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上冊《3、三峽之秋》優秀教案
教材分析
《三峽之秋》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母親河”主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文章短小精悍,構思精巧,脈絡清晰,語言優美大氣,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懷,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讓人不由得對家鄉、對親人產生深深的眷戀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們在學習本單元第一篇課文《長江之歌》時,對長江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大多數同學沒有去過,對那里的風景沒有直觀印象;即使去過那里的學生,也只是走馬觀花式的游覽,并無細心深入觀察,缺乏深層次的體驗。因此,在學習本課時,有意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體會三峽秋天景物的特點,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讀法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領略三峽秋景的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感情。
3、學習課文的敘述順序和和抓住三峽秋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讀法有感情朗讀課文,領略三峽秋景的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抓住三峽秋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理解教材,設計教學方案,準備教學課件;搜集背景信息
學生:閱讀課文;從網絡或書本等地方搜集、整理長江三峽的有關資料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 播放歌曲,導入課題
伴著這首熟悉的《長江之歌》,我們再次走近“母親河”--長江,領略長江三峽秋天的風光。(板書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
2、給題目換種說法:“三峽的秋天”
3、學生交流信息(出示地圖)
“三峽”是哪三峽?(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三峽全長二百零四公里,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是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那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和著名作家方紀一起到三峽走一走、看一看。
[這樣設計導課是依據“最近發展區”的理論,承接《長江之歌》的教學,自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通過交流信息,初步了解三峽的地理位置與景觀特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 交流預習,理清條理
1、學生提出課文預習中難讀、易讀錯的字詞,如“累”(lěi)等
2、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讀后正音,交流寫作順序)板書:早晨 中午 下午 夜晚
3、在閱讀中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
[這樣設計是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閱讀教學的一般規律,在整體閱讀中掃除障礙,理清思路,質疑問難,有助于教師依據學生的學情需要指導閱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 自主閱讀,欣賞感悟
1、自主閱讀,思考:作者寫了三峽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寫出了三峽什么特點?
(1)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每一部分的景物和特點。
(2)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A、學生結合自己所畫的句子,交流自己的體會,討論要點:
時間 主要景物 特點
早晨 露水閃爍 綠葉金實(明麗)
中午 群峰披金 江水奔騰(熱烈)
下午 青霧繚繞 倒影清晰(平靜)
夜晚 燈火閃耀 月光如瀑(寧靜)
B、在討論過程中,借助語言文字想象課文的意境美,體會語言文字美,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2、配樂美讀
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配上合適的音樂。要求:讀出自己的感受,以各自的體會去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
(2)配樂讀片斷
(3)配樂讀全文(師生合作)
[這樣設計既是基于突破課文重點難點的考慮,也是基于對學生自主閱讀理解能力培養的考慮,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發現、理解、想象、感悟,在美讀欣賞中充分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進一步感受文章所描寫的景色美,感受作者語言表達的魅力。]
四、 總結拓展,升華主題
1、在美讀課文中,我們盡情的陶醉在三峽之秋的美景之中,流連忘返。那么作者在字里行間向我們傳遞著怎樣的感情?(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齊讀課文的結尾,想一想這一段可不可以去掉?為什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可以有不同觀點但要說明理由。)
3、拓展:通過《三峽之秋》我們欣賞了現代作家方紀大氣優美的文字,感受到了作家真摯熱烈的情感。其實,自古以來長江三峽就是文人墨客競相吟詠的風景名勝,如:
(1)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于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2)唐宋以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許多詩圣文豪,在這里寫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詩章。
(3)“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
[這樣設計首先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主體思想達成共識,同時也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在學生自由理解、表達的過程中,也是對作者個性表達的理解和尊重。同時,教材是例子,借助教材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正是語文教學的目的。]
五、 課后拓展,積累語言
1、搜集關于三峽的美文或詩詞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仿寫《xx之秋》
六、 板書設計
三峽之秋
早晨 明麗
中午 熱烈熱愛祖國山河
下午 平靜
夜晚 寧靜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在《三峽之秋》教學中,我能做到依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在感受三峽一天中不同景色特點,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真摯感情。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大多數能夠自己把課文讀明白。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按照時間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朗讀,以讀代講,以讀促解,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豐富情感,較好地落實了課前制定的教學目標。
【西師大版五年級上冊《3、三峽之秋》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三峽之秋》優秀教案06-02
三峽之秋04-19
西師大版的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10
西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看海》教案06-05
小學五年級語文《三峽之秋》教案08-26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