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題臨安邸》
【教學理念】
1、語文課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途徑之一就是整合,對三維目標的整合,對教學內容的整合,對教與學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實現學生語文素養最大程度的提升。
2、語文課堂中,預設與生成應該實現最高程度的統一。預設不充分的課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課堂。充分的預設能為生成提供寬廣的平臺與深厚的知識背景,即時的生成能為預設增添靈動的色彩和跳躍的節奏。
3、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宏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臺。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會文,虛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文本解讀】
這兩首古詩都是南宋詩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生活情況。但是兩首詩所反映的社會角度又是不一樣的。《題臨安邸》表現了南宋的統治者們在南逃至臨安后,依然窮奢極欲、置國恥家難于不顧而終日沉湎于酒色香風中的種種丑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原淪陷的原因及江南面臨的命運。
【學習目標】
1、借助注釋,獨立學習,正確理解兩首詩的意思。
2、在兩首詩的對比學習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在反復誦讀與想象中感受詩歌的意象,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受到情緒的感染和心靈的震撼。
【教學策略】
對課文中的兩首古詩進行整合,構建“主題式”、“立體式”的詩歌教學框架。即以對南宋這一時代的整體觀照為核心,將文中的兩首詩組織納入這一個主題。再適量補充同時期的相關詩詞。建構起一個互相聯系、互相映襯、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體課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兩首古詩,他們的作者所處的朝代都在南宋。你們對宋王朝有哪些了解?
2、是的,那是個非常復雜的時代。今天我們所學的兩首詩正是從不同側面反映那個時代的。相信同學們通過學習,會對歷史上曾經建都杭州的南宋王朝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二、自學詩意,感受詩境。
1、了解詩題。
2、根據注釋,利用收集的資料,自學理解詩意。
四人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1)質疑,提出解釋不清或不順的詞、句。
(2)交流,說說這兩首詩的詩意。
(3)隨機引入,展開想象。
關于《題臨安邸》-----------“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1、你知道汴州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嗎?
2、課件展示《清明上河圖》
師:汴梁曾經是北宋的都城,是當時歷史上最發達、最繁榮的一個城市。北宋畫家張擇端的這幅全長5米多的《清明上河圖》,就生動地再現了一個都城的繁華與富裕:風景如畫、街道縱橫、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富足安寧……但是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從城門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從北宋的最后兩個皇帝被俘成為階下囚起就不復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蕭條,人民流離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淪陷了,可是那些達官貴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過上了暖風襲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樓外樓的今天,仿佛就是汴州繁華似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蕭條的今天,會不會變成杭州的明天?
3、指名朗讀《題臨安邸》
4、“暖風熏得游人醉”,你能看到那游人中有哪些人嗎?你能看到他們在干些什么嗎?
學生想象說話。(游人——掌握國家命運的統治者們。想象他們窮奢極欲、沉迷酒色的無恥丑態)
5、自由練讀。指名讀。
關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抓住“遺民淚盡胡塵里”
1、什么是“胡塵”?
2、聽錄音,想象:金兵的鐵蹄踐踏在什么地方?
3、交流
4、誦讀
三、誦讀想象,體悟詩情。
1、充分地、飽含深情地朗讀兩首詩,想象:你在兩首詩中分別看到了些什么、聽到了些什么?
2、交流。
將兩首詩所勾勒的畫面相互交織起來,形成對比。教師隨機點撥,將情感引向深入。
(北方的壯麗山川陷落了——西湖邊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異族的欺壓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權貴們在歌與酒之間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復中原的部隊,望眼欲穿——南宋的統治者們終日尋歡作樂,早已將失地與那兒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
①當你看到這些、聽到這些以后,你覺得“遺民”應該怎樣理解?是“遺留在淪陷區的人民嗎?(被南宋統治者們拋棄的人民)
②南宋王朝的當權貴族們在小小的臨安城中住了一年又一年,年年月月西湖上游船不斷、歌舞不絕;淪陷區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鐵騎之下苦苦掙扎了一年又一年,分分秒秒幾乎將眼淚流干。他們還掙扎著,是因為他們的心底還有一絲期盼,期盼有朝一日能望見南宋軍隊的旗幟在南邊遠遠的地平線上出現。
③補充陸游《示兒》。
過渡:他們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拋棄了,被那些終日沉醉在湖光山色、鶯歌燕舞中的游人們拋棄了。
④有感情的朗誦兩首詩。
四、拓展學習,激情練筆。
1、“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無論在汴州還是杭州,那些權貴們不都是日日飲酒、朝朝作樂嗎?汴州已經淪陷了,杭州的命運又會怎樣呢?那些昏昏度日的當朝統治者斷送了一個汴州,難道不會再斷送一個杭州嗎?
2、練筆。
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面對淪陷區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對野心勃勃、對江南之地虎視眈眈的侵略者,以及面對這兩首詩的作者,你想對誰說些什么?
①自由選擇,自由練筆。
②交流。
3、強敵的入侵,面對淪陷的家園,面對人民的悲泣,一位位愛國志士站出來了,陸游就是其中一個;一個個民族英雄誕生了,岳飛就是南宋歷史上一位最著名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跡連同他的千古絕唱《滿江紅》,一同流芳百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4、放歌曲《滿江紅》
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 2
一、播放《示兒》
1、同學們,我們先來聽一首曾經學過的詩。
2、誰能告訴我,這首詩是誰在什么時候寫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陸游在臨終的時候寫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復中原失地)
3、有誰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誰占領了嗎?(金國)
師述:是啊,北宋時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領,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陸游臨死的時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領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兩個皇帝徽宗、欽宗也被金兵抓起走了。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北宋和南寧的對照圖。
二、出示地圖
師述:這就是被金兵占領的土地,占去了宋朝的一半,可想而知,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國的統治之下過著怎樣的悲慘的生活,他們痛失親人,他們家破人亡,他們流離失所。同學們,你們說這大片的被占領的土地,該不該收回來?
師述:然而陸游在《示兒》中所說的“王師北定中原日”,那些“王師”們都干什么去了?
今天我們來學習又一位南宋愛國詩人林升在旅店的墻壁上的一首詩《題臨安邸》來,看一看,南宋的王師都干什么去了?看一看,南宋的權貴都干什么去了?還有南宋的皇帝都必須干什么去了?
三、出示《題臨安邸》
1、師讀書中⑴介紹詩人及背景。
2、同學們,看了這段介紹,你認為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
3、聽課件朗讀。
4、男生讀,女生讀。
5、教師范讀
6、全班齊讀。
7、詩人把那些“王師”“權貴”“皇帝”們都看成了什么人?你如何理解“游人”?
我覺得這些不顧老百姓死活的權貴們不配做人,說他們是“家伙”更為確切,大家說好不好?
(對,游山玩水的家伙,尋歡作樂的家伙)
8、他們玩得都怎么樣了?(醉了)
9、讀著這一句“暖風熏得游人醉”,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想象說話)
10、你怎樣理解這一句話?
暖洋洋的春風把這幫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樣。
11、是啊,他們只知道吃喝玩樂,歌舞升平,醉生夢死,同學公益事業看兩幅圖畫。(課件出示尋歡作樂圖)
12、在這幫酒囊飯袋人的眼中,杭州還是杭州吧?(汴州)
師:是啊,他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老家汴州。
13、誰能解釋一下,“直把杭州當汴州”
那些家伙簡直把臨時避難的杭州當作了老家汴州。
師:也就是說他們早已忘記了故都汴州,忘記了被金兵占領的半壁江山。
教師解說:汴州又稱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據史書記載,汴州當時的人口超過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最繁華的城市。北宋畫家張擇端曾經把當時汴州的繁華景象畫了出來,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圖》,今天,我把這幅圖帶來了,請大家看一看。
四、出示《清明上河圖》
大家看——街道縱橫,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景象啊!在東陽橫店影視城依照這幅《清明上河圖》進行了重建,我們學校在去年五一組織教師曾經去旅游,真是美麗如畫。如果你有機會去,一定會被那美景所折服。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從金兵攻破城門是,從兩個皇帝淪為金人的'階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復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麗的河山就斷送在這些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家伙手中。
我們再來看看杭州,這些權貴們逃到杭州后,沒有想到如何懶得失地,而是在建宮殿,大修街道,因此詩人在詩的第一句就說:“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周圍的青山樓閣重重疊疊,風光極其美麗。)
1、這些樓是誰建的?杭州本來應是他們什么的地方?他們建了作什么?(出示課件)師:是啊,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多美啊!他們已經斷送了一個美麗的汴州難道就不會再斷送一個錦繡如畫的杭州嗎?
2、想到這里,我們著不著急?我們和詩人一起問問他們?——西湖歌舞幾時休?
3、想到這里,我們擔憂不擔憂?我們和詩人一起問問他們——西湖歌舞幾時休?想到這里,我們憤怒不憤怒?我們和詩人再和詩人一起指著他們的鼻子問一問他們——西湖歌舞幾時休?
“西湖歌舞幾時休”是什么意思?
那些統治者在西湖邊上聽歌賞舞,這種尋歡作樂的生活要到什么時候才停止呢?
4、南方的權貴們醉生夢死,而北方的老百姓卻把眼淚都要流干了,面對權貴面對皇帝,你想說些什么?(自由發言)
師:如果我們的祖國被占去了一產,你們愿意嗎?會怎樣?
5、學到這里,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邊起來說一說嗎?
五、課件播放詩意
1、同學們,看過射雕英雄傳嗎?文中有有兩個人物,一個是郭靖,一個叫楊康,你們知道為什么一個叫靖,一個叫康嗎?
2、面對破碎的河山,抗金次岳飛喊出了“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的豪言壯語,他曾經寫下了一首激勵人心的詩歌《滿江紅》,讓我們一起來朗讀。出示課件。
板書:
題臨安邸
權貴 醉生夢死
林升 憂國憂民
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 3
教材分析:
《題臨安邸》是一首政治諷刺詩。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卻一味茍且偏安,尋歡作樂,為吐心頭的憤恨,表達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而題寫在墻壁上的心里話。詩的頭兩句抓住臨安城虛假的繁榮太平景象,觸景傷情,長嘆“西湖歌舞幾時休?”后兩句是詩人進一步感概,一語雙關,劍指南宋統治階級。這首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
設計理念:
因南宋朝代離現在久遠,對當時的情況孩子們都不理解,所以,我在設計時緊緊圍繞“誦讀和情感”兩條線索展開,期間穿插時代背景,最終為“感自誦讀來,情自心中發”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內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體會重點詩句的情境,在反復誦讀,合理想象,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境,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受到心靈的熏陶。
3、在誦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嘗試通過詩歌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
(三個目標的確立,注重了學習的梯度。第一目標的確立是理解詩的意思,是對古詩的初步解讀;目標二是體會古詩之意味,是精細解讀;目標三是挖掘古詩之意蘊,嘗試習作,為深度解讀。)
教學流程:
一、看圖想象,引出課題。
1、多媒體出示“醉”的`篆書體。
2、仔細觀察,放飛思想,你想到了什么?
3、是呀,我為什么寫“醉”呢?我們一塊看大屏幕。(出示《題安林邸》范讀)
(此環節是抓住古詩的要旨,通過對“醉”字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為初步解讀古詩提出要求。)
二、通讀全詩,初步了解。
1、自由讀詩,結合注釋了解詩意,可以進行交流。
A學生自由讀詩,理解,交流。
B進行簡單匯報,及時評價。(指導熏、邸的書寫)
過渡:通過讀、交流就基本掌握了古詩的大概意思。但你們了解這首詩所描述的朝代背景嗎?(請同學回答,教師補充。)
2、了解宋朝歷史。
3、指導朗讀。(通過醉指導朗讀)
(在初識古詩時,融入古詩寫作背景,便于更好的理解。)
過渡:你們讀得相當不錯,使我想起了陸游在臨終前所作的一首詩——《示兒》。
三、對比解讀,了解詩境。
1、回顧《示兒》,深入理解。
A學生集體背誦,再指名朗誦,回顧意思。
過渡:北方百姓受盡折磨,盼望朝廷的軍隊早日收復失地,然而這些朝廷的達官貴人卻做什么,林升是怎么回答的?——引導讀詩。
2、討論交流:朝廷、達官貴人到底在干什么,你從哪看出來的?
①“暖風熏得游人醉”,這是一副怎樣的醉態呀?讀著這個“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看來暖風不僅指杭州的氣候好,更重要是指達官貴人的吃喝玩樂之風。
②在醉生夢死的達官貴人眼里,杭州還是杭州嗎?怎么看出來的,說明達官貴人什么問題?(課件播放《清明上河圖》教師解說)
③詩的第二句是什么句,誰問誰?想到這些,我們怎能不焦急?我們和詩人一起問問他們——指名朗讀“西湖歌舞幾時休?”
A想到這些,我們怎能不擔憂?我們和詩人一起再問問他們—-讀“西湖歌舞幾時休?”
B想到這些,我們又怎能不憤慨?我們和詩人一起,指著鼻子問問他們——讀“西湖歌舞幾時休?”
C想到這里,我們義憤填膺,幫著詩人大喝一聲:西湖歌舞馬上休!(板書:休。)
(通過細致地分析,抓住醉、杭州與汴州、幾時休等進行分析,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悟,從而激發學生讀的欲望,達到情感的共鳴。)
四、整體對照,感悟詩韻。
1、北方的壯麗河山淪陷了,西湖邊還是一派歌舞升平、紙醉金迷——透過“醉”你感覺那些達官貴人怎樣的心態呢?
2、杭州的權貴們在歌與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中原的百姓們卻在金兵的鐵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在“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質問聲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聲中,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顆怎樣的心?
3、是啊,作者是怎樣將揭露權貴糜爛生活和飽含憤恨、不瞞的詩歌展現的呀?
4、現在你們明白我為什么一開始就書寫“醉”了嗎?(整合板書)
(通過“醉”“休”體會感情,形成一個感情的沖撞,使兩種心態落差加大,突出矛盾,解決矛盾。)
五、感情升華,吐露真情。
1、面對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面對水深火熱的北宋遺民,面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你想說些什么?可以是現代文,也可以是對《題臨安邸》的改寫?(自由選擇,自由練筆。暢談體會,隨機點評。)
2、教師感言:勸誡詩
山外青山樓外樓,江河破碎駐杭州。
臥薪嘗膽興國運,運籌帷幄復汴州。
(給孩子們一個表白自己的機會,是一種感情的宣泄,教師的感言透露出平等的課堂,也是一個延伸。)
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題臨安邸》是義務教育語文版五年級上冊第11課《古詩二首》中的內容。是南宋詩人林升看到中原國土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卻一味茍且偷生,尋歡作樂,為吐心頭的憤恨,表達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而題寫在墻壁上的一首詩。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維目標要整合,課程資源要整合,教學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2、語文課程具有審美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誦讀中升情。
3、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的特點。古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融入這種文化,從中受到心靈的熏陶。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內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體會重點詩句的情境,在反復誦讀,合理想象,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境,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受到心靈的熏陶。
3、在誦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誦、悟詩文,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比照:生成情感。
1、同學們,我們曾經學習過陸游的《示兒》這首詩。誰還記得?請你背給大家聽聽。(指名背誦)
2、這首詩是陸游在什么時候寫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3、是啊,在臨終之際,陸游苦苦期盼著“王師北定中原日”,這一天他盼到了嗎?(沒有)沒有盼到,王師們都干什么去了?宋朝詩人林升(板書林升)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題臨安邸》(指板書),做了很好的回答。生齊讀課題。理解“邸”。
二、品悟:走進詩文。
(一)由題入手,讀懂古詩。
1、課題是什么意思,誰知道?(題寫在臨安旅店的詩)對。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能說說嗎?(看注釋)結合注釋來理解詩詞,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大家再看看注釋,臨安是什么地方?
詩人林升就是在臨安客店的墻壁上寫下了這首《題臨安邸》。(出示《題臨安邸》)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看看是怎么寫的。(學生齊讀)
2、交流反饋,介紹背景。
①有沒有同學知道,這首詩描寫的是哪里的景象?
②詩中還出現了哪個地名?汴州又是什么地方?
③詩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詩的?你們知道嗎?(簡介歷史背景)
3、品析詩句
師:是的,在我國歷史上,南宋王朝是一個非常黑暗、非常的朝代。人們在戰亂中痛苦生活,而當朝權貴們卻不聞不問,不理朝政。詩人林升就是在悲憤中寫下了這首《題臨安邸》,他究竟在臨安城看到些什么?聽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我們再仔細地讀一讀這首詩,對照注釋好好想一想。[
①學生自讀自悟。
②交流。(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山外有青山樓外有樓,西湖的歌舞幾時才能停止?溫暖的春風把游人吹得都陶醉了,簡直把杭州當作汴州。)
③在學生交流中隨機點撥:
你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句中看到了怎樣的景象?(看到了碧綠的青山一座連著一座,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南宋的權貴們整日游山觀水、飲酒作樂……)你從詩句“幾時休?”中體會到詩人是什么心情?(生充分討論后交流,師隨機引導)
你們還體會到了什么?(憤怒)是的,“西湖歌舞幾時休?”這是林升對權貴們憤怒的質問!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問?
同學們,這些貪圖享樂的南宋統治者就在你們面前,請大家和詩人一起,指著他們的.鼻子,大聲問一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西湖歌舞幾時休?”而此刻的權貴們又是一幅怎樣的神態?(“暖風熏得游人醉”)這里的“暖風”指什么?僅僅指自然界的春風嗎?這里的 “游人”是些什么人?詩人為什么不直接寫“權貴醉”而稱他們為“游人”呢?。
透過這個“醉”字,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時啊,這真是一群爛醉如泥的家伙;他們真是紙醉金迷啊!他們簡直是醉生夢死!(板書“醉生夢死”)在這些權貴們的眼中,杭州還是杭州嗎?(“直把杭州作汴州”!)
師:是啊,他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已經淪陷的北宋都城——汴州了。
(二)資源整合,深刻領悟。
1、了解汴州。
同學們,昔日的汴州又是什么樣子呢? 想知道嗎?北宋畫家張擇端曾經把當時汴州的繁華景象畫了出來,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圖》,大家請看:出示《清明上河圖》
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昔日的汴州?(生說)就是這樣一個繁華的汴州,隨著北宋王朝的滅亡而被葬送了,此時,你心情如何?
祖國的錦繡河山被葬送,怎不叫人悲痛呢?讓我們帶著悲痛,一起來讀讀這首詩。(出示古詩)
2、拓展閱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同學們,汴州淪陷了,權貴們可以逃離戰亂,來到南方的杭州,繼續尋歡作樂,可是,汴州的老百姓呢?他們的境況又如何?愛國詩人陸游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這首詩中是這樣描寫的:(課件出示《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①理解“遺民”、“胡塵”,體會百姓生活之苦。
汴州的老百姓生活怎樣,你們聽出來了嗎?是從哪一句聽出來的?這里的“遺民”指什么? “胡塵”又是指什么?
這句話讓我們體會到,汴州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鐵蹄之下,眼淚都哭干了。請你們再用心聽聽——(課件出示古代戰爭畫面)
透過這漫天飛揚的“胡塵”,你好像看到了一幅幅怎樣的畫面? (引導學生想象)
②理解“又一年”,體會等待時間之長。
汴州的老百姓痛苦地掙扎在死亡線上,“南望王師又一年”,你們可知道,這“又一年”是多少年嗎?你們知道嗎?據資料介紹,陸游寫這首詩的時候,中原已經淪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同學們,整整23739個日日夜夜呀!同學們,破碎的山河在盼,流淚的遺民在盼,陸游在盼,林升在盼,他們盼到了嗎?(沒有)你的心情怎樣?誰來讀一讀。(生讀)他讀得怎么樣?你們聽出了什么?(悲憤,憤怒)你想讀嗎?(生讀)他讀得怎么樣?讓我們帶著無比的憤怒的心情,齊讀《題臨安邸》
三、拓展:升華詩情。
1.讀著這首詩,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顆怎樣的心?(愛國)他的愛國之心體現在對祖國命運的擔憂,對老百姓痛苦生活的擔憂。(板書:憂國憂民)
面對終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南宋權貴們,面對淪陷區苦苦掙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對虎視眈眈的侵略者,你想對誰說些什么?
(暢談體會,隨機點評。)
2.面對國土的淪陷,面對人民的悲泣,一個又一個愛國志士站出來了:林升憤怒的質問著;陸游悲傷的呼喊著;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更是為實現他精忠報國的志向,帶領將士們浴血奮戰著……他的抗金事跡連同他的千古絕唱《滿江紅》,如同黑夜中一道犀利的閃電,劃破長空、光照千秋。(課件)來,讓我們一起高聲誦讀《滿江紅》!(師生齊聲誦讀)
附:板書設計
題臨安邸
權貴 醉生夢死
林升 憂國憂民
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內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體會重點詩句的情境,在反復誦讀,合理想象,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境,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受到心靈的熏陶。
3、在誦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嘗試通過詩歌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宋朝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寫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同學們還記得嗎?
2、“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遺民遺在哪里?王師又在何處?簡介南宋的歷史。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占。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那么這些王師到了江南之后,自己的國家被別人占領,南宋的王師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權貴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皇帝都必須干什么去了?今天我們來學習又一位南宋愛國詩人林升寫在旅店的墻壁上的一首詩《題臨安邸》。
二、通讀全詩,初步了解。
1、自由讀詩,結合注釋了解詩意。
2、學生自由讀詩,理解,交流。
3、進行簡單匯報,及時評價。(指導熏、邸的書寫)
指名讀詩歌,說說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三、品讀想象感悟詩情
1、品讀“暖風熏得游人醉”。
(1)“暖風熏得游人醉”,這是一副怎樣的醉態呀?讀著這個“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看來暖風不僅指杭州的氣候好,更重要是指達官貴人的吃喝玩樂之風。(醉生夢死、紙醉金迷、爛醉如泥……)
(2)沉醉在什么里面?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3)他們該不該沉醉其中呢?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補充資料《清明上河圖》汴州又稱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據史書記載,汴州當時的人口超過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最繁華的城市。北宋畫家張擇端曾經把當時汴州的'繁華景象畫了出來,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圖》,今天,我把這幅圖帶來了,請大家看一看。(出示《清明上河圖》),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從金兵攻破城門起,從兩個皇帝淪為金人的階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復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麗的河山就斷送在這些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家伙手中。
2、品讀“直把杭州作汴州”
你從這句詩歌中你感受了詩人怎樣的內心世界?請把他沒有說出來的話寫下來。
3、感情朗讀。
【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題臨安邸》優秀教學設計兩篇01-22
《題臨安邸》原文及翻譯09-07
讀《題臨安邸》有感范文10-27
讀《題臨安邸》有感800字10-25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4-03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2-22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2-27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28
(經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28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