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鳥鳴澗》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古詩《鳥鳴澗》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鳥鳴澗》教案(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鳥鳴澗》教案 1
教學內容: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味,有感情地吟誦并背誦。
2、扣住重點詞“靜”“空”引導學生想象,體會詩歌描繪的靜謐悠遠的意境,感受作者的虛靜淡泊。
教學重難點:
1、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虛靜淡泊。
2、讀出詩歌的韻味。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名言導入
1、出示課件,諸葛亮《誡子書》中前兩句。
2、生齊讀,口頭解其意,并指名說。
3、出示釋意的課件。學生齊讀并理解,指名體會諸葛亮“靜”的境界。
4、歸納:諸葛亮是依靠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不不寧靜就不能到達高尚的思想境界。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鳥鳴澗》這首古詩,來感受一下唐代詩人王維的靜的境界。
二、自學解詩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請翻開課本156頁自讀古詩。
3、課件出示自讀題綱。
①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
②知作者、寫作背景。
③解詩題。
④明詩意。
4、交流自學情況:
①指名三位同學讀詩歌,再評議。
②指名學生說說你知道作者的哪些情況。再出示課件作者簡介,齊讀。
③指名學生理解詩題,再出示課件的理解。
④出示課件字義,讓學生說說詩句的意思。再出示課件詩句之意,齊讀。
三、賞析詩歌
1、過渡 同學們我們已經把這首詩讀通順了,但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既然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現在就讓我們來品讀這首詩。
2、詩歌中的音樂。
①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讀準字音。重點是“閑”“落”“靜”“空”“鳴”“中”等字。
②指導學生讀準聲調。讓學 生看著課件用手指書空畫著讀。
③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讀出平仄,平指一二聲,仄指三四聲。注意讀出平長仄短。
④師范讀,學生齊讀,讀出詩中的音樂。再分組讀,評議。
3、詩歌中的畫。
①過渡 孩子們繼續讀,在詩歌中有音樂,還有一幅幅山水畫。二十個字就仿佛濃縮成了一個字。(板書:靜)
②靜到了什么程度?指名說,明確“空”(板書:空)
③這個夜,出奇的靜,靜得仿佛山都空了,“空”字讓你聯想到什么?指名說,明確(空洞,冷清,孤寂,一無所有)
④啟發想象詩歌的畫面,A我看到了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里的山更讓人覺得空空蕩蕩。月亮出來了,小鳥竟然被月光 驚動。時不時在山澗中傳出一陣陣清脆的鳥鳴。B我看到了幾片桂花緩緩飄落下來,寧靜的月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潔的月光照亮了整座春山,一群鳥兒被驚動的振動著翅膀,“嘰嘰喳喳”亂叫,清脆的.叫聲在山谷間發出。
⑤由此可見作者王維靜的境界是什么?指名回答,明確:悠閑自在、淡泊名利。
四、總結照應。
①師:我們再來看看諸葛亮的《誡子書》全文,出示課件,齊讀。
②出示課件,齊讀意思。
③再次體會諸葛亮的靜的境界即“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④師:希望我們也應該以王維的淡泊名利的靜和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靜來自勉,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五、布置作業。出示課件。
六 板書設計 鳥鳴澗
王維
靜 空
悠閑自在 淡泊名利
古詩《鳥鳴澗》教案 2
一、學生分析
本校是一所各方面比較先進的農村小學。這些小朋友從小生長在農村,對于詩中所描寫的山水田園般的美景,有一定的切身感受。此時正是中秋節,學生已經觀察了中秋的月亮,并已經在口語交際課作了交流。學習這兩首詩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農村學生知識面還比較窄,所以在語文素養,古詩鑒賞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師協助學生體會寫作中的技巧。
二、教學目標和設想
1、通過查字典或有關資料,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夠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2、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3、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4、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5、想像詩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詩人表達的對明月和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準備
1、《古朗月行》古詩課件。
2、《古詩二首》課件。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想像詩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詩人表達的對明月和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3、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自學另一首古詩。
4、有感情地朗誦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五、教學過程
(一)師板書“暮江吟”。讓學生試著猜猜題目的意思
解題:“暮江吟”就是歌詠黃昏的江邊美景。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⑴初讀,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師:讓我們一起快來一起讀讀這首詩吧。多讀幾遍,試著讀準字音。
生自讀古詩,解決生字。
師: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⑵再讀,劃出不懂詞句。
⑶品讀,參考學習資料與同學深入研討。(可根據學生實際選取其中一種方案)
方案一:學生自由提出問題,自由討論。
師: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生提問題。師引導學生利用自身查找的資料逐一解決問題。
生可能提出:①殘陽?②瑟瑟?③可憐?(師重點解釋“可憐”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理解“憐”的幾種含義,選擇古詩中正確的意思,也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進一步了解“可憐”的意思。)④鋪?(師可以讓學生自身先展開討論。學生可能會想到太陽已經落山了,陽光變柔和了,所以不能用“照”“射”這樣太強烈的詞,應該用詞溫柔一些。師也可引導學生看圖感受。)……
方案二:師引導學生逐句理解。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走入黃昏的江邊一起用心靈去感受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關于這兩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可能提出:①殘陽?②瑟瑟?③為什么“半江瑟瑟半江紅”同一江水還有不一樣的嗎?……(對于學生自身能解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解決,解決不了的老師可以協助。)
弄明白前兩句詩意后,師邀請學生誦讀1、2句。
師: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九年級的夜晚的景色又怎樣呢?――“露似珍珠月似弓”。多么美的景色啊!但是詩人為什么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
生討論。(“憐”不只有可愛的意思,還有憐惜的意思。這樣寫更突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古詩《鳥鳴澗》教案 3
教學目標: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古詩吧?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咱們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么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
2、老師已經感受到同學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了。望著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板書題目:鳥鳴澗)
二、新授
1、過渡語:唐代詩人王維描寫山水的詩歌很多,尤其對明月情有獨鐘,他寫的《鳥鳴澗》就描繪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圖,想去看看嗎?
2、"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品讀《鳥鳴澗》,想想古詩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3、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理解詩句意思。
(1)寂靜山村,人已入睡,在這樣的夜里,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板書:夜靜)后來詩人聽到了——鳥鳴(板書:鳥鳴),詩人認為是什么使鳥兒受驚了呢?(月亮出來,照亮了大地)詩人沒有直接描寫月亮,但是卻說月亮出來后使鳥兒受到了驚嚇,那你認為這月亮是什么樣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書:月明)你認為這聲音破壞了原先那種寧靜安逸的意境了嗎?(沒有,有靜有動,反而是更加使詩人陶醉于其中)你認為這樣的環境怎么樣呢?這時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會如何呢?(板書:境美)
(2)展開想象,再現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說說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這樣的情境中,詩人深深陶醉了。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認為應該怎樣讀呢?(舒緩,悠閑,沉醉)誰來讀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古詩)
(3)王維的詩作人們非常推崇,后人對其詩作的評價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認為這樣的評價如何呢?
(4)請閉上眼睛,聽老師吟誦這首詩,在頭腦中再現詩中描寫的情景。
三、拓展
現在,我由你們的學習伙伴變成了這場古詩挑戰賽的主持人。哪個小組做好準備了?你們選擇幾星題?派個代表,小組成員可以站起來相互補充。
三星題——背誦古詩《鳥鳴澗》(怎樣背誦才能靜——聲音輕,速度慢);
四星題——說說帶點詞語意思;
(人閑——人寂靜心閑;空——空蕩蕩,沒有人;時鳴——不時鳴叫幾聲)
五星題——讀古詩,想象畫面(你喜歡哪一句——詩美,你描繪的景色也美)
(這樣的景色,給你一種什么感受?——板書:山中月夜靜從哪里能體會出?)
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古詩挑戰賽。我要祝賀每一位同學,你們不僅學會了《鳥鳴澗》,還掌握了一種自學古詩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學都是今天的獲勝者!
四、小結
同學們,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繼續搜集,美美得讀一讀,也試著為明月寫一寫詩
五、板書設計:
《鳥鳴澗》
唐王維
山中月夜
美靜
六、反思:
設計理念:古詩的教學尤其要注重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與文本進行自由、充分的對話,在閱讀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驗,再現詩中情境,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中,曾有一個學生質疑:這首詩到底描寫的是哪個季節?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還是有歧異。我耐心地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理解“桂花”的含義。學生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詩的內容最后一致認為寫的是春天這個季節的景色,其實我們都知道,桂花,又名木樨,屬于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花小,白色或暗黃色,有特殊的香氣。我們常聽到的一般是秋天的桂花。但是它分為不同的種類,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所以詩中所描寫的桂花是在春天,這并不矛盾。學生們情緒高漲,課堂教學也進入佳境。
古詩《鳥鳴澗》教案 4
一、教學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月亮嗎?月亮明亮、美麗,很多詩人都喜歡把月亮寫進自己的詩句當中,今天我們所學的鳥鳴澗這首詩,就是其中非常優秀的一篇。
二、板書課題
1、請同學們仔細看老師書寫課題,提出“鳴”、“澗”是生字。打開作業本,寫一遍課題,并齊讀課題。
2、介紹詩人 這首詩的作者王維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其中《鹿柴》《竹里館》等就是描定山水景色的名篇,這首詩也是詩人給皇甫岳《皇甫岳云溪雜談五首》中的第一首。
三、指導看圖,初步感受詩文大意
我想同學們一定是對山澗中的鳥叫聲充滿了期待,我想先帶同學去詩人去過的地方看看。
指導學生按順序觀察課文插圖
1、山谷之中什么景物? 人 花 山 月 鳥
2、這是什么時間的景色?(春季 深夜)
3、你會聽到什么聲音?
出示原詩,初讀感受
1、聽錄音
2、通過聽你感受到什么?(靜)你覺得怎樣讀就可以讓人感受到靜?(輕、慢)
3、嘗試自由讀
4、點名讀(2個)
5、齊讀
劃出作者選取哪些景物,來抒發他內心的感受?
教師板書:人 花 山 鳥 月
三、品讀詩歌
第一句
1、詩中哪個詞表現出他的狀態?(閑)板書人閑就是人沒事可干,這里詩人的閑怎么理解?(閑靜、心靜)心靜到什么程度?(聽,看到桂花落的聲音、樣子)
2、誰能讀得讓我們 聽得見花落的聲音?(先指名,后齊讀)
3、提示“人 閑”二字拖長
第二句
1、詩人深夜來到山澗之中,感受周圍特別“安靜”,太靜了,就讓人覺得怎么樣?
2、誰能讀出“山空”的感覺來?
3、指讀、評價,再指讀,再評價,齊讀深化
一、二行詩連起來讀
用心體會“夜靜山空”的感覺
小結
同學們讀得真好聲情并,高水平的朗讀就是這樣,自己先進入的情景中,再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傳遞給大家,讓聽的人也好像置身其中,這就是有感情地朗讀。
用這種方法,嘗試朗讀三四行詩。
提問: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1、詩人似乎并沒怎樣寫“月亮”只說是它“驚醒”了熟睡的山鳥。
A、月出月落無聲無息它是如何能驚醒熟睡的山鳥呢?
B、那么是怎樣一輪月亮讓鳥兒們都誤認為是天亮了?(突出月光的明亮、皎潔)
2、小結:詩人雖沒有正面寫月亮,但從驚醒的鳥兒反襯出月光的皎潔明亮
齊讀三、四行
讀的時候能不能讓我們感受月光再明亮一點、鳥叫輕脆
4、齊讀全詩。
四、課堂擴展
1、小結:本首詩,詩人選取了他看到的四種景物花山月鳥由花落、山空、月出、鳥鳴的描,寫,夜靜山空,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他內心的閑靜 他描寫美麗的景色,是在歌頌美麗的大自然,美好的生活,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在作者選取的這中種景物中,哪種景物的聲響最大?
(鳥叫)
深夜山澗中的鳥叫,讓你感受到什么?(深山的寂靜) 幾聲鳥叫反襯出山澗中的寂靜 以動寫靜 就如同我們上課初,有同學說的,他們靜得聽得到一根針掉的.聲音,心跳的聲音。
以動寫靜的詩歌,我們知道的有哪些? (《鹿柴》)
2、名句欣賞 本單元:我們學習的是明月題,月亮由于他高高掛在空中,又是傳說嫦娥玉免居住的地方,所以月亮一直是高潔、明亮的形象,你知道描寫明月的詩句有哪些。
☆出示寫明月的詩句
☆學生齊讀,教師簡單講解
五、總結下課
本節課,我們和詩人一同佇立在山澗中,感受了大自然的這種神來之美,同時受到作者對生活的贊美和熱愛的感情所感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我們通過讀書積累更多的知識,做一個有知識有修養的人,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古詩《鳥鳴澗》教案 5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大意,體會思想情感,學會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發揮想象,把握詩歌意境,學習詩歌中“以聲襯靜”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讀詩入課
1、看圖片猜猜學過的古詩。
2、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形的畫。唐代有位詩人,擅長吟詩作畫,他的詩,被人稱贊為“詩中有畫”;他的畫,被人稱贊為“畫中有詩”。他,就是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王維。今天,我們來欣賞他的一首小詩——《鳥鳴澗》。
二、誦讀入景
1、走進王維:王維,字摩詰,漢族,生活在盛唐時期,是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后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說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后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蘇軾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錢鐘書先生更稱贊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王維參禪悟理,信奉佛教,精通詩、書、畫、樂、篆刻等,是世間少有的全才。
2、有感情地誦讀《鳥鳴澗》。誦讀要求:
(1)讀準字音
(2)了解詩意
三、細讀入畫
(1)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描寫了哪些景物?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嗎?
四、深讀入情
(1)詩人描寫的環境具有怎樣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2)讓我們再讀一遍這首詩,跟隨詩人悠閑的腳步,去感受大自然的這份寧靜之美,誦讀要求:
(1)讀出節奏
(2)體會情感
五、再讀入境
(1)你從哪些關鍵字讀出本詩描寫的環境非常寧靜?
(2)詩人是怎樣來描寫山中的環境很寧靜的?(用鳥兒的鳴叫聲來反襯山澗中的寂靜空蕩,這屬于“以聲襯靜”的手法。這叫聲似乎一時打破了山中的寧靜,但它又讓人感到空曠的山中更加幽靜沉寂。)
例:教室里正在舉行考試,同學們都在聚精會神地答題,只聽見翻動試卷的聲音和筆在紙上劃過的“沙沙”聲,甚至可以聽見墻上的時鐘傳來“滴答、滴答”的聲音。
(3)欣賞王宜振《夜色真好》一詩,找出詩中運用了“以聲襯靜”寫法的兩小節,感受詩人筆下夜的寧靜之美。
六、隨堂檢測
我是小作家:觀察下面的畫面,寫幾句話描寫畫面中的景物,注意運用今天學到的“以聲襯靜”的寫作手法。
七、總結
詩歌,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詩更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寥寥數言卻能將文字、音樂、繪畫融會貫通,描繪出引人入勝的畫面,綻放出智慧的火花。請大家課外再搜集一些運用了“以聲襯靜”的寫作手法的古詩,運用剛剛掌握的讀懂古詩的方法,和同學們一起讀一讀、品一品,欣賞作者筆下綺麗的風景,感受作者別樣的情懷!
附:板書設計
古詩《鳥鳴澗》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四個生字,能夠正確、規范地書寫。
2、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兩首古詩的情景,感受詩人表達的對明月及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誦兩首詩,并背誦。
二、設計意圖與設計思路分析
教學中,力求體現“初讀解題知作者――細讀討論明詩意――誦讀想像悟詩情”的設計思路,同時也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授之以漁”的過程。
第一步,談話導入,初讀解題知作者。
1、調動學生已有的古詩積累,拉近學生與教學內容的距離。
2、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就“你認為我們要讀懂一首古詩,都需要了解哪些知識?”的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其實也就為后來的古詩學習需要的方法作出鋪墊。
3、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知曉作者的資料,為理解古詩的意境提供有效依據。
第二步,細讀討論明詩意。
1、一讀,詩文讀通順。
自由讀、齊讀、指名讀,選用多種方式朗讀古詩,讓學生充分熟悉詩文,掃除生字障礙,同時自主解決部分難點。
2、二讀,討論明詩意。
啟發學生借鑒已有的古詩學習經驗進行自學。組織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以“你都讀懂了哪些地方?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能不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為學習任務,在多次自讀、指名讀的基礎上進行自學、交流。
第三步:誦讀想像悟詩情
要學生品讀詩人的內心,激起學生與詩人情感的共鳴,這一環節往往受學生生活閱歷的影響,有一定難度,因此,配樂誦讀詩歌,使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中入情入境地想像畫面,把自己當作詩人,體會當時的心境,使學生更深入,更確切地把握詩人的情感。
一首古詩的學習,是為更多古詩的“不學習”,因此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讓學生帶著這些方法進行第二首古詩的自學,并有所收獲才是目的。在第二首古詩的學習當中,要敢于放手,充分尊重學生自學的成果,引導學生更好地從內心感受古詩的意境。
三、學情分析
因為學校一直堅持開展“古詩誦讀”的活動,這兩首古詩大多數學生早就接觸過,所以并不陌生。對于剛剛步入四年級的學生,在古詩上有了一定的`積累,盡管年齡小,但也有一定的自學的能力,小組的合作意識、討論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所發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以前都學過很多古詩,你認為我們要讀懂一首古詩,都需要了解哪些知識?(板書:題目、詩人、詩意、詩情)那么我們就試著來讀懂第一首古詩。
(二)學習《鳥鳴澗》
1、板書課題,齊讀,你從題目中都了解到什么?
(重點在鳴、澗二字的字義理解上)
2、這首詩是誰寫的?出示圖片。你了解他的生平嗎?誰能簡單地為我們介紹一下這位詩人。
(王維,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看來,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詩人的情況。完整板書:初讀解題知詩人)
3、大家喜歡這首詩嗎?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自由朗讀,指名讀,齊讀。)
看來同學們已經把詩讀通了,那怎樣才能把它讀懂呢?你們有沒有好的辦法?
(熟讀法、結合注釋法、查資料、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悟、結合插圖等方法。)
4、小結:看來過去的學習大家已經積累了許多好辦法,今天我們就來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首詩。把你讀明白的和小組同學交流,不明白的標記出來,在小組里討論解決。最后請每個四人小組的組長把同學們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歸納起來,進行全班交流。
5、學生自學、交流:
(1)哪些地方讀懂了?
(2)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
(3)誰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過渡:看來,同學們在細細的朗讀討論過程中運用自己的方法把詩意弄明白了。
(完整板書:細讀討論明詩意)
6、記得我們在介紹詩人的時候,提到: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對王維的評價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是不是這樣的。請同學們邊讀邊想像,說說在你腦海中都出現了什么樣的景物、怎樣的畫面?
7、交流,重點理解小鳥是被什么給驚嚇了?為什么會這樣?作者在山林里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體會當時山林的靜謐和作者閑適的心情、對明月及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通過再次有感情地誦讀,同學們想像到當時的情景,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
(完整板書:誦讀想像悟詩情)
8、我們一起帶著作者當時的心情來誦讀這首古詩。
(三)學習《暮江吟》
1、總結學法:哪位同學來總結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鳥鳴澗》這首古詩的?
(初讀解題知作者;細讀討論明詩意;誦讀想像悟詩情)
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暮江吟》。(板書課題。)
2、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自學《暮江吟》。
3、交流學習體會:
歡迎同學們進入“學古詩挑戰賽”,出示挑戰等級。
三星級:說說題目的意思,介紹作者的資料。(重點解釋暮、吟)
四星級:描述這首詩的情景。(重點理解“殘陽”“瑟瑟”“可憐”的意思)
五星級:帶著作者當時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畫出這幅情景。
4、小結學生的表現。
(四)總結
1、兩位詩人選擇了靜、夕陽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描述月夜的美景。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
2、教師推薦有關“月”的古詩,供學生課下的誦讀、學習。
古詩《鳥鳴澗》教案 7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尤其是后鼻韻“靜、驚、明”,翹舌音“春、山、時、中”,邊音“落”,鼻聲母“鳥”。通過“澗”字的理解,滲透偏旁表意。
2、理解詩意。通過故事描述初步感悟詩歌的意思。再通過誦讀理解詩意。
3、學習吟誦。通過標音的長短進行基礎誦讀,再通過錄音示范進行吟唱,理解王維通過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學習吟誦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
孩子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吟誦一首古詩,它是——板書:《鳥鳴澗》
二、解詩題
1、齊讀古詩題目。
2、看到這個字,你能猜出什么是“澗”嗎?
指導:“澗”字有三點水,肯定和水有關,右邊的“間”字既表示它的讀音,也表示了它的意思呢。兩座山之間的小溪溝就叫澗。
3、師總結:鳥鳴澗就是有小鳥不時鳴叫的小溪溝。
4、這首詩是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所寫,你們對他有多少了解呢?誰來匯報一下,注意用簡短的幾句話來介紹。
5、那么這首詩又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給誰的呢?(了解了古詩的作者和背景有利于我們學好古詩,現在請同學們自由的大聲的朗讀古詩。)
三、讀詩音
1、自由朗讀古詩,必須把古詩讀通讀順。
2、誰來讀一讀這首詩(指名讀,學生評價)(注意讀準字音:靜、驚、鳴)
3、CAI:古詩朗誦
4、齊讀古詩
5、同學們,古詩的朗誦應該注意什么?(同桌間相互討論一下這首詩哪些地方應該停頓、哪些地方應該讀重音?)
6、學生匯報并試讀(學習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好,相信學完這節課我們肯定會知道該如何讀好這首詩。)
7、同學們,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寫景的詩)詩中寫了哪些自然景物?(人、桂花、夜、山、月、春澗)
四、悟詩情,學吟誦
1、師講述:
孩子們,詩是心靈的語言,一首詩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個春天,詩人王維來到好友皇甫岳家里做客。皇甫岳的云溪別墅坐落在一條山澗旁邊。白天,王維看到了漫山遍野盛開的花朵,聽到了陣陣小鳥的啼鳴,覺得很快樂。夜幕降臨了,白天里花枝招展的大山都被染上了漆黑的夜色,小鳥們早就回到了自己的巢里歇息了,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也安靜下來了。王維和皇甫岳坐在種了許多桂花樹的庭院里,四周非常安靜,連桂花飄落到衣服上的聲音仿佛都能聽見。嗅著陣陣花香,感受著這里寧靜的美,王維很愉快,他吟出了第一句詩:
出示第一句:人閑桂花落(師生齊讀)師貼板書: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學習吟誦
如果我們用吟誦的腔調來讀,可以怎么讀呢?
a、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并指名試讀
b、其他同學還有不一樣的看法嗎?師借機范讀
指導:看看這個“落”,正因為桂花飄落幾乎是無聲無息的,所以要讀得短促,輕柔一些。
人閑靜下來,才能有心思欣賞周圍的美景啊。所以“閑”字拖長了。這一行詩最美的是桂花,所以“花”字可以特別拖長。(生試讀)
[師評價引導]:你的朗讀都讓我好像聞到了濃濃的桂花香了。
指導:第二行詩主要是講安靜的夜晚,四周圍都非常空曠寧靜,所以,吟誦“空”字的時候把聲音延長,可以用我們的語言把這份空曠延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3、過渡:夜色中空曠寂靜的春山雖然有誘人的桂花香,但也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景色還在第二句詩呢。
4、誰來讀一讀第二句詩?指名讀
5、誰來猜猜它講的是什么意思呢?
6、出示第二句,師過度:
王維剛剛還坐在桂花樹下,嗅著醉人的花香,享受著萬籟俱寂的寧靜美。
突然,一輪明月出來了,那皎潔明亮的月光仿佛霎時間給山里的一起披上了一件白紗似的外衣,真美呀!王維不由得拍了一下座椅站了起來。這時,山澗里傳來了一兩聲清脆的鳥鳴。原來呀,是明亮的月光讓剛剛進入夢鄉的小鳥們眼前一亮,以為是白天了呢。這充滿生機的鳥鳴聲讓這片寂靜的山澗顯得更加空靈,更加春意盎然了。王維深深地愛上了這里。他不由得吟出了第二句,師生齊讀板書: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a、學生學習吟誦。如果我們用吟誦的腔調來讀,可以怎么讀呢?
b、學生試著吟誦
c、指名讀,借機范讀
[指導]:通過詩句可以看出月亮是突然出來的,也說明月亮一下子就放出它皎潔的光亮來了。所以,“月出”我們讀的時候可不能拖長。
[師評價引導]:你的朗讀讓我看到了那只剛剛進入夢鄉突然突然被明亮的月光驚醒,以為是天亮了的小鳥。
第四行詩是詩人最喜歡的鳥鳴,所以“鳴”字拖長,而小鳥的叫聲不時啼鳴在春澗里,所以詩人把“中”字拖長,讓我們仿佛聽到了那斷斷續續的,或悠長或清脆的'鳥鳴聲。
[師評價引導2]:你的朗讀讓我聽到了小鳥歡快的鳴叫。
[師評價引導3]:你的朗讀讓我感覺到這寂靜的夜色里蘊含著無限的生機呢。因為有可愛的小鳥,有生命的律動啊。
d、為什么“月出”會“驚山鳥”?(學生思考,自由談談)
師小結:鳥兒本來是休息了的,因為月光讓鳥兒受驚了,更加襯托出了月夜的靜;整首詩中的“花落”“鳥鳴”都襯托了春夜山中格外的幽靜。這種手法經常被運用到古詩詞中,叫以動襯靜。板書:以動襯靜
7、咱們連起來吟誦一下,好嗎?CAI:標好音長的詩句(指名學生練讀、齊讀)
8、這首詩歌讀到這里,老師也想讀一下,在老師讀的時候你看大屏幕,想象一下自己眼前感受到了什么畫面。
a(出示課件,配樂朗讀)夜幕降臨了,詩人王維也許在這里流連了一天,不忍離去,看到了這樣的景色寫下了這首詩——(師朗誦)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誦讀一遍,感受一下詩歌的意境。
b:為學生配樂讀。
c:睜開你的眼睛,你的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耳邊仿佛聽到了什么?你仿佛置身于怎樣的環境中?
生:我仿佛看見了山間流淌的小溪,聽見了鳥兒不停的鳴叫,我仿佛置身于詩情畫意的境界里。
生:我看見了隨風飄落的桂花,聽見了鳥的鳴叫,還有水的歌唱,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幽靜的世界里。
師:你走進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到了落花,還聽到了水的歌唱,你的語言真美。
生:我仿佛看到了落花從樹枝上飄落下來,落到了地上,而且我也聽見了春澗中
9、我們來聽聽詩人的心聲、CAI:播放古詩解釋
10、有人說這首詩很簡單,只有簡單的二十個字,甚至幾分鐘我們可以背誦下來,可是我說這首詩不簡單,不簡單在他用僅僅二十個字寫了那么的景物,給我們呈現了如此美麗的一幅畫卷,這首詩不簡單,還不簡單在體現了詩佛xx的詩歌藝術水平!美麗的月夜在王維的眼中是一個寂靜的夜晚,在李白的眼中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眼中的月景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白居易眼中是“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在其他詩人眼中呢?
五、拓展
師:春天、月景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一樣的感受,我們也一樣可以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親近月夜,用我們自己的筆寫下精彩的詩篇!
《鳥鳴澗》教學反思
《鳥鳴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描寫的是春夜山間異常寂靜的景象。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學習:初讀——畫出不懂的詞句;再讀——參考學習資料進行理解;品讀——與同學深入探討重點詞句,品味詩意;誦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意境。
古詩《鳥鳴澗》教案 8
一、說教材及學生
古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鳥鳴澗》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圖,春夜,深山空曠,萬籟無聲,桂花從枝上飄落的聲息。忽然,一輪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灑滿山林。被月色驚擾的山鳥,時而啼鳴于深澗之中。詩人以花落、月出的動態和鳥鳴的聲音,非常生動深刻而細致傳神地表現出春山月夜的清幽閑靜。這種靜境因為有聲音動態而顯得富于生機和情致。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
這首詩主要描寫深山幽谷夜晚寂靜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心情。充滿了靜謐的意境,但“花落”“鳥鳴”“月出”寫來靜中有動,動中見靜。是很成功的寫景詩,如同一幅線條清朗的水墨山水畫,正是王維所擅長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已學過一些古詩,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古詩的方法。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感悟語言,體會感情,欣賞意境,培養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根據學生實際、教材特點和課程標準,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能夠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描繪的意境。
2、能用給古詩編故事的形式把詩中描述的場景復述出來。
3、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學習詩人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態度。
4、嘗試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聯想和體會,通過誦讀,體會古詩描繪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情。
2、能用給古詩編故事的形式把詩中描述的場景復述出來。
二、說教法及教學手段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為了使學生能學得快活,學得輕松,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采用“激趣導入——初讀感知——感悟詩意——課外延伸”的方法進行教學。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我制作了有關課件,把月夜的影視文件、能調動學生情感的優美的音樂,詩中比較難懂的詞句等制成了課件,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詩情畫意。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采取“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說一說”的學習方法,采用個人自學,小組合作、全班討論交流的形式來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讀,即讀詩中的重點詞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始終貫穿于課堂的全過程;“想”,想自己悟到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問”,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說自己的'獨到見解。學生始終在教師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積累語言,在反復的多形式的朗讀中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四、說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要學一首古詩,這首詩就像剛才的音樂一樣,清新、雅致,恬靜、幽美,題目叫——《鳥鳴澗》。(齊讀課題)
“澗”這個字,它的偏旁是“氵”,我們可以推想“澗”跟——水有關。水在哪里呢?水在兩山之間,所以,澗就是指夾在兩山之間的流水。這流水是涓涓細流還是洶涌波濤?那應該怎么讀題目呢?誰來試試?(齊讀)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王維他的山水詩造詣極高,《鳥鳴澗》是他山水詩的代表作,蘇軾就曾經夸他的詩“詩中有畫”,現在就讓我們來品這首詩,賞這幅畫。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王維在這看見了什么呢?請大家到詩中去讀一讀,注意,仔仔細細地讀上4遍,前2遍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爭取讀得字正腔圓,后2遍讀的時候,爭取讀通順,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
1、學生自讀。
2、(屏顯古詩)指名讀。點評。
a你很會思考,夜靜春山空,“空”這個多音字你讀準了,真是一絲不茍。
b聲音清脆悅耳,讀詩正確流暢,很好。
c聲音響亮,把每個字的音都讀準了,自信的孩子,真不錯。
d讀得很流利,又注意了詩內部的停頓,讀出了詩的韻味。
3、齊讀。
4、這首詩你們都讀正確了,讀通順了,同學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了這么幾遍,你知道這首古詩寫的是什么時候呢?
指名回答,并說說依據。(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春夜)
5、詩人王維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請同學們到詩中一行一行仔細地找一找,并把它圈出來,四行都找完了,再舉手。
指名回答。(相機板書:花、山、月、鳥、澗)
6、的確,詩人在詩中寫花落、山空、月出、鳥鳴、澗水流,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點呢?請你到詩中把這個合適的字找出來。
指名回答。(板書靜)
的確,這首詩給我們的一個深刻感受就是“靜”。
(三)感知詩意,體味清幽
1、第一行:人閑桂花落
同學們都很會讀書,讀出了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夜晚,是一個靜靜的夜晚。就在這樣的一個夜晚,桂花輕輕柔柔地飄落了,(屏顯:人閑桂花落)同學們看過桂花嗎?長什么樣子?小小的,細細的桂花落在地上聲音響嗎?聲音小到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也包括張老師可能都聽不到,但王維卻在那個夜晚聽到了。
這桂花落地的簌簌聲告訴我們什么呢?(不作答)我們寫教室很靜,靜到什么程度?(讓學生自由說,老師不評價)靜到一根繡花針落地的聲音都聽得見。那詩人寫桂花落地的聲音都聽得見,是為了告訴我們什么呢?
(指名回答)
是呀,夜是這樣的靜,但不僅因為夜靜,更因為看風景的人心靜,所以,王維他還是感受到盛開的桂花悄然落地的聲音。看看“人閑”兩個字,它正是告訴我們王維的心——靜。是啊,王維身處沒有戰亂,安定統一的盛唐,而他自己此時隱居風景秀麗的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悠閑自在,淡泊名利,所以他說自己是——人閑。
現在,就讓我們用朗讀把桂花落地地輕柔、舒緩展現出來。(指名讀)
(女生齊讀、齊讀)
女生讀起來清清幽幽的,別有一番情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第二行:夜靜春山空
聽著這桂花落地的簌簌聲,王維才發覺夜是多么靜啊!真是——夜靜春山空。(屏顯:夜靜春山空)同學們,鳥鳴澗這里風景如畫,白天,山澗中陽光燦爛,鳥語花香,游人踏青,動物們自由自在……真是熱鬧非凡。漸漸地,漸漸地,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游人散去了,動物們都進入夢鄉了,山林也空閑下來了,整座山就像睡著了一樣,靜靜的,靜靜的……如果此時,你也站在這座春山面前,你會用什么詞語,什么句子來形容?
是呀,靜,靜得詩人覺得好像整座山什么都沒有了,空蕩蕩的。誰用朗讀來把這樣的畫面讀出來。(指名讀)
讓我們用朗讀來贊嘆這座空山吧!(男生齊讀、齊讀)
讓我們把這個“靜”字留在心中,讀好這句詩。(屏顯: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齊讀
3、第三、四行: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引讀: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月出,月從哪出來呢?(云)怎樣的云?
(薄薄的幾片云)是呀,一輪明月從云層中鉆出來,皎潔柔和的月光一下子傾瀉在山澗中,睡夢中的鳥兒于是——(指名回答)是呀,鳥兒以為天亮了,睜開朦朧的睡眼,啾啾叫著。
“時鳴”怎樣叫呢?(指名回答)是叫了幾聲,就停了,過一會又叫幾聲,又停了,咦?不是寫夜靜嗎?怎么會寫鳥鳴聲呢?
對,這就是一種反襯手法,以動襯靜。古人就說“鳥鳴山更幽”
我想,鳥兒此時一定是用它動聽的叫聲在贊嘆。
現在,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詩。(指名讀)
古詩《鳥鳴澗》教案 9
教學目標
(1)采用聯想和想象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掌握欣賞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采用聯想和想象了解詩意,體會古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課件出示:配樂風景圖
看這些圖有什么想法?
2、我們這節課就來欣賞一首描寫夜景的詩。
二、感悟詩的內容
1、我們說過,欣賞詩歌就要把握詩歌的內容和主旨。詩歌是高度凝練的藝術,它跳躍性大,言外之意豐,初讀,也許不那么好懂。如果我們在閱讀詩歌時,能充分調動我們的聯想和想象,就能準確地把握詩歌的意蘊,進而理解其主旨。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詩:《鳥鳴澗》。同學們能不能把它背出來(學生自由背誦,教師課件出示:古詩《鳥鳴澗》)
2、這是一首寫景的詩。從字面上看,作者寫了天上和地上的哪幾種景物 請各小組討論(這些景物相約組合,把這個夜晚裝飾了一番,該多美啊,我們用讀,再來感受一下這夜景的美)
3、讓我們來想象一下,還有哪些景物作者雖然沒明寫,但應該是有的 。各小組繼續討論,每小組可以重點選擇詩中1—2句話為基礎,加以想象
4、有人說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我們看這首詩是不是這樣啊 能不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一下這幅畫 請小組先討論,再發言。
(多美的畫啊!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再次感受這美景)
5、請大家閉上眼睛1分鐘,好好想象一下這優美的景象,欣賞一下這優美的景象。
(課件出示:表現幽靜閑適環境的`音樂)
(同學們看到了自己用想象和聯想繪制的畫面,一定想把自己見到的景物抒發出來吧!請同學們將自己感受融于詩中頌讀給你的同桌聽)
三、領悟詩歌主題
1、:剛才我們通過聯想和想象,把握了詩歌的內容。現在我們就要分析一下詩歌所表達的主題了。詩歌大多抒發某種感情或表現某種心情,有時也揭示某種哲理或表現某種看法。請大家把這首詩再齊頌一遍,說說這首詩屬于哪種情況
2、找出一個最能表現作者心情的詞,并說說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閑"應該是這首詩的詩眼。"閑"字,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的內心的閑適,平靜,這樣才能感受到周圍景物的美,才會產生欣賞到美景的愉悅。剛才提到了曹操的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它的下句是"繞樹三匝,無樹可依"曹詩,王詩都寫到了鳥的驚飛,曹操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樹可依"這幾句詩,表現了建安時期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不安。而王維這首詩中的"時鳴春澗"中的鳥,并不飛離春澗,甚至也可能根本沒有起飛,就只在樹枝上偶爾鳴叫了幾聲。它的"驚"實際上只是一種好奇。如果把這兩首詩對照,我們就能感到王維的這種"閑",不僅是因為沒有人事的煩擾,而且也因為盛唐時代的和平安定。所以這首詩的主旨就是,表現作者閑靜愉悅的心情,并借此表現盛唐時代的和平安定。
――要準確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文章的主題,除了想象聯想,補充詩歌的言外之意外,還應了解作者的社會背景。有時可以與相關的詩歌進行對比。)
3、帶著作者這種閑適、愉悅的心情來誦讀這首詩
四、課后作業
收集王維的詩并用今天學到的方法進行賞析。
古詩《鳥鳴澗》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句描繪的意境。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古詩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朗讀錄音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1、(展示插圖)問:這幅圖中描寫了哪些景物?你能試著說說插圖的內容嗎?(學生自由發言)
2、解題及簡介作者。
二、體會詩的意境
1、提出問題:
(1)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的哪些景物?
(2)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意境?
(3)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2、播放朗讀錄音。
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錄音,帶著上面的問題,感悟詩情。
三、自由讀詩,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
2、小組合作交流詩句的意思。
四、感悟詩境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在課本上批畫圈點。
2、這首詩寫出了夜的什么特點?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學生齊讀這首詩。
五、指導朗讀
1、指名學生讀。
2、教師評議并指導。
3、教師范讀,學生標出節奏。
4、注意重讀“落”、“空”、“驚”這三個詞語。
5、學生齊讀。
六、課堂小結
1、學生朗讀并背誦古詩。
2、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古詩的方法。
【 古詩《鳥鳴澗》教案】相關文章:
王維鳥鳴澗古詩06-24
古詩《鳥鳴澗》教案(通用5篇)07-11
古詩鳥鳴澗唐王維12-05
《鳥鳴澗》的古詩原文及賞析06-17
《鳥鳴澗》古詩原文譯文及賞析06-07
鳥鳴澗作文02-09
鳥鳴澗作文02-08
《鳥鳴澗》原文及鑒賞06-23
鳥鳴澗閱讀做練習09-18
鳥鳴澗寫意作文350字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