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在現實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1
【教學目標】
1、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文中重點字、詞語、句子品讀感悟,體會作者借寫童年搖桂花的樂趣所表達的思鄉情。
3、揣摩文本語言,并學會運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2、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2、精心設計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展開回憶,豐富理解
1、回憶一下,剛剛學過的《小橋流水人家》這篇課文,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和事情?(指名回答)寫了那么多景物和事情,那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又寫了什么景,什么物?
2、板書課題,學生書空并齊讀。
二、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看誰能最快找到答案,這篇課文寫了什么景,什么物?
2、提問:誰愿意說說課文寫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
3、請同學們看看文章無論寫景還是寫事,它都表達了一份濃濃的什么?(情)
4、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作者借景和事表達怎樣的一份情,又是怎樣表達的?
三、讀——精讀品味浸染桂香
1、本文共八個自然段,有一個字在全文共出現八次,而這個字剛好點明了桂花這一景物特點?(香)
2、請同學們拿起筆畫出帶有”香“字的句子。
3、提問;你們找到哪些帶有”香“字的句子?
課件出示學生所說的句子。
①齊讀句子
②請同學們注意了,雖然句句帶香,但寫法一樣嗎?
③作者用了這么豐富的表達方法,我們該怎么品味?課件出示偉人的讀書方法(圈、劃、寫旁注)。
④讓學生圈劃出自己認為很美妙的詞,再寫一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選兩三句即可)
⑤交流匯報,發現寫法有什么不同?
⑥小組讀、齊讀。
4、小結:學生們通過朗讀感受到桂花的香氣彌漫在字里行間。
四、品——抓重點句,品悟鄉愁
1、寫搖花這件事重點寫了哪個字?(樂)
2、你們想看桂花雨嗎?怎樣才能讓花落下來?怎么搖?
課件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①老師范讀。
②全班齊讀。
③想一想,作者寫桂花香,出現八次,作者寫樂只有一個字,作者怎樣表現他的”樂“?(自己讀文,自己發現)。
3、配樂講述: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紛紛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這棵桂花樹下,這繽紛的桂花雨飄落在你的頭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著細細的春雨,你會情不自禁地大聲喊什么?會有怎樣的動作?
4、讓學生上講臺邊說邊配動作表演。
5、指導朗讀。
五、疑——讀中生疑,讀中解疑
1、讀第七自然段,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①為什么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②聽了母親的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母親對家鄉的熱愛和懷念。)
③你覺得哪里的桂花香?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2、正因為這份熱愛,是母親對家鄉的一切情有獨鐘。那么我相信同學們也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那就請你來說說。
出示:外地的()再(),還是比不上家鄉的()。
3、指導深情朗讀。
六、悟——感悟情感,運用練筆
1、多種形式讀文段,悟情感。
2、學作者的表達方法,并運用于習作。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桂花(香)
搖花(樂)
思鄉情(濃濃)
教學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中彌漫著作者濃濃的思鄉情緒和對故鄉美好的回憶。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去年,學校的語文公開課我選擇了這篇課文,上完后感覺良好。在這篇課文的設計上,我大膽創新,改變以往拘謹的教學設計,總是想面面俱到,到最后總是達不到自己所預設的效果。這節課,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自由閱讀,同桌,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盡快找到老師拋出去的問題,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我認為這節課最出彩的環節就是讓學生們找到帶有“香”字的句子,本文共出現八次,通過學生們自己找、合作學習、交流匯報、不同方式讀,很自然悟出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效果。這樣反而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這是我最有價值的意外收獲。
《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準確理解并掌握課文《桂花雨》的主要內容,了解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出的桂花雨景象和童年回憶。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景物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欣賞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珍視童年記憶的情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桂花雨》的內涵,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學習運用修辭手法進行景物描寫。
難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中蘊含的對童年、家鄉、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這種情感與個人成長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以“你對‘雨’有哪些印象或聯想?”為話題,引發學生思考,再引出課題《桂花雨》,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
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指導正音,初步理解課文大意。然后請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板書。
品析鑒賞:
(1)精讀細品:分段朗讀,引導學生找出描繪桂花雨的精彩語句,分析其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并討論這些手法如何生動地展現出桂花雨的美。
(2)情感體驗: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文中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心理,理解作者對桂花雨的獨特情感以及這種情感背后的深層含義(如對家鄉的思念、對童年的懷念等)。
拓展延伸:
(1)小組討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桂花雨”的理解和感受,或者分享自己關于家鄉、童年的一段美好回憶。
(2)寫作實踐: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嘗試模仿文中的修辭手法,寫一段描繪自己熟悉的一種自然景象的文字。
四、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本節課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朗讀、討論、角色扮演等,成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主動參與中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掌握了景物描寫的技巧,并在情感層面產生了共鳴。
不足與改進:
(1)在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中,可以更細致地剖析作者內心世界的變化軌跡,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對家鄉、童年的深情厚誼。
(2)在拓展延伸環節,雖然學生的分享活躍,但部分學生在表達時邏輯性和條理性有待提高。今后應加強口頭表達訓練,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教學啟示: 《桂花雨》的教學讓我深刻認識到,語文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的熏陶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深度閱讀,挖掘文本背后的人文內涵,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創設更多元、開放的教學情境,激發他們的思維活力和創新精神。
《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了解桂花的特點和象征意義;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描繪,表達對家鄉、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戀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感受文本所營造的意境,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及審美鑒賞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珍視親情、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他們對故鄉、童年的美好記憶和人文情懷。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描繪的桂花雨情景及其象征意義,體會作者的情感寄托。
難點:通過文本細讀,把握作者以桂花為載體,抒發對故鄉、童年深深懷念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5分鐘) 教師播放桂花飄香的視頻或音頻,引導學生閉眼想象,并提問:“你們聞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出課題《桂花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感知(約15分鐘)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詞,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教師檢查生詞掌握情況,指導學生理解“馥郁”、“搖落”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全班齊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內容。
三、深入研讀(約25分鐘)
分段細讀: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每組負責一個段落,進行朗讀并分析該段落的主要內容和情感基調。
討論分享:各小組派代表分享本組解讀,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中描繪桂花雨的生動細節,理解其象征意義,以及作者借此表達的思鄉、懷舊之情。
角色扮演:選取文中的關鍵場景,如“搖桂花”、“收桂花”等,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約10分鐘)
師生共同總結《桂花雨》的主題思想和寫作特點,強調作者借桂花雨表達的思鄉、懷舊之情,以及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分享自己對家鄉、童年的獨特記憶,思考如何用文字記錄并表達這些情感。
五、作業布置
寫一段關于自己家鄉或童年記憶的文字,模仿《桂花雨》的寫作風格,運用具體細節描繪場景,表達情感。
閱讀其他表現思鄉、懷舊主題的作品,比較其與《桂花雨》在情感表達和寫作手法上的異同。
教學反思:
本次《桂花雨》的教學設計,旨在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寄托,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和審美鑒賞能力。總體來看,教學過程較為流暢,學生參與度較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反思如下:
優點:
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手段,直觀呈現桂花香氣,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迅速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分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動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又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增強了課堂互動性和趣味性。
作業布置兼顧知識鞏固與能力提升,既有對文本主題的寫作實踐,又有課外閱讀的拓展,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
改進之處:
在深入研讀環節,雖然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分享,但個別小組對文本深層含義的挖掘還不夠深入。今后可提前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更精準地把握文本主旨。
對于寫作手法的分析講解,可以更細致、系統一些,如對比、象征、細節描寫等手法的具體運用,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在拓展延伸環節,雖然引導學生分享個人經歷,但對如何將這些經歷轉化為文學語言的指導不夠充分。后續教學中,可以增加具體的寫作指導環節,如教授如何選取典型事件、刻畫生動細節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生活體驗轉化為書面表達。
總的來說,本次《桂花雨》的教學既有亮點也有待改進之處,今后將繼續優化教學設計,強化對學生閱讀理解、寫作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欣賞美文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
【《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桂花雨》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05-16
《桂花雨》教學設計05-26
桂花雨教學設計06-08
語文《桂花雨》教學設計04-20
《桂花雨》教學反思(精選11篇)09-19
《桂花雨》語文教學反思07-25
《桂花雨》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31
桂花雨教學設計(通用11篇)11-07
語文《桂花雨》教學設計(5篇)04-20
語文《桂花雨》教學設計(通用8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