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2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會認本單元生字詞,會正確書寫,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重難點
對字詞要“會讀,會寫,會說,會用”。
樂學善思辦法
運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流程
一、檢測預習情況
1.組內交流,由小組長組織解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并把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梳理。
2.組長匯報
3.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4.教師點撥
二、檢測要求會認的字
1.采用開火車的形式輪讀,要求讀準字音,并能組成詞語。
2.個別字正音,多音字。
三、檢測要求會寫的字
1.采用聽寫的形式,組內兩人互批,成績匯報組長
2.組長匯報成績,記錄員做為記錄
3.獎勵前三組
4.教師點撥形近字的區別,理解:綴滿、墜滿。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2、能力訓練點
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著大家的品質,從中受到教育。
4、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像力。
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
導讀法。
2、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教學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教學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活動設計
⑴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⑵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⑶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2、學生活動設計
⑴自已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⑵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⑶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游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
(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了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四、自由讀課文
你喜歡哪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并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五、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1、四面更無樹木遮陽,左右倒有芝蘭相襯……通靈之意
(這幾句交待頑石生成的環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朝游峰洞之中。
(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2、體會相聲語言的樂趣。
3、懂得做人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說廢話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點:
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主要內容,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與幽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溝通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時最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如果你給你的朋友打電話,約他晚上六點半在兒童電影院門口見面,一塊看電影,你會怎么說呢?
3、這么簡單的`事,如果有人打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13課《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個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兒?
2、找幾組同學讀,聽完之后,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現課文,深入領悟。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文中這個人叫什么名字?你覺得這個名字對他來說怎么樣?
2、從哪看出他很啰唆?從文中找到,讀一讀。
3、看來真不愧叫啰唆!你想聽電話的小王會有什么感覺?
4、假如你是旁邊等著要打電話的人,你的心情會怎么樣?
5、讀完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6、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小事,結果被這個人東拉西扯說了兩個多小時,既誤了自己的事,又耽誤了別人的時間,這段相聲采用了夸張的手法,成功的諷刺了那些說話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四)表演、欣賞
1、組內練習表演《打電話》,推薦兩個人表演。
2、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簡介相聲及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老先生),老師也廢話少說,快來看一下老藝術家的表演吧!(播放相聲)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
教學重點:
結合重點詞句,感受在“會飛的蒲公英”中寄托的作者不斷追求新的理想,以及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師:請同學們輕輕閉上眼睛,聽老師的描述,猜一猜。“初夏時節,風兒輕輕吹過山坡,一朵朵長著圓圓腦袋,白白茸毛的花,便隨風輕盈地飛了起來。”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花嗎?(蒲公英)這正是我們山里人最常見的一種的花。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會飛的蒲公英。
2、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泛讀課文。
要求:用心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字音,思考: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2)蒲公英給你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
2、匯報。學習1~3自然段。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蒲公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哪里看出來?
(3)寫火紅的杜鵑、鵝黃的迎春、淡紫色的牽牛……有何用意呢?(襯托)
(4)從媽媽對蒲公英的描述中,你能看出什么?
板書:媽媽的希望
(5)過渡:蒲公英給我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很深,甚至在夢中都希望自己成為一朵會飛的蒲公英。(板書:我的夢想)這個夢想實現了嗎?
(6)師:這一蛻變的過程在作者的筆下,橫穿成線、豎串成串,縱橫交錯成了一張知識的網,這網就在你語文書69頁上,打開書看一下。請同學們結合知識網的思路提示,快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為重要或讓你感受深刻的詞語、句子等。
(7)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三、閱讀感悟
師:就讓我們沿著作者記憶的路線邊走邊看。
1、匯報填表。哪幾段是寫小學期間的事?這部分中你是結合哪些詞句理解的?
(1)上學了,理所當然應該有書包,媽媽送我書包和一般的書包有什么區別,媽媽又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
(2)看到我從學校里有所收獲,媽媽又什么樣的表現呢?
課件出示:媽媽有些激動,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隨著一朵朵飄飛遠去的小白花。(媽媽看到我開始起飛,很高興。)
從媽媽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個夢: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輕風的吹送下,飛呀飛,飛過一件件古舊的小木屋,飛過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飛進金色的陽光中……(看出媽媽對我的成長感到很滿意。)
2、匯報填表。哪些段落是寫中學期間的事?把你對這部分的理解和大家一起分享。
(1)課件:那個繡著蒲公英的花書包舊了破了,有幾個深夜,媽媽把花書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來,媽媽又守著小油燈,為我做了一件藍色連衣裙,裙上繡著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2)找出這段中的動詞,從這些動詞中,你能看出什么?
(3)昏黃的油燈下,媽媽熬紅了眼,扎破了手,卻還在一針一線地繡著那多白白的蒲公英,媽媽的心里是怎樣想的呢?
3、匯報填表。
(1)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夢想實現,最難忘是臨別前的一個黃昏。
(2)重點指導朗讀第8段。
(3)媽媽的水彩畫是怎樣一副畫面?媽媽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4)從媽媽的畫里,我讀出了什么?
4、大學畢業后。匯報填表。
(1)大學畢業后,實現自己的理想,媽媽又會送來什么禮物,他又將在怎么樣的路上飛來飛去呢?
(2)縱觀全文,蒲公英飛向廣闊天空的過程,恰恰是我從山里走出去,闖蕩世界的過程,實際上作者是借物喻人。這種表達的手法叫象征。同學們可以學習這種寫法,運用到寫作中。
蒲公英象征著山里的孩子,那么只是象征作者自己嗎?從哪里看出來?
(3)讀最后一段,弄清:象征千千萬萬的山里孩子。
反問句結尾,增強表達效果,引人深思。
四、感悟提升。
(1)師:我們也都是山里的孩子,我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滿懷期待呢?雖然沒有繡在你的書包上,但在她們的眼里,希望你是會飛的鳥,飛到山外,飛向藍天;希望你是遠行的船,環游世界,登上理想的彼岸。那你有拿什么來回應這份期盼呢?
(2)說一說。(不懈的努力,人生的追求)
(3)師:你們是山里的孩子,而我是山里的老師,最為一名大山里的老師,我也有一份靜靜的期待,期待著你們呢每個人都如雄鷹般振翅飛翔,搏擊長空,去追尋理想的那片天。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工具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通過回憶,既鞏固了舊知,加深了印象,又自然地引出新知,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揭題解題,獲得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此課題與其他詩歌題目的區別。
2、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3、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結合課前預習,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主發現詞與詩的區別,掌握詞的有關知識。]
4、初讀全文,讀準讀通
(1)自由讀詞,讀準字音。(注意:醉、媚、鋤、媼、亡賴、剝)
(2)合作探究,理解字詞。(可以查字典、看圖、聯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討論)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且讀且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品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讀邊想象畫面,談談有什么感受,試著用一個詞語概括。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畫面,談感受,整體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為下面準確地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課文中,什么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感情練讀,讀出孩子們的輕松、活潑、愉快。
(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他們會親熱地說些什么呢?
這句中的哪個字生動地寫出了他們的心情?(“醉”。)
難道僅僅是酒使他們醉了嗎?說說你的體會。
[從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選擇句子研讀體會,學生興趣濃厚。三個兒子的鋪排描寫,生動傳神的動作,讀起來瑯瑯上口,理解起來形象自然。老夫婦的親密無間,配合學生的大膽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這樣,更加拉近了學生與詞中人物的距離,貼近了人物的心理,豐富了人物的內涵,使形象更加真實、豐滿。]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結合圖畫,說說感受。
四、再讀全文,升華情感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悟情。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到的畫面描繪出來嗎?
[再讀全文,再現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來。不僅是對全文意思的鞏固,又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結:鄉村條件簡樸,但環境優美,夫婦恩愛,孩子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你能通過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激發興趣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課后小結
總結全文
課后習題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美的短文。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村居》。
4、收集、背誦其他描寫童年趣事的古詩詞。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選擇生活中熟悉的一個人作為寫作對象,寫他的一兩件事。
2、注意突出人物的特點。
3、自擬題目。
教學重難點
突出人物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復習課文入手:同學們,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幾位很有特點的人物——任長霞、袁隆平、凡高、愛因斯坦,他們都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一想到這些人物,你就想起了關于他們的哪些事情?
2、交流后小結:這些人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性格品質上與眾不同,才使人難以忘記,而這些性格特點又總是通過一些事情變現出來的。
能透過一件件小事就看到人物的內心,那是很了不起的,這節課我們就來練練這樣的本領。
二、選定“熟悉”的.人。
與這個人打過叫道,共同做過或經歷過一些事情。不僅有直接的了解還有部分的簡介了解。
1、學生選定一個熟悉的人,回憶有關她的一切事情,然后對他的性格特點用一個到兩個詞語進行概括。
2、交流:用一件事情來說明他的性格品質特點。
要求:事情要典型。
3、指導學生用多件事來寫人物。
注意:幾件事不能互相矛盾。兩件事可以以概括描寫和具體描寫相結合,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體記敘一兩件事。
4、學習用對比的方法來寫人物。
A、同一個人的前后變化比。
B、對一個人的認識前后比,突出品質。
C、一個人同另一個人比,以突出其中一個人。
5、人物的性格特點突出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來變現。
三、草擬片段:用具體的事例來突出人物的特點。
評價: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教學反思
自從接觸作文教學以來,我一直為批閱作文而感到“痛苦”。這痛苦一方面緣自高強度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另一方面則是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面對的卻是大量不盡人意的作文。曾想,如果批閱的是優秀作文,那感覺應是春風拂面,何等的身心舒爽啊!遺憾的是,我很少進入這樣的佳境。于是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學,總結得失利弊,尋求解決方略,以減輕自身的“痛苦”,現歸納為以下幾小點,供大家指點。
1、教學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大部分學生沒有感受到寫作的愉快,他們的閱讀量很小,寫作基礎較差。
2、社會方面的原因
學生在課堂學習寫作,是通過社會各種渠道接受有關寫作的信息。可是,學生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又不參加勞動,生活積累較差。所以,學生的選材范圍窄,語言空洞無物。
尤其是學生寫同類型的作文較多后,再寫,他們的選材范圍就只有那么一點大了,寫這篇文章是這個題材,寫那篇文章還是這個題材,只是作文的題目不同而已。
所以我深切地覺得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賴于多讀多背,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喉”等六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劉三姐是如何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
認識和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激情四溢”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劉三姐是如何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
教學難點:
了解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親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稱快的原因。
教具準備錄音機 磁帶
預習題綱:
1、搜集有關壯族的風俗民情等資料。
2、讀課文三遍。
①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②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
③再讀課文,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語句多讀一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放《劉三姐》選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談話: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嗎?
(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點評、小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
1、讀準生字表中的會認字,并記住它們。
2、思考: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重點部分寫了劉三姐的哪幾件事?
3、全班同學在小組中交流,然后匯報初學情況。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么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新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叫好?
2、劉三姐和鄉親們唱的山歌中你喜歡哪些?可以給同學們讀讀,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說說為什么喜歡?
四、鞏固練習
從課文中找出相應成語
⑴描寫劉三姐和鄉親們的:
⑵描寫土豪劣紳和秀才的: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全文交代頤和園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隨步移景的方法,介紹頤和園中的長廊,佛香閣,萬壽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學生對風景描寫的理解領悟。
教學重點:
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
學生大多喜歡美麗的風景,樂于學習本課。
教法:
講授法。
時間:
一課時
教程:
一、初讀感受美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
3、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審美培養
二、細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頤和園的美景。
(1)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是哪里?
(2)朗讀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2、引導學生研讀課文,學習作者的描寫和表達的方法。
(1)弄清課文的介紹順序
(2)欣賞課文的優美的語言
(3)朗讀的指導
A、指名讀、比賽讀、范讀、評價讀、形象讀。
B、說一說頤和園的美。
學生當游客,自己當導游,說說頤和園的美景。
三、小結;你喜歡本文的那段描寫?
四、積累遷移
(1)本文優美的語句比較多,可以讓學生做自選詞句的練習。
(2)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抄寫。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對晴朗的夜空進行無窮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使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2、會寫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經過寫清楚,并能聯系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
激活自我儲備,引發奇特的想象,寫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學難點:
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幻想,進行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
教學準備:課
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
2、是啊,在靜靜的月夜里,月亮真的.美麗而神秘。自古至今,一直都是人們遐思與幻想的源泉。
3、板書課題。
二、說故事,激發學生想象。
1、在晴朗的夜空,你會發現哪些美麗、有趣的現象呢?
2、月缺月圓是怎么回事呢?學生讀書中第二小節,回答。
3、讀書中的想象文章,讓學生談。
三、學生進行想象、創造。
1、描述:美好的情景總能激起人的無限的遐思,面對這迷人的月夜,我們會不禁沉醉其中,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吧!……看月夜星空圖,讓學生進入想象的境界。
2、你肯定有過無窮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你想到些什么呢?學生進行想象,編故事。
四、學生激情練說、交流。
1、小組內說。
2、指生說想象的內容。
五、指導學生寫作。
1、講解本次寫作的要求。
2、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內容,確定自己的寫作的題目。
3、學生構思寫作文,自己修改作文。
六、謄寫作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所學的生字詞語,積累“譬如”等詞語,積累名人名言。
2、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
3、閱讀短文《火箭為什么能飛行》。
4、習作: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題寫——篇習作。
5、學寫毛筆字“歧”跑”“站”。
教學難點:
1、了解說明文的特點,掌握常見的說明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運用。
2、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要大膽、合理。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學生自由讀“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再強調。
字音:“譬”讀作“bì”,不是“bì”;“善”“屬”“鼠”“罩”“質”“宙”是卷舌音,“嗇”“藻”索”是平舌音。
4、學生再讀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
5、學生動筆抄寫要求寫下寫的詞語,教師巡視輔導。
6、用喜歡的詞語說幾句話。
二、金鑰匙
1、指名讀文中的語段。
2、指名反饋:金鑰匙中為我們介紹了什么知識?(說明事物的.時候,可以運比較、列數字等方法)
3、教師以文中的句子為例,引導學生體會運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的好處。(更加地形象、生動)
4、教師小結:我們在介紹某些事物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運用這些說明方法
5、練習:運用比較,列數字等方法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學校或學校的大操場。
三、名人名言
1、學生自由讀,把句子讀準確、讀通順。
2、教師出示下列字詞,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3、學生再讀。
4、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每句活給我們的啟示。
5、指名反饋。
6、教師小結:同學們,這些名人名言言浯簡潔卻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希望同學們能夠熱愛科學,時常懷有—顆好奇心、耐心,謙遜地待人待事。
7、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熟讀成誦。
8、所說你平時還積累了哪些名人名言,最欣賞哪一句。
四、自主閱讀
1、教師展示火箭升空、飛行的圖片或者錄像。
2、教師導:同學們,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看著火箭升空、飛行,你們有什么疑惑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大人膽質疑)
3、教師小結:同學們想知道的東西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子解一下火箭為什么能飛行。
4、學生自讀課文,思考,火箭為什么能飛行?
5、指名反饋。(氣體同樣也有反沖作用,火箭就是靠燃氣的反沖作用前進的。燃氣向下噴的時候,火箭就向上升) 。
6、教師引導:同學們,為了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作者是怎么做的呢?(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提示”,從中受到啟發)
7、指名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把問題說清楚的呢?(作者先提出問題,然后借助生活中我們所熟悉的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推理、說明)
8、學生選擇自己員感興趣的段落讀一讀。
五、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科舉就是這樣神奇,科學家不僅發明了飛機、火箭,還把人類送上了月球。同學們把自己對事物的好奇心作為起點:不斷地努力,為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超市中要求抄寫的詞語。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我國的國名和首都。
2.尊重國旗、國徽、國歌。升國旗、唱國歌時要立正、敬禮。
3.激發學生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國旗、國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尊敬國旗、國徽,怎樣尊敬國旗、國徽。
教學過程:
一、認識祖國
1.老師講授“祖國”的概念,用學生已有的“母親”概念入手去理解祖國的概念。
2.祖國在哪里:用地球儀讓學生知道祖國的大體位置。
二、讀熟并記住三句話
1.教師教讀三句話。
我是中國人。
我國的國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2.通過指名讀、小組讀、全體讀、比賽讀、比賽背誦等形式,讓學生熟記這三句話。
3.播放祖國__、長城、長江、黃河、珠穆朗瑪峰等圖片,讓學生感到祖國的偉大與美麗。
三、認識國旗、國徽
(一)認識國旗
1.出示國旗圖片。
2.從色彩、形狀、圖形等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國旗,并說一說。
3.講解國旗的紅色和五顆五角星所代表的意義。
4.畫一畫國旗。
5.欣賞圖片,說說在哪些地方出現了國旗,你在哪些地方還看到過國旗。
結論:國旗代表國家,我們要尊敬國旗。
(二)認識國徽
1.欣賞國徽圖片,從形狀、圖案、色彩等方面說說國徽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確:__象征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谷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國徽也是國家的標志,我們要尊敬國徽。
3.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國徽?(圖片展示、學生議論)
四、學唱國歌
1.教師介紹國歌。
2.教師教讀國歌歌詞。
3.播放國慶節升國旗唱國歌、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唱國歌、奧運會體育健兒奪冠唱國歌等視頻,讓學生跟著學唱。
4.課堂展示唱國歌。
五、參加升國旗儀式
1.為什么要舉行升旗儀式。
2.觀看視頻:升旗儀式。
3.閱讀并討論課文16頁,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敬禮。少先隊員行隊禮、軍人行軍禮、一般人行注目禮。
4.教師示范立正、行注目禮,學生互相學習、規范行為。
六、課堂小結
回顧本課內容,歌唱國歌。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要求
1、抓住課文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睹物思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抓重點詞句、指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2、體會祖母為人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目的
1、掃清文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理解“一望無邊、左鄰右舍、念念有詞”等詞語。
3、學習課文第1段。
教學準備:
課文中的插圖、生字卡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出示荷花圖,音樂、引入)同學們,盛夏季節,當你看到一池色澤碧綠、青翠清涼的蓮葉時,你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呢?
2、是呀,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看了感受也是不一樣的。這一池青青的蓮葉,勾起了我無限的.思念與遐想,使我的眼前漸漸地浮現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臉,使我生出了許多感動。到底令作者感動的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再一次走進課文《蓮葉青青》,到字里行間去尋找答案。
3、齊讀課題。生:蓮葉青青(讀出色彩的碧綠給人以清涼的感覺再讀蓮葉青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2、解決上面質疑中容易解決的問題。
三、檢查讀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練讀。
2、分自然段讀課文。
3、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反饋學習情況。
3、各個小組修改各段意。
4、重點引導朗讀描寫“祖國”喜愛蓮葉的語句。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定小組朗讀第一段。
2、自主學習第一段,并針對第一段提出質疑。
3、我喜歡蓮葉嗎?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喜歡,我生出了許多感動,心里急急忙忙地尋找著合適的句子。)
4、那么,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詩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嗎?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理解“綠蔭如蓋”、“羞愧”、“饞涎欲滴”、“游手好閑”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
以讀感悟,理解什么是“失去的一天”。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詩歌、名人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呢?(學生自由發言)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個小伙伴“佩佳”是怎么度過一天的,讓我們走進課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初讀感知
閱讀思考:佩佳是怎么失去這一天的?
三、細讀感悟
1、讀課文1~5段,勾畫出能夠回答佩佳在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詞語。
板書:睡坐吃嬉戲游手好閑
說說“游手好閑”的意思。 小結:他這一天什么事也沒做,只是吃、睡、玩,這就叫“游手好閑”。(板書:游手好閑)
練習讀好這部分課文,通過讀來表現佩佳“游手好閑”。
2、“羞愧”
①、說說“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媽媽的眼睛?
③、課文還有一處描寫佩佳羞愧難過的.心情,請用線勾畫出來。從“低下頭”這個動作你體會到什么?
④、媽媽是怎樣幫助佩佳認識自己的錯誤的?讀課文6~10段。通過媽媽帶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們在這一天的工作成績。
⑤、讀這部分課文,讀出媽媽語重心長幫助孩子的語氣。
⑥、齊讀最后一段。“他想了想”,此時他會想些什么?
⑦、出示最后一段,學生試著補充出“……”省略的內容。
四、拓展升華
1、談談你對“失去的一天”是怎樣理解的?
2、你有像佩佳這樣的“失去的一天”嗎?
3、師生交流珍惜時間的名言。
4、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知識。希望同學們從小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是以“二十年后的家鄉”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二十年后的家鄉會發生什么巨變。如,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有什么變化。首先要大膽想象二十年后家鄉的巨大變化;然后進行梳理,列習作提綱;再根據提綱分段敘述,把重點寫具體;最后互換習作,提出修改意見,修改習作。
教學目標
1、大膽想象二十年后家鄉環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
2、梳理想象到的場景或事件,仿照例子列習作提綱。(重點)
3、按照提綱,分段敘述,把家鄉的巨大變化寫具體,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重點)
4、互相提出修改意見,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范文。
學生準備:采訪了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后家鄉的變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舊對比,激發興趣
1、激趣:同學們,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照片,請看——(課件出示二十年前的家鄉照片。)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這就是老師二十年前的家鄉。那時候,房子是土坯房,路是爛泥路,吃的、穿的都很簡單。(課件出示現在的家鄉照片。)這是現在的我的家鄉,看,變化多大啊!
2、過渡:你的家鄉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的采訪活動談談自己家鄉的變化。
3、導入:二十年的時光,景在變,人也在變,瞧,我們身上的衣服越來越漂亮了,現在的樓房也越來越高了。二十年前,手機、電腦還未普及呢,而現在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二十年的變化可真大啊!(課件出示問題。)再過二十年呢?我們的家鄉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以“二十年后的家鄉”為題,寫一篇習作。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將二十年來家鄉的變化資料展示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角色,同時逐步、有序地引導學生開啟心路,大膽想象。
二、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1、引導學生審題,從題目中的“二十年后”,知道這次要寫的是一篇想象作文。
2、過渡:同學們,《二十年后的家鄉》究竟應該寫些什么呢?(板書:寫什么)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讀一讀習作要求。
3、學生自讀,梳理這篇習作可以寫些什么。教師相機板書:家鄉的變化環境人們的工作、生活
設計意圖:小學生寫想象作文往往感到茫然,要么學生在想象作文中無內容可寫,無話可說,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實際。此環節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選材,并且使學生明白要在真實生活的基礎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編亂造。
三、舉例指導,啟發想象
1、教師引導學生具體說一說可以寫些什么,教師相機板書:街道公園、住宅廣場、科技交通……
2、教師以“街道”的變化為例,指導學生展開想象。
(1)現在的街道給你什么感覺?怎么形容?
(2)二十年后會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通過街道的樣子、街道的欄桿、街道邊的植物、街道邊的建筑、街道的夜景等方面說。
3、繼續啟發,拓寬學生思維:還有哪些變化呢?
(1)小組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變化。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通過“追問”“補充”的形式,引導學生圍繞情節說具體,使自己的想象更豐滿。(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具體”的想象。)
設計意圖: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環節著重從此入手,通過舉例引導,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后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四、列出提綱,理清思路
1、課件出示教材上的提綱,引導學生讀一讀,并仔細觀察,交流思考:列習作提綱有什么好處?
2、討論交流:如何列好提綱。
3、交流總結,確定大致的寫作思路,仿照編寫提綱。
4、集體交流,適當修改,教師適當指導。
設計意圖:寫作之前列提綱具有重要作用。“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提綱,就好比蓋房子有了一個框架,墻怎么砌都不會歪倒了。這一環節,重在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以便能寫出好的文章。
五、動筆寫作,完成初稿
1、根據編寫的提綱,自主寫作,獨立完成作文。
2、教師巡視,并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做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教師的巡視就是要對遇到困難的同學進行啟發指導,幫助他們遣詞用句,把作文寫得生動具體。
六、展示作文,交流評點
1、自查自改:文章寫完后,朗讀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習作初稿寫得更完美。
2、鄰座交流:與同桌或鄰座交流作文,提出建議。
3、小組評議:大家把作文交流一下,看看誰的習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誰的習作富有個性,推薦優秀習作在全班交流。
4、全班點評:小組評議,每組都評出優秀習作。展示佳作,共同評析,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在交流中聆聽,在交流中學習,在交流中分享。通過交流,提修改建議,思考如何寫作,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另外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習作是想象作文,而且時間跨度大——二十年后。對于學生來說,入境想象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課堂導入不僅要直奔課堂的主題,還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產生興趣。所以設計了課前準備活動——采訪了解家鄉二十年來的歷史和變化,思考二十年后家鄉的變化,對寫好作文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想象家鄉二十年后的變化并非易事,尤其是歲月滄桑對小學生來說是很難體會到的。所以,教學這篇作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務。本設計著重從此入手,運用多媒體、各種資料,豐富學生的表象,以“變化”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后面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
不足之處:
學生賞評的方法較為單一,而我沒能及時地洞察到這一點,及時地教給學生多角度賞評的方法,學生只是主觀地評賞,需要反思和改進。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強、勇敢無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點朗讀課文中描寫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武松打虎的經過和所表現出來的豪放倔強、機智勇敢的性格。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概內容。
(二)讀準生字,了解生詞。
(三)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簡介小說的背景。
本文選自中國古代著名長篇小說《水滸傳》,作者是施耐庵。這部小說通過對高俅等剝削者、壓迫者的描繪,展現了封建社會的百丑圖,揭示了階級壓迫是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這一真理。“亂自上作”的事實在《水滸傳》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但是,梁山泊的好漢們大多存在嚴重的封建正統思想,他們要把“酷吏贓官都殺盡”,為的是“忠心報答趙官家”。他們不可能最終把封建社會的代表者皇帝作為反對的目標,終于接受了招安,使起義失敗。
《水滸傳》成功地塑造了林沖、李逵、武松等人物的形象,人物性格鮮明。例如武松,他性格剛烈,言出必行,果斷堅強,有勇有謀。這些性格在十字坡孫二娘的黑店里,在替兄報仇的整個情節中,在痛打蔣門神、怒殺西門慶的故事中,在景陽岡打虎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封建統治者對充滿反抗意識的《水滸傳》深惡痛絕,但傳世的優秀文學作品總是會在社會上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成為人民的精神食糧。
《水滸傳》在流傳過程當中出現了多種不同的`版本。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和解放后出版的七十一回本。
景陽岡一回主要寫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要求:
1.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
2.標出作品的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掌握下面的詞語。
一飲而盡——一口氣喝完。盡:完、光。
請勿自誤——請不要自己耽誤了。勿:別,不要。
豈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難道不是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豈:難道。
使盡平生力氣——用盡全身的力氣。平生:一生,平生力氣指所有的力氣。
(四)再默讀課文,想一想:
1.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著重寫了哪兩件事?
2.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提出來。
(五)分段,概括段意。
學生分段時,可讓他們先把課后第1題做好,然后根據提示再給課文分成四個大段。
第一段(1~4自然段):寫武松進店喝酒,不聽勸告,執意過岡。
第二段(5~7自然段):寫武松上岡,見了官司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恥笑,決定繼續上岡。
第三段(8~12自然段):寫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斗,終于打死老虎。
第四段(13自然段):寫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岡來。
(六)作業。
1.完成書后思考練習第1題。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強、勇敢無畏的性格。
(二)能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重點朗讀文中描寫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武松打虎的經過和所表現出來的豪放倔強、機智勇敢的性格。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課文根據什么分的段?是怎樣分的?
2.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二)學習第一大段。
1.默讀課文,理清層次。
武松在店家喝酒時與店家的對話,主要談了幾方面的內容?
這段主要談了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關于酒的,這部分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另一方面是關于虎的,這部分也要抓住人物的語言。
2.精讀課文,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寫酒,主要是想表現武松性格的豪放。寫虎,是突出武松倔強無畏的`性格。
3.作者在刻畫人物性格時作了哪些細致的描寫?請你們用筆畫出有關詞句。
這道題是想讓學生找出描寫人物神態動作的詞,從而體會武松的性格。
4.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要點具體描述的。
(三)學習課文第二大段。
1.默讀這一段,畫出描寫武松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從這些地方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點。
在這一大段當中,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抓武松的三次思想活動。第一次:想轉身回去又怕人恥笑,決定不回去。第二次:怕什么,只管上去。第三次:哪兒有大蟲,是人自己害怕。這些心理活動突出表現了武松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2.指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自學課文第三大段。
1.提示學生運用前面的學習方法,理清層次,抓住要點。
這段是寫武松打虎的過程,武松先是躲過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接著用哨棒打虎,最后拳打腳踢打死老虎。
2.勾畫出表現老虎兇猛及表現武松打虎時勇敢、機智的有關動詞,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寫虎是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用虎的“猛”襯托了人的“勇”。
3.交流自學情況,概括本段的內容。
(五)讀最后一段,想一想“第二段”和“第四段”可否不寫為什么?
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這兩段寫了上岡和下岡,這是武松打虎這件事的起因和結果,不能不寫。而且第二段通過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反映了人物倔強、無畏的性格。結果的心理活動:如再來一只大蟲,怎么斗?讓人覺得“下岡”合情合理。
完成書后思考·練習第2題。
(1)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
這件事的原因是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有三碗不過岡之說,所以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結果武松喝了十八碗。
(2)武松不聽勸告上景陽岡。
這是因為官家有榜文,店家勸武松不要上岡,而武松不聽,走上景陽岡,果真遇上了吊睛白額大蟲。
(3)武松提不動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
因為武松打虎使盡了氣力,提不動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只好一步步換下岡來。
(六)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七)有感情地朗讀武松打虎這一部分。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7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課前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蒙古族音樂和民歌。
學習過程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回憶曾經學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說說怎么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說說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么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1)課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2)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①理解草原的“綠”。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音一首怎樣的小詩?試著寫一首小詩。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抄寫第一自然段中優美的句子。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深刻感受老漢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起來的人格與精神。
2、積淀情感,讓學生在情境與氛圍中感情朗讀課文,得到語感的有效提升。
3、理解內容,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4、在語言情境中,體驗生命的意義,促進生命的成長。
教學重點:
領悟老漢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所蘊涵的深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課前準備
師: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要上一節什么課嗎?(生:語文,橋)你們猜猜我是教什么的老師?(生:語文)你們猜猜除了語文我還教什么?(生:數學,音樂……)告訴你們吧,我除了教語文外還教同學們做人,做個什么樣的人。你們覺得我會是個什么樣的老師?愿意和老師一起上這節課嗎?很高興我們有這四十分鐘的時間了解認識,讓老師把你們牢牢記住好嗎?我也爭取盡量多的記住你們。準備好了嗎?那我們開始上課。
二、新課學習
1、回顧全文
一邊快速瀏覽課文,一邊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寫的是一位黨支部書記老漢為了救鄉親而犧牲了自己和兒子的生命的故事。)
2、分析品讀
本篇故事的主角是誰?像大家介紹一下。(生:村子的黨支部書記,老漢。)
如果故事的發生是部連續的影片播放,那么老漢出場是怎樣的形象?請找出描寫老漢的詞句,并結合當時的環境細細體會,把所思,所感批注在旁邊。(生自主學習)
匯報交流: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師點撥:“擁戴”是什么意思?人們為什么“擁戴”他?老支書第一個來到這座逃生的木橋前,他為什么不先逃生?他來干什么?把你理解的老漢讀出來.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師點撥:這句子中有個五個字的比喻句,你們發現了嗎?說他像座山,你們在山的面前是什么感覺?老漢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可能在想什么?
就這樣的黨支部書記老漢,課文一共寫了他幾次說話?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該怎么樣讀?小組合作交流,找到相關的句子并理解朗讀。
匯報:
生:一共出現了四次。
老漢沙啞地喊話:“黨員排在后邊!”
老漢冷冷地說:“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
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
師:老漢聲音為什么會“沙啞”?這是老漢第一次說話,有幾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三個感嘆句),讓你感受到什么?
為什么老漢要大聲說話?
他為什么這么著急?
生:……
師:說到點子上,洪水太大,時間就是生命,所以這么著急,你從哪里知道水大?
生:“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師:這是一個比喻句,誰能說它的本體和喻體?
師:老漢為什么會“冷冷”地說,從“冷冷”你又可以知道什么?
生:……
師:第三次說話他是在對誰說,他為什么兇得像豹子?
生:對他的兒子,
師:你從哪知道的?
生:課文后面部分,(讀)“五天以后,洪水……”
師:他對自己的兒子比對別人更兇,兇得像豹子,是不是他真的不愛自己的兒子?他是鐵石心腸?
生:不是。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引導感受父愛)
生:(讀)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師:是呀,從這里我們感受到老漢很愛自己的兒子,但他更愛……
生:人民群眾。
師: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師:整篇課文中,老漢都是兇巴巴的,但老漢對所有人的愛都是真摯的。在最后時刻,“老漢似乎要喊什么……”思考一下,老漢可能會喊什么,并把它下來。
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寫下來)
師:把你剛才寫的有感情地讀出來。
師:彼岸的人們,只看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面對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彼岸的人們多么希望——能再見到老支書和他的兒子,可是眼前卻只有——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彼岸的人們多么希望——能發生奇跡,可是眼前卻只有——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彼岸的人們多么希望——發生的一切只是一場夢,可是眼前的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卻告訴他們洪水真的奪走了他們敬愛的老支書的生命。
師:這就是黨支部書記的老漢,他大公無無私,先人后后己,愛護人民群眾勝過愛自己的兒子。
生:(朗讀)
師:(讀)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師:課文的結尾才揭示了老漢與小伙子的關系。如果我們把這個部分去掉,或者你當初還沒有讀到這個部分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來祭奠老之書和他兒子的都會有誰?面對洪水過后滿目滄痍的大地,回想五天前那驚心動魄的場面,被救的一百多人一定會熱淚盈眶滿懷深情地說一句:
生:……
(引導學生體會這樣布局,讓人有一種意想不到的震撼,讓人對老漢更油然而生敬意,讓人有了更深的感動。)
三、領會“橋”之真諦
師:讀了課文,我想此時老支書的形象一定牢牢地定格在了你的心間。文章是緬懷老支書的,可是卻取了一個這樣的題目——《橋》,同學們,此時你們眼中的這座橋,還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木橋嗎?
(提示)橋一般修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
師:橋和老漢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9
教學要求
1.學會4個生字,掌握“稿紙”等詞。理解“古怪、盡職、屏息凝視”等詞語,積累“生機勃勃”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貓的特點。
3.品味“說它……吧”,“蹭”“……踩印幾朵小梅花”,“生機勃勃”等詞句,學習精彩的語言,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4.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激發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生機勃勃”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
3.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大花貓小時候的可愛。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學生介紹認識的貓。
2.教師予以歸納。
貓: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3.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老舍先生寫的《貓》。
二、整體感知,掌握生字詞
1.明確自學要求。
⑴讀準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認為難讀的詞語和同桌多讀幾遍。
⑵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⑴教師隨意地抽出下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任憑 無憂無慮 盡職 稿紙 抓癢 豐富多腔 遭殃 蹭 責打 折騰 枝折花落
⑵教師根據學生的認讀情況進行讀音上的再強調。重點注意:“蹭、癢、憑、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說說生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重點注意“耍”與“要”、“乖”與“乘”、“慮”與“虛”的區別。
⑷教師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詞,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對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⑸理解詞語的'意思。可以結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結合文章中的語言理解。
任憑:無論。不管。
盡職:做好本職工作。
遭殃:遭受災殃。
豐富多腔:本課指貓的叫聲種類多。
無憂無意:沒有憂慮。
4.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⑴自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⑵交流。
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逗人愛。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逗人愛。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1.自學第四自然段,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2.學生匯報讀懂的內容,教師相機引導。
學生:讀懂了小貓很淘氣、好玩。
教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淘氣、好玩?找出來,讀一讀。(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學生:讀懂了小貓很勇敢、很堅強、不怕摔、不怕疼。
教師引導: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堅強、可愛來。
學生:讀懂了小貓很淘氣,折騰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師引導:對,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淘氣來。
3.教師歸納:
⑴這么淘氣的小貓,如果是你家的,你會怎么評價它?根據老師的指示說說。
這真是一只
⑵老舍又是怎樣評價它的?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評價它。(生氣勃勃 天真可愛)
⑶讀了課文,和老舍先生產生的感情一樣么?說一說。(喜歡、喜愛)
⑷一起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四、課堂小結
教師:可愛的一只小貓。全身都洋溢著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后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明天再學。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0
學習目標:
1、學生自主識字,在實踐中總結不同的識字方法,靈活運用。
2、認記2個生字,學會正確書寫“波、游、戲”3個字。
3、朗讀詩歌,感知風的特點,體會詩歌的韻味。
4、續編詩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5、通過隨文識字,自主識字,游戲識字等方法,繼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6、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陶冶情操,升華感情。
7、培養觀察自然,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具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題激趣。
1、導語:
同學們,今天老師先請大家欣賞一首首古詩: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三盡浪,入竹萬竿斜。(出示課件引入)
設計理念:運用動畫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一開課就感到課的新穎,有趣,從面投入十分的學習熱情。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
3、讀題后(點擊課件“圖片”) 引入本課教學。
過渡語:風常和我們在一起,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風?有過什么感受?學生交流。
設計理念:這一課件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風吹葉動水波蕩”,這時課件的出現既再現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與課文內容相聯系,配以輕風拂過聲,營造出濃濃的詩 情畫意。
二、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1、出示“課文”課件,看、聽詩歌。(要求學生標清小節,勾畫出生字、新詞)
2、學生自由識字(點擊“生字”課件 )
a. 學生利用自制的字卡,與同學互幫互助。
b.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c. 集體齊讀字詞。
d、把字寶寶送回句子中讀一讀。
設計理念:“生字”課件的及時出示,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境中靈活的識記字詞。學生動手動腦,運用多種學習方式,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再讀全文,整體感知。想一想,議一議:詩中的哪些詞句能發現風的蹤跡?(板書略)
設計理念: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讓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感知文本。體味中華文字的魅力。
三、抓重點詞句,精讀感悟。
1、過渡:
風就像一位淘氣的娃娃,是那樣的活潑可愛。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細讀品味。
設計理念: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分別指名賞讀。 (讀一讀、議一議、畫一畫)隨機精讀感悟三個小節。
a、指名讀,集體評議。
b、抓重點詞讀讀感悟微風輕拂的意境:顫動-抖動; 林木點頭;起波-蕩起波紋。
c、指導賞讀。(讀出對風的喜愛,語氣輕柔、愉悅的語調)個別范讀、齊讀、小組賽讀。
d、畫一畫風(分小組畫)、展示評比。
設計理念:三節課件都可以分別點擊出重點詞語,幫助學生體驗情境。同時伴著輕柔的音樂,徐徐送來的微風,在充分的誦讀中,讓課堂詩意流淌,詩意濃濃,使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陶冶情操。
3、想一想,這三節詩所描寫的是一樣的,如果說不一樣,請具體說說有什么不一樣?
設計理念:體會三節詩所描寫的風力的大小不同,感悟詩人精巧的行詩設計與安排。
四、拓展練習
寫一寫風,積累背誦我能行。
1、當個小詩人,同桌互說。
2、(出示課件)完整地編一小節,集體交流。
設計理念:此處課件及時出現,可以積極地撥動學生思維的琴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積累背誦。(將續寫的小詩和課文連起來讀一讀,感受創作成功的喜悅)
4、選讀精美的小詩。
A、課件出示。
B、課外自讀。
設計理念:生活是語文的大課堂,把學校小課堂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學習中,才是我們教的最終目的,所以我們不能局限于三尺講臺、一本教育科書,把學習的語文學習引領入生活,培養會終生學習的學習型學生。
因此,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與積累是重要的。我設計的這個環節對于二年級的孩子們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要讓學有余力的孩子跳一跳,摘得蘋果。
五、小結。
風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心觀察,風就在我們身邊。大自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細心的孩子一定會找到更多的“自然朋友”。
教后反思:
由于教學準備充分,教學中感覺得心應手。學生讀得有感情,大多數能背誦。識字方法交流時,雖然,發言的孩子不多,但是識記生字的方法很好,特別是記“游”的方法:一片水域方方正正,一名男子臥在水面上,有趣又巧妙,學生記憶深刻。
不足之處是:課件的設計有一點問題,動畫態的畫面運用過多,影響了學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沖淡了語文的學科特點。以后的課件應多以文本的形式,突出語文的特性。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1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為我國璀璨的古代藝術而驕傲。
2、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4、5段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第4、5兩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難點
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4、5兩段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看圖片引入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什么呢?先讓我們來看幾幅圖畫。(播放敦煌莫高窟的幻燈片)
2、學生交流討論,
對,它就是敦煌莫高窟(請學生簡單介紹)。今天,老師就要帶大家一起到這個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
(二)初學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盡量劃出能表示每個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2、指名朗讀(請學生找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教師以此檢查自讀效果)
3、交流各段表示中心意思的句子,教師挑中心詞進行簡單板書。
塑像——精美
藝術寶庫
壁畫——艷麗多姿
(三)深入學習課文4、5兩段
1、學習第4段
①指名配樂朗讀,其它同學邊聽邊感受畫面內容,體會畫面上主要在畫什么。
②交流討論,并從文中找出對應語句。
③朗讀體會
④比較朗讀、
a她提起腿,伸出兩臂,把琵琶舉到腦后撥琴弦。
b她輕提著腿,舒展兩臂,把琵琶高高地舉到腦后,撥動琴弦。
引導學生找動詞從而體會畫面女子舞姿的優美。
⑤學習課文第一句,由背景來感受壁畫的艷麗多姿。
2、學習第5段
①學生寫感受看了這樣的壁畫你會有什么感受呢,請你把它寫下來。
②交流所寫感受
③學習課文剛才同學們都說了自己的感受,那么文章的作者游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最后一個段落。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栩栩如生的畫面內容。
3、背誦4、5兩段
①學生自己準備
②檢查背誦情況(可由學生自己選喜歡的段落來背誦)
(四)教師小結,滲透情感教育
(五)布置作業1、積累4、5兩段2、上網搜集有關信息,編份手抄報3、從第3段中任選一場景,畫一幅圖畫。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掌握左右結構的字的特點。
2、通過練習,把左右結構的字搭配得當,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3、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正確的寫字姿勢
1、同學們,誰能說說正確的'寫字姿勢是什么樣的?
(身體坐正,腳平放,注意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桌面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2、一起做一做
二、導入新課
三、學習新課
1、出示“松”
(1)請學生注意觀察這個字左右部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說。
(2)教師相機介紹:書寫左右結構的字,應使左右兩部分的長短、寬窄、高低適當,搭配合理。
2、各學習小組討論其余的字
四、學生練習
1、學生臨寫,師巡視。
2、展示學生作品,指名評議。
五、鞏固練習。
六、師根據學生練習情況總結。
七、了解書法文化常識:學會讀帖。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3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準確地運用詞語,體會字里行間的情感,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
4、了解黃河的變遷,激發學生對母親和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對母親河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文章中對黃河源頭水的描寫是重點,不僅要讓學生仔細閱讀這些句子,同時知道作者是怎樣具體寫的,并用心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描寫來抒發強烈感情的。
教學難點:
文章最后一句話的理解則是文章的難點,,要讓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師談話導入
黃河是中國文化的搖籃,是億萬炎黃子孫的母親河,它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黃河圖片,播放《黃河大合唱》片斷),能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說說嗎?(一句話或一個詞均可)
二、出示語段,自由讀
語段中哪些句子能讓你感受到黃河的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分別指名讀)
師述:的確,說到黃河,我們腦海中浮現的是“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的滔天波浪,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磅礴氣勢,是“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的雄壯風采。那么,黃河之水真的是從天上來的嗎?黃河的源頭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三、學習3、4自然段
1、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直接描寫黃河源頭的水?
2、自由讀3、4自然段,思考:作者眼中的黃河源有什么特點?(摘取文中語句或自己概括)
3、出示語句“啊,令人向往的黃河源竟是這樣有趣。”
A、黃河源的有趣是作者意料之中的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B、出示填空,練習說話。
原以為令人向往的黃河源________,沒想到竟是這般_______。
C、黃河源究竟是怎樣有趣呢?再讀第三段,畫出哪些語句讓你覺得有趣?
步驟:讀句子——體會——帶著體會再讀。
方法:抓住關鍵詞“竟”、“不禁”、“跳”等詞和兩個比喻句體會。
問題延伸:為什么一塊石頭竟成了萬里黃河“第一橋”?
師述:多么不可思議呀,萬里黃河的第一橋居然在我手中誕生了。這種“趣”到哪里還能找得到?或許只有這黃河源頭了。
D、再讀此句。此時此刻,你是帶著什么感情來讀這句話的?(喜愛)
E、師小結。(略)
4、令人向往的黃河源僅僅讓人感到有趣嗎?
5、默讀第四段,看看哪些語句最吸引你的眼球,趕緊勾畫下來。
預設答案:
①云霧繚繞(師舉例)
②像珍珠一樣
③閃閃發光
④碧綠
⑥鮮艷
⑦各種各樣
⑧奇花異草
6、出示圖片,指名讀第四段。
7、你能用一個詞說說此時的感受嗎?(不虛此行、百聞不如一見、流連忘返、回味無窮、應接不暇、美不勝收等)
四、學習5自然段
1、此時此刻,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指名讀第5自然段第一句)
2、指導朗讀。
師:看著那一股股涓涓細流,那如棋子般的小石頭,我不禁贊嘆
生:“啊!……”
師:欣賞著那許多的奇花異草,我不禁驚訝
生:“啊!……”
師:貼近那珍珠似的泉水,我不禁懷疑
生:“啊!……”
3、作者此時的感受,除了喜愛,更有什么情感?(驚嘆、贊美與熱愛)帶著這樣的情感再讀這句話。
4、師述:是的,這就是黃河的源頭,假如你現在就在黃河源頭,你最想做什么呢?
5、“這是多么值得紀念呀!”作者要紀念些什么呢?(生談體會并指導朗讀)
6、教師小結:是啊,值得紀念的太多了,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這黃河的奇景會成為真實的永恒。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情感來讀吧!(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五、學習第6自然段
1、師述:黃河從遠古走來,它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黃河向未來奔去,它召喚著炎黃子孫,繼往開來。
2、指名讀第6自然段,同時播放視頻。
3、從一個、多個到全班的形式練讀,讀出黃河奔流的氣勢。
4、從涓涓細流到奔騰入海,你能聯想到什么呢?(生回答)
5、師補充以下資料。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以其甘甜的乳汁哺育著中華民族,傳承著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孕育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精神。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黃河記載著中華民族所經歷的一切一切。黃河見證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黃河見證了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的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黃河見證了唐詩、宋詞、元曲這些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黃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帶領中華民族象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六、總結談話
1、師:從涓涓細流到奔騰入海,這一匯聚的過程不正象征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嗎?難怪作者對黃河源如此向往,(指板書)因為它不僅——有趣、美麗,而且是我們炎黃子孫母親河的——發源地,更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象征。然而,如今的黃河卻傷痕累累,它不僅多處污染、斷流,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干涸。同學們,看看黃河美麗的源頭,你們有什么想法?(發起保護母親河的倡議)如果我們連黃河的源頭都失去的話,那我們最后一點水會是什么?(自己的眼淚)
2、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讓我們用真摯的朗讀來表達對黃河源的一片深情吧!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矗凹”等七個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從網上查閱關于絲綢之路的其他知識,能用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
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三、教學難點:
絲綢之路的價值
四、課前準備:
掛圖,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導語: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一起走近──絲綢之路。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自由提問,板書比較主要的問題。如: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互相解答)
4.帶著同學們的問題,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特別喜歡的地方,或者讀得不太通順的地方多讀一讀。
2.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他聽一聽,如果能說說理由,就更好了。
(三)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1)體會絲綢之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價值。
①出示句子:“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②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③你是怎樣理解“聯系”這一詞語的。文中描寫“我們”是怎樣“聯系”的?
④再讀文章,用筆勾一勾你認為有價值的地方。
⑤集體交流
(預設:學生會找出中國使者和安息國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國使者為安息國帶去了“綾羅綢緞”,而安息國則將自已國家的”駝鳥蛋”,以及特色文化“魔術”、“雜技”等獻給了中國。如果個人學生沒有找到,可以再討論)
(四)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①安息國與中國在進行交流的時候,兩國人民都是怎樣的心情呢?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注意模仿一些動作與表情,體會一下兩國人民的心情。
②小組匯報表演,再讀文章。
③通過分角色朗讀,你體會到了兩國人民怎樣的心情?學生充分交流。
(預設:學生通過文章對兩國人民一些動作表情的描寫,例如: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迎候”,剛出現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中國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與融洽。)
④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五)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①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路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③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執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袍進入劇場,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后羅馬城內的豪華市區,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而這絲綢之路的開辟者就是的──張騫。
④齊讀課文13自然段
⑤你有什么體會?
⑥再讀13自然段。
⑦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時板書。
六、教學結束
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5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學習邱少云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高尚品質。
2、學習透過人物的表現以及周圍的環境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重點詞句,學習從人物的表現及周圍的環境了解人物的內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重點詞句,學習從人物的表現及周圍的環境了解人物的內心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二、檢查預習。
1、開火車朗讀課文。
2、哪個自然段是講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現的?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條理。
1、啟發談話,提出要求。為什么說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是“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為了這次戰斗的'勝利”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把課文分成四段。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課文的分段,并說說每段段意。
四、學習第一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次戰斗的任務是什么?把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重點詞句畫下來。有讀不懂的詞句也畫下來。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第一段。
4、指名朗讀第一段。
五、學習第二段。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讀讀第二段,想想我軍是怎樣潛伏的,把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重點詞句畫下來,有讀不懂的詞句也畫下來。
2、學生自學后提出自己畫下來的重點詞句或不懂的詞句。
3、討論第二段。
(1)“紋絲不動”是什么意思?
(2)戰士們隱蔽得好,從哪兒可以看得出來?
六、自由朗讀第一、二段。
七、布置作業。
1、把第一、二段中的生字組成詞抄寫兩遍。
2、朗讀后兩段課文,想想“思考·練習”中的第一、二題。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6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和運用字詞典等工具書,自學本課“仲”等10個會認或會寫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厲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人及己、翻來覆去”等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張。
3、能給課文中的小故事試著加小標題,收集并了解一些孔子的其它精辟言論。
4、能復述課文其中的一或兩個小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點詞句的理解。
2、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張。
三、教學準備
孔子的一些精辟言論、相關圖片與資料。
四、教學方法
談話法、讀書指導法、講授法、討論法。
五、教學設計
(一)激疑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并齊讀課后“閱讀鏈接”。
2、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已學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名人名言,你知道這些言論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話嗎?
3、不錯,這些話就是出自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之口。你了解孔子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來了解一下他吧。
4、板書課題并齊讀:21孔子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全文,教師提醒讀準生字音,看清字形劃出不懂的字詞并結合上下文、工具書來理解;對確實不理解的字詞,可與同學小聲討論。
2、檢查閱讀情況。
(1)指名學生依次朗讀各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點朗讀情況,注意正音
(2)你還有哪些字詞不理解的?共同解決,教師釋疑。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導入:我們掃除了基本的閱讀障礙,下面就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春秋時期,看看孔子都有哪些故事吧。
2、快速閱讀課文,看看本文講了關于孔子的幾個小故事。
(四)逐段學習,感悟理解
1、齊讀第一自然段。
(1)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的是什么?
(2)匯報、評議。
(3)小結:這自然段主要介紹了孔子的生平概況及其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4)結合課文插圖中的孔子像,指導學生用稱贊的語氣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導入: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他的“偉大”之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請同學們帶著以下思考題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出示思考題,學生自讀,并劃出相關語句。
A、孔子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
B、《論語》的重要價值是什么?這部書的核心思想又是什么?
(3)討論以上問題,教師適時點撥、釋疑。
(4)小結段意:這自然段主要講《論語》的由來及其重要價值和核心思想。
(5)誰愿意用合適的語氣來朗讀這一自然段?
3、繼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導入:《論語》既然是記錄孔子“平時言行”的著作,那么這部書告訴了我們孔子的哪些故事呢?請大家齊讀第三自然段。
(2)討論以下問題:
A、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張?這個主張可以用哪句話來概括?
B、你是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的?
C、“推己及人”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過“推己及人”的時候?能說說嗎?
(3)共同小結段意。
A、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B、小結段意:寫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為人處世主張。
C、能用一個合適的小標題來概括嗎?
(4)感情朗讀這一自然段。
(5)小結學法: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理解——小結段意——加小標題——感情朗讀
4、按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四至第八自然段。
(1)學生按上述學習課文的方法自學。
(2)解決以下問題并討論匯報:
關于第四自然段:
A、你認為孔子為什么“非常厭惡這個‘盜’字”?說明了孔子的什么品質?
B、你是怎么理解這個“盜”字的,能說說嗎?
C、你給這一自然段加的小標題是什么?
關于第五、六、七自然段:
A、你是怎么理解“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這句話的?說說看。
B、孔子為什么會發出“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這樣的`感慨?
C、“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有過孔子說的這種事例嗎?說說看。
D、這個小故事主要講的是什么?給它加個合適的小標題。
關于第八自然段:
A、哪個詞最能說明晚年的孔子的讀書情況?
B、比對孔子,今天的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學習態度?
(五)品讀感悟,延伸拓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文的哪個部分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3、你還知道孔子的哪些有趣的故事或孔子說過的給人以啟迪的話?
(六)總結全文,加深印象
1、總結全文。
2、作業:將你所知道的關于孔子的故事或格言道理講給你最好的朋友聽。