又賣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無論用什么矛都無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無論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么樣?”,那個人被問得啞口無言。什么矛都無法穿破的盾與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時出現在一起。)
8.反復讀課文,熟讀成誦。
四、總結學習方法,課本劇小表演。
1.交流學法:通過學習《自相矛盾》這篇寓言故事,你覺得文言文好不好學?(好學)你是怎樣學習《自相矛盾》這篇文言文的?(初讀課文,識記生字;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借助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熟讀課文,讀準語氣,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反復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2.表演朗讀:學生自愿到講臺上表演讀課文,鼓勵學生分角色表演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賣矛盾先得意揚揚地炫耀自己的矛和盾,后來被問住,張口結舌的語氣、神態。
五、聯系生活,明白道理。
1.通過學習課文和剛才的表演你受到什么啟發?(說話、做事必須實事求是,講究分寸,而不能相互抵觸,或故意夸大其詞,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2.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后矛盾對他會有什么后果?(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如果有,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后果?(學生自
3.拓展交流:看看下列句子有無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劉彪大概是生病了,所以沒來上學。(“肯定”和“大概”矛盾。)
(2)我估計今天一定會下大雨。(“估計”和“一定”矛盾。)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昨天”和“一夜”矛盾。)
(4)六一兒童節到了,會場上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紅旗。(“五顏六色”和“紅”矛盾。)
(5)我國的藝術珍品很多,清明上河圖就是僅有的一個。(“很多”和“僅有”矛盾。)
(6)我今天的作業全做完了,只剩下一篇日記沒寫。(“全部”和“只剩下”矛盾。)
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通讀全文。
2.總結全文:《自相矛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說話不顧事實,把事物夸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
3.課堂練習:
(1)我能說出下列加粗詞的意思,我還能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盾之固,物莫能陷也。
(固:堅固。莫:沒有。)
②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利:鋒利。物:東西。)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子:你、您。何如:怎么樣?)
(2)快樂閱讀,開心做題。
學習之說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①填空。
“子曰”中的“子指(孔子),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的創始人,“不亦說乎中的“說”的讀意是(yuè)。這段話出自《論語》一書。這本書中關于學習方面的一句名言是(溫故而知新)。
②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詞語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a.說: (說。)
b.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c.有朋自遠旁來,不亦樂乎? (朋友從遠方來,難道能不高興嗎?)
(3)閱讀《徐孺子賞月》,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短文的內容,了解徐孺子的思維過程。
徐孺子賞月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注釋:
①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話傳說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樹等。
②嘗:曾經。
③瞳子:瞳孔。
④語:對……說。
⑤然:是這樣。
⑥戲:玩耍,嬉戲。
參考答案:
譯文:徐孺子九歲的時候,曾經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沒有,會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說“不是這樣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沒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徐孺子的思維過程:徐孺子的思維過程妙就妙在他避開了“月亮”這一概念,而偷換了“眼睛”的概念,以“眼有瞳仁”優于對方的“月中有物”,這是辯論中常用的技巧---“偷換概念”。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模仿、顯然”造句。
2、理清課文層次,給課文分段。
3、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體會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教育學生懂得遇到危險情況要沉著冷靜,果斷處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抓住關鍵詞,聯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現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船長的智慧,冷靜的處事方法。
教具準備: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談話導入
1、師:課前老師已布置大家閱讀了《跳水》這個故事,你對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學生紛紛發言,各抒已見)
2、課文是怎樣記敘這個故事的呢?老師要請同學來讀讀課文,注意要讀得正確流利。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理一理: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
(1)個人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小組內交流,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三、精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4D6自然段。
(1)師:這篇課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學們能否找出來?
老師相信你們,請行動吧!快速瀏覽課文。
(板書:孩子猴子水手船長)
(2)師:(出示課件1。邊放課件邊解說)有一天,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們正悠閑地站在甲板上欣賞著美麗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來了,正和水手們取樂,可事隔一會兒,這里卻發生了讓人心驚肉跳的事。
(3)(出示課件2:一個孩子搖搖晃晃地站在桅桿的頂端)
師:同學們,你們的神態、語言已經告訴我,你們都感到這個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師:請打開書本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里哪幾個自然段描寫這個孩子處境很危險,找到了可以大聲告訴同學們。
(4)師:現在請大家小聲讀文,邊讀邊畫出這三個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小孩子處境危險,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議一議。
師:找得十分準確,請再讀課文中描寫男孩處境危險的句子,試一試你用什么方法理解這些句子。
(5)師:思考好了,請找自己的學習伙伴交流、討論。
(學習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的二、三個小組學習討論)
(6)師:現在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預設1:若學生抓住文中關鍵詞““放開繩子”,搖搖擺擺”,“走上橫木”,感受到孩子處境十分危險時,教師可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聯詞“只要……就”這段話,更深層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更體會到孩子處境的危險,并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文。
預設2:若學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寫的句子,沒有發現“這時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著……全都嚇呆了”這個側面描寫的句子時,引導學生再讀文,抓住“嚇呆”一詞,從中感悟這些經歷許多困難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險的情境)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著,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7)師:同學們把剛才對課文的感悟用朗讀的方式再現出來,就更棒了!
(生朗讀師引導學生對朗讀情況進行評價。)
師: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更能夠表現出孩子的處境危險呢?
(引導:語速再快一點、聲稍高一些,突出重點詞語。生練讀文。)
師:你們讀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師欣賞了!
(8)師:我知道此時你們非常想救這個孩子,誰有好辦法?
(學生各抒己見,進一步體會當時情況的危急。)
師:大家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呀,為什么呢?我現在不替你們作評判,因為學習原本就是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請再讀描寫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
師:那個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嗎?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師:誰救了他?請同桌一起讀7、8自然段,把能作為你的理由的句子劃下來。
(同桌讀書討論,生匯報。)
師:請自己讀讀描寫父親和水手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師:能把你們的體會有感情的.朗讀出來嗎?
四、暢談收獲,拓展延伸
1、師:學習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生交流)
2、拓展練習:孩子被救上來后,船長、水手、孩子又會說些什么?說一說,再寫下來。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7課《跳水》作者介紹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出生于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吁人們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后》(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個小站,享年82歲。
列寧對他的評價是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高爾基對他的評價是“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漿、傅、袱”等7個生字,會寫“漿、傅、袱”等15個字,正確讀寫“粉刷、絕活、半信半疑”等14個詞語。
2.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刷子李這個人物的特點。
3.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
4.開展群文閱讀,學生小組學習《泥人張》,課后閱讀《快手劉》,激發學生閱讀《俗世奇人》的興趣。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刷子李這個人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隨文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粉刷、絕活、半信半疑”等14個詞語。其中“袱”字是二聲,但在“包袱”這個詞中讀輕聲。“露餡兒”指導讀出兒化音。本文要求會寫“漿、傅、袱”等15個字,除了“餡”和“傻”這兩個易寫錯的字,老師做重點指導,其他的字學生可以自學。
2.朗讀教學
以讀為主,以讀促悟。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刷子李這個人物的特點。著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讀重點句子,憑借對曹小三內心世界的揣摩,了解曹小三心理活動的變化,感受刷子李之“奇”。
3.語言運用
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變化為暗線推進故事情節。既抓住了刷子李技藝高超的正面描寫,又抓住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變化的側面描寫。讓學生學會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小說《俗世奇人》。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漿、傅、袱”等7個生字,會寫“漿、傅、袱”等15個字,正確讀寫“粉刷、師傅、絕活”等17個詞語。
2.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刷子李這個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板塊一對聯導入,激發興趣
1.請同學們默讀這副對聯,結合大家對第14課的預習,猜猜這副對聯寫的是誰。
課件出示
上聯:白壁光滑,刷板顯功底;
下聯:黑衣無瑕,絕活傳真諦。
橫批:俗世奇人
2.學生猜出:刷子李。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刷子李》,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4.簡單介紹作者及本文出處。
5.從課文題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預設:
生1:我知道他姓李。
生2:我知道他是刷墻的。
生3:我猜他刷墻刷得很好。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課文題目中提取信息,使學生感受課文題目的“獨特”,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板塊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出示由會認字組成的詞語,指名學生認讀。
課件出示
刷漿師傅包袱蘸水露餡狡詐發怔
3.重點指導“餡”和“傻”的書寫。
學生先觀察字的結構和需要注意的筆順,再由老師范寫,最后學生練寫。特別注意“餡”的右下邊是“臼”,不是“曰”;“傻”的右下邊是“夂”,不是“又”。
4.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預設:
生1:刷子李收了一個徒弟叫曹小三,曹小三覺得師傅刷墻刷得很好。
生2:有一天,曹小三跟著師傅干活,發現師傅身上有個白點。
生3:一天,曹小三跟著師傅干活,開始他居然連芝麻大小的粉點也沒發現,后來他竟然發現師傅身上有個白點,最后他才知道白點是里邊的白襯褲從外邊的褲洞里透出來的。
5.默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刷子李這個人物的特點。(刷子李技藝高超)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理清課文脈絡,初步感知刷子李是俗世中的一位奇人。
板塊三正面描寫,感知技“奇”
1.用橫線畫出描寫刷子李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
2.學生交流匯報句子。
課件出示
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單坐著,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l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l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
l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l每刷完一面墻,必得在凳子上坐一會兒,抽一袋煙,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墻。
3.學生品讀這些句子,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刷子李技藝高超的。
4.學生歸類、交流表現刷子李技藝高超的三個方面。(板書:規矩奇效果奇動作奇)
5.師小結:原來作者是從規矩奇、效果奇、動作奇三個方面直接描寫了刷子李技藝的高超。這種表達方法叫正面描寫。(板書:刷子李正面描寫)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直接描寫刷子李技藝高超的句子,了解作者在寫人的文章中運用細節描寫和正面描寫的方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
2.開展群文閱讀,學生小組學習《泥人張》,課后閱讀《快手劉》,激發學生閱讀《俗世奇人》的興趣。
教學過程
板塊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1.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愛讀書的孩子一定會變得更有智慧,更有創意,更有氣質,更有內涵。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馮驥才的《俗世奇人》,走進“刷子李”這位奇人的故事之中。
2.出示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課件出示詞語)
3.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作者馮驥才從三個方面寫了刷子李的技藝高超,是哪三個方面
作者是從規矩奇、效果奇、動作奇三個方面正面描寫了刷子李技藝的高超。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正面描寫的表達方法,激發學生繼續深入學習《刷子李》的興趣。
為學習側面描寫的表達方法做好鋪墊。
板塊二精讀課文,感悟寫法
1.(板書:規矩奇效果奇動作奇)這三個方面,哪一個令你印象最深刻呢先欣賞刷子李刷墻的效果。(課件出示描寫刷子李刷墻效果奇的3個句子)
指名學生讀這三句話,你能讓大家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效果的不同凡響嗎(能)
2.再體會刷子李刷墻的動作。
課件出示
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
指名學生讀這句話,思考:你覺得刷子李僅僅是個粉刷匠嗎(刷子李還是個藝術家)
3.最后學習刷子李刷墻的規矩。
課件出示
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l每刷完一面墻,必得在凳子上坐一會兒,抽一袋煙,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墻。
讀了這兩句話,你覺得用哪個詞來形容他的規矩最貼切(讓人叫絕)
4.以上都是對刷子李的正面描寫,接下來我們要側面感受刷子李的技藝高超。這篇文章的主角是誰
(刷子李)那馮驥才先生為什么要寫曹小三呢用波浪線畫出描寫曹小三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課文是怎么側面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學生交流匯報。
指名讀描寫曹小三心理活動的句子,感悟他一波三折的心理變化。
5.找出描寫曹小三心理活動的關鍵詞,填空。
課件出示
(半信半疑)→()→()→(五體投地)
學生交流匯報。(板書:半信半疑→一落千丈→發怔發傻→五體投地)
6.作者為什么要寫曹小三的心理活動(側面烘托刷子李的技藝高超)
7.教師小結:寫曹小三的心理活動就是側面描寫的表達方法。(板書:曹小三側面描寫)正是在對刷子李的正面描寫和對曹小三的側面描寫中,刷子李的形象才變得越來越豐滿,馮驥才先生寫人敘事的高超技藝真叫人拍案叫絕。所以有人這樣評價:馮驥才的筆就像女媧的手。我希望同學們也能將這種寫作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設計意圖】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變化為暗線推進故事情節,吊足了讀者的胃口。這個教學環節既抓住了刷子李技藝高超這根明線,又抓住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變化這條暗線,讓學生更能深刻感受作家筆下人物形象的鮮活,體會作家描寫人物方法的奇妙。
板塊三運用學法,拓展閱讀
1.《俗世奇人》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小說,在我們認識了技藝高超的“刷子李”后,現在你們四個人一個小組,再來學習大作家馮驥才筆下的另一位奇人《泥人張》。(課件出示《泥人張》這篇文章)2.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課件出示
l默讀《泥人張》,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l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用筆畫上橫線。
l小組討論交流泥人張有什么過人之處。
3.全班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教學生運用閱讀《刷子李》的方法讀《泥人張》,群文閱讀給學生一個“快樂的課堂”,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教師僅僅是學生的引導者、陪伴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快樂地閱讀、快樂地交流、快樂地分享。
板塊四激趣導讀,引入奇書
1.課后請同學們讀一讀《快手劉》。
2.《俗世奇人》是馮驥才先生寫的一本民間奇人小說。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讀一讀。(課件出示《俗世奇人》簡介)
課件出示
《俗世奇人》是馮驥才創作的小說集,全書由短篇小說連綴而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之意。書中所講之事,多以清末民國初天津衛的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于長期流傳在津門的民間傳說、奇人異事,如刷子李、泥人張、快手劉、風箏魏、機器王等。每個人物之奇特,聞所未聞;故事之精妙,嘆為觀止。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讓學生因愛讀《刷子李》《泥人張》《快手劉》,進而愛讀《俗世奇人》這本小說,推薦學生閱讀《俗世奇人》。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刷子李》選自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藝為話題,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我在教學中緊緊抓住一個“奇”字,讓學生在“讀”中曉“奇”,在“議”中悟“奇”,從種種“奇”中感悟刷子李的高超技藝。如,在引導學生感悟“刷子李”是一個“奇”人時,先引導學生品味“規矩奇”“動作奇”“效果奇”各體現在哪些方面
2.我把本課教學定為兩大板塊:聚焦文本資料,從細節描述中感知“技藝高超”;聚焦表達形式,在揣摩曹小三內心活動中感知“一波三折”。我始終思考學生的需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對教學資料進行了整合,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心里有文本,眼里有學生”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應是可行的、有效的。
3.本課中我滲透了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學生運用閱讀《刷子李》的方法讀《泥人張》《快手劉》,激發學生愛上《俗世奇人》這本書,進而愛上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群文閱讀給學生一個“快樂的課堂”,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教師僅僅是學生的引導者、陪伴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快樂地閱讀、快樂地交流、快樂地分享。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朗讀中準確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通過調整語速、語調和節奏,讓朗讀充滿感情。
2、學習褒義詞和貶義詞兩種詞語的不同表達效果。
3、體會頓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
4、學會把字寫得工整、漂亮,積累成語。
教學重點
1、學習在朗讀中準確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通過調整語速、語調和節奏,讓朗讀充滿感情。
2、學習褒義詞和貶義詞兩種詞語的不同表達效果。
3、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
體會頓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語文園地四給我們帶來了多種學習方法的指導。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吧。
板書:語文園地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出示課件2)
同學們,本單元的課文充滿了濃濃的愛國情感。我們怎樣通過朗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呢?
生總結、匯報師總結:(出示課件3)
①要準確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如,《圓明園的毀滅》表達的是________之情;《少年中國說》表達的是___________感情。
②可以通過調整語速、語調和節奏等來體現課文的感情。如,《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一自然段,可以讀得________一些;《少年中國說》的第三自然段應該讀得________________一些。
板書:痛惜豪情壯志緩慢、沉痛高昂
2、詞句段運用
(1)每組詞語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選擇其中一個詞語寫一段話。(出示課件4)
小組活動:
A、朗讀這些成語,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B、這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異同。
C、選擇一個詞語寫一段話。
生查字典,并說明兩組詞語的異同。
生匯報:(出示課件5)
每組上下兩個成語的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們的感情色彩。上面的成語是褒義詞,用作褒揚、贊美;下面的成語是貶義詞,用作貶斥、斥責。
生展示自己寫的話。
板書:褒義詞、貶義詞
(2)體會頓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再給最后一句加上標點。(出示課件6)
A、讀這兩個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頓號和逗號,看看它們分別用在什么地方。
B、體會它們的不同。
C、給最后一個句子加上標點。
生總結,匯報
板書:頓號、逗號的異同(出示課件7)
師:逗號、頓號均表示句內停頓,但停頓性質不同。
逗號屬句內一般性停頓,而頓號有專門的用途。
逗號所表示的停頓不外乎三類:一是表示分句之間的停頓,二是表示句中成分之間的停頓,三是表示句子成分內部的停頓。
而頓號呢,在句子里,一個頓號相當于一個連詞,停頓時間比逗號短,有時也用來表示次序語之后的停頓,如一、二、三等
頓號用來隔開并列的詞或短語,表示的停頓比逗號小。
生給最后一個句子加標點:(出示課件8)
毽子越做越講究,有黑雞毛、白雞毛、蘆花雞毛等。各種顏色的毽子滿院子飛。
3、書寫提示(出示課件9)
我們在書寫一首詩的時候發現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橫寫的時候,我們要從左到右寫,豎寫的時候,要從右到左。要注意居中寫,注意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對稱,使篇章看起來美觀。
每個字要做到筆順正確,結構合理,使每個字看起來很美觀。
展示相關書法作品。
學生臨寫
點評學生作品。
4、日積月累(出示課件11)
(1)朗讀這些成語。
(2)借助工具書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
(3)感悟兩組成語所描繪的`不同生活狀態,珍惜美好生活。
生總結、匯報(出示課件12)
師總結:這兩組成語分別描繪了不同的生活狀態。第一組成語描繪的是“太平盛世”下人們幸福快樂的生活場景;第二組詞語描繪的是 板書:幸福生活---悲慘生活----珍惜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明白詞語的不同感情色彩,以及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還明白了頓號和逗號的區別,積累了許多成語,收獲不小。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積累更多的知識。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根據語文園地的內容,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握住詞語、句子的意思,并根據要求完成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效果較好。
2、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借助工具書解決問題的意識。對于一些成語的意思,我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來理解其意思,讓學生對成語有個較為深刻的認識。這樣訓練,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3、美中不足的是對個別知識點講解不到位,致使一些基礎不牢固的同學理解不透徹。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生字,讀記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文前“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了解石猴出世的經過,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性格特點。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猴王的經歷,感受其形象;品味語言,激發對古典文學的閱讀興趣。
2.難點: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言詞語,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查字典、找資料自學課文,理解難懂的字詞并做出注釋,標注出不理解的字詞
第一課時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一)、談話導入
1.(播放《西游記》片段)大家對《西游記》都不陌生,那么在《西游記》中,你最喜歡誰?你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孫悟空嗎?(生自由交流)
2.是呀,他神通廣大、機智勇敢的形象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關于他的課文《猴王出世》,齊讀課題,介紹作者。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根據文前“閱讀提示”,明確問題。
(課件出示: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為猴王的?)
2.課文是一篇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所以有些句子會覺得不好讀,不好懂。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交流自學情況,說說自己通過什么方法知道了什么。或現在還有什么不懂的?
教師引導學生大概了解詞語與句子的意思。
3.交流學習課文主要內容。
(1)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石猴是哪里來的。(板書:出世——仙石迸裂)
(2)學生嘗試說說石猴是如何成為猴王的。(板書:成王——跳水尋源)
(3)留在你腦海里的`是一個怎樣的猴王?(神奇、活潑、勇敢、無畏、自信……)
4.小結過渡:仙石迸裂,化出一個石猴,往水簾洞一跳,跳出一個猴王,從這里開始,一個美猴王的形象,走進每一個人的心里。那么,作者吳承恩先生又是用怎樣的語言,把一個猴子的形象寫得深入人心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石猴的生活,去發現,去感受。
三、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一)學習“猴王出世”,感悟語言的“精煉”。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句子,想想為什么喜歡。
2.出示: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指名讀,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讀這段話,讀出石猴的快樂和自由。
3.師提問:你發現這句話有哪些特點?
引導學生從三方面觀察發現:(1)關注語言形式——對偶;排比;精煉。
(2)關注語言內容——飲食、交友、起居。(3)關注語言節奏——三個字(動賓結構),短促有力。
4.細細品讀這句話中的語言規律,讀出活力。
5.你讀到了一只怎樣的石猴?寫在句子旁邊,做上批注。
6.小結:作者寫的是一只歡快跳躍的猴子,用的語言也非常短促、跳躍、有節奏。或者說,從這樣的語言,我們讀到了一個活潑可愛、頑皮跳躍的猴子。像這樣內容與語言高度統一,這就是經典。課文還有哪些這樣經典的句子呢?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研讀“猴子稱王”,感受語言的魅力。
1.快速瀏覽“石猴稱王”的內容,請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在旁邊寫上批注。
2.組織交流,引導品悟語言。
(1)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①石猴跳是怎樣跳進水簾洞的?體會石猴進洞動作的輕巧。
②朗讀體會。
(2)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
①讀句子,圈出動詞。理解“伸頭縮頸、抓耳撓腮”。
②指導朗讀,體會猴子的“膽小”。
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見本課《課堂練習案》。
五、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一)、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
1.我們了解了孫悟空由石猴變成美猴王的經過,相信大家對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用四字詞語說說。
(活潑可愛、機智勇敢,敢作敢為,身手不凡……)
2.課文記敘的只是孫悟空的出生,是古典小說《西游記》的第一回,那你還知道《西游記》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學生講述《西游記》的故事)
3.播放《美猴王》主題曲,師: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猴王的風采!
(二)、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積累欲望
1.《西游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她的語言非常優美。從19世紀開始,《西游記》被翻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幾種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們喜愛。希望同學們都能讀到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經典的魅力。
2.同學們讀過《西游記》后,我們要召開一個故事會,每人準備好一個故事,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
出世:仙石迸裂——頑皮可愛
成王:跳水尋源——敢作敢為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思維的過程,遇事多思考,沉著冷靜。
2.能理解詞語的意思,能找出病句的矛盾之處。
3.積累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3篇課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3篇課文,想一想:每篇課文講了什么故事?人物的表現怎樣?(快速過一遍內容)
二、交流平臺。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每篇課文人物的思維方式,由此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交流平臺,并回顧《田忌賽馬》和《跳水》兩篇課文,想一想這兩篇課文中人物的思維過程。把你的發現和感受與周圍同學交流一下。
2.交流完畢,請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
《田忌賽馬》中,孫臏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只要調整馬的出場順序就能轉敗為勝;《跳水》中,船長在兒子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量,做出讓兒子跳水的決定,最后使兒子脫險獲救。他們的機智和謀略不由得讓人嘆服。
教師點撥總結:在相同的環境中,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這就是人思維的不同。思維不同,行動則不同,我們應該多學習一些思維方式,進而開拓自己的思路。
3.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理性思考,具體分析當時的情況,再選擇恰當的.方法解決。
三、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加點字,你發現了什么?(學生交流)
(1)教師點撥總結:
①每組兩個詞語,加點字都相同,而且第二個詞是對第一個詞的加點字的解釋。
②第二個詞的兩個字都是近義詞,表示相近的意思。
(2)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經常能遇到這些有趣的詞語,要把它們積累下來。除了上面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含有近義詞的詞語呢?(見多識廣 高瞻遠矚 調兵遣將 狂風暴雨 千辛萬苦 七拼八湊 胡言亂語)
2.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你是否有過同樣的體驗?選擇一種體驗寫一寫。
點撥:第一句話中,通過放大人們的感受,突出了時間的漫長,人們等待的焦慮;第二句話中,通過羅列一組表示時間漫長的詞語,突出了時間變化之快。
示例:
兩點,兩點半,三點,三點半……他一次又一次地看著時鐘,怎么天還不亮啊?
3.讀一讀材料,具體說說葉圣陶先生是怎么為這位中學生修改作文的。
教師點撥總結:
(1)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的標點符號。
(2)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準確。
(3)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
(4)增刪詞句,使語言更規范,意思表達更清楚、完整。
四、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的句子。
2.學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釋義:別說你出發得早,還有比你更早的人。告誡我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雖然自己很努力了,但仍有更努力的人,我們不能驕傲自滿。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釋義:臨近水邊,時間長了,就會了解魚的習性;靠近山林,時間長了,就會識別鳥兒的叫聲。說明要了解一個人或一種東西,一定要接近這個人或這種東西,近距離觀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釋義: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力氣的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指只有通過長期觀察、實踐,才能認清事物的好壞。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釋義:讀書一定要用心,因為有時候書里的一個字可能會價值千金。這句話告訴人們,讀書不可囫圇吞棗,要用心讀,用心琢磨書中的字句,領會其中的意義。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釋義:聽到您的一番話,勝過我讀十年書的收獲。指與對方交談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學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時,意思大致說對即好,同時注意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
3.你還積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新穎的思維方式,懂得了在突發情況發生時,應沉著冷靜去思考問題。學習了修改句子的方法,同時積累了名言警句。同學們要學會多聽長輩的意見,多實踐,多思考,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學會了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思考其思維過程的方法。
2.學會修改習作的方法,并在以后的習作中運用,提高寫作水平。
3.理解、背誦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也要做到。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講講這個故事。
4.抓住事物間的聯系,推測船長的思維過程,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5.能找出描寫水手的句子,知道它們在推動情節發展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抓住事物間的聯系,推測船長的思維過程,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
1.理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講講這個故事。
2.能找出描寫水手的句子,知道它們在推動情節發展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圖片引入:你知道這是什么體育活動嗎?(跳水)
你們喜歡看跳水嗎?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不是體育比賽,而是一個驚險的故事。
2.走近作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后半期俄國偉大作家。列寧稱他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主要作品:《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
2.理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講講這個故事。(難點)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出示我會認,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導學生識字多音字。
5.理解詞語。
6.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7.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
示例:課文講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頂端最高的橫木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8.出示會寫字,組內合作識字,觀察書寫要點。教師指導重點字的寫法:
航:舟字上撇要短、下框窄長、中橫稍向上提,亢字橫稍長、彎鉤的鉤向上提。
帽:巾字下框窄小、中豎要長,上邊日字扁寬,下邊是目字要窄長、里邊是兩橫。
逗:先寫豆字、再寫辶。豆字要窄、下橫稍長,辶的橫折折撇要窄、捺要長。
鉤:左右勻稱,钅的豎提不能連接上橫,勾字橫短折豎要長、注意里邊別寫錯。
咧:列字是左右結構、上橫要短、上撇短下撇要長,右邊豎鉤的豎要長。
鷗:區字右框短窄、里邊的點稍長有力,鳥字橫折鉤要小、豎折折鉤要長些。
9.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事物之間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
四、當堂檢測
第二課時
一、出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抓住事物間的聯系,推測船長的思維過程,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重點)
3.能找出描寫水手的句子,知道它們在推動情節發展方面的作用。(難點)
二、品讀釋疑
1.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2.討論交流:船上的水手在干什么?
這一天風平浪靜,水手們都在甲板上。
因為風平浪靜,水手們無所事事,才有時間逗猴子玩。
3.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鉆來鉆去,模仿人的動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猴子和人熟悉,人們心情很放松。
4.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1)“顯然”寫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寫出了人們拿猴子取樂的原因。
第一段去掉可以嗎?為什么?
(2)不可以。因為這一段給后面提供具體的活動場所、活動環境,寫出了人們的心理狀態等,為下文做鋪墊。
5.拓展:說說水手在推動情節發展中的作用。
開始有了水手取樂猴子,才會有猴子摘撕孩子的帽子,再加上水手的大笑,更讓孩子覺得沒面子,所以追猴子,爬到了橫木的最高端,處于危險的境地。
6.孩子是怎么一步步踏入險境的?
(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桿。
猴子找了個年齡小的孩子逗樂。
(2)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著猴子坐在桅桿的第一根橫木上,摘下帽子來用牙齒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氣。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處境尷尬,不知如何是好。“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著不如意的事情發生而無可奈何。
(3)“孩子嚇唬它,朝著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還撕得更兇了。
猴子為什么這么放肆地氣孩子?
因為它和大家很熟悉,又知道大家在拿它取樂,不會對它怎么樣,還覺得逗引一個小孩更能取樂,所以就放肆了。
(4)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卻氣得臉都紅了。他脫了上衣,爬上桅桿去追猴子。
①點明孩子和水手的不同表現。
②孩子為什么要去追猴子?從哪些詞語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因為猴子放肆撕咬他的帽子,任憑他怎么喊叫都不聽,水手們笑得更歡了,猴子的逗弄和水手的笑讓孩子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所以要去追猴子。從“氣得臉都紅了”可以看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5)猴子還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生氣。爬到了桅桿的頂端,它用后腳鉤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那根橫木的一頭,然后坐在桅桿的頂端,扭著身子,齜牙咧嘴做著怪樣。
猴子把帽子掛在最高橫木的一頭。
(6)橫木的一頭離桅桿一米多。孩子氣極了,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這時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嚇呆了。
①孩子氣極了,不顧后果走上橫木去取帽子。
②水手們為什么全都嚇呆了?此時他們可能會想什么?
因為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回轉身來。孩子有生命危險。
玩笑開大了,怎么光顧拿猴子取樂了,沒有考慮孩子的內心感受,沒有保護好孩子呢?
7.有個人嚇得大叫了一聲。孩子聽到叫聲往下一望,兩條腿不由得發起抖來。
從“兩條腿不由得發起抖來”你體會到了什么?
“不由得”是“不禁”的意思,孩子往下一看,這么高,也感覺到害怕了,嚇得兩腿發抖了。
8.正在這時候,船長從船艙里出來,手里拿著一支槍。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看見兒子在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瞄準兒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開槍了!”
船長看到兒子有危險,立刻想到讓孩子跳水。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吾、弗、夫”3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矛、盾”等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矛盾、何如、弗能”等詞語,聯系上下文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
4.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
5.初步接觸文言文,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6.憑借課文中具體的注釋,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7.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交流資料。
1.交流故事,激發興趣:同學們,你們喜歡成語故事嗎?(喜歡)請你觀察老師出示的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一個成語嗎? (課件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說成語《揠苗助長》《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劍》《亡羊補牢》《畫蛇添足》《鄭人買履》)。
2.談話揭題: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悠久燦爛文化史中的瑰寶,成語故事無疑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語言簡潔、內容完整、含義深遠的故事,發人深思,耐人尋味。這些成語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名家名言等。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就是一個成語故事。(板書課題,自相矛盾,學生齊讀課題。)
二、借題拓展,初步交流。
1.了解寓言:《自相矛盾》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用假托的故事或擬人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2.簡介出處,了解作者。
(1)《自相矛盾》出自《韓非子》,《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這部書現存五十五篇,約十余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后的封建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2)韓非: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子”是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3.觀察課文插圖,結合題目說說自己的發現。
①矛:長柄尖刀,古代一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
②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種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的牌。
③演示象形字“矛”和“盾”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記憶生字,讓學生感到學漢字非常有趣,并指導書寫。
三、借助“矛”“盾”,引導交流。
1.咬文嚼字。
(1)引導學生結合對“矛”和“盾”的了解,說說“矛”和“盾”的特點。(“矛”銳利,“盾”堅固。)
(2)鼓勵學生把“矛”和“盾”兩個字與“銳利”“堅固”結合起來說一說,進行詞語搭配與說話的訓練,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如:古代人在戰斗中用銳利的長矛刺穿敵人的胸膛;古代人在戰斗中用堅固的盾抵擋敵人刀槍和劍戟的進攻。)
2.觀察插圖,想象故事。
(1)課件出示有關圖片,教師給出詞語:矛、盾、拿、賣,引導學生借助圖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師給出的詞語說說自己想象到的。(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同時拿著矛和盾去賣。)
(2)課件出示有關圖片,教師給出詞語:矛、盾、拿、賣、夸、銳利、堅固。引導學生借助圖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師給出的詞語說說自己想象到的。
①互相交流: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同時拿著矛和盾去賣。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堅固,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
②問題引導:那個人是怎樣夸自己的矛的'?又是怎樣夸自己的盾的?(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同時拿著矛和盾去賣。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堅固,說:“無論用什么東西都無法刺穿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么東西都能被它刺穿!”)
(3)課件出示有關圖片,教師給出詞語:矛、盾、拿、賣、夸、銳利、堅固、無言以對、嘲笑,引導學生借助圖片想象情景,用上老師給出的詞語說說自己想象到的。(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同時拿著矛和盾去賣。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堅固,說:“無論用什么東西都無法刺穿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么東西都能被它刺穿!”市場上的人質問他: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么樣?”那個人無言以對。眾人嘲笑他。)
(4)你見過像故事中的這個賣矛又賣盾的人說的這樣的矛和盾嗎?(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3.談話過渡:以上我們是用白話文來看圖說話講故事,韓非是戰國末期韓國人,那時候人們使用的語言文字和我們現在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稱那時候人們用的是文言文,我們稱那時候人們寫出的文章為文言文文章,韓非寫出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去閱讀欣賞韓非的《自相矛盾》。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學會不認識的字,借助注釋理解難懂的詞語。
2.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難讀、難懂)
3.指名朗讀,師生評議,教師指導。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學生自由朗讀,熟讀成誦。
五、作業設計:
把課文讀給別人聽,爭取別人的意見,把課文讀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運用本單元學習的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學寫一篇簡單的說明文。
2.學習有序觀察,并在觀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受到熱愛科學的教育,陶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
1.運用本單元學習的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一自己喜歡的一種事物,要突出這種事物的特征。
2.在介紹事物特征的時候,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教學難點
能按一定順序寫作,將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恰當運用到習作中去。
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受到熱愛科學的教育,陶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精美的物品,大家看:(出示課件1)香甜可口的水果、營養豐富的蔬菜、美觀實用的`電器、漂漂亮亮的玩具……
多美呀!你最喜歡什么?你了解它嗎?想給我們介紹介紹嗎?
板書:介紹一種物品
師:要把你喜歡的物品介紹清楚啊,就要用到前面我們前面學過的一種文體——說明文。大家還記得嗎?
二、方法指導:怎樣寫說明文
1回憶一下學過的說明文——《太陽》《松鼠》等,總結學過的說明方法及說明文中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等特點。(出示課件2)
2、出示習作要求:介紹一種物品,選材方面: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電器等。(出示課件3)
提示寫作方法: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要抓住所要介紹物品的特點來寫。運用我們學過的一些說明方法。語言要準確、生動。寫完后認真修改。(出示課件4)
板書:選材 寫作方法
三、師生討論歸納(出示課件5)
師:我們應該從哪幾方面介紹商品呢?讓我們一起讀讀習作要求,看看文中給我們提示了些什么?
第一步:確定好要寫的物品。
第二步:認真觀察,找到物品的特點。
1、介紹蔬菜、水果,應重點介紹形狀、顏色、味道,還可以介紹種類、產地、產量、營養價值、保鮮等方面的情況;
2、介紹玩具、文具、電器,應重點介紹形狀、特點、構造、用途以及使用過程中應
注意的問題等等。
第三步:具體描寫,結構有條理
四、小組交流,練習表達。(出示課件7)
1、出示物品,思考物品的特點。
2、同桌間交流:把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物品向同桌介紹。
3、班上交流:如何在介紹物品時用到不同的說明方法。
4、打算介紹同一物品的同學自由組成小組,交流如何突出物品特點。
板書:突出特點
五、確定寫作對象,為作文擬提綱并練習寫作。(出示課件8)
1、在稿紙上簡單記錄交流后的收獲。
2、為自己的作文擬一個提綱,包括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如何結尾。
3、寫作。
六、組內評議,練習修改。(出示課件9)
1、展示自己的作文提綱,說說自己打算如何寫作,請同桌或寫同一物品的同學提建議。
2、用筆試著介紹你手中物品,注意,(出示課件10)
一、要有內容,二、要有順序,三、要有說明方法。
七、集體評議,作業安排。
1、展示優秀習作進行點評,總結優點。
2、繼續修改習作,寫好這篇說明文。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用精彩的圖片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通過指導寫作方法、選材等,來指導學生寫作,讓他們有的可寫,減輕了寫作的負擔,消除了他們的畏難情緒。
2.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精神,讓他們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品評作品,在品評中發現優點和不足,從而完善自己的作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對寫作差的學生給予的鼓勵不夠,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所改進。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產生閱讀四大名著的興趣,了解故事內容和人物形象。
2.能感受閱讀的快樂,和同學交流閱讀的收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諸葛亮足智多謀,運籌帷幄;黑旋風李逵魯莽剛猛,是個大孝子;齊天大圣孫悟空神通廣大;大觀園里的林妹妹多愁善感……這節課,就讓我們漫步中國古典名著長廊,走近這些人物,品讀精彩故事。
二、憶經典,說感受。
1.猜一猜。
事事齊全說漢高。(打《三國演義》一人名)謎底:劉備
借問酒家何處有。(打《紅樓夢》一人名)謎底:探春
我有心得。(打《西游記》一人名)謎底:悟能
綠化北京。(打《水滸傳》一人名)謎底:燕青
2.讀課題。
同學們,文學的經典王國里有那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讓我們一起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三、讀經典,習方法。
(一)讀《西游記》節選。
1.默讀《西游記》節選《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小組討論:(1)鐵扇公主和牛魔王不肯借扇子的原因是什么?(2)各用一個字概括三次借扇的方式方法,并說出每次的結果。(3)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
2.全班交流,總結概括。
(1)不肯借扇子的原因。
鐵扇公主:孫悟空坑害了自己的兒子紅孩兒;牛魔王:害子之恨(次要),欺妻之恨(主要)。
(2)第一次借扇:逼;結果:假扇越扇火越大。第二次借扇:騙;結果:被牛魔王變豬八戒騙回。第三次借扇:打;結果:自愿送出扇子滅火。
(3)人物形象總結示例。
孫悟空:機智、聰明、變化無窮、有法力。
提示:引導學生通過故事的概述感受人物形象。
(二)拓展閱讀《西游記》節選《大戰紅孩兒》。
思考:唐僧最終被劫走,紅孩兒的陰謀之所以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小結:《西游記》以奇妙的想象,極度的夸張,突破時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創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神奇無比的世界。
(三)了解《西游記》。
1.看封面,了解作者。
師:剛剛我們讀的文章來自《西游記》,從這本書的封面上可以知道,它的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誰能說說自己對吳承恩的了解?
全班交流反饋。
2.讀目錄,了解內容。
師:我們一起翻開書,看看目錄,這本書總共有多少回?哪位同學能把這本書的內容概括一下?
3.學生交流。
(《西游記》寫的是唐僧、沙僧、豬八戒、孫悟空師徒四人和白龍馬去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回了真經的故事。)
師:是啊,他們一共經歷了八十一難,最終“徑回東土,五圣成真”。同學們讀完后有什么感想?能不能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下?(奇、妙等)
總結:西天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大都是由動物變化的妖怪帶來的'。性格各異的師徒四人克服重重困難,與這些妖魔鬼怪作斗爭,最終取得了真經。這部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的神話世界。
四、用方法,愛閱讀。
1.閱讀《紅樓夢》節選。
2.寫讀后感。
當我們讀到精彩的內容,感想比較深刻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讀后感來把讀書的情況記錄下來。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寫好讀后感。
五、愛閱讀,伴成長。
1.推薦古典名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學生交流反饋。
2.說說自己的讀書計劃。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閱讀技巧,學生能更順暢地閱讀名著,更深入地了解其語言表達特點,能真正融入其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積累本課重點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3.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從孫臏獻計中,領會到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錄像,導入新課
請大家觀看《田忌賽馬》錄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場比賽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理解內容
1.抽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認讀下列詞語。(課件出示詞語)
3.通過預習,你都知道了什么?
4.小組合作學習。(拿出課前準備的馬,演示比賽的經過,說出比賽勝利的原因。)
5.指名朗讀,指導理解兩句話。
(1)孫臏看了幾場比賽后發現,打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2)一天,孫臏對田忌說:“將軍,我又辦法,保證能讓您在賽馬時獲勝。”
6.假設:
(1)如果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孫臏的計策能成功嗎?為什么?
(2)如果要進行加賽,齊威王看破了孫臏的計策,調整了馬的出場順序:中下中;下上中,田忌要想取勝,應該怎么辦?(黑板連線)
7.讀一讀最后一自然段,說說你認為齊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角色朗讀,升華認識
表面上是馬的競賽,實際上是人的智慧的較量。課文在寫賽馬這件事的過程中,把每個人物的特點刻畫得很是鮮明。下面,我們就來把課文中人物的對話部分再用心地讀一讀,讀了以后看看會有什么新的認識或發現。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示注意過渡語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
2.指名角色朗讀,并說說是怎樣處理的。(為什么這樣讀?有什么新的認識?)
3.學生評價并朗讀。(啟發說出理由)
4.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四、課外練習,鞏固認識
查找孫臏、田忌的有關古詩資料,請同學們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名叫田忌的大將特別喜歡賽馬。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個與他相關的歷史故事。
2.田忌和誰賽馬?最后贏了嗎?
二、學習“賽馬”部分
1.找出賽馬的段落。
(1)有誰知道本文寫了田忌經常同誰賽馬,大家的馬腳力相差多嗎?
(2)打開書,快速瀏覽一下全文,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交待了賽馬背景。從哪兒到哪兒寫的田忌賽馬取勝?
(學生快速瀏覽交流總結:1~2自然段交待了賽馬的背景;13~14自然段寫田忌聽取了孫臏的主意,在賽馬中取勝。)
2.自學這兩部分。這兩部分內容,老師不講,相信大家通過自學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能弄懂。
(1)出示學習要求:
①大聲朗讀1~2自然段、13~14自然段。
②按下面的句式,說一說田忌賽馬取勝的經過。
田忌聽取了孫臏的主意,先用對齊威王的,接著用對齊威王的,最后用對齊威王的`。由于,所以田忌。
③四人小組中,選一人說,另選一人用紙馬演示比賽取勝的過程。
(2)學生自學。
(3)檢查自學:
①老師要檢查大家自學的情況了。先請人來讀1~2自然段。認真聽,讀完了,我要請人到臺上來講一講田忌取勝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②指名讀13~14自然段。
③另一生上臺講述田忌賽馬取勝過程,教師演示課件。
(4)教師適時傳授寫作方法:我們今后寫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來表達。
三、質疑,推理
我們來做個實驗。請四人小組長拿出信封里的紙,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假如我們不按孫臏的計策,換一種方法安排出場順序,結果會怎樣呢?用筆在紙上照樣子寫一寫,推算一下。比一比,哪個小組算得快。
四、學習“孫臏獻計”部分
1.這么好的主意,為什么田忌想不出來,齊威王也想不到,孫臏卻想出來了?
(出示問題3:孫臏為什么能想出這個好主意?你從中能體會到什么呢?)
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按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3~14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語氣。
比較:夸耀——夸獎。
2.四人小組練讀——指名四人讀——評價——全班齊讀。
3.小結:誰說一說為什么孫臏能想出這個好主意。
(①善于觀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4.在田忌、孫臏、齊威王三個人中,你最喜歡誰?
五、總結積累
1.指名總結全文,教師適時指導。
2.田忌賽馬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
(①善于觀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④從全局出發,不怕犧牲局部利益⑤遇到困難,不灰心……)
六、懸念作文。(選做)
(1)田忌贏了賽馬,非常高興,正想與孫臏回家暢飲一番,忽聽齊威王在背后大喊:“孫臏,慢著!”……田忌將如何應付?孫臏還能幫得上忙嗎?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續寫課文。
(2)假如你是齊威王的謀士,你有什么方法幫齊威王在第二次競賽中獲勝嗎?請同學們拿筆將第二次競賽改寫一下。
[教學板書]
16田忌賽馬
前提條件:馬腳力相差不多,且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田忌(贏)齊威王(輸)
下上
上中
中下
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教學反思]
《田忌賽馬》是一篇歷史故事,田忌聽取孫臏的主意在賽馬中取勝是教學的重點,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分角色讀,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等。學生在體會語言文字中積累語言,陶冶情操,實現用人物的神態、語言來體會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點,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孫臏的足智多謀。
為了尊重學生個人閱讀的體驗,讓學生自由釋放各自閱讀體驗,我說:“在田忌、孫臏、齊威王三個人中,你最喜歡誰?”學生各抒己見,充分展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我不做統一結論,只是引導。
在課上我設計了:還是原來的馬,田忌如果要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還會有哪些方式?結果又會怎樣?學生很興奮,又擺弄起學具馬來,課堂學習得到延伸。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讀完這個故事的收獲,做到了“語思融合,文道統一”。通過這一堂課,感受到自己評價語言的匱乏、評價方式單一。如果在這方面提升一下,相信整個課堂的氛圍會更加活躍,課堂效果更好。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掌握更多閱讀名著的方法與技巧;能猜出古代名詞的意思,結合前后文描寫猜出詞語的意思,以及通過描寫猜出人物,并從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2.通過朗讀,理解古詩《鳥鳴澗》,想象其所描寫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本單元,我們走進四大名著,觀三國烽煙,識梁山好漢,嘆取經艱難,惜紅樓夢殘。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梳理一下吧!
二、交流平臺。
(出示“交流平臺”內容)
1.本組課文不同于現代文,所以一些語句我們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我們能掌握一些技巧,就能使閱讀更加順暢。大家回顧一下,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們都用到過哪些方法來理解?(猜讀、略讀、跳讀)
2.通過“交流平臺”了解猜讀的方法。(根據上下文猜測語句的意思)如何略讀和跳讀?(遇到較難理解的語句,不用反復琢磨,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好)
3.除了猜讀、略讀和跳讀三種方法,我們還可以通過別的途徑來理解課文。(借助資料了解歷史背景;結合電影、電視劇等影視資料)
掌握了以上幾種方法,相信大家以后再閱讀這類文章時,一定會更加順暢。
三、詞句段運用。
1.在學習本組課文時,我們還遇到了不少難以理解的詞語。
(出示“榜文、客官、印信”等詞語)你能說說這些詞語的大致意思嗎?
榜文:古代指文告。
客官:舊時店家、船家等對顧客、旅客的尊稱。
印信:官府的印章。
驛站:古代人們外出,中途供人短暫停留休息的`地方。
伙計:舊時指店員或長工。
郎中:古代的醫生。
店家:古代的店主人。
客舍:古代的旅館。
貨郎:古代指賣東西的人。
墨客:古代指文人。
2.(出示第二題句子)讀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
(1)請勿自誤:請不要自己傷害自己。
(2)喜不自勝:高興得自己都覺得受不了。
(3)瞑目蹲身:閉上眼睛,蹲下身子。
(4)拱伏無違:伏在地上,向上朝拜,沒有違抗的。
(通過聯系前后文可猜出詞語的意思;先理解某一個字的意思,再放回詞中整體理解。)
3.(出示第三題句子)猜猜這三個句子描寫的都是誰,并說說理由。
(1)孫悟空。(重點詞:金箍棒)
(2)諸葛亮。(重點詞:頭戴綸巾)
(3)武松。(重點詞:萬夫難敵)
四、日積月累。
1.(出示相關資料)走近作者王維。
2.齊讀古詩,說一說,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鳥在山澗中鳴叫。)詩歌題目直接給我們提示了答案。(板書詩題)
3.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桂花,春山,月,山鳥,春澗)從詩的描寫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夜深人靜,桂花飄落,空山中升起了一輪圓月,被驚飛的鳥兒在這里鳴叫著。)這個意境美不美?(美)若你此刻身處其中,你覺得享受嗎?(享受)
4.(播放純音樂)讓我們隨著這悠揚婉轉的曲調,一起朗讀古詩,感受這美麗的夜晚,聆聽鳥兒的歌聲吧!
5.從詩的描寫中,你發現了什么?(詩中有靜態景,也有動態景。)這樣描寫有什么作用?(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描繪了春夜山中空寂、幽靜的景色。)
6.這首詩中,作者想要表達什么呢?
(想要表達對山中春景的喜愛之情以及陶醉其中的心境。)
7.帶著這種感情,讓我們再一次朗讀古詩,感受詩中的美景,體會作者的情感。
五、小結。
從古典名著到古詩文,無不展示著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文化的長河中,還有許多珍寶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究。
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有效交流,使學生掌握了更多閱讀名著的方法與技巧,為學生進一步閱讀名著打好了基礎。
2.分析了名著的語言特點和人物形象,讓學生初步體會了名著的魅力。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肆、桅”等7個生字,會寫“艘、航”等14個字,會寫“環游、航行”等12個詞語。
2.默讀課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試著講講這個故事。
3.找出描寫水手們的語句,并說說這些語句是怎么推動情節發展的。
4.說說危急時刻船長的辦法好在哪里,說說讀了這個故事受到的啟發。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觀看跳水視頻。
同學們,跳水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一種運動。我們觀看奧運會跳水運動員的英姿,為他們喝彩,是不是某些同學也夢想著能成為一名為國爭光的跳水運動員?
2.解題導入。
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如本文跳水的人是誰?為什么跳水?在哪里跳水?怎么跳水?
接下來,我們將帶著這些問題開始學習第17課《跳水》。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桅桿(wéi gān)、嚇唬(xià hu)
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艘、肆、帽、桅”,并在黑板上示范。
(“艘”是左右結構,部首是“舟”,右部“叟”的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豎、橫撇、捺。
“肆”是左右結構,部首是“镸”,“镸”的筆順是橫、豎、橫、橫、橫、撇折、點。
“帽”是左右結構,右邊是由“”和“目”組成的。
“桅”是左右結構,部首是“木”,右邊是“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什么事?
(引導學生思考導入時所提的問題,自行找到相關答案。課文講述了船長的兒子在一艘帆船上,爬上了桅桿的頂端,船長逼孩子跳水最終得救的故事。)
2.通讀全文,根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把下面的內容填寫完整。
起因:水手拿猴子取樂。
經過:猴子搶孩子的帽子,并將帽子掛到桅桿頂端橫木的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結果: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水手拿猴子取樂→(孩子被猴子引上桅桿頂端)→(船長逼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四、拓展交流。
1.如果當時你也在現場,你有什么話想跟船長的兒子說?你有什么話想跟水手說?(言之有理即可)
2.如果你是船長的兒子,你有沒有什么話想說?(言之有理即可)
五、課堂小結。
讀完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遇事應沉著冷靜,多思考。)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跳水的起因、經過、結果。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跳水》。
3.《跳水》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的文學家。他一生中寫了很多作品,如《戰爭與和平》《復活》等。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我們都知道,跳水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樂。那么,請同學們畫出有關描寫水手的語句。
(1)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鉆來鉆去,模仿人的動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人們的笑使得猴子放肆,它有多放肆呢?→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桿。
(2)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
為什么水手笑,而孩子卻哭笑不得呢?→猴子坐在桅桿的第一根橫木上,摘下帽子來用牙齒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氣。
(3)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卻氣得臉都紅了。
為何水手們笑得更歡,孩子氣得臉都紅了?→猴子不但不理孩子,反而撕得更兇了,且爬上了桅桿的頂端。
(4)這時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嚇呆了。
怎么此時水手們突然嚇呆了?→孩子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桿,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
(5)有個人嚇得大叫了一聲。
為什么會嚇得大叫了一聲?→孩子在橫木上的危險程度之深。
(6)等孩子一浮上來,水手們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水手們能直觀地看到猴子與孩子的動作與神態,他們的表現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點撥總結:在整個故事中,水手的作用是:
①推動情節的發展。猴子在水手們的取樂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的笑聲中惱羞成怒,失去理智。
②渲染氣氛。開始水手們都“笑起來”,氣氛輕松。后來“全都嚇呆了”與之前水手的笑形成對比,表現了人們對孩子的擔心,烘托了緊張的氛圍。
③反襯主人公的品質。水手們平時訓練有素,但在關鍵時刻卻不知所措,與船長的審時度勢、機智果斷形成對比,突出了船長的臨危不亂。
2.感悟孩子的處境。(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從哪里可以看出?)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那頭拿到了帽子,也難以回轉身來。
(出示課件)指導學生看最高的橫木與甲板的距離、橫木的寬度,理解孩子的危險境地——難以轉身,直觀感受當時緊張的氛圍。
引導: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孩子處境的危險嗎?(萬分危急、千鈞一發、危在旦夕)
指導朗讀:讀出孩子的氣憤及他處境的危險。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更能夠表現出孩子的處境危險呢?
引導:語速稍快,聲調稍高,突出重點詞語。你們朗讀的技巧掌握得越來越好了!
3.“正在這時候,船長從船艙里出來,手里拿著一支槍。”過渡句。上文講孩子處境險惡,下文講船長出來果斷處理。
4.“四十秒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這里互相矛盾嗎?
(四十秒鐘非常短,可是時間寶貴,人們救人心切,所以覺得四十秒鐘太長了。)
5.想一想:在那個危急時刻,船長的辦法好在哪里?
(1)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有命了。
(2)當時天氣風平浪靜,孩子跳到海里不至于被大浪沖走,而且與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相比,跳進海里是最安全的辦法了。
(3)水手們都在甲板上,孩子跳海之后水手們能第一時間把他救起。
(4)因為孩子的兩條腿已經發起抖來,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危險,而且在這么高的位置,孩子是沒有勇氣往下跳的',所以船長拿起手里的槍,逼迫孩子第一時間跳海。
綜上可知,在當時的危險情況下,快速跳海是保護孩子最好的辦法。
6.最后一個自然段和課文題目有什么關系?作者要贊揚什么?(末尾回應課題,“跳水”是事情發展的結局,課文以解決問題的方法——跳水做題目,這既與故事情節的發展緊密相關,又突出了船長處事的果斷。)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文章對船長的描寫只有寥寥幾筆,但卻把一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船長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感覺真實又具體。這種對人物描寫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在寫作中借鑒和學習的。
2.學習課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誰?佩服他什么?(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言之有理即可。)
3.在這種危急時刻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如拉棉被讓孩子跳下甲板、水手們手挽手接孩子等。指出這些方法是否可行:下落位置不定,不容易接到,沖擊力大,容易受傷。船長的兒子水性應該還不錯,水有浮力不會摔傷,又有水手的幫忙。指出船長的方法既節省了時間,又很安全,突出船長的思維敏捷、邏輯清晰、遇事沉著。)
4.這篇課文就是要告訴我們,遇事不要慌,要沉著冷靜,要多想辦法,用最好的辦法解決。
教學反思
1.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始料未及的事,面對這些事件,我們要做的就是沉著冷靜,多分析,多思考。
2.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融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其神態和動作,充分喚起學生的想象,以激發學生興趣,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臏、譏”等5個生字,會寫“喪、瞪”等8個字,會寫“依次、等級”等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描寫人物神態等的詞語,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了解人物想法。
3.讀懂課文內容,推測孫臏的思維過程。
4.知道用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田忌就轉敗為勝的原因。了解不同的思維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說說從中受到的啟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紙牌小游戲。
老師拿出六張撲克牌,分為兩組,分別是紅桃的4、8、10,梅花3、7、9。老師和學生各選一組,然后比大小。老師依照田忌賽馬的思維跟學生玩兩盤,把輸和贏的兩種情況都體現出來。
2.在歷史上,像這種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故事還真不少,你知道哪些?
官渡之戰曹操2萬人戰勝10余萬敵軍
赤壁之戰周瑜、劉備5萬人戰勝20余萬敵軍
淝水之戰謝玄8萬人戰勝80多萬敵軍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輕蔑(qīng miè)、孫臏(bìn)
3.指導書寫課后方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瞪、耀、蔑、贏”,并在黑板上示范。
(“瞪”是左右結構,部首是“目”,右上方的筆順是橫撇、點、撇、撇、捺。
“耀”是左右結構,部首是“”,右下方是“隹”,而不是“住”。
“蔑”是上中下結構,中間是“罒”,不是“四”,下面是“戍”,不要少寫一點。
“贏”是上中下結構,部首是“月”,下面是“月、貝、凡”。)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以什么為線索?寫了什么?
(課文以“賽馬”為線索,寫了田忌和齊威王的兩次賽馬。)
2.自由讀“兩次賽馬”的段落,邊讀邊思考:這兩次比賽各是怎么賽的?畫出兩次賽馬的對陣圖。
3.兩次賽馬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是什么?
(1)學生自學、討論。
(2)小組匯報:
①第一次賽馬第二次賽馬
齊威王田忌齊威王田忌
上上上下
中中中上
下下下中
②兩次賽馬的相同之處:
a.兩人的馬沒換。
b.比賽規則沒變——各自把馬分等級。
c.齊威王的馬出場順序沒變,先上等,后中等,再下等。
③兩次賽馬的不同之處:
a.田忌的馬出場順序不同,先下等,后上等,再中等。
b.比賽結果不同。
c.齊威王前后心情不一。第一次齊威王勝,得意揚揚。第二次齊威王敗,目瞪口呆。
四、課堂小結。
朗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只要多思考,以弱勝強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基本了解了兩次賽馬的比賽結果。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初賽失敗后,孫臏與田忌的對話和表現。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朗讀1~2自然段。
(1)田忌為什么都失敗了?
本段中寫“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這說明彼強我弱。而比賽的時候卻是“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所以田忌的失敗是顯而易見的。
(2)體會“垂頭喪氣”是寫田忌初賽失敗后的情緒。
垂頭喪氣: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懊喪的神情。在課文中是寫田忌失敗后情緒頹喪,非常失望的神情。
(3)你認為田忌要怎樣才能賽過齊威王?(實力或技巧方法)
組織學生議論,各抒己見,最后讓學生帶著求知欲望學習第3~12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讀第3~12自然段。
要求:(1)找出描寫田忌情緒的三句話。
①“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是寫田忌初賽失敗的'情緒,認為好朋友孫臏也看不起他。
②“你是說另換幾匹馬”是寫田忌只看到馬力的強弱,沒有認識到比賽方法的重要。
③“那還不是照樣輸”是寫田忌沒有信心,缺乏求勝的精神。
(2)找出描寫孫臏神態的四句話。
①“從剛才的情形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哇”是寫孫臏當朋友失意時,熱情鼓勵。
②“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是寫孫臏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之后找到了取勝的可行辦法。
③“搖搖頭”是否定田忌的想法,“一匹也不用換”初次表露出馬力強弱不能決定比賽的勝負。
④“胸有成竹地說”是寫孫臏早已思考成熟,“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是寫孫臏具有必勝的信心。再三用必勝的語言鼓舞田忌的斗志,終于使田忌鼓起勇氣,充滿信心再次比賽。表現在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
3.體會三個人的對話。默讀13~18自然段。
提問:(1)第二次比賽,馬還是原來的馬,田忌為什么能戰勝齊威王?
(下對上,上對中,中對下。調換出場順序。突出孫臏善于觀察,認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品質。)
(2)齊威王為什么失敗?
①齊威王正在得意揚揚地夸耀自己的馬,看見田忌和孫臏過來了,便譏諷田忌:“怎么,難道你還不服氣?”
這段話是寫齊威王根本沒把田忌放在眼里,充分表現出驕傲自滿的弱點。
②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來吧!”
這段話是說齊威王認為自己有必勝的把握,毫無失敗的思想準備。
講解以上兩句話,要充分突出齊威王盲目驕傲自滿,只憑馬力、不善智謀,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孫臏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安排了田忌賽馬的出場順序才取得勝利的。
③齊威王有點兒心慌了。
田忌勝了第二場,齊威王稍有覺醒但已經晚了,已無調整余地了,所以到第三場比賽下來,“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結果已成定局。突出思維的重要性。
(3)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心句)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除了田忌賽馬里面兩種比賽匹配的辦法還有別的方法嗎?(有,但只有孫臏說的那種是取勝之道。再次突出了孫臏的聰明機智。)
2.讓學生各選一個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演一演。
演完并讓學生再次說說人物的性格特點。
3.你還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是智力的比賽,不是力量的比賽,田忌的勝利是孫臏智慧的勝利,齊威王的失敗是不善于動腦思考的失敗。因此,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細致觀察、認真思考,采用恰當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勝。)
板書設計
田忌賽馬
初賽失敗→再賽勝利
孫臏獻策
教學反思
1.從游戲切入課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2.歷史上,包括我們現實生活中,都有很多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事例,靠的就是多思考,用發散性思維統籌各方面。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15
在埃及首都開羅西南面金黃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錐形建筑物。它們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墳墓。大約在公元前27世紀,埃及古王國由法老統治。法老死后,他們的尸體都埋葬在巨大的石頭墳墓里。這些墳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為尖頂。因為它們的輪廓有點兒像漢字的“金”字,所以稱為金字塔。
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他們把石頭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來拉。載著很重石塊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動,于是他們又專門修了一條石路。
開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據說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層,然后堆起一個和這一層同樣高的土坡,人們就順著傾斜的土坡把石塊拉上第二層。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變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們又把這座土山移走,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現在,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了。它們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課后作業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比一比,組成詞語。
鑄( ) 愧( ) 熠( ) 遐( ) 埃( )
壽( ) 魂( ) 皆( ) 假( ) 挨( )
非( ) 逢( ) 監( ) 放( ) 甚( )
菲( ) 縫( ) 濫( ) 淤( ) 湛( )
二、照樣子寫幾個表示顏色的詞語。
黃澄澄 金燦燦
三、把下面句子中劃線部分換成一個詞語,意思不變。
1.幾千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鮮耀地發著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
2.尼羅河被稱為埃及的母親河,它每年定期河水溢出,淹沒土地,給河兩岸帶來肥沃的淤泥。
( )
3.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還有石窟陵墓、神廟等多種令別人感到驚訝和贊嘆的建筑成就。( )
小學五年級語文金字塔教案閱讀能力大提升
四、閱讀課文選段,完成練習。
在金色的夕陽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連尼羅河的河水也泛著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簡直像是用純金鑄成的。遠遠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來源,都是從它們哪里放射出來的。你看,天上地下,黃澄澄,金燦燦,一片耀眼的色調,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
1.從選段第一句話我們了解到金字塔位于( );從第二句“沙海”一詞,我們了解到沙漠的( )的特點。
2.“簡直像是用純金鑄成的”“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表達了作者對金字塔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 )。
3.這段文字刻畫細致入微,通過這些極具( )的景色描寫調動了讀者的( ),給人呈現一種立體畫面感,高超的表現藝術與表現技巧造就了文章絕美的意境。
思維創新大拓展
五、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描寫一下你的文具盒吧。
參考答案:
一、鑄造 壽命;愧疚 靈魂;熠熠生輝 皆大歡喜;遐思 假期;埃及 挨著;非常 不菲;相逢 縫隙;監視 泛濫;放學 淤泥;甚至 精湛
二、紅彤彤 白茫茫 黑乎乎 黑幽幽 白花花 綠油油
三、1.熠熠發光 2.泛濫 3.令人驚嘆
四、1.沙漠中、尼羅河沿岸 廣大 2.贊嘆 3.色彩 視覺
五、示例:我有一個長方形的文具盒,它長20厘米,寬5厘米,高2厘米。盒面上那精致的圖案,特別引人注目:那活潑的小紅兔,正對著我“微微笑”。還有一些調皮的小桔子,它們表情不一:有的開懷大笑,有的目瞪口呆,還有的愁眉苦臉,有趣極了。文具盒不光圖案逼真,漂亮,而且樣式新穎,使用方便。輕輕打開“文具城堡”的“大門”,你就會發現:“居住”在內的文具還真不少呢。盒內分上,下兩層,上層有性格爽直的鋼筆和幾支普通的鉛筆,都被削得尖尖的放在那里,無聲無息,仿佛在酣睡。一支黑色三角形的水芯筆也排在哪兒。掀開上層,下層又分成幾個格:又細又長的格內,分別“住著”自動鉛筆和鉛芯;自動鉛筆旁又有兩個差不多大小的“房子”,“房主”分別是刨筆刀和橡皮檫。文具盒,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保管著我的學習用品,為我服務,他永遠都是我的好朋友。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05-16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6-24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23
語文五年級上冊部編版教案01-16
部編版六上語文教案01-23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25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5-16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6篇)10-28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慈母情深》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